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郁晴 Yu-Ching Li |
---|---|
論文名稱: |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及其器銘研究 (None) |
指導教授: |
邱德修
Chiou, Teh-Shio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畢業學年度: | 8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50 |
中文關鍵詞: | 下寺 、楚墓 、青銅器銘文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5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共分正文與附錄兩大部分,正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在介紹寫作本論文之動機、研究現況、研究的材料與方法,以及本論文之內容與章節的介紹。第二章至第六章為正文部分,主要就淅川下寺楚墓之族葬制、下寺楚墓所見的青銅禮器與樂器及其文字考釋,以及其文字構形與鳥蟲書等相關問題,作較深入的探討。第七章則為整篇論文的總結,以下分別論述之。第二章為「下寺楚墓『族葬制』考」,先分析下寺楚墓族葬墓的類型與分布特色,並依據「自名器銘」判斷各墓墓主的歸屬,再考證文獻與其他出土實物,以撢索鄬邑地望。第三章為「下寺楚墓青銅禮器研究」,先詳細分析下寺楚墓青禮器種類及其器形,進而考查其所呈現的青銅禮器使用制度及組合模式。第四章為「下寺楚墓所出編鐘研究」,先詳細考此三套編鐘的器形、音階、作器者、時代與器用,進而分析其樂器組合模式與樂懸制度,再探究鐘銘習見的熟語與套句現象。第五章為「下寺楚墓所見器銘考釋」,乃就下寺楚墓所出食器、水器、兵器、樂器所見器銘逐字逐句考釋其形、音、義。第六章為「下寺楚墓楚系文字構形研究」,主要就下寺楚墓所見楚系文字的部分,分析其筆劃部件構形問題,有簡省、增繁、更易與訛變等四種現象;並就下寺楚墓所見的「鳥蟲書」,分析其書體特色。第七章為「總結」,總整理以上各章重點,作為本文的結束。附錄部分為「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器銘字表」,將下寺所見三千多字按《說文解字》十四卷、五百四十部分別部居之,以為正文論述之依據。
(None)
一、 參考書目(一)、清代以前(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1993,《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漢)毛亨傳鄭玄注、(唐)孔穎達疏,1993,《詩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93,《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93,《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1993,《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93,《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1990,《史 記》(上、下),揚州:江蘇廣陵刻印社。(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1990,《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漢)許慎,1982,《唐寫本﹑宋刊本說文解字》,臺北:華世書局。(漢)宋衷注,1985,《世本》,臺北:新文豐書局。(漢)宋衷注﹑雷學淇校輯,1985,《世本》,臺北:新文豐書局。(漢)宋衷注﹑(清)秦嘉謨等輯,1974,《世本八種》,臺北:西南書局。(魏)何晏注﹑(宋)邢昺疏,1973,《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1993,《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晉)郭璞注﹑(宋)邢昺疏,1993,《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唐)陸德明,1986,《經典釋文》,臺北:世界書局。(清)段玉裁,1989,《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清)王國維,1991,《定本觀堂集林(上)﹑(下)》,臺北:世界書局。(清)凌廷堪,1966,《禮經釋例》,臺北:商務印書館。(二)、清代以後【三劃】于省吾,1981,《甲骨文字釋林》,臺北:大通書局。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1996,《甲骨文字詁林》(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四劃】文崇一,1990,《楚文化研究》,臺北:東大書局。王紅星﹑胡雅麗,1991,《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王國維,1996,《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王建輝﹑劉森淼,1995,《荊楚文化》,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59,《上村嶺虢國墓地》,北京:科學出版社。