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萬礎榮
Chu-Jung Wan
論文名稱: 活動熱情對青少年社會支持及主觀幸福感之影響
Influence of Passion On Adolescent Socai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指導教授: 朱文增
Chu, Wen-Ts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活動熱情社會支持主觀幸福感
英文關鍵詞: passion, social support, subjective well-be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8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擁有嗜好與興趣通常可以增進人們與社會的各種關聯,並進一步使生活更為充實與滿足;但若是對活動抱持過於積極的態度,卻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本研究即是以Vallerand (2003) 所提出的二元熱情觀點 (dualistic model of passion) 來探討我國高中職學生及棒球代表隊活動熱情與社會支持及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之調查對象為台灣高中職學生及硬式木棒組棒球選手,於2010年4月期間進行研究資料之蒐集。問卷量表是參考Vallerand (2007) 之活動熱情量表、Dubow與Ullman (1989) 所編製的主觀社會支持量表及施建彬(1994)、陸洛(1996)的精簡版「中國人幸福感量表」製編而成。本研究是以SPSS 17.0進行研究資料的統計分析,根據研究結果有以下結論。首先,調和式熱情與強迫式熱情為一不可分割的概念,在探討活動熱情的影響時,應將兩者同時檢驗。其次,調和式熱情的影響會超過強迫式熱情的影響。另外,調和式熱情是影響青少年社會支持及主觀幸福感之重要因素,強迫式熱情卻不一定對青少年造成負面的影響。活動熱情與社會支持可有效地預測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感受,但對於一般高中職學生及棒球員學生有不同的情形。最後,本研究也發現,一般學生的活動熱情與棒球員學生對棒球的熱情有本質上的不同。這本質上的不同造成了一般學生與棒球員學生在參與行為上的不同,進而使得活動熱情對社會支持及主觀幸福感有不同的影響。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ualistic model of passion proposed by Vallerand et al. (2003),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assion toward activites on adolescent’s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Gene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high school baseball players were surveyed respectively during April 2010. Questionnaire included the “Passion Scale” proposed by Vallerand et al. (2003), the “Scale of Available Behaviors” proposed by Dubow and Ullman (1989), and the “Chinese Well-Being Scale” prposed by Shih (1994) and Lu (1996).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sults came wit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the idea of “passion” should be one complete integral concept. Harmonious and obsessive passion should both be considerd while examining the influenc of passion. Second, the influence of harmonious passion exceeded the one of obsessive passion. Third, harmonious pass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 youth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hile obsessive pass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cause negative impact on young people. Passion and social support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degre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young people, but for the gene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high school baseball players have different regression models. Last,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re is a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ssionate activities of the general students and baseball for baseball player students. This difference caused the baseball players’s participation behavior differed from the general students, and thus makes the influence of passion on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different.

    口試委員及所長簽字證書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活動熱情理論介紹 6 第二節 社會支持理論介紹 15 第三節 主觀幸福感 21 第四節 活動熱情、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29 第五節 臺灣青少年現況簡介 33 第六節 本章總結 41 第参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7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 55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58 第一節 樣本人口背景變項資料描述 58 第二節 活動熱情、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現況 68 第三節 熱情活動參與情形對活動熱情差異分析 72 第四節 活動熱情、社會支持及主觀幸福感關係探討 7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建議 98 參考文獻 101 中文文獻 101 英文文獻 105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08 附錄二 正式問卷(一般學生) 116 附錄三 正式問卷(球員學生) 123 附錄四 正試問卷各題項得分 130

    一、 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學生運動棒球聯盟(2009)。高中硬式木棒組全國參賽球隊。檢自:http://www.ctsbf.org.tw/ver2000/wwwbaseball/jnt2000/query.html
    王柏森(2009)。慢速壘球參與者之參與動機、團隊凝聚力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玗心(2007)。高中棒球社團成員從事棒球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王淑玲、謝筑虹(2007)。青少年運動友誼與運動參與。中華體育季刊,21(2),7。
