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四十年代後,客家移民大舉渡越下淡水溪,抵達今屏東縣長治與麟洛二鄉境試圖建立新的家園。兩地民人面對康熙60年的地方反動勢力,與其他客家移民合作抵禦,逐漸發展成為六堆中的前堆地域。本文將客家堆制組織的研究視為地理問題,企圖經由社會空間結構的門徑,透過文獻舉證、地圖應用與田野調查等方法,為清代以來台灣南部相對強勢的客家堆制組織,建立系統性的理解架構。在相對尺度的概念下,本研究將客家堆制組織視為大小不等、層級各異的地域單元,並擇定組織結構最為複雜的前堆地域進行探究。基於「堆域民空間的建構與解構如何成為可能?」此一問題意識,本文在國家與環境的視角下,對前堆地域的探究獲致以下成果:
一、清領時期的邊區:
此時期官治力量薄弱,環境威脅大,在求生存與保衛家園的需求下,百姓必須團結,社會的秩序乃取決於民間的自治。透過聯庄防衛行動,客家墾民逐步地建立堆域認同。堆組織吸納大租戶、小租戶與佃農的生產剩餘,將堆域內所有人民凝聚為生命共同體,創造出堆域民空間。在環境威脅下,傳統社會組織由於具有人力、物力動員的優勢,受到高度重視。在多個組織間交叉持股的堆民提高了彼此的整合程度。綿密的血緣與地緣網絡,遂在堆域民空間之內,建構出一種犬牙交錯的結構。堆域社會上層的管事,整合了下層的百姓,促使原鄉的社會關係逐步在地化,並實現領導階層的家族化,長期維持堆域上層的地位。透過仕紳的努力,前堆粵境的疆界變得模糊,最終促成社會空間的擴張,形成附堆組織。在這些現象的背後,耕作小農與福客紳商是彼此合作,各取所需,居間穿針引線的,很可能是「福佬客」的雙語能力。
二、日清政權交替時期:
前堆精英領導的抗日戰役失敗,民間武力已失,而國家統治實力未立。殖民政府為穩定政局,收編地方舊勢力,加速亂局的穩定。堆制組織也被收編,成為警察系統的末梢。不過,當局基於「閩粵比鄰和睦」的想法,在行政區域上刻意調整,瓦解了原本獨立自治的堆域空間。殖民政府經由土地調查等基礎事業所建立的地理空間系統和堆域空間並不一致,「堆」不再成為官與民思考和運用的對象。福客雙方的領導階層,則共同被納入到基層行政架構中,在清末的基礎上,展開更多實質的接觸與交流。
三、殖民政權穩定後:
國家相對強大,民間力量相對萎縮。當局的施政讓堆域民空間產生質變,以行政區域為基礎,逐漸地域化。傳統的社會組織在初期並未遭到打壓,仍能自主的參與公共建設,不過對於公共空間範圍的認定卻擴張到了堆外。大正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後,當局使「閩粵比鄰和睦」的想法,進一步落實到「庄」,福客雙方得以經由公共事務的參與擴大彼此的交流。在當局逐漸貫徹施政的過程中,堆的自治領域漸趨模糊,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明朗的「街庄民」、「警察官」與「部落民」三層空間。地方仕紳在承接與貫徹統治者意志的過程中,發現了新的舞台,前堆客家領導階層開始悖離傳統務本的生活,轉而植蔗經商。傳統社會組織內部的矛盾逐漸激化,影響了組織的存續。不過,在舊時代仕紳主事的時期,領導階層以其雄厚的群眾基礎,圓融地將問題轉移到公學校的設置議題上,成功地在庶民和自身之間創造雙贏的局面。然而,隨著地方行政事務的運行與熟悉,協力者精英第二代逐漸能夠在行政框架內靈活的遂行自己的意志。以國家賦予的權力為後盾,這群新一代的領導者由於不再需要藉由群眾的認同來鞏固地位或維持利益,傳統社會組織的資源成了覬覦的對象,傳統社會組織的崩解,協力者精英第二代中的一部分人,可能責無旁貸。
一、中文部分
(一)史料檔案
《平臺紀事本末》,臺灣文獻叢刊第1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清仁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清世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6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30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臺案彙錄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臺案彙錄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臺灣私法人事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1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臺灣私法債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79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臺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丁宗洛(1964),《陳清端公年譜》,臺灣文獻叢刊第20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07),《南部臺灣紳士錄》阿猴廳,臺南:臺南新報社發行。
不著撰人(1961),《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二世文興公嘗總簿》,邱始二世壹號、邱始二世二號,手抄本。
不著撰人,《始祖邱夢龍公嘗總簿》,壹號、二號,手抄本。
不著撰人(1964),《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9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六十七、范咸(2005),《重修臺灣府志》(上),清代台灣方志彙刊第八冊,台北:文建會。
王世慶(1991),《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第5輯、第6輯、第7輯,臺北 :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王瑛曾(1993),《重修鳳山縣志》,收於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伊士俍(2005),《臺灣志略》,清代台灣方志彙刊第五冊,台北市:文建會。
朱景英(1958),《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周 凱(1960),《內自訟齋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8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周鍾瑄(1960),《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林 豪(1957),《東瀛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姚 瑩(1957),《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姚 