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璧如
Wu, Pi-ju
論文名稱: 司馬遷《史記》生死觀研究
A Study on Sima Qian’s Views of Life and Death in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Shiji)
指導教授: 林礽乾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6
中文關鍵詞: 太史公生死抉擇史料取捨作者意識生命價值心理分析
英文關鍵詞: Grand Astrologer, Choi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Historical Data Adopting, Author Consciousness, Values of Lif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由司馬遷《史記》出發,試圖透過對於《史記》人物生死抉擇類型的分析與研究,從而歸納出古人對於死亡的理解與面對死亡的態度。實際研究則以〈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與《史記》為主要兩大途徑:前者是司馬遷生死觀的直接書寫,宛如骨幹;後者乃其生死觀的真實體現,一如血肉,兩者交織,方才構成了司馬遷《史記》生死觀的完整意涵。研究方法的最大特色是借重西方現代心理學(psychology)的理論,嘗試從心理分析以貼近司馬遷與《史記》人物面對生死時的心理狀態,透過傾聽他們的心聲,從而確認其深意。
    就〈報任少卿書〉的研究而言:司馬遷歸結自己的生命經驗,提出了個人生死觀的基本核心:「生死須求重於太山」;並提出了悠關於《史記》人物生死超越的兩個重要議題:「生死無關乎勇怯」(如晏子、季布、欒布)與「超越抉擇於智愚」(如藺相如、春申君)。
    就《史記》的研究而言:本論文歸納整合出《史記》人物生死抉擇的六大體現:求仁得仁(如伯夷、叔齊、季札、魏公子之屬)、服膺人倫(如衞伋、衞子壽、肥義、田橫五百義士之屬)、以死相報(包括死報知己的豫讓、侯嬴與以報冤仇的伍子胥兩種類型)、維護自尊(如馮去劫、馮劫、周亞夫、李廣之屬)、成就事業(如管仲、魏豹、彭越之屬)與生死兩忘(如老子、莊子、賈誼之屬),是為《史記》生死觀的正例,影響至為深遠,往往成為後世之人立身行事的典範或是文學作品的素材。此外,司馬遷也由一般人性觀點出發,書寫歷史人物在人情之常(如長平趙卒、漢武帝之屬)、質疑天命(如伯夷、叔齊、項羽之屬)、性格缺憾(如吳起、項羽之屬)、知而不行(如韓非、孫臏之屬)、死前反思(如李斯、子路之屬)或環境影響(如劉長、劉安、劉賜之屬)的生死觀變例。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材料----------------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13 第四節  前人研究與檢討----------------17 第二章  先秦諸子的生死觀--------------29 第一節  儒家的生死觀-----------------29 第二節  道家的生死觀-----------------35 第三節  墨家的生死觀-----------------39 第三章  司馬遷的生命際遇及其生死觀-----43 第一節  司馬遷的生命際遇--------------43 第二節  司馬遷生死觀的基本架構---------47 一、生死觀的提出--------------------48 二、生死觀的內容--------------------51 (一)貪生畏死乃是人情之常----------51 (二)死有重於太山,輕於鴻毛--------52 第三節  生死無關乎勇怯----------------55 一、 生死無關乎勇怯的意涵-------------55 (一)外在的勇怯取決於形勢---------55 (二)真正的勇敢取決於知恥---------55 (三)勇者不必死節----------------56 二、生死無關乎勇怯在《史記》人物之體現-59 (一)晏子------------------------59 (二)季布------------------------61 (三)欒布------------------------62 第四節 超越抉擇於智愚------------------------63 一、超越抉擇於智愚的意涵--------------------63 (一)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63 (二)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63 (三)理不可據,智不可恃-------------------64 (四)脩身者,智之符也---------------------66 二、超越抉擇於智愚在《史記》人物之體現--------67 (一)藺相如-----------------------------67 (二)春申君-----------------------------69 第四章 《史記》生死觀的體現(一)——求仁得仁---73 第一節 求仁得仁之意涵-------------------------73 一、界說-----------------------------------73 二、心理機制-------------------------------76 第二節《史記》人物的生死超越與求仁得仁----------79 一、伯夷、叔齊-----------------------------79 二、季札-----------------------------------81 三、魏公子---------------------------------84 第五章 《史記》生死觀的體現(二)——服膺人倫----91 第一節 服膺人倫之意涵-------------------------91 一、界說-----------------------------------91 二、心理機制-------------------------------92 第二節《史記》人物的生死超越與服膺人倫----------95 一、衞伋、衞子壽----------------------------95 二、肥義-----------------------------------96 三、田橫五百義士----------------------------99 第六章  《史記》生死觀的體現(三)——以死相報---103 第一節 以死相報之意---------------------------103 一、界說-----------------------------------103 二、心理機制--------------------------------107 第二節《史記》人物的生死超越與以死相報-----------109 一、豫讓------------------------------------109 二、侯嬴------------------------------------110 三、伍子胥-----------------------------------112 第七章  《史記》生死觀的體現(四)——維護自尊-----117 第一節 維護自尊之意涵---------------------------117 一、界說-------------------------------------117 二、心理機制---------------------------------119 第二節《史記》人物的生死超越與維護自尊------------123 一、馮去劫、馮劫------------------------------123 二、周亞夫-----------------------------------125 三、李廣-------------------------------------126 第八章  《史記》生死觀的體現(五)——成就事業-----131 第一節 成就事業之意涵---------------------------131 一、界說-------------------------------------131 二、心理機制---------------------------------132 第二節《史記》人物的生死超越與成就事業------------138 一、管仲-------------------------------------138 二、魏豹-------------------------------------140 三、彭越-------------------------------------141 第九章  《史記》生死觀的體現(六)——生死兩忘-----145 第一節 生死兩忘之意涵---------------------------145 一、界說-------------------------------------145 