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飛曄
Lee, Fei-Yeh
論文名稱: 當代卑南族服飾文飾美學意義及其創新運用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Contemporary Pinuyumayan Textile Pattern.
指導教授: 廖仁義
Liao, Jen-I
口試委員: 廖仁義
Liao, Jen-I
白適銘
Pai, Shih-Ming
孫大川
Sun, Ta-Chuan
林承緯
Lin, Cheng-Wei
王昱心
Wang, Yu-Hsin
口試日期: 2024/01/10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4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族卑南族服飾服飾文飾文飾創新運用
英文關鍵詞: Indigenous people, Pinuyumayan Textile, Apparel patterns,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patterns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敘事分析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15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0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百年來,臺灣歷史發展歷經外來殖民政權統治,長期殖民文化治理下,原住民族工藝與藝術相形邊緣而未受重視,使得部落傳統工藝文化出現嚴重斷層。原住民族服飾具有傳統工藝技法與族群文化意涵,傳統服飾文飾涵藏的是整體族群如何觀看與詮釋自己的文化,文飾是一種文化符號,是更深一層的指出其脫離裝飾表現功能,成為具文字語言意義的敘述表現,是一種深入瞭解族群文化的方式。
    從服飾文飾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從文飾的母題發展到視覺表現,展現了族群視覺判斷與心理特質。因此,本論文的題目為「當代卑南族服飾文飾美學意義及其創新運用之研究」,針對卑南族祭典儀式所穿著的服飾,探討卑南族服飾文飾的美學意義與創新運用,以文飾的文化意涵為基礎,延伸發展出文飾創新的可能。本研究分為四個重點進行討論:第一,卑南族服飾文飾的圖文系統;第二,卑南族文飾美學形式分析;第三,卑南族文飾美學內容分析;第四,文飾創新運用的理論架構。服飾文飾圖文系統是將現有文飾做基本整理,文飾美學的形式分析以李格爾(Alois Riegl)與羅傑•弗萊(Roger Fry)的學理觀點做裝飾藝術與視覺形式討論,文飾美學的內容分析是以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符號學系統與安海姆(Rudolf Arnheim)藝術與視知覺觀點做討論,以美學意義做為瞭解族群文化的基礎,鏈結文飾設計轉化與創新運用,讓文化保存與存續成為可能。
    當代卑南族服飾文飾的美學意義與創新運用,目的在於深度的瞭解一個族群文化,另一個主要目的在於,從厚實的文化基礎脈絡中建構文飾創新運用理論,本論文提出的設計模式,旨在提供文創產品設計時的參考依據。本論文試圖藉著這個研究,瞭解卑南族製做服飾文飾的視覺表現與色彩使用,探討文飾與工藝技法的文化意涵,進而發掘來自於人藝術內驅力的裝飾欲望,以及對於整體空間結構與平衡結構的審美心理。

    Over the past century, amid colonial rule, indigenous craftsmanship and artistic expressions endured on the margins, lacking due recognition. This oversight led to a profound fracture in the cultural continuum of tribal crafts. Indigenous textile not only encompasses traditional techniques but also embodies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distinct ethnic groups. The intricate patterns of traditional garments mirror how the community interprets its culture, evolving into symbols and narrative expressions with linguistic implications—a profound means of exploring cultural essence.
    I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textile patterns, we observe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thematic elements of adornment to visual representation highlights ethnic visual discernment and psychological traits. Therefore, the title of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f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Contemporary Pinuyumayan Textile Pattern. ˮ It explores adornments during Pinuyumayan tribal rituals. It delves into four key discussions: the pattern system, aesthetic forms, content,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nnovation. Drawing from Alois Riegl and Roger Fry's perspectives on visual forms and Roland Barthes' semiotic framework, and Rudolf Arnheim's views on art, the study uses aesthetic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ethnic culture and connect pattern design to cultural preservation.
    The primary aim is to gain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within a specific ethnic group,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nnovative utilization based on cultural richness, and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patterns, color utilization,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It seeks to unveil the innate desire for adornment and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related to overall spatial and structural balance.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ABSTRACT)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觀點方法與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文獻回顧與探討      9 第二章 博物館典藏的卑南族服飾    23 第一節 博物館中的卑南族服飾    23 第二節 卑南族傳統服飾        54 第三節 卑南族服飾圖文        88 第三章 卑南族文飾美學的形式分析   93 第一節 文飾與裝飾藝術        93 第二節 視覺形式與表現        109 第三節 卑南族文飾的視覺形式    117 第四章 卑南族文飾美學的內容分析   131 第一節 文飾與符號學系統      131 第二節 文飾與審美心理學      143 第三節 卑南族文飾的美學意涵    158 第五章 文飾設計與創新運用的理論建構 171 第一節 文化與美學的創意設計    171 第二節 當代創新運用個案探討    174 第三節 文飾創新設計模式建構    187 第六章 結論            189 第一節 卑南族文飾視覺表現      189 第二節 卑南族文飾符號意涵      192 第三節 卑南族文飾審美心理      192 第四節 卑南族文飾創新運用      194 第五節 未來思考與建議        195 參考文獻              197

