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鄒雅婷
Tsou, Ya-Ting
論文名稱: 臺灣學生在上海-留學經驗對政治態度影響之研究
Taiwanese Students in Shanghai: the Influence of Overseas Study Experience on Political Attitudes
指導教授: 關弘昌
Kuan, Hung-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臺生社會接觸國家認同兩岸關係
英文關鍵詞: Taiwanese Students, Social Contact, National Identity, Cross-Strait Relation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8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8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青年世代」在兩岸關係中已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新興政治力量。本研究探討赴中國大陸攻讀學位的臺灣青年學子,在意識形態、社會氛圍完全不同的環境下,學習、生活長達幾年以上,對於中國大陸的印象認知,及其個人的政治態度、身份認同,是否會因為長時間的接觸、互動而有所轉變。本研究根據Allport的接觸假說以及Tajfel和Turner的社會認同理論,對上海臺生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旅中臺生在長時間與當地學生交流接觸後,個人原有的偏見確實有減少與改善,符合接觸假說所強調,當雙方目標地位相同,接觸能夠帶來良性的發展;對中國大陸政府及中國共產黨的印象與認知,也有正向的理解。但在政治態度的部分並未出現明顯的轉變,多數臺生雖然同意兩岸一家親的說法,卻並不贊成兩岸走向統一,長時間的生活學習也並未改變旅中臺生的個人身份認同。

    Taiwanese young generation has become an emerging political force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is research targets at Taiwanese students who study in Mainland China for years for an academic degree and analyzes whether their perception of China, political attitudes towards 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re changed after long-time contacts and interactions with local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s with Taiwanese students in Shanghai,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after such exchanges and contacts, their prejudice against China has been reduced significantly, a result conforming to Allport's “contact hypothesis” that contacts lead to improved relations among groups sharing a common goal. The study also finds that these students’ impressio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has also improved. However, little change is seen in their political attitudes. Although most of them agree that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re all of one family,” none supports the idea that Taiwan should unify with China. Their long-time living and studying experiences in China do not change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19 第二章 兩岸青年交流回顧與現況 22 第一節 新世代臺灣青年的政治意向 22 第二節 中共對臺青年交流之形式與宣傳 24 第三節 兩岸教育交流沿革 27 第三章 交流接觸下的磨合與轉變 32 第一節 走出臺灣、跨足兩岸 32 第二節 憧憬與現實之間 39 第三節 社會接觸與人際互動的影響 56 第四章 社會接觸對政治態度與認同的影響 74 第一節 意識形態的碰撞與激盪 74 第二節 兩岸政治制度差異的影響 83 第三節 政治態度與身份認同的轉變 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24 參考文獻 125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32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34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甫昌,2006。《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
    江宜樺,2000。《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5。《中共對臺文教交流策略文件彙編》。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呂亞力,1987。《政治學概要》。臺北:三民書局。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易君博,2006。《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秉璋、陳信木,1990。《價值社會學》。臺北:桂冠出版社。
    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社會心理學》。臺北:新文京開發。
    閰小駿,2016。《當代政治學十講》。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
    薛國政,2009。〈社會發展中偏見歧視之形成與消除〉。《2009年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1-343。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盧宸緯、周繼祥,2012。〈兩岸教育交流的回顧與前瞻〉。《黃金十年兩岸關係的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5-210。臺北:法務部調查局。
    (二)專書譯著
    Allport Gordon W.著,汪琪譯,1973。《偏見的故事》(The Nature of Prejudice)。臺北:三山出版社。
    Almond Gabriel Abraham著,楊紅偉、吳新葉、方卿、曾紀茂譯,2010。《當代比較政治學︰世界視野》(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View: Updated Eighth Editio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Anderson,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出版。
