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芷葳
Chiang, Chih-Wei
論文名稱: 漢語「向來」和「從來」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A Semantic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f xianglai and conglai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口試委員: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方麗娜
Fang, Li-Na
王萸芳
Wang, Yu-Fang
口試日期: 2023/01/1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4
中文關鍵詞: 範距句尾和對比焦點定語焦點狀語焦點整體和局部連接前後景
英文關鍵詞: scope, end and contrastive focus, adjectival focus, adverbial focus, global and local link, backgrounding and foregrounding
研究方法: 語料庫研究法實證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11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6下載:5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Halliday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s)為分析架構,以語料庫所乘載的真實語料為分析來源,探究現代漢語「向來」和「從來」在篇章層面上的語言現象,並嘗試將研究結果應用於教學和教材中。
    本論文採用臺灣《聯合知識庫》(UDN data)和《中文詞彙特性素描系統》(Chinese Word Sketch Engine, CWS)兩大語料庫之語料,蒐集包含「向來」和「從來」之語料各300筆,一共600筆語料進行分析研究。此外,本論文亦以前人研究為基礎,探討兩者的基本語義特徵,以期釐清其篇章功能之異同。
    首先,從歷時的面向來看,「向來」和「從來」皆透過隱喻概念,由空間範疇轉移至時間範疇,且基本語義特徵皆表達長時段的「靜態義」、「持續(慣常)義」,然「從來」在語用上,具有「絕對化」的傾向。就句法結構來看,「向來」傾向用於肯定句中,「從來」則用於否定句中,並於句中傳達出豐富的背後含意。
    其次,從語料庫統計的數據來看,「向來」和「從來」範距和焦點的互動功能較為相似,若兩者位於句內,其後皆形成句尾焦點或其他焦點,屬於局部連接。其中,「向來」後形成定語焦點的比例高於「從來」。若兩者位於句外則帶出對比焦點,屬於整體連接。
    再者,就「話題—焦點」功能,「向來」整體來說多作為「話題」,鋪陳背景資訊,「從來」作為「話題」和「焦點」的比例則相對平均。就「後景—前景」功能,兩者作為「後景」皆高於「前景」,描述一件事,「向來」和「從來」的基本語義特徵促使他們成為篇章中的「後景」,為段落提供時空背景,並推進文章的發展。
    最後筆者根據以上分析結果,評析九本通行於兩岸及海外的華語教材、擬定教學策略,並將研究結果應用於教學當中。

    The present study adop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alliday's metafunctions which involve ideational,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as the theoretical framwork. Based on the above framework and on authentic written and spoken dat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scourse aspects of two Mandarin Chinese time adverbs of – xianglai and conglai. Moreover,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further applied for putting forward pedagogical recommendations.
    First, from the diachronic semantic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both xianglai and conglai are transferred from the spatial domain schema to the temporal dynamic schema through metaphorical mapping, and both of them convey the following basic semantic features, including the meanings of ‘stative’ and ‘persistent (habitual)’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However, conglai tends to express ‘absoluteness’ in terms of pragmatics. As far as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is concerned, xianglai tends to appear in affirmative sentences, while ‘conglai’ is more often used in negative sentences. Also, the sentences themselves bring out some implicit meanings.
    Moreover, on the discourse level, both xianglai and conglai have a smaller scope which has end focus followed by and they usually serve as local linkers to connect lexical, phrasal or clausal units. Not only does xianglai carry with it the end focus, it also brings out other kinds of focuses, particularly the adjectival focus. On the other hand, xianglai and conglai also have a larger scope which can link the speaker’s prior sentences and forthcoming sentences and bring out a contrastive focus.
    Furthermore, in terms of the ‘Topic to Focus’ function, xianglai tends to be the topic in sentences,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old 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while conglai can be either the topic or focus in sentences. As for the ‘Backgrounding to Foregrounding’ function, both xianglai and conglai tend to act as backgrounding in paragraphs,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ir sematic features.
