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韶君 Wang, Shao-Chun |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期「中國」作為工具的臺灣身分思索:以謝雪漁、李逸濤、魏清德為研究對象 Reflecting on Taiwan’s Identity by using “China” as a Tool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 Study of Shie Shiue-Yu, Li Yi-Tao and Wei Ching-Dei |
指導教授: |
林芳玫
Lin, Fang-Mei 戴寶村 Tai, Pao-Tsu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4 |
中文關鍵詞: | 中國想像 、知識傳播 、文化翻譯 、發言位置 、臺灣位置 、臺灣身分 |
英文關鍵詞: | Image of China, Knowledge Transmission, Culture Translation, Expression of Position, Position of Taiwan, Identity of Taiwa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0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1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為探究日治時期臺灣文人如何與殖民者共同運用想像中國進行各自的言說,以「中國作為工具」的觀點開啟討論,並將「中國」視為策略性(strategic)的論述工具,在研究方法上結合文化翻譯、身分協商(negotiation)、知識傳播等理論,目的在於呈現日治時期臺灣文人在殖民情境下,如何運用殖民者提供的中國素材進行發言、如何觀看中國並可以看見什麼、如何援引世界概念,以及對於臺灣(人)身分的思索。
本論文在研究對象的取材上,以活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文人謝雪漁、李逸濤、魏清德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他們的旅外記錄、漢文小說、翻譯作品作為討論文本。這類文本有四項共通點:被限定在「中國-臺灣-日本」所共構的時空範疇下、以中國及其文史作為相對性的評述工具、對世界知識所進行的觀察與比擬、對臺灣身分的書寫。
在研究步驟上,首先回溯甲午戰爭至日治前期,中國作為想像投射與書寫對象的歷史情境,爬梳臺灣人想像中國的文脈背景、臺灣人如何觸及臺灣人身分、形成臺灣人發言位置,特別是,日治以後,臺灣人如何在殖民者給予的想像情境與知識傳播中,重新對中國知識進行閱讀與再思考的過程。其次,依序析論臺灣文人的三類書寫(旅外記錄、漢文小說、翻譯作品)之文本內涵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關係,並置作者、作品、社會的關係以相互對話,呈現當時讀者所接收到的中國訊息與臺灣社會形塑中國知識的社會氛圍。第三則是透過上述議題的綜合討論,考察臺灣文人透過中國進行寫作思考時,在面對世界知識、參與殖民者對話與書寫的過程中,如何浮現對自我與臺灣身分的思考,期能藉由他們曖昧的中國想像與自我身分書寫,作為臺灣當代面對中國問題時的再省思與研究方法之再思考。
本論文以「中國作為工具」開啟論述,終極目的是企圖探究臺灣人對自我身分的思索,以及身為研究者對於解讀與建構臺灣人自我身分意識形成的研究方法之探求。
In this thesis, I take the standpoint of “China as a Tool” to treat the subject of how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long with Japanese colonizer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used the image of “China” in their discourse-making proces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hesis is to first set the notion of “China” as a strategic tool for these discourses. To make this possible, it will prove useful to tie together theories of culture translation, of identity connections and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Through this process, I will seek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how both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s well as Japanese colonists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Taiwan used the image of “China” for their discourses?; from what point of view did they observe China?; how were they responsive to world knowledge? and finally; what are the problems entailed with the notions of the identity of the Taiwanese and of the thinking process of the Taiwanese?
This research concentrates mainly on Syue-Yu Sie, Yi-Tao Li and Ciyng-De Uei—all three Taiwanese men of letters activ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of Taiwan—through their records of travels abroad, in their novels of sinology and in their translations of foreign works. In these works, four common traits are found, the first being their mention of a specific “China-Taiwan-Japan” space-time trope. The second being about China and the context created by its culture and history; the third being their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world knowledge and the last one being the four authors’ views of the identity of Taiwan.
This research will be structured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setting the scope as the time spanning from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o the early part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 will analyze the origins of symbols and depictions of China and the history behind the way that these images were created. In so doing, I will be able to consider what type of identity of Taiwan the Taiwanese themselves were exposed to and what type of discursive stance they had adopted. In particular, I will inquire in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Taiwanese, after having been colonized, had revised their way of reading and thinking about China, given the circumstances they were now facing and the knowledge transmission imposed by the ruler. Secondly, by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thes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orks (the abovementioned records of travels abroad, novels of sinology and translations), I will shed light on readers’ perusals of the time. Thirdly, by way of the above discussions, I will investigate into how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self-awareness and how their take on the identity of Taiwan came to be.
This thesis begins by raising the question of “China as a Tool.” However, the final goal is the search for and the ascertainment of the identity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With this in mind I will, as a researcher, strive to add a new research method in the field of Taiwanese identity-formation. Moreover, by investigating how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during Japanese colonization responded to world knowledge, via the strategic process of using China—whose existence had grown vague and distant—as a tool, I will give a new reading of the identity of Taiwan. Over and above these goals, I am hoping for this new research method to become one of the building blocks needed for Taiwan to be able to reflect upon its present-day problems with China.