瑩(1960),《中復堂選集目錄》,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郁永河(1959),《裨海記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唐贊袞(1958),《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夏獻綸(1959),《臺灣輿圖》,臺灣文獻叢刊第45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徐宗幹(1960),《斯未信齋文編》,臺灣文獻叢刊第8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徐宗幹(1960),《斯未信齋雜錄》,臺灣文獻叢刊第9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80),《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連 橫(1962),《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陳文達(1961),《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陳 璸(1961),《陳清端公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11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黃袞等(1792),《邀功記畧》,手抄本。
溫仲和(1968),《嘉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翟 灝(1958),《臺陽筆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臺北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良璧(2005),《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上),清代台灣方志彙刊第6冊,臺北:文建會、遠流。
劉良璧(2005),《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下),清代台灣方志彙刊第7冊,臺北:文建會、遠流。
劉銘傳(1958),《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蔣元樞(1778),《重修臺灣各建築圖說》,臺灣文獻叢刊第283種,臺北巿:臺銀經濟研究室。
蔣毓英(2004),《臺灣府志》,清代台灣方志彙刊第1冊,臺北:文建會、遠流。
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錢儀吉(1966),《碑傳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20種,臺北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臺北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二)專書
W. A. Pickering(1999),陳逸君譯,《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原民文化。
中村孝志著(2001),吳密察、翁佳音編譯,《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
尹章義(1989),《台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
孔永松、李小平(1995),《客家宗族社會》,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
王世慶(2004),《台灣史料論文集》,板橋:稻鄉。
臺灣省文獻會(2001),《臺灣地名辭書》,卷4屏東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會(2004),《台灣史》,臺北:眾文圖書。
甘為霖(2005),許雅琦、陳珮馨譯,《福爾摩沙素描~甘為霖牧師台灣筆記》,臺北:前衛。
矢內原忠雄(2003),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Mark A. Allee(1995),王興安譯(2003),《十九世紀的北部台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宋義達(2001),《麟洛采訪冊》,自印本,未刊行。
李國銘(2004),《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稻鄉。
村上直次郎(1970),郭輝重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二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沃爾夫(Wolf, Eric R.)原著(1969),張恭啟譯(1983),《鄉民社會》,臺北:巨流。
周宗賢(1982),《台灣的民間組織》,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林進發(1929),《臺灣人物評》,臺北市:成文。
林進發(1934),《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
邱仕電(1990),《編年丘氏大宗譜》,三重:來台祖丘道芳公宗派下宗親會。
邱金才(1997),《邱金才回憶錄》,自印本。
邱金球(1966),《丘(邱氏)族譜彙編》,新竹:新竹縣丘(邱)氏宗親會。
屏東縣丘邱氏宗親會,《十五世來台祖邱永鎬公派下族譜》,鉛印本,長治鄉火燒庄邱洪光藏。
不著撰人,《邱氏族譜》,手抄本,美濃鎮邱金榮藏。
不著撰人(1977),《邱氏族譜》,鉛印本。
施堅雅(1993),史建雲、徐秀麗譯(1998),《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洪瑞福、李立心(2004),《北麟洛古蹟文物之旅》,自印本。
高木桂藏著(1992),關屋牧譯(1991),《HAKKA 日本筆下的客家人》,關屋牧發行。
張承漢(1994),《社會組織與社會關係》,臺北:幼獅出版社。
洪馨蘭(1999),《菸草美濃》,臺北:唐山。
張添雄(2004),《高屏六堆客家的歷史文化與民情風俗》,屏東:自印本。
簡炯仁(2001),《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張二文(2004),《土地之歌:美濃土地伯公的故事》,臺南:翰林。
莊英章(2004),《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臺北:允晨文化。
許佩賢譯(1995a),《攻臺戰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許佩賢譯(1995b),《攻臺見聞》,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許烺光(2001),王芃等譯,《祖蔭下:中國鄉村的親屬,人格與社會流動》,臺北:南天書局。
郭魁士(1992),《土壤學》,臺北:中國書局。
陳坤宏(1991),《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臺北:明文書局。
陳其南(1998),《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臺北:允晨文化。
陳運棟(1988),《客家人》,臺北:東門出版社。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社會篇,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曾喜城(2004),《萬巒妹子沒便宜》,屏東:美和新故鄉出版社。