    一、中文書目
    方志榮、葉美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藏品—原住民織品及飾品圖錄》,臺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1。
    方鈞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藏品:原住民織品及飾品圖錄》,臺東市: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2002。
    王勁之、林娜鈴,《穿上彩虹衣:館藏卑南族衣飾》,臺東市:臺灣史前博物館,2015。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2001。
    王學新,《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 年。
    王學新,《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8年。
    田代安定,《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臺北:成文,1900。
    佐山融吉,《生蕃伝說集》,臺北:南天,1923。
    何傳坤,廖紫均。《不退的光澤:臺灣原住民服飾圖錄》,臺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9。
    宋龍生,《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李莎莉,《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臺北市:南天書局,1998。
    施翠峰,《臺灣原住民身體裝飾與服飾》,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許雅惠,《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文物圖錄》,臺北:順益博物館,1999。
    陳文德纂修,《臺東縣史•卑南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童春發,《高砂春秋—臺灣原住民之文化藝術》,臺北:立虹,1996。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湾の工業》。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0年。
    蔡宜錦,《西洋服裝史》,臺北市:全華科技,2006。
    鄭全玄,《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臺東:東臺灣研究會,1995。
    謝世忠、李莎莉,《卑南族的物質生活:傳統與現代要素的整合過程研究》,臺北:內政部專題委託研究計畫報告,1995。

