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恬儀
Yeh.Tien Yi
論文名稱: 張竹坡批評《金瓶梅》之女性人物研究
指導教授: 胡衍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張竹坡金瓶梅吳月娘潘金蓮孟玉樓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末清初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極特殊的時期,在政治、社會、文化、思想、文學上,都產生了深刻、巨大的轉變。在此時,出現了一部以家庭為書寫中心的《金瓶梅》,這部小說問世後,引發不少的批評浪潮,甚至曾被視為「淫書」。不過,在部份文人的雜記、書信往來中,亦有為其發聲。明末,一個不具名的文人,為《金瓶梅》寫下了批評,名為《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清初,張竹坡仿金聖嘆批評《水滸傳》的形式,書寫〈凡例〉、〈苦孝說〉、〈第一奇書非淫書論〉、〈竹坡閑話〉、〈冷熱金針〉、〈金瓶梅寓意說〉等文章、一百零八條讀法及每回回前總評、夾批、旁批與眉批,並為之命名為《批評第一奇書本金瓶梅》。在古典小說理論批評史,張竹坡的《金瓶梅》批評極具價值,後代研究者經常透過張竹坡的批評,探討《金瓶梅》的女性人物形象。不過,以往學者多藉由呼應或反駁張竹坡的說法,來建構《金瓶梅》的女性人物形象;但是,對於張竹坡學說中所展現的女性人物論,往往相對忽略或較少涉及。
    本文研究論題為「張竹坡批評《金瓶梅》之女性形象研究」,主要研究對象為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本金瓶梅》所寫下的單篇文章、一百零八條讀法與其回前總評。本文將透過文本精讀與歷史分析法,深入分析張竹坡女性人物批評的準則及其女性形象。
    本論文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本章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步驟、方法及前人文獻回顧介紹與預期成果。
    第二章:明清小說批評家的人物論及女性形象。本章談論明清兩代三本重要長篇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與《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的批評家及其人物論與女性形象,藉以在中國古典小說理論批評脈絡下,為張竹坡的女性形象溯源。
    第三章:張竹坡與《批評第一奇書本金瓶梅》。本章談論張竹坡的家世、生平、社會環境,與《金瓶梅》的演變及概述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本金瓶梅》,藉以透過外部探究根基,突顯張竹坡評第一奇書本的理論價值。
    第四章:張竹坡女性人物的批評。本章分析張竹坡批評下的女性人物,主要以吳月娘、潘金蓮、孟玉樓為考察對象,輔以李瓶梅、龐春梅與其他與西門慶有情愛關係的婦人,藉以探析張竹坡批評女性的視點及標準,明白其女性形象。
    第五章:結論:對張竹坡批評《金瓶梅》女性形象的反省。本章以文龍、田曉菲對張竹坡女性形象的反思為起點,由此見張竹坡的女性形象之開拓與局限。
    本文主要通過上述論題之深入研究,建立張竹坡批評《金瓶梅》之女性形象,並加以省思,希冀能給予張竹坡適當的詮釋與評價。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前人研究文獻回顧...................................5 一、張竹坡研究............................................6 二、論張竹坡人物批評研究...................................7 三、對張竹坡評吳月娘、潘金蓮與孟玉樓的繼承與反對..............9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方法....................................18 第四節、研究步驟.........................................19 第二章、 明清小說批評家的人物論及女性形象 第一節、《水滸傳》的批評家、人物論及女性形象.................24 一、容與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24 二、金批《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32 第二節、《三國演義》的批評家、人物論及女性形象...............38 第三節、《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的批評家、人物論及女性形象......46 第三章、 張竹坡與《批評第一奇書本金瓶梅》 第一節、張竹坡生平及著述..................................61 一、張竹坡的家世及生平....................................61 二、張竹坡的著作.........................................63 第二節、「第一奇書本」與「詞話本」、「崇禎本」的異同..........69 一、「詞話本」與「崇禎本」.................................69 二、「崇禎本」到「第一奇書本」..............................75 第三節、張竹坡之《金瓶梅》批評..............................80 一、明清時期之思想主流及女權觀..............................80 二、明清小說批評背景及張評《金瓶梅》之動機....................87 三、張竹坡批評《金瓶梅》概述................................92 第四章、 張竹坡女性人物的批評 第一節、張竹坡批評下的吳月娘................................101 一、不守閨範,無力相夫.....................................102 二、聽信三姑六婆,與尼姑交遊................................107 三、貪求財物,取之無道.....................................113 第二節、張竹坡批評下的潘金蓮................................118 第三節、張竹坡批評下的孟玉樓................................134 第四節、張竹坡批評下的其他婦人..............................146 一、李瓶兒................................................146 二、龐春梅................................................149 三、宋蕙蓮................................................153 四、王六兒................................................155 五、如意兒................................................158 六、林太太................................................160 第五章、 結論:對張竹坡批評《金瓶梅》女性形象的省思 第一節、以文龍對張竹坡女性形象的省思為起點....................165 一、孟玉樓................................................165 二、吳月娘................................................171 第二節、以田曉菲對張竹坡女性形象的省思為起點..................178 一、潘金蓮................................................178 二、吳月娘................................................183 參考書目..................................................189

