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綺文
Chang, Chi-Wen
論文名稱: 以歷史制度論觀點探究高中校規與學生管教制度之流變
Exploring Changes in High School Rules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System from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 陳佩英
Chen, Pe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歷史制度論校規管教制度校園民主
英文關鍵詞: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school rules, student disciplinary system, campus democratiz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EPA.004.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6下載: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台灣在經歷政治轉型後帶來了教育民主化發展的契機,與此同時許多校園中長期被壓抑或者新產生的困頓也一一浮現。時至今日,台灣的學校教育並未因民主化而讓「威權式教育」的力量消失,但隨著教育法規、政策的修訂與革新,學生作為教育基本權的主體,師生間的權力結構發生改變,校園規範的訂定與執行也勢必受到波動,進而影響教育人員的管教策略選擇。
在台灣校園中因學生管教而起之爭議層出不窮,相關研究往往只針對單一政策或法案,無法了解結構變動下管教制度的形成與演變,尤其僅以體罰之禁止與否判斷管教方式是否民主,亦不符合現代民主教育之精神。本研究以歷史制度論為分析途徑,透過歷史研究法對高中校規與學生管教制度本身、發展過程及發展的主導方針作歷史性的探究,同時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藉由訪談台灣高中教師,以及分析教師的認知版模,並釐清制度與結構、行為者之互動,尋覓得以讓校園達成真正民主之契機。
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壹、 台灣歷史脈絡對於威權式校規與重於管制、訓導的管教制度發展影響甚鉅。
貳、 舊有管教制度的慣性通過正向強化作用抵銷行為者的改變。
參、 1994年教育改革、2006年零體罰入教育基本法、2013年制定高級中等教育法新增學生權利及義務專章,皆打破原有制度路徑,可視為關鍵節點。
肆、 教師作為行為者會受到制度和文化之影響,但同時亦具有策略選擇的自主權力。
伍、 學校校規變動的時間點、修改動能來源及教師的理念會影響變革的成效。
文末依據研究發現,提出本研究之建議。

Political transition in Taiwan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for democratization in education; however,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long-suppressed in schools and newly created problems have also emerged. Today, the power of “authoritarian education” has not disappeared in Taiwan’s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because of democratization. But as education laws changed and policies are revised and reformed, students have received basic education rights, and the power structure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have changed. The sett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rules has also been affected, which consequently affects the disciplinary strategy taken by education personnel.
Endless controversies have revolved around student discipline in Taiwan schools, and related studies generally focus on one single policy or case. Thus, these studies cannot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when the education structure change, especially regarding the banning of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determining whether disciplinary method is democratic or conforms to the spirit of modern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this study, we use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s the analytical path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high school rules and the student discipline system,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 behind these developments. In addition, we us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to interview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wan, as well as analyzed the teachers’ cognitive templates. This paper also clarif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ystem, structure and actors to seek opportunities for schools to achieve real democrac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e following:
1. Taiwan’s historical context has a great impact on authoritarian school r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and discipline system.
2. The inertia of the old discipline system offsets the changes in actors through positive reinforcement.
3. The 1994 education reform, introduc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into the Educational Fundamental Act in 2006, and newly added student rights and obligations section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ct in 2013 all reshaped the original system path and can be viewed as critical junctures.
4. Teachers as actors are affected by the system and culture. However, they also have autonomy in choosing strategy.
5. The time point for changes in school rules, the source of drive for the change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teachers can affect the result of the reform.