    Last but not least, at the pedagogical level, in applying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nine L2 Chinese textbooks that are widely used in Taiwan, Mainland China and overseas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Additionally, teaching suggestions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術語解釋 9 第五節 本論文架構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向來」與「從來」的語義與語法功能 17 第二節 「向來」和「從來」的篇章分析探討 64 第三節 小結 84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8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8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98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101 第一節 研究問題一 101 第二節 研究問題二 129 第五章 教材評析與教學啟示 155 第一節 華語教材中「向來」和「從來」的呈現與評析 157 第二節 綜合評析與建議 178 第三節 教學啟示 179 第四節 小結 197 第六章 結論 199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9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205 參考文獻 207 附錄 215

    中文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2003)。現代漢語詞典。臺北:商務印書館。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方梅(2000)自然口語中弱化連詞的話語標記功能。中國語文,5,459-480。
    王力(1985)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力(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玉雯(2018)漢語副詞「明明」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紅艷(2018)基於語料庫的“從來”與“一直”對比研究。華中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敏(2010)“從來”“向來”“一直”的比較。河南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曉君、柯航(2009)“向來”的語義語用特徵分析。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 37-38+57。
    任海波(2005) "一直"與"從來"的比較分析。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68-72。
    刑福義(1996)漢語語法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匡鵬飛(2010)時間副詞"從來"的詞彙化及相關問題。古漢語研究,3,76-82+96。
    朱永生、嚴世清(2011)系統功能語言學再思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朱敏(2016)“X來”類時間詞研究。揚州大學,江蘇。
    朱斌(2013)漢語複句句序和焦點研究。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3)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 “的, 者, 所, 之” 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方言,1,16-31。
    何麗萍(2018)漢語焦點結構的句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欣(2018)“向去”與“向來”。古漢語研究,2,28-32。
    吳蕭然(2014)“從來”、“向來”、“一向”、“一直”的對比研究及對外漢語教學對策。南昌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呂叔湘(1957)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芮慈(2017)漢語「寧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向農(2003)現代漢語時點時段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泉(1996)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沈家煊(2001)語言的 “主觀性” 和 “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33(4),268-275。
    沈家煊(2005)認知語言學和漢語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屈承熹(1991)漢語副詞的篇章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2,64-78。
    屈承熹、潘文國(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念穎(2010)“從來”的詞匯化及其演變機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151-155。
    姜麗萍主編(2014)HSK標準教程4。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胡壯麟(1994)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
    胡脩實(2012)現代漢語時間副詞共現考察。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2(3),89-92。
    苗興偉、翟紅華(2000)話語序列的連貫關系。山東外語教學,1,20-24。
    唐為群(2007)"從來"和"從來"句。語言研究,27(3),82-85。
    唐為群(2010)[原來],[從來],[連連]三組時間副詞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
    唐善生(2011)副詞“從來”的語義及其句法特征。漢語學習,4,21-28。
    孫同柱(2009)現代漢語“向來”類詞語的多維考察研究。蘇州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徐杰(2001)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赳赳(2010)現代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烈炯、潘海華(2005)焦點結構和意義的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徐陽春(2002)現代漢語複句句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高娜(2009)現代漢語時間副詞歷時研究。湖南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6)當代中文課程3。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3。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4。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8)。當代中文課程5。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語日報出版中心主編(2000)新編國語日報辭典。臺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
    常玥、衛斕。(2020))基於語料庫時間副詞"一直"和"從來"的比較分析。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4(3),82-87。
    張伯江、方梅(1996)漢語功能語法研究。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張亞軍(2002)副詞與限定描狀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長永(2009)現代漢語表時雙音詞“X來”的詞匯化及語法化問題研究。上海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婕洋(2017)漢語「於是」和「所以」的語義、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斌(1983)現代漢語。北京: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張雅婷(2021)現代漢語「就」與日語對應形式之語義、篇章、語用對比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虛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陳昌來、齊滬揚(2002)現代漢語虛詞研究綜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璐(2010)"一直"與"從來"的辨析初探。大眾文藝,3,84。
