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益德
Yi-Der Lin
論文名稱: 漢晉時期荊州南部的社會與經濟──以走馬樓吳簡為中心的討論
Society and Economy of Southern Jingzhou in Han-Jin period: A Focus on the Zoumalou Wu Jian
指導教授: 呂春盛
Leu, Chuen-She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4
中文關鍵詞: 三國孫吳長沙荊州湖南經濟史社會史
英文關鍵詞: Three Kingdoms, Eastern Wu, Changsha, Jingzhou, Hunan, Economical History, Social History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37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4下載:7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東漢向兩晉演變的歷史過程之中,江南地區之開發大幅邁進,相關的變化更成為學術研究重點。然而,過去之研究大多集中在揚州地區,對荊州地區較少著墨,實屬缺憾。本文擬以出土在荊州南部的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為中心,探究荊州南部的社會、經濟相關課題。
      透過走馬樓吳簡的豐富資料,得以逐一重新檢視、發現區域、人口、土地、工商業、社會結構等諸多不同課題。首先就區域角度言,荊州城市在漢晉時期發展迅速,但在孫吳政權的治理之下,荊州屬於備受壓抑的區域,當地人士較少參與孫吳政權。其次,就人口角度言,孫吳戶籍制度與漢代相較,文書格式已有若干改變,孫吳戶籍制度與河西地區的戶籍制度並未有直接傳承關係。此時的家庭規模以五口之家為主,還可注意到父母會延遲申報未成年人的戶口。再次,土地問題顯示長沙社會雖存在富者土地貴美且多之情形,但尚非貧富差距嚴重之社會。復次,工商業問題可由「賈行錢」、「租錢」、「行錢」、「具錢」四個名詞為開端,進而了解長沙地區的民間商業、官營手工業、貨幣等三方面運作之方式。最後,針對社會結構問題,長沙地區「吏」的性質與秦漢時期性質相似,他們的身分與豪族社會關係較近,並非屬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身分低賤的「吏」。
      總之,透過走馬樓吳簡可以了解漢晉時期荊州南部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解釋過去諸多難解之課題,並彰顯荊州南部地區的活躍。從宏觀角度論起,則可以理解諸多孫吳制度在地方的應用情形,以及與前後時代之關係。

      There is boom in development of Jiangnan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Jin Dynasty, and such process has become one hot topic among researchers. However, most academic researchers were focused on Yangzhou rather than Jingzhou while both of them were major part of Jiangnan. This dissertation will focus on Zoumalou Wu Jian, which was excavated in Changsha of Southern Jingzhou, to discuss related social and economic topics of Southern Jingzhou in Han-Jin period.
      It’s possible to discuss various detailed social and economic topics with abundant records from Zoumalou Wu Jian, while most of them were difficult or next to impossible to research before the excavation of Zoumalou Wu Jian. First, on the Regional history, while there is a boom in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Jingzhou, it was under heavy political suppression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Eastern Wu, and that makes it worth more to look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gion. Second, on the Population history, Eastern Wu has developed several differences in Household system but without direct influence over Household system of Liangzhou in later era. We can also observe that average household population size is 5 and most parents didn’t register their children at birth but at later stage. Third, on the Land problem, the riches in Changsha do have more and better land but the gap between riches and poor isn’t that great. Fourth, on the Economic history, it can be start with four different noun: “Jia Xin Qian”, “Zu Qian”, “Xin Qian” and “Ju Qian”. These “Qian”(Money) can be related to public business income, private sector transaction taxes and different accounting sign. Fifth, on the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perties of the “li” (official) in Zoumalou Wu Jian is much similar to Qin-Han period as people with higher social stance rather than as people with very low social stance in the Wei-Jin period.
      Last but not least, we’re only being able to have a grip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Jingzhou in Han-Jin period and to solve many puzzles with details provided by the Zoumalou Wu Jian. And on larger scope, it’s possible to examine how state political system was applied in local area and its relation with other period.

