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浩勳
論文名稱: 中學生能力觀之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公立國民中學為例
指導教授: 張建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6
中文關鍵詞: 能力能力觀中學生社會階級學校生活
英文關鍵詞: ability, perception of ability,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social class, school lif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8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能力」是時常掛在嘴邊的詞語,而教育人員更是以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為首要目標。然而身為教育的主體-學生自己是怎麼看待「能力」一詞,對於他們而言,能力的意義究竟為何,是否與成人世界所定義的能力相同,而他們是怎麼樣看待自己的能力,這些看法又是如何影響他們在學校的生活表現,教育人員又能從中得到何種啟示,規劃出更適合學生的教育實踐方式。
    因此,本研究以中學生為主體,描述其能力觀之形塑與對於學校生活的影響,冀望藉此讓中學生以自己的聲音敘說自身的能力觀。研究目的如下:
    一、描述中學生所抱持能力觀的內涵
    二、探究影響中學生形塑能力觀的因素
    三、發掘中學生能力觀與其在學校學習上的關聯
    四、提出建議供現場教師於實務教學上參考
    為能厚實的描述中學生的能力觀,本研究採取長期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式,並選取台北市某所公立國中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國二下學期開學之後,進入現場進行實徵資料的蒐集,直至國三上學期末結束,研究時程為期一年左右。
    本研究透過相關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之後獲致下列結論:
    一、能力觀的內涵
    (一)能力意義的詮釋主要分為能力的基本內涵及展現方式
    (二)在解決生活情境的問題的過程中,漸次形成能力觀
    (三)能力觀的內涵具有多元性的特色
    二、形塑中學生能力觀的影響因素
    (一)工作結構
    (二)同儕互動
    (三)師生互動
    (四)自我表現改變
    三、中學生看待自我能力的方式
    (一)中學生看待自我能力的方式,可區分為八種類型
    (二)看待自我能力的方式不同,在學校的生活表現有所差異
    (三)中學生看待自我能力的方式有階級上的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有關學生能力觀後續研究之可行方向與建議,備供參酌。

    "Ability "is a word which is frequently hang on mouth and educational personnel regard cultivating students all sorts of ability as their primary target。But as being educational main body- student , how do they look on the word "ability " ? Toward them , what is the meaning of ability ? Is it the same as adult’s definition ? How do they look on their own ability, and how these opinions affect their school's lives? What inspiration can educational personnel get from these above–mentioned questions and map out educational praxis which is much more adapted to students’ style。
    Therefore , this research focus o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ir perception of ability and find out how they shape these views which affect their school’s lives. We hope that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can tell their perception of ability in their own voice.
    To fulfill the above purposes ,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collect empirical date from students in a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s :
    1.Content of perception of ability:
    (1)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of ability is divided into the basic content and performance
    (2)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life, students gradually form their perception of ability
    (3)Content of perception of ability is various and multiple
    2.Influencial factors of forming the perception of ability
    (1)structure of work
    (2)interaction of peer
    (3)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4)change of student’s performance
    3.The way students look at their self-ability
    (1)The way students look at their self-ability can be divided into eight types
    (2)The way students look at their self-ability influence their performance in the school
    (3)Class difference influence the way students look at their self-abili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能力觀的意涵與理論 9 第二節 影響能力觀建構的社會因素 29 第三節 能力觀的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第一節 前導研究 4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5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實施 50 第四節 研究現場與對象 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4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75 第七節 研究倫理與省思 77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83 第一節 能力觀的內涵 83 第二節 能力觀的變化及形塑能力觀的因素 127 第三節 中學生看待自我能力的類型 166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07 第一節 結論 207 第二節 建議 214 參考文獻 221 附錄 227

    壹、中文部分
    97課程綱要修訂(2008)。教育部,2010年3月2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P. Berger & T. Luckmann著。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台北市:巨流。
    石兆蓮(2001)。合作學習對兒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朴允哲(1995)。中華民國臺灣社會階級與階級意識:以中產階級為分析核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克明(1992)。普通學業自重感及學科測驗題目成就預期的性別差異。台中師院學報,6,101-115。
    李伯黍、楊爾衢、孫名之、陳澤川、袁軍、張榮華、顧海根、唐本予、李維、李茹、李正雲等(譯)(2002)。Arthur S. Reber著。心理學辭典。台北市:五南。
    李美慧(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私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素卿(譯)(1999)。T. L. Good & J. Brophy著。當代教育心理學(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台北市:五南。
    李淑娥(譯)(1998)。Hamachek, D.著。面對自己(Encounters with the self)。台
    北市:心理。
    李輝(1994)。影響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發展之重要因素。國民教育,34,6-9。
    邱達興(2001)。語文能力高低學生之間英語學習風格差異之比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文瑛(2004)。教師的人性觀與教育觀:以能力觀為例。教育心理學報,35(4),355-374。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及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裡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孟穎(2004)。教師能力觀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雅慧(2000)。批判思考訓練對提升國小資優生批判思考能力教學成效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錦坤 (2001)。青少年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周佑玲(2000)。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洪聖陽(2001)。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59-170)。台北:巨流。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1999)。A. Angeles Peter著。哲學辭典(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台北市:貓頭鷹。
    袁之琦、游恆山(主編)(1990)。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市:五南。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1)。教育大辭書。台北市:文景。
    莊懷義、劉焜輝、曾端貞、張鐸嚴(1990)。青少年問題與輔導。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唐元瑛(譯)(1988)。Kinch.J. W著。社會心理學(Social Phychology)。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李綢(1983)。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中國測驗學年刊,30,93-100。
