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提要「傳統」與「現代」乃是一組相對的概念,一般而言,知識分子跨越日治與民國二時代者,可歸納有三類:一、現代自由主義者;二、傳統兼現代者;三、漢式傳統者。本文所處理者為二十世紀在臺灣現代化之後遺存的漢式傳統文人。「傳統文人」是難有標準的定說,唯大抵出身於士紳、地主的世家或世族,曾受傳統儒教倫理或私塾教育者,因此多屬雅好漢學,甚至又從事研究者。黃得時可說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時代因子而言,本文論述範圍環繞黃得時(1909-1999)的生涯作為論述的中心,而追溯其父祖之輩來臺定居的前後過程,作為對其家庭背景初步認識的橋樑,進而思考文化變遷下黃得時家族的處境及其面對的問題。時間橫跨近百年,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所使用的語文有文言文、白話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日文。不可否認臺灣統治政權的更替,乃造成臺灣社會文化變遷最主要的因素所在,故同時擬藉此一專論的研究透視其時臺灣傳統文人的真貌及其在臺灣文學史上的定位,並省思當時之社會現象。本文選擇以文學、政治的角度切入,自認應可較為貼近研究之重心,正因衡量黃得時的家庭出生背景及其後接受私塾、日本殖民教育的經歷-亦即同時接受舊式傳統教育以及現代化但深具民族歧視的教育制度,其一生作為足當臺灣傳統文人這一特殊階級面臨文化變遷的一個代表,藉由本文的探討,應可提供些許對臺灣文化變遷的深入瞭解。本文共分五章,凡十五萬餘言。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方法,接著談到文獻探討以及本文的三個限制。第二章主要在介紹黃得時的家庭背景,以及其思想形成的背景及過程,特別是五四運動的影響以及民族自決的啟示。第三章,敘述其家族身為傳統士紳階級在日治時期所受的待遇以及他們看待傳統的方式、對時代潮流的回應方式,及其與統治者的關係;第二部分則針對黃得時參與的文學團體、主編生涯,探討他與當時臺灣文壇的關係及影響;第三部分的作品探討,黃氏有三十餘篇日文作品(包括戰後的一篇),本文以筆者之前請教日文老師所得之日文翻譯為主,參酌《臺灣文學集》的部分翻譯,兩相對照,來掌握其作品全貌;第四部分拿黃得時與同時期的文人:張深切、楊逵、楊雲萍三人作比較。第四章時間跨入到當代,首先針對五、六O年代的社會狀況與統治者的關係,作一陳述。本文以其獲聘進入臺大,是日後從事於學術研究最為關鍵之處。接著探討黃得時文化思想的轉變,逐漸與當代統治者利益結合的過程,著重在其與戰前的分野。第二部分著眼於戰前、戰後「意識型態」的轉變與剖析。第三部分是對其作品的探討,此時作品主要是承襲日治時期的研究。第五章總結全文,從限制、成就、文學評論家的定位思考、一生綜覽四個層面,將文化變遷與臺灣傳統文人的諸多糾纏,藉由對黃得時的歷史定位,提出更深一層的省思。
附錄一、 黃得時先生個人著作一覽表(一) 專書1. 1937年6月:《詞研究》2冊,稿本2. 1941年:《水滸傳(日譯)》6冊,臺北:清水書店(又東京日本出版配給株式會社,後只出版3冊)3. 1949年:《板橋詩苑別集 / 黃得時編》,臺北:薇閣詩社,518面4. 1953年:《聖經的故事 / 黃得時縮編》,臺北:東方出版社,40面(本書節選自舊約全書)5. 1955年1月:《千里尋母記(兒童讀物)》,東方少年雜誌,1-40面6. 1955年3月:《聖經的故事(兒童讀物)》,東方少年雜誌,1-40面7. 1961年11月:《臺北市沿革志稿》,臺北市志稿卷1,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92面8. 1962年:《水滸傳(改寫)》,臺北:東方出版社,336面(世界少年文學選集)9. 1962年:《小公主(改寫)》,臺北:東方出版社,332面(世界少年文學選集)10. 1962年:《小公子(改寫)》,臺北:東方出版社,282面(世界少年文學選集)11. 1966年:《世界文學少年選集(黃得時等改寫)》,臺北:東方出版社,30冊,九版(1-水滸傳,2-鐘樓怪人,3-4叢林奇談,5-小婦人,6-今古奇觀,7-孤星淚,8-愛的教育,9-小公子,10-天方夜譚,11-12三國演義,13-埃及豔后,14-俠隱記,15-羅密歐與朱麗葉,16-西遊記,17-仲夏夜之夢,18-茶花女,19-古城末日記,20-戰爭與和平,21-22東周列國演義,23-王子復仇記,24-小公主,25-十五少年飄流記,26-聊齋誌異,27-所羅門王寶藏,28-雙城記,29-凱撒大帝,30-基督山恩仇記)12. 1967年:《臺灣遊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特33號),面數龐雜13. 1968年:《川端康成 / (日)川端康成撰;小林秀雄編輯,黃得時解說》,臺北:鴻文,507面14. 1971年7月:《中國歷史故事精選》,青文少年文庫13,臺北:青文出版社,3版15. 1972年:《孝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56頁16. 1973年7月:《臺灣民間故事精選》,臺北:青文出版社17. 1974年:《辭源 / 黃得時監修、柯遜添校正、台灣商務印書館編審部編》,臺北:臺灣商務,4版18. 1975年:《千里尋母記》,臺北:東方出版社,40面19. 1977年:《彩色世界兒童文學全集 / 洪炎秋、黃得時監修》,25 冊,臺北:光復書局20. 1978年5月:《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的民族意識》,臺灣史研討會21. 1979年11月:《中華文化在日本》,教育部社會教育司22. 1980年6月:《人類的遺產(翻譯)》(三冊),臺北:光復書局23. 1981年9月,《臺灣的孔廟》,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24. 1981年10月:《臺北市發展史/黃得時任指導委員》(四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5. 1981年,《臺北市發展史-疆域與沿革》,臺北:著者自印,158面(臺大上架中)26. 印刷中,《顏氏家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7. 1982年1月:《臺灣歷史之認識》,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8. 1982年:《光復彩色百科大典 / 張崑雄等同編修》,10冊,臺北:光復書局29. 1982年:《賓漢 / 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1面,再版30. 1983年:《亞瑟王的故事 / 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1面,再版31. 1983年:《愛的花果 / 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1面,再版32. 1984年:《標準國字小學生辭典 / 黃得時監修、柯遜添校正》,臺北:東方出版社,8, 777, 29面33. 1988年:《三劍客 / 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2面,再版34. 1988年:《乞丐王子 / 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1面,2版35. 1988年:《巴爾街風雲 / 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1面36. 1988年:《四姊妹(小婦人)/ 路易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原著;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2面,2版37. 1988年:《勇敢的船長 / 拉第雅特.吉普林(Rudyard Kipling)原著;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1面38. 1988年:《苦兒流浪記 / 霍克特.馬羅(Hector Malot)原著; 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6面,2版39. 1988年:《湯姆叔叔的小屋 / 哈利葉‧皮嘉‧史杜(Stowe,Harriet Beecher,1811-1896)原著;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5面40. 1988年:《環遊世界八十天 / 久爾斯.貝倫(Jules Verne)原著;黃得時編譯》,臺北:光復書局,151面,2版41. 1990年:《布萊梅的樂隊(與怪物的三根毛髮合刊)/ 格林原著;黃得時改寫》,臺北:光復書局,48面,再版42. 1990年:《灰姑娘(與藍鬍子魔王合刊) / 貝洛原著;黃得時改寫》,臺北:光復書局,48面,再版43. 1990年:《幸運的漢斯(一次打死七隻)/ 格林原著;黃得時改寫》,臺北:光復書局,48面,再版44. 1990年:《森林中的三矮人;白蛇/格林原著;黃得時改寫》,臺北:光復書局,48面,再版45. 1993年6月,《評論集/黃得時作;王昶雄總編》,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305頁(附年表)46. 1999年2月,《臺灣文學集/黃得時作;葉石濤編譯》,高雄:春暉出版社,頁1-111(錄有:黃得時日治時期五篇作品)(二) 報刊及論文1. 1932年2月10日,<緋紅>,南音1卷4號,頁252. 1932年7月14日,<談談臺灣的鄉土文學>,《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64--693. 1932年7月15日a,<疑、思、問>,南音1卷9、10號,頁194. 1932年7月15日b,<兩個的數量>,南音1卷9、10號,頁195. 1933年1月:<乾坤袋>(隨筆集),臺灣新民報連載五十篇6. 1933年3月5日作,<中國國民性和文學特殊性>,臺灣新民報連載32回,自1933年3月12日起;並見於《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637. 1934年7月a:<科學上的真與藝術上的真>,先發部隊創刊號,29-31面8. 1934年7月b:<三句半話>,先發部隊創刊號,41-42面9. 1934年11月:<孔子的文學觀與其影響>,臺灣文藝創刊號,20-21面10. 1934年11月25日筆,1935年1月發刊:<民間文學的認識>,第一線第2號卷頭言,1面11. 1935年1月:<小說的人物描寫>,第一線第2號,75-83面12. 