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宗哲
Tsung-Che Li
論文名稱: 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活動課程之核心內容知識分析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指導教授: 林世華
Lin, Sieh-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2
中文關鍵詞: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活動課程內涵
英文關鍵詞: integrated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guidance activities, curriculu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1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活動課程之核心內容知識,主要利用內容分析法針對現行國中育成、南一、康軒與翰林等綜合活動教科書進行分析與比較,同時運用訪談對該領域教師進行晤談,以瞭解其對輔導活動相關教材之看法,並與分析結果交互檢證與討論,並採三角校正提升研究信效度。其具體發現如下:

一、四版本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課程皆以「自我探索」為主要課程主題類目,且多為「生涯探索」次類目主題內容。研究結果顯示教科書主題符合課程綱要要求,但無法明確說明輔導活動的核心內容知識。而課程多集中在生涯探索主題內容,整體內容有分佈不均的現象。

二、受訪教師認為輔導活動課程的意義理念應以「自我」為主,以學生的發展階段及需求來安排適切的課程主題與內容,而輔導活動的「活動」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藉由「活動」的進行,引導學習者透過體驗、省思與實踐的心智及行為運作,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所以,輔導活動課程的核心是在重視「人」的獨特性展現。

三、「體驗、省思與實踐」即為Bloom所提之「後設認知」知識向度以「應用」的認知歷程向度展現之具體表現;而「自我探索」、「生涯探索」便是讓學生可以連結回歸自我,以達「後設認知知識」目標的工具。所以,輔導活動課程之核心內容知識屬於後設認知知識。

最後則對針對國中綜合活動領域輔導活動教師教學、教科書編寫、師資培育機構在養成教師,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Content analysis was made to compare four vers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ed activity textbooks, including Uchen, Nani, Kanghsuan and Hanlin. At the same tim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some teachers in the field to probe their opinions about learning materials related to guidance activities, which were then subject to cross-validation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books. Also, triangulation was used to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tudy.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First, the four versions of guidance activity textbooks had a common main theme, namely self-exploration. And the common secondary theme was career explo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pics of the textbooks corresponded with the curriculum guide, but they could not clearly explain the core content of guidance activities. The curriculum was mostly focused on career explor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curriculum content was not balanced.

Second, the interviewees thought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should lie primarily in the self, and the topics of the curriculum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The activities implemented in guidance activity classes were just a means to an end. The purpose was to guide learners, via activities, through experience, ref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mind and behavior worked to transform knowledge into ability. Therefore, the core of the 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was valuing the individuality of people.

Third, experience, reflection, and application were manifestations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dimension in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which was proposed by Bloom. Self exploration and career exploration were the tools which students could use to connect with themselves to achieve metacognition. Henc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was metacognitive.

Finally,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th as to the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of guidance activi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the writing of textbooks, teacher training in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studies in this field.

