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家維
Lin, Chia-Wei
論文名稱: 明代王直(1379-1462)研究
指導教授: 朱鴻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5
中文關鍵詞: 王直明代吏部尚書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4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8下載:7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直(1379-1462)為明代永樂朝至天順初的政治人物,仕至吏部尚書。王直出生於文學、舉業興盛的江西。祖父、叔祖和父親的言傳身教與任官經歷,培育王直謹慎嚴肅的性格,堅定他求學仕宦的志向。王家與其他泰和故家大族的士人,通過聯姻、交友、師從關係親近,成為王直青少年時求學與交往的對象,文風受到薰陶而帶有地方特色,即是符合成祖的喜好與臺閣特色的雅正文風;世家間交錯複雜的關係,也形成王直日後的官場人脈。
    明初政治動盪,使江西籍官員數量與勢力增長。成祖於首科大量取士,使王直舉進士後,同年與同鄉官員甚多,得迅速融入官場、擴張人脈。王直登科後進入翰林院,以文學見長,勤奮不懈,表現優秀,加上與館閣官員同鄉、姻親或父祖往來之情,使他受到器重、獲得擢升且參與要事:召入內閣書寫機密文字、充任東宮監國、扈從成祖北巡、與修《太祖實錄》等。王直又以東宮官輔導太子,在洪熙、宣德朝得以文才受到肯定,維持永樂朝的政治優勢,屢參與科舉主考、擔任庶吉士館師與經講官。這讓王直與新科官員有師生情誼,使人脈網絡遍布內外。儘管翰林院職掌被內閣取代而地位下降,王直卻隨著內閣權勢增長而上升,資歷的增長後更成為翰林院名聲與地位居首者。
    王直未能獲得楊士奇等閣臣的推薦入閣,改調為禮部侍郎,後擢陞為吏部尚書。正統朝時,保舉用人逐漸受到限制,削弱內閣侵奪吏部銓選的權力,也提昇王直與吏部的權勢和地位;但英宗與宦官對進退用人的干涉,使王直受到言官彈劾與侍郎牽制。王直端謹持重、廉慎自守,獲得用人公平的讚譽,成為朝中素有德望的累朝老臣。三楊逝世後,王直於朝中擁有超越新閣臣的政治地位,率領群臣上奏諫止親征。英宗御駕蒙塵後,王直以其性格操守和權勢地位,推動冊立太子、郕王監國、推舉兵部尚書于謙等人才,因應國變,安定局勢。隨著戰況變動,王直雖明瞭景帝對英宗的顧忌,仍頻繁上奏勸諫遣使、議和與迎復太上皇。王直雖屢得封贈、恩賞,卻不得景帝信重,建言多不被採納。景帝拔擢藩邸舊臣等官員,牽制王直在吏部的權勢,也使吏部堂上官超額;王直年過七十、老病影響朝參卻仍未致仕的情形,更受到輿論抨擊、言官彈劾。王直的權勢、地位與名望下降,使他無法請求遣使、影響易儲、勸諫復儲,只得屢屢乞休以表達政治理念。景帝留任王直,也凸顯他擁有相當高的政治地位與聲望。
    王直以他在景泰朝的表現,得成為英宗復辟後,少數享受恩禮優待且安然致仕的重臣,保有良好的名聲;且在逝世後獲得當代少見的禮遇,尤其是王直的諡號「文端」、議諡與誥勑,體現英宗肯定王直的性格與表現。官方評價之外,王直也藉著他僚屬、後輩與子孫,撰寫文章、刊刻著述,不斷累積品行、用人、文學各方面的正面形象,維繫良好的聲望與評價。但英宗對景泰朝政治的顧忌與粉飾,當時士人多避諱不言,王直又無須子孫爭取平反,使他缺乏在易儲表現的記載。隨著時代與品評觀點的變化,明代中後期的私家著述轉而探討景泰君臣的易儲表現,遂有輿論批評王直在易儲持之不堅。
    王直仕宦的時期,適逢明廷政局動盪,對朝政與局勢影響深遠,得以反映明代由前期興盛轉向中期勢衰的局勢變化。王直卻能從中安然的功成身退,凸顯他仕宦表現、為人處事的特殊性,尤其諡號「文端」更是點出他的人格特質與仕途表現。王直的政治經歷與事件中的表現,不僅彰顯他的政治地位,也得體現中央權力機構之間:皇帝、內閣與六部之間,權勢與制度的互動關係。王直任職吏部尚書時,雖重視他人的建議與推薦,並未堅持只由吏部進退用人,皇權、閣權和宦權得介入吏部事務,但王直作為吏部尚書擁有相當高的干涉權力,使吏部不至於淪為附庸的辦事機構,而能發揮應有的體制作用,對於官員任用政策的延續與平穩發展有極大的意義。

    緒論 1 第一章 詩書傳家:王直的家世背景與早年經歷 39 第一節 文獻之邦:泰和的人文背景與宗族發展 39 第二節 業儒故家:王直的家世淵源與家族發展 44 第三節 讀書仕進:王直的成長環境與讀書交游 60 第二章 累官翰苑:翰林院時期(永樂2年至正統8年) 83 第一節 起家庶常:庶吉士時期(永樂2-5年) 83 第二節 翰苑侍從:翰林院修撰與侍讀時期(永樂5-17、17-22年) 98 第三節 開坊宮端:右春坊右庶子(永樂22年-宣德5年)和詹事府少詹事(宣德5年-正統3年)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時期 114 第四節 為貳春官: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時期(正統3-8年) 129 第三章 當朝冢宰:吏部尚書時期(正統8年至天順元年) 145 第一節 擢持衡位:王直職掌吏部 145 第二節 位尊任重:政局動盪時王直的作為表現與政治地位 164 第三節 處事惟慎:王直在議遣使和易儲事的表現 183 第四節 懇乞休致:景泰朝後期王直權勢的興衰 202 第四章 名傳後世:王直的致仕待遇與後世評價 227 第一節 勸勵賢良:王直的政治末途與官方評價 227 第二節 因革升降:王直身後評價的變化與定調 256 結論 285 附錄 291 徵引書目 317

    一、古籍史料
    (一)、官修典籍(按照纂修時間排序)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明〕朱元璋,《皇明祖訓》,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洪武禮部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政書類264,1996年。
    〔明〕胡廣等奉敕撰,《明太祖實錄》,南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6年。
    〔明〕楊士奇等奉敕撰,《明太宗實錄》,南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6年。
    〔明〕楊士奇等奉敕撰,《明仁宗實錄》,南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6年。
    〔明〕楊士奇等奉敕撰,《明宣宗實錄》,南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6年。
    〔明〕陳文等奉敕撰,《明英宗實錄》,南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6年。
    〔明〕李賢等奉敕修,《大明一統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72-473,1983-1986年。
    〔明〕劉吉等奉敕撰,《明憲宗實錄》,南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6年。
    〔明〕李東洋等奉敕撰,《明孝宗實錄》,南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6年。
    [明]費宏等奉敕撰,《明武宗實錄》,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張居正等奉敕撰,《明世宗實錄》,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張居正等奉敕撰,《明穆宗實錄》,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永和:文海出版社,1984年。
    〔明〕林堯俞等纂修、俞汝楫等編撰,《禮部志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申時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年。
    〔清〕永瑢等奉敕撰,《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1983-1986年。
    〔清〕永瑢等奉敕撰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薈要2-41,1965年。
    〔清〕高宗敕撰、紀昀等修,《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清〕勒德鴻等撰,《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康熙聖祖仁皇帝,張英、王士禎、王惔等人編撰,《御定淵鑑類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984,1983-1986年。
    〔清〕張廷玉等奉敕撰,《御定資治通鑑綱目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40,1983-1986年。
    〔清〕張廷玉等奉敕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傅恒等奉敕撰,《御批歷代通鑒輯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39,1983-1986年。
    〔清〕嵇璜、曹仁虎等撰,《續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首爾:國史編纂委員會,東國文化社,1955-1958年。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二)、方志(按照纂修時間排序)
    〔明〕唐胄撰,〔正德〕《瓊臺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明正德年刊本影印自寧波天一閣,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60-61,1982年。
    〔明〕林庭㭿修、周廣纂,〔嘉靖〕《江西通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嘉靖四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七八○號,出版年不詳。
    〔明〕南大吉等修,〔嘉靖〕《渭南縣志》,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辛丑刊本。
    〔明〕王昂重編,〔嘉靖〕《吉安府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明嘉靖刻本影印,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第31冊,1988年。
    〔明〕聞人詮、陳沂纂修,〔嘉靖〕《南畿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嘉靖刻本影印,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24,1988年。
    〔明〕唐伯元、梁庚等纂修,〔萬曆〕《泰和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七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八四二號,1989年。
    〔明〕余之禎修、王時槐等纂修,〔萬曆〕《吉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萬曆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七六八號,1989年。
    〔明〕王宗沐纂修、陸萬垓增修,〔萬曆〕《江西省大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二十五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七七九號,1989年。
    〔清〕李興元修、歐陽主生等纂,〔順治〕《吉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順治十七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二七二號,1976年。
    〔清〕于成龍等修、杜果等纂,〔康熙〕《江西通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七八一號,1989年。
    〔清〕許隆遠,〔康熙〕《懷來縣志》,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刊本。
    〔清〕白潢修、查慎行等纂,〔康熙〕《西江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康熙五十九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七八三號,1989年。
    〔清〕謝旻等修、陶成等纂,〔雍正〕《江西通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雍正十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七八二號,1989年。
    〔清〕游法珠修、楊廷為等纂,〔乾隆〕《信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十六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八○五號,1989年。
    〔清〕冉棠修、沈瀾纂,〔乾隆〕《泰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十八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八三八號,1989年。
    〔清〕李文耀等修、張鍾秀纂,〔乾隆〕《束鹿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據清乾隆27年刻本影印,故宮珍本叢刊63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河北府州縣志,2001年。
    〔清〕盧崧修、朱承煦等纂,〔乾隆〕《吉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四十一年原刊,道光二十二年補刻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七六九號,1989年。
    〔清〕楊訒、徐迪惠等纂修,〔道光〕《泰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六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八三九號,1989年。
    〔清〕阮元等修、江藩等纂,〔同治〕《廣東通志》,臺北:華文出版社,據清同治三年重刊本影印,中國省志彙編10,1968年。
    〔清〕宋瑛等纂修,〔同治〕《泰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一年抄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八四○號,1989年。
    〔清〕魏瀛修、魯琪光等纂,〔同治〕《贛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12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一○○號,1989年。
    〔清〕定祥修、劉繹纂,〔光緖〕《吉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元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二五一號,1975年。
    〔清〕宋瑛等修、彭啟瑞等纂,[光緒]《泰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五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八四一號,1989年。
    〔清〕王其塗等修、湯成烈等纂,〔光緒〕《武進陽湖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清光緖5年重修32年重印本影印,新修方志叢刊185江蘇方志5,1968年。

    (三)、文集(以朝代區分,按照撰者筆劃順序排序)
    〔唐〕韓愈,《昌黎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宋蜀刻本影印,宋蜀刻本唐人集叢刊28,1994年。
    〔宋〕王安石,《臨川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宋紹興辛未(二十一年,1151)提舉兩浙西路常平茶鹽王刊宋元明初遞修本。
    〔宋〕張方平,《樂全先生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抄本。
    〔宋〕張方平,《樂全先生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山陰祁氏淡生堂藍格鈔本。
    〔宋〕張方平,《樂全先生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清海鹽馬氏漢唐齋鈔本。
    〔宋〕張方平,《樂全先生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舊抄本。
    〔宋〕張方平,《樂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1104,1983-1986年。
    〔宋〕陳師道撰,《後山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478,1983-1986年。
    〔明〕于慎行,《榖城山館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于緯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47,1997年。