二、心理機制---------------------------------149 第二節《史記》人物的生死超越與生死兩忘------------150 一、老子-------------------------------------150 二、莊子-------------------------------------152 三、賈誼-------------------------------------154 第十章  《史記》生死觀的變例(一)----------------157 第一節 人情之常--------------------------------157 一、意涵-------------------------------------157 二、人情之常於《史記》之反映--------------------159 (一)長平趙卒------------------------------160 (二)漢武帝--------------------------------161 第二節 質疑天命--------------------------------165 一、意涵-------------------------------------165 二、質疑天命於《史記》之反映-------------------170 (一)伯夷、叔齊----------------------------170 (二)項羽---------------------------------172 第三節 性格缺憾--------------------------------178 一、意涵-------------------------------------178 二、性格缺憾於《史記》之反映-------------------179 (一)吳起---------------------------------179 (二)項羽----------------------------------185 第十一章  《史記》生死觀的變例(二) ---------------189 第一節 知而不行--------------------------------189 一、意涵-------------------------------------189 二、知而不行於《史記》之反映--------------------190 (一)韓非----------------------------------190 (二)孫臏----------------------------------193 第二節 死前反思--------------------------------197 一、意涵-------------------------------------197 二、死前反思於《史記》之反映--------------------199 (一)李斯----------------------------------199 (二)子路----------------------------------201 第三節 環境影響--------------------------------206 一、意涵-------------------------------------206 二、環境影響於《史記》之反映--------------------208 (一)劉長----------------------------------209 (二)劉安----------------------------------209 (三)劉賜----------------------------------210 第十二章  結論------------------------------------213 參考文獻------------------------------------------227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一) 經部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阮元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1993年。
    〔漢〕毛公傳,鄭元(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阮元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1993年。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阮元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1993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93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阮元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1993年。
    〔漢〕鄭元(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阮元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1993年。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阮元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1993年。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阮元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1993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阮元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1993年。
    〔宋〕朱熹集註,《四書孟子集註》,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宋〕朱熹集註,《四書論語集註》,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二) 史部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82年。
    〔漢〕司馬遷撰,〔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日本〕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臺北:蘭臺書局影印日本排印本,1968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62年。
    〔漢〕高誘注;〔漢〕劉向集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90年。
    〔漢〕劉向編撰,〔晉〕顧凱(應作愷)之圗畫,《新刊古列女傳》,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之四四,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阮元輯刊道光阮亨彙印文選樓叢書本,1967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82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65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72年。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74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九思出版,1978年。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73年。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標點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印行校點本,1956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75年。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77年。
    〔明〕于慎行著,〔清〕黃恩彤參訂,李念孔等點校,《讀史漫錄》,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明〕柯維騏,《史記考要》,〔明〕嘉靖(1522-1566)刻本。