    曹爽(2009)時間副詞“從來”與“向來”的比較研究——兼論對外漢語教學。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5(01),31-33。
    梁銀峰(2009)現代漢語“X來”式合成詞溯源。語言科學,8(04),412-421。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陳昌來、張長永(2011)“從來”的詞匯化歷程及其指稱化機制。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03),117-128。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文鶴。
    陳俊光(2010)漢語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新學林。
    陳俊光。2008。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篇章功能:漢語不使用零代詞的機制。華語文教學研究,5(2),1-46。
    陳美秀、張榮興(2010)「向」的意義延伸及其語意網狀系統。臺灣語言學期刊,8(2),1-31。
    陳培培(2016)現代漢語表高頻義副詞的語義韻研究。暨南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夢娜(2012)“從來”與“從來”句的歷時考察。浙江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艷(2009)也說“歷來”與“向來”。科教文匯(下旬刊),5,241-252。
    陸儉明、馬真(1999)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游雅欣(2017)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漢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程璐(2013)“從來”和“歷來”的對比分析。吉林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華南師範學院中文系《古代漢語虛詞》編寫組(1982)古代漢語虛詞。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馮春田(2005)漢語“從/否”類副詞的歷史考察。語文研究,04,38-40。
    黃筱婷(2018)漢語「固然」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慧貞,么書君(2016)HSK標準教程6。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萬海靜(2014)“一直、從來、一貫”的比較分析。棗莊學院學報,31,101-104。
    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臺北:師大書苑。
    葉德明主編(2003)遠東生活華語2(B)。臺北:遠東圖書有限公司。
    葛文杰、張靜(2004)“從來”句的語義語用分析。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4,51-54。
    董秀芳(2002)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劉丹青、徐烈炯(1998)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連”字句。中國語文,4,243-252。
    劉甜(2009)"從來"向來""與否定和肯定表達的匹配。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7(1),47-50。
    廣麗媛(2013)“一向”與“向來”的多維考察及教學策略研究。吉林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逸純(2010)現代漢語“從來”類時間副詞研究。汕頭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鄧小寧(2002)"一直"與"一向"的多角度分析。漢語學習,6,58-62。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總則。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77-183。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
    鄭伊晴(2021)漢語「並且」和「而且」在語義與篇章上之差異及其教學建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蕭惠貞主編(2020)台灣萬花筒,華語看世界。臺北:新學林。
    魏廷冀(2014)漢語範距的平行原則與經濟原則。清華學報,44(3),503-539。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2011)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Chu, C. C.-H. (1998). 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Vol. 6). Peter Lang Pub Incorporated.
    Cresswell, M. J. (1978). Adverbs of space and time. In Formal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for natural languages (pp. 171-199). Springer.
    Dowty, D. R. (1982). Tenses, time adverbs, and compositional semantic theory.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5(1), 23-55.
    Erbaugh, M. (1978). Acquisition of Temporal and Aspectual Distinctions in Mandarin. Stanford Univ., CA. Dept. of Linguistics.
    Halliday, M. A.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art 2.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2), 199-244.
    Halliday, M. A. K. (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 A. K. (2009). 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 Continnuum-3PL.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2014). Cohesion in English. Routledge.
    Halliday, M. A. K., Matthiessen, C. M., Halliday, M., & Matthiessen, C. (201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Routledge.
    Halliday, M. A. K., & Webster, J. (2005). 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 (Vol.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A.K. Halliday ;). Continuum.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 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 C. N., & Thompson, S. A. (1989).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Vol. 3).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Li, S.-M., Lin, S.-C., & Chen, K.-J. (2005). Feature Representations and Logical Compatibility between Temporal Adverbs and Asp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Volume 10, Number 4: Special Issue on Selected Papers from CLSW-5.
    Liu, Y. (2010). Integrated Chinese (3rd ed., Vol. Cheng & Tsui Chinese language series). Cheng & Tsui.
    Lyons, J., & John, L. (1995).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o, H. (2000). Adverbs of absolute time and assertiveness in vernacular Chinese: A corpus-based study. Journal-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5(2), 53-74.
    Wei, W., & Chen, K.-J. (1991). The Grammar Representation of Conjunctions – a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ICG. ROCLING/IJCLCL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