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編,1979~1992,《古文字研究(一~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1984,《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59,《上村嶺虢國墓地》,北京:科學出版社。【五劃】皮道堅,1995,《楚藝術史》,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六劃】地球出版社編輯部編輯,1991,《中國文明史(先秦時期)》,台北:地球出版社。朱文瑋﹑呂琪昌,1994,《先秦樂鐘之研究》,台北:南天書局。安徽省文管會等,1956,《壽縣蔡侯墓出土遺物》北京:科學出版社。【七劃】宋公文﹑張君,1996,《楚國風俗志》,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何光岳,1988,《楚源流史》,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何琳儀,1989,《戰國文字通論》,北京:中華書局。李孝定,1991,《甲骨文字集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台 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純一,1996,《中上古出土樂器綜論》,北京:文物出版社。【八劃】邱德修,1983,《商周金文集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邱德修,1986,《商周金文集成釋文稿》,臺北:五南國書出版公司。邱德修,1990,《楚王子午鼎與王孫誥銘新探》,臺北:學海出版社。周法高,1975,《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周法高,1997,《金文詁林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七十七),臺 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庫區考古隊發掘隊﹑淅川縣博物館,1991,《淅 川下寺春秋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1996,《 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北京:文物出版 社。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十劃】高明,1993,《中國古文字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原出版社:文 物出版社》)。徐中舒,1988,《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唐蘭,1970,《古文字學導論》,臺北:樂天出版社。容庚,1941,《商周彝器通考(上)﹑(下)》,北平:哈佛燕京學社。容庚,1992,《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容庚﹑張維持,1986,《殷周青銅器通論》,臺北:康橋出版社。容庚,1992,《金文續編》(專刊之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1985,《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馬承源,1991,《中國青銅器》,臺北:南天書局。孫海波,1982,《甲骨文編》,臺北:大化書局。【十一劃】陳萬 主編,1985,《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樂器篇》,臺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張正明,1990,《楚文化史》,臺北:南天書局。張光裕﹑曹錦炎主編,1994,《東周鳥篆文字編》,香港:翰墨軒出版社。張光直,1994,《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張世超等,1978,《金文形義通解》,日本:中文出版社。張蔭麟,1978,《中國上古史綱》,臺北:華岡出版社。許進雄,1995,《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臺北:商務印書館。郭沫若,1971,《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臺北:大通書局。郭若愚編著,1994,《戰國楚簡文字編》,上海:上海書局。郭德維,1995,《楚系墓葬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郭寶鈞,1987,《中國青銅器時代》,臺北:駱駝出版社。【十二劃】童書業,1987,《春秋史》,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湖北省博物館,1989,《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楚文化研究會,1984,《楚文化考古大事記》,北京:文物出版社。【十三劃】楊伯峻,1991,《春秋左傳注》(上)﹑(下),臺北:復文圖書出版社。【十五劃】劉彬徽,1995,《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十六劃】盧連成編,1988,《寶雞 魚國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 二、 主要參考論文【三劃】山西省文管會,1963,〈山西侯馬上馬村東周墓葬〉,《考古》1963年5期:243。山西省文管會,1957,〈山西長治市分水嶺古墓的清理〉,《考古學報》1957年1 期:113。