曾秀氣(2006),《人格垂範—邱金才先生逝世週年紀念集》,自印本。
曾坤木(2005),《客家夥房之研究---以高樹老庄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
程紹剛(2000),《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重刊本。
黃 釗(1970),《石窟一徵》,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楊萬全(1993),《水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所。
楊萬全(2000),《台灣水文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鈴木清一郎(1989),馮作民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劉正一(1990),《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劉曉春(2003),《儀式與象征的秩序─一個客家村落的歷史、權力與記憶》,北京:商務印書館。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台灣私法》第一卷,東京: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德協國王宮管理委員會(1992),《屏東縣長治鄉德協三山國王宮廟誌》。
潘朝陽(2005),《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
蕭珍記(1975),《屏東市崇蘭里蕭氏歷代家族系統表》,鉛印本。
鍾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
譚其驤(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譚棣華(1993),《廣東歷史問題論文集》,台北縣新莊市:稻禾出版。
姉齒松平著(1983),程大學譯,《日據時期祭祀公業及在台灣特殊法律之研究》,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三)學位論文
王復生(2002),《屏東地區水田休耕水資源調配之評估》,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
江淑美(2003),《清代臺灣客家子弟教育研究(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宜萍(2006),《產業移民聚落的發展—屏東縣鹽埔鄉大山寮與三十座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李明賢(1991),《咸菜甕—一個沿山鄉街的空間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
林思佳(1998),《臺灣糖業發展和地方特性之形塑-以高雄縣橋頭鄉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
林正慧(1997),《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
邱慧娟(2003),《清末橫山地區的地緣社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
黃國峰(2003),《清代苗栗地區的街庄組織及其社會變遷》,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黃瓊慧(1996),《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
葉宛錡(2000),《阿蓮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惠凱(2004),《一個客家文化景觀—新屋鄉大溪漘地區的公廳、祖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
廖秋娥(1989),《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識與生活方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
潘孟鈴(2000),《屏東萬巒開發的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鄭旭宏(1994),《屏東縣佳冬鄉閩客的文化互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
賴旭貞(1998),《佳冬村落之宗族與祭祀-臺灣客家社會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瑾霖(1997),《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
顏秀玲(1992),《赤崁和吉貝漁撈活動的空間組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
莊天賜(2001),《日治時期屏東平原糖業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雯霖(1994),《清末後堆地方傳統聚落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學術期刊
石萬壽(1985),〈營兵與臺灣的防務:以臺南府城為中心(上)〉,《臺灣風物》35:1。
石萬壽(1986),〈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臺灣文獻》37(4):69-86。
葉 軍(2002),〈日本“中國明清史研究”新特點:地域社會論與年鑒學派〉,《社會科學》2002(1):73-77。
常建華(1998),〈日本八十年代以來的明清地域社會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2):72-83。
吳中杰(1999),〈杜君英庄~一個從屏東平原上消失的大聚落〉,《台灣人文》3:117-138。
吳進喜(2004),〈六堆客家地名的命名特性〉,《台灣與日本及其周邊區域的地理歷史與文化論文集》D1:1-28,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區域研究中心。
吳進喜(2006),〈清代南台灣客家六堆武力布防策略的地理基礎〉,《HAKKA》雜誌,2006(3-4):14-25。
李國銘(2000),〈下淡水往事追憶〉,《屏東文獻》2:102,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李若文(2000),〈日治時代、梅山地區之發展與變遷—一個「協力者」鄉庄的行程與認同〉,發表於「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
李文良(2003),〈清初台灣方治「客家」書寫與社會相〉,《台大歷史學報》31:141-168。
李文良(2006),〈晚清臺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24(1):387-416。