    〔明〕茅坤選,〔明〕閔振業輯評,崇禎間謝廷楨手書題記,《史記鈔》,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據〔明〕泰昌元年烏程閔氏刊朱墨套印本攝製縮影資料,1989年。
    〔明〕郝敬,《史漢愚按》,收入《山草堂集》第38冊,東京:高橋情報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崇禎間刊本影印,1900年。
    〔清〕牛運震,《空山堂史記評註》,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珍藏本。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點校本,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
    〔清〕吳汝綸,《桐城吳先生點勘史記》,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藏〔清〕刊本原題名吳摯甫點勘史記。
    〔清〕吳見思評點,〔清〕吳興祚參訂,《史記論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清〕李景星著,陸永品點校整理,《史記評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沈豫,《讀史雜記》(據蛾術堂集本影印,〔清〕道光18年(1838)刻本)。
    〔清〕沈豫,《讀史雜記》,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續編》之十八,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道光18年(1838)蛾術堂集本,1971年。
    〔清〕姚祖恩,《史記菁華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77年。
    〔清〕崔適,《史記探源》,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影印〔清〕光緖十三年廣雅書局刻本,1970年。
    〔清〕郭嵩燾,《史記札記》,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年。
    〔清〕楊琪光,《史漢求是》,武陵楊世猷〔清〕光緒18年(1892)本。
    〔清〕趙翼撰,杜維運考證,《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三) 子部
    〔漢〕桓寬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印行點校本,1992年。
    〔漢〕曹操等注,郭化若譯,《十一家注孫子(附竹簡兵法)》,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唐〕歐陽詢等,《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宋〕王楙,《野客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王應麟,《玉海》,合璧本,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藏乾隆御覽本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古籍。
    〔宋〕陳長方,《步里客談》,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之五二,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道光錢熙祚據墨海金壺刊版重編增輯守山閣叢書本,1968年。
    〔明〕李贄,《焚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明〕馮班,《鈍吟雜錄》,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藏欽定四庫全書影印古籍。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光緒丙申刊本,1983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光緒辛卯栞本,1994年。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臺北:廣文書局,1963年。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藏欽定四庫全書影印古籍。
    〔清〕姚永概,《慎宜軒筆記》,1926年刻暨木活字本。
    〔清〕孫詒讓校注,《墨子閒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清〕袁枚,《隨園隨筆》,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1993年。
    〔清〕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臺北:世界書局,1990年。
    朱謙之,《老子校釋》,收入朱謙之釋,任繼愈譯,《老子釋譯——附馬王堆帛書老子》,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四) 集部
    〔漢〕劉向集,〔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魏〕曹植撰,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晉〕陶淵明撰,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晉〕葛洪,《西京雜記》,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胡克家重刻宋淳熙本,1991年。
    〔梁〕蕭統撰,〔清〕于光華編,《評注(註)《昭明文選》》,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年。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4年。
    〔唐〕李白著,瞿蛻園等校注,《李白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杜牧撰,〔清〕馮集梧注,《樊川詩集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
    〔宋〕文天祥,《文文山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宋〕吳氏,《林下偶談》,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85年。
    〔宋〕李清照撰,王仲聞校注,《李清照集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
    〔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宋〕陳傅良,《止齋先生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烏程劉氏藏〔明〕弘治本。
    〔明〕凌濛初,《拍案驚奇》,臺北:桂冠圖書,1983年。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臺北:桂冠圖書,1992年。
    〔明〕羅貫中撰,〔清〕毛宗崗批,饒彬校注,《三國演義》,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臺北:桂冠圖書,1988年。
    〔清〕方苞,《望溪先生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古籍,。
    〔清〕李元度,《天岳山館文鈔》,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1輯402,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清〕沈德潛評選,王蒓父箋註,劉鐵冷校刊,《古詩源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95年。
    〔清〕康發祥,《伯山文集》,〔清〕咸豐同治(1851-1874)刻本。