    〔明〕于謙,《于肅愍公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嘉靖丁亥(六年, 1527)大梁書院刊鈔配本。
    〔明〕于謙,《少保于公奏議》,臺北:新文豐,據錢塘丁氏重刋明杭州府本影印,叢書集成續編第57冊,1989年。
    〔明〕于謙,《忠肅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4,1983-1986年。
    〔明〕尹襄,《巽峰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安徽省圖書館藏清光緖七年永錫堂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67,1997年。
    〔明〕王沂,《王徵士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宛委別藏影印本,1981年。
    〔明〕王沂、王佑撰、蕭翬編,《二妙詩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舊鈔本。
    〔明〕王沂、王佑撰、蕭翬編,《王氏二妙詩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清咸豐九年勞權傳鈔明萬曆六年(1578)重刊本。
    〔明〕王直,《西昌抑菴文集》,京都: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館藏,清同治六年(1867)泰和王啟鑅刊本。
    〔明〕王直,《抑菴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景泰五年(1454)應天府丞陳宜刊本。
    〔明〕王直,《抑菴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1-1242,1983-1986年。
    〔明〕王直,《重編王文端公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隆慶二年王有霖刊本。
    〔明〕王直,《重編王文端公文集》,東京:高橋情報,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嘉靖四十二年序刊本影印,1990年。
    〔明〕王英,《王文安公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清樸學齋抄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27,2002年。
    〔明〕王英,《王文安公詩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成化元年(1465)刊本。
    〔明〕王恕,《王端毅公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一年喬世寧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6,1997年。
    〔明〕王慎中,《遵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74,1983-1986年。
    〔明〕王鏊,《震澤先生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嘉靖間(1522-1566)刊萬曆間(1573-1620)增刊序文本。
    〔明〕王㒜,《王文肅公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上海圖書館藏明正德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6,1997年。
    〔明〕王㒜,《思軒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弘治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29,2002年。
    〔明〕丘濬,《瓊臺詩文會稿重編》,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天啟元年(1621)瓊山丘爾穀等刊本。
    〔明〕朱淛,《天馬山房遺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73,1983-1986年。
    〔明〕朱誠泳,《小鳴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60,1983-1986年。
    〔明〕何文淵,《東園遺稿》,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明嘉靖三十八年序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1990年。
    〔明〕何喬新,《椒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9,1983-1986年。
    〔明〕何瑭,《柏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66,1983-1986年。
    〔明〕余學夔,《北軒集》,北京:北京出版社,清乾隆三十四年余沛章等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第5輯17冊,2000年。
    〔明〕吳寬,《家藏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民國十八年(1929)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印明正德刊本。
    〔明〕呂源,《呂文懿公全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呂科校刊本。
    〔明〕宋濂,《宋學士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借侯官李氏藏明正德刊本景印,四部叢刊正編71,1979年。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0,1983-1986年。
    〔明〕李時勉,《古廉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2,1983-1986年。
    〔明〕李時勉,《古廉李先生詩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景泰七年(1456)四明郡守姚堂刊配補影鈔本。
    〔明〕李賢,《古穰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4,1983-1986年。
    〔明〕周忱,《雙崖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清光緖四年山前崇恩堂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30,2000年。
    〔明〕周敘,《石溪周先生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蘇州市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三年周承超等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1,1997年。
    〔明〕邵寶,《容春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8,1983-1986年。
    〔明〕金幼孜,《金文靖公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成化四年(1468)新淦金氏家刊本。
    〔明〕金幼孜,《金文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0,1983-1986年。
    〔明〕姚舜牧,《來恩堂草》,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末年刊天啟間(1621-1627)增補本。
    〔明〕姚夔,《姚文敏公遺稿》,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弘治姚璽刻本影,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4,1997年。
    〔明〕胡直,《衡廬精舍藏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87,1983-1986年。
    〔明〕胡廣,《胡文穆公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十五年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28-29,1997年。
    〔明〕胡儼,《頤庵文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7,1983-1986年。
    〔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23,2002年。
    〔明〕倪宗正,《倪小野先生全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浙江圖書館藏清康熙四十九年倪繼宗清暉樓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58,1997年。
    〔明〕倪岳,《青溪漫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1,1983-1986年。
    〔明〕倪謙,《倪文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5,1983-1986年。
    〔明〕夏良勝,《東洲初稿》,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正嘉間(1506-1566)建昌府推官危德校刊本。
    〔明〕徐有貞,《武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5,1983-1986年。
    〔明〕徐溥,《徐文靖公謙齋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嘉靖己丑義興徐氏家刊本。
    〔明〕馬愉,《馬學士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一年遲鳳翔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2,1997年。
    〔明〕高穀撰、卞榮等編,《育齋先生詩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弘治四年(1491)揚州府同知李紱刊本。
    〔明〕商輅,《商文毅公全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間(1573-1620)西吳韓敬等校刊本。
    〔明〕商輅,《商文毅公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年劉體元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5,1997年。
    〔明〕商輅,《商文毅疏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27,1983-1986年。
    〔明〕屠應埈,《屠漸山蘭暉堂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一年屠仲律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32,1997年。
    〔明〕張弼,《張東海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清康熙間張氏重刊本。
    〔明〕張著,《永嘉先生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烏絲欄舊鈔本。
    〔明〕梁混,《坦菴先生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蘇州市圖書館藏清初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27,1997年。
    〔明〕梁潛,《泊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1986年。
    〔明〕梁儲,《欝洲遺稿》,臺北:傅斯年圖書館館藏,民國癸丑年順德梁氏絲綸堂重刊本。
    〔明〕郭子章,《豫章詩話》,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壬寅(30年,1602)蒲田吳獻台刊本。
    〔明〕陳循,《東行百詠集句》,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1,1997年。
    〔明〕陳循,《芳洲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一年陳以躍刻後印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27,2002年。
    〔明〕陳循,《芳洲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一年陳以躍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1,1997年。
    〔明〕陳謨,《海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1986年。
    〔明〕陳懿典,《陳學士先生初集》,北京:北京出版社,明萬曆四十八年曹憲來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78-79,2000年。
    〔明〕章敞,《明永樂甲申會魁禮部左侍郎會稽質菴章公詩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浙江圖書館藏清鈔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0,1997年,
    〔明〕章綸、沈不沉編注,《章綸集》,北京:線裝書局,樂清文獻叢書第一輯,2009年。
    〔明〕習經,《尋樂習先生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成化間黃仲昭校刊本。
    〔明〕彭華,《彭文思公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年彭志楨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6,1997年。
    〔明〕曾棨,《刻曾西墅先生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石家莊市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九年吳期炤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0,1997年。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年黃楷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56,1997年。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1252-1253,1983-1986年。
    〔明〕黃淮,《黃文簡公介菴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藏民國二十年永嘉黃氏排印敬鄉樓叢書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26-27,1997年。
    〔明〕楊士奇,《東里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8-1239,1983-1986年。
    〔明〕楊士奇,《東里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8,1983-1986年。
    〔明〕楊士奇,《東里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8-1239,1983-1986年。
    〔明〕楊寅秋,《臨臯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1,1983-1986年。
    〔明〕楊廉,《楊文恪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32,2002年。
    〔明〕楊榮,《文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0,1983-1986年。
    〔明〕葉盛,《菉竹堂稿》,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清初鈔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5,1997年。
    〔明〕葉盛,《葉文莊公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崇禎四年葉氏賜書樓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475,2002年。
    〔明〕解縉,《文毅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6,1983-1986年。
    〔明〕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嘉靖末年(1566)刊本。
    〔明〕雷禮,《鐔墟堂摘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湖南省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42,2002年。