一、戰前舊籍
1. 報刊、雜誌
《南方》,2001[1939.6-1943.11],臺北:南天書局。(據1939年臺北:南方雜誌社編《南方》重印)。
《南方詩集》,2001[1943.12-1944.3],臺北:南天書局。(據1943年臺北:南方雜誌社編《南方詩集》重印)。
《南音》,1981[1931.1-1933.7],收錄於《五十種期刊29新文學雜誌叢刊》1,臺北:東方文化書局。(據1931年南音社編《南音》重印)。
《風月》,2001[1935.5-1936.2],臺北:南天書局。(據1935年臺北:風月俱樂部編《風月》重印)。
《風月報》,2001[1937.7-1939.5],臺北:南天書局。(據1937年臺北:風月俱樂部編《風月報》重印)。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92[1905-1911],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據1905年臺灣日日新報社編《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攝製)。
《臺灣日日新報》,1995-1995[1898.5.6-1944.4.1],臺北:五南書局。(據1989年臺灣日日新報社編《臺灣日日新報》重印)。
《臺灣民報》,1974[1923.4-1930.3],臺北:東方書文化局。(據1923年臺灣民報社編《臺灣民報》重印)。
《臺灣青年》,1974[1920.7-1922.2],臺北:東方文化書局。(據1920年臺灣青年雜誌社編《臺灣青年》重印)。
《臺灣新民報》,[1933.5-1933.11],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據1933年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新民報》重製)。「臺灣新民報資料檢索系統」,http://sinmin.nmtl.gov.tw/opencms/sinmin/index.html?rdm=1360850623162。
《臺灣新民報》,1971[1930.3-1932.4],臺北:東方文化書局。(據1930年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新民報》重印)。
《臺灣新報》,未註年份[1896-1898],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據1896-1898年臺灣新報社編《臺灣新報》重印)。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95[1939],《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二)~(三)》,臺北:南天書局。(據1939年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二)~(三)》重印))。
2. 戰前專書
コイエツト著,谷河梅人譯,《被閑却之臺灣》(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0[昭和5]年10月)。
久保天隨,《支那文學史》(東京:人文社,明治36[1903])。
久保得二,《支那文學史》(東京:平民書房,明治40[1907])。
久保得二述,《支那文學史》(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04)。
今岡十一郎,《ツラン民族圏》(東京:龍吟社,昭和17[1942)
內田泉之助,《支那文學史》第3卷(東京:共創社,昭和8[1935])。
平山周,《覆刻 支那革命黨及秘密結社》(東京:長陵書林刊,昭和55[1980])。
平山勳,《等閑に附せられたるフオルモサ》,收錄在《臺灣社會經濟史全集》第八分冊(臺北:臺灣經濟史學會,昭和9[1934])。
田原禎次郎,《清國西太后》(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41)。
魏清德,《滿鮮吟草》(出版年不詳,推測1935-1937年間由著者自印出版)。
3. 作家作品
(1)小說
李逸濤,〈留學奇緣(上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年5月13日),第2408號,6版~(明治39[1906]年5月15日),第2409號,5版。
雪,〈三世英雄傳〉,《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1912]年8月24日),第4395號~(大正2[1913]年1月10日),第4527號。
雪,〈日華英雌傳〉,《風月報》(昭和12[1937]年7月20日),第45號~(昭和13[1938]年12月1日),第76號。
雪漁,〈櫻花夢〉,《臺灣日日新報》(昭和9[1934]年11月7日,第12428號-昭和10[1935]年6月22日,第12653號)。
逸,〈亡國志士〉,《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3[1910]年1月21日),第3518號,5版。
逸,〈不遇之英雄 一~三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年10月3日),第2826號,5版~(明治40[1907]年10月15日),第2836號,5版。
逸,〈俠鴛鴦(一~百十四))〉,《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1913]年1月11日),第4528號,6版~(大正2[1913]年6月13日),第4678號,6版。
逸,〈南歐大俠(一~四)〉,《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1[1908]年5月3日),第3000號,7版~(明治41[1908]年7月12日),第3059號,7版。
逸,〈恩怨寶鑑(上~下之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1910]年9月24日),第3726號,7版。
逸,〈蕃人之傑(上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3[1910]年1月27日),第3523號,5版~(明治43[1910]年1月29日),第3525號,5版。
逸,〈孽海冤(上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3[1910]年3月4日),第3553號,5版~(明治43[1910]年3月6日),第3555號,7版。
逸,〈蠻花記(一)~(百卅一〉〉,《臺灣日日新報》(大正3[1914]2月13日),第4912號,6版~(大正4[1915]年8月7日),第5434號,6版。
逸濤山人,〈不幸之女英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年5月11日,第2704號,5版。
逸濤山人,〈兒女英雄(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年1月12日),第2607號,5版。
逸濤山人,〈兒女英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年1月11日),第2606號,5版。
逸濤山人,〈革命奇緣(上中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年6月27日,第2743號,5版~(明治40[1907)年6月30日,第2746號,5版。。
逸濤山人,〈義俠傳 一~三〉,《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年1月15日),第2609號,5版~(明治40[1907]年2月3日),第2625號,5版。
潤,〈古體聖文(一)~(二十四)〉,《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3[1924]年6月2日),第8637號,4版~(大正13[1924]年7月8日),第8673號,4版。
潤,〈金龍祠〉,《臺灣日日新報》(大正6[1917]年5月5日),第6052號,6版~(大正6[1917]年7月29日),第6137號,6版。
潤,〈傾國恨 緒言~第八十八回〉,《臺灣日日新報》(大正6[1917]年9月16日),第6186號,5版~(大正7[1918]年3月15日),第6366號,6版。
潤庵,〈是誰之過歟 緒言~第四十九回〉,《臺灣日日新報》(大正5[1916]年9月4日),第5813號,4版~(大正5[1916]年11月15日),第5881號,6版。
(2)旅外記錄
西洲生,〈「內地遊記」を讀む(一)基隆から門司まで〉,《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2[1923]年2月2日),第8151號,4版~〈「內地遊記」を讀む(七)臺灣の名譽〉,《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2[1923]年2月10日),第8159號,4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一)~(卅三)〉,《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1913]年4月23日),第4627號,6版~(大正2[1913]年6月2日),第4667號,6版。
雪,〈內地遊記(一)~(七十五)〉,《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1[1922]年11月25日),第8082號,6版~(大正12[1923]年3月15日),第8192號,第6版。