    目  次 第一章緒論 1 一、引言 1 二、漢晉時期經濟、社會史的重要課題 2 三、研究回顧 6 四、論文架構 20 第二章漢晉時期荊州交通與城市發展 23 第一節荊州地形與荊州北、中部的發展 24 一、荊州地形 24 二、荊州北部南陽盆地的交通路線 28 三、荊州中部的交通與城市 32 第二節荊州南部的發展與特色 37 一、洞庭湖水系的交通與城市 37 二、漢晉時期荊南的概念 41 三、荊南開發與「蠻」 42 第三節長沙的交通與城市發展 45 一、長沙的地理特色與轄區之變化 45 二、長沙城市的興起因素 47 三、漢晉政權與長沙人士的參與 51 小結 53 第三章荊州南部的人、戶問題 55 第一節走馬樓吳簡中親屬關係的使用法則與傳承問題 55 一、以夫為主──「妻」稱謂的優先適用性 57 二、優先適用「弟」親屬關係的法則 63 三、走馬樓吳簡戶籍制度的傳承關係 70 第二節長沙地區的家庭規模與結構 74 一、走馬樓吳簡中的口食簡 75 二、長沙地區的家庭規模 76 三、長沙地區的家庭結構 80 第三節兒童人口結構異常分析 82 一、延遲申報──1到3歲兒童人口結構異常的原因 83 二、兒童性別比例異常與戶口申報意願 88 三、7、15歲未成年人口數異常問題與其意義 93 小結 96 第四章荊州南部的農業與土地問題 99 第一節長沙地區的土地概況與分配 100 一、土地規模統計 100 二、土地分配概況 105 三、嘉禾四、五年間田地萎縮問題 110 第二節富者的「貴美且多」 113 一、富者的土地較為完整 113 二、富者的土地品質較佳 116 三、富者的組成身分 119 第三節走馬樓吳簡土地性質問題 123 一、課徵重稅的再思考 124 二、土地租佃或稅收 126 三、土地特性與土地價值 128 四、身分與土地特性 128 小結 130 第五章荊州南部的工、商業與貨幣 133 第一節「賈行錢」與官營事業 134 一、「賈行錢」的種類 135 二、「賈行錢」的意義 138 三、師佐與官營事業 141 第二節「租錢」與商業交易 152 一、「租錢」的種類 153 二、「租錢」的意義 155 三、長沙地區的工商活動 157 第三節長沙地區的貨幣問題 161 一、「行錢」、「具錢」與貨幣的關係 161 二、長沙地區的貨幣類型 167 三、貨幣的使用與威脅 169 小結 172 第六章荊州社會結構的轉化 175 第一節孫吳時期長沙吏的身分與性質 175 一、經濟角度下的吏身分問題 176 二、社會角度下的吏身分問題 183 三、吏與豪族社會 188 四、編戶齊民──吳簡中的吏民關係 195 第二節孫吳時期虛位化的二十等爵與身分 199 一、二者取一──身分與爵位的界線 200 二、虛化的爵位 202 三、身分界線的變質 205 第三節親屬稱謂與社會的關係 213 一、走馬樓吳簡中的多妻問題 215 二、政府對婚姻狀態的掌控 216 三、親屬稱謂與外家關係 217 小結 218 第七章結論 221 徵引書目 227  

    徵引書目

    一、傳統史籍
    東周‧左丘明,《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東周‧商鞅,《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86。
    西漢‧毛亨傳,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西漢‧桓寬,《鹽鐵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
    西漢‧劉向,《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西漢‧賈誼著,閻振益等校,《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東漢‧荀悅,《前漢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東漢‧衛宏,《漢舊儀》,收於清‧孫星衍輯,《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東漢‧鄭玄注,《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西晉‧司馬彪,《續漢書》,收於劉宋‧范瞱,《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西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
    西晉‧華嶠,《漢後書》,收於周天游,《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西晉‧葛洪,《抱朴子內篇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1。
    東晉‧宗懍,《荊楚歲時記》,元文二年大阪心齋橋經筯唐物町古本屋北田清左衛門版行。
    東晉‧袁宏,《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南朝宋‧范瞱,《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朝梁‧蕭統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1。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杜祐,《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長孫無忌等,《唐律疏議》,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1973。
    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清‧陳運溶輯,《荊州記九種》,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清‧呂肅高等,《長沙府志》,《中國方志叢書》第299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清‧嚴可均編,《全後周文》,收於氏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嚴可均編,《全後漢文》,收於氏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陳成譯注,《山海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錢寶琮點校,《九章算術》,北京:中華書局,1963。
    二、出土史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居延漢簡甲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居延新簡甲渠候官》,北京:中華書局,1994。
    甘肅簡牘研究保護中心等,《肩水金關漢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1。
    甘肅簡牘研究保護中心等,《肩水金關漢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2。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吏民田家莂》,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長沙簡牘博物館等,《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竹簡‧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長沙簡牘博物館等,《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竹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長沙簡牘博物館等,《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竹簡‧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榮新江等編,《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北京:中華書局,2008。
    整理小組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謝桂華等,《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三、近人專著