    〔明〕劉永澄,《劉練江先生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乾隆劉穎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79,1997年。
    〔明〕劉定之,《呆齋存稿》,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弘正間(1488-1521)新安劉稼盧州刊本。
    〔明〕劉昭年,《先世遺芳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清抄本影印,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明別集類第99冊,1988年。
    〔明〕劉崧,《槎翁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元年徐冠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24,1997年。
    〔明〕劉球,《兩谿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3,1983-1986年。
    〔明〕歐陽鐸,《歐陽恭簡公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64,1997年。
    〔明〕鄭元勳,《媚幽閣文娛》,北京:北京出版社,明崇禎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72,2000年。
    〔明〕黎淳,《黎文僖公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五年陳甘雨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30,2002年。
    〔明〕蕭鎡,《尚約文鈔》,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江西省圖書館藏清光緖三十一年蕭氏趣園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3,1997年。
    〔明〕蕭鎡,《尚約居士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明弘治七年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1990年。
    〔明〕鮑應鰲,《瑞芝山房集》,北京:北京出版社,明崇禎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41,2000年。
    〔明〕薛應旂,《方山先生文錄》,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蘇州市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三年東吳書林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02,1997年。
    〔明〕謝鐸,《桃溪淨稿》,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原北平圖書館藏明正德十六年台州知府顧璘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8,1997年。
    〔明〕韓邦奇,《苑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69,1983-1986年。
    〔明〕魏驥,《南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弘治十一年洪鐘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30,1997年。
    〔明〕羅大紘,《紫原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末(1567-1644)集慶堂刊本。
    〔明〕羅洪先,《念菴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75,1983-1986年。
    〔明〕羅欽順,《整菴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1261,1983-1986年。
    〔清〕毛奇齡,《經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1,1983-1986年。
    〔清〕王嗣槐,《桂山堂文選》,北京:北京出版社,清康熙青筠閣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第7輯27,2000年。
    〔清〕吳可讀,《吳可讀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清〕吳肅公,《街南續集》,北京:北京出版社,清康熙程士琦等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48,2000年。
    〔清〕李伍渶,《壑雲篇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清康熙懶雲堂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87,2000年。
    〔清〕俞長城,《俞寧世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清康熙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第9輯21,2000年。
    〔清〕陸心源,《儀顧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光緒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560,2002年。
    〔清〕楊椿,《孟鄰堂文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嘉靖二十四年楊魯生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23,2002年。
    〔清〕劉友光,《香山草堂集》,北京:北京出版社,清康熙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第7輯19,2000年。
    〔清〕潘耒,《遂初堂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吉林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刻增修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 249-250,1997年。
    〔清〕羅惇衍,《集義軒咏史詩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天津圖書館藏清光緒元年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543,2002年。

    (四)、筆記私史(以朝代區分,按照撰者筆劃順序排序)
    〔宋〕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集》,臺北:文海出版社,宋史資料萃編第2輯,1969年。
    〔明〕丁元薦,《西山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八年先醒齋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72,2002年。
    〔明〕尹守衡,《皇明史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316-317,2002年。
    〔明〕尹直,《皇朝名臣言行通錄》,浙江:天一閣博物館館藏,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尹直,《謇齋瑣綴錄》,收於〔明〕鄧士龍編,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國朝典故》卷53-6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明〕尹直,《謇齋瑣綴錄》,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嘉靖七年(1528)泰和尹氏家刊本。
    〔明〕尹直,《謇齋瑣綴錄》,臺北:學生書局,據明藍格鈔本影印,1969年。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臺北:學生書局,1965年。
    〔明〕王世貞,《弇州史料》,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甲寅(四十二年, 1614)楊鶴雲間刊本。
    〔明〕王世貞,《嘉靖以來內閣首輔傳》,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刊本。
    〔明〕王圻,《三才圖會》,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己酉(三十七年, 1609)原刊本。
    〔明〕王錡,《寓圃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明〕王鏊,《守溪筆記》,收於〔明〕沈節甫《紀錄彙編》卷124,臺北:民智出版社,1965年。
    〔明〕王鏊,《震澤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末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67,2002年。
    〔明〕朱謀垔,《續書史會要》,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明〕何孟春,《餘冬序錄》,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湖南圖書館藏明嘉靖七年郴州家塾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101-102,1995年。
    〔明〕何喬遠,《名山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崇禎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26,2002年。
    〔明〕吳升,《大觀錄》,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清乾隆間(1736-1795)怡寄齋鈔本。
    〔明〕宋端儀,《立齋閑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遼寧省圖書館藏明抄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67,2002年。
    〔明〕李紹文,《皇明世說新語》,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李實,《北使錄》,收於〔明〕沈節甫編《紀錄彙編》卷17,臺北:民智出版社,1965年。
    〔明〕李賢,《天順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十二年刻明良集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33,2002年。
    〔明〕李賢,《古穰雜錄》,收於〔明〕李栻輯《歷代小史》卷94,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丙戌(十四年, 1586)刊本。
    〔明〕李默,《孤樹裒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70,2002年。
    〔明〕李贄,《李氏續焚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52,2002年。
    〔明〕沈周,《客座新聞》,收於《沈周集》,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明〕汪國楠,《皇明名臣言行錄新編》,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周應賓,《舊京詞林志》,臺北:中央圖書館出版,正中印行,明萬曆二十五年原刊本,1981年。
    〔明〕凌迪知,《國朝名世類苑》,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三年(1575)吳興凌氏原刊本。
    〔明〕唐樞,《國琛集》,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嘉靖間原刊本。
    〔明〕孫能傳,《剡溪漫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藏明萬曆四十一年孫能正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32,2002年。
    〔明〕徐元太,《全史吏鑒》,北京:北京出版社,清嘉慶八年鑑湖亭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第2輯26,2000年。
    〔明〕徐昌治,《昭代芳摹》,北京:北京出版社,明崇禎九年徐氏知問齋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43,2000年。
    〔明〕徐咸,《皇明名臣言行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八年施漸刻本明嘉靖三十九年侯東萊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520,2002年。
    〔明〕徐紘,《皇明名臣琬琰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明天啟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542-544,2002年。
    〔明〕祝允明,《成化間蘇材小纂》,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鈔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89,1996年。
    〔明〕祝允明,《野記》,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南京圖書館藏明毛文燁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小說家類240,1995年。
    〔明〕袁袠,《皇明獻實》,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商汝頤撰,《商文毅公遺行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天一閣文物保管所藏明正德十六年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83,1996年。
    〔明〕商振倫,《商文毅公年譜》,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元始堂刻清初增修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83,1996年。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張瀚,《皇明疏議輯略》,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嘉靖三十年大名府刊本。
    〔明〕張鍂,《國史紀聞》,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揚州市圖書館藏明天啟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編年類17,1996年。
    〔明〕郭良翰,《明諡紀彙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51,1983-1986年。
    〔明〕陳子龍等選輯,《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明〕陳沂,《畜德錄》,收於〔明〕沈節甫《紀錄彙編》卷127,臺北:民智出版社,1965年。
    〔明〕陳建,《新刊校正皇明資治通紀》,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刊本。
    〔明〕陳建著、沈國元訂補,《皇明從信錄》,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啟禎間(1621-1643)刊本。
    〔明〕陳建撰、高汝栻訂、吳禎增刪,《皇明通紀法傳全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浙江圖書館藏明崇禎九年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357,2002年。
    〔明〕陳師,《禪寄筆談》,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一年自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103,1995年。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陸深,《玉堂漫筆》,收於〔明〕沈節甫編《紀錄彙編》卷131,臺北:民智出版社,1965年。
    〔明〕陸深,《儼山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85,1983-1986年。