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輔導活動的意義與實施 10 第二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內涵與特色 24 第三節 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修訂版之探討 46 第四節 後設認知的意義與理論 5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76 第二節 研究程序 79 第三節 研究分析取材與參與者 8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6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研究信效度 9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各版本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內容分析 96 第二節 各版本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內容比較 116 第三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對其教科書之輔導活動教材的觀點 123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4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50 第三節 建議 15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57 二、英文部分 166 附錄 附錄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參考細目與補充說明 170 附錄二 臺北市版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架構 190 附錄三 國中綜合活動領域輔導活動教師對綜合活動教科書中輔導活動課程之看法訪談大綱 199 附錄四 育成版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之輔導活動教材內容分析與協同分析結果一覽表 200 附錄五 南一版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之輔導活動教材內容分析與協同分析結果一覽表 204 附錄六 康軒版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之輔導活動教材內容分析與協同分析結果一覽表 207 附錄七 翰林版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之輔導活動教材內容分析與協同分析結果一覽表 211 圖表目錄 圖2-1 Bloom教育目標分類系統新舊版本對照圖 48 圖2-2 Flavell的認知監控模式 62 圖2-3 Brown的後設認知模型 65 圖2-4 Paris的後設認知模式 67 圖2-5 Borkowski等人的後設認知模型 69 圖3-1 研究流程圖 81 表2-1 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之比較一覽表 29 表2-2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內涵架構 35 表2-3 臺北市版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架構的十二項核心能力 44 表2-4 2001年修訂之Bloom認知領域目標分類表 47 表3-1 本研究分析之綜合活動教科書版本一覽表 82 表3-2 受訪教師基本資料一覽表 85 表3-3 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活動課程分析類目表 88 表3-4 訪談資料之文本編碼說明一覽表 91 表3-5 四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課程內容分析之評分者信度一覽表 93 表4-1 育成版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內容比重分析表 97 表4-2 南一版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內容比重分析表 98 表4-3 康軒版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內容比重分析表 99 表4-4 翰林版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內容比重分析表 100 表4-5 育成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分佈一覽表 101 表4-6 育成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分佈統計表 103 表4-7 南一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分佈一覽表 104 表4-8 南一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分佈統計表 106 表4-9 康軒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分佈一覽表 108 表4-10 康軒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分佈統計表 110 表4-11 翰林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分佈一覽表 112 表4-12 翰林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分佈統計表 114 表4-13 各版本輔導活動教材所佔的「活動數」統計數量一覽表 116 表4-14 各版本輔導活動教材所佔的「總頁數」統計數量一覽表 117 表4-15 各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分佈比較表 117 表4-16 各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類目分佈表 118 表4-17 各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自我探索」次類目分佈表 119 表4-18 各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自我管理」次類目分佈表 120 表4-19 各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尊重生命」次類目分佈表 121 表4-20 各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生活適應」次類目分佈表 121 表4-21 各版本國中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教材「人際互動」次類目分佈表 122

一、中文部分

方炳林(1976)。聯課活動的意義、目的與功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課程研究﹙頁109-128﹚。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第六版)。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第十版)。台北市:五南。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實證與理論(第二版)。台北市:幼獅。
王純瓊(2003)。輔導活動資深教師與新手教師課堂教學表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澤玲等(編著)(2005c)。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三冊(八上)。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
王澤玲等(編著)(2006b)。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二冊(七下)。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
王澤玲等(編著)(2006b)。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四冊(八下)。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
王澤玲等(編著)(2006c)。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五冊(九上)。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
王澤玲等(編著)(2007b)。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六冊(九下)。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
王澤玲等(編著)(2008c)。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一冊(七上)。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
司琦(1997)。課程導論。台北市:五南。

邱上貞(1989)。後設認知研究在輕度障礙者教學上的應用。特殊教育季刊,30,12-16。
吳正勝(1994)。國民小學輔導活動課程新里程-班級輔導活動的實施。輔導季刊,30(3),6 - 12。
吳正勝(199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與班級輔導活動關係之探討。學生輔導,64,70-79。
吳秀碧(1999)。角色扮演與團體輔導。學生輔導,64,26-35。
吳宗雄(譯)(2004)。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著。內容分析法。載於洪志成(譯),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668-707。(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美枝(主編)(2008)。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五冊(九上)。台南市:南一書局。
吳美枝(主編)(2009)。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六冊(九下)。台南市:南一書局。
吳庶深、劉欣懿(2002)。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設計之探討。安寧療護雜誌,7(4),283-300。
吳麗娟(1985)。輔導界的「中國結」──由誰是班級輔導活動時間的掌航者談起,測驗與輔導,72,1328-1332。
吳麗娟(2000)。輔導活動教師因應九年一貫課程變革之道:以人本態度推展人本教育,並向外和其他領域統整之。測驗與輔導,161,3369-3373。
李明芬(1995)。後設認知的訓練與超媒體學習。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NSC84-2413-H-194-004。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李宜玫、王逸慧、林世華(2004)。社會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之解讀─由Bloom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修訂版)析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2),1-34。