    〔清〕張履祥著,陳祖武點校,《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清〕聖祖御製,《新校標點全唐詩》,臺北:宏業書局,1982年。
    〔清〕董誥等編,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清〕錢維城,《茶山文鈔》,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14,北京:北京出版社影印〔清〕乾隆41年眉壽堂刻本,2000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清〕光緒年間黃崗王毓藻等校刻本,1958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錢鍾書,《管錐篇》,補訂重排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二、 近人專書
    (一) 史記學
    〔日〕藤田勝久著,曹峰、〔日〕廣瀨薰雄譯,《《史記》戰國史料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冉冉,《史記講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
    王利器主編,《史記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
    王駿圖、王駿觀合著,《史記舊注平義》,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
    丘述堯,《史記新探》,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
    古國順,《史記述尚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史冷金,《煮酒論史:史記中的哲學與智慧》,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左海倫,《司馬遷與史記——經驗築成的巨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田人隆,《窮究天人通古今——司馬遷與《史記》》,臺北:萬卷樓圖書,2000年。
    安平秋、張大可、俞樟華主編,《史記教程》,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
    朱東潤,《史記考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1992年。
    吳福助,《史記解題》,臺北:國家出版社,1995年。
    吳福助,《史漢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呂世浩,《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宋效永、袁世全編,《史記奇謀——碩才俊彥卷》,臺北:利豐出版社,1999年。
    扶欄客,《司馬遷筆下的兵家傳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2010年。
    李波,《史記字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李紀祥,《《史記》五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汪惠敏,《史記政治人物述評》,臺北:師大書苑,1991年。
    肖黎,《司馬遷評傳》,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周一平,《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林聰舜,《《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年。
    林聰舜,《史記的人物世界》,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俞樟華,《史記藝術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
    施章,《史記新論》,國立中央大學出版組,1930年。
    胡佩韋,《司馬遷和史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范文芳,《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孫德謙,《太史公書義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
    徐蜀,《史記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張大可,《《史記》文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大可,《史記全本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
    張大可、安平秋、俞樟華主編,中國史記研究會《史記研究集成》叢書,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
    第一卷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
    第二卷 安平秋等,《史記通論》。
    第三卷 韓兆琦、張大可、宋嗣廉,《史記題評與咏史記人物詩》。
    第四卷 張大可、梁建邦,《史記論讚語世情研究》。
    第五卷 張大可輯釋,《史記精言妙語》。
    第六卷 楊燕起、陳可清、賴長揚匯輯,《史記集評》。
    第七卷 王明信、可永雪,《史記人物與事件》。
    第八卷 閻崇東,《史記史學研究》。
    第九卷 可永雪,《史記文學研究》。
    第十卷 王明信、俞樟華,《司馬遷思想研究》。
    第十一卷 張大可、趙生群等,《史記文獻與邊纂學研究》。
    第十二卷 張玉春、應三玉,《史記版本及三家注研究》。
    第十三卷 張新科、俞樟華等,《史記研究史及史記研究家》。
    第十四卷 俞樟華、鄧瑞全主編,《史記論著提要與論文索引》。
    張大可、俞樟華等,《司馬遷一家言》,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元濟著,王紹曾、杜澤遜、趙統等整理,《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記》,〈史記校勘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張玉春,《史記版本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張桂萍,《史記與中國史學傳統》,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張新科,《史記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臺北:崧高書社,1985年。
    梁啟超、王國維等著,韓兆琦、周旻選編,《偉大傳統:史記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
    郭丹,《史傳文學:文與史交融的時代畫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郭雙成,《史記人物傳記論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陳直,《史記新證》,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陳飛龍,《史記導言》,臺北:莊嚴出版社,1984年。
    陳桐生,《《史記》與今古文經學》,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陳桐生,《史記名篇述論稿》,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陳桐生,《史記與諸子百家之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桐生,《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臺北:洪葉文化事業,2002年。
    陳雪良,《司馬遷人格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陳曦,《史記與周漢文化探索》,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勞榦、屈萬里,《史記今註》,臺北:臺灣書店,1963年。