    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社會心理學。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陳雅雯(2003)。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曉佳(2003)。台灣地區國中學生文化資本、習性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許殷宏(2004)。「藝能編班」方式下的教學實踐:國中美術班與普通班的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東盟(2006)。南投縣國中原住民學生自我認同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淑美(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36,88-95。
    黃光雄(主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嘉義縣:濤石。
    黃怡文(2002)。不同分組方式對常態分班下國中學生口語能力的影響。私立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琴 (1994 )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台北市:學富。
    鄒理民(譯)(1991)。P. Berger & T. Luckmann 著。社會實體的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台北市:巨流。
    葉芯慧(2009)。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中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淑美(2001)。合作故事圖解教學法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千嘉(2002)。大陸新娘的台灣經驗:一個社會學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蔡毓智(2002)。學習資產對學業成績之影響—以台北市國三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麗芬(1999)。宜蘭縣國小教師智能信念與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駱賢穎、王延煌(2002)。從能力概念的發展看九年一貫課程。師友,425,41-44。
    賴美雪(2007)。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影響。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謝艾芸(2009)。臺灣原住民族國中學生能力觀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亞恆(2003)。族群、家庭背景與國中學業成就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連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魏美惠(1996)。智能新探。台北市:心理。
    顏君竹(2009)。家庭階級背景對青少年性別角色觀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慶祥、湯維玲(1994)。教育百科辭典。台北市:五南。
    貳、英文部分
    Ball, S. (1981). Beachside comprehensive : A case study of secondary school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2nd ed.). Boston : Allyn & Bacon.
    Berger, P.,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Y: Anchor Books.
    Chiu, M. M. & Zeng, X. (2008). Family and motivation effects o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nalyses of students in 41 countrie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8(4),321-336.
    Cicourel, A. V., & Kitsuse J. I. (1963). The educational decision-makers. Indianapolis, IN : Bobbs-Merrill.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s.
    Devito, J. A. (2003).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 (10th ed.). New York: Reason Allyn & Bacon.
    Eccles, J. S., Wigfield, A., Harold, R. D., & Blumenfeld, P. (1993).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self and task perceptions duri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 64, 830–847.
    Freedman-Doan, C., Wigfield, A., Eccles, J. S., Blumenfeld, P., Arbreton, A., & Harold, R. D. (2000). What am I best at? Grad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beliefs about ability impro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 379–402.
    Gillborn, D., & Youdell, D. (2001). The new IQism: Intelligence, ”ability” and the rationing of education. In J. Demaine (E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day (pp.65-99). New York: Palgrave Press.
    Harre, R. (1998). The Singular sel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hood. London: Sage.
    Hung, C. L.& Kevin, M. (2005). Parents, teachers and children's school outcomes: a Taiwanese study. Educational Studies , 31(1), 3-13.
    Mead, G. H. (1934). Mind,Self and Societ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CA: Jossey-Bass.
    Oakes, J., Gamoran, A., & Page, R. (1992). Curriculum differentiation: Opportunities, outcomes, and meanings, In P.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570-608, New York: Macmillan.
    Oakes, J., Wells A. S., Jones M., & Datnow, A. (1997). Detrack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bility, cultural politics, and resistance to reform.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8(3), 320-426.
    Purkey, S. C., & Smith, M. S. (1983). Effective schools: A review.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4), 427-452.
    Rosenbaum, J. E. (1986). Institutional career structur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bility.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139-171).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Rosenholtz, S. J., & Rosenholtz, S. H. (1981).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the perception of abilit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4(2), 132-140.
    Rosenholtz, S. J., & Simpson, C. (1984). The formation of ability conceptions: Developmental trend or social construc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4(1), 31-63
    Rosenholtz, S. J., & Wilson, B. (1980).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structure on shared perceptions of abilit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7(1), 75-82.
    Simpson, C. (1981). Classroom structur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bilit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4(4), 120-132.
    Simpson, C. H., & Rosenholtz, S. J. (1986). Classroom structure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bility.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113-13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Skeggs, B. (1997). Formations of class and gender: Becoming respectable. London: Sage.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Wells, A. S., & Serna, I. (1997).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Understanding local political resistance to detracking in racially mixed schools. In A. H. Halsey, H. Lauder, P. Brown, & A. S. Wells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pp.718-73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