    《江西省地質礦產志》編纂委員會編,《江西省地質礦產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于振波,《走馬樓吳簡初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
    于振波,《走馬樓吳簡續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
    千家駒、郭彥崗,《中國貨幣史綱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山田勝芳,《貨幣の中国古代史》,東京:朝日新聞社,2000。
    川勝義雄著,徐谷芃等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中村圭爾,《六朝江南地域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6。
    中國公路交通史編審委員會,《中國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內藤湖南著,夏應元等譯,《中國史通論(上)──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
    王仲犖,《金泥玉屑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
    王怡辰,《魏晉南北朝貨幣交易和發行》,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
    王玲,《漢魏六朝荊州地區的經濟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王雪農、劉建民,《半兩錢研究與發現》,北京:中華書局,2005。
    史念海,《中國史地論叢(河山集)》,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4。
    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
    池田溫著,龔澤銑譯,《中國籍帳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德熹,《陳寅恪中古史學探研──以《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為例》,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李劍農,《先秦兩漢經濟史稿》,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
    杜維善,《半兩考》,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沈剛,《長沙走馬樓三國竹簡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岳慶平,《漢代家庭與家族》,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
    唐長孺,《三至六世紀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科舉前史:九品官人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
    馬大英,《漢代財政史》,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3。
    高敏,《中國經濟通史‧魏晉南北朝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
    高敏,《長沙走馬樓簡牘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高敏,《魏晉南北朝社會經濟史探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崔向東,《漢代豪族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3。
    張承宗等編,《六朝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張建民、魯西奇主編,《歷史時期長江中游地區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專題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盛敘功編,《交通地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章淵若,《土地問題》,上海:泰東圖書局,1930。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陳彥良,《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富永健一著,董興華譯,《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遷──現代化理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
    曾延偉,《兩漢社會經濟發展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湖南省志編纂委員會編,《湖南省志‧地理志(下冊)》,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越智重明,《魏晉南朝の政治と社会》,東京:吉川弘文館,1963。
    馮漢驥著,徐志誠譯,《中國親屬稱謂指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黃今言,《秦漢江南經濟述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楊承厚,《貨幣學概論》,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
    萬繩楠等,《長江流域開發史》,合肥:黃山書社,1997。
    葛劍雄,《中國人口史‧第一卷導論、先秦至南北朝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董中生,《土地問題與土地行政》,臺北:作者自印,1956。
    鄒紀萬,《兩漢土地問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1。
    鄔滄萍,《人口學學科體系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雍萬里,《中國自然地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趙岡、陳鐘毅,《中國土地制度史》,臺北:聯經,1982。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學生書局,1992。
    劉盛男,《現代經濟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
    劉鴻喜,《中國地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4。
    蔣若是,《秦漢錢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7。
    蔣福亞,《走馬樓吳簡經濟文書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
    魯西奇,《區域歷史地理研究: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9。
    錢劍夫,《秦漢賦役制度考略》,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閻步克,《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9。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兩晉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
    四、期刊、專書論文
    Lorenz, Max O.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Wealth.” 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70(1905): 209-219.