    程世和,《《史記》——偉大人格的凝聚》,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賀次君,《史記書錄》,臺北:地平線出版社,1972年。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4年。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圖書,2007年。
    楊家駱,《史記今釋》,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楊海崢,《漢唐《史記》研究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楊啟高,《史記通論》,清山閣印行,1926年。
    楊義主編,徐建委選注譯評,《史記選評》,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
    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思想》,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臺北:博遠出版,1990年。
    趙生群,《太史公書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趙生群,《史記文獻學叢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趙生群,《史記編纂學導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劉乃和主編,《司馬遷和史記》,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劉光義,《司馬遷與老莊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劉操南,《史記春秋十二諸侯史事輯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潘重規等撰,陳新雄、于大成主編,〈史記論文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76年。
    蔡信發,《話說史記:歷史興衰勝負的癥結》,臺北:萬卷樓圖書,1995年。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鄭圓鈴,《《史記》黃老思想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
    鄧鴻光,《史家絕唱——《史記》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歷史研究編輯部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年。
    賴漢屏,《史記評賞》,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韓兆琦,《史記文白評精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韓兆琦,《史記通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韓兆琦,《史記評議賞析》,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韓兆琦,《史記箋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韓兆琦,《史記選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韓兆琦,《史記選注集說》,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韓兆琦,《史記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
    韓兆琦,《史記題評》,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韓兆琦編注,《史記選注匯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顧立三,《司馬遷撰寫史記採用左傳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0年。
    (二) 歷史學
    余英時著,何俊編,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劍鳴,《歷史學家的修養和技藝》,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杜維運,1979年。
    金靜庵,《中國史學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張大可、徐日輝,《張良、蕭何、韓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惜秋,《戰國風雲人物》,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
    梁啟超,《戰國載記》,收入《飲冰室專集》(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
    莊春波,《漢武帝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楊寬,《戰國史》, 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羅世烈,《秦漢史話》,臺北:貫雅文化事業,1990年。
    顧頡剛、羅根澤、呂思勉、童書業編著,《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3年。
    (三) 生死學
    〔澳〕霍華德.墨菲特(Howard Murphet)著,方蕙玲譯,《超越死亡——未被發現的國土》,臺北:東大圖書,1997年。
    呂應鐘,《生死學導論》,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2001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生死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年。
    馮滬祥,《中西生死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劉仲容、鄭基良,《生死哲學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6年。
    鄭曉江,《中國生命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2005年。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1994年。
    鄭曉江,《超越死亡》,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四) 哲學
    〔希〕柏拉圖(Πλάτων (Plato)),王曉朝譯,《柏拉圖《斐多篇》(Φαίδων (Phaedo))》,臺北:左岸文化,2007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范進、楊君游、柯錦華譯,《國家的神話》,臺北:桂冠圖書,1992年。
    杜而未,《中國古代宗教研究——天道上帝之部》,臺北:華明書局,1959年。
    周世輔,《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1994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九龍:中國圖書,195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1年。
    (五) 文學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朱守亮,《詩經評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臺北:麥田出版,1995年。
    彭毅,《楚辭詮微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楊金鼎等編注,《楚辭注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校訂本,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六) 心理學