山東省博物館,1978,〈莒南大店春秋時期莒國殉人墓〉,《考古學報》1978年3 期:322。山東諸城縣博物館,1987,〈山東諸城臧家莊與葛布口村戰國墓〉,《文物》1987 年12期:49。【四劃】文必貴,1983,〈河南淅川下寺龍城與楚析邑〉,《考古》1983.6:542—544。王世民,1992,〈春秋戰國葬制中樂器和禮器的組合狀況〉,《曾侯乙編鐘研究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98~102。王勁,1992,〈從楚式鬲鼎等器的淵源看楚文化與土著文化的關係〉,《中國考古 學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1989》:140—149。【五劃】史延庭,1992,〈論吳文化中的鳥崇拜習俗〉,《複印報刊資料(先秦﹑秦漢史)》1992.10:65—72。去疾,1987,〈鳥蟲書起源探索〉,《書法》1987.5:39—43。四川省博物館等,1974,〈四川涪陵地區小田溪戰國土坑墓清理簡報〉,《文物 》1974年5期:63~64。四川省博物館,1981,〈四川新都戰國木槨墓〉,《文物》1981年6期:8。【六劃】伍仕謙,1984,〈王子午鼎﹑王孫 鐘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九輯:275—294。求實,1992,〈河南淅川和尚嶺楚墓年代雛議〉,《中國文物報》1992.10.18。江蘇省文管會,1965,〈江蘇六合程橋東周墓〉,《考古》1965年3期:108。西安市文管處,1974,〈陝西長安新旺村﹑馬王村出土的西周銅器〉,《考古》1974 年1期:3。【七劃】何浩,1993,〈楚懷王前期令尹新證〉,《江漢考古》1993.4:72—74。李幼平,1991,〈論楚樂的分共與演進〉,《江漢考古》1991.1:82—90。李幼平,1992,〈先秦時期的中國南方楚樂舞藝術〉,《藝術學》第8期(1992.9)。李裕民,1987,〈楚方言初探〉,《中國語文研究》第9期(1987.9):139—146。李先登,1994,〈淅川下寺楚墓年代與布局之研討〉,《楚文化研究論集》115—120,鄭州:河南人民。李芳芝,〈上蔡縣發現一座楚墓〉,《中原文物》1990年2期,頁94。李仲操,1992,〈兩周金文中的婦女稱謂〉,《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398—405。李純一,1973,〈關於歌鐘﹑行鐘及蔡侯編鐘〉,《文物》1973.7:15—19。李純一,1990,〈中原地區西周編鐘的組合〉,《文物天地》1990.5:22— 。李學勤,1978,〈海外訪古續記(四)〉,《文物天地》1993年2月:13~14。李學勤,1986,〈班簋續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182。李零,1981,〈「楚叔之孫倗」究竟是誰——河南淅川下寺二號墓之墓主和年代問題的討論〉,《中原文物》1981.4:36— 37。李零,1986,〈楚國銅器銘文編年匯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353—397。李零,1987,〈楚國銅器類說〉,《江漢考古》1987.4:69—78。李零,1992,〈論東周時期的楚國典型銅器群〉,《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136—178。李零,1993,〈化子瑚與淅川楚墓〉,《文物天地》1993.6:29—30。李零,1995,〈楚鼎圖說〉,《文物天地》1995.6:31—36。李零,1996,〈再論淅川下寺楚墓—讀《淅川下寺楚墓》〉,《文物》1996.1:47—60。杜迺松,1976,〈從列鼎制度看「克己復禮」的反動性〉,《考古》1976.1:17—21。杜迺松,1982,〈楚子為什麼要「問鼎」〉,《文史知識》1982.10:126—128。杜迺松,1988,〈金文中的鼎名簡釋——兼釋尊彝﹑宗彝﹑寶彝〉,《考古與文物》1988.7(第4期):44—49。杜家祁,1987,〈媵器銘文探微—兼論黃﹑曾﹑楚國姓〉,《書目季刊》第二十卷第四期(1987.3):20—29。汪中文,1985,〈楚秋楚令尹職掌考〉,《孔孟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1985.10):39—41。吳鎮鋒,1975,〈陝西省扶風縣強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文物》1975年8期。【八劃】貞觀,1992,〈解決史實與傳說混淆的難題—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中央 日報》1992年10月5日17版。林素清,1984,《戰國文字研究》,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林素清,1991,〈春秋戰國美術字體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一本第一分,1991.7:29—75。河北省文管處,1979,〈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 》1979年1期:8。河南省丹江庫區文物發掘隊,1980,〈河南省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文物 》1980.10: —1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陽地區文物研究所﹑淅川縣博物館,1992,〈淅川縣和尚嶺春秋楚墓的發掘〉,《華夏考古》1992.第3期:114—130。邱立誠﹑黃觀禮,1987,〈廣東博羅出土一組青銅編鐘〉,《考古與文物》1987 年6期:16。邱東聯,1996,〈楚墓中人殉與俑葬及其關係初探〉,《江漢考古》1996.1:74—80 。