1935年2月1日:<『臺灣文藝』北部同好者座談會>,臺灣文藝2卷2號,1-7面(內有黃得時座談內容);中譯另見《張深切全集‧卷十一》,頁146-15613. 1935年9月:<讀郭沫若先生著「屈原」>,臺灣文藝8、9月合併號,113-116面14. 1936年:<牛津大學所藏臺灣歌謠書>,臺灣新民報15. 1936年3月,<橄欖>,臺灣新文學三月號(2、3月合併),第1卷第2號,頁74--80;並收錄於鍾肇政‧葉石濤主編,1979年7月,《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薄命》,臺北:遠景,頁261-27616. 1936年6月:<國姓爺北征中的傳說>,《臺灣民間文學集‧故事篇》,92-99面17. 1936年8月:<漢民族所謂「天」就>,臺灣時報201期,頁50-5718. 1936年10月,<臺新八月號創作評>,臺灣新文學九、十月合併號,第1卷第8號,頁41--4319. 1936年11月,<大文豪魯迅逝>,臺灣新文學十一月號,第1卷第9號,頁54-6020. 1936年12月,<臺灣文學界總檢討座談會>,臺灣新文學第2卷第1號,頁54-62(內有黃得時座談內容)21. 1936年12月20日,<達夫片片(郁達夫小傳)>,臺灣新民報22. 1937年2月,<年頭放言的小集>,臺灣新文學二月號,第2卷第2號,頁72--76(黃得時發言只佔一小部分)23. 1939年12月5日-1942年12月7日:<水滸傳(日譯)>,臺灣新民報連載1131回,連載3年24. 1939年3月:<蘇東坡海南島>,臺灣時報232號,頁222-23025. 1939年9月:<臺灣語「仔」字就>,臺大文學4卷4號,27-36面26. 1939年10月,<領臺前東臺灣開發>,臺灣時報237號(在「東部臺灣特輯」中)27. 1939年12月1日,<人>,華麗島(詩刊)創刊號,頁29;並見於羊子喬‧陳千武主編、陳千武譯,1982年5月,《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12-望鄉》,臺北:遠景,頁109-11228. 1940年1月:<香夢>-七言絕句六首,文藝臺灣1卷2號,頁124-12529. 1940年2月:<中國現代文學>,臺灣時報242號,128-143面(作者自署昭和15年10月9日作,有誤,應是昭和14年所作)30. 1940年5月:<臺灣文化史二名著>,文藝臺灣1卷6號,頁509-51131. 1941年1月:<新體制文化>,文藝臺灣2卷1號,頁106-107(龍瑛宗、長崎浩、黃得時)32. 1941年5月10日:<臺灣於文學書目 / 黃得時、池田敏雄合編>,「愛書」專集14輯,25-79面,附書名索引8面33. 1941年5月:<八景起原臺灣八景>,文藝臺灣2卷3號,頁25-2734. 1941年5月:<通事吳鳳>,臺灣總督府情報部編:《青少年劇腳本集》第一輯,青年劇部第三篇,頁不詳35. 1941年6月:<切拔-水滸傳樂屋>,臺灣文學創刊號,110-111面36. 1941年9月:<臺灣文壇建設論>,臺灣文學1卷2號,2-9面37. 1941年10月:<保生大帝傳說>,民俗臺灣1卷4號,22-25面(周金德,1955.6,翻譯此篇)38. 1941年11月:<敬惜字紙聖蹟亭>,民俗臺灣1卷5號,22-24面39. 1941年11月,<長沙詩人>,臺灣時報40. 1942年1月:<晴園讀書雜記>,臺灣文學2卷1號,頁200-20441. 1942年10月a:<娛樂布袋戲>,文藝臺灣3卷1號,頁6242. 1942年10月b:<輓近臺灣文學運動史>,臺灣文學2卷4號,2-15面43. 1942年10月c:<編輯後記 / 名和榮一、黃得時、張文環>,臺灣文學2卷4號,頁18544. 1942年11月:<臺灣年中曆‧五月‧美人>,文藝臺灣3卷3號,頁2245. 1943年2月:<人形劇歷史>,臺灣文學3卷1號,38-41面46. 1943年11月:<臺灣文學史序說>,臺灣文學3卷3號,2-11面47. 1944年2月:<大日本神國=國民座右銘首句>,臺灣文學4卷1號,頁20-2148. 1944年2月a:<臺灣文學史‧第一章明鄭時代>,臺灣文學4卷1號,60-69面49. 1944年2月b:<臺灣文學史‧第二章康熙雍正時代>,臺灣文學4卷1號, 97-118面50. 1944年9月:<盃珓考>,民俗臺灣4卷9號,1-6面51. 1945年3月:<無表情表情:本島人形劇將來>,臺灣時報28卷3號(總302)52. 1945年10月:<岳武穆的滿江紅>,臺灣新報,13-14面53. 1945年10月:<唐景崧與牡丹詩社>,臺灣新報,20-21面54. 1946年10月:<談臺灣的文化前途座談會>(發言部分),《新新》1卷7期,5-6面55. 1947年11月3日:<郁達夫先生評傳>,臺灣文化2卷6-8期,分別是15-17、21-24、21-24面56. 1947年12月:<趙甌北與臺灣>,臺灣文化2卷9期,8-9面57. 1948年5月1日:<背影(追悼許壽裳)>,臺灣文化3卷4期五月號,頁2158. 1949年2月28日:<詩鐘之起源及其格式>,人文科學論叢1輯,221-239面59. 1950年12月:<關於臺灣歌謠的搜集>,臺灣文化6卷3-4期合刊,31-38面60. 1952年2月:<古往今來話臺北(—萬華之歷史)>,臺北文物1卷1期,10-14面;另有一版,臺北文物創刊號,1955年12月,10-14面61. 1952年5月:<臺灣歌謠之形態>,文獻專刊3卷1期,1-17面62. 1953年4月:<大稻埕發展史—古往今來話臺北之二>,臺北文物2卷1期,81-94面63. 1953年8月:<大龍峒之沿革—古往今來話臺北之三>,臺北文物2卷2期,39-46面64. 1953年8月:<劍潭一帶的傳說奇聞>,臺北文物2卷2期,79-84面65. 1953年11月:<城隍的由來和霞海城隍廟—古往今來話臺北之四>,臺北文物2卷3期,83-94面66. 1954年1月:<城內的沿革和臺北城—古往今來話臺北之五>,臺北文物2卷4期,17-34面67. 1954年5月:<松山地區的沿革-古往今來話臺北之六>,臺北文物3卷1期,27-33面68. 1954年8月20日:<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說>上,臺北文物3卷2期,13-25面69. 1954年12月10日:<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說>中,臺北文物3卷3期,26-33面70. 1955年3月:<臺灣歌謠與家庭生活>,臺灣文獻6卷1期,31-36面;並見《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70--8871. 1955年6月:<保生大帝的傳說 / 周金德譯>,南瀛文獻2卷3-4期合刊,32-35面72. 1955年8月20日a:<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說>下,臺北文物4卷2期,104-120面(附記:<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說>(上、中、下)合載於1932年1月,「南音」創刊號目錄前,改題為<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無頁碼,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73. 1955年8月20日b,<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即<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說>(上、中、下)合載,今刊於南音創刊號目錄前,本無頁碼,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本文以其頁碼自行起迄之故,定為頁1-5674. 1956年12月:<臺灣民間故事集(民俗讀物)>,東方少年雜誌連載15篇75. 1956年12月:<中國歷史故事集(兒童讀物)>,東方少年雜誌連載20篇76. 1957年11月(昭和32年11月):<臺灣方志纂修之過去與現在>,神田博士還曆記念書誌學論集,675-691面77. 1959年6月:<晴園老人黃純青先生略傳>,臺灣文獻10卷2期,201-202面(署名為江夏生)78. 1960年7月:<中國文學史書目(與梁容若合著)>,圖書館學報2期,113-131面79. 1960年12月:<漢字總字數與常用字問題>,作者自印,1-21面80. 1961年3月:<六十年來中日學者研究中國文學專書書目之調查及整理>,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研究補助報告書49學年度,1-228面81. 1962年10月(昭和37年10月):<久保天隨博士小傳(日文)>,日本廣島大學中國中世文學研究2號,48-53面82. 1962年10月:<漢字總數與常用字數>,作者自印,1-29面83. 1962年11月:<論語與千字文—最早傳入日本的兩部中國典籍>,孔孟月刊1卷3期,9-11面84. 1963年4月:<孔子與青年>,孔孟月刊1卷8期,8-10面85. 1963年6月:<對偶之研究>,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研究補助報告51學年度,1-315面86. 1963年10月25日:<刀痕-光復前後二三事>,徵信新聞,11版87. 1963年11月:<釋奠典禮在日本—祀孔中心湯島聖堂興建經過>,孔孟月刊2卷3期,3-5面88. 1964年11月:<山井鼎的七經孟子考文—四庫全書中唯一的日本人著作>,孔孟月刊3卷3期,11-13面89. 1964年12月10-11日:<談集句詩>,中央日報;並見《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頁114--12490. 1965年2月3日:<老編輯趣話憶往>,新生報91. 1965年3月6日:<談「楓橋夜泊」詩>,聯合報聯合副刊;《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144--14992. 1965年3月20日:<陽關三疊曲>,臺灣新生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136--14293. 1965年4月1日:<中日人士看寒山詩>,中央日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150--15594. 1965年5月:<臺北孔子廟與其釋奠儀式>,孔孟月刊3卷9期,頁11--1495. 1965年5月6-7日:<唐詩與遣唐使>(本文資料一部份得自木官泰彥之著作),中央日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126--13596. 