    (一)小說(評點)
    笑笑生(著) 張竹坡(評):《第一奇書》(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笑笑生(著) 董玉振(編):《金瓶梅》(新加坡:南洋出版社,2006年)
    笑笑生(著) 劉本棟(校):《金瓶梅》(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
    施耐庵(著) 金聖嘆(評):《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羅貫中(著) 毛宗崗(評):《三國志演義》(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

    (二) 文集、專書
    于天池:《明清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王平:《明清小說傳播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汝梅:《金瓶梅探索》(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
    王汝梅、張羽:《中國小說理論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王志武:《金瓶梅人物悲劇論》(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王靖宇(著) 談蓓芳(譯):《金聖歎的生平及其文學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孔繁華:《金瓶梅的女性世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國金瓶梅協會(編):《金瓶梅研究》第一輯(海門: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國金瓶梅協會(編):《金瓶梅研究》第一輯(海門: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國金瓶梅學會(編):《金瓶梅研究》第三輯(海門: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中國金瓶梅學會(編):《金瓶梅研究》第四輯(海門: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方正耀:《中國小說批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毛先舒:《螺峯說錄》,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5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田曉菲:《秋水堂論金瓶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申時行(著):《明會典》(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石昌渝、尹恭弘:《金瓶梅人物譜》(海門: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朱一玄、劉毓忱(編):《水滸資料彙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
    朱星:《金瓶梅考證》(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0年)
    艾‧阿‧瑞恰慈(著) 楊自伍(譯):《文學批評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年)
    向楷:《世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佛斯特(著) 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
    呂坤:《呻吟語》(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呂坤:《閨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吳功正:《小說美學》(南京:新華書店,1985年)
    吳波:《明清小說創作與接受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吳晗、鄭振鐸:《論金瓶梅》(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年)
    吳敢:《金瓶梅評點家張竹坡年譜》(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光地:《榕村集》,收錄於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編):《文津閣四庫全書》第1328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李明軍:《禁忌與放縱:明清豔情小說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李建中:《瓶中審醜》(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李洪政:《金瓶梅解隱──作者、人物、情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李時人:《金瓶梅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年)
    李國華:《文學批評學》(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庸熙:〈孝行庸言〉,收錄於張伯行:《課子隨筆鈔》(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李殿元、李紹先:《三國演義懸案解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銀河:《中國女性的性與愛》(香港:牛津出版社,1996年)
    李贄(著) 張建業(編):《李贄文集‧焚書》第一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汪玢玲:《中國婚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濂:《明史》(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1年)