    Gerald Corey原著,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雙葉書廊,2003年。
    阿德勒原著,黃光國譯,《自卑與超越》,臺北:志文出版社,2006年。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89年。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重修版,臺北:臺灣東華書局,2009年。
    普汶(Lawrence A. Pervin)原著,鄭慧玲編譯,《人格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1990年。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著,易之新譯,《存在心理治療(下)——自由、孤獨、無意義》,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2003年。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著,易之新譯,《存在心理治療(上)——死亡》,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2003年。
    魏麗敏、黃德祥,《諮商理論與技術》,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5年。

    三、 論文
    (一) 期刊論文
    林師礽乾,〈太史公牛馬走析辨〉,《中國學術年刊》第20期,1999.03,頁91-118。
    一丁,〈《史記.屈原列傳》“死而不容自疏”解〉,《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頁103。
    王連娣,〈悲劇英雄的心靈剖白——《報任安書》的美學價值簡析〉,《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5期,頁36-51。
    王雙,〈論司馬遷的憤世心態〉,《陜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3年第4期,頁62-64。
    王蘭英,〈史筆春秋 直面人生——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生死觀〉,《集寧師專學報》第29卷第1期,2007.03,頁5-7。
    司馬文纓,〈氣不死的司馬遷——歷史題材文藝雜談〉,《科技文萃》1999年第6期,頁132-133。
    田勁松,〈《史記》的生命人學主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2期,2000.06,頁111-114。
    田勁松,〈論《史記》生命主題的表現形式1〉,《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7卷第3期,2000.09,頁32-35。
    田勁松,〈論《史記》生命主題的表現形式2〉,《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1期,2001.02,頁50-54。
    田勁松,〈論《史記》的生命人學主題〉,《襄樊學院學報》第20卷第6期,1999.11,頁39-41。
    田勁松、孔令升,〈對生命本體的認識——司馬遷積極壯烈的生死觀窺探〉,《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7卷第3期,2001.09,頁24-25。
    石世奇,〈司馬遷的善因論和對治生之學的貢獻〉,《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頁64-72。
    伏俊連,〈沉重苦澀的人生之旅——論《史記》中的凡人悲劇〉,《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1994.05,頁80-84。
    任玉梅,〈重商貨殖治生——從《貨殖列傳》看司馬遷的經濟思想〉,《商業經濟文薈》1998年第2期,頁64-67。
    任家帝,〈從《史記》看司馬遷的生死觀〉,《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1期,2004年,頁72-77。
    朱發建,〈超越死亡:司馬遷的著史心態〉,《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5期,頁20-23。
    江素卿,〈從史料鎔裁析論《史記.伯夷列傳》〉,《文與哲》第12期,2008.06,頁103-126。
    池昌海,〈《史記》中具禮制價值的“死”義詞語語用選擇的復雜性及其原因〉,《修辭學習》第13卷第5期,1998.10,頁20-22。
    何梅琴,〈從《史記》看司馬遷對漢武帝的態度〉,《平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第20卷第1期,2001.02,頁23-28。
    何穎、田勁松,〈生命主題的範本——試論《史記》生命主題的藝術表現〉,《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9卷第1期,2001.02,頁49-51。
    何穎、田勁松,〈生命極限的超越——試論司馬遷理性生命觀〉,《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2卷第1期,2004.02,頁51-52。
    余昭玟,〈生死的抉擇與超越——試析《史記.刺客列傳》,《語文教育通訊》第22期,2001年,頁4-9。
    吳光坤,〈試析《史記》中的四類悲劇人物形象〉,《安康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頁1-5,18。
    宋阿娣,〈情感是《史記》永久的魅力〉,《昌吉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頁47-50。
    岑玲,〈一曲悲歌動人寰——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悲劇意識〉,《遵義師專學報》1996年第2期,頁11-15。
    岑玲,〈發憤著書 光耀千古——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悲劇意識及創作心態〉,《遵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卷第2期,2000.06,頁20-24。
    李大敏,〈從《史記》的人物描寫看司馬遷的審美觀〉,《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增刊,1998.12,頁346-348。
    李建中,〈自卑情結與悲劇意識——司馬遷悲劇心理探幽〉,《唐都學刊》1995年第4期(第11卷總第44期),頁26-30、35。
    李瑞河,〈司馬遷寫作《史記》的真正動力是什麼?〉,《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頁60-63。
    李澤需,〈論司馬遷“發憤著書”說的生命意識〉,《名作欣賞》2008年第14期,頁15-17。
    沈新林、孫應杰,〈司馬遷的生死觀〉,《人文雜志》1984年第5期,頁80-84。
    肖興國,〈死,有泰山鴻毛之別——讀司馬遷《報任安書》〉,《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93年第3期,頁43-46。
    肖興國,〈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生死觀〉,《邵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4期(第22卷第4期),2000.09,頁56-57。
    林秀妹、傅榮珂,〈論侯嬴與魏公子之關係——從史記〈魏公子列傳〉中「北鄉自剄」觀察〉,《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第3期,頁135-154。
    林素英,〈降服的文化結構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1998.03,頁59-101。
    林素英,〈從《史記》論張良的生命智慧〉,《花蓮師院學報》第10期,2000年,頁231-248。
    邱燮友,〈穿越時空進入四度空間的文學〉,《中國語文月刊》第642期,2010.12,頁8-14。