    二、中文論文
    王昱心,〈文化圖紋、符號與密碼的轉化、形成與行銷〉,《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與傳播理論暨實務》,頁199-213,臺北市: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協會,2014。
    王瑞宜,〈卑南族的織布和衣物〉,《考古人類學刊》,第41期,頁41-66,1980。
    白適銘,〈走向自由體制的文化內視–談八○年代臺灣美術的脫體制現象及街頭精神〉,《臺灣美術學刊》第112期, 2014 年8 月,頁 1-14。
    石磊〈建和村卑南族的社會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1976),頁119-142。
    成偉明,〈從另一種視角透析英國工業革命―從紡織工業自身規律看英國工業革命〉,《湖南科技大學學報》,10卷5期(2007.9),頁105-108。
    何翠萍、曾瓊瑩等,〈變遷軌跡四:民族學研究所現況簡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60年發展特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5),頁165-180。
    吳春明,〈臺灣阿美族的「織樹為布」工藝及其文化史意義〉,《廣西民族研究》,2009卷3期(2009.9),頁145-157。
    宋龍生〈卑南族的社會與文化(上、下冊)〉,《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四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李飛曄,〈臺東工藝材質復育及其未來設計之研究:以虎尾蘭為例〉,《捻阡陌-臺東工藝材質復育計畫年度專刊》,頁44-79,臺東市:臺東縣政府文化處,2020。
    李莎莉,〈從原住民傳統服飾到當代編織工藝的發展〉,《宜蘭文獻雜誌》,第44期,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編,頁41-74,2000。
    李麗芳,〈歷史博物館之蒐藏政策及其探討〉,《博物館學季刊》,7期(1993.1),頁59-67。
    林志興,〈生活工藝、文化工藝與生意:卑南族工藝之演變〉,《宜蘭文獻雜誌》,第44期,頁98-132,2000。
    林志興〈都市計畫與原住民聚落發展之研究:以臺東市南王里為例〉,《族群、歷史與空間:東臺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臺東: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籌備處,2000。
    林建成〈邊際發聲-卑南族知本(Katipol)部落的傳統藝術秩序與空間〉,《臺東大學人文學報》4:1(2014.06),頁35-62。
    林榮泰、林伯賢,〈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藝術學報》,85期(2009.10),頁81-105。
    林曜同,〈試論民俗文物之數位典藏與文化保存:以臺大人類學系數位典藏計畫為例〉,《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1期(2012.7),頁107-128。
    洪秀桂〈南王卑南族女巫師〉,《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9/40(1976),頁28-57。
    洪秀桂〈南王卑南族成年禮儀知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2(1981),頁75-94。
    洪紹洋,〈臺灣麻紡織事業的興起與限制(1895-1936)〉,《國史館館刊》,60期(2019.6),頁43-87。
    胡家瑜,〈博物館、人類學與台灣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再現場域的轉形變化〉,《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6期(2006.12),頁94-124。
    凌曼立,〈臺灣與環太平洋的樹皮布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9期(1960.3),頁313-360。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臺灣族群問題的互動〉,《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2期, 1995 年 9 月,頁 91-106。
    徐啟賢、林榮泰,〈文化產品設計程序〉,《設計學報》,16卷4期(2011.12),頁1-18。
    浦忠成,〈博物館典藏制度之建立-以臺灣史前文化館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1卷3期(2011.9),頁175-191。
    張至善,〈以「樹皮」作為文化載體:樹皮畫、樹皮布與樹皮指簡介〉,《臺灣博物季刊》,38卷3期(2019.9),頁42-47。
    許美雲,〈蒐藏臺灣土地與人民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蒐藏〉,《檔案季刊》,8卷2期(2009.6),頁18-33。
    陳文德,〈衣飾與族群認同:以南王卑南人的織與繡為例〉,收入《物與物質文化》,黃應貴編,頁63-110,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
    陳文德〈「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1989),頁53-74。
    陳文德〈卑南族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臺灣土著的傳統文化與人權現況》,1987,頁125-166。
    陳文德〈南王卑南族「人的觀念」:從生命過程的觀點分析〉,《人觀、意義與社會》,1993,頁447-502。
    陳彥杰,〈臺灣花磚圖樣符號應用於海報設計創作之研究〉,《商業設計學報》,23期(2019.12),頁87-106。
    陳昭英,〈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卷9期(1995.2),頁6-43。
    陳國棟,〈印度棉布與中國—以十六、七世紀為中心〉,《故宮學術季刊》,34卷1期(2014.3),頁53-91。
    喬健〈卑南族呂家社的社會組知〉。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1961。
    喬健〈卑南族呂家社祖家制度知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4(1972),頁1-21。
    彭舒榆,〈當代臺灣原住民織布工藝的多元傳承〉,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2018 。
    曾小英,〈由博物館符號學看民族文化的詮釋〉。《博物館學季刊》,10(2),頁57-64,1996。
    曾建次〈卑南族知本布洛口傳歷史及其神話傳說(上)〉,《山海文化雙月刊》1(1993),頁138-146。
    曾建次〈卑南族知本布洛口傳歷史及其神話傳說(下)〉,《山海文化雙月刊》2(1993),頁142-149。
    曾秋馨,〈織布文化與口傳文學—以泛泰雅族群為主〉,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2013。
    曾麗芬〈卑南族婦女除草團(Misahur)的復振與傳承-以臺東下賓朗(Pinaseki)部落為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4(2010.12),頁37-52。
    黃振中,〈初探紡織科技物件與科工館展示與教育的應用〉,《科技博物》,18卷1期(2014.3),頁35-60。
    葉貴玉,〈自然史博物館蒐藏政策之擬定-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7期(1993.1),頁3-20。
    劉子德,〈原住民博物館經營之研究-以私立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為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卷1期(2008.3),頁189-200。
    蔡世蓉,〈媒體•行銷•博物館-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之營運經驗〉,《博物館學季刊》,13卷3期(1999.7),頁29-38。
    衛惠林〈卑南族母系氏族與氏系制度〉,《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9/20(1962.11),頁65-82。
    鄧聰,〈古代香港樹皮布文化發現及其意義淺釋〉,《東南文化》,1期(1999.2),頁30-33。
    盧梅芬,〈當代臺灣原住民藝術生態與風格:以臺東卑南族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1999。

    三、中文譯作
    Arnheim, Rudolf著,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與視知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006重印)。
    Arnheim, Rudolf著,滕守堯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005重印)。
    Barthes, Roland著,江灝譯,《神話學》,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19。
    Barthes, Roland著,李幼蒸譯,《符號學原理》,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
    Eagleton, Terry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市:書林出版社,1993。
    Fry, Roger著,耿永强譯,《視覺與設計》,北京市:京城出版社,2011。
    Pevsner, Nickolaus著,王申祐譯,《現代設計的先驅者 : 從威廉⋅莫里斯到格羅皮烏斯》,臺北市:建築與文化出版社,1997。
    Riegl, Alois著,邵宏譯,《風格問題 : 裝飾歷史的基礎》,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6。
    岡村吉右衛門著,張永欣編輯,《臺灣的蕃布(上、下)》,京都市:有秀堂,1968。
    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臺灣的原住民族》,臺中市:晨星發行,1992。
    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生番行腳:森丑之助的臺灣探險》,臺北市:源流出版社, 2012。
    鈴木質原著,王美晶譯。《臺灣原住民風俗》。臺北市:原民文化事業,1999。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楊南郡譯,《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天,2011。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楊南郡譯,《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二冊資料篇,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天,2012。

