摘 要
劉瑾在明代宦官權勢發展居關鍵地位,憲宗時進入二十四衙門系統,最初擔任是最為低賤的鐘鼓司,經過了一連串的驚險和鬥爭,取得了司禮監的職務,司禮監是二十四衙門的首腦,握有批答奏章、傳宣御旨之權。劉瑾掌司禮監之後,武宗將各司章疏皆交由劉瑾處理,事無大小,全交給劉瑾決定。劉瑾不擅文墨,批答章奏,需要外廷大臣的協助,焦芳、李東陽兩位內閣大臣就是潤色章奏的角色。但劉瑾要擴大自己的權力,不僅需要武宗的信任,也需要在百官中形成一個親劉瑾的政治勢力,透過吏部,劉瑾掌握文官升遷貶降,指揮官僚系統,培植堅實的權力網絡,完成權力擴張。
所以在所有正史中,唯獨《明史》有〈閹黨傳〉,且以焦芳首開其端。
所謂閹黨,是指依附宦官的官僚士大夫集團,劉瑾掌控了內閣和六部的人事佈局,形成有組織性的政治集團,當時大臣和朝鮮官員甚至稱劉瑾為立皇帝。
劉瑾專政之後,全面性地插手全國政務,這些措施使得劉瑾成為一位
囂張跋扈、貪污納賄的負面人物,同時也被批評為「變亂祖制」。但我們對
於劉瑾的變亂舊制,應該重新加以檢視。持平而論,劉瑾專政,除了他的
政治野心,也有心想要解決當時的朝廷財政和吏治問題,如罷廢邊例銀兩,
是為了減少朝廷財政惡化;清丈屯田、查盤是為了增加國庫收入;整頓鹽
政,是為了改善長年鹽政的敗壞;京察不以六年為限等的新規定等,具有
澄清吏治的作用;這些措施皆具有合理的成分,不應因人廢事,一概而論。
劉瑾的結局是必然的,武宗可以給予劉瑾空前的權力左右朝政,也可
以隨時收回,這是明代宦官的宿命;但劉瑾權力運作的模式,是從操縱內
閣,控制吏部尚書,進而指揮官僚系統,變易舊制。劉瑾所建立的閹黨式
的政治型態,使明代開始出現了有組織性的政治集團,影響所及,造成明
中葉以後黨爭不斷惡化,一直持續到明朝結束!
徵 引 書 目
壹、 古籍史料
一、古籍‧政書
尹守衡,《明史竊》,台北:華世出版社,1978年4月初版。
王圻,《續文獻通考》,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王欽若編著,《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3月3版。
申時行修,《明會典》,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0月初版。
吳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3月初版。
李東陽等,《明孝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據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微捲影印,1966。
李東陽撰,申時行修,《大明會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7月初版。
李景隆等,《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據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微捲影印,1968年7月2版。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56。
林尹註譯,《周禮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9月5版。
姚思仁,《大明律》,收於《明清史料叢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善本叢書,1993年8月初版。
查繼佐,《罪惟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初版。
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1981年4月4版。
夏燮,《明通鑑》,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11月初版。
徐學聚編,《國朝典彙》,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5月2刷。
張廷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點校本,1980年3版。
張居正等,《明世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據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微捲影印,1966。
清高宗敕撰,《續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初版。
費宏等,《明武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據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微捲影印,1966。
葛培嶺注釋,《詩經》,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1月2版。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1979
年2月。
談遷,《國榷》,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7月初版。
錢基博,《明鑑》,台北:啟明書局,1959年。
二、文集‧筆記
不著撰人,《九朝談纂》,收於《清代禁燬叢刊》,台北:偉文圖書出版公司,1977年。
不著編人,《皇明詔令》,收於《元明史料叢編》,永和:文海出版社,1984年。
不著撰人,《明事斷略》,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借月山房彙鈔》,板橋:藝文出版社,1966年。
毛奇齡,《明武宗外紀》,台北:神州國光社,出版年月不詳。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台北:學生書局,1965年5月初版。
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借月山房彙鈔》,板橋:藝文出版社,1966年。
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借月山房彙鈔》,板橋:藝文出版社,1966年。。王世貞,《錦衣志》,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借月山房彙鈔》,板橋:藝文出版社,1966年。王世貞,《觚不觚錄》,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借月山房彙鈔》,板橋:藝文出版社,1966年。王廷相,《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月初版。