    牧惠:《金瓶風月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
    邱勝威、王仁銘:《解讀金瓶梅》(台北:雲龍出版社,2000年)
    周中明:《金瓶梅藝術論》(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周先慎:《明清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
    周亮工:《書影》(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周劼:《金聖嘆的人生哲學:糊塗人生》(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
    周勛初:《中國文學批評小史》(高雄:麗文文化,2007年)
    周曉宇(編):《雪夜煮酒話金瓶:金瓶梅方家譚》(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年)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孟超:《金瓶梅人物》(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孟瑤:《中國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2002年)
    易中天:《中國的男人和女人》(香港:三聯書店,2007年)
    金聖嘆(著) 鐵琴屢(編):《金聖嘆尺牘》(台北:廣文書局,1989年)
    哈夫洛克‧靄理士(著) 潘光旦(譯注):《性心理學》(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2年)
    春風文藝出版社(編):《明清小說論叢》第三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南帆:《文學的維度》(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
    侯會:《食貨金瓶梅:從吃飯穿衣看晚明人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胡衍南:《飲食情色金瓶梅》(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
    胡衍南:《金瓶梅到紅樓夢──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9年)
    胡適:《胡適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徐朔方:《金瓶梅西方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徐朔方:《論金瓶梅的成書及其他》(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徐朔方、孫秋克:《明代文學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徐三重:《家則》,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6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馬幼垣:《水滸人物之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馬幼垣:《水滸二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馬征:《金瓶梅懸案解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孫述宇:《金瓶梅的藝術》(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孫遜、孫菊園:《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彙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孫遜、詹丹:《金瓶梅概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袁宏道:《袁中郎尺牘》(台北:廣文書局,1989年)
    袁枚:《隨園全集》(台北:啟明書局,1960年)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高明誠:《金瓶梅與金聖歎》(台北:水牛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
    浦安迪(著) 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宏謀:《五種遺規》(台北:德志出版社,1961年)
    陳東有:《人性的解放》(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陳洪、孫勇進:《漫說水滸》(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陳洪:《中國小說理論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陳建功、傅光明(編):《插圖本點評金瓶梅》(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
    陳謙豫:《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曼素恩(著) 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聖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2005年)
    陸圻:《新婦譜》,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5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1983年)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張伯行:《正誼堂文集附續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54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張志和:《透視三國演義三大懸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張貞生:《唾居隨錄》,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5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張業敏:《雙姝怨對金瓶梅》(台北:開今文化,1993年)
    張潮:《幽夢影》(台北:新潮社,2007年)
    張德明:《批評的視野》(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曹煒、寧宗一:《金瓶梅的藝術世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章培恒:《笑笑生的金瓶梅》(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黃吉昌:《金瓶梅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黃書泉:《文學批評新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
