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信苡
He, Hsin-Yi
論文名稱: 國小四、五年級學生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能力之探究
An Investigation of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for Fourth and Fifth Graders
指導教授: 莊惠君
Chuang, Wuei-Chun
口試委員: 莊惠君
Chuang, Wuei-Chun
甯俐馨
Ning, Li-Hsin
林小玉
Lin, Sheau-Yuh
口試日期: 2024/06/0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音樂性向英文聽辨學習情形家庭環境
英文關鍵詞: music aptitude,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learning situation, family environment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相關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50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7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四、五年級學生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之表現情形,進而瞭解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的相關,且針對不同背景之學生瞭解其對於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的差異情形為何。研究方法上,採用調查研究法及相關研究法,以北部及南部共431人為研究對象,實施Gordon音樂性向測驗、研究者自編之國小學生英文聽辨測驗及音樂與英文背景調查問卷,並藉由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獨立樣本t考驗(t-test)及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之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一、Gordon音樂性向測驗具有良好施測信度。二、自編之英文聽辨測驗具有信度與效度,且經過鑑別度與困難度上檢視。三、學生於英文聽辨測驗表現,重音辨識和母音辨識表現較佳,而語調辨識則有明顯落差。四、女生在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顯著高於男生。五、高雄市之學生在音樂性向及英文聽辨顯著高於臺北市、新北市和臺南市之學生。六、較多音樂相關經驗的學生在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顯著高於較少音樂相關的經驗學生。七、較多英文相關經驗的學生在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顯著高於較少英文相關的經驗學生。八、學生在音樂性向及英文聽辨有顯著相關,且節奏面向之顯著性較高。九、音樂班學生在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之相關顯著高於非音樂班學生。十、有樂器學習經驗之學生在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之相關顯著高於沒有樂器學習經驗之學生。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教學實務」及「未來研究」兩大面向,提出相關建議。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among fourth and fifth graders. Additionally, it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amo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research employed survey and correlational methods, with a total of 431 participants from north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The study utilized Gordon Musical Aptitude Profile, a researcher-developed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test, and a questionnaire on music and English backgrounds. 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one-way ANOVA, t-test, and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Here ar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1. MAP is a valid measurement with good reliabilities and validities for students. 2. The self-develope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test showe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it underwent scrutiny for item discrimination and item difficulties. 3. Students performed better in stress recognition and vowel identification in the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test, while intonation recognition showed significant discrepancies. 4. Female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than males. 5. Students from Kaohsiung City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compared to students from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and Tainan City. 6. Students with more musical experience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compared to students with less musical experience. 7. Students with more English-related experience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compared to students with less English-related experience. 8.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with rhythm aspects showing higher significance. 9. Students attending music-talented classe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correlation between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compared to students in regular classes. 10. Students with instrumental learning experience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correlation between music aptitude and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compared to students without instrumental learning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音樂性向之相關理論 13 第二節 語言聽力之相關理論 29 第三節 音樂與語言之相關理論 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6 第四節 研究步驟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1 第一節 學生在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之表現情形 81 第二節 不同背景的學生在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之差異情形 86 第三節 學生在音樂性向與英文聽辨之相關情形 1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5 附錄 152 附錄一 《國小學生英文聽辨測驗》152 附錄二 《國小學生英文聽辨測驗》初稿 159 附錄三 《音樂與英文背景調查問卷》163 附錄四 《音樂與英文背景調查問卷》初稿 170 附錄五 專家效度意見彙整表 174 附錄六 《國小學生英文聽辨測驗》試題之拉丁方格設計 185 附錄七 家長同意書 188