1965年6月:<梁任公遊臺考>,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研究補助報告53學年度,268面;臺灣文獻16卷3期1965年9月27日,1-68面97. 1965年6月30日:<荔枝、美人、文士>,臺灣新生報98. 1965年7月:<臺灣歌謠之研究>,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研究補助報告99. 1965年7月:<歷代字書與常用字數>,東海大學圖書館學報7期,59-76面100. 1965年7月:<從連雅堂的一封信看他的治學抱負>,傳記文學7卷1號,30-31面,下轉第51頁101. 1965年9月:<枸杞與唐宋詩人>,暢流32卷2期,頁10--11102. 1965年9月:<杜甫詩中的儒家思想>,孔孟學報10期,頁197-220103. 1965年10月22日:<章太炎與臺灣>,臺灣新生報104. 1965年11月a:<略述孔子對於真善美聖的看法>,孔孟月刊4卷3期,頁1--4105. 1965年11月b:<從論語看孔子的教學法>,孔孟月刊4卷3期,頁23--28106. 1966年3月:<唐薇卿駐臺韻事考—從「詩畸」與「謎拾」看當時觴詠之盛>,臺灣文獻17卷1期,頁44--54107. 1966年5月:<清代教育與臺灣之儒學>,孔孟月刊4卷9期,頁13--16108. 1966年5月7日-8日,<日本四大文豪誕生百年紀念>,臺灣新生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68--276109. 1966年7月:<遣唐使與唐代文化輸日之研究>,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補助報告54學年度110. 1966年10月8日:<承先啟後的光榮傳-字姓與燈號>,徵信新聞111. 1966年10月27日:<光復節談三字經>,臺灣新生報112. 1966年11月16日:<中華文化在臺灣>,中華日報副刊113. 1966年11月24日:<臺北城興建之始末-為臺灣現代化奠下重要基石>,臺灣新生報114. 1966年12月:<人口論文蜚聲國際(紀念陳紹馨)>,臺灣風物16卷6期-陳紹馨先生追悼號,頁3--8115. 1967年1月:<臺北地區之發展>,臺大考古人類學專刊4種,頁20--23116. 1967年1月:<鬼神的人格化=臺灣民間信仰之一大特徵>,臺大考古人類學專刊4種,頁56--59117. 1967年1月:<臺北城興建之始末>,臺大考古人類學專刊4種,頁93--98118. 1967年5月:<重訂中國文學史書目>(黃得時、梁容若合著),幼獅學誌6卷1期,頁1--36119. 1967年5月:<譚嗣同與臺灣>,傳記文學10卷5期,頁72--75120. 1967年9月:<三訂中國文學史書目>(黃得時、梁容若合著),文壇87期,頁19--37121. 1967年9月:<梁任公與國民常識學會-留存在臺灣的一些珍貴資料>,東方雜誌復刊1卷3期,頁66--73;並見於1976年5月,<梁任公與國民常識學會>,廣東文獻6卷1期,頁51-62122. 1967年9月13日:<日人對中國文化的研究>,青年戰士報123. 1967年11月9、10日:<三種永曆大統曆>(上、下),中央日報副刊124. 1967年12月:<梁任公論學詩及治學>,傳記文學11卷6期,頁46-49125. 1967年12月22日:<編寫兒童讀物注意點>,臺灣新生報兒童讀物專版126. 1967年:<臺灣歌謠之研究>,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補助報告55學年度127. 1968年2月11日:<元宵節談燈謎>,中央日報副刊128. 1968年3月:<胡承珙與其東瀛集>,臺灣文獻19卷1期,頁51-61129. 1968年4月:<儀禮古今文疏義與毛詩後箋(胡承珙兩部巨著)>,孔孟學報15期,頁159--166130. 1968年4月15日:<歌仔戲何處去-談臺灣地方戲劇的盛衰>,徵信新聞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6),頁90--97131. 1968年4月-1969年2月:<日本漢學研究之現狀>,孔孟月刊6卷8期(頁23-28)-7卷6期(頁20--24)132. 1968年5月1日:<天然足會與斷髮不改裝運動>,臺大考古人類學專刊5種,頁4--6133. 1968年5月1日:<明志書院的興建與遷移>,臺大考古人類學專刊5種,頁8--10134. 1968年5月1日:<鄭氏在臺頒製的永曆大統曆>,臺大考古人類學專刊5種,頁29--30135. 1968年5月1日:<臺灣歌謠研究概述>,臺大考古人類學專刊5種,頁44--46136. 1968年5月1日:<臺北城興建之始末=奠下臺灣現代化之重要基石>,臺大考古人類學專刊5種,頁93--98137. 1968年6月:<川端康成其人其事>,中央日報副刊;《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6),頁260--267138. 1968年11月,<書房、母校、高等科>,樹人-樹林國民小學七十週年校慶紀念特刊139. 1968年,<日本漢學研究史>,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補助報告56學年度140. 1969年1月:<觀光事業應內外並重;針對現實主張十二項改進意見>,觀光旅館20期(國家圖書館獨缺此期,未能得見)141. 1969年7月:<日本五山文學研究-宋元明文學對日本中世文化之影響>,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補助報告57學年度142. 1969年8月31日:<公文的語體化>,中央日報副刊143. 1969年:<清代文學評論史序文>(青木正兒原著,陳淑女譯,黃得時譯序文),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44. 1970年4月-1970年10月:<日本江戶時代儒家派系>,孔孟月刊8卷8期-9卷2期,分11次刊完145. 1970年5月22日:<臺北新公園的兩座古石坊>,大華晚報「鄉情」146. 1970年6月18日:<亞洲作家會議感想-我國小說多而不「著」,黃得時談「譯」而不作>,自立晚報147. 1970年6月19日:<筆會名稱中譯溯源-兼談扶輪社和獅子會譯法>,中央日報副刊148. 1970年7月:<日本明治維新以來之漢學研究>,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補助報告149. 1970年11月:<日本戰後之高等教育>,龍山(扶輪社專刊)150. 1970年11月:<寫給親愛的小朋友們>,兒童孝經序文151. 1970年12月:<儒學在日本思想史上之地位>,孔孟月刊9卷4期,頁14--17152. 1970年:<日本江戶時代的漢學研究>,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補助報告58學年度;即1972年11月:<日本近世(江戶時代)之儒學與其派系>,孔孟學會:「孔子學說對世界之影響」2輯153. 1971年1月:<臺灣光復前後的文藝活動與民族性>,「新文藝」月刊190期,頁37-47;三民文庫165,1973年11月,「談文學」154. 1971年2月27日,中國時報副刊「人間」,<日本文士自殺列傳>;《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78--298155. 1971年9月:<七月普渡談習俗>,豐年21卷17期,48面156. 1971年10月:<臺北盆地開發史略>,中原文化與臺灣157. 1971年11月:<圈選無選舉債的洪炎秋>,國語日報(「淺人淺言」內)158. 1971年12月:<臺北設府與臺灣建省考略>,臺灣文獻22卷4期,頁43--48159. 1971年:<日本明治維新以來之漢學研究>,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補助報告59學年度;即1968年4月-1969年2月:<日本漢學研究之現狀>,孔孟月刊6卷8期(頁23-28)-7卷6期(頁20-24)160. 1972年1月:<臺灣光復前後之文藝活動與民族性>,青溪55期,頁17-30;並見於1972年1月,新文藝月刊190期、1973年11月,三民文庫165「談文學」161. 1972年2月19日:<爆竹、屠酥、春聯>,中國時報副刊162. 1972年3月:<近代日本之建元與中國經典>,孔孟月刊10卷7期,頁17--18163. 1972年4月17日:<川端康成自殺>,中國時報第3版;臺灣新生報同日刊出164. 1972年6月:<臺北圖書館滄桑談>,圖書館學刊2期,頁94--126(另說頁94-106)165. 1972年7月:<日本百年來漢學研究名著提要彙編>,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研究補助報告61學年度166. 1972年7月9日:<日人最早之填詞>,中國時報副刊「人間」;《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6),頁162--165167. 1972年7月:<日本皇室的漢書御講書始>,孔孟月刊10卷11期,頁23--25168. 1972年7月:<近代日本之建元與中國經典--明治、大正、昭和三代年號之出處>,中國與日本141期,頁34169. 1972年7月23日:<省立臺北圖書館改隸問題>,中華日報170. 1972年8月:<雪國、千羽鶴、古都>(從諾貝爾獎獲獎作品-看川端康成之文學),中外文學1卷3期-川端康成專號,頁4--22171. 1972年8月:<川端康成簡明年譜>,中外文學1卷3期-川端康成專號,頁186--195172. 1972年8月:<孝經與其作者>,中央月刊4卷10期,頁139--144;中央月刊叢書「名著與名人」,1973年12月173. 1972年11月:<斯文會與湯島聖堂>,「孔子學說對世界之影響」2輯174. 1972年11月:<古今集「真名序」「假名序」就>,日本文化研究國際會議議事錄,日本筆會;另發表於「日本文化研究論」,日本筆會175. 1973年2月:<戰後日本文學與中日文化交流>,文藝理論專題研究報告(中央黨部文工會)176. 1973年9月:<中國文化與日本>,日中文化會議論文177. 1973年10月11-14日:<唐代文化與空海>,中國時報副刊,11版178. 1974年1月:<唐代文化空海>,問題研究新年號179. 1974年9月:<古往今來話西門>,遠東人9期,頁6--15180. 1974年9月:<大同思想與四維八德>,第三屆中國大陸問題及文化交流研討會論文181. 1974年10月:<日據時代的臺灣文學與抗日運動>,大學雜誌主辦座談會之發言182. 1974年10月:<臺灣研究資料收藏情形之報告>,第一次亞洲圖書館合作會議;並見於1975年4月,教育資料科學月刊7卷4期,頁15-17183. 