王鏊,《震澤長語》,收於《明清史料彙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朱廷立,《鹽政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
朱國楨,《湧幢小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何喬遠,《名山藏》,台北:成文出版社,1971年1月初版。
余繼登,《典故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2版。
李東陽,《懷麓堂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5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
李夢陽,《空同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5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李賢,《古穰集》,收於《四庫全書珍本》冊359,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3版。周璽,《垂光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29,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林俊,《見素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57,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
施愚山,《施愚山集》,見趙令揚審訂、梁紹傑輯錄,《明代宦官碑傳錄》,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97年11月初版。夏燮,《明通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孫奇逢,《中州人物考》,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58,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徐三重,《採芹錄》,收於《四庫全書珍本》冊21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徐復祚,《花當閣叢談》,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借月山房彙鈔》,板橋:藝文圖書出版公司,1966年。徐禎卿,《徐迪功詩集四卷外集三卷附錄一卷》,台北:大立出版社,1981年12月初版。徐襄陽,《西園雜記》,收於《中國野史集成》冊37,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高岱,《鴻猷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康海,《對山集》,收於《四庫全書珍本》冊351,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張萱,《西園聞見錄》,收於《元明史料叢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陳洪謨,《繼世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2刷。傅杰,《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初版。
焦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2版。焦竑,《國朝獻徵錄》,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4月初版。賀復徵編,《文章辨體彙選》,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29,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7月1版。黃景昉,《國史唯疑》,台北:正中書局,1982年9月2版。
楊一清,《楊一清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月1版1刷。楊廷和,《楊文忠三錄》,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28,台北: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楊椿,《孟鄰堂文鈔》,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冊139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楊靜亭編,張琴等增補《都門紀略》,收於張智主編,《中國風土志叢刊》,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4月初版。葉盛,《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2版。過廷訓,《本朝分省人物考》,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冊53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雷禮,《內閣行實》,台北:學生書局,1970年12月初版。雷禮,《國朝列卿記》,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趙翼,《廿十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2001年8月初版13刷。