    一、中文部分
    方淑玲(1991)。國小音樂資優學生音樂性向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建雅(2008)。幼兒教育概論。臺北市:群英。
    王建雅、陳學志(2009)。腦科學為基礎的課程與教學。教育實踐與研究,22(1),139-168。
    王淑玲(2013)。國小六年級學童音樂性向與音樂創作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藹玲(2016)。英語語言學概論。臺北市:五南。
    阮璿文(2015)。曲調聽視測驗之編製與測量-以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光雄(1993)。英語語言學概論。臺北市:書林。
    李維(譯)(2000)。思維與語言(原作者:L. S. Vygotsky)。臺北市:知書房。
    李伯黍(譯)(2003)。心理學辭典(原作者:A. S. Reber)。臺北市:五南。
    肖礼全(2006)。英語教學方法論。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
    但昭蕙(2006)。台灣國小四年級學童中英文聲韻覺識與英文識字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黛蓉(2008)。國小三年級音樂才能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音樂性向及家庭音樂環境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和堂(2020)。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臺北市:高等教育。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林燾、王理嘉(1995)。語音學教程。臺北市:五南。
    林燾、耿振生(1997)。聲韻學。臺北市:三民。
    林心怡(2010)。英語歌曲教學對國中生英語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博文(2011)。年輕學習者之音樂能力與英語腔調學習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子斌(2021)。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臺北市:親子天下。
    姚世澤(1988)。從「音樂實驗班教育」談音樂性向與成就測驗。師友,257,46-48。
    姚世澤(2002)。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蘭(譯)(2004)。大腦總指揮,一位大腦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原作者:Goldberg, E.)。臺北市:遠流。
    洪蘭(2006)。大腦的主張。臺北市:天下。
    洪蘭(譯)(2011)。大腦的秘密檔案(原作者:Carter, R.)。臺北市:遠流。
    唐滋英(2012)。前導組織應用於英語故事對國小四年級學生英語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范姜登耀(2008)。國小三年級學童音樂性向與家長教養態度及家庭社經地位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范雅筑(2010)。音樂融入國中英語口說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郭美女(1999)。音樂教育的基礎-聲音感知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2(1),125-138。
    郭美女(2000)。聲音與音樂教育。臺北市:五南。
    郭靜姿(2003)。三十年資優學生的追蹤研究:發現與啓示。資優教育季刊,87,18-24。
    陳綾君(2007)。多元音樂聆聽於國小學童音樂性向及音樂偏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陳音如(2009)。音樂美語教學對幼兒美語理解力及節奏能力之實徵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巧雲(2011)。音樂遊戲提升新台灣之子語言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怡君(2012)。聽力策略教學對台灣國小學生英語聽解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乃榕(2020)。語言學在中等教育階段英語教學之應用-以語音學音位學和節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洺村(2017)。彰化縣花壇鄉與大村鄉國小四年級學童唱歌聲音、音樂性向與音樂學習經驗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1982)。國音學。臺北市:正中。
    許巧欣(2007)。不同語言學習背景學童之漢英聲韻覺識能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蕙慧(1995)。兒童音樂教育與心理學關係分析論。新竹師院學報,8,138-144。
    張毓洪(2011)。音樂智能與英語語調聽力及發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智威(2021)。與數據拔河──人工智慧的應許和限制。科學月刊。取自https://www.scimonth.com.tw/archives/4946
    莊惠君(譯)(2000)。幼兒音樂學習理論(原作者:E. Gordon)。臺北市:心理。
    莊安祺(譯)(2007)。心智解構:發現你的天才(原作者:Howard Gardner)。臺北市:時報。
    曾進興(譯)(2006)。兒童語言發展(原作者:Ray Cattell)。臺北市:心理。
    曾焜宗(2006)。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市:高雄復文。
    黃宣範(譯)(2009)。語言學新引(原作者:V. Fromkin & R. Rodman)。臺北市:文鶴。
    黃斐瑄(2016)。日語高低重音對於華語聲調習得的影響-以中日同形詞聲調偏誤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靳洪剛(1994)。語言發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廖曉青(2007)。英語教育學。臺北市:心理。
    葉重新(201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楊懿麗(1994)。英語語音學。臺北市:渤海堂文化。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7)。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市:心理。
    劉大基(譯)(1991)。情感與形式(原作者:Langer Susanne K.)。臺北市:商鼎文化。
    蔡振家(2004)。絕對音感的認知心理學研究。關渡音樂學刊,(1),77-92。
    蔡振家(2008)。音樂與鏡像神經元:從運動到情緒。關渡音樂學刊,(8), 181-200。
    蔡振家(2020)。音樂認知心理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潘裕豐等(譯)(2012)。資優教育概論(原作者:Gary A. Davis, Sylvia B. Rimm, Del Siegle)。臺北市:華騰文化。
    錡寶香(2009)。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臺北市:心理。
    賴美鈴(1988)。音樂能力測驗。國民教育,28,42-52。
