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振興
Chang,Cheng-chihg
論文名稱: 優秀女子排球選手專項體能與扣球技術表現之迴歸分析
Multiple Regression of Volleyba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nd Spiking performance of Excellent Women Volleyball Players Nowadays
指導教授: 林竹茂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5
中文關鍵詞: 排球專項體能扣球技術表現
英文關鍵詞: Volleyba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Spiking performa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1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排球運動實施新規則後,對選手體能與技術表現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我國優秀女子排球選手專項體能對扣球技術表現之相關及影響。本研究以參加91學年度大學院校第一級排球聯賽女子組,決賽成績一至四名及第八名球隊,每隊先發下場6名選手,與下場時間達一局以上之替補球員共計36人為研究對象。經由文獻分析探討,所獲得排球專項體能測驗項目為自變項,分別為:30公尺跑(X1)、助跑起跳摸高(X2)、9公尺三次折返跑(X3)、坐姿體前彎(X4)、羽球擲遠(X5)、平地仰臥起坐(X6)及800公尺(X7)跑共計七項進行施測,再與此次決賽中之扣球技術表現之平均值(Y=扣球之總分/總次數)為依變項,進行逐步迴歸比較分析。逐步迴歸結果顯示:
    一、30公尺跑與助跑起跳摸高(-0.8549*)、羽球擲遠(-0.7702*)及扣球技術表現(-0.8767*)呈高度相關。而助跑起跳摸高和羽球擲遠雖然與扣球技術表現呈高度正相關,但檢定結果都未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05)。
    二、逐步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助跑起跳摸高、羽球擲遠和30公尺跑共同可預測或解釋扣球技術表現總變異之92.03﹪(R2)。其中助跑起跳摸高的貢獻率高達87.61﹪。並建立排球專項體能對扣球技術表現的原始數據迴歸模式:Y=1.3503+0.0280x2+0.5003x5-0.7252x1。
    三、根據逐步迴歸結果,提出因果模式之徑路分析,分別計算出三個具代表性體能變項對扣球技術表現的影響。
    因此可知30公尺跑、助跑起跳摸高和羽球擲遠與扣球技術表現間相關甚高,至於對扣球技術表現的重要性及預測力則以助跑起跳摸高最有貢獻。希望本研究之結果可提供排球教練選材及專項訓練時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排球專項體能、扣球技術表現。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and inference between the volleyba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nd the spiking performance of excellent women volleyball players of our country.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36 players from the final top 4 and the eighth teams of women first-class college volleyball league competition in the academic year 2002, including first six starters and second-string players that play above 1 set. According to former bibliographies, the volleyba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r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hich include one 30 meter dash, two running vertical jumps, three 9m*3 shuttle runs, four v-set reach tests, five badminton throwing, six one-minute sit-ups, and seven 800 meter runs, and we take the average (Y) of the spiking performance (Y=score of total spikings) as dependent variables. Then we proceed the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with these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result shows:
    (1) 30 meters dash, running vertical jump (-0.8549*), and badminton throwing (-0.7702*) are of high correlation with spiking performance (-0.8767*). Though running vertical jump and badminton throwing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spiking performance, but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didn’t achieve the distinguished level (*P<.05)
    (2)The result of the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shows that 30 meters dash, running vertical jump and badminton throwing can predict or explain 92.03%(R2 )of total variance on spiking performance. Moreover, running vertical jump has an unique contribution of 87.61%. After the testing, we establish a regression formula which evaluates volleyba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to main score skills performance as following: Y=1.3503+0.0280x2+0.5003x5-0.7252x1.
    (3)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we adduce the path analysis of causual model to calculate three exemplary fitness variables that affect spiking performance, including the “total inference” of badminton throwing (0.5752), 30 meter dash (-0.4337) and running vertical jump (0.3759). Therefore, we are aware of that 30 meter dash, running vertical jump and badminton throwing are correlated to spiking performance, and running vertical jump has the most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importance and predictance of spiking performance.
    I hope this result of my research can be a reference when volleyball coaches choosing their team players and when proceeding the fitness trainings.
