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耘心
Yun-shin SHY
論文名稱: 2003年至2007年台灣新媒體藝術於拍賣市場成交成功關鍵要素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key elements in successful auction dealing with Taiwan new media art works from 2003 to 2007
指導教授: 呂清夫
Lu, Ching-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新媒體藝術拍賣市場蘇富比佳士德畫廊創作媒材數位輸出影像
英文關鍵詞: new media art, auction, Sotheby, Christies, gallery, material, digital imag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7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媒體藝術作品身為當代藝術作品中的一環,在2003年~2007年這銷售市場火紅的五年當中,亦成為拍賣市場注意的新型買賣對象。本研究將中港台之拍賣成績整理,找出曾被搜羅至拍場之新媒體藝術作品,並以文獻分析、深度訪問、個案研究法來羅列出於拍賣市場成交成功之關鍵要素,並為後續研究提出建議。在這五年當中,26件作品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卻是在每年的拍場中,皆會出現的新媒體類項,證明新媒體藝術作品是有其發展潛力,並受到市場注意。但有鑒於作品收藏型態與藏家對「獨一無二」的觀念執著,尚需要時間與智慧去處理,面對數位藝術的蓬勃創作量,相對之下能夠進拍場獲得佳績的,仍是少數中的少數。本研究特此提出三項結論,以對新媒體藝術的看法、對畫廊而言、以作品而言三個方面分別說明

    New media art is one of the contemporary arts. From 2003 to 2007, the fevered five-year in auction market, new media art has also become the new target in such market. This research will find out the new media art auction records in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market, and adopt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literature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 and case study, to collect the key elements in successful auction, and provide suggestion to further researches. From 2003 to 2007, although the research only find 26 pieces new media art works in auction market, the item kept listed in the categories each year. This proved that the new media arts are potential works in auction market and have gained much attention. However, comparing with flourishing digital arts works, very few new media art works are highly valued in auction market so far. This may due to art collect types and the collectors’ specific “unique” focus toward their art works. This research will address conclusions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new media arts, view of galleries, and views of works.

    論文考試委員審定書 ---------------------------------------- Ⅰ 中 文 摘 要 -------------------------------------------- Ⅱ 英 文 摘 要 --------------------------------------------- Ⅳ 致 謝 --------------------------------------------- Ⅵ 目 錄 --------------------------------------------- Ⅶ 表次圖次目錄 --------------------------------------------- Ⅹ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2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2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3 第六節 名詞釋義 ----------------------------------------- 3 第七節 預期貢獻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新媒體藝術----------------------------------------- 5 第二節 藝術品收藏-----------------------------------------14 第三節 台灣拍賣市場---------------------------------------16 第四節 近五年台灣新媒體藝術作品於拍賣市場成交紀錄-------------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27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2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第一節 拍賣結果之個案分析與討論 --------------------------- 31 一、陳界仁個案研究 --------------------------------31 二、李小鏡個案研究 --------------------------------35 三、洪東祿個案研究 -----------------------------38 四、袁廣鳴個案研究 -----------------------------41 第二節 新媒體藝術面臨收藏保存的問題-------------------------45 第三節 新媒體藝術作品市場接受度問題-------------------------53 第四節 拍賣市場與畫廊操作分析討論-------------------------- 57 第五節 拍賣市場中攝影藝術的分析討論 ----------------------- 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70 參考文獻 -------------------------------------------73 書目 ----------------------------------------- 73 學術論文 ------------------------------------------ 74 期刊 ------------------------------------------ 75 網站 ------------------------------------------ 78 附錄 ------------------------------------------- 79 附錄一、畫廊業者、藝術家研究訪談大綱-----------------------79 附錄二、受訪人之深度訪談稿整理範例-------------------------81 附錄三、深度訪談稿內容編碼表-----------------------------104 附錄四、陳界仁簡歷--------------------------------------120 附錄五、李小鏡簡歷--------------------------------------123 附錄六、洪東祿簡歷--------------------------------------126 附錄七、袁廣鳴簡歷--------------------------------------128