逸,〈鷺門游草(一)~(九)〉,《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1[1908]年1月26日),第2920號,3版~(明治41[1908]年2月28日),第2946號,5版。
逸,〈鷺游雜記 有序〉,《臺灣日日新報》(大正8[1919]年2月26日),第6714號,6版。〈鷺游雜記 有序(續)〉,《臺灣日日新報》(大正8[1919]年2月27日),第6715號,5版。
潤菴生,〈南清遊覽記錄〉一~廿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1911]年1月15日),第3826號,1版~(明治44[1911]年2月22日),第3862號,1版。
潤菴生,〈旅閩雜感 一~廿八〉,《臺灣日日新報》(大正5[1916]年1月29日),第5600號,6版~(大正5[1916]年3月8日),第563號,6版。
(3)譯作
二楸庵主著,逸濤山人譯,〈志士傳 一~三〉,《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年2月8日),第2629號,5版~(明治40[1907]年2月14日),第2633號,5版。
文學士久保天隨述,雪漁 謝汝銓譯,〈支那文學史〉,《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1907]年7月18日),第2761號,3版~(明治41[1908]年3月19日),第2963號,3版。
田原天南述,李逸濤譯,〈西太后 並序~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4[1911]年3月7日),第3875號,1版~(明治44[1911]年3月19日),第3887號,1版。
谷河黃鳥生,〈閑却されたる臺灣(一~七○)〉,《臺灣日日新報》(昭和5[1930]年6月1日),第10821號,1版~(昭和5[1930]年8月22日),第10903號,1版。
鹿島櫻巷,〈八重潮 一回~百四十五回〉,《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元[1912]年9月5日)第4407號,1版~(大正2[1913]年2月19日)第4521號,1版。
潤,〈蘭人舊著被閑却之臺灣 書中備述當時喪地顚末及國姓爺軍來襲(一~四一)〉,《臺灣日日新報》漢文欄(昭和5[1930]年10月24日)第10965號,4版~(昭和6[1931]年1月11日)第11043號,夕刊4版。
魏清德譯,〈八重潮 第三章(上之一~下之下)〉,《漢文臺灣愛國婦人》第74號(大正4[1915]年1月)~第82號(大正4[1915]年9月)。
逸濤譯,〈袁世凱 一之上~八十四〉,《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年4月18日),第2386號,第3版~(明治39年8月15日)),第2488號,3版。
逸濤譯,〈救俄策 緒言(上)~十〉,《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年9月16日),第2516號,4版~(明治39[1906]年10月20日),第2533號,3版。
李逸濤譯,〈清國立憲大事表 一~三〉,《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9[1906]年11月3日),第2555號,4版~明治39[1906]年11月9日),第2559號,3版。
二、戰後書籍
(一)作家作品
不撰者,《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四輯(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
王松,《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八輯(合訂本):滄海遺民賸稿》臺灣文獻叢刊第50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
王松,《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八輯(合訂本):臺陽詩話》臺灣文獻叢刊第34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年)。
王炳耀輯,《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四輯(合訂本):中日戰輯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65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
王惠鈴選注,《丘逢甲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
吳德功,《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合訂本):割臺三記 讓台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32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臺灣文獻叢刊第57輯。
李鶴田,《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八輯(合訂本):哀臺灣箋釋》臺灣文獻叢刊第100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臺灣文獻叢刊第100輯
易順鼎,《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合訂本):魂南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12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
易順鼎,《魂南集》《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第132號(臺北:大通書局,1995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2輯
俞明震,《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合訂本):割臺三記 臺灣八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7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
思痛子,《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合訂本):臺海思働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0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
洪棄生,《洪棄生先生全集:瀛海偕亡記 中東戰記 中西戰記 時勢三字編》臺灣文獻叢刊第59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洪棄生,《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合訂本):瀛海偕亡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32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臺灣文獻叢刊第59輯。
連雅堂,《雅堂先生餘集》(臺北:連震東,1974)。
連雅堂,《臺灣通史》上下冊(臺北:國立編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5)。
鍾理和,〈原鄉人〉,《鍾理和全集》卷2原鄉人(臺北:遠行出版社,1976)。
羅惇尜,《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合訂本):割臺三記 割臺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7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
(二)專書
1. 中文
子安宣邦,《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口述歷史(第5期):日據時期臺灣人赴大陸經驗》(臺北:編者,1994)。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2001)。
史碧華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著,張君玫譯,《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臺北:群學,2006)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
向山寬夫著,楊鴻儒、陳蒼杰、沈永嘉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福祿壽,1999)。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臺北:麥田,2009),初版。
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6)。
竹內實著,郭興工、黃英哲譯,《解剖中國的思想:傳統與現代》(臺北:前衛,1996)。
何義麟,《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臺北:稻鄉,2006)。