    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著,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圖書。
    Anthony D. Smith 著,龔維斌、良警宇譯,2002。《全球化時代的民族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C. Frankfort-Nachmias & David Nachmias著,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韋伯文化。
    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臺北:聯經出版。
    (三)專書論文
    王啟明,2010。〈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王業立主編,《政治學》。臺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頁491-509。
    張錦華,2015。〈從太陽花運動談新媒體、新公民、新民主〉,洪貞玲主編,《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臺北:網路與書出社。頁38-57。
    陳陸輝、周應龍 ,2013,〈臺灣民眾臺灣人認同的持續與變遷〉,蘇起、童振源主編,《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236-258。
    (四)期刊論文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臺灣社會學》,第4期,頁11-74。
    王啟富、史斌,2010。〈社會距離理論之概念及其他〉,《晉陽學刊》,第1期,頁37-40。
    王嘉州,2011。〈來臺陸生的政治態度與臺灣主權接受程度〉,《臺灣政治學刊》,第15卷第2期,頁67-113。
    王春源、江和華、魏麗卿,2015。〈臺灣三中一青現象研究及其解決之道〉,《海峽科學》,2015年第5期,頁105-110。
    伊慶春、章英華,2006。〈對娶外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社會接觸的重要性〉,《臺灣社會學》,第12期,頁191-232 。
    吳乃德,2005。 〈麵包與愛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第9卷第2期,頁5-39。
    施正鋒,2007。〈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臺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4期,頁177-189。
    張茂桂,2005。〈書評。《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3期,頁155-164。
    陳如音,2003。〈中共的黨國體制—論黨對政治運作的領導〉,《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4期,頁23-39。
    陳光輝,2010。〈臺灣民眾的公民意識、藍綠政治支持與公民投票態度之關聯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2卷第2期,頁249-258。
    陳仙妹,2008。〈中共對臺文化交流之策略與作法〉,《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0期,頁60-82。
    耿曙,2009。〈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8卷第3期,頁1-31。
    耿曙、曾于蓁,2010。〈中共邀訪臺灣青年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頁29-70。
    莊耀嘉,2003。〈族群與偏見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社會認同理論的檢驗〉,《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0期,頁73-104。
    陶儀芬,2008,〈全球化、民粹主義與公共知識社群〉,《思想》,第9期,頁223-231。
    董立文,〈論臺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的爭辯〉,《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3期,2013年秋季號,頁115-135。
    楊開煌、劉祥得,2011。〈社會接觸及政治態度影響臺灣民眾對大陸印象、認知、政策評估之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2卷第3期,頁45-92。
    趙成儀,2005。〈現階段中共加強兩岸青年交流之分析〉,《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0期,頁16-19。
    劉文斌、唐永瑞,2015。〈大陸對臺「兩岸一家親」統戰作為效應〉,《展望與探索》,第13卷第10期,頁75-94。
    劉嘉薇、耿曙、陳陸輝,2009。〈務實也是一種選擇—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與商榷〉,《臺灣民主季刊》,第6卷第4期,頁141-168。
    藍佩嘉、吳伊凡,2011。〈在「祖國」與「外國」之間:旅中臺生的認同與畫界〉,《臺灣社會學》,第22期,頁1-57。
    (五)研討會論文
    吳榮鎮,2008/10/23-24。〈兩岸教育交流政策文化價值觀之評析〉,「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臺北:致理技術學院。
    胡聲平,2007/11/16-17。〈胡錦濤主政下中共對臺策略與成本評估〉,「2007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施正鋒,1999/7/24-25。〈臺灣意識的探索〉,「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學術研討會」。澳門:夏潮基金會、聯合國UNESCO澳門教科文中心。
    (六)學位論文
    張君慧,2012。《以焦點團體訪談法探究臺灣民眾國家認同的樣貌》。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亞伶,2004。《哈薩克的俄羅斯人與俄哈雙邊關係發展之研究(1991-199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聖任,2016。《胡錦濤與習近平對臺政治統戰策略比較:以國共領導會晤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曾于蓁,2008。《革命不只請客吃飯:中共對臺青年交流的政治影響》,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陳怡慧,2014。《陸生來臺學習滿意度及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為例》,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嘉恆,2003。《中共對資產階級定位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
    (七)媒體資料
    Yahoo奇摩,2015/3/29。〈TVBS民調:1/3臺灣青年想西進大陸〉,〈https://tw.news.yahoo.com/tvbs民調-1-3臺灣青年想西進大陸-004514686.html〉。