Based on research findings, some recommenda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歷史制度主義之分析途徑 13 第二節 台灣民主化與民主教育之意涵 29 第三節 台灣學生管教制度之探究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63 第一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63 第二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67 第三節 研究信實度 71 第四節 研究倫理 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75 第一節 結構變動下管教制度的形成與演變 75 第二節 台灣校園規範之發展與實踐 112 第三節 管教制度與教師之互動關係 139 第四節 台灣管教制度變遷與民主教育之關係 1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結論 169 第二節 建議 176 參考文獻 181 中文部分 181 英文部分 192 附錄 195

中文部分
王中興(2009)。現行公立國民中學管教學生法制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116。
王振寰(1993)。臺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123-163。
王紹先(2007)。零體罰的關鍵——正面管教。竹縣文教,36,41-44。
王湘栗(2010)。教育政策行銷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碩禧(2008)。人權教育作為友善校園的建構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澤瑜(2004)。台南市國民小學推展「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錦雀(2001)。國家在教育改革中之角色分析─臺灣教育改革經驗與發展願景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0,149-178。
王錦雀(2002)。日本治台時期殖民與教育政策之演變。公民訓育學報,11,131-157。
王錦雀(2004)。日本治台時期教育政策與公民教育內容。公民訓育學報,16,139-172。
王躍生(1997)。新制度主義。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2017)。教育部舉辦學生自治組織公聽會倉促發文邀出席學生權益被河蟹。取自http://www.youthrights.org.tw/news/863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2)。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校園法律實務與理念。臺北市:五南。
立法院(2005)。立法院公報,94(74)。
立法院(2012)。立法院公報,102(2),372-373。
立法院(2013a)。立法院公報,102(49),423-424;464-466。
立法院(2013b)。立法院公報,102(62),322-323。
立法院(2015)。立法院公報,104(6),162、164。
立法院(2016a)。立法院公報,105(5),102-103。
立法院(2016b)。立法院公報,105(22),216-217。
吉野秀公(1997)。臺灣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
朱珮琪(2000)。台灣日治時期菁英教育的搖籃以台中一中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朱啟華(2007)。論J. F. Herbart德育理論做為融入式道德教育在教學上的依據。教育研究集刊,53(3),37-66。
朱堅章、黃紀、陳忠慶(譯)(1993)。Alan C. Isaak著。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翻譯書。臺北:幼獅文化。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2)。人權立國與人權保障的基礎建設:2002年國家人權政策白皮書。臺北:紅螞蟻圖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
何文馨(2006)人權教育與校規演變--以兩所國民中學為焦點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文馨(2010)。校園規範演變及其對校園文化影響之研究。東海教育評論,5,66-94。
何俊志(2004)。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對政治科學的重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吳乃德(2017,4月)。美麗島的資產。論文發表於爭取民主的年代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乃德、陳明通(1996)。政權移轉和菁英流動:台灣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載於戴寶村、李筱峰、張炎憲(主編),臺灣史論文集(頁351-385)。臺北:玉山社。
吳宗立、蔡綺芳(2008)。學生人權對教師輔導管教行為之啟示。教育學術會勘,2(1),1-26。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譯)(2017)。駒込武著。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吳清山(1996)。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123-136。
吳清山(1998)。 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23,261-275。
吳嘉苓(2011)。雞腿事件與校園民主。臺灣社會學會通訊,73,19-22。
吳儒佳(2003)。一個消失中的意識型態--以三民主義在台灣的傳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叡人(2016)。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臺北:衛城。
吳耀明(2010)。多元教學與評量對國小學童學習態度及學習焦慮之影響。教育研究學報,44(1),153-177。
呂炳寬(2014)。我國第三部門法制規範之歷史制度分析。科技法學論叢,9,209-252。
李丁讚(2006,11月)。民主,更是一種教育。論文發表於台灣戰後民主運動的反思與檢討研討會,台大工綜館。
李丁讚(2014)。全球競爭體系下的學術自由與校園民主。載於陳恆安(主編),課的反身,(頁78-109)。台南: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李仁宗(2011)。臺東縣國小教師對高年級學生不當行為管教方式與效果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縣。
李酉潭(2007)。臺灣民主化經驗與中國未來的民主化-以杭亭頓的理論架構分析之。遠景基金會季刊,8(4),1-47。
李酉潭、何文馨(2006)。從孫中山民主與人權思想探究中小學民主教育。中山人文思想與中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
李酉潭、陳志瑋(譯)(2000)。Georg Sorensen著。民主與民主化。臺北:韋伯。