劉辰,《國初事跡》,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借月山房彙鈔》冊48,板橋:藝文出版社,1966年初版。劉若愚,《酌中志》,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9月。撰人不詳,《明史斷略》,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輯,冊21,北京:北京書局,2000年。蔣一葵,《堯山堂外記》,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冊119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編,1995年。蔣之翹,《天啟宮詞》,《百部叢書集成-學海類編》冊53,板橋:藝文出版社,1966年。鄭岳,《山齋文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63,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鄭曉,《今言》,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2版。鄧球,《皇明泳化類編》,台北:國風出版社,1965年4月初版。錢謙益,《列朝詩集》,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4月初版。
薛應旂,《憲章錄》,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出版,1988年7月初版。
謝遷,《歸田稿》,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56,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韓邦奇,《苑洛集》,收於《四庫全書珍本》冊361,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羅,《圭峰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1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譚希思,《明大政纂要》,收於《元明史料叢編》,永和:文海出版社,據清光緒思賢書局刊本,出版年月不詳。
貳、 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丁易,《明代特務政治》,香港:現代文化協會,出版年月不詳。上海中華圖書館編輯部主編,《戲考》,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7 月初版。
于志嘉,《明代世襲軍戶制度》,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4月初版。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1版。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初版。王玉德等編著,《中國宮廷文化集觀》,武漢:長江文藝,2000年1版。王芷章,《清昇平署志略》,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年2月初版。
王春瑜、杜婉言,《明代宦官與經濟史料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9月1版。王森然遺稿,《中國劇目辭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初版。王壽南,《唐代宦官權勢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2月2版。北京圖書館,《北京圖書館藏昇平署戲曲人物畫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石碩等編著,《宦官大觀》,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4月初版。任洪,《中國古代宦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初版。安作璋主編,《中國宦禍實錄》,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9月初版。
安震,《日月雲煙-明朝興衰啟示錄》,台北:聯經,1998年8月1版。何偉幟,《明初的宦官政治》,香港:文星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7月增訂版。余華菁,《中國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冷東,《被閹割的守護神—宦官與中國政治》,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5月。
吳,《朱元璋傳》,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2月1版。
呂卓民,《明代西北農牧地理》,台北:洪葉文化,2000年10月。李明明、吳惠,《中國鹽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李禹階,《權力塔尖上的奴僕—宦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9月初版。李學勤主編,《夏文化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初版。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台北:雲龍出版公司,2004年1月初版。
杜婉言,《中國宦官史》,台北:文津,1996年6月。杜婉言,《失衡的天平—明代宦官與黨爭》,台北:萬卷樓,1999年8月1版。周妙中,《清代戲曲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周駿富編,《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91年。孟森,《明代史》,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2版。武新立編著,《明清稀見史籍敘錄》,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1版。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8月初版。
徐苹芳編著,《明清北京城圖》,中國考古研究所編輯,北京:地圖出版社,1986年6月初版。馬少波,《中國京劇發展史》,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初版。