    Keywords:Volleyba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Spiking performance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誌……………………………………………………………………………Ⅳ 目次……………………………………………………………………………Ⅴ 表次……………………………………………………………………………Ⅷ 圖次……………………………………………………………………………Ⅷ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前言……………………………………………………………1 第二節 問題背景及研究之必要性……………………………………2 第三節 研究目的………………………………………………………3 第四節 研究假設………………………………………………………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5 第貳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排球運動專項體能相關文獻探討……………………………6 第二節 迴歸分析相關文獻探討………………………………………24 第三節 專項體能與技術表現、比賽成績相關文獻探討……………27 第四節 文獻探討總結…………………………………………………30 第參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對象………………………………………………………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34 第三節 紀錄方法………………………………………………………35 第四節 分析變項………………………………………………………38 第五節 測驗時間與地點………………………………………………39 第六節 測驗項目與器材………………………………………………39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3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排球專項體能與扣球技術表現測驗紀錄結果………………45 第二節 迴歸診斷………………………………………………………48 第三節 排球專項體能對扣球技術表現之逐步迴歸分析……………50 第四節 排球專項體能對扣球技術表現之逐步迴歸模式……………53 第五節 迴歸模式之覆核效度結果……………………………………55 第六節 討論……………………………………………………………5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62 第二節 建議……………………………………………………………64 參考及引用文獻 一、中文部分……………………………………………………………65 二、英文部分……………………………………………………………67 附錄 附錄一 受試者須知……………………………………………………69 附錄二 受試者同意書…………………………………………………70 附錄三 排球專項體能與扣球技術表現測驗數據表…………………71 附錄四 紀錄員兩次觀察扣球技術表現統計表………………………73 附錄五 迴歸偏離值檢定表……………………………………………74 附錄六 殘差分析表……………………………………………………75 表次 表2-1-1 排球技術與體能因素之關係分析表………………………………10 表2-1-2 排球專項體能測驗分類-統計表…………………………………22 表3-3-1 排球扣球技術表現評分標準表……………………………………36 表3-3-2 紀錄員兩次觀察所得扣球技術表現評分之相關係數……………37 表3-6-1 排球專項體能測驗及紀錄方法分類表……………………………39 表4-1-1 排球專項體能與扣球技術表現測驗紀錄結果統計表……………45 表4-1-2 各變項相關矩陣表…………………………………………………46 表4-1-3 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47 表4-2-1 共線性診斷結果表…………………………………………………48 表4-3-1 排球專項體能對扣球技術表現之迴歸摘要表(一)………………50 表4-4-1 排球專項體能對扣球技術表現之迴歸摘要表(二)………………53 表4-4-2 排球專項體能對扣球技術表現之迴歸摘要表(三)………………53 表4-5-1 迴歸模式實際檢定結果表…………………………………………55 圖次 圖2-1-1 取材自陳全壽等(1993):速度、肌力、耐力的生理特性及訓練法…… …………………………………………………………………………………7 圖3-2-1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34 圖3-3-1 比賽現場實錄(一)…………………………………………………35 圖3-3-2 比賽現場實錄(二)…………………………………………………35 圖3-4-1 分析變項圖…………………………………………………………38 圖3-6-1 30公尺跑預備姿勢…………………………………………………41 圖3-6-2 30公尺跑終點………………………………………………………41 圖3-6-3 測量指高……………………………………………………………41 圖3-6-4 預備動作……………………………………………………………41 圖3-6-5 助跑起跳……………………………………………………………41 圖3-6-6 單手摸高……………………………………………………………41 圖3-6-7 折返跑場地…………………………………………………………41 圖3-6-8 折返跑預備動作……………………………………………………41 圖3-6-9 體前彎完成動作……………………………………………………42 圖3-6-10 羽球擲遠預備動作…………………………………………………42 圖3-6-11 羽球擲遠完成動作…………………………………………………42 圖3-6-12 仰臥起做預備動作…………………………………………………42 圖3-6-13 雙肘碰觸膝蓋………………………………………………………42 圖3-6-14 800公尺預備動作…………………………………………………43 圖4-3-1 逐步迴歸徑路圖……………………………………………………51

    參考及引用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幼華(1998)。中國少年女排運動員身體素質與技評狀況評析。福建體育科技,3(17),58-64。
    尹紅滿、葛春林、牛國剛(2001)。排球運動訓練的理論與實用方法。中國學校體育,3,45-47。
    王秀霞(2002)。排球專項彈跳力素質的研究現狀。瀋陽體育學院學報,4,91-95。
    田麥久(1998):論運動訓練計畫,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52-53。
    白樺(2000)。排球每球得分制比賽中的得分因素效果分析。延邊大學學報,4(26),319-321。