李宗誼(2003)。國中教師體罰學生成因及處置措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美華(譯)(200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著。正面管教法:接納、友善學習的教室。臺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臺北:揚智。
李惠宗(2004)。教育行政法要義。臺北:元照。
李筱峰、劉峰松(1994)。台灣歷史閱覽。臺北:自立晚報。
李鴻源(2012)。國小教師對教師管教權與教師管教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沈宗瑞(2001)。國家與社會─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臺北:韋伯文化。
邢泰釗(1998)。校園法律實務。臺北:教育部。
邢泰釗(2004)。教師法律手冊二版。臺北:教育部。
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稻香。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志宏(2004)。臺灣教育民主化的歷程—以戰後臺灣教育法制之發展為中心。載於胡建國(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1181-1230)。臺北:國史館。
林仁傑(2004)。一段跨時代的故事:台灣學生運動史研究(1920-199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天佑(2000)。教育行政改革。臺北:心理。
林天祐、葉芷嫻、羅銀慧(2000)。臺灣教育探源。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林玉体(1989)。台灣人的教育願望。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玉体(2003)。台灣教育史。臺北:文景。
林志興(2011)。零體罰條款通過對輔導與管教學生之啟示—以正向管教說明。研習資訊,28(6),81-87。
林佳範(2002a)。從「訓導」(Discipline)到「發展」(Development)的學生事務觀-淺論學生權利的概念。論文發表於二岸三地大學校院學生事物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東吳大學。
林佳範(2002b)。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公民訓育學報,11,53-66。
林佳範(2004a)。校園民主的深化?-淺談「校園公投」的法律觀點。師友月刊,441,0-3。
林佳範(2004b)。人權教育—「教育基本法與學生受教權」。學生輔導,95,116-123。
林佳範(2005)。學生權利與校園規範—朝向法治國行政的校規制訂與運作。學生輔導,98,30-41。
林佳範(2008)。講「理」不講「力」的輔導與管教-淺談人權法治品德教育與「友善校園」的落實。研習資訊,25(1),3-8。
林佳範(2009)。台灣人權教灶的發展與問題。我國人權政策及執行機制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林孟皇(1995)。論教師的教育權與管教學生的合理界限。師說,84,9-23。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長安(2002)。臺灣民主轉型與澎湖縣地方政治生態的變遷。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
林斌(2006)。中英學生管教制度之比較研究-教育法學之觀點。教育研究集刊,52(4),107-139。
林斌(2014)。台英校園霸凌防制政策之比較分析:教育法之觀點。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0,1-26。
林曉雲(2016,8月18日)。服儀陣線:三關鍵不解決 新原則沒有用。自由時報。取自 http://www.ltn.com.tw
林靜淑(1997)。台灣有關體罰教育政令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維誠(2000)。解嚴後台灣地區教育改革工程之結構性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施宜煌(2011)。探討政治與教育的合理對話。市北教育學刊,38,25-48。
施治生、沈永興(1982)。民主的歷史演變。北京:北京出版社。
施奕如(譯)(2014)。Audrey Osler著。人權教育與世界公民:理論探討及其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之應用。台灣人權學刊,2(3),3-18。
洪如玉(2006)。人權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洪金珠、許佩賢(譯)(2004)。若林正丈著。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
胡祖慶(譯)(1991)。Ranney著。政治學。臺北:五南書局。
胡婉玲(2001)。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16,86-95。
胡淑華(2012)。國中實施審議式教學學習成效之初探研究。中等教育,63(2),143-156。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臺北:心理出版社。
孫本初(2005)。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國立臺北大學。
徐南號(1993)。台灣教育史。臺北:師大。
秦夢群(2002)。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五南。
張秀雄(2004)。民主與民主公民教育。公民訓育學報,16,113-138。
張佳琳(2003)。教育改革的潛在課程分析-政治社會學觀點論述。課程與教學,6(4),19-35。
張建成(譯)(2010)。Carlos Alberto Torres。民主、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全球社會公民職權的困境。臺北:學富文化。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峻豪(2007)。動能與形式:從新舊制度主義分析我國憲政體制變遷脈絡。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淑媚(2016)。評析《自由中國》雜誌對戰後初期救國團教育(1952-60)之論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2(3),151-171。
教育部(1996)。教育部公報。取自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D9603569。
教育部(1998)。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輔導、訓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教訓輔三合一的發展脈絡—投影片集)。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教育部(2005a)。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2018年1月15日,取自http://www.tdjhs.tyc.edu.tw/~whitedove/friendly/pdf_04.pdf
