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怡樺 chen yi hua |
---|---|
論文名稱: |
高職生霸凌行為與其因應策略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新北市陽光高職為例 The Research on Bullying Behaviour among Va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ts Factors of Coping Strategies - A Case Study of Sunn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譚光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3 |
中文關鍵詞: | 高中職學生 、霸凌行為 、因應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 bullying behavior, coping strategi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4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職生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相關性,為達研究目的,依據文獻探討分析編製「高職生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相關因素之研究問卷」,並以新北市陽光高職的學生為對象進行調查,共得有效樣本183位。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多元廻歸分析及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歸納出若干結論如下:
一、 除不同性別之外,其他不同背景因素之高職生在霸凌行為上皆有差異。
二、 不同年級、性別、出生序之高職生在因應策略上有差異。
三、 不同家庭關係、居住地、家庭狀況之高職生在因應策略上並無差異。
四、 高職生的霸凌行為可以預測其因應策略—其中以關係霸凌預測力較高。
基於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據以提出若干建議,以供學校、家長、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相關研究作為參考。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bullying behavior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ts correlation of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with the references which are relevant to the topic. The sample of the research are from Sunn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 total of 18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survey data was analyzed by one-way ANOVA,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is summarized as follow:
1. Except for the gender differenc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 factors in
bullying behavior.
2. The coping strategies are different in terms of gender ,sex and the order of
born.
3.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towards coping strategy among variable family
relationship , birthplace and family condition.
4. The bullying behavior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could predict
the coping strategies- the higher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ully.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study by the schools , parents ,educational workers and related researchers.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王蓁蓁(2000)。臺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美瑰 (2008)。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淑貞(譯)(2007)。O'Moore Mona & Minton Stephen James著。
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臺北市:五南。
李卓穎(2009)。高中職同儕間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士力 (2008)。國中生霸凌行為與學校適應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文琪(1999)。臺北市國中生暴力行為與溝通技巧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宗立(1996)。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
教學報,8,99-131。
吳銘祥(2007)。當孩子遇上霸凌。師友,479, 45-49。
吳書榆(譯)(2000)。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臺北:商周。
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
及反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武典(1992)。校園暴力行為的防治與輔導。現代教育,7(25),27-34。
吳芝儀(2000)。中輟高職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濤石出版社。
吳芝儀(2002)。累犯暴力犯罪者犯罪生涯及自我觀之發展與演變。載於中正大學(主編),二十一世紀亞太地區暴力犯罪與對策研討會,163-164。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林和男(2004)。國中生校園暴行被害經驗與特性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育賢(2001)。電玩暴力對學童攻擊行為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翠湄、黃俊豪(譯)(2003)。發展心理學。(原作者:Shaffer,D.)。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清文(1985)。生計發展量表修訂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5)。國小兒童校園霸凌現象觀察發表。2005年5月27日。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2009年3月28日。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6成高職生曾被霸凌,校園安全亮紅燈/校園小霸王,4分之1會網路霸凌(2007.09.13)。民眾日報,7版。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2013年台灣兒童幸福感現況大調查。2013年4月9日。
邱靖惠、蕭慧琳 (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5,147-170.
邱珍琬(2002)。國小校園欺凌行為實際-學生觀點。初等教育學刊,11,219-250。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8-98。
洪光遠、鄭慧玲(1995)。人格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施玉娟(2002)。成人參與社區大學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立(2003)。大學體育科系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阻隔之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玉娟(2002)。成人參與社區大學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夏以玲(1998)。家庭暴力對少年暴力犯罪行為之影響,未出版,靜宜大學,臺中市。
黃啟賓(2001)。校園暴力與偏差行為相關立論之探討。高職生輔導,73,110 -123 。
黃德祥、李介至(2002)。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63-195。
黃富順(1985)。成人的霸凌行為-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取向之探討。高雄:復文出版社。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生霸凌行為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許春金、謝文彥、周文勇(1996)。校園暴力行為高職生個案輔導。教師天地,80,29-37。
教育部軍訓處(2011)。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中心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
教育部電子報(2011),448期,2011.2.17。