1975年6月:<臺灣研究資料收藏情形概說>,臺灣文獻26卷2期,頁13-22;並見於1976年6月:<臺灣資料收藏情形概說>,史學會刊16期,頁26-35184. 1975年6月:<由藏書談起>,輔大圖書學刊4期185. 1975年8月24日:<抑揚頓挫吟古詩 / 林香葵紀錄訪問>,大華晚報副刊,「讀書人」186. 1975年10月25日:<臺灣教育與文學的發展>,自立晚報「臺灣光復三十年特刊」,11版187. 1975年11月:<從臺北帝國大學設立觀國立臺灣大學現況>,臺灣文獻26卷4期、27卷1期,1976年3月,頁224--245188. 1976年1月:<現階段的敦煌學>,藤枝晃著、黃得時譯,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卷1期,頁51-65189. 1976年1月:<『金瓶梅』之日譯與歐譯>,小野忍著、黃得時譯,中外文學4卷8期,頁94-100190. 1976年1月:<躍龍門‧射石虎>,軍民一家29期191. 1976年1月14日:<中日文學交流>,聯合報192. 1976年2月:<食甜甜大賺錢(春節談臺灣的過年習俗)>,軍民一家30期193. 1976年2月-3月:<臺灣研究的文獻資料>,國語日報194. 1976年4月8日:<臺灣中心的發揚>,中華日報195. 1976年4月17日,<白樺派和人道主義—日元老作家武者小路實篤逝世>,聯合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54-259196. 1976年4月26日,<石川達三其人其事-出席作家會議之日本代表>,中央日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38--247197. 1976年4月26日,<石川達三的自由論>,聯合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48--252198. 1976年4月29日:<芥川賞與直木賞-四十年來日本作家成名之路>,中國時報199. 1976年5月,<金瓶梅面面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卷5期,頁25-33200. 1976年6月,<序「唐代的詩人們」>,高明作、黃得時序,幼獅文藝43卷6期,總號270期,頁95-98201. 1976年6月:<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懷愛國詩人屈原>,軍民一家202. 1976年6月20日:<作家明信片>,聯合報203. 19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宣言之漢譯>,中央日報204. 1976年7月8日:<談小說獎>,聯合報205. 1976年9月:<臺北孔子廟碑文彙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02期;並見於1976年10月,臺灣風物26卷3期,頁150-160206. 1976年10月25日:<血濃於水之見證>,中央日報207. 1976年11月,<百年樹人話光復-三十年來本省教育之進步>,臺灣教育輔導月刊26卷11期,頁9-11208. 1976年11月,<指南宮與行天宮--略談呂仙祖和關恩主的行藏>,幼獅月刊44卷5期,頁6-14209. 1976年11月:<漢學研究在日本>,幼獅學誌13卷1期,頁221-258210. 1976年11月15日,<歸骨於田橫之島-傅斯年與臺大不被世人所知的幾項往事>,聯合報副刊;另載於1986年12月,海外學人173期,頁46-49211. 1976年12月11日:<日作家北條成二三事>,聯合報212. 1977年1月12日,<常用漢字在日本>,中央日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04--210213. 1977年1月12、13日:<日本審判查泰萊案發行人與翻譯者均判罪>(上、下),中國時報214. 1977年2月,<春聯溯源與楹聯類別>,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0卷2期,頁5-20215. 1977年2月12日,<日本常用漢字之增刪>,中央日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12-216216. 1977年4月5日:<天經、地義、民行-從孝經及論語談孔子之孝道>,大華晚報217. 1977年4月,<研究歷史、振興文學、考據語源-連雅堂先生對臺灣文化三大貢獻>,傳記文學30卷4期,頁10-17218. 1977年5月,<陳少廷編撰『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序>,大學雜誌107期,頁65219. 1977年5月3日作,<白蛇傳之形成>,中央日報;1977年6月,中國文選122期,頁78-82;並見《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166--172220. 1977年5月17日,<日本作家的收入>,臺灣新生報副刊221. 1977年6月3日,<臺灣詩薈與連雅堂:臺北市文獻會重印之緣起>,中央日報第10版;又收於1977.6.21臺北市文獻會印行之《臺灣詩薈》合訂本222. 1977年6月21日:<人蛇相戀在日本>,中國時報223. 1977年7月28日:<敬悼齊鐵恨>,國語日報224. 1977年10月,<司馬遷筆下的人權--張釋之列傳所見護法精神>,法論6期,頁59-61225. 1977年11月1日,<從日本的老人福利談起>,中央日報226. 1977年11月3日,<臺灣當年的文人抗日>,中央日報;1993年6月,《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頁186-195;1994年1月,中外雜誌55卷1期,總號323,頁76-80227. 1977年11月26日,<丹羽文雄榮獲文化勳章-日本古今文壇散記>,中央日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32--237228. 1978年,<醫術、文學、御史吟詠>,吳新榮追思錄,不詳229. 1978年:<張文環與臺灣文壇>,張文環追悼錄,不詳230. 1978年1月1日:<成立漢學中心推展文化建設>,不詳231. 1978年2月:<臺灣過年習俗談趣>,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卷2期,頁56-61232. 1978年5月:<懷念愛國詩人屈原--談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由來>,海外學人70期,頁11-16233. 1978年7月:<從「福爾摩莎」、「臺灣文學」到「在地上爬的人」>,收於《張文環先生追思錄》,臺中,自版234. 1978年10月,<明潭星墜,文環兄逝矣(代序)>、<張文環與臺灣文壇>,收錄於張良澤、張孝宗編《張文環追悼錄》(前文作於1978.3.18,後者作於1978.5.4)235. 1978年12月,<中國語言之科學研究--談瑞典漢學家高本漢之生平>,中國語文43卷6期,頁4-10236. 1978年12月14日:<高雄市地名探源-為行將升格院轄市而作>,臺灣時報237. 1979年1月26日,<作尾牙、迎新正、貼春聯:形形色色的臺灣過年風物詩>,臺灣時報副刊238. 1979年2月:<臺灣過年習俗談趣>,中外雜誌25卷2期,頁30-36;並見於1982年1月18日,淡江週刊239. 1979年2月:<中國人日本人觀>,日本東京雄山閣240. 1979年3月,<高本漢之生平及其著作(Karlgren,Bernhard╱1889-1978)>,丁邦新、黃得時合著『高本漢先生在漢學上的貢獻』,分載於華學月刊85期,頁35-39;華學月刊87期,頁47-52241. 1979年3月,<南宗畫‧北宗畫--從「畫禪室隨筆」看董其昌畫論>,中國美術學報,頁38-39242. 1979年5月29日:<黎庶昌與古逸叢書>,中央日報243. 1979年9月27日:<中日學位之比較>,中央日報244. 1979年10月,<楊守敬與日本訪書志>,湖北文獻53期,頁25-27245. 1979年11月20日:<中日歷代建元談趣--中華文化向外紮根之例證>,中央日報;並見於1979年12月,海外學人89期,頁33-36轉53頁246. 1979年12月,<血濃於水--談臺灣之人文>,自由青年62卷6期,頁58-68(全文轉載自孔孟月刊203期);並見於中國國學8期,1980年7月,頁45-52(全文亦選自孔孟月刊203期)247. 1979年12月7日,<煙雨濛濛憑弔珍珠港:日軍偷襲珍珠港三十八年>,聯合報第八版248. 1980年2月2日:<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愛情>,中國時報時報書引249. 1980年3月3日:<黑衣人,你心何忍>(部分發言),聯合報第8版250. 1980年3月4日:<猴年談中日之「守庚申」>,中央日報251. 1980年4月,<中日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紀要>,書和人387期,頁5-8252. 1980年5月:<談臺灣的姓氏>,黃得時講,中國與日本231期,頁24253. 1980年7月:<孝道之本義與行孝之步驟>,孔孟月刊18卷11期,頁66-74254. 1980年8月19日,<「漢學」的含意與演變>,中央日報;1980年9月,海外學人98期,頁16-21;1983年6月,中外雜誌33卷6期,總號196,頁55-58;並見於《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218-231255. 1980年10月21日:<從開羅宣言到受降典禮:光復前後富有歷史性的幾件事>,中央日報第10版256. 1980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前文壇>,青年戰士報257. 1981年1月1日:<雞鳴>,中國詩誌258. 1981年1月:<日本國會九十週年--從新舊憲法看政治之動向>,中國與日本239期,頁23-26259. 1981年7月:<臺灣光復前前後後>,書和人419期,頁1-6260. 1981年10月:<臺灣文人的抗日意識>,中外雜誌30卷4期,頁66-72261. 1981年10月23日,<歸還祖國脫離暴政>,青年戰士報262. 1981年10月25日,<從血緣看臺灣與大陸:異族統治下永不忘是中國人>,中央日報臺灣與大陸特輯263. 1981年10月25日,<慶光復談往事>,中央日報264. 1981年10月25日,<三十六年的振奮歷久彌新>,中國時報265. 1981年10月25日,<教育的光復人格的光復>,聯合報266. 1981年10月25日,<詩不分傳統與現代-詩的靈魂為時代精神>,臺灣新生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108--113267. 