邱德修,1981,《商周禮制中鼎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邱德修,1988,〈楚王子午鼎「 鼎」銘考〉,《故宮學術季刊》第六卷第二期(1988.冬):77—96。邱德修,1989,〈鑊鼎考證—商周禮器考(一)〉,《大陸雜誌》第七十九卷第三期(1989.9):26—40。邱德修,1990,〈陪鼎考證—商周禮器考(一)〉,《故宮學術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0.春):93—136。邱德修,1990,〈「 」(鑊)字考釋及其相關問題〉,《漢學研究》第8卷第2期(1990.12):1—19。邱德修,1994,〈淅川下寺十號春秋楚墓出土呂墨 編鎛銘文初撢〉,《第二屆先秦學術研討會論文》1994.3: — 。邱德修,1995,〈《論語》「暴虎馮河」考〉,《兩岸暨港新中小學國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15—341, : 。邵學海,1995,〈王子午鼎的繁縟與鑄客鼎的簡約—論楚國青銅藝術風格的形成與嬗變〉,《江漢考古》1995.3:59—63轉48。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發掘組,1981,〈河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發掘簡報〉,《文物 》(1981年1期)。【九劃】胡永慶,1994,〈試論淅川縣境內的小型楚墓——兼談與中原地區文化的關係〉,《楚文化研究論集》134—142,鄭州:河南人民。胡順利,1984,〈淅川下寺二號楚墓墓主小議〉,《江漢考古》1984.3:69— 。建夫,〈評《淅川下寺春秋楚墓》〉,《考古》:1142—1146。信陽地區文管會﹑固始縣文化局,1981,〈固始白獅子地一號和二號墓清理簡報〉, 《中原文物》(1981年4期)。南京博物院等,1960,〈江蘇省十年來考古工作中的重要發現〉,《考古》1960 年7期:390。南京博物院,1974,〈江蘇六合程橋二號東周墓〉,《考古》1974年2期:118。南京博物院,1986,〈江蘇東海廟墩遺址和墓葬〉,《考古》1986年12期:1076。柯昌濟,1986,〈讀金文編扎記〉,《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468。【十劃】晏昌貴,1996,〈丹江口水庫區域古代城址的沿革和地望考述〉,《江漢考古》1996.1:93—97。徐家珍,1957,〈關於「匕和鼎﹑鬲的關係」〉,《文物》1957.5:88。徐建婷,1997,《兩周媵器與媵禮研究》,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高成林,1996,〈淅川和尚嶺楚墓的時代問題〉,《中原文物》1996.4:61—65。高崇文,1983,〈東周楚式鼎形態分析〉,《江漢考古》1983年第1期:1—18。高崇文,1985,〈春秋楚墓特徵及其形成諸因素初探〉,《中原文物》1985.1:60—66轉80。高崇文,1994,〈楚器使用禮制考〉,《楚文化研究論集(四)》104—114,鄭州:河南人民。高應勤﹑王光鎬,1980,〈冀陽趙家湖楚墓的分類與分期〉,《中國考古學會第二 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高應勤,1991,〈東周楚墓人殉綜述〉,《考古》1991.12:1121—1124。馬世之,1989,〈河南楚文化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中原文物》1989.4:38—45。馬國權,1983,〈鳥蟲書論稿〉,《古文字研究》第十輯:139—176。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957,〈長安普渡村西周墓的發掘〉,《考古學報》1957 年第1期:78。陝西周原考古隊,1978,〈陝西扶風莊白一號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 》1978年3期:6。陝西周原考古隊,1978,〈陝西扶風莊白一號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 》1978年3期:6。【十一劃】許學仁,1979,《先秦楚文字研究》,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許學仁,1986,《戰國文字分域與斷代研究》,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陳月秋,1992,《楚系文字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陳永正,1986,〈西周春秋銅器銘文中的聯結詞〉,《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308~ 309。張光遠,1995.〈故宮所藏春秋晉文稱霸「子犯和鐘」初釋〉,《故宮文物月刊 》第十三卷第一期(1995.4):12~13。張西煥﹑張西顯,1994,〈關於淅川縣境內楚文化的幾個問題〉,《楚文化研究論集(四)》206—212,鄭州:河南人民。張西顯﹑張偉,1994,〈從淅川出土文物談楚國的經濟〉,《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三集)》318—324,武漢:湖北人民。張亞初,1985,〈淅川下寺二號墓的墓主﹑年代與一號墓編鐘的名稱問題〉,《文物》1985.4:54—58。陳芳妹,1983,〈簋與盂—簋與其它粢盛器關係研究之一〉,《故宮學術季刊》1983年第一卷第二期:89—110。陳芳妹,1985,〈商周青銅簋形器研究——附論簋與其它粢盛器的關係〉,《商周青銅粢盛器特展圖錄》19—110,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陳芳妹,1986,〈編鐘與編磬〉,《故宮文物月刊》第四卷第八期(1986.11):4—8。