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益明
論文名稱: 新藝術風設計探究與創作-以中國仕女圖與飛天仙女為例
指導教授: 周賢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2
中文關鍵詞: 新藝術仕女圖貝茲曲線琴絲描
英文關鍵詞: Nouveau Style, Chinese Beauties, Bezier Curve, Thinnest Sket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3下載:6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新藝術」風格創新又兼具美感,視覺意像純真令人感動,帶給觀者無限的視覺享受與心靈愉悅。百餘年來,「新藝術」的精神在藝術家們心中沉澱發酵,牽引著世界藝術的走向,它是人類抗拒陳舊觀念、認同新的藝術時代來臨的表徵。多數藝術家都對其心存敬意,虛心領受。
    未來是重視美感與強調生活美學的世界,許多傳統藝術都不免藉助電腦,科技將是人類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身為設計師應站在時代的尖端,主動積極地去嘗試接觸新科技,只有跟時代的腳步接軌,設計藝術才能永續發展。
    傳統人物畫能體現中國的美學精神,與時代背景息息相關,它不但呈現當代繪畫的形式,也涵蓋了社會價值與民族思想。而較能代表中國女性的人物除了中國四大美女趙飛燕、楊貴妃、貂蟬、西施之外,還有敦煌的飛天仙女。
    為符合當代潮流,本創作之基礎為以「新藝術」與「中國仕女畫」為主軸,以軟體為創作工具,嘗試以向量軟體表現國畫技法及風格。相關文獻及作品經創作者分析、內化整合後,用電腦仿製中國工筆畫,在中國仕女畫的傳統中融入西方新藝術的特質,創造中國仕女畫的新風貌。
    未來台灣需要開展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創作者所做嘗試只是一個開端,設計是無限的可能,也是不可能的結合,在綿延不絕的設計思潮中,勇於創新、開拓新境,將是藝術創作者肩負的重責,也是藝術永恆生命的基石。

    Abstract

    "Nouveau-Art" represents innovating style and aesthetic feeling. With a visual image of sentimental pureness, it brings the infinite visual enjoyment and spiritual pleasure. For hundreds of years, the spirit of " Nouveau -Art" has been fermenting in the minds of artist and has been leading the direction of world art. It features on reflecting people resisting out-of-date concept and identifying with the coming of new art era. Many artists have respectful and modest attitude toward it.

    The world in the future will be emphasizing life aestheticism. The aid of computer is inevitable in many traditional arts, and thus technology will be an important element on which human beings demand for living. A designer, must stay on the peak of the era, actively try to know new technology, and stay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 and therefore the art of design can last.

    Traditional portrait can represent the Chinese aesthetic spirit. It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and covers social value and national thoughts. Among traditional Chinese beauties, there were four main beauties, Chao Feiyen, Yang Gweifei, Diao Chan, Shi She, and the flying fairies in Dunhuang as well.

    To match contemporary tide, this creation bases on “Nouveau -Art” ,“Portraits of Traditonal Chinese Beauties,” and uses computer software as creating appliances, attempting to represent the skill and sty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ith vector software. After the writer’s analysis, intern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lated documents and works, the creator uses computer to counterfeit Chinese fine brushwork painting, fused the feature of “Nouveau -Art” with the convention of Portraits of Traditonal Chinese Beauties, and thus creates a new style.

    Taiwan needs to develop a culture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What the creator try is just a beginning. Design is infinite possibiliti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mpossibilities. In the continuous trend of design, thought the braveness for innovation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new area will be a heavy responsibility that creators have to shoulder, and they will be a foundation of the eternal life of art as well.