1981年10月31日,<感激蔣公對臺灣光復的安排>,自立晚報268. 1981年12月30日,<陽明學與明治維新>,中央日報副刊269. 1982年1月4日,<淡水廳志與其版本-追思中央研究院方杰人院士>,中央日報副刊270. 1982年4月5日,<蔣公計劃光復臺灣>,自立晚報271. 1982年5月20日,<五四與臺灣新文學>,中央日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178--184272. 1982年8月1日,<日本之文化勳章>,中央日報273. 1982年8月1-2日,<日本的文化財保護法與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比較>,中央日報274. 1982年10月25日,<碧血丹心話文人抗日>,中央日報第17版275. 1982年10月31日,<六十年來的俗文學>,自立晚報;《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98--102276. 1982年11月,<雨過天青話臺灣光復=永恆不變歷久彌新的感奮>,中外雜誌32卷5期,頁10-14277. 1982年11月21日,<先總統蔣公對日四大德澤應編入日本中小學教科書>,中央日報‧主流278. 1982年11月26日,<早稻田大學建校百年記>,中央日報279. 1982年12月30日,<赤壁賦九百年記>(1982年12月25日作),中央日報;並見於《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1993年6月,頁156-160280. 1983年3月1日:<耆宿談國運:縱容惡人就是扼殺人民的人權>,青年戰士報第3版281. 1983年3月6日:<知足無求>,自立晚報282. 1983年4月,<在中國不被重視而在日本備受歡迎之十部書>,中日韓文化關係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等合辦(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Sino-Korean-Japanese Cultural Relations,Taipei:Pacific Cultural Foundation),頁409-423283. 1983年5月14日,<日本百齡漢學家諸橋轍次及其著作>,國語日報‧書和人467期,頁1-6284. 1983年7月:<諸橋轍次其人其書>,中外雜誌34卷1期,總號197,頁131-135285. 1983年8月,<回憶語言學大師趙元任先生>,橋本萬太郎作、黃得時譯,傳記文學43卷2期,總號255,頁105-107286. 1983年8月20日,<在日本卻受歡迎的十部中國古書-上->,書和人474期,頁1-4;並見於1984年5月:<在日本受歡迎的十部中國古書>,太平洋文化基金會287. 1983年8月:<臺灣詩學之演變>,孔孟月刊21卷12期,總號252,頁44-48288. 1983年9月3日,<在日本卻受歡迎的十部中國古書-中->,書和人475期,頁1-4;並見於1984年5月:<在日本受歡迎的十部中國古書>,太平洋文化基金會289. 1983年9月17日,<在日本卻受歡迎的十部中國古書-下->,書和人476期,頁1-3;並見於1984年5月:<在日本受歡迎的十部中國古書>,太平洋文化基金會290. 1984年2月21日:<臺灣文學的展望>,自立晚報(「臺灣文學討論會」紀實)291. 1984年4月4-5日:<臺灣新文學播種者-賴和>,聯合報;收入1994年6月:《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頁238-247292. 1984年4月26日:<從閉關自守談知己知彼>,中央日報293. 1984年5月14日:<人生四書>,中央日報294. 1984年5月20日:<人生的里程碑>,聯合報295. 1984年5月,<中日比較文學見日文小說中文翻譯>,淡江學報21期,頁37-44296. 1984年5月,<五四對臺灣新文學之影響>,文訊月刊11期,頁45-79297. 1984年6月17日:<始政乎?死政乎?-日本治臺五十年血淚的回憶>,自立晚報298. 1984年6月24日:<川端康成遊日月潭>,自立晚報299. 1984年6月30日:<郁達夫來臺灣>,聯合報300. 1984年9月4日:<一萬二千天的光輝>,聯合報第8版301. 1985年5月4日,<「文藝發展的路向」座談會>,新生報副刊302. 1985年10月10日:<國慶特刊與光復號>,臺灣新生報第7版303. 1985年12月,<日據時期臺灣的報紙副刊-一個主編者的回憶錄>,文訊月刊21期,頁58-64304. 1985年12月,<江戶時代日本輸入明代方志>,山根幸夫作、黃得時講評,漢學研究3卷2期,總號6,第一冊,頁368305. 1986年3月25日,<沙漠變成叢林:四十年來的臺灣文藝>(部分發言紀錄),新生報副刊306. 1986年4月11日,<楊貴妃東逃日本之謎>,臺灣新生報副刊307. 1986年5月15日,<一00期感言:青年作家的溫床‧二十二年豐碩的成果>,臺灣文藝100期;另刊於1986.5.29,自立晚報副刊308. 1986年7月7日,<從店內到店外>,世界日報309. 1986年11月4日,<文學和宗教的溝通:簡介遠藤周作其人其事>,中央日報第2版310. 1986年12月4日,<血緣、郡望、姓氏>,中央日報副刊311. 1986年12月22日,<張文環的「父之顏」>,自立晚報副刊312. 1987年1月18日,<活生生的臺灣文學史:巫永福《風雨中的長青樹》>,自立晚報副刊313. 1987年2月9-10日,<正氣歌在日本>(上、下),臺灣新生報副刊314. 1987年2月11日,<寶島文學將躍登國際舞臺:祝臺灣筆會之成立>,自立晚報副刊315. 1987年3月28日,<新生報誕生前前後後:紀念發行一萬五千號而寫>,臺灣新生報第7版316. 1987年8月15日,<在山中聽日皇投降廣播>,中央日報副刊317. 1987年8月24-25日,<臺胞的抗日與民族文化的維護>(上、下),臺灣新生報副刊318. 1987年10月25日,<真空七十天>,中華日報副刊319. 1987年11月1日,<保生大帝與臺灣墾拓:樹林濟安宮沿革記>,臺灣新生報副刊320. 1987年11月23日,<濟安宮沿革和建醮>,自立晚報副刊321. 1987年12月20日,<梁實秋與大同工學院>,臺灣新生報副刊322. 1988年1月22日,<泰山其頹乎哲人其萎乎>,中華日報第17版323. 1988年2月11-12日,<探求健康和尊嚴:新月時代的梁實秋>(上、下),中央日報副刊324. 1988年8月2日,<日據時代的那道窄門>,中央日報長河副刊325. 1988年11月21日,<臺大與當代臺灣文學專輯>,中國時報開卷版326. 1988年10月,<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運動>,收錄於《歷史、文化與臺灣-臺灣研究研討會五十回紀錄》(下冊),板橋:臺灣風物雜誌社,頁541-554327. 1989年4月6日,<瀛社八十年>,中央日報長河副刊328. 1989年5月15日,<五四對臺灣文學的影響>,中央日報副刊329. 1989年6月25日,<揮手大棟山頂遙望大漢溪流:憶樹林小學點滴>,中央日報副刊330. 1990年2月:<禮失求諸野--中華文化在日本-上->,中外雜誌47卷2期,總號276,頁91-96,插圖見頁2331. 1990年3月:<禮失求諸野--中華文化在日本-下->,中外雜誌47卷3期,總號277,頁25-30332. 1990年3月26日,<揭開「孤鸞年」之謎>,中央日報長河副刊333. 1990年6月,<白蛇傳之形成及人蛇相戀在日本>,漢學研究8卷1期,總號15,頁743-749334. 1993年6月,<詩要復古>,《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頁104-107335. 1993年6月,<五四對臺灣文學的影響>,《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頁174-176336. 1993年6月,<日本漢學之探源>,《評論集》,板橋:北縣文化,頁196--203337. 1995年6月,<敬惜字紙及聖蹟亭>,『搶救龍潭聖蹟亭』部份內容,漢聲78期,頁133-134,總164頁338. 1996年4月:<臺灣文學史序說>,黃得時作、葉石濤譯,文學臺灣18期,頁59-74339. 1997年1月:<臺灣文學史>,黃得時著、葉石濤譯,文學臺灣21期,頁26-47340. 1998年6月20日-21日,<文人相重‧回顧魯迅的生涯與作品>,黃得時作、葉石濤譯,聯合報副刊(原題是<大文豪魯迅逝>)二、 黃得時先生評論引得1. 楚女(張深切),1934年11月,<評先發部隊>,臺灣文藝創刊號,頁5-112. 夜郎,1935年2月,<讀「第一線」小感>,臺灣文藝2卷2號,頁95-973. 徐玉書,1936年5月,<臺灣新文學社創設及「新文學」第一、二、三期作品的批評>,臺灣新文學1卷4號,頁97-1024. 楊雲萍,1943年9月1日,<糊鋏面皮-黃得時氏「臺灣文學史序說」讀>,文藝臺灣6卷5號,頁44-475. 劉德漢,1976年9月:<中華民國文史界學人著作目錄黃得時、王靜芝>,書目季刊10卷2期,頁172-1776. 董益慶訪問紀錄,1976年9月23日:<黃得時談讀書教書著書>,自立晚報7. 黃武忠,1980年8月10日,<出身書香門第的黃得時>,收錄於《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作家小傳》,臺北:時報文化,頁107-1098. 胡有瑞,1982年5月:<訪文藝先進作家專輯:中國文化的尋根者--訪黃得時教授>,中央月刊14卷7期,頁87-899. 盧蕙馨,1982年9月6日,<黃得時退而不休滿室生春>,民生報第7版10. 盧蕙馨,1982年9月20日,<黃得時專攻中日比較文學研究臺灣鄉土史料>,世界日報「人與事」11. 淡江週刊社編,1982年10月24日,<黃得時訪問紀錄>,《淡江週刊》890期,第三版12. 程榕寧,1983年5月15日,<黃得時談日人重視的十部中國書(一)>,大華晚報第11版(共計連載五次,另四次為5.22、5.29、6.5、6.12,大華晚報第11版)13. 黃武忠,1984年5月,<潛研中日文學的黃得時>,收錄於《臺灣作家印象記》,臺北:眾文圖書,頁59-6314. 李宗慈,1984年8月:<靜觀學問的黃得時先生>,文訊月刊13期,頁234-270(附:黃得時先生著作一覽表,頁255-270)15. 江妙瑩,1985年5月6日:<買書當字典:黃得時為中國文字學史建檔>,自立晚報第12版16. 李宗慈,1987年12月:<訪黃得時,談郁達夫>,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叢刊2期,頁275-27717. 廖仁義,1989年1月13日,<採訪黃得時>,中國時報開卷版18. 王玫惠,1990年10月25日,<二二八事件:臺灣新生報始末>,臺灣新生報第8版19. 