    侯廷章,〈司馬遷的死年死因及其他——講授《報任安書》引起的疑竇〉,《南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2期,頁16-20。
    段學紅,〈淺探《史記》中的浪漫主義因素〉,《唐都學刊》第15卷第3期,1999.07,頁35-36。
    洪立平,〈從《史記》看司馬遷的生死觀〉,《天津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頁67-68,45。
    洪洛浦,〈《報任安書》寫些什麼?〉,《四川財政》1997年第12期,頁33。
    紀曉建,〈《史記》中道家思想占主導〉,《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9卷第3期,2004.06,頁20-23。
    孫佰玲,〈女性生命悲劇的形象展示——《史記.呂太后本紀》新解讀〉,《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5期,2004年,頁61-65。
    孫娟,〈《史記》感生神話與司馬遷表現藝術〉,《唐都學刊》第22卷第3期,2006.05,頁89-93。
    孫綠江,〈司馬遷的家族意識、生命體驗及對史學傳統的超越〉,《社科縱橫》2001年第5期,頁44-48。
    海濱,〈《史記》人物傳記悲劇美剖析〉,《昌吉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頁16-22。
    袁伯誠,〈《報任安書》的寫作年代與司馬遷之死考辨〉,《青海社會科學》1984年第1期,頁57-67。
    袁伯誠,〈對生與死的歷史追索——從歷史的司馬遷到藝術的司馬遷〉,《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總第20卷第71期),頁11-19。
    袁傳璋,〈為衞宏之司馬遷“下獄死說”辨誣補證(《太史公卒年考辨》之四)〉,《安徽史學》1984年第3期,頁20-29。
    馬冀,〈生死而肉骨—從《史記》看傳記文學的實與虛〉,《語文學刊》1987年第4期,頁10-13。
    馬寶記,〈《史記》人物之死描寫論〉,《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2005.06,頁108-113。
    高海龍,〈淺論司馬遷之生死觀〉,《教育理論與實踐》第27卷專刊,2007年,頁129。
    崔康柱,〈美,超越困境的生命沖動——司馬遷美學思想淺論〉,《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頁17-22。
    崔康柱,〈個體人格形成和發展的悲壯歷史——司馬遷人學管窺〉,《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頁55-59,20。
    崔康柱,〈當代文化語境中的司馬遷精神——渭南師專“司馬遷與當代人文精神”座談會綜述〉,《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頁10-13。
    康清蓮,〈尋找生命的尊嚴——論司馬遷悲壯濃烈的人生構建〉,《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50-54。
    康清蓮、趙成平,〈尋找生命的尊嚴——論司馬遷悲壯濃烈的人生建構〉,《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1期,1999.03,頁86-89。
    張克鋒,〈論司馬遷的悲憫情懷(下)〉,《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6.04,頁47-51。
    張克鋒,〈論司馬遷的悲憫情懷(上)〉,《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2005.07,頁1-5。
    張京華,〈子家司馬遷與史家司馬遷〉,《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2004.09,頁12-14。
    張政偉,〈〈天問〉題名意義及其與道家思想的關連〉,《明道通識論叢》第3期,2007.09,頁2-15。
    張喜洋,〈生命寫作:內涵、意義及其他——從司馬遷《史記》談起〉,《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5期,2008.10,頁85-89。
    張斌榮,〈論《史記》的情感魅力〉,《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4.12,頁10-15。
    張黎,〈從《史記》看司馬遷的生死觀〉,《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5.01,頁19-20。
    張黎,〈從《報任少卿書》看司馬遷的生死觀〉,《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第11卷第2期,2004.10,頁40-42。
    曹繼華,〈現世的悲歌生命的頌歌——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生死觀〉,《文教資料》2006年第5期,頁24-25。
    許振東,〈由《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生死觀〉,《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2.03,頁45-48。
    許暉、郭燦金,〈死給你看——《史記》自殺方式要覽〉,《晚報文萃》2007年第22期,頁46-48。
    陳司直,〈略論《文選》志類賦「言志」主題〉,《吳鳳學報》第12期,2004.05,頁33-38。
    陳長紅,〈生命因結束而走向永生——試論司馬遷筆下舍生擇死者群像的審美意蘊〉,《宜春學院學報》第30卷第5期,2008.10,頁131-134。
    陳盈旋,〈簡論老子的生死觀〉,《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11,頁1-2。
    陳清俊,〈生與死的關懷——中國詩人對死亡的凝視〉,《中國學術年刊》第16期,1995.03,頁79-97。
    陳寶良,〈明代文人辨析〉,《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06,頁187-218。
    陳曦,〈司馬遷筆下子路之死探微〉,《管子學刊》2000年第1期,頁77-79。
    景明,〈試論司馬遷的生死觀〉,《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4期,頁48-53,70。
    馮霄明,〈司馬遷的生死抉擇〉,《閱讀與作文》2008年第1期,頁36-37。
    楊立軍,〈承先繼聖 惜死立名——司馬遷“發憤著書”說及其對中國文學的深遠影響〉,《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卷第1期,2001.03,頁19-23。
    楊光熙,〈司馬遷的生命體驗〉,《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3期,2001.09,頁82-86。
    楊麗芳,〈從語言文字中感悟生命的執著——《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教學片斷與評析〉,《新語文學習》2007年第1期。
    葉美芬,〈滲透在生命中的美司馬遷奏出的二重曲〉,《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卷第3期,2002.09,頁49-50。
    虞黎明,〈論司馬遷的生存精神〉,《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3.01,頁22-25。
    解明,〈淺談《史記》人物的悲劇美與司馬遷審美理想的形成〉,《甘肅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頁51-52。
    趙明正,〈生命悲劇的形象展示——《史記.高祖本紀》新解〉,《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頁55-59。
    趙林娜,〈論司馬遷的生死觀〉,《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第31卷總第142期),頁117-119。
    趙敏俐,〈司馬遷《屈原賈生列傳》的再認識——兼評屈原否定論者對歷史文獻的誤讀〉,《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卷第1期,2001.03,頁5-9。