    書目(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 Manovich,L.《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Cambridge:The NIT Press,2001)
    2. Michael Rush《New Media in Late 20th-centry Art》。(Thames&Hudson,1999)
    3. La Vie編輯部《我的紐約導遊是藝術家》。(台北:城邦出版社,2008)
    4.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編篆《2005年視覺藝術市場現況調查》。(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5.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編篆《2002年視覺藝術產業年報》。(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6.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篆《龐畢度中心 新媒體藝術》。(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
    7. 宏碁數位藝術中心編篆《數位藝術-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台北:宏碁數位藝術中心,2000)
    8. 林志明著《2005年視覺藝術市場現況調查 新媒體發展趨向》
    9. 典藏藝術家庭編輯部《2007華人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10.典藏藝術家庭編輯部《2006華人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6)
    11.典藏藝術家庭編輯部《2005華人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5)
    12.典藏藝術家庭編輯部《2004華人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4)
    13.彼得.瓦森 Watson, Peter著 嚴玲娟 譯《From Manet to Manhattan: The Rise of the Modren Art Market從馬內到曼哈頓: 當代藝術市場的崛起》(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14.陳啟正著《華人藝術市場指南》 (台北:典藏出版社,1998)
    15.游本寬〈田名璋、汪曉清等人攝影集〉。《非常捏造》。(台北:田名璋,1997)
    16.黃河著《藝術市場探索》 。(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
    17.黃河著《買畫也能賺大錢》。(台北:三采文化出版社,2008)
    18.黃文叡著《藝術市場與投資解碼》。(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8)
    19.黃光男等編篆《Boom!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台澳新媒體藝術展》(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7)
    20.葉謹睿著《數位藝術概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5)
    21.葉謹睿著《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8)
    22.葉謹睿著《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台北:典藏出版社,2003)
    23.鄭勝天 《當代藝壇與亞洲藝術市場》(台北:22~23 May亞洲藝術產經台北論壇,2007)
    24.藝術家出版社編篆《2006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學術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 王嘉驥。〈台灣媒體藝術發展評述〉
    2. 李柏達(2005)。(由藝術品拍賣探討台灣藝術市場之現況—以1990年~2005年為例),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3. 林文珊(1995)。 (從跨領域合作趨向論視覺藝術產業之經營策略),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柳鳳儀(2006)。(從展覽成效探討美術館之現代化管理-以台北市立美術館2006年台北雙年展為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5. 陳麗秋((2001)。〈從數位藝術之世界潮流談台灣藝術教育之現代化〉,《在歷史的長廊中頻頻相會─資訊科技與藝術 教育國際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6. 陳建勳(2001)。(商品藝術化與藝術商品化之研究:視覺藝術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 陳碧珠(2004)。(美術館蒐藏品採購鑑價之研究-以國立台灣美術館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 陳文瑤(2004)。(無人城市的騙局之外-談袁廣鳴個展「人間失格」),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游本寬(2006)。(「V-10視覺藝術群」對台灣當代「美術攝影」的影響研究),台北市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數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曾士全(2002)。(台灣藝術拍賣市場經營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廖彥鈞(2004)。(「科技物件」或「數位概念」-由台灣科技藝術之意識型態看「造境」一展),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
    12.蘇俞安(2004)。(台灣當代藝術中的攝影影像-一個初步的探究),南華大學美術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蔣旻勳(2003)。(攝影影像在視覺藝術中的運用),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14.顏博震(2006)。(科技介入藝術:數位時代中的攝影本質及其當代社會應用),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5.謝宗翰(1995)。(藝術品購買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碩士論文