教育部反霸凌專區(2011)。教育部補助推動反霸凌安全學校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章淑婷(1992)。兒童情緒發展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報,1, 35-55。
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張友漁(2009)。西貢小子。臺北市:天下雜誌。
張信務(2007)。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61,31-35。
張雅婷(2003)。桃園市國中生校園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慧芝(譯),Ruth Dusk原著(2004)。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新北市:桂冠。
張保光(1996)。從校園暴力談家庭教育。桃縣文教,2,2-4。
陳秋瑩(2005)。青少年暴力及性侵害之社區介入防治計畫-以臺中縣市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青勇(2001)。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曾華源(2002)。二十一世紀臺灣社會工作學校專業教育課程應有之走向。社區發展季刊,99,24-40。
游美惠(2006)。反霸凌與性別平等教育。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季刊,32,2-6。
游福生(1995)。校園暴力事件之成因與輔導。教師之友,3 6(1),23-25。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宜學 (2009)。臺南市國小高年級高職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翠娟(2005)。青少年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臺中縣市為例,中國醫藥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麗芬(1992)。今日的校園倫理-校園暴力事件省思。高市譯聲,2
(2),66-69 。
楊士隆、蔡德輝(2001)。犯罪學。臺北市:五南。
楊雪慧(2007)。兒童會調查:每5名高職生中一人常被欺負。新加坡聯合早報,1,5。
蔡德輝、鄭瑞隆( 2000)。校園暴力與危機處理。高中教育,15, 10-13。
劉樹雯(2007)。高中職高職生校園暴力行為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私立銘傳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世閔(2007)。學校行政:網路霸凌(cyber bullying)。教育研究,158,144-149 。
羅天豪(2007)。國內教育輿情「網路霸凌之防範」。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5,178-179
歐仁榮(2004)。家庭環境家庭結構對高職生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臺南市高級職業學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簡妙如(2009)。網路霸凌行為之探究。論文發表於華梵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舉辦之「2009 數位科技與創新管理研討會」(頁521-533),新北市。
闖慧英(2004)。國中校園欺凌行為之個案研究。私立慈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鄔佩麗(2000)。危機與契機-校園問題行為輔導手冊。臺北:幼獅。
魏麗敏、黃德祥(2003)。高中職校園欺凌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
蕭翔仁(2001)。國中生校園暴力特質之評量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鄭夙雅(2001)。國中生社會技巧認知扭解與校園暴力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英耀、黃正鵠 (2010)。教育部校園霸凌現況調查與改進策略研究計畫期末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顏金郎(2004)。嘉義縣山區原住民參與成人教育活動的霸凌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貳、英文文獻
Bandura, A.(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orowsky, W.(2004). Predictors of future fight-related injury among adolescents. Pediatric, 113(3) , 530-536.
Berkowitz, L.(1973). The meaning of an observed event as a determinant of its aggressive consequ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8, 206-217.
Besag, V. E.(1989). Bullies and vic tims in schools.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Borg, M. G. (1998). The emotional reaction of school bullies and their victim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8, 433 –444.
Duncan, N. (1999). Sexual bullying: Gender conflict and pupil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s. London: Routledge.
Junger-Tas, J.(1999). The Netherlands. In P. K. Smith, Y. Morita, & Lines, D.(Eds.) (2008).The bullies: Understanding bullies and bullying.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Nansel, T. R., Overpeck, M., Pilla, R. S., Ruan, W. J., Simons-Morton, B., & Scheidt, P.(2001). Aggression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85, 2094–2100.
Olweus, D.(1973). Hackky cklingaroch översittare: Forskning on skolmobbning. Stockholm: Almqvist & Wiksell.
Olweus, D. (1978). Aggression in schools: Bullies and whipping boys. Washington, DC: Hemisphere.
Olweus, D.(1992). Bullying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In R. Peters, R. McMahon, & V. Quinsey(Eds.),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throughout the life span. Newbury Park, CA: Sage.
Olweus, D. (1999). Bullying or Peer at School: Facts and interven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4(6), 196-200.
Oliver, C., & Candappa, M. (2003). Tackling bullying: Listening to the
views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Nottingham: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Rigby, K.(1996). Bullying in school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Rigby, K., & Slee, P. T.(1993). Dimensio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mong Australian 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3, 33-42.
Roland, E.(1989). Bullying: Scandinavian research tradition. In D. P. Tattum & D. A. Lane(Eds.) ing in sc, Bully hools.(pp.21–32). Stroke-on-Trent, UK: Trentham.
Roberts,W.B.(2006).Bullying from both sides: Strategic interventions for orking with bullies & Victims. Thousand Oaks: Corwin Press.
Smith, P. K.,&Sharp, S.(1994). School bullying: Insights and p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Slee, R. T.(1995). Peer victimiz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epression among Australia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8, 57–62.
Tattum, D. P. (1989).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in schools. In D. P. Tattum & D. A. Lane(Eds.), Bullying in schools.(pp.7–19). Stroke-on-Trent, UK: Trent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