陳義芝,1991年6月29日,<蒼茫氣象:訪黃得時先生>,聯合報副刊20. 李宗慈,1995年7月:<三度中風的黃得時教授>,文訊月刊79期,總號117,頁16-1721. 林漢傑,1996年1月12日,<聯副「趨寒送暖」行動報導一大音希聲‧大象希形拜訪文壇前輩黃得時先生>,聯合報副刊22. 黃武忠,1996年11月12日,<凋零聲聲嘆:憶聯副「寶刀集」>,聯合報副刊23. 陳豔紅,1998年3月30日,<我所認識的黃得時老師>,聯合報副刊24. 施懿琳,1998年5月:<記黃得時老師二、三事>,文訊11期,頁82-8525. 彭瑞金,1999年2月28日,<直接走進歷史的文學家>,臺灣日報第27版26. 廖清秀,1999年3月13日,<逍遙遊-敬悼得時師>,聯合報副刊27. 陳文芬,1999年3月21日,<黃得時紀念展,臺南揭幕>,中國時報第11版28. 彭瑞金,1999年3月21日,<葉石濤的《臺灣文學集》與黃得時>,臺灣日報第27版29. 鍾肇政,1999年4月12日,<臺灣文學研究的先驅:黃得時>,自由時報副刊第41版30. 黃武忠,1999年4月12日,<臺灣文學活字典:懷念黃得時教授>,聯合報副刊第37版31. 鍾肇政,1999年4月19日,<菁英中的菁英>,自由時報副刊第41版32. 呂興昌,1999年5月20日,<黃得時生平著作年表初編(未定稿)>,尚未出版,目前有三十頁(論文審查當日,蒙呂興昌老師惠賜初稿,特此致謝)三、 參考書目(一) 文獻資料1. 1920年-1922年2月,《臺灣青年》,1卷1號-4卷2號,東方文化書局影印出版(1973年春季)2. 林呈祿主編,1922年5月,《臺灣》,第3年第1號-第5年第2號,東方文化書局影印出版(1973年春季)3. 林呈祿主編,1923年4月-1930年3月,《臺灣民報》,1卷1期-305號,東方文化書局影印出版(1974年春季)(第一任編輯)4. 林煥清主編,1930年3月-1932年4月,《臺灣新民報》,306號-401號,東方文化書局影印出版(1974年春季)5. 葉榮鍾主編,1932年1月-11月,《南音》,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6. 蘇維熊主編,1933年7月-1934年6月,《》,東京臺灣藝術研究會編,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7. 廖漢臣主編,1934年7月-1935年1月,《先發部隊》、《第一線》,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8. 張星健主編,1934年11月-1936年8月,《臺灣文藝》,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9. 楊逵主編,1935年12月-1937年6月,《臺灣新文學》,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10. 西川滿主編,1940年1月-1944年1月,《文藝臺灣》,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11. 張文環主編,1941年5月-1943年3月,《臺灣文學》,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12. 興南新聞社編,1943年3月15日,《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3. 長崎浩主編,1944年,《臺灣文藝》,東方文化書局復刻本第17卷14.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73年5月31日復刻版,《臺灣社會運動史》,東京:龍溪書舍(歷史系363.23209 704)15. 臺灣總督府警察局編,1989年,《臺灣社會運動史》(原《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中卷),中譯本,臺北:創造出版社16. 林川夫編審,1990年1月,《民俗臺灣》,1卷1號-5卷1號,1941年-1945年,中文版,臺北:武陵書局出版17. 《臺灣文化》(1946.9-1950.12)18. 《新新》(1945.11.20-1947.1.5)19. 《臺灣新生報》(1945-1950)20. 《公論報》「臺灣風土」副刊(參考:1948.5-1950.10)21. 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6年5月,《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特輯》,臺北: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印22. 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6年12月,《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特輯》,臺北: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印23. 林興仁主修╱盛清沂總纂,1949-1950排印本影印(共27卷),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24. 大華晚報社編,1963年1月1日,《臺灣通覽》(增訂本),臺北:大華晚報社25. 李汝和主修/王世慶整修/張炳楠監修,1970年6月30日,《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6. 劉寧顏主編/洪敏麟編著,1983年6月30日,《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二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1年11月,《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二) 專書1. 臧勵龢等編,1931年5月,《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 泰納(Hippolyte Taine)撰/平岡昇譯,昭和15(1940)年6月1日,《英國文學史》第三卷(全三卷),東京市:創元社/國立臺灣大學裝訂本,撰者改譯為戴納(臺大總圖2F人社資料區873.9 5050 v.3)3. 泰納(Hippolyte Taine)撰/平岡昇譯,昭和18(1943)年1月20日,《英國文學史》第一卷,東京市:創元社/國立臺灣大學裝訂本,撰者改譯為戴納(臺大總圖2F人社資料區873.9 5050 v.1)4. 葉榮鐘等著,1976年12月,《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歷史系922.932 729,另以「日據時期臺灣政治運動史」為題發表於自立晚報1970.4.1-1971.1.10)5. 王詩琅,1978年,《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臺北:臺灣風物社6. 孫文,1978年7月,《三民主義-增錄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正中書局7. 中央日報出版部,1979年2月,《主流選集》(第一輯),臺北:中央日報8. 李南衡,1979年3月15日,《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1-5),臺北:明潭出版社(本文分別以a-e表1-5卷)9.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1979年7月:《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共八冊,臺北:遠景出版社(本文分別以a-h表1-8冊)10.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主編,1981年,《文學史話》,臺北:聯合報社11. 吳新榮著/張良澤編,1981年,《吳新榮日記(戰前)》,臺北:遠景出版社12. Jameson Fredric,1981年,《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US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3. 聯合報編輯部編,1981年10月,《寶刀集:光復前臺灣作家作品集》,台北:聯合報社14.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陳千武譯,1982年5月,《臺灣文學全集》【9-12冊】,臺北:遠景出版社(本文分別以I-L表9-12冊)15. Gellner Ernest,1983年,《Nations and Natonalis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6. 張健,1983年11月,《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7. 今井清一著/楊孝臣、郎唯成、楊樹人譯,1983年11月,《日本近現代史‧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8. 楊逵,1985年3月,《壓不扁的玫瑰》,臺北:前衛出版社19. 夏志清原著/劉紹銘編譯,1985年11月15日新版,《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 葉石濤著,1987年2月1日,《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1. 連溫卿,1988年,《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出版社22. 施敏輝編,1988年9月,《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23. 淺井清等編,1988年9月10日,《研究資料現代日本文學-第一卷小說‧戲曲Ⅰ》,東京:明治書院24. 陳芳明主編,1988年9月15日:《楊逵的文學生涯》,臺北:前衛出版社25. 張炎憲主編,1988年10月:《歷史、文化與臺灣-臺灣研究研討會五十回紀錄》(下冊)(共上、下兩冊),板橋:臺灣風物雜誌社;另有《歷史、文化與臺灣-臺灣研究研討會一百回紀錄》四冊本26. 李獻璋編著,1989年2月1日再版,《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龍文出版社27. 李建興,1989年6月,《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28. 