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岳儒
Yue-ru Xie
論文名稱: 提升國中生健康體適能之行動研究-以桃園縣某校為例
An action research of Improving Physical Fitness:A Case Stud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oyuan
指導教授: 掌慶維
Chang, Ching-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國中生體適能校園體育活動
英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fitness, sports activities on campu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4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透過體適能行動方案,藉以了解此方案對個案學校國中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評估行動方案實施成效,進而做為未來學校體育課程規劃與校園體育活動推展之參考。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針對研究者任教之九年級班級1班為研究參與者,全班共43人(男生21人,女生22人),進行10週體適能行動方案。方法:實施體適能前後檢測,並蒐集身體質量指數換算、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坐姿體前彎、800/1600公尺跑走等資料,以相依樣本t考驗比較體適能前後測的差異,並輔以學生訪談。結果:除了身體組成(BMI)之外,行動方案對於男生在其餘四項體適能要素皆有明顯的效果。同樣的方案對於女生在身體組成(BMI)與四項要素上亦有明顯的效果。建議: 1、體育課融合體適能要素設計相關活動結合教學內容練習;2、增進體適能檢測動機;3、延長下課時間,規劃課間運動;4、定期舉辦適合學生的普及化運動競賽; 5、設立體適能精進班。

    This cas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towar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school by placing physical fitness action program into the case. Then assess how well it works on the case. The research outcome could be used for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 on campus in the future. Action research was utilized to be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proceed with 10-week fitness plan to 43 participants (21 boys and 22 girls), who were all ninth graders whos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was the researcher himself. Procedure: taking the test of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gathering the conversion of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sit-ups within one minute, standing long jump, sit and reach, and 800/1600 meters running. Comparing the pre-test with the post-test in terms of dependent t-test samples, the test data could be used to check if there was any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n coupled with interviewing with student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s: Except body composition (BMI), the rest four fitness factors of the action plan had the obvious effect on the boys and the same in the girls. Recommendation: 1. To intergrat fitness exercises into PE class; 2. To enhance detection motivation; 3. To extend break time and plan exercise between classes; 4. To regularly hold the popular sports competitions suitable for students; 5. To set up fitness promotion class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iii 目次………………………………………………………………………………………iv 表次………………………………………………………………………………………vii 圖次……………………………………………………………………….……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5 第五節 研究範圍…………………………………………………………………5 第六節 研究限制…………………………………………………………………6 第七節 名詞界定…………………………………………………………………6 第貳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體適能的意涵種類及重要性………………………………………………8 第二節 體適能政策發展…………………………………………………………18 第三節 國內學生體適能現況……………………………………………………32 第四節 體適能與規律運動相關研究……………………………………………40 第五節 小結……………………….……………………………………………42 第叁章 研究方法………………………………………………………43 第一節 行動研究要義……………………………………………………………43 第二節 研究流程…………………………………………………………………45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46 第四節 行動方案設計……………………………………………………………46 第五節 研究架構…………………………………………………………………48 第六節 研究工具……………………………………………………………………49 第七節 資料處理……………………………………………………………………52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53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健康體適能現況………………………………………………53 第二節 行動方案實施對研究參與者健康體適能之影響………………………56 第三節 教師實施體適能行動方案的省思與成長…………………………………7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76 第一節 結論…………………………………………………………………………76 第二節 建議………………………………………………………………………78 參考文獻 ………………………………………………………………79 中文部分………………………………………………………………………………79 西文部分………………………………………………………………………………86 附錄 ………………………………………………………………87 附錄一 體適能檢測紀錄表(前測)………………………………………………87 附錄二 體適能檢測紀錄表(後測)………………………………………………89 附錄三 健康安全問卷……………………………………………………………91 附錄四 家長同意書…………………………………………………………………92 附錄五 體適能學習單………………………………………………………………93 附錄六 班級跑步運動紀錄表……………………………………………………94 附錄七 3對3籃球賽競賽辦法……………………………………………………95 附錄八 體適能精進3對3籃球賽競賽辦法………………………………………96 附錄九 運動聰明盃籃球賽競賽辦法……………………………………………97 附錄十 14、15歲體適能百分等級告示牌…………………………………………98

    中文部分
    丁文貞(2001)。肥胖與非肥胖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9)。體適能落實計畫-快樂運動、活出健康。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5)。體適能納入考試計分之可行性評估實施計畫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書局。
    方進隆(199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中華體育,9(3),62-69。
