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偉鎮 |
---|---|
論文名稱: |
儒家與羅爾斯政治理論的比較 |
指導教授: | 黃瑩暖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2 |
中文關鍵詞: | 儒家 、羅爾斯 、仁 、正義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8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羅爾斯《正義論》之政治思想與儒家政治思想作比對,以見出二者的異同與當代意義。羅爾斯的政治理論以「作為公平的正義」為其理念的核心價值,其內容即為「正義兩原則」:第一為自由平等原則,第二為差異原則及機會公平原則;其精神可以用自由、平等、博愛來說明;而其依據主要是活化傳統的「契約理論」,並以「無知之幕」作為達成合理共識的方法。相對於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儒家的政治理論以「仁」作為核心的價值,以「仁政」作為政治理論的基礎;而實行「仁政」的方式則是「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是一種由內而外、由個人再到群體的方式,與羅爾斯強調「普遍意志」的政治原則,在理論的方向雖然是完全相反的,但二者之間實存在著一種可以互補的關係。而在政治原則的判斷方面:羅爾斯以康德「人是一種理性的存有」作為其依據,形成其「無知之幕」的理論,而「無知之幕」與孟子的「道德本心」、荀子的「虛一而靜之心」,比較三者之間對於政治原則判斷的異同,有助於釐清我們對於儒家在政治原則判斷上的看法。本文的第四章,則分別以自由、民主、平等,這三種現代政治理論中最常見的觀點,說明儒家政治理論所具有的現代意義。第五章則以政治理論中關於社會組成的方式來說明儒家內聖外王的結構,就社會組成的方式而言:儒家認為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和諧的自然關係,義務的來源則是基於義命合一的價值理念;而羅爾斯則以「契約理論」為基礎,以個人的利益為核心,強調了權利與義務的相對性。而對一個政治理論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合理性」與 「穩定性」,本文即以羅爾斯所謂的「合理性」與 「穩定性」,來檢驗儒家的政治理論。結論的部分,則強調儒家在當代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因應之道。
一.原典典籍(依著、編者朝代排列)
1. 漢‧孔安國傳:《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
2.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3.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4.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
5.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2。
二. 近人著作(依照姓氏筆劃排列)
(一)中文專書
1. 王開府:《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5。
2.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67。
3.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69。
4. 牟宗三譯著:《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2。
5. 牟宗三等著;楊祖漢主編:《儒學與當今世界》,臺北:文津,民83。
6.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85。
7.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89。
8.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9.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10.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97。
11. 牟宗三、唐君毅等著,《寂寞的新儒家》:台北,鵝湖,1992。
12.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台灣商務,2000。
13.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市 : 聯經, 2003。
14. 牟宗三:《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 文化傳統的重建》,臺北:時報文化,1982。
15.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台北縣:康德出版社,民94。
16. 余麗嫦:《托馬斯•霍布斯》台北:東海大學,民84。
17.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民76。
18.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民65。
19.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民71。
20.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1.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三聯書店,2004。
22.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4。
23. 余英時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台北:聯經,2008。
24. 林火旺:《倫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民88。
24.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先秦篇》,台北:中央書局,民52。
25. 陳少峰:《倫理學-意蘊與情趣》,臺北:五南圖書,民92。
26. 陳拱等著:《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與著作》,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67。
27.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民82。
28.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節》,台北:巨流出版社,民78。
29.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0.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73。
31. 趙敦華:《勞斯的《正義論》解說》,台北:遠流,1988。
32.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1980。
34.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民64。
34. 應奇:《羅爾斯》,台北:生智出版社,民國88。
35.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民68。
(二)外文譯本(依譯名筆劃排列)
1. 伯格著,顧肅譯:《羅爾斯與《正義論》》,臺北市:五南圖書,2010。
2. 柏林著,陳曉林譯:《自由四論》,台北:聯經,民75。
3. 桑德爾著,樂為良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臺北市:雅言文化,2011。
4. 盧梭著,徐百齊譯:《社約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5. 羅爾斯著,李少軍等譯:《正義論》,新店市:桂冠圖書,民92。
6. 羅爾斯著,萬俊人譯:《政治自由主義》,南京市:譯林出版社,2000。
7. 羅爾斯著,姚大志譯:《正義新論》,台北縣:左岸文化,2002。
8. 顧立雅著,王正義譯:《孔子與中國之道》,台北縣:韋伯文化,2003。
(三)單篇論文
1. 江宜樺,2005。〈西方「政治」概念之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2
期,頁1~57
2. 謝世民 ,2003。〈後哲學的啟蒙計劃: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21世紀評
論》,第75期,頁10~17。
3. 謝世民,1999。〈合理契約論與分配正義〉,《歐美研究》,第29卷第4期,頁
49~80。
4. 萬俊人,1997。〈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基礎建構〉,《哲學雜誌》,第19期,頁
162~189。
5. 張建福,1997。〈多元主義與合理的政治秩序: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的評
釋〉,《政治科學論叢》,第8期,頁111~132。
(四)學位論文
1. 王冠生:《羅爾斯公共理性理念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文學研究所,2007年)
2. 江怡蓁:《在差異中建立社會整合─論羅爾斯的「重疊共識」》(台北:台灣大
學哲學研究所,2008年)
3. 李艾妘:《社會正義與高等教育學費政策─當代自由主義觀點》(台北:交通大
學教育研究所,2009年)
4. 吳澤玫:《論羅爾斯「對」的優先性》(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年)
5. 徐嘉明:《從社會契約理論思考超個人法益的存在》(台灣: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2007年)
6. 陳煥民:當代自由主義談容忍》(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10年)
7. 陳如薰:《台灣原住民之大學入學加分措施與憲法平等原則之研究-從西方政治理論及美國憲法案例出發》 (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10年)
8. 鄭焙隆: 《運氣與社會公正:檢視運氣平等主義》 (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