吳新榮,1989年7月1日,《吳新榮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29. 臺灣文學研究會主編,1989年8月20日,《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灣文學研究會論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30. 葉石濤,1990年1月,《臺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31. 葉石濤,1990年3月,《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32. 廖仁義,1990年3月25日,《異端觀點:戰後臺灣文化霸權的批判》,臺北:桂冠出版社33. 陳平原,1990年5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34. 盧修一,1990年5月,《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1928-1932)》,臺北:前衛出版社35. 尾崎秀樹,1991年,《近代文學傷痕》,東京:岩波書店36. 張恆豪編,1991年2月1日a,《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臺北:前衛出版社37. 張恆豪編:1991年2月1日b,《臺灣作家全集-楊逵集》,臺北:前衛出版社38. 張恆豪編:1991年2月1日c,《臺灣作家全集-張文環集》,臺北:前衛出版社39. 唐月梅、葉渭渠著,1991年6月,《日本現代文學思潮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40. 黃純青,1992年6月:《晴園詩草‧上卷》,臺北:龍文,頁1-10941. 施淑編,1992年12月,《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出版社42. 黃昭堂作/廖為智譯,1993年12月:《臺灣民主國之研究》,臺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43. 下村作次郎,1994年1月31日,《文學讀臺灣》,東京:田書店44. 黃惠禎,1994年7月1日,《楊逵及其作品研究》,臺北:麥田出版社45. 黃英哲編,1994年12月:《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臺北:前衛出版社46. 張炎憲總編輯,1995年9月,《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臺北:吳三連基金會出版47. 張炎憲總編輯,1996年2月,《臺北都會二二八》,臺北:吳三連基金會出版48. 楊碧川,1996年4月,《臺灣現代史年表》,臺北:一橋出版社49. 莊萬壽,1996年7月a,《臺灣論》,臺北:玉山社50. 莊萬壽,1996年7月b,《中國論》,臺北:玉山社51. 張炎憲等主編,1996年9月,《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出版52. 岡崎郁子著/葉笛、鄭清文、涂翠花譯,1996年9月,《臺灣文學-異端的系譜》,臺北:前衛出版社53. 林秋敏整理:1996年10月:《林衡道先生訪談錄》,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54. 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1997年2月,《從文學讀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55.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1997年6月a,臺南:臺南市文化中心56.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1997年6月b,臺南:臺南市文化中心57. 葉石濤,1997年6月c,《臺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出版社58. 弦、陳義芝主編,1997年11月,《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59. 張深切,1998年1月1日,《張深切全集》【卷1-12】,臺北:文津社(本文分別以a-L表1-12卷)60. 葉石濤,1998年4月30日,《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61. 葉石濤編譯,1999年2月,《臺灣文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三) 報刊及論文1. 蔣渭水,1926年9月21日,<反對建設臺灣大學>,《臺灣民報》(第二卷第十八號)社論2. 楊肇嘉,1932年4月,<臺灣新民報小史>,收於《臺灣新民報》第15冊附錄,頁碼自行起迄,頁1-343. 張深切,1935年1月1日,<文聯報告書>,臺灣文藝第2卷第1號,頁8-94. 林克夫,1935年1月1日,<清算過去的誤謬>,臺灣文藝2卷1號,頁18-205. 楊逵,1935年4月,<文藝批評基準>,臺灣文藝2卷4號,頁18-236. 可軒黃洪炎編,1940年,<黃得時詩選>,收錄於《瀛海詩集》,臺灣詩人名鑑刊行會發行,頁123-1257. 伊東亮(楊逵),1943年7月,<糞擁護>,臺灣文學3卷3號,頁17-218. 楊雲萍,1943年9月1日,<見學方法>,《朝日新聞》9月1日(朝刊)9. 紀錄人不詳,1944年12月,<「臺灣決戰文學會議」紀錄>,文藝臺灣7卷2號,頁32-35(黃得時部分發言)10. 龍瑛宗,1946年6月22日,<文化擁護>,《中華日報》「文藝」欄11. 楊雲萍主編,1946年9月15日,<本會記錄‧日誌>,《臺灣文化》創刊號,頁28-3112. 楊雲萍,1947年1月5日,<文化的交流>,《新新》2卷1期卷頭語13. 黃純青,1948年10月,<民族抗戰在臺灣>,臺灣省通志館《臺灣省通志館館刊》創刊號,頁22-2414. 賴明弘,1954年,<我的文學回顧-臺灣文藝聯盟創立的斷片回憶>,收錄於《新文學雜誌叢刊》復刻本臺灣文藝,置於創刊號前,頁57-6415. 黃城,1954年8月20日,<談談「南音」>,臺北文獻委員會:臺北文物3卷2期16. 郭千尺(郭水潭),1954年12月10日,<臺灣日人文學概觀>,臺北文物3卷3期,收錄於《臺灣新文學雜誌叢刊》第17卷,無頁碼17. 龍瑛宗,1954年12月10日,<日人文學在臺灣>,臺北文物3卷3期,收錄於《臺灣新文學雜誌叢刊》第17卷,無頁碼18. 黃純青遺稿,1960年12月,<晴園老人述舊(5)>,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文物》9卷4期,頁108-11619. 蔡培火,1965年6月27日,<日治時期臺灣民族運動>,《臺灣文獻》16卷2期,頁17520. 楊雲萍,1966年12月,<陳紹馨君的回憶>,臺灣風物16卷6期-陳紹馨先生追悼號,頁21-2221. 莊幼岳主編,1969年,<黃得時詩選>,收錄於《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臺北:瀛社辦事處,頁碼不詳22. 鍾肇政,1979年6月1日,<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盲點-對皇民文學的一個考察>,聯合報副刊23. 余英時,1982年1月1日:<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反省與展望>,收於《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頁1-2924. 林瑞明,1984年5月,<山河初探-楊雲萍論之一>,《臺灣文藝》88期,頁197-20425. 鄭貞銘,1985年12月,<副刊編輯的素養>,文訊月刊21期,頁65-6826. Smith,Athony D.,1986年,<Are Nations Modern?>,《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Basil Blackwell,頁6-2027. 莊永明,1986年12月22日,<郁達夫訪臺>,自立晚報第10版28. 莊永明,1987年5月a,<《臺灣文化》月刊回顧>,《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叢刊》第一輯,頁199-20429. 莊永明,1987年5月b,<《臺灣文化》月刊編目>,《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叢刊》第一輯,頁205-21730. 若林正丈,1987年9月1日,<臺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臺灣座標」>,當代第17期,頁40-5131. 呂正惠,1988年5月,<詹明信「政治潛意識」理論概述>,收錄於《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頁285-29632. 莊幼岳主編,1989年,<黃得時詩選>,收錄於《瀛社創立八十週年紀念詩集》,臺北:瀛社辦事處,頁41-4433. Renan Ernest,1990年再版,<What is a Nation>,Hommi K. Bhabha ed.,《Nation and Narration》,Lodon:Rougledge34. 傅偉勳,1990年7月,<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收錄於《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出版,頁1-4635. 葉石濤口述/許雪姬紀錄,1992年,<葉石濤先生訪問紀錄>收入《口述歷史-228事件專號》,中研院近史所36. 游喚,1992年1月,<八十年代臺灣文學論述之變質>,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5期,頁29-5437. 秦賢次,1994年,<「臺灣文化」覆刻說明>,收錄於《臺灣文化》覆刻本,臺北:傳文文化事業出版,頁1-538. 張光直,1994年6月,<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第1卷第1期,頁12-2339. 