    〔明〕陸釴,《病逸漫記》,收於〔明〕鄧士龍《國朝典故》卷6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明〕彭時,《可齋雜記》,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涵芬樓影印明刻歷代小史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小說家類239,1995年。
    〔明〕彭時,《彭文憲公筆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140,1965-1966年。
    〔明〕彭韶,《名臣錄贊》,臺北:傅斯年圖書館館藏,明成化十四年(1478)刊本。
    〔明〕焦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明〕焦竑,《皇明人物要考》,北京:北京出版社,明萬曆三衢舒承溪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20,2000年。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臺北:學生書局,1964年。
    〔明〕焦竑,《焦氏筆乘》,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三十四年謝與棟刻本。
    〔明〕程敏政,《明文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373-1374,1983-1986年。
    〔明〕程敏政,《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以弘治本為底本、參校萬曆甲寅(1614)新安郡藏板本和四庫本及有關書籍點校,徽學研究資料輯刊,2004年。
    〔明〕童時明,《昭代明良錄》,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刻本。
    〔明〕賀復徵,《文章辨體彙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402-1410,1983-1986年。
    〔明〕項篤壽,《今獻備遺》,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黃景昉,《國史唯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年徐釚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32,2002年。
    〔明〕黃瑜,《雙槐歲鈔》,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黃學海,《筠齋漫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年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27,2002年。
    〔明〕楊廉,《新刊皇明名臣言行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楊慎,《墨池璅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6,1983-1986年。
    〔明〕楊瑄,《復辟錄》,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嘉靖甲辰雲間陸氏儼山書院刊本。
    〔明〕楊銘,《正統北狩事蹟》,收於〔明〕沈節甫《紀錄彙編》卷20,臺北:民智出版社,1965年。
    〔明〕萬表,《皇明經濟文錄》,北京:北京出版社,明嘉靖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8,2000年。
    〔明〕葉盛,《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明〕葉盛,《涇東小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弘治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29,1995年。
    〔明〕過庭訓,《明分省人物考》,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雷禮,《皇明大政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年博吉堂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354,2002年。
    〔明〕雷禮,《國朝列卿紀》,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廖道南,《殿閣詞林記》,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
    〔明〕劉廷元,《國朝名臣言行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劉定之,《否泰錄》,收於〔明〕鄧士龍輯《國朝典故》卷3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明〕劉昌,《縣笥瑣探》,收於〔明〕顧元慶輯《顧氏小說類編》卷4,臺北:傅斯年圖書館館藏,明嘉靖年間(1522-1566)陽山顧氏刊本。
    〔明〕鄭仲夔,《玉麈新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1268,2002年。
    〔明〕鄭曉,《今言》,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明〕鄭曉,《吾學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隆慶元年鄭履淳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424-425,2002年。
    〔明〕鄭曉,《澹泉筆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71,2002年。
    〔明〕鄧元錫,《皇明書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鄧球,《皇明泳化類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明隆慶刻本影印,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第49-50冊,1988年。
    〔明〕錢穀,《吳都文粹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385,1983-1986年。
    〔明〕薛應旂,《憲章錄》,臺北:國家圖書館館藏,明萬曆二年(1574)平湖陸光宅刊本。
    〔明〕闕名,《沂陽日記》,收於〔明〕陶珽編《說郛續》卷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順治三年宛委山堂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89-1192,2002年。
    〔清〕王正功纂輯、趙輯寧校補,《中書典故彙紀》,臺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60輯591-593,1978年。
    〔清〕王頌蔚,《明史考證攟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民國劉氏嘉業堂叢書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294,2002年。
    〔清〕王鴻緒,《明史稿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朱國標,《明鑑會纂》,北京:北京出版社,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74,2000年。
    〔清〕朱彝尊,《明詞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朱彝尊,《明詩綜》,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
    〔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杜蔭棠,《明人詩品》,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汪森,《粤西詩文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465-1467,1983-1986年。
    〔清〕沈佳,《明儒言行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58,1983-1986年。
    〔清〕邵懿辰撰、邵章續錄,《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施男,《卭竹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初留髠堂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76,2002年。
    〔清〕查繼佐,《罪惟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影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手稿本重印,四部叢刊廣編14-16,1981年。
    〔清〕范邦甸撰,《天一閣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浙江圖書館藏清嘉慶十三年揚州阮氏文選樓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920,2002年。
    〔清〕夏夑,《明通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同治十二年宜黃官廨刻本影,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364-366,2002年。
    〔清〕孫奇逢,《中州人物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58,1983-1986年。
    〔清〕孫承澤,《天府廣記》,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
    〔清〕孫承澤著、王劍英點校,《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徐乾學等撰,《徐本明史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曹溶,《明人小傳》,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2003年。
    〔清〕陳田,《明詩紀事》,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傅維鱗,《明書》,臺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四年本誠堂刻本影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別史類38-40,1996年。
    〔清〕湯斌,《潛菴先生擬明史稿》,北京:北京出版社,清康熙二十七年刻後印本,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5,2000年。
    〔清〕黃佐,《翰林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華盛頓:美國華盛頓大學圖書館,清雍正紫筠齋刊本。
    〔清〕萬斯同,《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324-331,2002年。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嘉慶五年湛貽堂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史評類453,2002年。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清〕蔣超伯,《南漘楛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清同治十年兩鬳山房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61,2002年。
    〔清〕談遷,《國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358-363,2002年。
    〔清〕龍文彬,《明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蕭用桁編著,《石上春秋:泰和古碑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二、今人著述(按照作者筆劃排序)
    (一)、專書
    于謙研究會,《于謙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1年。
    于謙研究會,杭州于謙祠編,《于謙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杭州:浙江人民美術,2000年。
    中國明史學會、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編,《王竑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朝政治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
    方志遠,《成化皇帝大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年。
    方志遠,《明代國家權力結構及運行機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毛佩琦、李焯然,《明成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王文景,《明宦官王振之研究》,永和:花木蘭文化,2010年。
    王其榘,《明代內閣制度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王崇武,《明靖難史事考證稿》,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王熹,《永樂皇帝大傳》,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年。
    田冰,《明代官員諡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白新良、王琳、楊效雷,《正統帝•景泰帝》,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
    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988年。
    牟複禮(Frederick W. Mote)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吳海、曾子魯主編,《江西文學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吳緝華,《明代制度史論叢》,臺北:作者自印,1971年。
    吳智和,《明代的儒學教官》,臺北:臺灣學生,1991年。
    杜乃濟,《明代內閣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出版,2001年。
    南炳文,《輝煌、曲折與啟示:20世紀中國明史研究回顧》,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姜守鵬,《洪熙帝.宣德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
    姜守鵬,林乾,《明永宣盛世:帝國的幻滅》,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郁維明,《明代周忱對江南地區經濟社會的改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常建華,《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張榮林,《明代文官選任之研究》,高雄:登文書局,1983年。
    張顯清,林金樹主編,《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許大齡,《明清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郭培貴,《明代科舉史事編年考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黃雲眉,《明史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楊果,《中國翰林制度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林,《永樂皇帝》,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7年。
    楊樹藩,《明代中央政治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楊樹藩,《中國文官制度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82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史學叢書系列51,2009年。
    葉曄,《明代中央文官制度與文學》,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2011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2012年。
