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山之口壽幸
Toshiyuki Yamanokuchi
論文名稱: 從符號學論臺灣媒體中「體育」和「運動」概念之使用
On the Conceptual Defini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指導教授: 林伯修
Lin, Po-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8
中文關鍵詞: 體育運動實體概念關聯概念
英文關鍵詞: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substantial concept, relational concep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52下載:9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從符號學以及運動社會化媒介中媒體的角度,分析台灣人混用「體育」與「運動」概念的原因。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分析「體育」與「運動」的差異,且利用內容分析法分析九家中文媒體、電視頻道以及網路搜尋引擎中,「體育」與「運動」名詞使用的情形。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1. 「體育」是「身體教育」,即以教育概念為出發點,且「體育」為關聯概念組成,不同於「運動」得實體概念。體育屬「關聯概念」可以使用「PE=f (a’, b’, c’| P’)」(「PE:體育」、「a’:教授者」、「b’:學習者」、「c’:教材」、「P’:目標」、「|:條件」)的函數來表示之。
    2. 目前台灣八家中文媒體以“運動新聞”來報導運動現象的只有中國時報,其他都是以“體育新聞”報導運動現象。
    3. 符號學認為解釋者對於符號意義的指涉影響很大,身為運動社會化媒介之一的大眾媒體混用「體育」與「運動」的概念,是造成台灣人混用「體育」與「運動」概念的重要因素。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confu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in Taiwan. This study conducted through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context analysis to clarif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miotic and sports socializ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emphasized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conceptual basi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mes from ‘education’ and its categorical base composes of ‘relation’, howev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orts is ‘culture’ which has a categorical base of ‘substance’. The conceptual origin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rived from ‘education’ not ‘physical’,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must be defined a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t first. Physical education was defined the as ‘relational concept’ and it was expressed with a function (PE=physical education, “a”=tutor, “b”=pupil, “c”=teaching materials, “|”=conditioning, “P”=purpose) as follows: “PE=f (a’, b’, c’ |P’)”.
    2. This study adopted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the context analysis, picked out fourteen Taiwanese media, the result of income was as follows: (1) Among the eight Taiwanese media, seven media reported sports phenomenon as “physical education news”, only the China Times reported sports phenomenon as “sports news”.
    3. From the semiotic perspective, the interpreter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nterfering the meaning of symbol. Therefore, the interpreter, media of Taiwan, misunderstood the concep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why the Taiwanese misunderstood the concep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目次.....................................................v 表目次................................................. vii 圖目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貳章 體育與運動概念之辨析………………………………… 9 第一節 臺灣與日本教育概念之探討……………………… 9 第二節 各國體育概念之探討與體育之關聯概念…………… 13 第三節 各國運動概念之探討與運動的文化意涵…………… 20 第四節 本章小結……………………………………………… 2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論........................................ 27 第一節 人與符號……………………………………………… 27 第二節 語言社會化與媒體解釋……………………………… 33 第三節 社會科學研究之基礎取徑…………………………… 3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9 第五節 研究架構……………………………………………… 40 第六節 研究流程……………………………………………… 41 第七節 研究信度……………………………………………… 43 第肆章 臺灣主要媒體之中「體育」和「運動」的指涉..........44 第一節 臺灣四大報業中的「體育」與「運動」之現況…………… 44 第二節 臺灣有線電視台中的「體育」與「運動」之現況……50 第三節 臺灣網路中的「體育」與「運動」之現況………… 54 第四節 臺灣大眾媒體中「體育」與「運動」之現況……… 6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63 第一節 結論……………………………………………………………… 63 第二節 建議…………………………………………… 66 參考文獻.............................................69