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臺北:文津,2008)。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9)。
吳密察策劃,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播種者,2008)。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臺北:稻鄉,2010)。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4)。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2000)。
林以衡,《日治時期臺灣漢文俠敘事的階段性發展及其文化意涵:以報刊作品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
林正三研究主持,《瀛社社史之整理、纂修與研究》(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度2005,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文學類)。
林沛潔,《臺灣文學中的「滿洲」想像及再現(1931-1945)》(臺北:秀威,2015),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2001)。
林淑慧,《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臺北:萬卷樓,2014)。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孫歌,《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臺北:巨流圖書,2001)。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1999)。
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2007)。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臺北:麥田,2007)。
張君玫,《後殖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臺北:群學,2012)。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臺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臺北:稻鄉,2006)。
梁明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1996)。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日據時代臺閩關係》(臺北:稻卿,2001)。
梁華磺,《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臺北:稻鄉,2001)。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1999)。
許俊雅主編,《講座:FORMOSA:臺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2004)。
許雪姬,《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許雪姬等訪問、記錄,《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郭怡君、楊永彬編著,河原功監修,2001,《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 總目錄.專論.著者索引》(臺北:南天書局,2001)。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行人出版社,2006)。
陳光興、孫歌、劉雅芳編,《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想方法》(臺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0)。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1998)。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臺北:麥田,2004)。
陳室如,《相遇與對話:臺灣現代旅遊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
陳建忠,《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北:五南圖書,2004)。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
陳彥希、林嘉玫、張庭譽譯,GARTH S. JOWETT.VICTORIA O’ OONNEL著,《宣傳與說服》(臺北:韋伯文化,2003)。
陳思仁等譯,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城邦文化,2002)。
陳映真,《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臺北:遠景,1986))。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書局,2000)。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9)。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8)。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1997)。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臺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臺北:聯經,2009)。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2001)。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2000)。
黃美玲,《連雅堂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做為「方法」的中國》(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8)。
葉洪生、林保淳,《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臺北:遠流,2005)。
葛兆光,《宅茲中國》(臺北:聯經,2011)。
臺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臺灣旅遊文學論文集》(臺北:五南圖書,2006)。
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2014)。
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等著,陳思仁等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城邦文化,2002)。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臺北:萬卷樓,2001)。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2)日文
《20世紀日本人名事典 あ~せ》(東京都:日外アソシェーツ株式会社,2004)。
《20世紀日本人名事典 そ~わ》(東京都:日外アソシェーツ株式会社,2004)。
《日本近現代人名辞典》(東京都:吉川弘文館株式会社,2001)。
ゲーテ(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著,翻訳者:菊池栄一、富士川英郎、大山定一、伊藤武雄,《ゲーテ全集 第十一巻》(東京都:人文書院,昭和40[1965]),頁272-276。
下村作次郎、中島利郎、藤井省三、黃英哲編,《よみがえる臺湾文学:日本統治期の作家と作品》(東京:東方書店,1995)。
川合康三編集,《中国の文学史観》(東京:創文社,2002)。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岩波書店,昭和4[1929])。
中島利郎編,《『臺湾民報‧臺湾新民報』総合目録1、2》(東京:緑蔭書房,2000)。
駒込武,《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
溝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国》(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会,1989)。
陳培豊,《日本統治と殖民地漢文 台湾における漢文の境界と想像》(東京:三元社、2012)。
櫻井良樹,《辛亥革命と日本政治の変動》(東京都:岩波書店,2009)。
三、單篇論文(期刊、專書、研討會論文)
1. 中文
(1)期刊論文
中島利郎著,彭萱譯,2003.4,〈日治時期臺灣研究的問題點:根據臺灣總督府的漢文禁止及日本統治末期的臺語禁止為例〉,《文學臺灣》46期(2003.4),頁298-317。