    目次 摘要 第一章 緒 論……………………………………………………………1 1-1 創作動機……………………………………………………………3 1-2 創作目的……………………………………………………………7 1-3 創作方法與架構……………………………………………………8 1-4創作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2-1 新藝術風格………………………………………………………11 2-2 慕夏作品賞析……………………………………………………18 2-3 中國工筆人物畫賞析……………………………………………20 2-4 裝飾派藝術………………………………………………………21 2-5 浮世繪的歷史與文化價值………………………………………23 2-6 新藝術風格之女性形象與特質…………………………………26 2-7 中國藝術之女性形象與特質……………………………………27 2-8 新藝術裝飾符號與中國式圖騰…………………………………28 2-9 電腦藝術美學觀…………………………………………………30 2-10小結………………………………………………………………34 第三章 創作策略………………………………………………………34 3-1 釐清電腦繪圖與手工繪圖之異同………………………………35 3-2 新藝術風格應用在人像表現之特點……………………………40 3-3 中國精神結合新藝術風格………………………………………49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表現………………………………………………51 4-1 創作理念…………………………………………………………51 4-2 主題設定…………………………………………………………53 4-3 創作流程…………………………………………………………54 4-4 作品說明…………………………………………………………64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79 參考書目………………………………………………………………81

    參考書目
    本參考書目是以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三井秀樹,蘇守政譯(1989),《電腦繪圖入門─電腦繪圖與藝術家》,台北:藝術家雜誌。
    三井秀樹,蘇守政譯(1988),《電腦繪圖入門─視覺的作用,藝術家與表現》, 台北:藝術家雜誌。
    王宇清(1975),《歷代婦女袍服考實》。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受之(1997)《世界現代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王輔世(1987),《中華傳統服飾》。台北:甘鄲出版社。
    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沙拉‧慕夏(Sarah Mucha)編著,謝佩霓 譯(2002)《慕夏‧布拉格之春》,台北: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佐口七郎著,藝風堂編輯部譯(1990)《設計概論》,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何恭上主編(1984),《當代美人畫選》,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李渝譯(1989),《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美術。
    林書民(2001)〈未來美術館〉《藝術家》,第317期。
    周汛 高春明 (1988),《中國歷代婦女妝飾》,台北:南天書局。
    許坤成(1998) ,〈日本浮世繪對歐洲印象派繪畫之影響〉,《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
    美工圖書社編輯部(1990)《彩色裝飾圖案集》,台北:邯鄲出版社。
    施慧美(1997) ,〈日本浮世繪的演變和畫家〉,《歷史月刊》,第107期。
    吳煥加 ,《二十世紀西方建築史》,田園城市。
    華三川(1989),《千嬌百媚》,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姜伯純(1998)《中國名畫欣賞全集》,台北:華嚴出版社。
    黃敏展主編(1996),《台灣花卉彩色圖鑑》,台北: 訊通文化總經銷。
    張恬君(2000)〈電腦媒體之於創作的變與不變性〉《美育》,第115期。
    葉郁田(2000)〈關於「數位藝術」〉《藝術觀點》第5期。
    葉翊(2004)《Illustr@torCS繪圖創世紀》,台北:上奇科技。
    詹楊彬(1990),《插畫新技》,台北:藝術家。
    劉其偉 編譯,《近代建築藝術源流》,六合出版社。
    蔡綺(1997),《「新藝術」研究 = Art Nouveau》,台中: 捷太。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編繪(1987)《中國紋飾》,台北:南天書局。
    趙茂生(1999),《裝飾圖案》,杭州市 :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潘襎撰文(2002),《新藝術風格大師-慕夏》,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賴光玉主編(1989)《水墨畫法.人物.器物》,台北:唐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文格(2002),《布拉格之春─新藝術慕夏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雄獅西洋美術辭典編委會編(1984),《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美術。
    鍵和田務著,藝風堂編輯部 譯(1992)《設計史》,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Nikolaus Pe vsner著 蔡毓芬譯,《新藝術運動(上)》,《炎黃藝術》,1996年9月,80期。
    Nikolaus Pevsner著 蔡毓芬譯,《新藝術運動(下)》,《炎黃藝術》,1996年10月,81期。
    Kenneth farmpton 著,蔡毓芬 譯《現代建築史》,地景企業有限公司。
    Nikolaus pevsner 著,蔡毓芬 譯,《現代建築與設計之起源》,地景企業有限公司。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