    趙中男,《宣德皇帝大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年。
    趙中男主編,《明代宮廷典制史》,北京:紫禁城出版,2010年。
    趙毅、羅冬陽,《正統皇帝大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年。
    潘星輝,《明代文官銓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鄭禮炬,《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間的翰林院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蕭用桁編,《泰和歷史名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賴家度、李光璧,《于謙和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年。
    駱芬美,《三楊與明初之政治》,臺北:花木蘭文化,2010年。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譚天星,《明代內閣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關文發、顏文廣,《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二)、學位論文
    于天嬌,〈明代文官考核制度〉,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于法霖,〈明代南宮復辟新探〉,山東: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尹霄,〈明代監國制度研究——以朱高熾監國為中心〉,福建: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文偉,〈明代葉盛研究〉,湖南: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王文景,〈明宦官王振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
    王冬,〈徐有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王昊,〈仁宣致治下的“臺閣”標本——對楊士奇詩歌的解讀〉,山東: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王偉,〈明前期士大夫主體意識研究(1368-1457)〉,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王敏,〈明代翰林院研究——以《玉堂叢語》為中心〉,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學位論文,2011年。
    王淳慶,〈清華之選—明代庶吉士考選與教習館課變遷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史春月,〈明代吏部與吏治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巨煥武,〈明代宦官禍國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60年。
    田吉方,〈明代南京翰林院考〉,武漢: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安碧蓮,〈況鍾對明初蘇州社會經濟之改革〉,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79年。
    朱桂芬,〈以楊士奇及其詩文為標本審視臺閣体〉,重慶: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朱鴻,〈「大禮」議與明嘉靖初期的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77年。
    何幸真,〈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何嵐,〈于謙文學研究〉,杭州:杭州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吳行健,〈明英宗朝權力的運作〉,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8年。
    吳志宏,〈明前期廷議研究〉,黑龍江: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吳建華,〈明代官冗與官缺研究〉,福建: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吳誦芬,〈謝環杏園雅集圖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李曰強,〈明代禮部教化功能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李月琴,〈明清守成皇帝親征問題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李沛沛,〈重評王振〉,吉林: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李靜,〈瓦剌與明貢賜關係研究〉,蘭州:西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杜志明,〈明清內閣制度比較研究〉,蘭州: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孟修,〈土木之變與庚戌之變比較研究——朝貢體制框架下的明蒙關係〉,黑龍江: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宗韻,〈明代家族上行流動研究:以1595篇譜牒序跋所涉家族為案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林亭宇,〈「西園雅集」文獻與圖像的形塑—兼論馬遠《西園雅集圖》研究〉,臺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武寶鵬,〈彭時與天順、成化前期的政局〉,內蒙古: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邱進春,〈明代江西進士考證〉,浙江: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姜依官,〈三元宰相——商輅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7年。
    胡世強,〈明代十五世紀文學研究〉,陝西:西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
    郁維明,〈明代周忱對江南地區經濟社會的改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5年;後發表於:《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8(臺北,1986.7),頁137-154。
    唐金英,〈明代翰林群體的社會文化功能〉,湖北: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唐善平,〈“三楊”輔政與“仁宣之治”〉,四川:四川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徐秀麗,〈江西的宗族勢力與乾隆朝的治理〉,遼寧:東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徐衛東,〈嫡長與正統:明代皇位繼承中的觀念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秦建蘋,〈明蒙之間的三次和議〉,內蒙古: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馬青萍,〈于謙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馬嘉澤,〈論李賢〉,吉林:吉林大學中國古代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馬靜茹,〈明代廷議的運作研究——以俺答封貢為例〉,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高文杰,〈洪武至天順江西籍文人研究〉,福建:閩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崔金輝,〈《于少保萃忠傳》考論〉,蘇州: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張日郡,〈明代臺閣體及其詩學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2011年。
    張玉月,〈楊士奇與明前期政局——從1401年到1444年〉,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張紅花,〈楊士奇詩文研究——兼及對明代臺閣體的再認識〉,廣東: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張榮林,〈明代吏部文選清吏司職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76年。
    許林如,〈三楊與明初政治〉,山西:山西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陳冠辰,〈明清時期于謙的形象演變與民間信仰〉,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陳彥超,〈明代編修官研究〉,蘭州: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陳埩淑,〈李賢之研究(1408-1466)〉,臺北: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3年。
    曾繁全,〈明代江西士大夫群體——以永樂至景泰時期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黃雋霖,〈典雅、頌德、王權——明代臺閣文學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楊萬賀,〈明代朝覲考察制度研究〉,遼寧:遼寧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楊曉俊,〈明代廷推制度考析〉,蘇州:蘇州大學歷史教育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萬泳延,〈明代麓川治理問題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
    葉美利,〈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2年。
    賈永恒,〈明英宗天順年間政局轉變探究〉,甘肅:西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鄒丁丁,〈明人自傳與明代士人的精神生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雷文進,〈明代前期儲君幼主培養問題初探〉,南京: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廖義剛,〈明代洪武時期吏部尚書研究〉,甘肅:西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蒲章霞,〈“土木之變”若干問題探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劉丹,〈石亨新探〉,天津:天津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劉庚龍,〈明初文臣解縉之研究(1369-1415)〉,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劉財福,〈明初閣臣楊士奇之研究(1365-1444)〉,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蔡泰彬,〈夏原吉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1年。
    蔡慶順,〈明代宦官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蕭意茹,〈明代西苑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蕭慧媛,〈明代官員的乞休致仕——官場困局下求退告歸的時代現象〉,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
    龍小琴,〈明代內閣研究——從正統到正德時期〉,甘肅:西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韓慧玲,〈明英宗“北狩”史料研究〉,內蒙古: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籍芳麗,〈明代文壇“三楊”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蘇玟瑄,〈從明代官員雅集圖看明代雅集圖及群體肖像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蘇娟,〈中晚明自傳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三)、論文
    丁永安,〈明初四代老臣夏原吉〉,《建設》,10:10(臺北,1962.3),頁27-28。
    于寶航,〈說“楊稷案”〉,《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濟南,2007),頁53-56。
    尹吉男,〈政治還是娛樂:杏園雅集和《杏園雅集圖》新解〉,《故宮博物院院刊》,1(北京,2016),頁6-39。
    尹霄,〈明代監國制度探析〉,《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5(福建,2011),頁66-69。
    尹選波,〈試論景泰帝朱祁鈺〉,《明史研究》,第3輯(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7月),頁128-134。
    尹選波,〈試論太上皇朱祁鎮的迎還及復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北京,1995),頁86-91。
    尹選波,〈明朝仁宣之治與地方治理結構的調整〉,《江漢論壇》,9(武漢,2009),頁82-88。
    文偉、費曉輝,〈葉盛治邊思想初探〉,《雲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雲南,2009.6),頁90-93。
    文琦,〈明代經筵制度新論〉,《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5(廣東,2012),頁40-43。
    方志遠,〈明代內閣的票擬制度〉,《江西師範大學學報》,4(江西,1987),頁63-70。
    方志遠,〈江西人的官本位情結〉,《書齋》,2(北京,2005),頁106-107。
    方志遠,〈“學而優則仕”:明清江西士人生存方式研究之一〉,收於南昌大學贛學硏究院編,《贛學》,第1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頁61-82。
    方剛、袁均、朱寒冰,〈《明吏部尚書蹇義神道碑銘》校點及相關考釋〉,《四川文物》,4(四川,2009),頁78-83。
    毛佩琦,〈英宗.王振.土木之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明史研究論叢》,第7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頁110-122。
    毛飛明,〈商輅與于謙〉,收於于謙研究會選編,《于謙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1年),頁161-171。
    王一鵬,〈翰林院演變初探〉,《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6(內蒙古,1993),頁62-69。
    王天有,〈實錄不實的一個例証〉,《北京大學學報》,1(北京,1981),頁94-95+84。
    王天有,〈南宮復辟與景帝之死〉,《故宮博物院院刊》,2(北京,1982),頁67-68。
    王冬,〈徐有貞冤殺于謙案之淺探〉,《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4:1(甘肅,2008.3),頁43-46。
    王玉祥,〈論明代中葉的皇權之爭〉,《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4(廣西,2005.10),頁133-136。
    王明霞,〈明代的文官考核制度及其利弊〉,《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吉林,1994),頁75-79。
    王思懷,〈于謙之死與景泰年間中央權力的再分配〉,《北方論叢》,3(黑龍江,2006),頁86-89。
    王紅春,〈明永樂初二十八宿庶吉士初探〉,上海中國科舉博物館、上海嘉定博物館編,《科舉學論叢》,2011年第1輯(北京:線裝書局,2011年),頁33-45。
    王若楓,〈明《觀風亭記》碑與商輅〉,《嶺南文史》,4(廣東,2006),頁56-57。
    王家範、程念祺,〈論明初對洪武政治的批評——方孝孺的政治理想與建文帝的政策改革〉,《史林》,3(上海,1994),頁1-7+33。
    王浩,〈翰林院與明代政治探究〉,《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4(黑龍江,2012),頁48-50。