方孝謙,〈一九二○年代殖民地臺灣的民族認同政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期(2000.12),頁1-46。
方孝謙,〈日據後期本島人的兩極認同:庶民小說與知青文本的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2期(2001.6),頁183-228。
王幼華,〈日本帝國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構接──以瀛社為例〉,《臺灣學研究》7期(2009.6),頁29-50。
王泰升,〈日本統治下臺灣人關於國籍的法律經驗:以臺灣與中國之間跨界的人口流動為中〉,《臺灣史研究》20卷3期(2013.9),頁43-123。
王惠珍,〈戰前臺灣知識份子閱讀私史:以臺灣日語作家為中心〉,《臺灣文學學報》16期(2010.6),頁33-52。
王溪清,〈日據時代在府城台南所舉行的規模最大活動〉,《臺南文化》48期(2000.3),頁9-23。
王韶君,〈「漢民族意識」與「民族史書寫」的斷裂與編輯:以連橫《大陸遊記》為中心探討〉,《台灣史學雜誌》16期(2014.6),頁28-51。
王韶君,〈從漢文化流域到北方國境線: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國語教科書中的「支那」言說與再現〉,《文史台灣》8期(2014.6),頁75-112。
王學新,〈日治時期臺灣出入境管理制度與渡航兩岸問題〉,《臺灣文獻》62卷3期(2011.9),頁1-54。
朱雙一,〈從旅行文學看日據時期臺灣文人的民族認同:以彰化文人的日本和中國大陸經驗為中心〉,《臺灣研究集刊》100期(2008),頁1-9、44。
朱雙一,〈從祖國接受和反思現代性:以日據時期臺灣作家的祖之旅為中心的考察〉,《臺灣研究集刊》106期(2009),頁86-96。
朱雙一,〈梁啟超臺灣之行對殖民現代性的觀察和認知〉,《臺灣研究集刊》104期(2009),頁82-90。
余美玲,〈日治時期傳統文人魏清德的書畫活動與南宗風尚之探析〉,《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4期(2010.12),頁291-293、295-359。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流動〉,《臺灣文獻》51卷2期(2000.6),頁163-173。
吳俊瑩,〈「痛癢無關」?──清國革命與台灣(1911-1912)〉,《台灣風物》62卷1期(2012.3),頁47-89。
吳密察,〈一八九五年”台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臺大歷史學報》8期(1981.8),頁83-108。
吳毓琪,〈比較南社與瀛社面對新、舊文化交鋒的抉擇與取向:兼論謝雪漁對自我認同鏡像的建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7期(2010.2),頁83-124。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卷2期(2006.6),頁127-218。
李嘉瑜,〈旅行、獵奇與懷古──久保天隨漢詩中的澎湖書寫〉,《成大中文學報》18期(2007.10),頁117-142。
阮淑雅,〈寫在大東亞戰之外:論吳漫沙連載於《風月報》之〈桃花江〉(1937-1939)〉,《中極學刊》6期(2007.12),頁1-22。
周婉窈,〈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臺灣史研究》10卷1期(2003.6),頁33-84。
林以衡,〈「蕩寇」新解:〈新蕩寇志〉對日本「國體」、「神風」思想的闡發及作者謝雪漁的政治理想〉,《嘉大中文學報》2期(2009.9),頁1690-204。
林以衡,〈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東北亞紀行的文明之旅與漢文體驗〉,《漢學研究》30卷4期(2012.12),頁241-274。
林以衡,〈英雄、歷險、桃花源:由日治小說《奇人健飛啟疆記》的試煉之路論其敘事建構的原型模式〉,《東華人文學報》18期(2011.1),頁69-96。
林芳玫,〈謝雪漁通俗書寫的跨文化身分編輯:探討〈日華英雌傳〉的性別與國族寓言〉,《台灣文學學報》23期(2013.12),頁29-62。
林星,〈近代厦門人口變遷與城市現代化〉,《南方人口》22卷3期(2007.3),頁38-45。
林淑慧,〈女體與國體:論謝雪漁之〈日華.英雌傳〉〉,《中國文學研究》24期(2007.6),頁119-152。
林淑慧,〈世變下的書寫:吳德功散文之文化論述〉,《台灣文學研究學報》4期(2007.4),頁9-40。
林莊生,〈中國與支那兩個名詞在日據時代的意義〉,《臺灣文學評論》2卷3期(2002.7),頁47-50。
邱雅芳,〈向南延伸的帝國軌跡──西川滿從〈龍脈記〉到《台灣縱貫鐵道》的台灣開拓史書寫〉,《臺灣學研究》7期(2009.6),頁77-96。
邱雅芳,〈殖民地的隱喻:以佐藤春夫的台灣旅行書寫為中心〉,《中外文學》34卷11期(2006.4),頁103-131。
邱雅芳,〈越界的神話故事:吳鳳傳說從日據末期到戰後初期的承接過程〉,《臺灣文獻》56卷4期(2005.12),頁121-153。
阿部賢介,〈二次大戰前後的台灣社會與台灣人之動向〉,《台灣史學雜誌》9期(2010.2),頁122-154。
施淑,〈大東亞文學共榮圈:《華文大阪每日》與日本在華占領區的文學統制〉,《新地文學》1卷第1期(2007.9),頁41-72。
施淑,〈文藝復興與文學進路(上):《華文大阪每日》與日本在華占領區的文學統制(二)〉,《新地文學》2卷,(2008.6),頁21-37。
施淑,〈文藝復興與文學進路(下):《華文大阪每日》與日本在華占領區的文學統制〉,《新地文學》3卷,(2008.9),頁53-60。
施聖文,〈土牛、番界、隘勇線:劃界與劃線〉,《國家與社會》5期(2008.12),頁37-97。
柯喬文,〈文學成史:殖民視域中的久保天隨與其支那文學史〉,《中極學刊》6期(2007.12),頁45-66。
柯喬文,〈漢文知識的建置:臺南州內的書局發展〉,《人文研究學報》42卷1期(2008),頁67-88。
柳書琴,〈文化遺產與知識鬥爭:戰爭期漢文現代文學雜誌《南國文藝》的創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5期(2007.10),頁217-256。
柳書琴,〈傳統文化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臺灣史研究》14卷2期(2007.7),頁41-88。
柳書琴,〈滿洲內在化與島都書寫:林煇焜《命運難違》的滿洲匿影及其潛話語〉,《臺灣文學研究》2期(2012.6),頁133-190。
柳書琴,〈臺灣文學的邊緣戰鬥:跨域左翼文學運動中的旅日作家〉,《臺灣文學研究集刊》3期(2007.5),頁51-84。
柳書琴,2004.12,〈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臺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33卷7期(2004.12),頁19-55。
徐千惠,〈出遊與回歸:連雅堂「大陸游記」探析〉,《臺灣人文》6期(2001.12),頁53-71。
高致華,〈日本文學作品中鄭成功之形象與魅力〉,《臺灣歷史學會會訊》13/14期,(2002.5),頁24-32。
高嘉謙,〈殖民與遺民的對視:洪棄生與王松的棄地書寫〉,《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3期(2007.12),頁1-40。
張文薰,〈歷史小說與在地化認同:「國姓爺」故事系譜中的西川滿〈赤崁記〉〉,《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4期(2012.4),頁105-131。
張惠珍,〈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臺灣文學學報》6期(2005.2),頁89-120。
張惠珍,〈紀實與虛構:吳濁流、鍾理和的中國之旅與原鄉認同〉,《臺北大學中文學報》3期(2007.9),頁29-66。
梁華璜,〈日據時代臺民赴華之旅券制度〉,《臺灣風物》39卷3期(1989.9),頁1-49。
梁華璜,〈臺灣熜督府與厦門事件〉,《成功大學歷史學報》3期(1976.7),頁103-129。
梁鈞筌,〈翻譯、主體,在場與位移──論魏清德小說〈傾國恨〉〉,《第六屆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頁165-193。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家想像〉,《漢學研究》19卷1期(2001.6),頁249-276。
莫燦聲,〈老記者魏清德〉,《中國一周》163期(1953.6),頁20。
許俊雅,〈《臺灣日日新報》轉載《申報》新聞體小說的過程與理解〉,《東吳中文學報》28期(2014.11),頁245-270。
許俊雅,〈少潮、觀潮、儀、耐儂、拾遺是誰?──《臺灣日日新報》作者考證〉,《台灣文學學報》19期(2011.12),頁1-33。
許俊雅,〈日治時期臺灣報刊小說的改寫現象及其敘述策略〉,《台灣文學學報》23期(2013.12),頁137-174。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文化人與上海〉,《臺灣文學評論》2卷2期(2002.4),頁20-52。
許俊雅,〈重寫魯迅在臺灣的迴響:關於殖民地時期臺灣文學與魯迅的評述〉,《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0期(2015.4),頁159-190。
許俊雅,〈葉陶仙〈釵合鏡圓〉的故事來源考論──兼論日治臺灣文言通俗小說的抄錄改寫現象〉,《淡江中文學報》28期(2013.6),頁217-259。