    一、中日文部份
    アリストテレス(1958)。形而上学(上),東京:岩波書店。
    スピノザ(1973)。スピノザ哲學,東京:白水社。
    デカルト(1964)。哲學原理,東京:岩波書店。
    山之口壽幸(2007)。「體育」與「運動」在概念上之差異,國立編譯館館刊35(3),23-32。
    中國時報(1996)。一九九六年六月四日 第三版。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銀禾文化事業公司。
    王家通(1995)。教育導論。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王翔證(2006)。社會化媒介對運動行為的影響之探討。第六屆中華民國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王銘玉(2005)。語言符號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玉木正之(1999)。スポーツとは何か,講談社現代新書。東京:講談社,18-24。
    吉田熊次(1967)。教育學解題,明治文化全集 18。東京:日本評論社,38。
    江良規(1968)。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佐藤臣彥(1991)。体育とスポーツの概念的区分に関するカテゴリー論的考察。体育原理研究 22,1-11。
    佐藤臣彥(1993)。身体教育を哲学する。東京:北樹出版。
    佐藤臣彥(1995)。体育学・スポーツ学における人文学的研究の方法。体育の科学 45(1),66-71。
    佐藤臣彥(1999a)。人間存在における身体の特異性-人間哲学およびスポーツ哲学からの考察-。身体運動文化研究 5(1),39。
    佐藤臣彥(1999b)。体育学の対象と学的基礎。体育学研究 44(6),483-492。
    佐藤臣彥(2007)。身體運動文化與哲學,2007新竹義民節慶文化與觀光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7-42。
    李敏(2001)。大眾傳播媒體對體育運動所造成的衝擊之初探。中華體育季刊,第56期,19-25頁。
    易劍東(1998)。體育文化。臺北:揚智文化。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修訂一版)。臺北:師大書苑。
    林建良(2005)。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與其社會化媒介之關聯性研究-以宜蘭縣國民小學為例(摘要)。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前川峰雄(1970)。體育科教育法。東京:體育の科學社。
    施致平(1993)。傳播理論與我國職棒運動互動之研討,體育學報 15,137-148。
    洪煌佳(2003)。大眾傳播媒體與運動商品化的沈思。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11-223。
    洪嘉文(2000)。社會化與運動關係初探。中華體育,第54期,1-9頁。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台北:巨流。
    師岡和房(1988)。ヨーロッパ・アメリカ・日本の教育風土。東京:有斐閣。
    徐元民(2003)。體育學導論。臺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張孝銘(1996)。運動與社會化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2),34-41。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主編(1996)。體育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
    許義雄(1978)。體育學原理。臺北:文景出版。
    許義雄(1983)。體育的理念。臺北:現代體育出版。
    許義雄(2003)。體育學科之形成,學校體育雙月刊 13(4),88-95。
    許義雄(2004)。體育的社會科學基礎,學校體育雙月刊 14(3),88。
    許銘華(2001)。大學體育課興趣選項桌球學生運動社會化與選項動機對運動參與影響之研究(摘要)。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定雄(1977)。體育思想上的問題,省體專體育學報 7,147-151。
    陳定雄(1979)。體育術語之研究,省體專體育學報 8,41-67。
    黃光雄(1996)。教育概論。臺北:師大書苑。
    臺灣教育會(1982)。台灣教育沿革誌。臺灣教育東京:青史社。
    樊正治(1994)。運動哲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盧非易(1995)。有線電視無限文化。臺北:幼獅。
    聯合報(1996)。一九九六年六月四日 第三版。

    二、英德文部份
    Alexander,C.(1982).Theoretical Logic in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Alexander,C.(1984).The parsons revival in German sociology, in R. Collins(ed.), Sociological Theory 1984,(pp.394-41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llison, M. T. (1998). Breaking boundaries and barriers: Future directions in cross-culture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 10(4), 247-259.
    Atkin, C.K. (1981). Mass media information campaign effectiveness. In R.E. Rice and W.J. Paisley (eds.), Public information campaigns. Newbury Park, CA: Sage.
    Bandura, A.(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Bernett.H.(1962). Terminologie der Leibeserziehung. Stuttgart: Verlag Karl Hofmann.