    黃清泉、蔣松原、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紅葉文化,1995年)
    黃霖:《金瓶梅考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
    黃霖:《黃霖說金瓶梅》(台北:大地出版社,2007年)
    黃霖:《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黃霖:《中國小說研究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傅光明(編):《插圖本品讀水滸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
    傅光明(編):《插圖本縱論三國演義》(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
    程自信:《金瓶梅人物新論》(合肥:黃山書社,2001年)
    曾慶雨、許建平:《商風俗韻──金瓶梅中的女人們》(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甯應斌:《性無須道德:性倫理與性批判》(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7年)
    馮夢龍(著) 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
    葉桂桐:《論金瓶梅》(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葉桂桐:《中國古代小說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葉夢珠:《閱世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董國炎:《明清小說思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
    楊鴻儒:《細述金瓶梅》(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齊裕焜、王子寬:《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廖瓊媛:《三國演義的美學世界》(台北:里仁出版社,2000年)
    寧宗一:《說不盡的金瓶梅》(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0年)
    寧宗一:《寧宗一講金瓶梅》(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管曙光:《翫‧金瓶》(台北:咖啡田文化館,2005年)
    談歌:《水滸人物品評錄》(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
    劉良明:《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台北:洪葉文化,1997年)
    劉季倫:《李卓吾》(台北:東大圖書,1999年)
    劉勇強:《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師古:《金瓶梅研究》(台北:宋氏照遠出版社,1996年)
    劉敬圻:《明清小說補論》(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劉達臨:《性的歷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劉輝:《金瓶梅論集》(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魯迅、鄭振鐸(著):《名家眼中的金瓶梅》(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
    謝肇淛:《五雜俎》(台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
    繆咏禾:《馮夢龍和三言》(台北:萬卷樓,1993年)
    魏子雲:《小說金瓶梅》(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魏子雲:《深耕《金瓶梅》逾卅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魏子雲:《金瓶梅研究二十年》(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魏崇新:《說不盡的潘金蓮:潘金蓮形象的嬗變》(台北:業強出版社,1997年)
    藍鼎元:《女學》,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四十一輯(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
    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年)
    羅素:《性道德》(台北:水牛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顧炎武(著):《日知錄之餘》(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顧炎武(著):《日知錄集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三) 期刊論文:
    王汝梅:〈《金瓶梅》繡像評改本:華夏小說美學史的里程碑〉,《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第6期,頁131-137。
    王祥雲:〈李瓶兒性格嬗變的文化解讀〉,《學術交流》,2005年第7期,頁177-180。
    王書才:〈略論崇禎本《金瓶梅》的評點特色及其影響〉,《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51-54。
    王輝斌:〈毛批本《三國演義》中的幾個問題〉,《許昌師範學報》,1996年第2期,頁47-51。
    王輝斌:〈明末清初小說批評的特色與成就〉,《新疆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頁47-52。
    王輝斌:〈《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中國小說批評研究之六》,《新疆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頁39-46。
    王輝斌:〈明代托名小說批評敘論〉,《南昌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頁85-91。
    王廣新:〈新評吳月娘形象〉,《西安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27-30。
    勾俊濤〈從張竹坡批評看吳月娘形象的多色調〉,《南都學壇》,2003年第2期,頁72-75。
    田茉雲:〈《金瓶梅》中龐春梅形象及文化意蘊〉,《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頁80-84。