馬植杰,《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高戈平,《國劇臉譜藝術》,台北:書泉出版社,2003年9月2版。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台北:聯經,1992年6月1版。梁披雲主編,《中國書法大辭典》,香港:書譜出版社,1984年10月初版。郭精銳、陳佛武、壽耘、仇江,《車王府曲本提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初版。陳守實等,《明史考證抉微》,台北:學生書局,1968年4月。陳萬鼐主編,《全明雜劇》,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6月初版。陳學霖,《明代人物與史料》,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陶君起,《京劇劇目初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12月2版。彭邦炯,《商史探微》,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5月初版。
曾永義,《明雜劇概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4月2版。曾白融主編,《京劇劇目辭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台北:聯經,2001年1月初版。黃彰健,《明清史研究叢稿》,台北:台灣商務,1977年9月。愛新覺羅、溥儀,《溥儀自傳》,台北:長歌出版社,1976年1月3版。楊一清,《楊一清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月初版。
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9月1版。
溫功義,《明代的宦官和宮廷》,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3月1版1刷。萬依、王樹卿、劉潞,《清代宮廷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初版。趙令揚、梁紹傑,《明代宦官碑傳錄》,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97年11月初版。劉烈茂、蘇寰中、郭精銳主編,《車王府曲本菁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初版。衛建林,《明代宦官政治》,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1版1刷。鄭克晟,《明代政爭探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1版。鄭振鐸,《清人雜劇》,香港:龍門書店,1969年3月。謝國楨,《晚明史籍考》,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4月初版。謝貴安,《明實錄研究》,台北:文津,1995年11月。藍力生,《中國戲曲臉譜藝術》,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譚天星,《明代內閣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9月初版。顧蓉等,《霧橫帷牆、古代宦官群體的文化考察》,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出版。王文景,《明宦官王振之研究》,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巨煥武,《明代宦官禍國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62年6月。蔡慶順,《明代宦官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6月。二、中文論文
方弘仁,〈明代之尚寶司與尚寶監〉,收於《明史研究專刊》第3期,台北:大立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方志遠,〈明代的戶口食鹽和戶口鹽鈔〉,《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3月。
方志遠,〈明代的鎮守中官制度〉,《文史》,1995年4月。方志遠,〈明代的四衛、勇士營〉,收於《第二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王世華,〈論魏忠賢專權〉,《安徽師大學報》,1980年4期。王守棟,〈試論宦官對維繫唐中後期統治的作用〉,《德州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1年3月。
王宏志,〈明朝的宦官與廠衛〉,《文史知識》,1982年3期。王明霞,〈明代的文官考核制度及其利弊〉,《松江學刊〈社科版〉》,1994年第1期。
。
王春瑜、杜婉言,〈明代宦官與江南經濟〉,《學術月刊》,1984年6月。王春瑜,〈說明代宦官詩〉,《明清史散論》王興亞,〈明代官吏瀆職及其懲罰〉,《平頂山師專學報》,2000年2月第1期。丘慧瑩,<關於《清昇平署志略》論及南府、景山的幾個問題>,《南京師大學報(社社會科學版)),1998。田守真,〈康海事略〉,《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1995年10月。
田培棟,〈明後期山陜東林黨人的反腐朽鬥爭〉,《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1年3月。
田澍,〈論正德十六年皇位空缺時期明廷政局的走向〉,《西北師大學報》,1997年2月。白品海、鹿欓慧,〈論明代監察制度對皇權與相權的制約〉,《文史哲》,1998年第2期。
白曉娟,〈宦官忠良考辨〉,《新疆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任昉,〈北京地區新出明代宦官墓志零拾〉,王春瑜主編,《明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0月。朱子彥,〈論明代的內閣與黨爭〉,《長春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1月。
朱鴻,《論明太祖的廢相》,《歷史月刊》,第143期,1999年11月。江心力,〈明朝內閣官僚群體形成因素析論〉,《史學集刊》,1996年第3期。何孝榮,〈明代宦官與佛教〉,《南開學報》,2000年第1期。
何冠彪,〈宦官通稱太監考〉,《漢學研究》,第8卷第2期,1990年12月。
何偉幟,〈試論內書堂的建置與明代政治的關係〉,《明清史集刊》,第3卷,1997年。冷東,〈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宦官研究綜述〉,《史學月刊》,第3期,2000年。