許俊雅,〈誰的文學?誰的產權?日治臺灣報刊雜誌刊載中國文學之現象研探〉,《台灣文學學報》21期(2012.12),頁1-36。
許雪姬,〈1937至1947年在北京的台灣人〉,《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卷1期(2008),頁33-84。
許雪姬,〈是勤王還是叛國:「滿洲國」外交部長謝介石的一生及其認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7期(2007.9),頁57-117。
陳君愷,〈建構關於中國史的臺灣觀點〉,《台灣史學雜誌》14期(2013.06),頁105-138。
陳室如,〈日治時期臺人大陸遊記之認同困境:以連橫《大陸遊記》與吳濁流《南京雜感》為例〉,《人文研究學報》41卷1期(2007),頁33-50。
陳建忠,〈徘徊於「祖國認同」與「台灣認同」之間〉,《島語》1期,(2003.3),頁22-36。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臺灣史研究》15卷4期(2008.12),頁31-86。
陳培豐,〈重新解析殖民地臺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以日本的近代思想史為座標〉,《臺灣史研究》7卷2期(2001.6),頁1-49。
陳培豐,〈鄉土文學、歷史與歌謠:重層殖民統治下臺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臺灣史研究》18卷4期(2011.12),頁109-164。
陳嘉琪,〈台灣歷史傳說與讀物中的劉永福抗日形象〉,《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4期(2012.4),頁9-38。
陳慧先,〈華麗島看中國: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歷史、地理科的支那意象〉,《臺灣文獻》62卷3期(2011.9),頁93-124。
曾巧雲,〈故國之內‧國境之外──日治前期《臺灣日日新報》上傳統文人的西渡經驗初探〉,《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8期(2014.4),頁153-206。
游勝冠,〈同文關係中的臺灣漢學及其文化政治意涵:論日治時期漢文人對其文化資本「漢學」的挪用與嫁接〉,《臺灣文學研究學報》8期(2009.4),頁275-306。
游勝冠,〈舊瓶裝舊酒──日治時期舊文人「新」文化視域的封建性〉,《台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9.6),頁253-288。
程玉鳳,〈洪棄生《瀛海偕亡記》版本考校〉,《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7卷(2006.7),頁155-194。
賀安娟(Ann Heylen), “Adapting to the Metropolitan Way of Life: Taiwanese Memoirs in Japan”,《臺灣文學學報》13期(2008.12),頁179-204。
黃俊傑,〈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及其涵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4卷2期(2007.12),頁85-105。
黃美娥,〈「文體」與「國體」:日本文學在日治時期臺灣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漢學研究》28卷2期(2010.6),頁363-396。
黃美娥,〈久保天隨與臺灣漢詩壇〉,《臺灣學研究》7期(2009.6),頁1-28。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期(2006.11),頁1-32。
黃美娥,〈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 (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期(2006.3),頁81-119。
黃美娥,〈從「日常生活」到「興亞聖戰」:吳漫沙通俗小說的身體消費、地誌書寫與東亞想像〉,《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0期(2011.8),頁1-37。
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臺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當代》21期(2006),頁42-65。
黃美娥,〈奮飛在二十世紀的新世界:魏清德的現代性文化想像與文學實踐 上〉,《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7卷12期[173](2007.12),頁18-22。
黃美娥,〈奮飛在二十世紀的新世界:魏清德的現代性文化想像與文學實踐 下〉,《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8卷1期[174](2008.1),頁48-59。
黃美娥採訪,王品涵整理,江林信整理,〈我的祖父魏清德先生 上〉,《臺北文獻》,直字第166期(2008.12),頁205-21。
黃美娥採訪,王品涵整理,江林信整理,〈我的祖父魏清德先生 下〉,《臺北文獻》直字第167期(2009.03),頁97-114。
黃惠禎,〈郭沫若文學在台灣:其接受過程的歷史考察〉,《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6期(2013.4),頁215-250。
楊承淑,〈譯者的角色與知識生產:以臺灣日治時期法院通譯小野西洲為例〉,《編譯論叢》7卷1期(2014.3),頁37-80。
葛兆光,〈重評90年代日本中國學的新觀念──讀溝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4期(2002.12),頁128-136。
葛兆光,〈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台大歷史學報》30期(2002.12),頁183-206。
廖炳惠,〈旅行與異樣現代性:試探吳濁流的《南京雜感》〉,《中外文學》29卷2期(2000.7),頁288-312。
趙勳達,〈孫中山「大亞洲主義」在台灣的興起與發展概況(1924~1937)〉,《國家發展研究》10卷2期(2011.6),頁77-116。
蔡承翰,〈自治議題、愛爾蘭黨與英國政黨政治的變動〉,《史學研究》26期(2013.7),頁147-176。
鄭欽仁,〈中華民族論的演變〉,《台灣風物》60卷4期(2010.12),頁1-41。
薛建蓉,〈烽火下的理想家國造象──從謝雪漁戰爭小說看東亞論下理想家國形塑及其認同問題探討〉,《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4期(2012.4),頁39-78。
薛雲峰,〈「義民史觀」之建構:析論台灣一八九五年(乙未)抗日戰爭中之義民軍統領丘逢甲與吳湯興〉,《國家發展研究》8卷1期(2008.12),頁43-90。
謝世英,〈由魏清德《臺灣日日新報》〈忙中賞心錄〉談中日臺書畫交流〉,《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39期(2009.5),頁41-54。
謝世英,〈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藝術學研究》8期(2011.5),頁127-204。
謝世英,〈魏清德的雙料生涯:專業記者與書畫喜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7卷12期[173](2007.12),頁6-17。
謝世英,〈魏清德舊藏書畫.歷史鉤沉〉,《典藏古美術》183期(2007.12),頁88-96。
鍾淑敏,〈臺灣籍民與臺灣華僑〉,收錄於甘懷真、貴志俊彥、川島真編,《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181-191。
簡銘宏,〈蔣渭水〈臨床講義〉的一種觀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6期(2013.4),頁167-213。
簡錦松,〈初識中國:1922年在中國大陸旅行的臺灣詩人陳逢源之所見〉,《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4期(2010.12),頁1-3、5-29。
羅詩雲,〈臺灣近代知識建構的可能:論1920年代《臺灣青年》的翻譯篇章與思想轉譯〉,《臺灣學研究》16期(2013.12),頁151-179。
蘇碩斌,〈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日治時期臺灣民族主義想像的社會機制〉,《新聞學研究》109期(2011.10),頁1-41。
(2)專書論文
王泰升,〈台灣人民的「國籍」與認同──究竟我是哪一個人或哪裡的人?〉,甘懷真、貴志俊彥、川島真編,《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49-62。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頁23-70。
吳叡人譯,〈帝國/國家〉,廖炳惠等編,《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頁1-20。
李育霖,〈附錄:台灣作為方法:重讀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翻譯閾境:主題、倫理、美學》(台北:書林,2008),頁165-210。