    王紹東,〈論朱瞻基重用元老大臣的原因及得失〉,《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呼和浩特,1991),頁97-102。
    王尊旺,〈明代庶吉士考論〉,《史學月刊》,8(河南,2006),頁20-27。
    王廣軍,〈試析明朝內閣制的政治效能〉,《遼寧大學學報》,4(遼寧,1999),頁61-64。
    王興文、宮淩海,〈明代吏部尚書考論〉,《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溫州,2011),頁107-112。
    王興亞,〈明代選官制度述略〉,《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4(河南,1990),頁59-68。
    王興亞,〈明代官吏考核制度論略〉,《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11:2(河南,1995.6),頁73-81。
    王鴻雁,〈明代實錄館考述〉,《齊魯學刊》,6(曲阜,1996),頁23-26。
    付陽華,〈由文人雅集圖向官員雅集圖的成功轉換——析明代《杏園雅集圖》中的轉換元素〉,《美術》,10(北京,2010),頁98-103。
    史小軍、張紅花,〈20世紀以來明代臺閣體研究述評〉,《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河南,2006),頁84-88。
    史洪權,〈《石灰吟》:從僧偈到名詩——兼談《石灰吟》的作者問題〉,《文學遺產》,5(北京,2006),頁88-94+160。
    田澍,〈明代內閣新論〉,《北方論叢》,5(黑龍江,1990.9),61-65。
    田澍,〈八十年代以來明代政治中樞模式研究述評〉,《政治學研究》,1(北京,2005),頁96-106。
    田澍,〈明代閣臣數考實〉,《文獻季刊》,3(北京,2010.7),頁138-143。
    白翠琴,〈從經濟交流看瓦剌與中原地區的關係〉,收於新疆人民出版社編,《新疆歷史論文續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頁295-323。
    白翠琴,〈關於評價也先汗的幾個問題〉,《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內蒙古,1993),頁58-64。即是:白翠琴,〈關於也先的幾個問題〉,《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新疆,1993),頁32-40。
    任建敏,〈「父有天下傳之子」:景泰三年易儲之議及其政治影響〉,《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2(香港,2016.1),頁107-139。
    任國瑞,〈夏原吉生地詳考〉,《求索》,7(湖南,2007),頁168-169+69。
    伍美傑,〈論胡廣與明代文學走向臺閣體的過渡〉,《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5:4(重慶,2016.7),頁46-51+99。
    向燕南,〈陳建《皇明資治通紀》的編纂特點及影響〉,《史學史研究》,1(北京,1993),頁48-56。
    安碧蓮,〈況鍾對明初蘇州社會經濟之改革〉,《簡牘學報》,8(臺北,1979.11),頁485-498。
    朱子彥,〈明代“仁宣之冶”述論〉,《史學集刊》,3(湖南,1985),頁15-22。
    朱子彥,〈明萬曆朝經筵制度述論〉,《社會科學戰線》,2(長春,2007),頁122-128。
    朱鴻,〈明永樂朝皇太子首度監國之研究(永樂七年二月至八年十一月)〉,《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2(臺北,1984),頁85-113。
    朱鴻,〈論明仁宗監國南京之宮僚及其篤念舊人之政〉,《國立編譯館館刊》,21:2(臺北,1992),頁37-58。
    朱鴻,〈論明仁宗的求言納諫〉,《教學與研究》,17(臺北,1995.6),頁169-207。
    朱鴻,〈心慊慊而乖違——論明宣宗從「好聖孫」到「好」聖孫的轉變〉,《鴻禧文物》,3(臺北,1996),頁93-112。
    朱鴻,〈評介姜守鵬、林乾《明永宣盛世》〉,《明代研究通訊》,3(臺北,2000.10),頁67-72。
    朱鴻,〈文集與人物研究——以明初閣臣黃淮為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9(臺北,2001),頁73-93。
    朱鴻,〈三「楊」開泰?:明英宗正統初期的內閣政治〉,林麗月主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頁1-27。
    江心力,〈明朝內閣官僚群體形成因素析論〉,《史學集刊》,3(湖南,1996),頁14-18。
    江立員、饒龍隼,〈元末明初江西十才子論考〉,《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1(江西,2012.2),頁48-55。
    江濤,〈論三楊執政與社會局勢的安定——讀《明史》札記〉,《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杭州,1981),頁26-34+51。
    位同亮,〈論于謙的歷史地位〉,《浙江學刊》,2(浙江,2007),頁112-118。
    何兆吉,〈明代內閣相權的一點質疑〉,《大連民族學院學報》,6:4(遼寧,2004.7),頁58-61。
    何孝榮,〈太監王振曾做過儒學教官嗎?〉,《文史知識》,10(北京,2010),頁143-147。
    何孝榮,〈太監王振與明英宗〉,《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天津,2013),頁65-73。
    何冠彪,〈清初君主與《資治通鑑》及《資治通鑑綱目》〉,《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7(香港,1998),頁103-132。
    何冠彪,〈清代前期君主對官私史學的影響〉,《漢學研究》,16:1(臺北,1998.6),頁155-184。
    何冠彪,〈清高宗《御撰資治通鑑綱目三編》的編纂與重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3(臺北,1999.9),頁671-696。
    何偉幟,〈試論內書堂建置與明代政治的關係〉,《明清史集刊》,第3輯(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97年),頁97-118。
    何詩海,〈明代庶吉士與臺閣體〉,《文學評論》,4(北京,2012),頁42-49。
    冷東,〈明初三楊與宦官關係論略〉,《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8:2(汕頭,1992),頁 39-45。
    吳仁安,〈明清庶吉士制度拾零〉,《安徽史學》,1(安徽,1984),頁75-78。
    吳仁安,〈明清庶吉士制度述論〉,《史林》,4(上海,1997),頁33-39。
    吳仁安,〈明清庶吉士制度對比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吉林,1997),頁211-213。
    吳仁安,〈殺害“救時宰相”于謙的主謀徐有貞其人其事——兼談所謂的于謙“迎立外藩”問題及其“襄王金符迷失案”〉,《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0:2(江蘇,2011.4),頁47-52。
    吳宣德,〈明歷屆科舉考選庶吉士情況表〉,收於《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4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頁454-456。
    吳宣德,〈明代地方教育建設與進士的地理分佈〉,《教育學報》,1(上海,2005),頁86-89。
    吳建軍,〈明代內閣與中央政權體制演變的互動關係〉,《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3(鄭州,2006.5),頁112-115。
    吳振漢,〈明代前期內閣與吏部主導人事權之變遷〉,《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2(臺北,2000.12),頁71-95。
    吳晗,〈況鍾和周忱〉,收於北京歷史學會主編,《吳晗史學論著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215-226。
    吳智和,〈明代正統國變與景泰興復〉,《史學彙刊》,8(臺北,1977),頁227-282。
    吳智和,〈「土木之變」後明朝與瓦剌之交涉-英宗回鑾前之秘辛(西元1449年-1450年)〉,《明史研究專刊》,3(臺北,1980.9),頁75-99。
    吳智和,〈明景帝監國登極時期居庸紫荊兩關之城防〉,《明史研究專刊》,5(臺北,1982),頁279-298。
    吳智和,〈《明史紀事本末.王振用事》校讀〉,《華岡文科學報》,23(臺北,1999.12),頁161-199。
    吳琦、洪早清,〈明代閣臣群體構成的主要特徵〉,《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6:3(湖北,2007.5),頁86-91。
    吳琦、唐金英,〈明代翰林院的政治功能〉,《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湖北,2006),頁96-101。
    吳琦、龔世豪,〈明初江西士大夫仕宦、交游與鄉邦團體——以胡廣為中心的研究〉,《江西社會科學》,1(江西,2016.1),頁118-125。
    吳德義,〈《明史》楊士奇“舉三事”說質疑〉,《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5(重慶,2010.9),頁75-77。
    吳緝華,〈明內閣大學士李賢加官太子少保考〉,《大陸雜誌》,18:5(臺北,1959),頁152-153。
    吳緝華,〈明仁宣時內閣制度之變與宦官僭越相權之禍〉,《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臺北,1960.12),頁381-403。
    吳銳,〈論“大禮議”的核心問題及其影響〉,《明史研究》第十三輯(合肥:黃山書社,2013年),頁56-71。
    吳濤,〈論“土木之變”前後明朝內閣的作用下降及其原因〉,《杭州文博》,1(杭州,2015.4),頁118-123。
    宋秉仁,〈明代的經筵日講〉,《史耘》,2(臺北,1996.9),頁41-66。
    李小波,〈明代庶吉士制度拾遺〉,《史林》,4(上海,2015.8),頁64-72。
    李佳,〈忠君與忠社稷關係辨——論明代土木之變中的士大夫政治價值觀〉,《求是學刊》,39:4(黑龍江,2012.7),頁154-160。
    李佳,〈明朝宦官干政形象的一種政治文化解讀——以王振為中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吉林,2014.1),頁70-75。
    李卓穎,〈聖人復作.水歸其壑——夏原吉治水江南與永樂政權正當性之建立〉,《新史學》,《新史學》,22:4(臺北,2011.12),頁55-108。
    李洵,〈“大禮”議與明代政治〉,《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吉林,1986),頁48-62。
    李風飛、暴鴻昌,〈對楊士奇應做全面的評價─兼談三楊在正統初政中的失誤〉,《北方論叢》,2(哈爾濱,1996),頁28-33。
    李偉敏,〈明代仁宣時期的用人與“仁宣致治”〉,《西安學院學報》,17:5(西安,2004.11),頁54-55。
    李喬,〈明清的翰林院和翰林〉,《文史雜志》,1(四川,1987),頁33-34。
    李渡,〈論明代的閣權〉,《文史哲》,6(濟南,1995),頁89-94。
    李萍,〈從明代墓誌談江西地區的婚姻習俗〉,《南方文物》,3(江西,1994),頁75-77。
    李新峰,〈土木之戰志疑〉,《明史研究》,第6輯(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頁109-115。
    李精耕,〈明代“臺閣體”相關問題淺探〉,《甘肅社會科學》,6(甘肅,2008),頁154-157。
    李鳳飛,〈徐有貞與“南宮之變”時期的政治〉,《大連大學學報》,21:3(遼寧,2000.6),頁92-95。
    李慶勇,〈明宣宗平定高煦之亂原因探析〉,《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1(浙江,2011.1),頁99-104。
    李靜,〈國內學界關於于謙研究的綜述〉,《黑龍江史志》,1(黑龍江,2015.1),頁359-360。
    杜榮坤、白翠琴,〈土木之役與景泰和議〉,收於杜榮坤、白翠琴,《西蒙古史硏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頁88-98。
    汪維真,〈明洪熙、宣德間鄉試解額制度的確立與運行〉,《史學月刊》,8(河南,2009),頁35-44。
    邢義田,〈據《明實錄》校正《明史》等書所載「土木之變」之誤〉,《史繹》,4(臺北,1967),頁97-104。
    孟修,〈土木之變新論〉,《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8:7(黑龍江,2009.7),頁88-89。
    孟修,〈明蒙朝貢體制與土木之變〉,《大連大學學報》,4(遼寧,2010),頁38-42。
    宗韻,〈家族崛起與地域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以明代永樂、宣德之際江西泰和為中心〉,6(安徽,2009),頁68-76。
    宗韻、胡琴娥,〈竹木成約:婚姻關係在明代家族上行流動中之作用〉,《蘭州學刊》,7(甘肅,2009),頁200-202。
    林延清,〈宣宗孫皇后與明朝中葉政治〉,《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1(江蘇,2002.2),頁35-39。
    林延清,〈仁宗張皇后與明初政治〉,《史學月刊》,8(河南,2003),頁35-39。
    林延清,〈明朝后妃在皇位繼承危機中的作用〉,《求是學刊》,33:4(黑龍江2006.7),頁138-144。
    林樺,〈明代庶吉士制及其在仕進制度中的地位〉,《貴州文史叢刊》,4(貴州,1990),頁24-29。
    林樺,〈略論明代翰林院與內閣的關係〉,《史學月刊》,3(河南,1990),頁42-46。
    林樺,〈明代翰林院制度述論〉,《貴州文史叢刊》,5(貴州,1994),頁64-68+90。
    林麗月,〈歷史人物的研究方法及其運用〉,收於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史政學術講演專輯(五)》(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頁67-79。
    林麗月,〈南陳北李賢祭酒:明太學生石大用傳略的史源與敘事〉,《明史研究專刊》,17(臺北,2013.6),頁1-15。
    林歡,〈明英宗被俘及其在蒙地羈押期間的活動〉,《中國邊疆民族研究》,5(北京,2011.12),頁87-98。
    武玉梅,〈順治朝官修《明史》新考〉,《史學史研究》,139(北京,2010),頁116-120。
    邸曉平,〈祝允明雜著版本考辨〉,《文獻》,2(北京,2003.4),頁165-206。
    南炳文,〈嘉靖前期的大禮議〉,《故宮博物院院刊》,2(北京,1983),頁89-91。
    柏發瑞,〈秉鈞執政 儼然為相——論明代的內閣制度〉,《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3(江蘇,2005.9),頁80-82。
    柳海松,〈明代官吏考課制度的建立與演變〉,《社會科學輯刊》,2(遼寧,1990),頁77-82。
    柳海松,〈論明代官吏考課制度的特點〉,《社會科學輯刊》,5(遼寧,1994),頁103-106。
    柳海松,〈論明代的京官考課制度〉,《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1(遼寧,2001.1),頁37-40。
    洪早清,〈明代閣臣群體為相情結述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2(武漢,2007.3),頁139-143。
    洪早清,〈相維與制衡:明代權力中樞間的閣臣群體〉,《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3:4(湖北,2011.7),頁98-102。
    洪國強,〈論于謙與景帝君臣關係的變動及其對土木之變後京營領導體制重建的影響〉,《明史研究論叢》,12(北京,2014.1),頁117-131。
    胡凡,〈明代的宮廷教育〉,《江漢論壇》,7(武漢,1990),頁49-52。
    苗懷明,〈幾部描寫于謙事蹟的古代通俗小說考論〉,《明清小說研究》,2(南京,2000),頁191-206。
    韋慶遠,〈三楊與儒家政治〉,《史學集刊》,1(吉林,1988),頁20-41。
    唐克軍,〈官場恩怨與明代政治——以私人關係為中心〉,《史林》,5(上海,2005),頁81-86+160。
    孫力楠,〈論明代翰林院〉,《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長春,1998),頁24-28。
    孫志鵬,〈試論李賢在天順朝的施政成就及其局限性〉,《牡丹江大學學報》,21:6(黑龍江,2012.6),頁5-7。
    展龍,〈明洪武時期徵薦制度考論〉,《史學月刊》,8(河南,2009),頁28-34。
    徐兆安,〈明初泰和儒師楊士奇早年的學術與生活〉,收於田澍、王玉祥、杜常順主編,《第十一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頁810-824。
    徐泓,〈《明史紀事本末.南宮復辟》校讀:兼論其史源、編纂水平及作者問題〉,《明史研究論叢》,第6輯(合肥:黃山書社,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暨明史研究室成立50周年紀念專輯,2004年),頁167-193。