陳振裕﹑楊權喜,1983,〈襄陽山灣五座楚墓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江漢考古》1983.1,頁24。陳連慶,1986,〈《晉姜鼎》銘新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194~195。張偉,1983,〈淅川下寺二號楚墓墓主及相關問題〉,《江漢考古》1983.1:32—33轉37。張劍,1979,〈淅川丹江水庫區的文物調查發掘〉,《河南文博通訊》1979.3:76。張劍,1980,〈從河南淅川春秋楚墓的發掘談對楚文化的認識〉,《文物》1980.10:21- 。張劍,1992,〈淅川下寺楚墓的時代及其墓主〉,《中原文物》1992.2:51—55。張劍,1994,〈略論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的葬制特點〉,《楚文化研究論集(四)》173—187,鄭州:河南人民。張聞玉,1987,〈王子午鼎年代考〉,《江漢考古》1987.4:67—68。張臨生,1982,〈說盉與匜—青銅彝器中的水器(附圖版)〉,《故宮季刊》第十七卷第一期(1982.秋):25—39。張臨生,1986,〈眾樂之首[編鐘]〉,《故宮文物月刊》第四卷第九期(1986.12):4—25。張振新,1979,〈曾侯乙墓編鐘的梁架結構與鐘虡銅人〉,《文物》1979年7月: 50。張頷﹑張萬鐘,1963,〈庚兒鼎解〉,《考古》1963.5:270。曹桂岑,1992,〈河南淅川和尚嶺徐家嶺楚墓發掘記〉,《文物天地》1992.6:10—12。曹桂岑,〈丹江口水庫發現楚國貴族墓〉,《中國文物報》(1992年8月30日), 第1版。曹桂岑,1992,〈河南淅川春秋楚墓簡考〉,《中國文物報》1992.10.18。曹桂岑,1994,〈淅川和尚嶺春秋楚墓考〉,《楚文化研究論集》121—127,鄭州:河南人民。曹淑琴﹑殷偉璋,1980,〈早期甬鐘的區﹑系﹑型研究〉,《考古學文化論集》231—254,北京:文物。曹錦炎,1984,〈 編鐘銘文釋議〉,《考古與文物》,1984.4:58。郭勝斌,1994,〈楚式鬲及其起源〉,《楚文化研究論集》430—445,鄭州:河南人民。莊淑慧,1995,《曾侯乙墓出土竹簡考》,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常興照等,1989,〈山東章丘出土青銅器述要兼談相關問題〉,《文物》1989年6 期:66。商志 覃﹑唐鈺明,1989,〈江蘇丹徒背山頂春秋墓出土鐘鼎銘文釋證〉,《文物 》1989年4期:51。崔慶明,1984,〈南陽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器〉,《中原文物》1984.4。【十二劃】勞諸,1993,〈楚文化發源地呼之欲出〉,《典藏雜誌》第四期(1993.1) . :104—107。黃錫全,1990,〈楚系文字略論〉,《華夏考古》1990.3:90-108。黃靜吟,1997,〈楚金文試釋〉,《第一屆國際暨第三屆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807—818,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訓詁學會。黃靜吟,1997,《楚金文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黃耀 ,1993,〈楚樂新探〉,《國文天地》第八卷第十二期(1993.5):26—37。程欣人、劉彬徽,1983,〈古盞小議〉,《江漢考古》1983第1期:26—37。曾傳林,1988,《楚國青銅器之研究》,師範大學美術所碩士論文。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冀陽趙巷四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89年4期)。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當陽曹家崗5號楚墓〉,《考古學報》(1988年4期)。湖北省博物館,〈湖北隨州擂鼓墩二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85年1期,頁17 ~20。湖北省鄂城縣博物館,1983,〈鄂城楚墓〉,《考古學報》1983年2期。湖南省博物館,1972,〈長沙瀏城橋一號墓〉,《考古學報》1972年1期。黃玉質,〈建國以來廣東考古發現述略〉,《廣東文博》1988年1.2期,頁8。惠民地區文物普查隊,〈山東陽信城關鎮西北村戰國墓器物陪葬坑清理簡報〉,《考 古》1990年3期,頁221。裘錫圭,1984,〈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三篇〉,《古文字研究》(第十輯),頁87。【十三劃】葉植,1991,〈楚式鼎雛議〉,《江漢考古》1991.4:71—75轉15。楊權喜,1983,〈襄陽山灣出土的鄀國和鄧國銅器〉,《江漢考古》1983.1。楊權喜,1987,〈江漢地區楚式鬲的初步分析〉,《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195—205,湖北:荊楚書社。楊權喜,1989,〈從葬制看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係〉,《中原文物》1989.4:14—17轉13。楊肇清,1994,〈淺談淅川楚文化的幾個問題〉,《楚文化研究論集(四)》128—133,鄭州:河南人民。楊肇清,1994,〈春秋時期楚鼎研究〉,《楚文化研究論集(四)》,鄭州:河南人民。楊富斗,1958,〈山西萬榮縣廟前村的戰國墓〉,《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12期: 35。楊錦新,1982,〈武昌縣發現西周甬鐘〉,《江漢考古》1982年2期:85。