冷東,〈明代宦官監軍制度述略〉,《汕頭大學學報》,第10卷第3期,1994年。冷東,〈明代政治家與宦官關係論略〉,《廣東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冷東,〈明初三楊與宦官關係論略〉,《汕頭大學學報》,第8卷第2期,1992年2期。
冷東,〈明清兩代宦官專權與封建專制的關係〉,《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85年第2期。
冷東,〈葉向高與宦官關係略論〉,《汕頭大學學報》,第11卷第2期,1995年。
吳,〈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史鏡管窺》,1998年8月。吳高慶〈明朝宦官特務司法探究〉,《法史研究》,1998年第3期。
吳慧,〈明代食鹽專賣制度的演變〉,《文史》,1986年。
吳緝華,〈明仁宣時內閣制度之變與宦官僭越相權之禍〉,《明代制度史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71年2月初版。吳緝華,〈明代四輔官考〉,《明代制度史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71年2月初版。吳緝華,〈論明代廢相與相權之轉移〉,《明代制度史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71年2月初版。吳緝華,〈明初殿閣大學士研究〉,《明代制度史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71年2月初版。吳豔紅,〈明代武職立功考論--兼論贖例在明代武職中的行用〉,《史學集刊》,第4期,2002年10月。
呂景琳,〈論明朝國有軍屯土地的私有化〉,《江海學刊》,1996年1月。宋純路,〈明代巡撫及明政府對它的控制〉,《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2期。,2001年6月。李洵,〈論明代的官和吏〉,收於《下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李渡,〈論明代的閣權〉,《文史哲》,1995年第6期。
那思陸,〈明代司禮監與司法審判〉,《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9期。周承業,〈明代文官考課制度及其借鑒意義〉,《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1994年第2期。
周致元,〈明代的宗室犯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1997年第5期。
周裕興,〈由南京地區出土墓志看明代宦官制度〉,《明清論叢》,1999年12月。周裕興,〈明代宦官與南京〉,《江蘇社會科學》,1995年第3期。
周曉光,〈論明代崇禎年間的宦官〉,《學術月刊》,1992年1期。林延清,〈論明代中期京畿地區莊田的膨脹和清理〉,《歷史檔案》,2000年3月。林延清,〈論明世宗打擊和裁抑宦官〉,《史學集刊》,1994年第4期。
林樺,〈略論明代翰林院與內閣的關係〉,《史學月刊》,1990年3月。林麗月,〈科場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2年6月第20期。林麗月,〈明初的察舉〉,收於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論叢》,第5輯,台北:大立出版社,1982年6月初版。
松本隆晴,〈明代中期寧夏鎮的寊鐇之亂〉,《第二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
邱仲麟,〈明代自宮求用現象再論〉,《淡江史學》,1994年6月。姜德成,〈明代內閣制淺議〉,《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
柳海松,〈論明代的京官考課制度〉,《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第29卷第1期,2001年1月。胡凡,<論明代東宮臣僚集團>,收於朱誠如、王天有主編,《明清論叢》,第3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5月初版。唐克軍,〈明代官員升遷路徑述論〉,《史學月刊》,2004年第1期。夏維中、范金民,〈明清江南進士研究〉,《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2。徐 泓,〈明代的私鹽〉,收於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論叢》,第1輯,台北:大立出版社,1982年6月初版。
徐連達,〈明代錦衣衛權勢的演變及其特點〉,《復旦學報》,1992年6月。馬志強,〈北朝宦官探論〉,《許昌師專學報〈社科版〉》,第16卷第2期,1997年。馬懷良,〈兩漢宦官考〉,收於《中國古代史論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高兵,〈東漢末皇權對三大政治集團的態度〉,《齊魯學刊》,1998年第5期。郗鵬,〈淺論唐、明兩代宦官專權的不同〉,《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2卷第4期,2000年7月。張士尊,〈明代總兵社會地位的歷史變遷〉,《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2卷第4期,1998年。張存武,〈說明代宦官〉,收於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論叢》,第2輯,台北:大立出版社,1984年7月初版。
張邦煒,〈兩宋無內朝論〉,《河北學刊》,收於《中國古代史-宋遼金元清》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1994年第3期。
張金銑,〈南漢宦官勢力初探〉,《廣東社會科學》,1994年第3期。張哲郎,〈從明代皇帝之即位詔及遺詔論明代政權之轉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5月14期。張哲郎,〈明史官銜名詞譯釋〉,《政大歷史學報》,2002年5月第19期。張家國、殷耀德、李紅衛,〈試析明代鹽法變遷之軌跡〉,《法學評論》,1997年第5期。張德信,〈明代諸王與明代社會政治〉,《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
張麗劍,〈明代的開中制〉,《鹽業史研究》,1998年第2期。
梁希哲,〈明代內閣與明代的官僚政治〉,《史學集刊》,1992年2月。