    四、外文專書
    Arnheim, Rudolf.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 Berkeley, Calif. ; Londo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Barthes, Roland. Elements of Semiology. Translated by Annette Lavers and Colin Smith. New York : HILL and WANG press, 1967.
    Fry, Roger. Vision and Desig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Pevsner, Nikolaus. Pioneers of Modern Design: From William Morris to Walter Gropius.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Riegl, Alois. Historical Grammar of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 Zone Books, 2004.
    Riegl, Alois. Problems of Style: Foundations for A History of Ornament.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9.
    Scribner III, Charles. The Triumph of the Eucharist: Tapestries by Rubens. New York & London: Carolus Editions, 2014.

    五、外文論文
    Arnheim, Rudolf. ʻFrom Chaos to Wholeness.ʼ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54:2 (Spring. 1996), pp. 117-120.
    Arnheim, Rudolf. ʻGestalt and Art.ʼ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2:8 (Autumn, 1943), pp. 71-75.
    Arnheim, Rudolf. ʻPerceiving, Thinking, Forming.ʼ Art Education 36:2 (Mar. 1983), pp. 9-11.
    Arnheim, Rudolf. ʻStyle as a Gestalt Problem.ʼ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39:3 (Spring. 1981), pp. 281-289.
    Bullen, J. B.. ʻByzantinism and Modernism 1900-14.ʼ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141:1160 (Nov. 1999), pp. 665-675.
    Crawford, Alan. ʻIdeas and Objects: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in Britain.ʼ Design Issues 13:1 (Spring. 1997), 15-26.
    Fry, Roger. ʻLine As a Means of Expression in Modern Art (Continued).ʼ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 34:191 (Feb. 1919), pp. 62-69.
    Fry, Roger. ʻLine As a Means of Expression in Modern Art.ʼ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 33:189 (Dec. 1918), pp. 201-208.
    Fry, Roger. ʻThe Last Phase of Impressionism.ʼ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 12:60 (Mar. 1908), pp. 374-376.
    Haigh, E. Agnes R. ʻA Suggested Origin for Persian Faience.ʼ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 14:69 (Dec. 1908), pp. 134-137,140-143.
    Oosterom, Sander. ʻThe Greatest Revolution in Art: Reinterpreting Roger Fry’s Byzantinism.ʼ Sanat Tarihi Yıllığı ı - Journal of Art History 31 (2022), pp. 355-386.
    Pon, Lisa. ʻRaphael's "Acts of the Apostles" Tapestries for Leo X: Sight, Sound, and Space in the Sistine Chap.ʼ The Art Bulletin 97:4 (Dec. 2015), 388-408.
    Popovitch, Sava. ʻT The Iranian Element in Persian Art.ʼ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 57:331 (Ocr. 1930), pp. 193-198.
    Barthes, Roland. ʻLecture in Inauguration of the Chair of Literary Semiology, Collège de France, January 7, 1977.ʼ Translated by Richard Howard. The MIT Press 8 (Spring. 1979), pp. 3-16.
    Standen, Edith Appleton. ʻRenaissance to Modern Tapestries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ʼ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ulletin 44:4 (Spring. 1987), 1-56.
    Weaves, V. Velvet. ʻWeaves in Hand-Loom Fabrics.ʼ Bulletin of the Pennsylvania Museum 22:112 (Apr. 1927), 358-366.

    六、檔案資料
    《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補助作業要點》,2019。
    文化部,〈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書〉,2021。

    七、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網站,https://mioe.openmuseum.tw/object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數位典藏網站,http://digimuse.nmns.edu.tw/da/collections/ha/et/su/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數位典藏網站,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index.jsp
    國立臺灣博物館數位典藏網站,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ntm_collectionsweb/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網站,https://collections.nmth.gov.tw/CollectionSearch01.aspx?a=112
    國立歷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網站,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nmh_collectionsweb/Default.aspx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數位典藏網站,https://www.museum.org.tw/collections.ph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