    謝佩倫(1999)。國小學童A型行為、音樂性向、家庭音樂環境、音樂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謝豐舟(2009)。閒話腦神經科學-普羅大眾漫遊腦科學殿堂的敲門磚。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謝皓薇、葉玉珠(2016)。幼兒英語學習的家庭教育環境,父母效能與學習熱情之路徑模式。教育心理學報,47(3),449-472。
    簡茂發(1987)。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臺北市:心理。
    簡秀如(2003)。國英雙語幼兒發音與辨音及音韻覺識能力的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蘇建文(1991)。發展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蘇郁惠(1995)。兒童音樂性向與相關因素之探討。中等教育,46(4),34-43。
    蘇郁惠(1996)。新竹師院學生音樂性向與音樂環境之相關。測驗統計年刊,(4),195-209。
    蘇郁惠(1998)。兒童音樂性向測量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蘇郁惠(2003)。兒童音樂性向發展與音樂環境關係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6,265-291。
    蘇容慧(2018)。音樂聽想融入小提琴初階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Allorto, R. & Schnirlin, V. D. A. (1977). La moderna didattica dell'educazione musicale in Europa. Milano: Ricordi.
    Boyle, J. D. and Radocy, R. E. (1987).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musical experience. New York, NY: Schirmer Books.
    Bloom, K. (1988). Quality of adult vocalizations affects the quality of infant vocalizations.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15, 469-480.
    Buck, G. (2001). Assessing liste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lp, M. E. (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music aptitud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65(3), 328-346.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ordon, E. E. (1979).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ordon, E. E. (1979). Intermediate measures of music audiation. Chicago, IL: G.I.A.
    Gordon, E. E. (1986). Manual for the primary measures of music audiation and the intermediate measures of music audiation. Chicago, IL: G.I.A.
    Gordon, E.E. (1987). The nature, descrip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music aptitudes. Chicago, IL: G.I.A.
    Gordon, E. E. (1988). Aptitude and audiation: a healthy duet. Medical Problems of Performing Artists, 3(1), 33-35.
    Gordon, E. E. (1997). A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baby and young children. Chicago, IL: G.I.A.
    Gordon, E. E. (1998).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and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Chicago, IL: G.I.A.
    Gordon, E. E. (1999). All about audiation and music aptitude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6(2), 41-44.
    Gordon, E. E. (2003). Learning sequences in music: Skill, content, and patterns: a music learning theory. Chicago, IL: G.I.A.
    Hockett, C. D. (1960). The origin of speech. Scientific American, 203(3), 89-96.
    Jusczyk, P. W. & Thompson, E. (1978). Perception of a phonetic contrast in multisyllabic utterances by 2-month-old infants.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23(2), 105-109.
    Kaplan, E. & Kaplan, G. (1971). Human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New York: Holt.
    Karma, K. (1973). The ability to structure acoustic material as a measure of musical aptitude: I. background theory and pilot stud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92440)
    Lehman, P. (1968). Tests and measurements in music.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erdahl, F. & Jackendoff, R. S. (1983). 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 Cambridge: MIT Press.
    Patel, A. D. (2003). Language, music, syntax and the brain. Nature neuroscience, 6(7), 674-681.
    Patel, A. D., & Daniele, J. R. (2003). Stress-timed vs. syllable-timed music? A comment on Huron and Ollen (2003). Music Perception, 21(2), 273-276.
    Rothe, P. N. (1991). A survey of some of the theories that have developed in the field of music aptitude testing and research since 1940. Harvard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Schön, D., Magne, C., & Besson, M. (2004). The music of speech: Music training facilitates pitch processing in both music and language. Psychophysiology, 41(3), 341-349.
    Seashore, C.E. (1938). Psychology of music. New York: McGraw-Hill.
    Slevc, L. R., & Miyake, A. (200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language proficiency: Does musical ability matter?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8), 675-68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