李堅萍(1999)。Simpson、Harrow與Goldberger心理動作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長珠(1997)。心理團體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何英奇(2001)。行思知交融的經驗學習模式在綜合活動課程上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380-396)。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謝麗紅(2002)。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高雄市:品高圖書。
林一真(1993)。國中理想輔導活動課程規劃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劃八十三年度專案研究論文計劃。教育部。
林生傳(2005)。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林珮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1)。高雄市:麗文。
林家興(1999):國民中學試辦專業輔導人員實施成效及可行推廣模式評估。教育部委託研究。
林萬億(2003):學校輔導體系面臨瓦解。國語日報 (「學者觀察站」系列)。
周水珍(2002)。國民小學綜合活動課程發展歷程之研究。論文發表教育學會聯合年會所舉辦「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周思伶(2003)。賽伯空間對課程觀的啟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珮儀、鄭長明(2008)。教科書研究方法論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1(1),193-222。
周麗玉(2003)。承諾與實踐—國中輔導工作的專業發展空間。載於劉焜輝、洪莉竹、周麗玉、賈紅鶯、李玉嬋著,學校輔導工作之多元面貌:專業理念與實務的對話,161-222。台北市:天馬。
洪志成(2000)。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革新。載於財團法人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市:復文。
施紅朱(主編)(2004)。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一冊(七上)。台南市:南一書局。
施紅朱(主編)(2007)。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二冊(七下)。台南市:南一書局。
施紅朱(主編)(2008)。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三冊(八上)。台南市:南一書局。
施紅朱、吳美枝(主編)(2008)。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四冊(八下)。台南市:南一書局。
柯承恩(2004)。後設知導向之創造思考模式在教學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7(1),15-30。
高紅瑛(2000)。推展九年一貫課程中實施輔導活動的實況與困難。測驗與輔導,161,3377-3379。
陳李綢(1991):思考模式、學術經驗與認知策略訓練對大學生後設認知與智力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24,67-90。
陳秉華(1999):邁向專業—臺灣輔導界發展的回顧與前瞻。As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Vol.6,No.2,21-44。
陳秉華、許維素(1999)。輔導活動科實習教師的壓力調適與小團體輔導歷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7,69-96。
陳建榮(1998):國中輔導人員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的知覺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品華(2004)。Patrick Slattery後現代課程觀及其對我國課程研究的蘊義。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璋(2005)。從課程改革省思課程研究典範的新取向。當代教育研究,13,1-33。
陳浙雲(2002)。探究綜合活動課程的幾個問題。北縣教育,42,16-19。

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慧娟(1994):「策略訓練課程」與「策略及認知監控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六年級學生斜坡問題認知能力之比較研究暨遷移歷程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27,227-257。
徐秀婕、曾慧珊(2004)。架構一個有生命的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秘笈(三)。台北市:教育局。
徐秀婕、曾慧珊(2006)。一步一腳印發現綜合活動。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秘笈(五)。台北市:教育局。
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運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
張春興(2000)。心理學思想的流變。台北市:東華。
張進上(2002)。輔導與綜合活動。國教之友,53(4),59-73。
張植珊(1974)。國民中小學輔導工作之現況檢討及其改進途徑。輔導月刊,11,3-6。
張景媛(1992)。自我調整、動機信念、選題策略與作業表現關係的研究暨自我調整訓練課程效果之評估。教育心理學報,25,201-243。
張景媛(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各種活動進行的理念與方法。翰林文教雜誌,20,6-7。
張新仁(1992)。國中地理學習之後設認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報告。NSC81-0301-H017-02-L1。
許維素 (1998)。學校輔導人員角色認定困境的突破。諮商與輔導,145,2-7。
許維素(1998)。輔導教師專業角色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綜合活動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莊雪芳(2003)。高三學生後設認知、生物科自我概念與生物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永和(1996)。國小實習教師數學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碩士論文。
黃光雄(主譯)(2001)。Rober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原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市:濤石。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進南(2000)。班級輔導理論與實務。高雄市:復文。
黃瑞琴(2001)。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譯瑩(2001)。從系統理論觀點探究活動課程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課程:本質、原理與展望。應用心理研究,9,215-251。
黃譯瑩(2001)。見「綜合活動」、又是「綜合活動」—從研究召集人的體驗、省思與實踐談綜合活動的存在意義、目的與內涵。教育研究月刊,92,90-95。
湯梅英(1999)。綜合活動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雜誌,74,51-60。
湯梅英(2000)。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八十八、八十九年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與教學研習手冊。教育部。
馮觀富(1989)。教育部七十六學年度國民中小學輔導活動評鑑。研究資訊,46,47 - 49。
曾端真(2000)。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的輔導內涵。測驗與輔導,161,3374-3376。
游肇賢(2003)。國中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連祺、林淑萍(2003)。 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94~106 。