    石海光:〈張竹坡《金瓶梅》評點中的人物形象論〉,《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頁31-34。
    朱恩彬:〈李贄評點的《水滸傳》版本辨析〉,《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頁57-65。
    吳功正:〈毛宗崗《三國演義》評點〉,《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頁12-15。
    吳海燕:〈淺談毛宗崗的婦女觀〉,《語文學刊》,2005年第3期,頁36-37。
    李志宏:〈論《金瓶梅》的情色書寫及其文化意味──以潘金蓮的情慾表現為論述中心〉,《臺北師院語文集刊》,2002年第7期,頁1-54。
    李新燦:〈必須使環境成為合乎人性的環境──李瓶兒性格畸變心理分析〉,《社會科學家》,1999年第1期,頁67-71。
    宋鳳娣:〈《三國演義》毛評的人物形象理論新探〉,《內蒙古師大學報》,2001年第2期,頁104-107。
    沈新林:〈李漁評點《新刻鏽像金瓶梅》考〉,《明清小說研究》,1995年第4期,頁38-50。
    何慕蘭:〈李瓶兒追求自我滿足的前後矛盾〉,《文史知識》,1999年第2期,頁61-67。
    肖露〈論吳月娘〉,《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頁37-40。
    牧惠:〈雜談金聖嘆〉,《社會科學論談》,2003年第10期,頁42-44。
    周永祥:〈李瓶兒形象辯析〉,《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頁42-45。
    侯會:〈《水滸傳》版本淺說〉,《古典文學知識》,1998年第4期,頁105-111。
    胡芳、辛文:〈關於《金瓶梅》人物研究的回顧──暨對「淫婦」惡諡正名的新思考〉,《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頁62-66。
    胡衍南:〈《金瓶梅》非「淫書」辨〉,《淡江中文學報》,2003年第9期,頁169-192。
    胡衍南:〈兩部《金瓶梅──詞話本與繡像本對照研究》〉,《中國學術年刊》,2007年第29期,頁115-144。
    胡衍南:〈《金瓶梅》有無「微言大義」之商榷──綜述《金瓶梅》研究的一個觀點〉,《書目季刊》,2004年第4期,頁79-94。
    胡衍南:〈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的兩個模式〉,《淡江中文學報》,2005年第13期,頁113-139。
    胡衍南:〈《金瓶梅》「世情小說」論〉,《淡江中文學報》,2004年第10期,頁79-99。
    俞波恩:〈論張竹坡評點《金瓶梅》的貢獻〉,《語文學刊》,2004年第1期,頁4-8。
    俞為民:〈金聖嘆的《水滸傳》人物論〉,《明清小說研究》,1995年第1期,頁96-106。
    孫秋克〈孟玉樓形象的塑造及意義〉,《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2期,頁34-38。
    夏秀麗:〈再論吳月娘〉,《安康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頁69-72。
    荒木猛:〈關於崇禎本《金瓶梅》的補筆〉,《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頁13-17。
    唐援朝:〈飄泊在無情無愛世界的靈魂──李瓶兒性格淺析〉,《甘肅高師學報》,2002年第1期,頁5-8。
    紐燕楓:〈金聖嘆對小說理論發展的貢獻──評金批《水滸》的特點〉,《南昌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頁133-138。
    陳金泉〈金聖嘆與張竹坡:中國古典小說美學之日月合璧〉,《學術交流》,1994年第2期,頁103-110。
    陳金泉:〈張竹坡小說美學思想之我見〉,《江西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頁58-63。
    陳競、趙崇璧:〈張竹坡評點吳月娘的內在理據探析〉,《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第2期,頁35-39。
    梅新林、葛永梅:〈《金瓶梅》研究百年回顧〉,《文學評論》,2003年第1期,頁60-70。
    許建平:〈「狂怪」和「與世無爭」──論李贄的雙重文化人格〉,《文學評論》,2005年第6期,頁23-34。
    黃吉昌:〈特立獨行的人格──《金瓶梅》中龐春梅形象簡論〉,《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頁5-8。
    黃吉昌:〈吳月娘論〉,《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第4期,頁17-24。
    傅瑤:〈我看李瓶兒〉,《中國文化研究》,1994年第5期,頁56-58。
    童天慮:〈李漁評點、改定《金瓶梅》考〉,《浙江學刊》,1993年第二期,頁85-89。
    賀根民:〈文體自覺:張竹坡、文龍《金瓶梅》人物評點差異溯因〉,《貴州文史叢刊》,2006年第3期,頁30-34。
    賀根民:〈試論《金瓶梅》人物批評的三個階段〉,《石河子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頁63-66。
    楊玉成:〈閱讀世情:崇禎本《金瓶梅》評點〉,《國文學誌》,2001年第5期,頁115-157。
    葛勝華:〈評點大師金聖嘆〉,《閱讀與寫作》,1995年第2期,頁14。
    齊魯青:〈明代《水滸傳》批評的理論演進軌跡〉,《內蒙古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頁60-70。
    齊魯青:〈金聖嘆小說人物性格批評論〉,《內蒙古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頁1-6。
    劉勇強:〈《金瓶梅》本文與接受分析〉,《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頁68-76。
    劉曉軍:〈二十世紀張竹坡評點《金瓶梅》研究評述〉,《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頁23-27。
    蔡一鵬:〈論張竹坡評點《金瓶梅》的道德理性思惟方式〉,《文學遺產》,1994年第5期,頁106-114。
    鄧紹秋:〈李贄、金聖嘆小說理論研究百年回顧〉,《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第1期,頁90-94。
    羅德榮:〈金聖嘆小說理論的幾個命題〉,《天津社會科學》,1985年第3期,頁63-69。

    (四) 學位論文:
    朴炫玡:《張竹坡評點金瓶梅之小說理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郭美玲:《金瓶梅女性研究─以婚姻和性慾考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楊淑惠:《張竹坡評論金瓶梅人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潘嘉雯:《金瓶梅人物論》(新竹: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