    Babbie, E.(2002). The basis of social research (2nd ed.).CA: Wadsworth Thomson Lerning. 邱澤奇(譯)(2004)社會研究方法基礎。北京:華夏出版社。
    Cassirer, E. (1910). Substanzbegriff und Funktionsbegriff. Berlin: Cassirer. 馬場和光(譯)(1926)実体概念と関係概念,東京:木村書店。
    Cassirer, E. (1948). An essay on man :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宮城音弥(譯)(1997)人間:シンボルを操るもの,東京 : 岩波書店。
    Creswell, W.(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CA: Sage.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aearch (1st ed.). CA: Sage.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aearch (2nd ed.). London: Sage.
    Dunning,E.(1986).Contra the Dominant Paradigm in the Sociology of Sport: A Response to Kenyon. Sport and Social Theory, (p.23).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Elias,N.(1986). Quest for excitement. 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civilizing process. Oxfordshire : Blackwell Pub.
    Fiske, J.(1994).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2nd ed.). London: Routedge. 李彬(譯)(2004)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第二版),北京:新華出版社,p.148-149。
    Giddens, A.(2001). Sociology. Polic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London. 趙旭東等(譯)(2003)社會學(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p.429。
    Gillet,B.(1949/1952).Histoire du sport. Paris: Presses Univ. de France. 近藤等(譯):スポーツの歴史,東京:白水社。
    Groll,H.(1970).Die Systematiker der Leibesübungen. Wien: Bundesverl. f. Unterricht, Wissenschaft u. Kunst.
    Grupe,O. & Krüger,M.(1997).Einführung in die Sportpädagogik: Die Deutsche Bibliothek-CIP-Einheitsaufnahme. Schorndorf: Hofmann.
    Grupe,O.(1968).Studien zur pädagogischen Theorie der Leibeserziehung. Stuttgart: Karl Hofmann.
    Habermas, J. (1968).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 Beacon.
    Jacob, E. (1987). Qualitative research traditions: A review.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7, 1-50.
    Kuhn, T.S.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cy, D. F. (1993).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jor traditions. New York: Longman.
    Lincolin, Y. S. & Guba, E. G. (1985).Naturalistic inqurey. Beverlu Hills, CA: Sage.
    Luhmann, N. (1993). Social Systems.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uhmann, N. (1995). Risk: A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 De Gruyter.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e analysis: A sourcebook of new methods (2nded.). CA: Sage.
    Morris, M & Ogan, C. (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39-50.
    Nixon,H.(1987).Sport and the American Dream.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Leisure Press Imprint.
    Perse, M. & Dunn, G. (1998). ‘The utility of home computers and media use: implications of multimedia and connectivity’,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2(4): 435-503.
    Popkewitz, T. S. (1984). Paradigm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London: Flamer Press.
    Rossman, G. B. & Rallis, S. F. (1998).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Sage.
    Rubin, B., Rubin, M. & Piele, J.(1996).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trategies and sources(4th ed.). CA: Wadswprth. 黃曉蘭(譯)(2000)。傳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資料來源。北京:華夏出版社,pp.8-10。
    Rubin, M. (1984). ‘Ritualized and instrumental television view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3): 67-77.
    Salmon, Charles T. (ed.) (1989). Information campaigns: Balancing 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change. Newbury Park, CA: Sage.
    Sato,T.(1986).Distinction of categorical basis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roceedings of the PSSS Conference on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p.99-103.
    Schmitz,J. (1966). Das Problem einer Wissenschaft der Leibesübungen oder des Sports. Die Leibeserziehung 15(4), 118-127.
    Schudson, M.(1978). Discovering the News. NY: Basis Books.
    Simmel,G. (1984) .Grundfragen der Soziologie : Individuum und Gesellschaft. Berlin: de Gruyter.
    Thomas,C. (1983). Sport in a philosophic context. Philadelphia, Philadeiphia : Lea & Febiger.
    Weiss,P.(1985). Sport; A Philosophic Inquiry. TX: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Wikipedia(2007).Search engine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7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arch_engine/
    Williams, R. (1975).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Fontana. p.25.
    Willimczik, K. (1968). Wissenschaftstheoretische Aspekte einer Sportwissenschaft. Frankfurt: Limpert.