楊孝濚(1985)。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吳聰貴、文崇一、李亦園(編著),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809-831。台北市:東華。
楊宗仁(1991)。後設認知的源起及其理論。資優教育,38,16-25。
楊金玉﹙1999﹚。活動課程簡論。載於陳時見﹙主編﹚,課程與教學理論和課程與教學改革﹙頁65-74﹚。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楊麗芬(1993)。國民中學輔導活動課程輔導成效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遵榮等(鍽著)(2005)。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二冊(七下)。台北縣:育成書局。
楊遵榮等(鍽著)(2005)。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四冊(八下)。台北縣:育成書局。
楊遵榮等(鍽著)(2005)。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六冊(九下)。台北縣:育成書局。
楊遵榮等(鍽著)(2008)。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一冊(七上)。台北縣:育成書局。
楊遵榮等(鍽著)(2008)。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三冊(八上)。台北縣:育成書局。
楊遵榮等(鍽著)(2008)。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五冊(九上)。台北縣:育成書局。
臺北市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團(2008)。取自臺北市國教輔導團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國中組的網站,http://web.pajh.tp.edu.tw/AFDT/。
詹于倩(2001)。國民中學試辦綜合活動課程之研究--以三民國中課程試辦歷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廖鳳池(1999)。班級輔導活動的教學模式。學生輔導,64,36-47。
廖鳳池、陳美芳(1993)。班級輔導活動方式。載於吳武典、金樹人主編:班級輔導活動設計指引。台北市:張老師。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7)。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
鄭德芳(1999)。輔導教師工作性格、工作環境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4,61-90。
甄曉蘭(2001)。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5,42-53。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建構與重建。台北市:高等教育。
蔡居澤、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臺北:翰林。
蔡淑時(1981)。國民中學輔導工作之檢討與建議。測驗與輔導,45,633-635。
蔡順良(200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務省思。載於高新建(主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方教育導叢書,37,21-28。臺北:台灣師大。
蔡順良等(編著)(2008)。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一冊(七上)。台北市:翰林出版事業。
蔡順良等(編著)(2008)。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三冊(八上)。台北市:翰林出版事業。
蔡順良等(編著)(2008)。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五冊(八上)。台北市:翰林出版事業。
蔡順良等(編著)(2009)。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二冊(七下)。台北市:翰林出版事業。
蔡順良等(編著)(2009)。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四冊(八下)。台北市:翰林出版事業。
蔡順良等(編著)(2009)。國中綜合活動課本第六冊(九下)。台北市:翰林出版事業。
蔣治邦(1992)。國民中學學生輔導活動現況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劃八十一年度專案研究論文集。教育部。
歐用生(2000)。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229-254。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焜輝等(2003)。學校輔導工作的多元面貌。台北市:天馬。
顏妙桂(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礎與實施策略。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4-21。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顏若映(1986)。班級輔導活動之評鑑。測驗與輔
導,79,1492-1495。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W. & Krathwohl, D. R.(Eds.)(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A revi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NY: Longman.
Anderson, W. & Sosniak L. A. (Eds.)(1994). Bloom’s taxonomy: A forty-year retrospective. Chicago, IL: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Bloom, B. S. Madaus, G. F., Hastings, J. T. (1982). Evaluation to Improve Learning, Chapter 2. New York: McGraw-Hill.
Brown, A.L., Bransford, J.D., Ferrara, R.A., & Campione, J.C.(1983). Learning, Remember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J.H. Flavell, & E.M. Markman(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cognitive development (V.3, pp.77-166). New York:Wiley.
Brown, A. L. (1987). 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 In F. E. Weinert & R. H. Kluwe(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pp.65-116).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Borkowski, J.G., Johnston, M.B., & Reid, M.K.(1987).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controlled performance. In S.J. Ceci (Ed.), Handbook of cognitive, social, and neuro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pp.147-173).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orkowski, J.G., Estrada, M.T., Milstead, M., & Hale, C.A.(1989). Gener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 Relations between metacognition and strategic processing.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2, 57-70.
Borkowski, J. G., Carr, M., Rellinger, E., & Pressley, M.(1990). Self-regulated cognition: Interdependence of metacognition, attributions, and self-esteem. In B. Jones & L. Idol (Eds.), Dimension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ve instruction (pp. 53-61). Hillsdale, N.J.: Erlbaum.
Cavanaugh, J. C., & Perlmutter, M.(1982). Metamemor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Child Development, 53, 11-28.
Cross, D. R., & Paris, S. G.(1988). Developmental and instructional analyses of children's metacognition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2), 131-142.
