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荏棉 |
---|---|
論文名稱: |
新制升學優待政策與都市原住民族群認同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劉美慧
Liu, Mei-Hui 周惠民 Mayaw Fotol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0 |
中文關鍵詞: | 原住民高中生 、新制升學優待政策 、族群認同 、教育經驗 |
英文關鍵詞: | rban indigenou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new preferential policy, ethnic ident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5 下載:7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適用新制升學優待政策之原住民高中生的學習經驗與族群認同情形,並瞭解其對新制升學優待政策的觀點。本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與高職且適用新制升學優待政策的一年級原住民學生為研究參與者,共計20位,透過深入訪談,瞭解其教育經驗、對新制升學優待政策之觀點以及其族群認同。
研究結果發現:
一、新制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影響都市原住民高中生同儕互動與家庭期望
二、都市原住民高中生認為新制升學優待政策仍有改善之空間
三、新制升學優待政策影響原住民學生學習族語意願與族群自我認定
四、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經驗當中以「原住民學生的經驗課程」、「家庭期望」、 「同儕互動」影響都市原住民學生的族群認同最深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學校應採取多元文化的觀點,並且兼顧主流文化與弱勢文化的需要
二、消弭原住民學生與同儕之間的族群偏見
三、建立族語學習的友善環境
四、健全原住民族語與文化的學習評量機制
五、新制升學優待政策的錄取比率與加分比例應彈性化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new preferential policy for school admission of urban indigenou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which includes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Twenty participants of first grade indigenous students eligible for the policy from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in northern Taiwan were selected. This study applied in-depth interview to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personal experience about education, new preferential policy and ethnic identity for further analysis.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preferential policy had an influenced on urban indigenou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er interaction and the parents’ expectations of education.
2. The urban indigenou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dicated that the preferential policy could be improved.
3. The preferential policy had an influenced on urban indigenou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motivation in learning their native language.
4. Of all aspects of their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e formal curriculum, informal curriculum, family expectations and peer interaction exerted the most influence on urban indigenou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thnic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urriculum should adopt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and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needs of both dominated groups and minority groups.
2. Schools should seek to eliminate the ethnic bias between the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and their peers.
3. Schools should create a more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the learning of native languages.
4. A sound system of assessment for native languag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5. The additional percentage score adding and the extra admission ratio of indigenous students under the new preferential policy should be more flexible.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古仁發(2004)。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分級制度研究與規劃對原住民學生學習現況之衝擊。台北:九十三年度原住民族語言政策及業務研討會。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0)。高級中學歷年各級原住民學生數。台北市政府教育統計。2010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ct.asp?xItem=1189869&ctNode=33662&mp=104001
全正文(2006)。我國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朱清義(2005)。「升學優待」與「族語認證」能綁在一起嗎?。原教界,5,18-19。
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94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96年度第2次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取得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簡章。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吳天泰(1994)。師院原住民學生之壓力與調適。論文發表於文建會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147-174),台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2003)。John Rawls著。正義論/羅爾斯。台北市:桂冠。
李亦園(1982)。台灣土住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李季順(2003)。走過彩虹。秀林:太魯閣族文化工作坊。
李季順(2005)。原住民族教育一條鞭體制之建構:走出一條生路。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李淑儀(2003)。原夢•圓夢-原住民研究生自我實現歷程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花蓮。
卓秧(2005,8月12日)。都市原住民,加分最大獲利者。2010年8月27日聯合報,A15版。
周惠民(2010)。台灣社會變遷下的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載於黃樹民、章英華(主編),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頁259-296)。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周維萱(2002)。紐西蘭原住民教育政策之研究-以毛利教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秀姿 (2007,1月23日)。原住民族語輔導班免費授課。自由時報,A13。
林清江(1995)。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娃丹、仙米希法(2004,10月16日)。加分認證原住民內部意見不一。原住民新聞雜誌。2006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pts.org.tw/php/news/abori/view_abori.php?HTENO=149&HBENO=469&DETAIL=1&TB=ABORI_DEPTNEWS
柯永輝(2005,11月4日)。不會母語不能加分,原民反彈。聯合報,C2。
胡幼慧(200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原住民部落工作隊(2000)。尤哈尼要用「功利的箭」搶就原住民母語。2010年4月22日,取自http://www.abohome.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79:viewpoints-479&catid=65:2008-10-22-22-01-21&Itemid=60
浦忠勇(2001,4月11日)。升學母語條款二度剝削原住民學生。南方電子報。2006年3月7日,取自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south/241.shtml/
高淑芳、周惠民、嚴淑惠(2008)。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評估研究。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張如慧(2001)。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建成(1998)。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經驗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發表,台中。
張朝琴(2000)。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台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93年教育部原住民族教育工作執行成效報告。