沈上明(2001),〈萬巒鄉有關史事初探〉,《屏東文獻》3:69-89,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沈明章(2004),〈埤圳命名蒐奇〉,《農田水利雜誌》51(7)。
林正慧(2004),〈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6:1-60。
邱彥貴(1992),〈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粵東移民原居地文獻考察的檢討〉,《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3:66-70。
施添福(1989a),〈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臺灣風物》39(2):1-41。
施添福(1989b),〈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演變〉,《台灣風物》39(4):33-70。
施添福(1990a),〈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地理研究報告》16:115-13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施添福(1990b),〈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臺灣風物》40(l):71-99。
施添福(1995),〈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收於《空間、力與社會》,頁39-71,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施添福(1998),〈清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發表於「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
施添福(2001a),〈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1-39。
施添福(2001b),〈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33-11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施添福(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1)--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143-209。
施添福(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181-242。
洪秋芬(1991),〈台灣保甲和「生活改善」運動—(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史聯雜誌》19:69-87。
張明雄(1991),〈清代中期台灣傳統農商社會的演進及其社會結構的轉變〉,《臺灣文獻》42(1):153-165。
許達然(1996),〈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23:1-81。
連文希(1971),〈客家入墾台灣地區考略〉,《台灣文獻》22(3):1-25。
郭勤有(2001),〈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收於曾彩金等編(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7:151-221,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郭維雄(2001),〈六堆義軍出兵平定林爽文之亂紀事:義軍副總理黃袞事略及其與廖芳合撰之隨軍筆記《邀功紀略》〉,收於曾彩金等編(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1:87-106,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陳其南(1980),〈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研院民族所集刊》49:115-147。
陳國川(1998),〈鄉土地域的界定與鄉土特色的掌握〉,中國地理學會專刊《地方志與鄉土教育論文集》,頁91-116,臺北:中國地理學會。
陳秋坤(2000),〈清代屏東地區土地契約與官方文書〉,《屏東文獻》2:2-30,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陳秋坤(2001),〈清初屏東平原土地佔墾、租佃關係與聚落社會秩序,1690-1770—以施世榜家族為中心,《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陳秋坤(2004),〈清代臺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以屏東平原為例(1700—1900)〉,《歷史人類學學刊》2(2):1-26。
陳世榮(2005),〈社會菁英:國家與地方社會間的另一股力量〉,發表於「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曾少聰(1998),〈明清海洋移民的兩類宗族組織發展比較〉,《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2期。
詹德隆(1990),〈清代台灣各級衙門之書吏與差役〉,《史聯雜誌》16:2-27。高雄: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
劉正一(1988),〈六堆火燒莊抗日參謀邱維藩先生事略〉,《六堆雜誌》革新7:16-16、45。
劉正一(1989),〈長治鄉疆域與沿革〉,《六堆雜誌》革新15:20-24。
劉正一(1994),〈台灣南部六堆客家發展史〉,收於徐正光等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頁437~469。
劉正一(2000),〈邱仁山列傳〉,《六堆雜誌》81:11-12。
劉正一(2001a),〈古蘭伯列傳〉,《六堆雜誌》革新85:10-11。
劉正一(2001b),〈邱智山列傳〉,《六堆風雲》88:29-31。
劉正一(2001c),〈邱俊萬列傳〉,《六堆雜誌》革新88:8-10。
劉正一(2001d),〈邱若瞻、邱立攀列傳〉,《六堆雜誌》革新85:11-12。
劉正一(2001e),〈邱忠山列傳〉,《六堆雜誌》87:39-40。
劉有春(2001),〈六堆的墾拓與發展〉,收於曾彩金等編(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歷史源流篇:頁48-77,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劉秀美(2002),〈論六堆客家地區宗族組織及宗祠之地域性--以佳冬楊氏為例〉,《臺灣史蹟》,40:19-34。