    朱經明(1990)。教育統計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97-299。
    印春福(1993)。青年女排彈跳訓練初探。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22-25。
    李穎川(1997)。球類運動員體能水平的構成因素及訓練的基本理論與原則。中國體育科技,2(33),49-64。
    李安格、黃輔周(1985)。現代排球訓練理論與實際。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安格、黃輔周(1995)。現代排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安琪(1999)。每球得分制對排球比賽時間、技戰術等的影響。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3),1-4。
    宋景茂(1982)。關於我國甲級隊女排運動員防守移動能力與身體素質關係的探討。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6),45-47。
    余克敏、謝東(1986)。一種評定女排身體素質水平的教學模式。體育科技,3,11-13。
    沈峰、高傳清(2000)。中國少年女排身體素質成績探討。浙江體育科學,3(22),29-31。
    林竹茂(1977)。排球教學與訓練。台北市:順先出版社。
    林竹茂(1978)。排球教學指引。台北市:健行出版社。
    林竹茂(1994)。現代競技排球發展趨勢與展望。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度排球教練研習報告書。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吳宗正(1993)。迴歸分析。台北市:三民書局。
    周紅律(2000)。排球運動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探討。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39(34),91-92。
    周圖南(2002)。排球比賽運動強度之研究-以參加2001世大運我國女子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70-71。
    屈東華(2000)。高水平排球運動員競技能力諸因素特徵之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 (26),132-134。
    金春植、權澤民(2002)。排球得分因素效果及對策。延邊大學學報。2(28),142-144。
    連道明、林建、魏琳(1997)。我國部份甲級男排四項體能測試達標的分析研究。漳州師院學報,4,128-130。
    侯桂明、張海濤(1999)。大學生男排隊員身體素質評判方法探討。體育與科學,121(20),33-34。
    姚漢禱(2001):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在體育研究上的應用。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學年度體育統計研討會專刊,民國九十年九月十三至十四日,國立體育學院。36-65頁。
    胡林煥(2002)。排球扣球技術三維運動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55。
    胡啟林(2002)。排球新規則帶來的新變化。湖北體育科技,3(20),37-38。
    胡啟林(2002)。排球運動員爆發力及其訓練。體育成人教育學刊,4(18),60-61。
    陳克宗(1976)。六人制排球體能研究。屏東市:東益出版社。
    陳全壽、陳相榮、蘇文和、大平充宣(1993)。速度、肌力、耐力的生理特性及訓練法。國際運動訓練科學研討會論文集,13-34頁。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陳松、張佳聲、曹志仁、趙立明、王甲(1997)。淺析排球運動員的彈跳能力及其訓練。中國體育科技,10(23),23-26。
    陳晉云、李玉瑜(1998)。淺析排球運動的能量供應特點。山西大學學報,21(3),303-306。
    秦建明、許紅峰、王幼華(1999)。排球比賽各項技術與淨勝分的逐步迴歸分析。中國體育科技,10(35),36-38。
    夏崇德、李湘健、楊禮康。(1987)。發展四川青年男排彈跳力的迴歸模式。四川體育科技,2,46-51。
    夏崇德(2002)。青年男子排球運動員彈跳力模型。北京體育大學學報,3(25),401-403。
    黃輔周、李安格、李金石(1985)。爲改革少年排球競賽制度對技術評定與身體素質測驗項目方法的研究。北京體育學院學報,4,14-24。
    黃輔周、呂乾正(1991)。排球。北京體育學院出版,113-116。
    游蘊琦(2000)。對排球運動員體能指標若干問題探析。周口師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5(17),88-90。
    黃雙喜、連道明、蘇建武(2001)。對我國優秀男子排球運動員體能現況的分析研究。中國體育科技,4(37),16-18。
    都澤凡夫(1996)。發展排球運動員耐力。上海體育學院譯,(3),46。
    許瀾、連道明(2002)。中國優秀女排運動員體能現狀分析。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19),85-86。
    張麗如(1982)。女排彈跳力訓練中運用模式訓練的初步嘗試。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1-14。
    張碩(1993)。青年女排運動員提高彈跳力訓練的體會。河北體育研究,3,6-10。
    張術學(1994)。排球課專項身體素質因素分析。甘肅體育科研,2,47-49。
    張木山(1996)。排球。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技術報告書。
    張麗、徐飛榮、趙文娟(1996)。對制定中國重點女排身體素質評價標準的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13),16-21。
    舒為平(1994)。我國青年女排主攻手強攻突破能力測定方法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71-76。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建立運動選手選材制度-以建立青少年體能商常模為例,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印。