教育部(2009)。原住民學生概況表(87年-98年)。教育部統計處主要統計表。2010年11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莊得義(2009)。台灣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之分析:以憲法平等原則的觀點論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木柱(1987)。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台北:巨流。
郭玉婷(2001)。泰雅族青少年學習式態之質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Cultural Nationalism。台北:揚智文化。
陳玉珊(2005,4月18日)。原住民考試加分,擬先測母語。國語日報,2。
陳克惠(2003)。從社區現象談原住民教育成就-以曙光社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花蓮。
陳枝烈(1996)。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文化認知之探討。研究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9。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枝烈(2001)。原住民兒童學習障礙的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信利、范振和(2007,3月10日)。原民學生,今考母語。自由時報,C1。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市:師大書苑,69-86。
陳昭玲(2005,8月12日)。原住民升學優待 須母語證明。2010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39673
陳瑞芸(1990)。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台北市。
陳誼誠(2005)。原住民學生的升學與優待。原教界: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5,12-17。
陳憶芬(2005)。美國肯定行動及其對我國原住民升學優惠政策的省思。中等教育, 56(6), 64-79。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陳麗貴(2007)。原住民學生對族語能力考試與升學優待政策態度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雅柏甦詠(2003)。原住民升學優惠公平嗎?。原住民教育季刊,30,117-132。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約伯(1999)。台灣高等校院原住民學生生涯選擇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2002)。Crabtree B. F. & Miller W. L.著。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 揚智文化。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淑玲(2001)。破殼而出:十四位日出師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廖傑隆(2008)。都市原住民族語政策研究-以台北市語言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維達(2004)。美國種族優惠性差別待遇-兼論我國原住民升學優惠制度。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肇祥(2004,10月20日)。會母語才加分,教界反應兩極。2010年5月3日,聯合報,C2。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4,61-90。
劉鶴群(2006)。種族優惠措施 (Affirmative Action) 的價值回應蔡元隆先生之「批判教育學敲醒後現代的喪鐘-新法新制下原住民加分35%合理嗎? 」一文。教育社會學通訊, 71,8-17。
歐秀梅(2009)。原住民中學生對升學優待與族語認證之知覺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蔡惠君(2002)。原住民知識菁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瓊嬅(1997)。現代國中的族群文化與族群認同-台灣族群現象的理論分析。2010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Paris/Cafe
蔣嘉媛(1997)。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評估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秀智(1996)。台北縣阿美族學童的族群態度、族群文化常識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屏東。
戴仁傑(2002)。原住民對教育政策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戴玉綺(1991)。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公平性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22,39-46。
謝佳璘(2006)。臺灣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以升學加分和原住民族教育體系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國樑 (2001)。「台灣地區原住民族籍學生升學優待辦法」修正的重要內涵、特色及建議。原住民教育季刊, 23, 136-148。
魏春枝、張耐(2000,5月)。現代都市原住民女性生活之探討。論文發表於靜宜大學第一屆全國現代思潮學術研討會,台中縣。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台北:五南。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2008)。James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台北:心理。
二、英文部分
A boud, F. E.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 In J. S. Phinney, & M. J. Rotheram (Eds.), Children' 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 32-55). Newbury Park, CA: Sage.
Banks, J. A. & Banks, C. A. M. (Eds.). (2001).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 perspectives (4th ed.). New York: Wiley.
Banks, J. A. (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imensions, and practice. In J.A. Bands,& C. A. 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3-24). New York: Macmillan.
Bennett, C. I.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rry,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 (Eds.), Field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Sage.
Coleman. (1996). Recogniz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Gifted child today,19(3), 36-37.
De Vos, G., & Romanucci-Ross, L. (1982). Ethnicity: Vessel of meaning and emblem of contrast. In G. De Vos and L.Romanucci-Ross (Eds.),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pp. 363-39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y, G. (2000). The power of caring. I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45-76).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ood, T. L. (1997). Teachers' expectations. In L. J. Saha(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if education (pp. 686-692). Oxford: Pergamon.
Helms, J, E. (Eds.). (1990). Black and white racial identity: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Hutnik, N.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Ogbu, J. U. (1978). Minority education and cast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Ogbu, J. U., & Simons, H. D. (1998).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A culural-ecological theory of school performance with som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29 (2), 155-188.
Ogbu, J. U. (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Gibson, M. A. & Ogbu, J. 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3-33). New York: Garland.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49-514.
Phinney, J. S., & Rotheram, M. J. (1987). Introduction: Definitio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In J. S. Phinney and M. J. Rothera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 development, 10-28. CA: Sage.
Sleeter, C., & Grant, C. (1999).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Tajfel, H., & Turner, J. 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 intergroup relation. Chicago: Nelson-Hall.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llman, S. (1983). Identity options. In Minorities: Community and identity. (ed. C. Fried.) New York: Springer-Ver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