    王英婷(2005)。高中資優生熱情樣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微茹(2006)。大學生之休閒需求、參與、滿意度及幸福感之研究─幸福感之需求滿足理論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朱文增(2007)。臺灣職業棒球球員職業聲望之研究及其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朱妙芳(2009)。臺北縣三鶯區高齡者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關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奕修(2006)。線上遊戲玩家的熱愛、成癮與攻擊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江巧鈴(2008)。愛滋專業助人者助人熱情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02)。青少年狀況調查。行政院主計處編著。
    余民寧(1994)。壓抑變項及其對資料分析的影響(上)。教育研究,40,39-44。
    吳永發(2006)。路跑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吳治勳、吳英璋、許文耀、蕭仁釗(2008)。“臺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trica)”之編製和心理計量特性研究。測驗學刊,55(3),545-558。
    吳寧遠(1995)。老年人之家庭支持研究:以高雄市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153-173。
    呂惠富(2008)。影響體育績優生生涯發展關鍵因素之探討-真理大學之實證分析。運動知識學報,5(172)。
    李炯煌、季力康、彭涵妮(2007)。熱情量表之建構效度。體育學報,40(3),77-87。
    李濟仲(2007)。父母的運動熱情對子女運動參與信念和行為的影響—以父母社會化模式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何育敏、張庭彰、何國龍、陳禾青(2008)。各級棒球選手流失因素之研究。北體學報,16,247-259。
    何篤光、沈志堅、楊馥琴(2009)。高中生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分析研究以屏東縣(市)地區為例。臺灣觀光學報,6(46)。
    周維敏(2005)。臺南市高中職學生休閒活動之阻礙與滿意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以君(2009,12月28日)。「爛泥 滾不出乾淨豬」a咖球員 打架偷錢...教練不吭聲。聯合報,A5版。
    林佳皇、黃惠貞(2005)。受傷運動員之心理復健。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11),267-277。
    林宜蔓(2003)。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伯修、朱自敏(2009)。花東學生棒球與原住民。運動文化研究,9,108~110。
    林柏宏(2007)。影響高中棒球選手團隊凝聚力之因素探討-以參加96年度高中棒球聯賽選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林惠玲、陳正倉(2006)。應用統計學。臺北市:雙葉。
    林新沛(2005)。標準化迴歸係數的正確解釋。中山管理評論,13(2),533-548。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臺北市:雙葉。
    施建彬(1994)。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柯俊銘(2009,9月15日)。孩子遇霸凌冷靜蒐集證據,聯合報。
    洪文綺、黃淑貞(2006)。高年級國小學童壓力適應行爲的相關因素與社會支持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6(22),31-52。
    徐美玲(2007)。青少年早期社會關係與其心理健康、偏差行爲、快樂感相關性之探討。新臺北護理期刊,9(2),23-34。
    張文雄(2005)。高中棒球聯賽球員參賽動機與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維唐(2009)。桃園縣平鎮高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畢富國(2007)。臺北市高中學術性資優生焦慮及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珮琪(2010)。運動場域中的身體資本初探,中華民國大專院校99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桃園縣: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莊耀嘉、黃光國(1981)。國中學生的成敗歸因與無助感特徵。中華心理學刊,3(2),155-164。
    陳建瑋、季力康(2009)。大學生不同運動階段基本心理需求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42(1),25-38。
    陸洛(1996)。中國人幸福感相關因素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學科,8(1),115-137。
    郭香雲、黃崇儒、葉良志(2005)。團隊文化、運動員特徵與運動自信心來源的關係。大專體育學刊,7(3),175-188。
    郭源治(1998)。熱球。臺北市:新中原。
    陳肇華(2009)。城鄉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活動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譯箴、彭美蓮(2007)。社會支持對運動傷害選手之影響。大專體育,89(6),119-124。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文志(2008)。大學生的生活事件、人際長處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中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0(2),221-240。
    曾文誠(2001)。大豐的歸鄉路。臺北縣:野球人。
    馮嘉玉、晏涵文(2005)。國中學生電玩遊戲成癮傾向與自覺健康狀態之關係探討。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4(5),410。
    黃春太、姜逸群、黃雅文、胡益進(2008)。臺南縣國中生社會資本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29,27-50。
    黃崇儒、王秉泰、許瓊雲(2004)。運動員屬性對運動自信心來源的影響。臺灣運動心理學報,5,1-17。
    黃德祥、李介至(2002)。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95)。
    黃瓊慧(2007)。臺北市國中生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國隆(2006)。臺北市高中女校學生休閒參與與憂鬱程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賈寶楠(2009,10月18日)。學生迷網課業、人際關係出狀況,聯合報。
    蔡昆憲(2006)。以正向觀點探討資訊人員職場幸福感之研究:擴展-建立理論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蔡淑莉(2009)。健身運動者的運動熱情與運動幸福感及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樹芬、葉源鎰(2006)。青少年休閒態度與休閒活動涉入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生爲例。人文社會學報,5,147-167。
    鄭為仁、廖智雄、詹淑月、林展緯(2005)。我國優秀男子網球選手轉型職業選手成功關鍵之研究。文化體育學刊,3,44。
    鄭喜文(2004)。獨居老人休閒活動與社會關係對其心理狀況影響之研究-以宜蘭縣列冊獨居老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賴鑫城、李秀華(2004)。護理學校學生生活壓力、家庭及社會支持與疏離感關係之研究。輔導季刊,40(2),35-41。
    顏智淵(2009)。青少年網球選手知覺動機氣候、家長參與及幸福感之研究。彰化師大體育學報,8(83)。


    二、 英文文獻
    Andrew,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 Plenum Press.
