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嘉燕
論文名稱: 中國體育社團發展之研究-以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為例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ssociations in Chin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Single Sports Associations
指導教授: 詹德基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體育社團單項運動協會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6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經濟改革序幕,帶動了政治體制的變革,促使國家與社會體制關係的改變,體制上的變革及民眾的需求,刺激了社團組織的發展。
    體育社團是比重較大的一個類別, 86個全國性體育社團中全國性單項協會共有75個,
    中國對單項運動協會的管理以“運動項目管理中心(23個)+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75個)”的組織模式形成一套管理系統。成立方式是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導建立,大部分依附在政府體育部門或其他機構,是為了適應計劃經濟制度並且為了與國際單項組織接軌而成立的。
    本研究自1950年9月,中國政務院制定了《社會團體登記暫行辦法》,到2007年底為止,針對中國體育社團—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的政策、法令、專書、原始文件及相關論文等,經過整理、分析、考證、詮釋、理解與評判的步驟,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全國性體育社團多為競技類單項運動協會。
    二、單項運動協會具有強烈的官方色彩。
    三、單項運動協會獨立生存能力薄弱。
    四、由國家力量影響體育社團發展的項目。
    五、單項運動協會與運動管理中心執掌權責模糊不明確。
    關鍵詞:體育社團、單項運動協會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1978 started the economic reform process in China, and brought about revolutions in its political structure. The subsequent changes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public demand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various organizations and associations.
    Sports associations take up a large ratio of all associations. Of the 86 national sports associations, 75 of them are single sports associations.
    The management of single sports associations in China is done through administration centers and national associations. These organizations are mostly administrated by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departments, and their main purpose is to guide these organizations to mee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olicies, regulations, and relevant documentaries on the national single sports associations in China from September, 1950 to December, 2007.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Most national sports associations are competitive single sports associations.
    2. Single sports associations are under great government influence.
    3. The ability for single sports associations to be independent is slim.
    4. The government has control ove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associations.
    5. There is ambiguity over the authority of single sports associations and administration center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四節 名詞解釋與用語及敘述規定……………………………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與中國社團概念綜述………………………8 第二節 中國體育社團歷史發展沿革……………………………11 第三節 中國體育社團的概念定義………………………………17 第四節 中國體育社團類型………………………………………21 第五節 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概念定義…………………………27 第六節 中國體育社團的功能……………………………………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34 第二節 研究方法…………………………………………………34 第三節 研究流程…………………………………………………36 第四節 研究步驟…………………………………………………37 第四章 中國單項運動協會的組織發展與背景 第一節 中國單項運動協會發展與時代背景…………………39 第二節 體育運動行政組織……………………………………44 第三節 體育行政管理體制的組成模式………………………54 第四節 中國單項運動協會與運動管理中心…………………65 第五章 中國單項運動協會現況 第一節 中國單項運動協會組織成立方式………………………81 第二節 中國單項運動協會人力資源現況………………………82 第三節 小結………………………………………………………9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5 第二節 建議……………………………………………………100 參考文獻…………………………………………………………103

    丁斌(2006)。論體育社團生存與發展的現實“環境”及其職能。體育與科,27(5),62-64。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名(2001)。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市: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旭光、惠繼紅(2007)。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的社會合法性挑戰和發展途徑。體育科學,27(7),7-13。
    王詩慧(1991)。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以醫療類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燕、潘慶月(2003)。我國社會團體及其發展。廣西社會科學,(1),172-174。
    中共中央國務院(200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2007年四月1號。取自中共中央國務院政策法規司,國家體育總局網址 http://www.sport.gov.cn/fagui/zcfg.htm
    中華民國內政部(2008)。全國性人民團體數。2008年4月10日,取自內政部,社會司網址http://cois.moi.gov.tw/moiweb/web/frmForm.aspx?FunID=e89adb5e8b5b4b8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年3月16日,取自國務院,辦公廳組織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 /ztzl/gmjj/index.htm
    北京奧運網(2008)。志願者招募。2008年5月2日,取自北京奧運網:http://www.bjtx.org/other/ovs_cn_bm.htm