    于振波,〈走馬樓吳簡師佐籍蠡測〉,《漢學研究》,24:2(2006.12),頁41-69。
    于振波,〈從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看其戶籍中的性別與年齡結構──兼論戶與里的規模〉,《臺大歷史學報》,34(2004.12),頁329-380。
    于振波,〈略論走馬樓吳簡中的「户下奴婢」〉,《船山學刊》,2005年第3期,頁82-85。
    于振波,〈略論走馬樓吳簡中的戶品〉,《史學月刊》,2006年第2期,頁28-32。
    中村圭爾,〈六朝史と「地域社会」〉,收於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編,《中國中世史研究續編》(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5),頁36-60。
    中村威也,〈從獸皮納入簡看古代長沙之環境〉,長沙簡牘博物館等編,《吳簡研究第二輯》(武漢:崇文書局,2006),頁245-257。
    方潛龍,〈六朝時期北人入贛及其對江西經濟發展的作用〉,《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8:5(2008.10),頁76-80。
    王子今,〈三國孫吳鄉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以走馬樓竹簡為中心的考察〉,《簡牘學研究第四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頁107-118。
    王子今,〈走馬樓竹簡「小口」考繹〉,《史學月刊》,2006年第8期,頁82-85。
    王子今,〈走馬樓舟船屬具簡與中國帆船史的新認識〉,《文物》,2005年第1期,頁72-75。
    王子今,〈走馬樓簡的「入皮」記錄〉,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頁288-308。
    王子今,〈走馬樓簡牘所見「吏」在城鄉聯係中的特殊作用〉,《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頁155-160。
    王子今,〈長沙走馬樓竹簡「地僦錢」的市場史考察〉,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二輯》(武漢:崇文書局,2006),頁232-244。
    王子今,〈試釋走馬樓《嘉禾吏民田家莂》「餘力田」與「餘力火種田」〉,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頁114-118。
    王子今,〈漢代南陽的交通地理形勢-—兼論諸葛亮躬耕南陽的戰略選擇〉,《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4:1(2004.1),頁1-8。
    王子今,〈說走馬樓簡文「细小」〉,《江漢考古》,2009年第2期,頁108-112。
    王子今,〈論走馬樓簡所見「小妻」──兼說兩漢三國社會的多妻現象〉,《學術月刊》,2004年第10期,頁79-84。
    王仁磊,〈從戶籍檔案看魏晉北朝的家庭規模〉,《山西檔案》,2013年第1期,頁86-88。
    王彥輝,〈出土秦漢戶籍簡的類別及登記內容的演變〉,《史學集刊》,2013年第3期(2013.5),頁20-29。
    王素,〈長沙吳簡勸農掾條列軍州吏等人名年紀三文書新探〉,《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5(2009),頁1-18。
    王愛清,〈秦漢基層小吏的選用及其功能變遷——以里吏為中心〉,《綿陽師範學院學報》,31:12(2012.12),頁90-93。
    王福昌,〈漢代荊揚二州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論略〉,《江西師範人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2(2001.5),頁71-77。
    王儷閻,〈孫吳錢幣及其鑄造工藝〉,《中國錢幣》,111(2011.1),頁7-11。
    伊藤敏雄,〈長沙吳簡中の生口売買と「估錢」徵收をめぐって──「白」文書木牘の一例として〉,《歷史研究》,50(2013.4),頁97-128。
    全漢昇,〈中古自然經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0(1948.10),頁73-173
    安部聰一郎,〈長沙呉簡にみえる名籍の初步的検討〉,收於窪添慶文編,《長沙呉簡研究報告第2集》(東京:長沙吳簡研究會,2004),頁39-53。
    吳榮曾,〈孫吳佃田初探〉,收於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64-71。
    吳榮曾,〈秦漢時的行錢〉,《中國錢幣》,82(2003.3),頁24-26轉43。
    呂春盛,〈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蠻」及其概念之演變〉,收於鄭欽仁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鄭欽仁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頁29-56。
    李文陸等,〈交通與區域經濟發展關係的理論評述〉,《理論與現代化》,2007年第2期,頁11-16。