    楊勁蒼,張敏靈,柏森康雄(1995)。西安體院與大阪體大女子排球選手身體素質的比較研究。西安體育學院,3(12),19-23。
    楊勁蒼(1996)。排球運動員身體素質測定的研究。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51-55。
    楊勁蒼,柏森康雄(1997)。對中國排球運動員身體素質測定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6(33),24-27。
    靳小雨、徐國紅、張冰、張俊宇(1994)。少年女子排球運動員彈跳能力訓練方法學研究。山東體育科技,2,23-36。
    董榴英(1995)。從身體素質轉移規律談排球隊員的力量與速度的轉移性訓練。上饒師專學報,5(15),94-96。
    萬江、田琳(2002)。發展排球專項力量素質的理論與方法。武漢體育學院學報,5(36),59-60。
    樊國慶(2000)。排球運動員彈跳力最優訓練手段測量與評價。西安體育學院學報,4(17),23-25。
    葉憲清(1990)。教練實用運動科學講義-體能訓練。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劉小曼(1992)。大專排球聯賽不同等級運動員體格、體能、反應時空判斷之比較研究。台南:複文出版社。
    劉寶仁(1997)。排球比賽的供能特點及提高供能能力的訓練。中國體育科技,33(3),62-64。
    劉一兵(2002)。我國部份甲級男排四項體能測試達標分析研究。三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9),69-72。
    劉強、顏秉峰(2002)。對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探討。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17),103-105。
    謝天性(1996)。現階段排球運動發展趨勢。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度國家高級排球教練研習報告書。
    謝燕群(1990)。運動員選才學。中國大陸:四川教育出版社。
    鍾秉樞譯(1986)。排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的評價方法。安徽體育科技,4,25-29。
    鍾秉樞(1997)。排球為何減壓。中國排球,3,47。
    鍾璞(2002)。高校排球運動員彈跳力訓練方法比較。重慶大學學報,3(25),154-158。
    鄭國平(1991)。排球運動員選材之研究。台中:霧峰出版社。
    鄭念軍、盛慧華、蔣國棟、馬欣、辛春生(2000)。青年男排運動員專項力量發展水平的檢查與評定。山東體育科技,3(22),9-12。
    潘焱焱、崔峽(1997)。對安徽省少年女排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分析。安徽體育科技,4,18-21。
    厲麗玉(2000)。中國排球甲A聯賽每球得分制與賽間體能訓練。體育科學,1(20),40-42。
    蔡崇濱(1987)。排球運動中影響跳躍力的學理探討。中華體育,4,84-90。
    蔡崇濱(1992)。少年排球運動員選材之探討。臺灣省學校體育,9,18-20。
    蔡崇濱(1999)。贏球得分制對排球比賽的影響和策略。中華體育,13,29-36。
    顧曉菁、魯程旭(2002)。對影響排球運動員競技能力各因素的多元分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28),79-82。
    龔暉暉、趙金才(2000)。江蘇儀化女排參加98-99中國排球聯賽技術統計分析。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14),52-53。
    二、英文部分:
    Corbin,C.B.&Lindsey,R.(1994).Concept of Fitness and Wellness-wite Laboratories.Brown&Benchmark.
    Eom,H.j.&Schutz,R.W.(1992).Statistical analyses of volleyball team performance.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63(1),11-18.
    Gardner, P. J.(1994). Spor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high school athletes.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16(6),20-25.
    Gallahue,D.L.(1997,許義雄譯),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國立編譯館主譯,麥格羅•希爾印行,台北市。
    Horst Kasler(1982).Das Training des jugendlichen Handballers,237-258.
    Kinda S.Asher ,Ed.(1997).Coaching Volleyball.American Volleyball Coaches Association,41-109.
    Maud,P.J.&Foster,C.(1995).Physiological Assessment of Human Fitness.Human Kinetics.
    Morrow,J.R.,Jackson,A.W.,Disch,J.G.&Mood,D.P.(1995).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Human Performance. Human Kinetics.
    Stamm R., Stamm M.(2002).Age,body build,physical ability,volleyball technical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tests and proficiency at competitions in young female volleyballers(aged 13-16 years).Papers on Anthropology,11,253.
    Tokmakidis s.,Kasabalis A.,Douda H.(1999).Energy metabolism and competitive effort during the volleyball match.Exercise society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Komotini,33-5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