    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1998)。《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北京市:中國法律出版社。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印(1999)。我國體育組織制度的現況及發展策略。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2007)。中國研究導論。台北市:陸委會。
    朱英(1999)。20世紀中國民間社團發展演變的歷史軌跡。華中理工大學學報,44,68-74。
    伍紹祖主編(1999)。中國體育年鑑1999。北京市:中國體育年鑑社。
    谷世權(2002)。中國體育史。北京市: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李秀梅(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簡編。北京市: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李晴慧(2003)。新時期中國體育管理社團化取向研究。中國體育科技,39(12),1-6。
    李鳳新(2006)。民間體育社團組織在中國體育結構轉型中的作用。山東體育科技,28(4),28-31。
    宛麗、羅林(2001)。體育社團的合法性分類及發展對策。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4 (2),155-157。
    馬志和(2003)。我國單項運動協會的角色定位與制度變遷。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6(2),261-267。
    馬志和(2004)。論我國競技體育資源的行政區分割及其戰略性整合。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61),1-4。
    馬志和(2006)。我國單項運動協會的管理權力及其與成員間的關係。上海體育學院學報,30(3),13-16。
    馬志和、張林、劉東風(2007)。國外羽毛球協會管理體制的歷史演進與運行特徵。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3(3),4-7。
    馬志和、顧晨光、高學民、賈文彤(2007)。單項運動協會與政府間關係的規範分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33(5),1-4。
    唐峰(2006)。中國足球管理體制改革理論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市。
    孫漢超(2005):中國競技體育的巨大進步得益於五大管理對策。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9(1),1-8。
    孫漢超(2007)。對我國運動項目設立及其管理制度改革新思考。武漢體育學院學報,41(3),1-5。
    郭生玉(1994)。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書局。
    陳光耀(1997)。中國民間組織的現狀及發展。1997非營利部門與中國發展,國際學術討論會(頁8-9)。北京市:清華大學。
    陳金盈(2005)。中國競爭運動政策研究-奧運戰略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國家統計局(2007)。中國統計年鑑。北京市:中國統計出版社。
    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1982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 -1981。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編(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規匯編1989-1992。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育總局編(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規匯編1997-1999。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2007):中國體育年鑑2006。北京市:中國體育年鑑社。
    崔麗麗、王煒、蘇連勇、金華省、王鈞(2002)。中國體育社團研究綜述。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8(1),33-36。
    崔麗麗、葉加寶、蘇連勇(2002)。全國性體育社團現狀分析。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7(4),1-5。
    崔麗麗、葉加寶、馬桂霞、舒寶林、劉強、蘇連勇(2004)。中外全國性體育社團比較。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1),31-35。
    張亮、陳潔君(2003)。中國社團的發展路徑。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5(5),109-113。
    張彩珍主編(1993)。中國體育年鑑1949-1991( 第一版, 上冊) 。北京市: 人民體育出版社。
    黃亞玲(2004a)。論中國體育社團—國家與社會關系轉變下的體育社團改革。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黃亞玲(2004b)。中國體育社團的發展-歷史進程、使命與改革。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2),155-157。
    黃彥軍、徐鳳琴(2007)。國家體育行政部門培育發展民間體育社團運作機制研究。體育科學研究,11(2),3-4。
    黃穎(2007)。我國非營利組織中政府角色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重慶師範大學,重慶市。
    畢紅星(2005)。對新時期中國體育社團建設問題的理性思考。體育文化季刊,(5),13-15。
    葉楠(2004)。我國體育行政體制的變遷。未出版碩士論文,蘇州大學,蘇州市。
    詹德基(1990)。中共體育運動委員會的發展與分析。台北市:中華台北奧會。
    葛霞(2005)。非營利組織及其發展背景。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1(1),45-49。
    趙云宏、宋會君、揭明蘭(2002)。國外體育管理體制改革趨勢的研究。體育科學,22(6),47-50。
    劉東鋒、楊蕾(2005)。我國非政府體育組織的需求與供給。成都體育學院學報,31(6),27-30。
    盧元鎮(1996)。論中國體育社團。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1),1-7。
    鮑明曉(2001)。關於建立和完善新形舉國體制的理論思考。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6(4),48-51。
    謝英(2004)。中國體育社團功能演進與重塑。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集摘要彙編(頁511-512),北京市:中國體育科學學會。
    顏中杰(2006)。中國體育社會團體的發展。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2(3),23-25。
    魏來、石春健(2005)。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界定。體 育 學 刊,12(3),129-131。
    競技體育資訊(2007)。我國正式展開的體育運動項目。2008年2月15日,取自中國體育資訊網,競技體育資訊網址http://www.sportinfo.net.cn
    蘇雄飛(1986)。體育健康休閒活動研究。台北市:幼獅。
    顧淵彥(1999)。體育社會學。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Johnson, B. & Christensen, L. (2000). Education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Merriam, S. B. and Simpson, E. L. (2000). A guide to research for educators and trainers of adult (2nd ed.). Malabar, Florida: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Salamon, Lester M. (1992). America’ 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 New York:The Foundation Center.
    Wolf,Thomas(1990).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New York:Simon & Schuste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