Davidson, J. E., Sternberg, R. J. (1998). Smart Problem Solving: How metacognition Helps. In Hacker, D. J., Dunlosky, J., Graesser, A. C., Metacognition i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NJ: Erlbaum.
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In L. B. Resnick(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pp.231-235)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Flavell, J. H., & Wellman, H. M.(1977). Metamemory. In K. Hogan, Perspectiv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mory and cognition. Hillsdale: Erlbaum.
Flavell, J. H.(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pp. 906-911.
Flavell, J. H.(1981). Cognitive monitoring. In W. P. Dickson (Ed.), Children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pp.35-60). N.Y.: Academic Press.
Flavell, J. H. (1987). 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 In Franz E. WEINERT, and Rainer H. Kluwe,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Gange, R., & Dick, W. (1983).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In M. Rosenzweig & L. Potter(Ed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Palo Alto, CA: Annual Reviews.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London: Heinemann.
Gagne, R. M.(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Glasser, W.(1969). School without failure.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Good, C.V.(1959).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 McGraw-Hill.
Gumaer, J.(1984). Counseling Therapy for Children. Free Press.
Gunstone, R., & Mitchell, I.(1998). Metacognition and conceptual change. In J. J. Mintzes, J. H. Wandersee & J. D. Novak. (1998). 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 (chapter 5).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Herrenkohl, I. R., Palincsar, A. S., DeWater, L. S. & Kawasaki, K.(1999). Developing scientific communities in classrooms: 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the Learing Science, 8(3&4), 451-495.
Krathwohl, D. R., (1994). Reflections on the taxonomy: I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L.W. Anderson & L.A. Sosniak (Eds.), Bloom's Taxonomy: A forty-year retrospective (181~202).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rippendorff, K. (2004).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Thousand Oaks, Calif.
Lin. X.(2001). Designing on metacognitive activit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9(2), 23-40.
Merriam, M. C.(1972). Carl Street Project: Traning in democracy. Penns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Human Development.
Myers, M., & Paris, S. G. (1978). Children’s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bout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0, 680-690.
Oliva, P. E.(1992).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N.Y.: Longman.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2004).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eterson, G. W., Sampson, J. P., & Reaedon, R. C. (1991).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A cognitive approach.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iaget, J. (l964).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 170-186.
Phye, F. D.& Andre, T.(1986). Cognitive classroom learning: Understanding,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ressley, M., Borkowski, J.G., & O'Sullivan, J.(1985). Children's metamemory and the teaching of memory strategies. In D.L. Forrest-Pressley, D. Mackinnon, & T.G. Waller(Eds.), Metacognition, cogni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s. (pp.111-153).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Schwallie-Gidds, P.,Cowan, D., Schilling, D.(1993).Counselor in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strategeies for an effective classroom guidance program. Spring Valley, CA:Innerchoice publishing.
Sternberg, R. J. (1985). 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 In R.J.Sternberg(ED), The nature of creaitivity (pp.125-14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anner, D. (1965). Schools for youth: Change and challenge in secondary education. N. Y.: Macmillan.
Wagoner, S. A. (1983).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What it is and what we know about it.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18, 328-346.
Wellman, H.M.(1985). The origins of metacognition. In D.L. Forrest-Pressley, D. Mackinnon, & T.G. Waller(Eds.), Metacognition, cogni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s.(pp.1-31).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Yussen, S.R., & Santrock, J.W.(1982). Child development : An introduction (2nd Ed.). Dubuque : Wm. C. Brown.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