    李可可、黎沛虹,〈夏楊水與東荊河考異〉,《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54:6(2001.11),頁699-706。
    李并成,〈西涼敦煌戶籍殘卷(S.0113)若干問題新探〉,《敦煌學》,25(2004.7),頁195-203。
    李恒全,〈從走馬樓吳簡看孫吳時期的口算與徭役〉,《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2(2013.3),頁123-129。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的家族與家庭〉,收於氏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7-36。
    汪小烜,〈走馬樓吳簡戶籍初論〉,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頁143-159。
    沈宏敏、王志高,〈考古發現的六朝錢幣和鑄錢遺物〉,收於中國錢幣學會古代鑄幣委員會等編,《六朝貨幣與鑄錢工藝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頁93-98。
    沈剛,〈吳簡中的諸吏〉,《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2012.11),頁23-27。
    沈剛,〈吳簡户籍文書的編制方式與格式復原新解〉,《人文雜誌》,2010年第2期,頁129-137。
    沈剛,〈走馬樓吳簡所見「具錢」、「行錢」試解〉,《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第6期,頁52-55。
    沈剛,〈走馬樓吳簡所見公乘、士伍述論〉,收於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頁717-723。
    沈剛,〈長沙走馬樓竹簡所見「地僦錢」拾遺〉,《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4期,頁78-84。
    町田隆吉,〈長沙吳簡よりみた「戶」について――三国吳の家族構成に関する初步的考察〉,收於長沙吳簡研究會編,《長沙吳簡研究報告第3集》(新潟:長沙吳簡研究會,2007),頁27-47。
    林益德,〈走馬樓吳簡中女性姓名問題初探〉,《中華簡牘學會通報》,3(2010.12),頁75-102。
    林益德,〈漢初的「行金」與「行錢」〉,《中興史學》,14(2006),頁1-32。
    邱東聯,〈長沙走馬樓佃田租稅簡的初步研究〉,《江漢考古》,1998年第4期,頁73-77轉94。
    邱東聯,〈略論長沙走馬樓吳簡中的佃田租稅簡〉,《船山學刊》,1998年第1期,頁44-48轉84。
    邵台新,〈試論漢代農戶的「一家五口」〉,收於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編,《秦漢史論叢第五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頁286-306。
    長沙市文物工作隊等,〈長沙走馬樓J22發掘簡報〉,《文物》,1999年第5期,頁4-25。
    阿部幸信,〈長沙走馬樓吳簡所見田種初探〉,收於長沙吳簡研究會編,《嘉禾吏民田家莂研究──長沙吳簡研究報告第1集》(新潟:長沙吳簡研究會,2001),頁16-29。
    侯旭東,〈三國吳簡中的「鋘錢」〉,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頁230-235。
    侯旭東,〈走馬樓竹簡的限米與田畝記錄──從「田」的類型與納「米」類型的關係說起〉,收於長沙簡牘博物館等編,《吳簡研究第二輯》(武漢:崇文書局,2006),頁157-175。
    侯旭東,〈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所見「鄉」與「鄉吏」〉,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頁87-113。
    侯旭東,〈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所見給吏與吏子弟──從漢代的「給事」說起〉,《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3期,頁19-43。
    侯旭東,〈長沙走馬樓吴簡《竹簡》[貳]──"吏民人名年紀口食簿"復原的初步研究〉,《中華文史論叢》,93(2009),頁57-93轉391-392。
    洪廷妸,〈兩晉交替期의荊州──‘荊ㆍ揚’對立構圖의形成過程을중심으로〉,《東洋史學硏究》,93(2005.12),頁1-262。
    胡志佳,〈兩晉時期西南地區與荊州關係淺探〉,《大陸雜誌》,79:1(1989.7),頁33-39。
    凌文超,〈走馬樓吳簡所見「士伍」辨析〉,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153-166。
    凌文超,〈秦漢魏晉「丁中制」之衍生〉,《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頁25-45。
    宮澤知之,〈魏晉南北朝時代の貨幣經濟〉,《鷹陵史學》,27(2001.9),頁41-82。
    徐暢,〈走馬樓簡中的成年待嫁女和未成年已嫁女〉,收於卜憲群等編,《簡帛研究200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頁262-276。