    期刊(以出刊日期排序)
    1. 胡永芬,《財訊雜誌》No.296。
    2. 余珊珊,《台北時報週刊》,1996年6月No.953。
    3. 熊宜敬,〈藝術市場可能擺脫經濟糾纏?〉,《典藏今藝術》,2001年8月No.107,頁124~125。
    4. 遙亦(姚瑞中),〈世紀交替的攝影新潮流〉,《現代美術》,2001年12月 No.99,頁P59~63。
    5. 胡永芬,〈拍照紀錄的藝術〉,《現代美術》,2002年10月No.104,頁50~55。
    6. 鄭乃銘,〈催生台灣第一座Art Bank的設立〉,《CANS藝術新聞》,2003年No.70,頁62~63。
    7. 鄭慧華,《典藏國際版YISHU》,2003年3月,頁86-89。
    8. 鄭慧華,〈看不見的城市〉,《典藏今藝術》,2003 年3月No.126,頁 94~96。
    9. 葉謹睿,〈愛要怎麼做〉,《典藏今藝術》,2003年3月No.126,頁100~101。
    10.李明道,〈科技藝術其實很好玩〉,《典藏今藝術 》,2003 年3月No.126,頁91。
    11.克絲汀.柏格曼,翻譯/孫曉嵐〈為何不在壁爐上懸掛媒體藝術?〉,《典藏今藝術》,2003年4月No.127,頁80~84。
    12.鄭慧華,〈被攝影者的歷史-與陳界仁對談:「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典藏今藝術》,2003年6月No.129,頁196~200。
    13.莊靈,〈驀然回首-記「又見V-10視覺藝術群三十年大展」〉,《現代美術》,2003年8月No.109,頁20~23。
    14.羅淑君,〈假面英雄-洪東祿及其作品〉,《現代美術》,2003年10月No.110,頁31~35。
    15.葉謹睿,〈在雲的南方,色相裡面看浮世眾生像-談李小鏡的影像世界〉,《現代美術》,2003年12月No.111,頁60~65。
    16.鄭慧華,〈充滿想像‧並且頑強的存在-與陳界仁對談〉,《現代美術》,2004年2月No.112,頁22~33。
    17.郭冠英,〈視覺藝術預算有多少〉,《典藏今藝術》,2004年3月No.138,頁90~91。
    18.編輯部,〈立異-九零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座談紀錄〉,《現代美術》,2005年2月No.118,頁62~69。
    19.鄭元智,〈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展1965~2005〉,《現代美術》,2006年6月No.126,頁4~15。
    20.孫曉彤,〈台灣攝影市場現況與未來〉,《典藏今藝術》2006 9月No.168,頁188~191。
    21.黃健宏,〈藝術如何生成新媒体〉,《典藏今藝術》,2006 年9月No.168,頁120~122。
    22.張禮豪〈張曉剛來勢洶洶、陳界仁市場首拍〉,《典藏今藝術》,2006年9月No.168,頁195。
    23.林文珊,〈錄影藝術市場行情上揚〉,《典藏今藝術》,2006年11月No.170,頁142。
    24.周美惠,〈台灣錄像藝術 首登國際拍品〉,《聯合報》,2006 9.19
    25.朱廷逸,〈台灣發展藝術基金的可能性〉,《典藏今藝術》,2007年7月No.178,頁204~205。
    26.朱汝慧,〈LOOP藝術博覽會 台灣作品備受注目〉,《典藏今藝術》,2007年7月No.178,頁200。
    27.吳垠慧,〈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當代藝術買氣沸騰〉,《典藏今藝術》,2007 年7月No.178,頁202~203。
    28.張禮豪,〈台灣影像藝術市場必有可為〉,《典藏今藝術》,2007年8月No.179。
    29.鄭乃銘,《當代藝術新聞》,2007 年10月No.33,頁46~47。
    30.胡永芬,〈台灣當代藝術市場的隱憂〉,《藝術家》,2007年11月No.390,頁198~199。
    31.吳垠慧,〈陳界仁賣自己的盜版〉,《中國時報》,2007 9.11。
    32.周美惠,〈藝術投資新標的〉,《聯合報》,2007.12.4。
    33.吳垠慧,〈台北上海首爾 2008藝博會結盟〉,《聯合報》,2007.12.31。
    34.程光曲,《典藏投資》,2008年1月No.3,頁20。
    35.謝恩,〈國際化,分投挺進〉,《典藏投資》,2008年1月No.3,頁48~50。
    36.葉謹睿,〈李小鏡‧夢想機器〉,《典藏今藝術》,2008年6月No.189,頁232~234。
    37.張晴文,〈陳界仁:歷史在此刻出神〉,《藝術觀點》,2008年7月No.33,頁84。
    38.胡懿勳,〈兩岸當代藝術品收藏的前景〉,《藝術收藏+設計》,2008年9月N.20,頁20~23。
    39.方雯玲,〈藝術負責人張學孔:媒體藝術需要創造性思惟〉,《藝術收藏+設計》,2008 年9月No.21,頁84~85。
    40.陳沛岑,〈東南亞藝術市場的危機:象徵價值與經濟價值不平均發展〉,《典藏投資》,2008年10月No.12,頁42。
    41.胡永芬,〈現在起,買作品的最好時機〉,《藝術家》,2008年10月No.401,頁226~228。
    42.孫曉彤,〈伊通公園二十年來不曾改變的仙人掌〉,《當代藝術新聞》,2008年10月No.45,頁44~45。
    43.鄭乃銘,〈北京藝術氣息殺氣過重那何不到上海shopping展覽呢?〉,《當代藝術新聞》,2008年10月No.45,頁42。

    網站
    1. http://artfacts.net。2008年10月。
    2. http://artprice.net。2008年10月。
    3. http://www.artnet.com。2008年10月。
    4. http://mfa.techart.tnua.edu.tw/~gmyuan/data/t4.htm。2008年10月。
    5. http://mfa.techart.tnua.edu.tw/~gmyuan/data/2003t4.htm。2008年10月。
    6. http://users.design.ucla.edu/~akoblin/work/thesheepmarket/index.html。2008年10月。
    7. 西北藝術網 http://www.xibeiart.com/62/2007-9-19/90000@4955.htm。2008年10月。
    8. 李小鏡個人網站:http://www.daniellee.com/。2008年10月。
    9. 林其蔚個人網站:http://linchiwei.com/00/post_5.php。2008年10月。
    10.佳士得官方網站: http://www.christies.com/。2008年10月。
    11.根莖網:www.rhizome.org。2008年10月。
    12.鄭慧華網站:http://www.wretch.cc/blog/beaglepuppy1/12210851。2008年10月。
    13.戴麗卿網站:http://www.wretch.cc/blog/beaglepuppy1/12210851。2008年10月。
    14.蘇富比官方網站: http://www.sothebys.com/。2008年10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