李承機,〈從清治到日治時期的「紙虎」變遷史〉,收錄於柳書琴等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頁15-44。
邱雅芳,〈荒廢美的系譜:試探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與西川滿「赤崁記」〉,《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頁137-164。
柳書琴,〈《風月報》到底是誰的所有?書房、漢文讀者階層與女性識字者〉,收錄於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編,《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3期臺灣號》,2007,頁135-158。
柳書琴,〈從官製到民製:自我同文義與興亞文學(Taiwn, 1937-1942)〉,收錄於王德威、黃錦樹主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2005),頁63-90。
若林正丈,〈臺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臺灣座標〉,《當代》17期(1987),頁40-50。
許俊雅,〈光復前臺灣小說的中國形象〉,《臺灣文學論:從當代到現代》(臺北:南天書局,1997),頁109-140。
許俊雅,〈翻譯視域、想像中國與建構日本:從李逸濤漢譯田原天南之《袁世凱》談起〉,《足音集:文學記憶.紀行.電影》(臺北:萬卷樓圖書,2011),頁41-83。
許雪姬,〈日治時期的「臺灣華僑」(1937-1945)〉,收錄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6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頁99-129。
陳芳明,〈「中國改造論」論戰與二○年代台灣左翼思想的傳播〉,《第六屆「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陳百年先生學術基金會主辦,2005年5月6日,頁183-201。
陳培豐,〈日治時期的漢詩文、國民性與皇民文學〉,《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頁457-498。
陳清僑,〈離析「中國」想像:試論文化現化性中主體的分裂構形〉,收錄於簡瑛瑛主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臺北:立緒文化,1997),頁237-267。
黃俊傑,〈日據時代臺灣知識份子的大陸經驗:「祖國意識」的形成、內涵及其轉變〉,收錄於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高雄:陳中和慈善基金會,1997),頁35-58。
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台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頁45-79。
詹閔旭,〈滿洲在哪裡?《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中的滿洲論述與地方認同驅力〉,收錄於封德屏總編輯,《2007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北:文訊雜誌社,2008),頁9-28。
蔡佩均,〈文藝如何復興?文學有何進路?──再論《風月報》編輯取向之變化〉,收錄於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編,《第八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頁138-160。
蔡栢傑,〈維繫傳統?殖民共謀?試論「殖民地儒學」的時代表徵:以魏清德的文言小說為例〉,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主編《第九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頁433-453。
藍適齊,〈超越民族想像:中國的臺灣論述與民族論述〉,收錄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313-348。
蘇碩斌,〈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讀者想像:印刷資本主義作為空間想像機制的理論初探〉,收錄於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印,《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籌備處,2006),頁81-116。
(3)研討會論文
林以衡,〈革誰的命?──日治初期台灣文人李逸濤對革命思潮的接受與想像〉,「第八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所、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政治大學文學院「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室」主辦,2009年3月14-16日。
柳書琴,〈《風月報》中的同文主義論述:殖民主義附身的悲劇〉,「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11月7-8日)。
柳書琴,〈戰爭期漢文文藝生產的屏障與腹地:《風月報》臺灣民俗研究會與《南國文藝》的創刊〉,收錄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暨台灣文學研究所主編,《2007彰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8、9日,頁1-25。
許俊雅,〈鳥瞰日據時期台灣報紙副刊:以《臺灣新民報》系統為分析場域〉,「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術研討會:解嚴後臺灣報紙副刊「文化評論」的興起」,行政院文建會、聯合報副刊主辦,1997年1月10-12日。
游勝冠,〈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殖民地知識菁英的另類典型:魏清德〉,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台灣文學系主辦,「台灣古典詩與東亞各國的交錯」,2008年11月29日。
游勝冠,〈從茲率土歌大治,屈指亞東首推雄:魏清德的漢學觀及其國民性書寫〉,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瀛社成立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2008年11月1、2日。
楊瑞松,〈近代中國的「祖國」意識初探〉,《日本後311與東亞近代性:來自台灣的視點國際工作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社會中心、「日本後311與東亞近代性:變異與回歸」學術研究群主辦,2013年12月15日,頁57-75。
蔡祝青,〈帝國殖民與文學科的建立: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東洋文學講座」初探〉,《第一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臺灣文學與亞太人文的相互參照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4年6月27-28日,頁229-270。
鄭明珠,〈意象語言的翻/轉譯:分析謝雪漁小說〈櫻花夢〉的文化認同想像〉,《2008全球化與文化轉化:譯、文化身份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光大學外國語文系主辦,2008年12月19-20日,頁255-272。
羅詩雲,〈日治時期臺人的中國認識:以臺灣民報系列之社說為場域(1920-1935)〉,「2015年文化研究年會「以誰之名」(臺北:文化研究學會、真理大學、通識中心),2015年3月14-15 日。
蘇碩斌,〈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台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9期(2014.10),頁255-286。
2. 日文
(1)期刊論文
山根幸夫,〈日本人の中国観──內藤湖南と吉野作造の場合〉,《東京女子大学論集》19卷1期(1968.9),頁1-15。
杜軼文,〈古城貞吉と『支那文学史』について〉,《二松:大学院紀要》17(2003.3),頁E1-409。
杜軼文,〈児島献吉郎の支那文学研究について〉,《二松学舎大学人文論叢》71(2003.10),頁179-199。
後藤延子,〈中島端『支那分割の運命』とその周辺(一)――一アジア主義者の選択〉,《人文科学論集》39號(2005.3),頁177-197。
後藤延子,〈中島端『支那分割の運命』とその周辺(二)――一アジア主義者の選択〉,《人文科学論集》40號(2006.3),頁123-145。
張啟雄,〈汎モンゴル統一運動──別角度から見たハルハ独立――〉,《人文學報》85卷27號(2001.06),頁27-61。
陳廣宏,〈斎藤木の「支那文學史」講義録について――東京專門學校文學科成立初期の中國文學史講錄〉,《中國文學研究》36期(2010.12),頁1-16。