教育部(2005b)。教育部公民教育實施方案。2018年1月15日,取自http://www.ncyu.edu.tw/files/site_content/stude/教育部公民教育實踐方案.pdf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2017年6月29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NewsContent.aspx?id=4004
教育部(2014年11月28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2018年1月15日,取自 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 tach/87/pta_5320_2729842_56626.pdf
教育部(2016)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之原則。2017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CA82201D52EFE6FD
教育部(2017)。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2017年12月20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8
教育部年鑑編纂委員會(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艦。臺北:正中。
教育部年鑑編纂委員會(1974)。第四次中國教育年艦。臺北:正中。
梁福鎮(2013)。當前我國校園倫理的挑戰與對策。台灣教育,683,12-18。
莊祐瑄(2008)。爭議型政策的協商式參與過程之研究─以「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制定過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國榮(2007)。告別體罰 培養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師友月刊,482,10-15。
許文馨(2014)。學生偏差行為之管教與輔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48-51。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臺北:高等教育。
許育典(2005)。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元照。
許育典(2007)。教育法。臺北市:五南。
許育典(2013)。人權與法治教育作為友善校園的建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3),41-47。
許宗力(2006)。法與國家權力(一)。臺北:元照。
許治雄(2000)。未成年人之人權。月旦法學雜誌,41,8-9。
許菁芸、黄稚然(2007)。台灣文官體系轉變之因素探討-以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立德學報,4(2),6-28。
郭生玉(198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
郭忠華(2003)。新制度主義關於制度變遷研究的三大範式。天津社會科學,4,82-86。
郭承天(2000)。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載於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頁171-201)。臺北市:中國政治學會。
郭添財、王明凱(2009)。戰後台灣教育政策之歷史性分析。台灣教育,660,38-43。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成豐(1969)。試論「修正訓育綱要」。師友月刊,21,23-23。
陳佩英、洪嘉敏(2004)。反體罰的思想演進。2017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year.aspx
陳幸仁、范慶鐘(2011)。在教育改革中校園微觀政治行為的探究。香港教師中心學報,10,61-74。
陳怡璇(2011)。零體罰政策對國民中學學務人員管教方式之影響: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陳芳明(2007)。轉型正義與台灣歷史。載於思想編委會(主編),轉型正義與記憶政治(頁83-94)。臺北:聯經。
陳金燕(2005)。學校輔導工作現況與變革。教育研究,134,5-10。
陳亮宇(2014)。民主之路的旅程與反思:Robert A. Dahl(1915-2014)對當代政治理論的貢獻。政治科學季評,42,1-8。
陳俊宏(2000)。人權與民主(I):共生或互斥?。東吳政治學報,11,107-142。
陳恒鈞、洪健哲(2009)。台北市立國中教師執行零體罰教育政策之探討:正當性觀點。公共行政學報,33,45-81。
陳美玉(1997)。邁向開放的社會-對話教學法的實踐。通識教育,4(4),115-130。
陳祖為、杜浩邦(2016)。民主的概念。載於馬嶽(主編),民主十問(頁2-10)。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陳啟榮(2008)。論述特別權力關係兼論學校與學生間的法律關係。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0,73-86。
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 : 新制度論的觀點。新北:韋伯文化。
陳敦源、吳秀光(2005)。理性選擇、民主制度與“操控遊說”:William H. Riker新政治經濟學的回顧與評述。政治科學論叢,26,175-220。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1993)。民法親屬新論。臺北:三民。
陳進利、詹益彰(2007)。建立輔導新體制與加強弱勢學生教育之成效與檢討(含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原住民學生教育)。臺北:監察院。
陳嫈郁(2014a)。新制度論的困境與挑戰。政治學報,58,1-36。
陳嫈郁(2014b)。評析 Schmidt「論述制度論」與對政策制訂的啟示,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0(4),145-179。
陳瑛珣(2014)。開化意識下的日治時期臺灣女子教育政策-以彰化高女為例。藝術與文化論衡,4,91-107。
陳榮華、盧欽銘、洪有義、陳李綢(1980)。教師、學生及家長對體罰意見的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57-73。
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臺北:衛城出版。
陳君愷(2015)。民主時代所需要的歷史教育──以台灣高級中學歷史教科書為中心的探討。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1(4),89-110。
彭威翔(2010)。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彭堅汶(2010)。民主社會的人權理念與經驗。臺北市:五南。
曾蕙雯(1999)。評介鶴見著《日治下的臺灣殖民教育》。通識教育,6(3),119-132。
湯智貿(譯)(2006)。Michael Freeman著。人權:跨學科的探究。臺北:巨流。
馮朝霖(2016)。善變的藝術。新竹市:道禾書院。
黃文雄(2003年9月)。人權、民主與教育。師資培育機構人權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黃旭田(2006)。友善校園困境、反省與推動策略。全國律師,10(6),33-37。
黃秀政(1985)。臺灣武裝抗日運動:研究與史料(1895-1915)。思與言,23(1),37-59。