    徐泓,〈《資治通鑑綱目》及其註釋、闡發與御批〉,收於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編,《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集刊》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頁34-41。
    徐帥,〈淺析內閣地位在景泰朝的變化〉,《安徽文學》,12(安徽,2010),頁147-148。
    徐衛東,〈明代皇位繼承中的監國〉,《明史研究論叢》,第6輯(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8月),頁501-516。
    晁中辰,〈“仁宣之治”還是“永宣之治”〉,《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西安,2003),頁22-26。
    晁中辰,〈明“經筵”與“日講”制度考異〉,《東嶽論叢》,7(山東,2012.7),頁95-99。
    秦博,〈洪熙、宣德朝公、孤輔政再探〉,張顯清主編,《明史研究》,第12輯(合肥:黃山書社,2012年),頁257-278。
    翁福清,〈商輅生平事蹟考略〉,《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杭州,1995.7),頁8-13。
    耿清珩,〈明代庶吉士述略〉,《中國史研究》,1(北京,1995),頁90-100。
    袁剛,〈明朝政府內閣的設置和禁直機構〉,《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6(福建,2003),頁72-75。
    馬長泉,〈商輅的經世致用思想〉,《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1:3(商丘,1995.9),頁38-40。
    馬渭源,〈從景泰“中興”大背景來看“奪門”之變的定性問題〉,收於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故宮學與明清宮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非正式出版書籍,2016年8月19-20日),上冊,頁277-302。
    馬慶洲,〈狀元馬愉的故鄉情〉,《尋根》,4(河南,2014),頁96-101。
    馬慶洲,〈馬愉年譜簡編〉,《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3(山東,2014.5),頁56-63。
    馬慶洲,〈馬愉與南直隸士人交游考〉,《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4(南京,2014.7),頁64-69。
    馬慶洲,〈狀元馬愉與宣德二年進士〉,《文史知識》,8(北京,2014.8),頁52-58。
    馬慶洲,〈馬愉與北方士人交游考〉,《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7:5(河北,2014.9),頁32-36。
    馬慶洲,〈馬愉與《澹軒文集》〉,《中國典籍與文化》,3(北京,2015.7),頁150-156。
    馬慶洲,〈馬愉與翰林院同仁的交往——以《送侍講學士馬先生詩》為例〉,《海岱學刊》,2(濟南,2016),頁189-207。
    高景新、戴鴻義,〈試論“仁宣之治”〉,《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內蒙古,1993),頁1-5。
    高會霞,〈試論李賢及其經世之行〉,《瀋陽大學學報》,23:4(瀋陽,2011.8),頁17-20。
    高壽仙,〈明代官員考核標準與內容考析〉,張中政主編,《第五屆中國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暨中國明史學會第三屆年會論文集》(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頁265-287;又收於《史學集刊》,3(湖南,1993),頁56-62。
    崔廣哲、張風嶺,〈李時勉事略〉,《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30:4(江西,2009.7),頁11-14。
    常建華,〈楊士奇之族譜序跋所見宗族與修譜——以明初江西泰和及吉安為中心〉,收於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5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頁193-214。
    張升,〈明文淵閣考〉,《故宮博物院院刊》,5(北京,2002),頁68-74。
    張天周,〈景泰元年蒙漢和議淺論〉,《遼寧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6(遼寧,1982.12),頁63-68。
    張玉,〈王翱居官七朝六帝原因探析〉,《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3(河北,2000),頁17-20。
    張兆裕,〈黃淮之獄與朱高熾的太子地位〉,收於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編,《明清史論文集》,第2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頁34-42。
    張治安,〈明代內閣的票擬〉,《政治大學學報》,24(臺北,1971.12),頁143-156。
    張治安,〈明代廷議之研究〉,《政治大學學報》,27(臺北,1973.5),頁245-270。
    張治安,〈明代廷推之研究〉,《政治大學學報》,29(臺北,1974.5),頁203-226。
    張治安,〈明代翰林院之組織與職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2(臺北,1975.12),頁13-40。
    張治安,〈明代宦官權勢之發展及其與內閣之關係〉,《張金鑑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頁219-251。
    張治安,〈明代閣臣出身經歷及籍貫之研究〉,《政治大學學報》,55(臺北,1987.5),頁87-131。
    張治安,〈明代閣臣年齡之統計分析〉,《東方雜誌》,21:1(上海,1987.7),頁37-43。
    張奕善,〈明成祖的繼承權位風波論〉,《臺大歷史學報》,19(臺北,1996.6),頁139-177。
    張美麗,〈透過士人李時勉看明初現象〉,《西安社會科學》,28:1(西安,2010.2),頁132-134。
    張英聘,〈略述明代的經筵日講官〉,《邢臺師專學報(綜合版)》,4(河北,1995),頁14-16+45。
    張英聘,〈試論明代的經筵制度〉,《明史研究》,第5輯(合肥:黃山書社,紀念李洵先生74誕辰專輯,1997年),頁139-148。
    張健,〈明仁宗死因考〉,《安徽史學》,2(安徽,1991),頁81-82。
    張紹鋒,〈明初翰林院沿革考〉,《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3(黑龍江,2008),頁12-13。
    張紹鋒,〈明初翰林院設置沿革考〉,《濱州職業學院學報》,2(濱州,2008),頁60-63。
    張婷婷,〈明代庶吉士散館授職考〉,《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0:1(四川,2014.1),頁145-151。
    張德信,〈明翰林院設立時間及最初設置〉,《明史研究》,第3輯(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頁164-165。
    張璉,〈從大禮議看明代中葉儒學思潮的轉向〉,《明清史集刊》,3(香港,1997),頁51-68。
    張憲博,〈明代的內閣〉,收於張顯清、林金樹主編,《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上冊,頁243-409。
    張曉寧,〈明朝的內閣制度〉,《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新疆,1988),頁31-33。
    張藝曦,〈經學、書院與家族——南宋末到明初江西吉水的學術發展〉,《新史學》,23:4(臺北,2012),頁7-59。
    敖登,〈論也先汗〉,收於氏著《蒙古史文集》(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頁15-36。
    曹之,〈明代官修書考略〉,《晉圖學刊》,4(太原,1998),頁54-58。
    曹永年,〈土木之變與也先稱汗〉,《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內蒙古,1991),頁41-49。
    曹國慶,〈明代政府官僚的地域分野〉,收於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江西省分宜縣方志辦,《嚴嵩與明代政治論文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頁16-32。
    曹麗萍,〈試論明代揀選內閣成員之顯潛規則〉,《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6(遼寧,2008.11),頁136-138。
    梁希哲,〈明代內閣與明代的官僚政治〉,《史學集刊》,2(湖南,1992),頁19-27。
    梁紹傑,〈試析明宣宗改命大學士陳山教授內使的原因〉,《明清史集刊》,第3輯(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97年),頁119-144。
    梁紹傑,〈明代宦官教育補考——以內書堂為中心〉,《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第2輯(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2007年),頁141-160。
    畢奧南,〈也先干涉明朝帝位考述〉,《蒙古史研究》,第8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166-180。
    許振興,〈論王振與「土木之變」的關係〉,《明清史集刊》,2(香港,1986),頁45-57。
    許振興,〈論王振的“挾帝親征”〉,《深圳大學學報》,3(廣東,1987),頁99-102。
    許靜,〈明清經筵制度特點研究〉,《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山東,2013),頁78-87。
    連文萍,〈明代翰林院的詩歌館課研究〉,《政大中文學報》,12(臺北,2009),頁231-260。
    郭厚安,〈略論仁宣時期中樞權力結構的變化〉,張顯清主編,《明史研究》,第2輯(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頁93-100。
    郭厚安,〈論仁宣之治〉,《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甘肅,1992),頁7-15。
    郭英德,〈明人自傳文論略〉,《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1(南京,2005.3),頁109-118。
    郭培貴,〈明代府州縣學教官選任來源的變化及其原因和影響〉,《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4(河南,1991),頁134-140。
    郭培貴,〈明代歷科會試、殿試、庶吉士錄取名數表〉,收於氏著《明史選舉志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400-421。
    郭培貴,〈明代各科庶吉士數量、姓名、甲第、地理分佈及其特點考述〉,《文史》,1(北京,2007),頁155-193。
    郭培貴,〈明代庶吉士群體構成及其特點〉,《歷史研究》,6(北京,2011),頁118-133。
    郭培貴、劉明鑫,〈明代的庶吉士教習官〉,《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3:3(安徽,2015.5),頁322-331。
    郭際民,〈明朝內閣制度淺析〉,《甘肅教育學院學報》,1(甘肅,1997),頁27-30。
    陳文、胡彤,〈簡評“三楊”與明內閣〉,《上饒師專學報》,1(江西,1988),頁71-74。
    陳文源,〈明宣德棄守安南始末考述〉,《暨南史學》,第4輯(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270-282。
    陳冬根,〈解縉謚號的贈授時間考証〉,《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江西,2011),頁128-131。
    陳東,〈中國古代經筵概論〉,《齊魯學刊》,1(曲阜,2008),頁52-58。
    陳建國,〈明代皇位繼承問題與政治鬥爭〉,《咸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4、5(咸陽,1998),頁59-63。
    陳彥超,〈明代史官探析〉,《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5(河北,2012),頁49-52。
    陳剛俊,〈明朝權閹汪直用事與西廠立廢——兼論明代中期士風〉,《黃河科技大學學報》,14:1(河南,2012.1),頁60-63。
    陳梧桐,〈永樂至宣德的政策失誤與「土木之變」〉,收於氏著《古代民族關係論稿》(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278-288。
    陳梧桐,〈明代宦官勢力干預北部邊防的嚴重後果〉,收於氏著《古代民族關係論稿》(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289-314。
    陳連營,〈明代外官朝覲制度述論〉,《河南大學學報》,1(河南,1990),頁45-49。
    陳剩勇,〈于謙的悲劇:一個政治學的解讀〉,《杭州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杭州,2001),頁23-27。
    陳學文,〈略論于謙的悲劇歷史命運〉,《天中學刊》,13:6(河南,1998.2),頁82-84。
    陳學文,〈關於于謙的歷史定位及其他〉,《浙江學刊》,6(浙江,2004),頁179-182。
    陳學霖,〈李賢與「土木之役」史料〉,收於氏著,《明代人物與傳說》(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頁243-247。
    陳學霖,〈明代安南籍宦官史事考述——金英、興安〉,收於氏著《明代人物與史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205-264;原載於《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7(香港,1998),頁45-86。
    陳寶良,〈明代生員層的經濟特權及其貧困化〉,《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福建,2002),頁57-64。
    陳寶良,〈明代地方學校生員錄取制度初探〉,《天津社會科學》,6(天津,2002.12),頁133-137。
    陳寶良,〈從士風變遷看明代士大夫精神史的內在轉向〉,《故宮學刊》,1(北京,2013),頁116-132。
    傅顯達,〈明代翰林院之組織與職權〉,《中國行政》,30(臺北,1980.5),頁33-56。
    單斌,〈談明代后妃的歷史作用〉,《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河南,1986),頁32-39。
    曾主陶,〈翰林院制度與明代圖書文獻管理〉,《文獻》,4(北京,1993),頁143-156。
    湯志波,〈臺閣體研究現狀補述及反思〉,《洛陽師範學院學報》,4(洛陽,2012),頁49-54。
    程軍,〈淺議明代的閣臣〉,《科教島刊》,6(湖北,2011),頁246-247。
    華東文物工作隊,〈南京南郊英台寺山明金英墓清理記〉,《文物參考資料》,12(北京,1954),頁64-74。
    馮憲軍,〈明代內閣閣臣的選任〉,《歷史教學》,10(天津,1995),頁42-43。
    黃秀顏,〈明初周忱巡撫江南的任命與任務〉,《臺大歷史學報》,19(臺北,1996.6),頁179-200。
    黃明光,〈明代科舉制度特點述論〉,《玉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3:1(廣西,2002.3),頁15-19。
    黃健,〈朋友之義與師道之尊——李時勉交遊考論〉,《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3(呼和浩特,2016.5),頁28-31+40。
    黃健,〈論明代翰林的諫職——以李時勉為例〉,《理論界》,10(遼寧,2015.10),頁107-112。
    黃細嘉,〈楊瑄及其《復辟錄》〉,《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北京,2000),頁58-60。
    楊志華,〈試論楊士奇對明初社會政治的貢獻〉,《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江西,1998),頁65-68+85。
    楊新,〈宣德賜夏原吉《壽星圖》記〉,《故宮博物院院刊》,2(北京,2000),頁24-26+94-95。
    楊業進,〈明代經筵制度與內閣〉,《故宮博物院院刊》,2(北京,1990.6),頁79-87。
    楊維波,〈明代閣權與部權之爭的歷史軌跡〉,《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9:1(江西,2009.2),頁69-72。
    楊德會,〈明代大將石亨謀反案真相初探〉,《安陽師範學院學報》,4(安陽,2016),頁53-57。
    楊德會、王秀麗,〈明代曹欽兵變“謀反說”初探——一個“層累造史”的典型例證〉,《保定學院學報》,29:5(河北,2016.9),頁44-84。
    楊豔秋,〈論明代洪熙宣德時期的蒙古政策〉,《中州學刊》,1(鄭州,1997),頁123-127。