    袁延勝,〈荊州松柏木牘所見西漢南郡的歷史地理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4:3(2009.7),頁40-45。
    高敏,〈吳簡中所見「丁中老小」之制〉,《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3(2006.5),頁10-11。
    高敏,〈從《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看孫權時期的商品經濟狀況〉,收於卜憲群等編,《簡帛研究2004》(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頁317-328。
    高敏,〈從《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壹》看孫權時期的賜爵制度實況〉,《中州學刊》,2005年第4期(2005.7),頁163-165。
    高敏,〈關於《嘉禾吏民田家莂》中「州吏」問題的剖析──兼論嘉禾五年改革及其效果〉,《史學月刊》,2000年第6期,頁34-41。
    高鑫,〈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研究的回顧〉,《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0:1(2010.3),頁16-18。
    張榮強,〈吳簡中的「戶品」問題〉,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頁190-202。
    張榮強,〈孫吳簡中的戶籍文書〉,《歷史研究》,2006年第4期,頁3-20。
    張榮強,〈說「罰估」─—吳簡所見免役資料試釋〉,《文物》,2004年第12期,頁57-65。
    張榮強,〈讀岳麓秦簡論秦漢戶籍制度〉,《晉陽學刊》,2013年第4期,頁52-58。
    張燕蕊,〈從走馬樓吳簡戶籍書式看孫吳對秦漢戶籍制度的繼承和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頁20-27。
    郭浩,〈從漢「里」談長沙走馬樓吳簡的「里」和「丘」〉,《史學月刊》,2008年第6期,頁97-100。
    陳彥良,〈東漢長期通貨膨漲──兼論中古「自然經濟」的形成〉,《清華學報》,41:4(2011.12),頁669-714。
    陳彥良,〈戰國迄漢初區域交通和市場網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4(2005.12),頁1-34。
    陳順成,〈走馬樓吳簡親屬稱謂詞語的特點〉,《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0:18(2012.9),頁70-72。
    傅樂成,〈荊州與六朝政局〉,《文史哲學報》,4(1952.12),頁131-150。
    勞榦,〈兩漢郡國面積之估計及口數增減之推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935.1),頁215-240。
    喬志強、行龍,〈近代華北農村社會變遷芻論──兼論地域社會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史學理論研究》,1995年第2期,頁78-85。
    満田剛,〈劉表政権について:漢魏交替期の荊州と交州〉,《創価大学人文論集》, 19(2008),頁125-160。
    賀忠香,〈湖北三世紀考古與社會經濟試探〉,收於黃惠賢等編《古代長江中游的經濟開發》(武漢:武漢出版社,1988),頁213-221。
    賀雙非、羅威,〈從走馬樓吳簡看漢、吳戶籍制度的異同〉,《湖南城市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4:5(2003.9),頁85-88。
    黃敏、李明龍,〈三國吳簡行錢、具錢的解讀及相關探討〉,《古漢語研究》,2012年第3期,頁80-84。
    楊振紅,〈吳簡中的吏、吏民與漢魏時期官、吏的分野──中國古代官僚政治社會構造研究之二〉,《史學月刊》,2012年第2期,頁23-34。
    賈麗英,〈《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看三國吳的家庭結構〉,《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3期,頁171-174。
    賈麗英,〈秦漢律簡「同居」考論〉,《石家莊學院學報》,15:2(2013.3),頁26-33。
    熊壽昌,〈從鄂鋼飲料廠一號墓出土錢幣看六朝墓葬隨葬錢幣的有關問題〉,收於中國錢幣學會古代鑄幣委員會等編,《六朝貨幣與鑄錢工藝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頁110-113。
    劉敏,〈從居延三簡檔案史料論「民爵」〉,《歷史檔案》,2007年第1期,頁49-54。
    蔣福亞,〈《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諸吏〉,《文史哲》,2002年第1期,頁130-134。
    蔣福亞,〈再論走馬樓吳簡中的諸吏〉,《史學月刊》,2013年第1期,頁22-41。
    蔣福亞,〈走馬樓吳簡所見鹽鐵官營和酒類專賣〉,《史學月刊》,2011年第12期(2011),頁12-20。
    鄧瑋光,〈走馬樓吳簡「師佐籍」的復原嘗試─—以劉陽縣師佐籍為例〉,《蘇州文博論叢》,2(2011),頁17-21。