黃宗昊(2010)。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49(3),145-176。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臺北:遠流。
黃武雄(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臺北:前衛。
黃賢德(2004)。屏東縣國民中小學教師覺知「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實施成效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耀南(2002)。從大法官會議解釋探討對我國特別權力關係之突破與發展。社會科教育研究,(7),129-159。
黃馨儀(1999)。論我國中小學教師管教權之合理界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楊巧玲(2001)。從批判教育學重新探索師生關係。教育研究月刊,86,44-56。
楊巧玲(2007)。友善校園,對誰友善?。教育研究月刊,154,42-53。
楊巧玲(2008)。教育改革對教師專業認同之影響:五位資深教師的探索性研究。師大學報,53(1),25-54。
楊忠斌、羅之君、葉振偉(2011)。「懲罰」的概念分析對教師管教之啟示。中等教育,62(4),14-28。
楊昌裕(2000)。學生輔導與管教的基本觀念。訓育研究,66,77-81。
楊逸源(2003)。臺北縣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對「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葉虹靈(2015)。台灣白色恐怖創傷記憶的體制化過程:歷史制度論觀點。台灣社會學,29,1-42。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葉頌昇(2015年5月30日)。民主教育的內涵【新聞論壇】。取自 http://www1.master-insight.com/content/article/4215
董保城(1997)。教育法與學術自由(頁217-247)。臺北:月旦。
廖茂村(2003)。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實施問題之探討。學校行政,28,108-124。
漆高儒(1997)。蔣經國的一生。臺北:傳記文學。
管倖生(2010)。設計研究方法。新北市:全華圖書。
齊力(2004)。臺灣的家族主義與個人主義。載於南華大學社教所(主編),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頁225-278)。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劉軍寧(譯)(2014)。Samuel P. Huntington著。第三波:20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臺北:五南。
劉嘉薇(2016)。政治學研究途徑與方法。載於陳義彥(主編),政治學(頁99-125)。臺北:五南。
劉榮輝、陳奉秦、楊惠琪(2010年3月18日)。台南女中近2千學生 集體「脫褲」抗議。自由時報。取自 http://www.ltn.com.tw
歐素瑛(2002)。戰後初期臺灣中等學校之學風與訓育(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2,214-254。
歐陽教(1996)體罰問題與學生管教。載於師大教育研究中心(主編),春風化雨,點石成金:面對學生管教問題系列研討會論文集(頁87-10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潘志賢(2006)。國小教師對體罰行為的態度集體罰法令認知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東杰(2002)。台灣與墨西哥民主化之比較。臺北:風雲論壇。
蔡相廷(2010)。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2),39-76。
蔡逸珮(2007)。杜威在民主與教育一書中的「民主教育」理念。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壁煌(2008)。教育政治學。臺北:五南。
鄧丕雲(1993)。八〇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鄭崇趁(1999)。整合導向評估模式之運用─以「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崇趁(2004)。教訓輔三合一方案整體評估之研究─整合導向評估模式之􏶬用。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源館。
鄭崇趁(2005)。從學校組織再造的需求探討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功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75-100。
鄭崇趁(2006)。教育的著力點。臺北市:心理。
蕭阿勤(2017年4月)。陳芳明(主持人),「去流亡」的文化政治:1970年代台灣的回歸現實世代、文學、與歷史。爭取民主的年代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振權(2012)。國民教育階段學生管教法理之探究。學校行政,77,231-245。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新北:稻鄉出版社。
薛曉源、陳家剛(2008)。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臺北:五南。
謝文全(1999)。學校行政。臺北:五南。
謝孟勳(2006)。我國中小學教師懲戒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韓瑞霞(2001)。國民小學教師對「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認知與實施成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成熙(2016)。新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聶崇信、朱秀賢(譯)(1990)。Carl Cohen著。民主概論。臺北:臺灣商務。
顏永銘(2013)。民主必然促進人權?東南亞人權保障之實證分析。政治科學論叢,56,91-118。
顏國樑(2014)。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蘇子喬(2006)。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06)—歷史制度論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蘇子喬、王業立(2010)。為何廢棄混合式選舉制度?-義大利、俄羅斯與泰國選制改革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28(3),1-81。
顧曉雲(2013)。英教育家F. Clarke民主教育理念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59(2),89-114。
讓制服從黨國禁錮中解放【社論】(2016年6月8日)。新公民議會。取自http://newcongress.tw

英文部分
Blind, Alley. (2001). New Institutionalist Explan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 : A Note of Caution, Politics, 21, 137-145.