    方進隆(1995)。體適能與全人健康。中華體育季刊,9(3),62-69。
    方進隆(1997)。提升體適能的策略與展望。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手冊(頁8-21)。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方進隆(1997)。體適能推展策略與未來研究方向。中華體育季刊,12(3),70-77。
    方進隆(1997)。提昇體適能的策略與展望。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8-12。教育部。
    方進隆(2002)。體適能推展策略與未來方向。中華體育季刊,3,70-77頁。
    方進隆(2005)。體適能推展與全人健康理念。國民體育季刊,34(3),78-83。
    方進隆、黃泰諭(2011)。我國學生體適能政策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5(3),451-461。
    方樹啟(2002)。規律性籃球運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健康體適能影響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市。
    王錠堯(2003)。青少年體能商與智能表現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王漢忠(2005)。營造學生動態生活優質環境。2005亞洲區體適能檢測與推廣策略高峰會議(頁34-42)。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江浩翔(2010)。臺北市國中生對體適能納入升學考試計分計畫接受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新北市。
    江新妹(2005)。打造健康校園:提升學童健康體適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體育學報,25 ,139-148。
    李蘭(1991)。健康行為的概念與研究。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10(5),199-211。
    李水碧(譯)(200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藝軒。(Werner,W. K., & Sharon, A., 2003)。
    李明憲(1998)。國小、國中學生體能活動、健康體能相關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李鳳珠(2011)四十週跳繩運動介入對國小學童身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慧君(1999)。運動能力的心理學評定。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重貴(2002)。不同運動訓練對國中女生心肺功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佳珊(2005)。以踢毽身體活動為策略之健康促進學校之成效評值(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台北市。
    吳秋燕、王建邦(2006)。臺中護理專科學校學生體適能狀況之探討。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學報,5,25-37。
    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康運動處方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卓俊伶、馮木蘭(2005)。身體活動及其相關觀念釋義。成大體育,38-1,1-6。
    林晉利(2002)。體能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國民體能推廣教室指導員講習會(頁1-12)。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發展中心。
    林晉利(2004)。體能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運動、休閒、健康科學導論,5-6頁。
    林正常(1997)。體適能的理論基礎。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46-59)。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林貴福、盧淑雲(1998)。認識健康體適能。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孟輝(2004)。臺南市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體育碩士學位班,臺南市。
    林麗雪、鄭清煌(2004,11月27日)。學生體適能我比中日遜。民生報,第2版。
    林麗美(2004)。步行運動對國小肥胖兒童在健康體適能上的影響-以台南市海佃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洪嘉文(2000)。學校體育再造之探討。體育學報,29,59-70。
    洪嘉文(2007)。體適能納入考試計分之可行性評估。中華體育季刊第,21 (1),39-50。
    邱玉貞(2006)。創造性舞蹈應用於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陳定雄、曾媚美、呂香珠(1999)。健康體能理論與實際。教育部八十八年度提昇學生體能計劃研討會(頁51-56)。臺北市:教育部。
    陳定雄(1993)。健康體適能。國立臺灣體專學報,2,1 -55頁。
    陳定雄、曾媚美、謝志君(2000)。健康體適能。臺中市:華格那企業。
    陳俊忠(1997)。體適能與疾病預防。載於方進隆(編輯),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87-100)。臺北市:教育部。
    陳德雄(2005)。男性青少年學業成績與體適能相關之研究- 以新竹市立三民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全壽、劉宗翰、張振崗(2004)。我國體適能政策指標之建議。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1,1-11。
    陳宏仁(2009)。十二週規律羽球運動對國小四至六年級男童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明木(2006)。跳繩運動訓練對國小學童心肺適能及爆發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許義雄(譯)(1997)。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臺北:麥格羅希爾。(David, L. G., 1997)
    許樹淵(2009)。卓越體適能。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振明(2006)。臺灣地區地方政府推動提升學生體適能實施績效之研究。體育學報,39(4),103-118。
    許振明(2008)。學生體適能政策推動與計畫執行之回顧與前瞻。學校體育,2008 ,10。
    曾宏定(2001)。高雄縣原住民地區國中生與都會區國中生體適能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全民運動處(2010)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99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sac.gov.tw/WebData/WebData.aspx?WDID=55&wmid=193
    張耀中、陳定雄(2001)。國小學童體適能檢測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8,159-170。
    張弘明(2007)。運動介入對國中過重及肥胖男學生體適能之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德銳、李俊達(2011)。教學行動研究對中學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1),157。
    甄曉蘭(1995)。行動研究應用於教育研究之新架構。人文社會科學,7(2),167-180。
    施致平、蔡明河(2011)。體適能政策推展現況與檢測成效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5(4),718-729。
    施致平、黃蕙娟(2011)。回顧與展望:我國校園體適能推廣策略與其效益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5(2),201-212。
    黃世銘(2004)。個人與家庭背景因素對國小學童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黃彬彬(1996)。臺灣地區青少年的健康與體適能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五年度體育學術研究會專刊,161-172。