蔡慧玉(1995),〈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李金鎮、陳榮松、陳金和)〉,《台灣史研究》2(2):187-214,臺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蔡慧玉(1996),〈日治台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街庄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台灣史研究》3(2):93-141,臺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蔡慧玉(1998),〈一九三O年代臺灣基層行政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臺灣史研究》5(2):55-100,臺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蕭英伸(2003),〈1895年日軍的阿猴紀行〉,《屏東文獻》7:70-86,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蕭英伸(2004),〈日軍的阿猴紀行〉(續),《屏東文獻》8:111-133,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賴旭貞(1998),〈客家社會研究的問題發緒〉,《史聯雜誌》33:23-55。高雄: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
賴旭貞(2000),〈佳冬村落的宗族與祭祠--台灣客家社會個案研究〉,發表於第一屆屏東研究研討會。
簡炯仁(1997),〈台灣族群關係的歷史發展──以屏東平原的閩客關係為例〉,發表於「台灣族群關係研討會」,台灣教授協會主辦。收於《族群政治與政策》,教授論壇專刊4:109-123,臺北:前衛出版社。
簡炯仁(2003),〈鳳山八社與屏東平原的農耕發展〉,發表於「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主辦。
二、外文部分
(一)日文
土屋重雄(1985),《臺灣事情一斑》,臺北:成文書局影印本。
東嘉生(1944),《臺灣經濟史研究》,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支店。
松崎仁三郎(1935),《嗚呼忠義亭》,高雄州:盛文社。
不著撰人(1997),《旧植民地人事総攬》台灣篇3,東京都:日本圖書。
中神長文(1985),《臺南事情》,中國方志叢書262種,臺北:成文書局影印本。
村上玉吉(1985),《南部台灣誌》,中國方志叢書第304種,臺北:成文書局影印本。
田井輝雄(1995),〈台灣の家族制度と祖先祭祀團體〉,《台灣文化論叢》V2:181-264,臺北:南天。
田代安定(1899),《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
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誌》,東京:刀江書院。
佐藤吉次郎(1926),《臺灣糖業全誌》,臺中:臺灣新聞社。
屏東郡役所(1985),《屏東郡要覽》,中國方志叢書298種,臺北:成文書局影印本。
阿緱廳警務課(1915),《阿緱廳警察法規》,阿緱 : 阿緱廳。
阿緱廳(1915),《阿緱廳第七統計書》,阿緱 : 阿緱廳。
阿緱廳(1916),《阿緱廳第八統計書》,阿緱 : 阿緱廳。
阿緱廳(1917),《阿緱廳第九統計書》,阿緱 : 阿緱廳。
阿緱廳(1918),《阿緱廳第一統計摘要》,阿緱 : 阿緱廳。
屏東街役場(1929),《屏東要覽》,屏東 : 屏東街役場。
鈴木辰三(1919),《台灣民間職員錄》。
鈴木辰三(1920)、(1925),《台灣官民職員錄》。
丸井圭治郎(1919),《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北 : 臺灣總督府。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1993),《新港文書》,臺北:捷幼出版社1995年翻印。
臺南縣內務部庶務課(1901),《臺南縣地方事項要覽》,臺南:臺南縣廳。
臺灣地方自治協會編(1937),《臺灣街庄職員錄》。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1938),《優良部落の模範的事例》。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1985),《臺灣統治綜覽》,臺北:成文書局重刊本。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1905),《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四回事業報告》,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6),《臺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一編),臺北:南天書局。
鷹取田一郎(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二)西文
Gregory D. and J. Urry
1985. 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 Hampshire : Macmillan.
Johnston, R. J.
1981.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 Blackwell Reference.
Massey, D.
1984.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r: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New York: Methuen.
Pasternak, B.
1972. Kinship & Community on Two Chinese Village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電子資料庫與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第一版
網址:http://thcts.ascc.net/。(台北,中央研究院,2003年9月)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工作室
網址: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index.htm。
國家文化資料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網址:http://nrch.cca.gov.tw/ccahome/。
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資料庫
網址:http://npmhost.npm.gov.tw/tts/npmmeta/GC/indexcg.html。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檔案
網址:http://db.th.gov.tw/~textdb/test/sotokufu/。
鄧文治,〈涯介2004廣東客家尋根記〉,載於新竹縣饒平客家文化協會網站
網址:http://www.ngiaupin.org.tw/download/trip_Ngiaupi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