菅野正,〈一九〇〇年春、後藤新平長官の福建訪問について〉,《奈良史學》11(1993.12),頁50-71。
黃得時,〈久保天随博士小伝〉,《中国中世文学研究》2(1962.3),頁48-53。
(2)專書論文
スヴぇン‧サーラ,〈第二章 アジア認識の形成と「アジア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戦前後の「アジア連帯」「アジア連盟」論を中心に〉,長谷川雄一編著者,《アジア主義と近代》(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4),頁41-71。
久保舜一,〈久保天隨〉,《明治文學全集41》(東京都:天筑書房,1974[昭和52]),頁381-384。
大原祐治,〈第四章 「日本」と「支那」のあいだで――中国文学研究会における竹內好と武田泰淳――〉,《文学的記憶・一九四○前後――昭和期文学と戦争の記憶》(東京都:翰林書房,2006),頁179-225。
竹內好,〈支那と中国〉,竹內好セレクションI――アジアへの/からのまなざし》(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2007),頁 28-40。
竹內好,〈方法としてのアジア〉,《竹內好セレクションII――アジアへの/からのまなざし》(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2007),頁18-46。
何義麟,〈第19章 大亜細亜協会の活動と植民地知識人の対応――台湾における日華親善論の変容〉,松浦正孝編著,《アジア主義は何を語るのか――記憶・権力・価値》(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3),頁447-475。
李承機,〈第二章 植民地台湾人の「知」的体系――日本語に「横領」された「知」の回路〉,《台湾・韓国・沖縄で日本語は何をしたのか――言語支配のもたらすもの》(東京都:三元社,2007),頁40-57。
和田英信,〈明治期刊行の中国文学史――その背景を中心に――〉,川合康三編,《中国の文学史観》(東京都:創文社,2002),頁157-179。
岡本真希子,〈日本統治時代台湾の法院における「通訳」たち――「台湾総督府公文類纂」人事関係書類から見る台湾/内地人「通訳」――〉,《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頁153-174。
芳村弘道,〈久保天隨とその著書『支那文學史』〉,川合康三編,《中国の文学史観》(東京都:創文社,2002),頁63-79。
神田喜一郎,〈久保天隨先生について〉,《明治文學全集41》(東京都:天筑書房,1974[昭和52]年),頁3-4。
森岡ゆかり,〈久保天隨と魏清德──近代日.台文人交流點描〉,《近代漢詩のアジアとの邂逅――鈴木虎雄と久保天随》(東京都:勉誠出版,2008),頁199-249。
四、學位論文
川路祥代,〈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王俐茹,〈臺灣文人的記者初體驗及其創作實踐:以李逸濤為例的探討〉(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呂淳鈺,〈日治時期臺灣偵探敘事的發生與形成:一個通俗文學新文類的考察〉,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林以衡,〈東、西文化交錯下的小說生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通俗小說對東亞/西洋小說的接受、移植與再造〉(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
林倖妃,〈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運動中的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1994)。
邱承君,〈想像《想像的共同體》:以《民報》社論為分析場域〉(臺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論碩士論文,2000)。
邱雅芳,〈南方作為帝國慾望: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邵每招,〈論1940年代《南方》中新舊文論爭的起因與發展〉(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徐千惠,〈日治時期臺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徐孟芳,〈「談」情「說」愛的現代化進程:日治時期臺灣「自由戀愛」話語形成、轉折及其文化意義──以報刊通俗小說為觀察場域〉(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徐國誠,〈《臺灣民報》的中國論述(1920-1927)〉(臺中:清歷史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徐淑賢,〈臺灣士紳的三京書寫:以1930-1940年代《風月報》、《南方》、《詩報》為中心〉(臺中: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徐意裁,〈現代文明的交混性格:徐坤泉及其小說研究〉(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張瑜庭,〈日本與臺灣的漢學連結: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11)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許倍榕,〈日治時期台灣的「文學」概念演變〉(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郭靜如,〈動盪時代中的變異風景:日據時期臺灣、「滿洲國」小說中「空間」描寫之比較〉(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泓達,〈東亞共同體的想像:日本的「亞細亞」與「近代」〉(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陳虹彣,〈日治時期臺灣人用教科書與日本國定教科書之比較:以1937-1945年國語教科書的編輯與教材為例〉(南投:暨南大學國際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8)。
陳莉雯,〈「島都」與「戀愛」:《風月報》相關書寫的再現與想像〉(新竹: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陳速換,〈久保天隨及其《澎湖遊草〉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3)。
曾巧雲,〈往返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中日移動經驗與夾縫地理〉(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
曾婉君,〈《三六九小報》通俗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文學敘事與文化視域的探討〉(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7)。
温惠玉,〈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漢文的應世與革新:以崇文社與臺灣文社為例〉(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黃俊豪,〈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之民族認同〉(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黃舒品,〈帝國觀看下的「臺灣」:日本文化人旅遊紀行中的權力論述、地方與性別〉(臺中: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溫若含,〈從意識啟蒙到創作轉折:日治時期新文學小說中的「戀愛」敘事研究(1920~1937)〉(臺北: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蔡佩玲,〈「同文」的想像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謝雪漁的漢文書寫〉,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蔡栢傑,〈「啟蒙/載道」與「東洋意識」——論日治前期台灣儒學的兩個面向〉(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蔡素真,〈日據時期臺灣人對日本文化之迎拒:殖民性、現代化與文化認同〉(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鄭仰峻,〈鄭成功民族英雄形象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鄭明珠,〈謝雪漁小說《櫻花夢》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賴佩均,〈想像大眾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羅詩雲,〈郁達夫在臺灣:從日治到戰後的接受過程〉(臺北: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