    煥力,〈明代相權不予內閣〉,《內江師範學院學報》,18:5(四川,2003),頁106-109。
    萬明,〈朱元璋的教育思想與明初的教育發展〉,《安徽史學》,4(安徽,1994.12),頁16-19。
    萬晴川,〈《型世言》第十二回 李時勉本事辨析〉,《中國典籍與文化》,1(北京,2000),頁27-31。
    葛兆光,〈明清之間中國史學思潮的變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北京,1985),頁79-97。
    董倩,〈明代庶吉士制度探析〉,《社科縱橫》,4(甘肅,1996),頁37-41。
    詹于虹,〈論明代政治家商輅〉,《杭州教育學院學報》,1(杭州,1992.3),頁81-84。
    鄒長清,〈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廣西,1998),頁68-74。
    鄒賀、陳峰,〈中國古代經筵制度沿革考論〉,《求索》,9(湖南,2009),頁202-205。
    廖可斌,〈論明代景泰至弘治中期的文學思潮〉,《杭州大學學報》,21:3(杭州,1991.9),頁126-134。
    廖義剛,〈明代吏部尚書籍貫考述〉,《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河南,2010),頁73-75。
    熊冰玉、楊海燕,〈明代閣臣群體新探——以地域分佈、遷轉狀況為視點〉,《隴東學院學報》,22:3(甘肅,2011.5),頁59-62。
    管永義,〈明兵部尚書彭時夫人李氏墓志銘〉,《南方文物》,3(江西,1993),頁109-110。
    趙子富,〈明代的翰林院與內閣〉,《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北京,1998),頁98-104。
    趙中男,〈明宣宗的政治核心集團及其形成〉,《北方論叢》,1(哈爾濱,1996),頁12-16。
    趙中男,〈論朱高熾的歷史地位〉,《遼寧大學學報》,5(遼寧,1997),頁5-10。
    趙中男,〈洪熙政治論略〉,收入趙毅、林鳳萍主编,《第七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頁40-43。
    趙中男,〈論朱瞻基的歷史地位〉,《北方論叢》,4(哈爾濱,2004),頁88-93。
    趙中男,〈朱棣與朱高熾的關係及其社會政治影響〉,《湖南科技學院學報》,3(湖南,2005),頁120-125。
    趙中男,〈李洵先生與明宣宗及其時代的研究〉,《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6:9(湖南,2005.9),頁17-19。
    趙秀麗,〈從于謙之死看明朝英景之際中央權力的運作〉,《三峽論壇》,3(湖北,2011),頁86-89+98。
    趙強、王確,〈“大禮議”與明代後期士人心態蛻變〉,《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吉林,2014),頁13-19。
    趙現海,〈天順時期政治群體的制衡與宮廷政治變遷〉,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明史研究論叢》,第14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頁15-61。
    趙現海,〈“土木之變”後明朝政治變局與皇位世系轉移〉,《故宮學刊》,2(北京,2015.7),頁8-17。
    趙軼峰,〈票擬制度與明代政治〉,《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吉林,1989),頁35-41。
    趙軼峰,〈明中期皇帝的即位詔——從景泰到嘉靖〉,《古代文明》,7:1(吉林,2013.1),頁59-65。
    趙瑛,〈《可齋雜記》作者彭時生卒小考〉,《天中學刊》,11:2(河南,1996.5),頁79-80。
    趙毅,〈論“麓川之役”〉,張中正主編,《第五屆中國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暨中國明史學會第三屆年會論文集》(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頁594-606。
    趙毅、劉國輝,〈略論明初“三楊”權勢與“仁宣之治”〉,《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吉林,1997),頁28-33。
    趙樹國,〈王直入閣考辯——兼論明人對內閣及閣臣身份、地位認識的變化〉,收於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故宮學與明清宮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非正式出版書籍,2016年8月19-20日),下冊,頁502-509。
    齊暢,〈土木之變前後的安南宦官——從北京大隆福寺的興建說起〉,《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吉林,2016),頁73-76。
    劉化兵,〈明代洪武至正德時期的士風與文風〉,《中華文化論壇》,3(成都,2006),頁45-49。
    劉世杰,〈明大學士彭時生卒考證〉,《泉州師範學院學報》,21:1(泉州,2003.1),頁46-48。
    劉光亮,〈吉水解氏文化世家概說〉,《吉安師專學報》,4(江西,1999),頁59-62。
    劉志堅、劉杰,〈試論明代官吏考察制度〉,《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8:3(甘肅,2001.5),頁99-104。
    劉秀蘭,〈趙翼的“景帝仍欲立沂王”說釋疑〉,《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S2(四川,1996),頁36-40。
    劉秀蘭,〈論明景帝與于謙的歷史悲劇〉,《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3(四川,1998.6),頁115-121。
    劉國輝,〈略論明仁宗的寬仁政策〉,《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黑龍江,2000),頁51-53。
    劉齊福,〈《國榷》所記景泰年間史料空缺補證〉,《菏澤學院學報》,36:1(山東,2014.2),頁92-96。
    劉曉東,〈監閣共理與相權遊移——明代監閣體制探賾〉,《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吉林,1998),頁54-60。
    劉曉東,〈明代丞相制度新論——“內閣非相說”質疑及其他〉,《明史研究》,第7輯(合肥:黃山書社,2001年),頁28-38。
    劉曉東,〈明初庶吉士制度譾論〉,《社會科學輯刊》,3(遼寧,2016),頁12-20。
    劉霞、康亦農,〈試析明代文淵閣的圖書管理工作及其啟示〉,《圖書館工作與研究》,3(天津,2010),頁63-66。
    暴鴻昌,〈明代官員考察制度述論〉,《學習與探索》,5(黑龍江,1990),頁132-139。
    暴鴻昌,〈論清初撰明史風氣〉,《史學集刊》,1(吉林,1990),頁57-60+31。
    暴鴻昌,〈明代內閣組合類型述略〉,《明史研究專刊》,10(臺北,1992.10),頁225-240。
    暴鴻昌,〈三楊與正統初政——兼辨楊士奇人品與行事〉,陳懷仁主編,《第六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頁705-713。
    暴鴻昌,〈李賢與天順政局——兼論李賢的理學及經世思想〉,《求是學刊》,6(黑龍江,1997),頁103-108。
    歐陽琛,〈明內府內書堂考略——兼論明司禮監和內閣共理朝政〉,《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江西,1990),頁56-61。
    潘星輝,〈明代文選與社會變遷〉,《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北京,2007),頁14-25。
    蔡秉頎,〈明代“仁宣致治”新探〉,《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雲南,1993),頁77-80。
    蔡泰彬,〈由夏原吉備顧問時期探討明初六部與內閣權力之消長〉,《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5(臺北,1983.5),頁165-186。
    蔡泰彬,〈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治水江南〉,《白沙人文社會學報》,1(彰化,2002.10),頁205-226。
    鄭俊彬,〈強諫幹練文武兼備的一代奇才—葉盛〉,《明史研究專刊》,5(臺北,1982),頁83-124。
    鄭建明,〈試論江西進士的地理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4(西安,1999),頁205-226。
    鄭彩雲,〈明宣宗弊政及對後期政局的影響〉,《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四川,2014),頁52-56。
    鄭彩雲,〈論宣宗孫皇后與明代中葉政治——兼與林延清先生商榷〉,《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2(南昌,2015.6),頁13-18。
    鄭禮炬,〈明代洪武年間翰林院作家的文風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福建,2006),頁100-104。
    鄭禮炬,〈明初翰林院江西籍作家傳承研究〉,《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3(泉州,2008),頁88-91。
    鄧志峰,〈嘉靖初年的政治格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上海,1999),頁88-92。
    鄧愛紅,〈明代專制主義皇權的強化與王振擅政〉,《江西教育學院學報》,4(江西,1993),頁37-42。
    穆永強、鍾勇,〈解縉的籍貫及家世述論〉,《甘肅行政學院學報》,4(甘肅,2003),頁127-128。
    蕭劍、趙彥昌,〈明代史館及檔案史籍編纂〉,《黑龍江檔案》,4(黑龍江,2009),頁6-7。
    蕭啓慶,〈元朝南人進士分佈與近世區域人才升沉〉,收入氏著《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頁177-210。
    錢茂偉,〈陳建《通紀》改革思想述略〉,《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5:2(浙江,1993.4),頁18-24。
    錢茂偉,〈《通紀》:一部富有時代光澤的史著〉,《浙江學刊》,1(浙江,1994),頁111-115。
    錢國蓮、葉仁美,〈從于謙的人際關係論其人生悲劇的成因〉,《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3(浙江,2009.9),頁247-252。
    閻崇年,〈于謙〈石灰吟〉指疑〉,收於朱誠如、王天有主編,《明清論叢》,第1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頁105-117。
    鮑藝敏,〈明商輅手書《浙藩送行詩序》冊頁〉,《南方文物》,4(江西,1994),頁56。
    鮑藝敏,〈商輅的生平及政治思想初探〉,《浙江社會科學》,1(浙江,1994),頁92-96。
    鮑藝敏,〈“一代賢相”——商輅〉,《杭州文博》,7(杭州,2008),頁104-108。
    謝景芳,〈假皇帝與代管家:朱元璋廢相後的明代閣權之爭及其批判〉,《齊魯學刊》,2(山東,1996),頁42-47。
    韓慧玲,〈劉定之《否泰錄》的史料價值及其局限性〉,《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5(內蒙古,2011.9),頁10-13。
    顏廣文,〈明代庶吉士制度考評〉,《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廣州,1993),頁83-89。
    龐乃明,〈李賢與明朝天順初年的政局〉,《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4(河南,1999.10),頁99-102。
    龐乃明,〈“楊瑄彈劾案”及其對天順初政的影響〉,《史學集刊》,3(吉林,2000.8),頁24-28+37。
    羅冬陽,〈土木之變史事考——兼論明清歷史書寫中的宦官話語〉,《社會科學戰線》,1(吉林,2014),頁102-112。
    羅宗強,〈論明代景泰之後文學思想的轉變〉,《學術研究》,10(廣東,2008),頁104-114。
    關漢華,〈明代翰林院始置時間考辨〉,《廣東社會科學》,1(廣東,2006),頁126-129。
    饒龍隼,〈明初詩文的走向〉,《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江西,2001),頁44-51。
    饒龍隼,〈南唐故家與西昌文學〉,《文學評論》,4(北京,2005),頁118-127。
    饒龍隼,〈接引地方文學的生機活力——西昌雅正文學的生長歷程〉,《文學評論》,1(北京,2012),頁69-80。

    (四)、工具書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明史研究室編,《中國近八十年明史論著目錄》,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1年。
    引得編纂處編,《八十九種明代傳記綜合引得》,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王德毅,《明人別名字號索引》,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0年。
    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周駿富,《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年。
    張德信,《明代職官年表》,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富路特(L.C.Goodrich)、房兆楹、李小林、馮金朋,《明代名人傳》(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年。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1982-1987年。

    (五)、外文論著
    Dardess, John W. A Ming Society: T'ai-ho County, Kiangsi, Fourte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Taipei: SMC Publishing, 1997.
    (日)川越泰博,〈土木の變と親征軍〉,《東洋史研究》,52:1(京都,1993.6),頁24-55。
    (日)荷見守義,〈土木之變時期李朝搜集明朝情報的活動〉,《史學集刊》,1(湖南,1999),頁17-20+14。
    (日)阪倉篤秀,〈吏部尚書蹇義とその時代〉,《東洋史研究》,56:4(京都,1998),頁785-810。
    (日)荻原淳平,〈土木の變前後:經濟問題を中心として見た明蒙交渉〉,《東洋史研究》,11:3(京都,1951),頁193-212。
    (荷)PH.DE希爾著,吳建華譯,〈明代景泰年間中國帝制之透視〉,《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廣東,1995),頁70-79。

    (六)、電子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中國大陸各省地方志書目查詢系統http://webgis.sinica.edu.tw/place/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zh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http://cnki.sris.com.tw/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D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http://db1.ihp.sinica.edu.tw/cbdbc/ttsweb?@0:0:1:cbdbkm@@0.7526918028015643
    明清檔案人名權威資料庫(Ming-Qing Archives Name Authority File)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
    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實錄資料庫合作建置計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login.html
    時間規範檢索(Buddhist Studies Time Authority Databases)http://authority.dila.edu.tw/time/index.php
    國家圖書館-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National Central Library-Rare Book & Special Collections)http://rbook2.ncl.edu.tw/
    期刊論文資訊網: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
    漢學研究中心-明人文集聯合目錄與篇名索引資料庫http://nclcc.ncl.edu.tw/ttscgi/ttsweb5?@0:0:1:mb@@0.13490364351309836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