柳書琴,1994年6月:《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臺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臺大史研所碩士論文,192頁40. 劉義周,1995年,<臺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微捲),臺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41. 林春蘭,1995年7月,《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42. 許俊雅提,1997年1月10日:<鳥瞰日治時期臺灣報紙副刊-以《臺灣新民報》系統為分析場域>,聯合報文建會主辦: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術研討會,頁113-147(蒙許俊雅老師惠賜原稿,特此致謝)43. 林安梧,1997年3月10日,<張深切的「臺灣性」與「中國性」及其相關之問題>,頁1-15(感謝林安梧先生於師大講演「臺灣哲學的貧困及其再生」時贈與筆者)44. 賴宣任,1997年6月,<臺灣心聲永流傳,歷經滄桑歌仔戲>,興大夜刊第五十七期,頁86-8845. 洪世昌:1997年6月,《「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2頁46. 張深切,1998年1月1日k,<對臺灣新文學路線的一提案>,收錄於《張深切全集》【卷11】,頁168-181;原載於1935年2月1日,《臺灣文藝》2卷2號47. 張深切,1998年1月1日k,<《臺灣文藝》的使命>,收錄於《張深切全集》【卷11】,頁191-196;原載於1935年5月5日,《臺灣文藝》2卷5號48. 吳學平、李次高編輯,1998年1月1日,<謎匯>第150期,臺北:集思謎社49. 陳建忠,1998年7月9日,<徘徊不去的殖民主義幽靈-論垂水千惠的「皇民文學觀」>,聯合報副刊50. 戴國煇,1999年1月11日,<時代留下的課題-淡水陳家的浩劫與《現代日本語實用語法》>(下),聯合報副刊51. 莊幼岳主編,1999年2月,<黃得時詩選>,《瀛社創立九十週年紀念詩集》,臺北:瀛社辦事處,頁碼尚未知(預計出版)52. 彭瑞金,1999年2月14日,<今日臺灣大賣出>,臺灣日報第27版53. 彭瑞金,1999年3月7日,<另類臺灣作家的典型>,臺灣日報第27版四、 黃得時先生年表增補(以《評論集》之「黃得時年表」為底本,考訂如後)1909年 1歲-11月5日生於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今臺北縣樹林鎮)。其父黃純青是當時著名舊詩人,育有四子三女,長子逢時,次子及時,三子得時,四子當時,黃得時繼承黃純青對文學的愛好,自幼生長於優裕的家境,耳濡目染其父的文學之風。長女秋濤嫁給醫學士葉炳松、次女秋英嫁給醫學士陳茂麟、三女秋燕嫁給實業家陳常俊。1914年 6歲-進入私塾修習漢文,誦《唐詩》、《詩經》、《三字經》等,並讀公學校(小學)一、二年級課文。塾師姓王名許,有時王作霖秀才亦來幫課。1916年 8歲-進入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臺北縣樹林鎮)公學校就讀。1924年 16歲-考入臺北州立第二中學(即今日成功中學之前身)。1928年 20歲-負笈日本,就讀於早稻田大學。1929年 21歲-由於無法適應日本氣候,束裝返國,立即考入臺北高等學校(即今師範大學址)。1932年 24歲-與同鄉名媛陳桂花(瓊華)女士(1918.1.9-1964.12.17)結婚(共育有三子四女:男文雄、正雄、武雄,女勝子(呂興昌:「戰後改名勝珍」)1943年5月6日,次女梅子出生(呂興昌:「戰後改名梅珍」)。1946年11月3日三女偑珍出生。1962年7月11日,四女秀珍出生)。1933年 25歲-以優異成績考入帝國大學東洋文學科。1月,以<乾坤袋>隨筆集獲《台灣新民報》連載,共50回。3月,以<中國國民性與文學特殊性>發表於《臺灣新民報》,共連載32回。10月,與廖漢臣、陳君玉、林克夫三人被選為臺灣文藝協會幹事,幹事長是郭秋生。1934年 26歲-5月6日在臺中西湖珈館2樓,召開第一回全省性的文藝大會,共組「臺灣文藝聯盟」。公推黃純青為大會主席,北、中、南部計有82人參加。黃得時被選為聯盟的北部負責人之一。1936年 28歲-11月,郁達夫受臺灣新民報之邀來臺訪問,黃得時曾與他討論文學問題多次,並於臺灣新民報撰寫<達夫片片>專論,共20餘回。1937年 29歲-3月,自臺北帝國大學畢業。畢業(3月1日)後即受延聘,進入《臺灣新民報》擔任漢、日文「學藝欄」主編,並於7月1日起,開始任職專門日文主編。後來應聘擔任文化部次長及社說委員。以日文譯述《水滸傳》,自12月5日起開始連載,直到1942年12月7日止。〔黃得時:「水滸傳是臺灣新民報系列上連載的,昭和14(1939)年12月5日起,每天四張稿紙寫下來」的。(黃得時,1941.6,pp.110-111)〕依此說,《水滸傳》連載的時間應移至1939年的記事,且總共費時三年,而非五年。五年之說恐怕乃李宗慈訪黃得時的時候,誤憶或誤記所致。1939年 31歲-9月,黃得時與吳新榮、楊雲萍、龍瑛宗等人加入第一期「臺灣文藝家協會」的前身「臺灣詩人協會」。以日文譯述《水滸傳》,自12月5日起開始連載,直到1942年12月7日止。1940年 32歲-1月,西川滿創辦《文藝臺灣》。黃得時加入西川滿所發起的「臺灣文藝家協會」,成為《文藝臺灣》的編輯委員之一,與張文環等人皆為同仁。1941年 33歲-2月在情報部等單位策動下新「臺灣文藝家協會」成立,舊「臺灣文藝家協會」解散,黃得時、張文環、楊雲萍、龍瑛宗等人列名於新「臺灣文藝家協會-臺北準備委員會」名單之中。5月,與張文環、王井泉結合同好及對臺灣人有好感的日本作家,共組「啟文社」,於5月27日創辦《臺灣文學》季刊,以與西川滿的《文藝臺灣》對抗。9月7日,與《臺灣文學》同仁張文環、陳逸松、王井泉及巫永福等一行五人,訪問鹽分地帶作家,並於琅山房簽字留念。是年,《水滸傳》日譯六冊,由清水書店刊行,後來只有三冊付梓。1942年 34歲-7月,「臺灣文藝家協會」在情報部等單位策動下,再次進行改組。7月24日,全國新聞社整理統合方針決定一府縣統合一種報紙。11月,舉行第一次「大東亞文學者大會」。1943年 35歲-黃得時擔任《臺灣新報》社說員、文化部次長,負責主編文化版,並因此認識吳濁流(大陸新報文化部)、龍瑛宗(臺灣新報文化部)。9月,義大利投降,《臺灣文學秋季號》以「無補於時局」被官方禁止。11月13日,黃得時與楊逵、張文環等人參與於臺北公會堂召開的「臺灣決戰文學會議」,與西川滿提議將文學雜誌納入「戰鬥配置」發生意見衝突,幸張文環應變得宜,未生事端。官方准許《文藝臺灣》與《臺灣文學》再辦一期,再作決定。12月25日,《臺灣文學》被迫停刊。1944年 36歲-3月27日,《興南新聞》刊出<停刊之辭>。《臺灣新民報》從《臺灣青年》起至《興南新聞》止,連續25年的《臺灣新民報》系統至此被迫停刊。1945年 37歲-春,離開了工作近八年的報紙編輯崗位。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盟軍正式宣佈投降,臺灣自此脫離日本五十一年的殖民統治。10月10日,再度回到離開半年的《臺灣新報》,(1947年後易名為《臺灣新生報》,1949年停刊)擔任副總編輯。12月1日,開始在臺灣大學中文系任教,並兼任該校的教務主任。1947年 39歲-4月,離開《臺灣新生報》,至此真正脫離其一直相與生活的新聞文學。擔任臺灣省文獻會、臺北市文獻會委員等職,並參加臺北規模最大的傳統詩社「瀛社」,同時擔任副社長。1955年 47歲-1月,兒童讀物《千里尋母記》由東方出版社刊行。3月,兒童讀物《聖經的故事》由東方出版社刊行。1961年 53歲-《臺北市志稿》卷一<沿革志>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刊行。1962年 54歲-兒童讀物《水滸傳》、《小公子》、《小公主》由東方出版社刊行。1964年 56歲-原配陳女士因胃癌而去世,葬於陽明山公墓。1967年 59歲-散文集《臺灣遊記》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刊行。1969年 61歲-《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由臺北瀛社刊行,內有黃得時詩作數首。再度續絃,娶黃秀美女士為妻(後育有一子,名建雄)。1971年 63歲—編《中國歷史故事精選》由青文出版社刊行。1973年 65歲-編《臺灣民間故事精選》由青文出版社刊行。5月20日,四子建雄出生。1974年 66歲-《孝經今註今譯》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刊行。1976年 68歲-接受教育部頒發「八德獎章」。(黃得時,1976.11,p.9)1978年 70歲-論著<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的民族意識>由臺灣史研討會刊行。1979年 71歲-據《評論集》載:「黃得時接受教育部頒發『八德獎章』」。但黃得時自言:「68歲獲『八德獎章』」。(黃得時,1976.11,p.9)應是《評論集》記錄有誤。論著《中華文化在日本》由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刊行。1981年 73歲-論著《臺灣的孔廟》由臺灣省政府新聞處刊行。論著《臺北市發展史》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刊行。1982年 74歲-論著《臺灣歷史之認識》由臺灣省文獻會刊行。1983年 75歲-6月,自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10月8日,發生輕微腦中風,不便於走路,家中事物蓋由夫人黃女士悉心照料。1984年 76歲-接受淡江東方語文學系專任教授聘書。5月,發表<中日比較文學見日文小說中文翻譯>。1988年 80歲-第二次中風。1992年 84歲-介於1992年年底與1993年年初,教授第三次中風,已鮮少出門的身體,再度受到神經的壓迫,不但左半邊身體幾乎完全不能動彈,連帶壓迫腦神經中樞,教授幾乎喪失語言說話的能力,至於記憶,也呈現空白。1984-93年 76-85歲-調養身體,並勤於閱讀,期盼以漢文完成《臺灣文學史》。1995年 獲頒國家文藝榮譽獎章以及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榮銜。1998年 90歲-3月10日捐贈兩千多本藏書及一千多件文物予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1999年 91歲-2月18日過世,享年91歲,其畢生為臺灣新文學所付出的心力,將永為後人追思。3月16日,總統府明令褒揚。3月20日,位於臺南的文資中心籌備處,舉辦黃得時紀念展,並由學者呂興昌主持追思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