煙台市文管會,1990,〈山東蓬萊縣柳格莊墓群發掘簡報〉,《考古》1990年9 期:803。萬全文,1994,〈春秋時期楚鼎研究〉,《楚文化研究論集(四)》鄭州:河南人 民,1994年:479~485。【十四劃】趙世綱﹑劉笑春,1980,〈王子午鼎銘文試釋〉,《文物》1980.10:27—30。趙世綱,1986,〈淅川楚墓王孫誥鐘的分析〉,《江漢考古》1986.3:45—57。趙世綱﹑羅桃香,1991,〈再談淅川下寺二號墓的墓主與年代〉,《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133—142,湖北:湖北人民。趙世綱,1994,〈鄬子受鐘與鄂國史跡〉,《故宮文物月刊》第十二卷第六期(1994.9):102—117。趙世綱,1995,〈淅川楚王族墓地的發現與研究〉,《故宮文物月刊》第十二卷第十期(1995.1):82—101。趙慧民等,1991,〈山西臨猗縣程村兩座東周墓〉,《考古》1991年11期:993 ~994。裴明相,1983,〈楚文化在河南發展的歷程〉,《楚文化研究論集》23—48,河南:中州書畫社。裴明相,1987,〈談楚車〉,《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158—168,湖北:荊楚書社。趙古山,1993,〈戰國中山王 墓〉,《龍語文物藝術》1993.4~5,頁50。熊卜發,1988,〈湖北孝感地區商周古文化調查〉,《考古》1988年4期:304。熊傳新,1981,〈湖南新發現的青銅器〉,《文物資料叢刊》第五輯(北京:文物, 1981年):104~105。齊文濤,1972,〈概述近年來山東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文物》1972年5期:12。趙慧民等,1991,〈山西臨猗縣程村兩座東周墓〉,《考古》1991年11期:993 ~994。【十五劃】劉雨,1982,〈金文「初吉」辨析〉,《文物》1982.11:76—84。劉雨,1985,〈郘 編鐘的重新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259~260。 劉翔,1983,〈王孫遺者鐘新釋〉,《江漢論壇》1983.8:76—78。劉彬徽,1980,〈罍缶辨正〉,《江漢考古》1980.5:92—93。劉彬徽,1984,〈楚國有銘銅器編年概述〉,《古文字研究》第九輯:331—372。劉彬徽,1985,〈楚國青銅禮器初步研究〉,《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1983》:108—122。劉彬徽,1987,〈楚系銅器略論〉,《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147—157,湖北:荊楚書社。劉彬徽,1989,〈楚墓出土銅器的年代略說〉,《中原文物》1989.4:23—24轉37。劉彬徽,1991,〈論東周時期用鼎制度中楚制與周制的關係〉,《中原文物》1991.2:50—58。劉彬徽,1991,〈楚鼎 略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81—92,湖北:湖北人民。劉彬徽,1994,〈楚銅器墓分期續論〉,《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三集)》158—175,武漢:湖北人民。劉彬徽,1997,〈新見楚系金文考述〉,《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307—31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劉建國,1989,〈論楚鬲文化特徵的兩重性——兼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係〉,《中原文物》1989.4:4—17轉13。劉翔,1986,〈簠器略說〉,《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458—463。廣東省博物館,1974,〈廣東肇慶市北嶺松山古墓發掘簡報〉,《文物》1974年11 期:72。【十六劃】隨縣博物館,1980,〈湖北隨縣城郊發現春秋墓葬和銅器〉,《文物》1980年1 期,頁38。【十七劃】謝映蘋,1994,《曾侯乙墓鐘銘與竹簡文字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臨潼縣文化館,1977,〈陝西臨潼發現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8期:2。【十八劃】叢文俊,1996,〈鳥鳳龍蟲書合考〉,《故宮學術季刊》第十四卷第二期(1996.冬):99—117。【十九劃】譚維四,1991,〈楚國樂器初論〉,《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210—222,湖北:湖北人民。譚遠輝,1994,〈楚式小口鬲探源——兼談小口鬲的用途〉,《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469—478,鄭州:河南人民。寶雞茹家莊西周墓發掘隊,1976,〈陝西省寶雞市茹家莊西周墓發掘簡報〉,《文 物》1976年4期:40。懷化地區文物工作隊,1987,〈芷江發現東周遺址和宋元窯址〉,《湖南考古輯刊 》第四集(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179。【二十劃】顧鐵符,1985,〈關於河南淅川楚墓的若干參考意見〉,《故宮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3期。蘇州博物館,1991,〈江蘇蘇州市發現窖藏青銅器〉,《考古》199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