    黃文俊(1999)。十六歲高中女生之生式生活型態在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大專體育,44,31-38。
    黃銘廣(2005)。澎湖縣國中生運動參與現況、運動認知與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北縣。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希聖(2006)。資訊科技融入扯鈴運動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黃仲軒(2010)。有氧運動對國小肥胖學童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葉菁菁(2010)。國中生體適能狀況與日常生活型態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玄俊(2011)。臺北市國中體適能輔導策略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嘉義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1984)。體育大辭典。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定委員會主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體育司(1997)。臺灣地區中小學生體能檢測資料處理常模研究。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1999)。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0)。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司(2003)。92年臺閩地區中小學體適能狀況調查研究。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92年度臺閩地區中小學學生體適能常模。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教育部(2004)。國中體適能教學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中小學健康體位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94學年度國中學生體適能檢測與護照實施績效之調查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快活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SH150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司(2010年1月20日)。「體適能指導-定義及重要性」。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2010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fitness.org.tw/direct01.php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臺北市:遠流。
    簡桂彬(2006)。不同的身體組成對體適能之影響。北體學報,14,95-105。
    謝志君(2000)。健康體適能。臺中市:華格那企業。
    謝錦城(1998)。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認知。國民體育季刊,27(2),20-26。
    沈樹林(2000)。跳繩教學活動對國小學童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建國(2001)。不同頻率之新式健康操對國小學童體適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蘇龍曉、林明珠(2001) 。五專學生心肺功能的分析與探討。嘉南學報,27,195-202。
    鄭元順(2004)。不同的運動介入對國中肥胖學生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熙平(2007)。跳繩訓練對學童骨質密度及體適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義泉(2012)。八週快走訓練對肥胖學生之身體組成及心肺適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紀嘉琪(2011)跳繩運動介入體育課對國中學生體適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廖介佑(2003)。跳繩運動對國小羽球選手在基本體能上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馮道正(2007),跳繩訓練對國中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以桃園縣立迴龍國中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2). ACSM 體適能手冊(謝伸裕)。臺北市:九州圖書文物有限公司(原著於1998年出版)。
    劉瑞富(2004)。提升國中體適能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泰武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劉順正(2007)。跳繩運動訓練對體重過重學童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西文部分
    AAHPERD(1980). 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test Manual.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Astrand , P. O . (1991) . “ Why exercis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4, 153-162 .
    Blair, S. N., & Brodney, S. (1999). Effects of physical in activity and obesity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urrent evidence and research issue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1(11), 646-662.
    Barnekow-Bergkvist, M. S.(2001). Adolescent determinants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dult men and women.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9 (3), 208-217.
    Corbin, C. B. (1991). Concepts of physical fitness. Kerper Boulevard, Dubuque: C. Rown.
    Greenburg, J. S., Pargman, D. (1986). Physical fitness: A wellness approach. New Jersey: Engle wood Cliffs.
    Gallahue, D. L.(1996). Developmental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oday's children(2nd ed.). Monterey: McGraw-Hill Companies.
    Lamb, D. R. (1984) Physiology of Exercise: Responses and adaptations (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McAuley, E., Bane, S. M., Rudolph, D., & Lox, C. (1995). Physique anxiety and exercise in middle-aged adult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50, 229-235.
    Pate, R. R. (1988). The evolving definition of fitness. Quest, 40, 174-179.
    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 (2008). The first fifty years1956-2006: 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 revisits it’s roots and charts it’s future.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allis, J. F. (1987). A commentary on children and fitness: 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8, 326-33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