    劉吉平,〈生與死的抉擇——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生死觀〉,《新高考》2008年第1期,頁4。
    劉克強,〈對《報任安書》的一點不同理解〉,《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13期,2004.5,頁47。
    劉振東,〈《史記》與司馬遷之“憤”〉,《人文雜志》1995年第5期,頁108-117。
    劉國民,〈「非死者難,處死者難」——司馬遷的死亡觀〉,《中國文化月刊》第281期,2004.05,頁68-84。
    劉國民,〈「勇者不必死節」——司馬遷的死亡之思之一〉,《中國文化月刊》第282期,2004.06,頁73-84。
    劉國民,〈論司馬遷的復仇情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1999.06,頁21-24。
    劉國慶,〈從司馬遷的作品看其人生情趣〉,《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卷第1期,2004.03,頁16-18。
    劉朝興,〈憂憤深廣的撼世之作——《報任安書》賞析〉,《貴州財金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頁58-61,57。
    劉瑞箏,〈報——春秋時代報德復惡之禮〉,《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1998.03,頁103-115。
    劉興林,〈司馬遷的生命意識與《史記》悲劇精神〉,《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6期(總第245期),頁62-66。
    歐崇敬,〈生命倫理學中的生死構造問題省思〉,《生死學通訊》第11期,2005.05,頁1-10。
    潘定武,〈司馬遷創作心理芻論〉,《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6期,2005.11,頁108-111。
    蔡孝蓮,〈司馬遷筆下的漢代帝王〉,《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頁75-76。
    鄭良樹,〈司馬遷的賦學〉,《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頁383-397。
    鄭建明,〈試論司馬遷對生命價值的探索〉,《宜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5卷第3期,2003.06,頁93-96。
    鄧新躍,〈司馬遷的生命意識、悲劇精神與《史記》的人文理想色彩〉,《益陽師專學報》第22卷第2期,2001.03,頁18-22。
    韓兆琦,〈司馬遷自請宮刑說〉,《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頁46-47。
    韓兆琦,〈司馬遷的人生觀、生死觀〉,《古典文學知識》1996年第4期,頁44-49。
    魏良,〈悲壯——《史記》之美〉,《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頁55-60。
    羅維,〈司馬遷的死亡情結與悲劇意識——《史記》人物傳記的死亡敘事分析〉,《船山學刊》2006年第4期(復總第62期),頁105-107。
    黨藝峰,〈司馬遷和蘇格拉底的比較研究——個體生存史及其哲學分析〉,《渭南師專學報》1989年第1期,頁51-55。
    (二) 論文集論文
    林師礽乾,〈《史記.張釋之傳》「縣人」新詮〉,《紀念魯實先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7年,頁133-141。
    孫映逵,〈《史記》中所表現的死亡觀試探〉,收入王初慶等,《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硏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事業,2002年,頁171-190。
    程金造,〈史記的論斷語言〉,收入張高評主編,《史記研究粹編》(一),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頁327-352。
    楊樹達,〈史記釋例〉,收入〔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印行新校本,1990年,附編一,頁1-51。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收入劉紉尼、段昌國、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76年,頁349-372。
    (三) 學位論文
    李秋蘭,《《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李敏瑋,《史記女性形象考述》,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沈麗華,《司馬遷《史記》悲劇意蘊探析》,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
    周淑真,《司馬遷「發憤著書」論》,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林珊湘,《《史記》「太史公曰」之義法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金利湜,《《史記》及其傳記文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金利湜,《司馬遷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金明鎔,《先秦生死觀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金苑,《史記列傳義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郭瓊瑜,《史記人物語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郭瓊瑜,《史記的褒貶義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傅瑩鈞,《從莊子哲學論生命教育》,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楊碧樺,《唐代俠詩歌/小說之行俠主題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趙志良,《論司馬遷的邊緣心態及其《史記》創作》,保定:河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論文(在職人員),2004年。
    蔡雅惠,《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鄭安芸,《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於千秋——司馬遷《史記》「愛奇」說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 網路資源
    (一) Google 圖書,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
    (二) Internet Archive Digital Library of Free Books, Movies, Music & Wayback Machine, http://www.archive.org/。
    (三)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
    (四)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善本古籍典藏數位化子計畫《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Organization/List.jsp?CID=14752。
    (五) 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http://120.126.128.141/coolspring/index.htm。
    (六) 網路展書讀,http://cls.hs.yzu.edu.tw/。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