梁紹杰,〈明代宦官教育機構的名稱和初設時間新證〉,《史學集刊》,1996年第3期。梁紹杰,〈剛鐵碑刻雜考--明代宦官史的一個謎〉,《大陸雜誌》,第91卷第5期。
許大齡,〈明代的官制〉,收於《明清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
許宏杰,〈明代土地整理之考察〉,《食貨半月刊》,第3卷第1期,1935年11月。
郭厚安,〈假皇權以肆虐的奴才-論明代的宦官〉,《甘肅師大學報》,1980年1期。
郭厚安,〈論仁宣之治〉,《西北師大學報》,1992年2月
陳文豪,〈讀明史「閹黨」傳〉,收於《明史研究專刊》,台北:大立出版社,1981年第3期。陳清泉、金成基,〈略論明代中後期的宦官擅權〉,《歷史教學》,1980年第3期。
陳學霖,〈明永樂朝宦官探索黃儼奉使朝鮮事蹟考釋〉,《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6月。陶慕寧,〈明教坊演劇考〉,《南開學報》,1999年第6期。
傅同欽、克晟,〈明代大太監劉瑾〉,《故宮博物院院刊》,1980年。單學勇,〈試論明代的薄俸制及危害〉,《南京社會科學歷史學研究》,2002年第2期。
曾唯一,〈朱元璋的集權與明中後期的政治腐敗〉,《四川師院學報》,1985年3月。
黃小榮,〈試論明代宦官權力的擴張及其原因〉,《歷史教學》,2001年第7期。
黃才庚,〈明代司禮監專權對奏章制度的破壞〉,《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2期。黃彰健,〈論祖訓錄所記明初宦官制度〉,《明清史研究叢稿》,台北:台灣商務,1977年9月。
楊三壽,〈明憲宗時期的雲南鎮守太監錢能〉,《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4卷第3期,2002年5月。楊玉秋,〈論唐朝後期的宦官專權〉,《山東師大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3期。
楊立志,〈明代宦官詠武當山詩考釋〉,《鄖陽師範高等專學校學報》,第21卷第4期,2001年8月。
楊學涯,〈略論明代中後期北方地區的重役〉,《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2月。萬國鼎,〈明代莊田考略〉,收於《明史研究論叢》第1輯,江蘇:人民古籍出版社,1985年。董倩,〈明代官吏考核制度探析〉,《甘肅社會科學報》,1995年第2期。靳潤成,〈從南北榜到南北卷—試論明代的科舉取士制度〉,《天津師院學報》,1982年第3期。
廖心一,〈劉瑾變亂舊制考略〉,收於《明史研究論叢》第3輯,1985年5月初 版。榮寧,〈試論明代恩蔭制度〉,《青海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
趙世瑜、張宏豔,〈黑山會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與民間社會〉,《歷史研究》,2000年4月。趙玉田,〈明代的國家建制與皇儲教育〉,《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科版〉》,2001年第4期。
趙全鵬,〈明代宗藩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第21卷第5期,1994年。
趙克生,〈明代私閹之禁〉,《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第26卷第1期,2002年1月。趙佩馨,〈甲骨文中所見殷代五刑〉,《考古》,1961年第2期。
趙連穩,〈礦稅監高淮亂遼事評〉,《東北地方史研究》,1991年3月。
趙軼峰,〈票擬制度與明代政治〉,《東北師大學報》,1989年2月。
趙毅、劉國輝,〈略論明初三楊權勢與仁宣之治〉,《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1月。劉志堅、劉杰,〈試論明代官吏考察制度〉,《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第38卷第3期,2001年5月。
劉長江,〈略論明代科道官參與廷議之得失〉,《山東師大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6期。
劉森,〈明代召商運鹽的基本形態〉,《鹽業史研究》,1996年第4期。
劉森,〈明代勢要占竊與邊方納糧制的解體〉,《廣州學術研究》,1993年3月。劉靜,〈試論《金瓶梅》中的宦官〉,《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1998年3月第27卷第1期。劉禮芳,〈關於明代內閣建置的幾個問題〉,《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 1991年2月。
歐陽琛,〈明內府內書堂考略兼論明司禮監和內閣共理朝政〉,《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3月。
歐陽琛,〈論明代閣權的演變〉,《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4月。蔡幸娟,〈北朝宦官制度研究〉,收於《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鄭天挺,〈清代包衣制度與宦官〉,收於《清史探微》,台北:大立出版社, 1983年11月。鄭克晟,〈明代的官店、權貴私店和皇店〉,收於《明史研究論叢》,第1輯, 江蘇:人民古籍出版社,1985年。
黎邦正,〈試評明代葉淇的鹽法改革〉,《川自貢鹽業史研究》,1980年4月。翦伯贊,〈論明代的閹宦及閹黨政治〉,收於《中國史論集》,台北:文學史料研究會,1943年。穆甲地,〈雜劇《中山狼》思想實質剖析〉,《唐都學刊》,第14卷,1998年第2 期。霍現俊,〈西門慶原型明武宗考〉,《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24,第3期,2001年7月。檀上寬,〈明代南北卷的思想背景—克服地域性的論理〉,王霜媚譯,《思與言》,1989年5月,第27卷第1期。薛正昌,〈明代寧夏鎮軍事地理位置〉,《寧夏大學學報〈社科版〉》,第16卷第4期,1994年。簡恩定,〈李東陽依阿劉瑾論辯〉,《空大人文學報》,第4期。
懷效鋒,〈明代中業的宦官與司法〉,《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6月。羅東陽,〈明代兵備初探〉,《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科版)》,1994年第1期。
欒成顯,〈洪武時期宦官考略〉,收於《明史研究論叢》第2輯,江蘇:人民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