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淑瑜 |
---|---|
論文名稱: |
新住民幼兒與一般幼兒敘事結構之分析 |
指導教授: | 張鑑如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0 |
中文關鍵詞: | 新住民幼兒 、一般幼兒 、敘事 、生活敘事 、敘事結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住民幼兒與一般幼兒生活敘事之敘事結構,主要的分析面向有敘事結構要素與敘事結構模式,研究對象為大班新住民幼兒與一般幼兒共39名,並依幼兒母親教育程度分為三組,每一組幼兒有13名,以提示話題訪談蒐集幼兒生活經驗之敘事語料,再進行編碼分析。本研究的發現結果如下:
一、 在敘事結構要素方面,新住民幼兒、與新住民幼兒背景相當之一般幼兒、一般幼兒在各結構要素的表現上均無顯著差異。如分別從不同主題來分析,只有「受傷」主題有顯著差異外,其他不論是「吵架」、「打翻」、「嚇到」、「跌倒」、「遊玩」主題,均無顯著差異。此三組幼兒在敘事結構要素的比例,最高為複雜化行動,次為背景,其次評價、引述、附屬要素各組幼兒表現不一。
二、 在敘事結構模式方面,從最長敘事來看,新住民幼兒在「跳躍式」敘事的人數最多,與新住民幼兒背景相當之一般幼兒在「典型」敘事的人數最多,一般幼兒則是「流水帳式」敘事最多;從不同主題來看,「受傷」、「跌倒」、「遊玩」、「打翻」主題兩組一般幼兒均比新住民幼兒有較多的「典型」敘事,「嚇到」主題則是新住民幼兒和與新住民幼兒背景相當之一般幼兒的表現平均,但兩組幼兒的「典型」敘事人數仍少於一般幼兒。整體而言,一般幼兒的「典型」敘事人數稍多於與新住民幼兒背景相當之一般幼兒,新住民幼兒的「典型」敘事人數則相對較少。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分別提供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者一些建議。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內政部統計處(2009)。97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2009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9803.doc
內政部統計處(2009)。97年底在臺外籍人士統計。2009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9805.doc
林麗卿(2000)。敘事體在學前幼兒發展中之功能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3,149-186。
林含茵(2006)。東南亞新住民母親的五歲幼兒國語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佩蓉、張顯達(2007)。不同文化背景之新住民家庭中4-8歲子女語言能力發展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洪藝玲(2007)。故事結構教學對幼兒故事理解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儷綺(1998)。幼兒建構故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統計處(2009)。97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統計。2009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44.xls
陳珮真(2005)。外籍配偶子女之語言產生量研究:平均語句長度與詞類比例分析。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陳璽琳(2006)。外籍配偶子女口語能力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許繼今(2007)。東南亞新住民母親子女的敘事評論能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明莉(2007)。三、四、五歲台灣幼兒生活經驗敘事結構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鑑如、章菁(2002)。幼兒敘述能力之發展:多年期之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舉辦之「九十一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1615-1641),嘉義市。
張鑑如(2005)。臺灣與大陸兒童敘事能力之發展:腳本,生活經驗,與想像故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張子芬(1990)。幼兒故事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顯達(1998)。平均語句長度在中文的應用。聽語會刊,13,36-48。
張若雯(2001)。兒童敘事結構及評價方法之發展。靜宜大學英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陸莉、劉鴻香(1988)。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臺北市:心理。
黃孟嬌(譯)(1998)。Susan Engel著。孩子說的故事:了解童年的敘事(The stories children tell)。臺北市:成長基金會。
黃秀文、沈添鉦(2003)。不同年齡及不同語文程度學童的敘事情表現之研究。嘉義大學學報,75,57-81。
黃佳蓉(2001)。兒童敘事評論能力之發展研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瑋芸(2008)。新住民子女個人經驗敘說之內容、結構與意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鄒啟蓉、張顯達(2007)。高功能自閉症兒童說故事能力與相關影響因素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3),87-109。
蔡敏玲(2005)。幼兒個人經驗敘說之內容、風格與意義初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323-358。
劉于菁(2007)。運用故事結構教學促進幼兒對故事理解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麗毓(2008)。故事結構教學應用於幼稚園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錡寶香(2004)。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與一般學童的敘事能力:故事結構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247-269。
賴文鳳(2006)。聆聽邊緣之聲─以「新台灣之子」的敘說作為實踐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的起點。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謝文禎(2006)。大台北地區新住民家庭三歲幼兒國語能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麗娟(2006)。板橋地區越南籍新住民子女中文語言發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Chang, C. (2004).Telling stories of expriences: Narrativ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nese children.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25, 83-104.
Ely, R., Wolf, A., McCabe, A., & Melzi, G. (2000). The story behind the story: Gathering narrative data from children. In L. Menn & N.B. Ratner (Eds.), Methods for studying language production (pp. 249-270).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Gee, J. P. (1991). Memory and myth: A perspective on narrative. In A. McCabe & C. Peterson (Eds.), Developing narrative structures (pp. 1-2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Huang, Y.F., & Kao, S.M. (2009, May). Discourse structure of narratives by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Language, discourse, & cognitive. Taipei: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udson, J., & Shapiro, L. (1991). From knowing to te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cripts, stories and personal narratives. In A. McCabe & C.Peterson (Eds.), Developing narrative structure (pp. 89-13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Labov, W., & Waletzky, J. (1967). Narrative analysis: Oral version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In J. Helm (Ed.), Essays in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 (pp. 12-44). 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Labov, W. (1972). The transformation of experience in narrative syntax. In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pp.354-396).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McCabe, A., & Peterson, C. (1991). Linking children's connective use and narrative macrostructure. In A. McCabe & C. Peterson (Eds.), Developing narrative structure (pp.29-54).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McCabe, A., & Bliss, S. L. (2003). Patterns of narrative discourse: A multicultural, life span approach. Boston, MA: Pearson Allyn & Bacon.
McCabe, A. (1996). Evaluating narrative discourse skills. In Cole, K. N., Dale, P. S., & Thal, D. J. (Eds.),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Intervention series, V6. Assessment of communicattion and language, (pp. 97-120).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McCabe, A. (1996). Chameleon readers: Teaching children to appreciate all kinds of good stories. New York: McGraw-Hill.
McCabe, A., & Rollins, P. R. (1994). Assessment of preschool narrative skills.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3, 45-56.
Minami, M. (1996). Japanese preschool children’s narrative development. Fist language, 16, 339-363.
Mac Whinney, B. (2000). The CHILDES projec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eterson, C., & McCabe, A. (1983). 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Three ways of looking at a child's narrative. New York: Plenum.
Snow, C.E. (1983). Literacy and language: Relationships during the preschool year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3, 165-189.
Snow, C.E., Tabors, P.O., & Dickinson, D.K. (2001).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 In P.O. Tabors & D.K. Dickinson (Eds.), Beginning literacy with language (pp.1-22). Baltimore, ML:Paul H.Brookes.
Sulzby, E., & Zecker, L. (1991). The oral monologue as a form of emergent reading. In A. McCabe & C. Peterson (Eds), Developing narrative structures (pp. 175-213).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