    黎石生,〈走馬樓吳簡所見商貿活動三題〉,《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0年第七輯,頁392-399。
    黎虎,〈「吏戶」獻疑──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歷史研究》,2005年第3期,頁53-68。
    黎虎,〈原「吏民」之四──略論「吏民」的一體性〉,《中國經濟史研究》,2007年第3期,頁115-120。
    黎虎,〈說「軍吏」──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文史哲》,2005年第2期,頁98-104。
    黎虎,〈說「給吏」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11期,頁88-95。
    黎虎,〈論「吏民」即編戶齊民──原「吏民」之三〉,《中華文史論叢》,86,頁53-95。
    黎虎,〈論「吏民」的社會屬性──原「吏民」之二〉,《文史哲》,2007年第2期,頁55-60。
    黎虎,〈魏晉南北朝「吏戶」問題再獻疑──「吏」與「軍吏」辨析〉,《史學月刊》,2007年第3期,頁19-27。
    黎虎,〈關於「吏民」的界定問題──原「吏民」之五〉,《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2期,頁41-60。
    蕭華忠,〈秦漢時期江南地區的交通工具與交通道路管理〉,《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4(1999.11),頁34-39。
    謝元魯,〈長江流域交通與經濟格局的歷史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年第1期,頁27-44。
    韓樹峰,〈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所見師佐籍考〉,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頁167-189。
    韓樹峰,〈論吳簡所見的州郡縣吏〉,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二輯》(武漢:崇文書局,2006),頁41-55。
    羅彤華,〈鄭里廩簿試論──漢代人口依賴率與貧富差距之研究〉,《新史學》,3:1(1992.3),頁1-45。
    羅威,〈走馬樓吳簡所見孫吳在長沙地區的賦稅剝削〉,《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5:6(2004.9),頁29-32。
    羅新,〈吳簡中的「作部工師」問題〉,收於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57-63。
    顧江等,〈中國嬰兒死亡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人口與經濟》,1991年第4期,頁26-33。
    五、學位論文
    王琦,〈從走馬樓吳簡看孫吳初期土地所有制的發展〉,延安:延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周品榮,〈六朝荊州的發展──以地域政治為中心〉,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
    周能俊,〈孫吳的荊州政策與社會控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金發根,〈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206 B.C. - 589 A.D.)中國地域觀念之轉變及其對政治之影響〉,香港: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88。
    范志軍,〈東漢江南經濟發展探討〉,鄭州: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2。
    張文杰,〈三國孫吳政治社會結構及其統治政策探研〉,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7。
    郭林生,〈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鄭州:鄭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
    陳玫杏,〈東晉南朝時代荊揚二州之開發〉,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
    陳榮傑,〈走馬樓吳簡佃田、賦稅詞語彙考〉,重慶:西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賀科偉,〈兩漢荊州官吏與地方治理研究〉,鄭州: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
    黃海濤,〈南朝荊州研究〉,香港:香港大學碩士論文,2003。
    雷虹霽,〈秦漢家庭結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2。
    趙國華,〈《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稱謂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