    Wallace,W. (1969). Sociologic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三、網路部份
    ICSSPE (1968).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port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Declaration on Sport,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7, from
    http://www.icsspe.org/
    Wikipedia(2007a)。Videoland Television Network,2007年5月2日,
    http://en.wikipedia.org/wiki/Videoland_Television_Network
    Wikipedia(2007c)。STAR Sports,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AR_Sports
    Wikipedia(2007e)。google,取自2007年5月3日,
    http://en.wikipedia.org/wiki/Google
    Wikipedia(2007b)。STAR TV(Asia),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AR_TV_%28Asia%29
    Wikipedia(2007f)。Yahoo!,取自2007年5月3日,
    http://en.wikipedia.org/wiki/Yahoo%21文部科學省(1961)。法庫網站,2007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houko.com/00/01/S36/141.HTM
    Wikipedia(2007d)。ESPN,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en.wikipedia.org/wiki/ESPN
    Yahoo!奇摩(2007o)。關於Yahoo!奇摩,取自2007年5月3日,
    http://tw.promo.yahoo.com/aboutcompany/com_profile_02.html
    ウィキペディア(2007a)。スターテレビ,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2%B9%E3%82%BF%E3%83%BC%E3%83%86%E3%83%AC%E3%83%93
    ウィキペディア(2007d)。Yahoo!,取自2007年5月3日,
    http://ja.wikipedia.org/wiki/Yahoo
    ウィキペディア(2007b)。ESPN,取自2007年5月3日,
    http://ja.wikipedia.org/wiki/ESPN
    ウィキペディア(2007c)。google,取自2007年5月3日,
    http://ja.wikipedia.org/wiki/Google
    大專院校體育總會(2007)。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網站,2007年11月3日,取自 http://www.cyusf.gov.tw/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7)。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站,2007年3月7日,取自 http://www.ncpfs.gov.tw/
    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總會(2007)。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總會網站,2007年11月3日,取自 http://www.shssf.edu.tw/
    教育部體育司(2007)。教育部體育司網站,2007年11月3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
    維基百科(2007a)。台灣報紙列表,取自2007年11月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5%A0%B1%E7%B4%99%E5%88%97%E8%A1%A8
    維基百科(2007b)。自由時報,取自2007年4月1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7%94%B1%E6%99%82%E5%A0%B1
    維基百科(2007c)。中國時報,取自2007年4月1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6%99%82%E5%A0%B1
    維基百科(2007d)。聯合報,取自2007年4月1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AF%E5%90%88%E5%A0%B1
    維基百科(2007e)。蘋果日報,取自2007年4月1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8%8B%E6%9E%9C%E6%97%A5%E5%A0%B1_%28%E5%8F%B0%E7%81%A3%29#_note-1
    維基百科(2007f)。聯合報系,取自2007年4月18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AF%E5%90%88%E5%A0%B1%E7%B3%BB
    http://udn.com/SPECIAL_ISSUE/DAILY/9002/21a/public7.htm
    維基百科(2007g)。中國時報集團,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6%99%82%E5%A0% B1%E9%9B%86%E5%9C%98
    維基百科(2007h)。緯來電視網,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7%AF%E4%BE%86%E9%9B%BB%E8%A6%96%E7%B6%B2&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i)。緯來體育台,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7%AF%E4%BE%86%E9%AB%94%E8%82%B2%E5%8F%B0
    維基百科(2007j)。衛視體育台,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1%9B%E8%A6%96%E9%AB%94%E8%82%B2%E5%8F%B0&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k)。星空傳媒,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8%9F%E7%A9%BA%E4%BC%A0%E5%AA%92&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l)。ESPN,取自2007年5月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SPN&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m)。google,取自2007年5月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Google&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n)。Yahoo!,取自二○○七年五月三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B%85%E8%99%8E&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k)。Yahoo!奇摩,取自2007年5月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Yahoo%21%E5%A5%87%E6%91%A9&variant=zh-tw
    聯合晚報(2000)。黎智英品味 挑戰台灣,2000年2月21日,取自2007年4月30日,
    臺北市體育處(2007)。臺北市體育處網站,2008年1月2日,取自
    http://www.tms.gov.tw/gp_index.php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