    Argyle, M. (2001).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2ed.).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
    Argyle, M., Martin, M., & Crossland, J. (1989). Happiness as function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encounters. In J. P. Forgas & J. M. Innes (Eds.), Recent advances in social psychology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pp. 189-203). North Holland: Elsevier.
    Argyle, M., Martin, M., & Lu, L. (1995). Testing for Stress and Happiness: The Role of Soci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In I. G. Sarason, C. D. Spielberger & J. M. T. Brebner (Eds.), Stress and Emotion (15) (pp. 173~187).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Barrera, M. (1986). Distinc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concepts, measures, and model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4), 413-445.
    Beck, T., Ward, C. H., Mendelson, M., Hock, J., & Erbaugh, J. (1961). An inventoryfor measuring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7, 158-216.
    Bourdieu, P. (1978). Sport and social class.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17( 6) ,819-840.
    Campbell, A. (1976).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31, 117-124.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In G. Caplan (ED.),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ew York:Basic Books.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le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 227-268.
    Diener, E., Emmons, R.,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Dubow, E. F., & Ullman, D. G. (1989).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The Survey of Children's Social Support. [Article].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8, 52.
    Frijda, N. H., Mesquita, B., Sonnemans, J., & Van Goozen, S. (1991). The duration of affective phenomena or emotions, sentiments and passions. In K. T. Strongman (Ed.),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tudies on emotion (Vol. 1, pp. 187-225). New York: Wiley.
    Heady, B., & Wearing, A. (1990).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 327-349.
    Hollingshed, A. B. (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New York: Yale.
    Keyes, C. L. M., & Magyar-Moe, J. L. (2003). The measurement and utility of adult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handbook of models and measures. (pp. 411-42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u, L. (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social Variables in Taiw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5(3), 351-357.
    Lu, L. (2005). In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WB.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47(2), 14.
    Lu, L., & Shih, J. B. (1997a). Personality and happiness: Is mental health a mediat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22(2), 249-256.
    Lu, L., & Shih, J. B. (1997b). Sources of Happines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2), 181-187.
    Seguin-Levesque, C., Lailiberte, M. L., Pelletier, L. G., Blanchard, C., & Vallerand, R. J. (2003). Harmonious and obsessive passion for the internet: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the couple's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3, 197-221.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Tardy, C. H. (1985). Social support measur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1, 187-202.
    Vallerand, J. R., Blanchard, C., Mageau, A. G. & Koestner, R. (2003). Les passions de l'Ame: On obsessive and harmonious pa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4), 756-767.
    Vallerand, J. R., Rousseau, L. F., Grouzet, M. E. F., Dumais, A., Grenier S. & Blanchard C. M. (2006). Passion in Sport: A Look at Determinants and Affectiv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8(4), 454-478.
    Vallerand, J. R., Mageau, A. G., Elliot, A. J., Dumals, A., Marc-Andre, D., & Rousseau, L. F. (2007a). Passion and performance attainment in sport.
    Vallerand, J. R., Salvy, S.-J., Mageau, A. G., Elliot, J. A., Denis, L. P., Grouzet, M. E. F. & Blanchard C. (2007b). On the Role of Passion i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5(3), 505-535.
    Vaux, A., Phillips, J., Holly, L., Thomson, B., Williams, D., & Stewart, D. (1986). The social support appraisals (SS-A) scale: Studie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2), 195-218.
    Veenhoven, R. (1993).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s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