Dahl, R. (1998). On Democrac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Davies, H. (1995). China business: Context and issue. Hong Kong, UK: Lonman Asia.
Denzin, N. (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Fägerlind, I. and Saha, L.J. (1983).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xford, England: Pergamon Press.
Fearon, J. D. (1998). Deliberation as discussion. In J. Elster (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p. 44-68).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edom House. (2017). Freedom in the World 2017 [Data file and code book]. Retrieved from https://freedomhouse.org/report/freedom-world/2017/taiwan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NY: the Scabury Press.
Geertz, C. (1973). Thick description. In C. Geertz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pp. 3-30).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owen, R. (1997). Autonomy, citizenship, the market and education. In D. Bridges (Ed.), Education, autonomy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Philosophy in a changing world (pp. 61-73).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5), 936-957.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8). The Potential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 Response to Hay and Wincott. Political Studies, 46( 5), 958-962.
Harman, G.S. (1974).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Queensland,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Hay, C. and Wincott, D. (1998). Structure, Agency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6, 951–957.
Immergut, E. M.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ociety, 26(1), 5.
Levi, Margaret. (1997). A Model, a Method, and a Map: 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 Mark Irving Lichbach & Alan S. Zuckerman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PP. 19-41).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coln, Y.S., & Guba, E. 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owndes, V. (2002). Institutionalism. In D. Marsh & G. Stoker (Eds.), Theory and method in politicl science (pp. 90-108).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Mahoney, J. (2000).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4), 507-548.
March, J. G., & Olsen, J.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s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 734-749.
March, J. G., & Olsen, J. (1989).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McClosky, H. J. (1976). Human Needs, Rights and Political Values.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3(1), 1-11.
Mursell, J. (1955). Principles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NY: Norton.
Peter Berkowitz. (2005, September 22). Democratic Challenge[Web blog message]. Retrieved from https://peterberkowitz.wordpress.com/2005/09/22/democracys-challenge/
Pierson, Paul. (2000). Increasing Return,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 , 251-267.
Shertzer, B., & Stone, S. C. (1981). Fundamentals of Guidance.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Simpson, J.A, & Weiner, E.S.C. (1989).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len, Kathleen. (2002). How Institutions Evolve: Insights from Ca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James Mahoney and Dietrich Rueschemeyer (Eds.), Ca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p. 208-240).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len.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 369-404.
Winch, C., & Gingell, J. (1999). Key conceptions in the philosophy education.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