    王堯、王科、王連偉、王樂文,2005/5/6。〈宋楚瑜發表講話:炎黃子孫不忘本 兩岸兄弟一家親〉,《人民網》,〈http://news.sina.com.cn/c/2005-05-06/11095819251s.shtml〉。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6/8/28。〈中共已動員各種組織體系加強對臺青年工作〉,〈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43721&ctNode=5652&mp=1〉。
    李英明、高順德,2014/7/14。〈大陸對臺「三中一青」政策之觀察評析〉,《國政評論》,〈http://www.npf.org.tw/1/13849〉。
    李雪莉、林倖妃,2012/12/11。〈兩岸90後〉,《天下雜誌》,第512期,〈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5450〉。
    李欣芳,2014/7/20。〈小英:臺獨是年輕世代天然成分〉,《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97533〉。
    法制晚報,2010/4/15。〈大陸高校對臺開放 清華北大將免試接收臺灣學生〉,《搜狐新聞》,〈http://news.sohu.com/20100415/n271531979.shtml〉。
    林則宏,2015/9/13。〈臺灣民眾 將享上海「準市民待遇」〉,《聯合報》,〈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83701-臺灣民眾-將享上海「準市民待遇」〉。
    林琮盛,2014/9。〈政治逆襲,青年參政新勢力崛起〉,《遠見雜誌》,第339期,〈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5983.html〉。
    周信佑、謝明瑞,2016/12/19。〈臺灣青年與大陸創業之探討〉,《中央網路報》,〈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3983180&page=1〉。
    教育部國際與兩岸教育司,2016/4/27。〈教育部擴大採認26所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學歷〉,〈http://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90774906111B0527&s=FAAF2C5FE9B356F1〉。
    張凱翔,2012/7/24。〈【兩岸事】營隊旅行也能統戰?〉,《新新聞》,〈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i=TXT20120718165404HVR〉。
    張裕亮,2014/3/19。〈爭辯的意識形態觀:臺灣傳媒報導的中國新聞〉,《臺灣媒體教育觀察基金會》,〈http://mediawatch.org.tw/node/4704〉。
    孫兆震,2002/1/24。〈北京紀念“江八點"7周年 錢其琛發表講話〉,《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2002-01-24/26/157188.html〉。
    陶本和,2016/9/26。〈中國共產黨處理兩岸關係 破7成臺灣人認為是鴨霸政黨〉,《東森新聞雲》,〈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926/782275.htm 2016/9/26〉。
    楊平,2016/3/17。〈兩會聚焦臺灣青年工作具現實意義〉,《中國臺灣網》,〈http://www.taiwan.cn/plzhx/zhjzhl/zhjlw/201603/t20160317_11412415.htm〉。
    陳國暉,2015/1/20。〈青年論政-中國民氣接手對臺工〉,《自由評論網》,〈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848945〉。
    陳虹瑾,2017/2/2。〈鼓勵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如何成為新一輪「惠台」政策?〉,《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202-taiwan-youth-entrepreneurship/〉。
    陳彥廷,2015/3/15。〈太陽花學運週年/吳叡人:臺灣民族國家形成的徵兆〉,《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62973〉。
    陳言喬、何定照、郭玫君、聯合報系民調中心,2016/11/20。〈臺灣新世代天然獨?來看這份跨越16年的民調吧〉,《聯合報》,〈http://a.udn.com/focus/2016/11/20/25961/index.html〉。
    蘇芳禾,2016/10/7。〈日媒好奇臺灣青年「天然獨」蔡英文這麼說…〉,《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848805〉。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2016/3/14。〈聯合報民調/73%自認為是臺灣人 46%要永遠維持現狀〉,〈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9534/1554314〉。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Smith, Anthony D., 1986.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Cambridge, US: Blackwell Publishers.
    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Hyman, Herbert H., 195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 [A report of the Bureau of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Columbia University]. Free Press.
    (二)專書論文
    Tajfel, H., & Turner, J. 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tephen Worchel & William G.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 Hall. pp. 7-24.
    Turner, J. C., 1999. “Some current issues in research on social identity and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ies,” in Naomi E., Russell, S. & D. Bertjan eds., Social Identity. England: Blackwell. pp. 6-34.
    Reynolds H. T., 1974. “Politics and the Common Man,” IL: The Dorsey Press. pp. 3-6.
    (三)期刊論文
    Allport, G. W., 1929. “The composition of political attitud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35, pp. 220-238.
    Bogardus, E. S., 1925. “Social Distance and Its Origin,” Journal of Applied Sociology, Vol. 9, pp. 219-226.
    Easton, D., & Dennis, J., 1967. “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 regime norms: Political effic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1, No.1, pp. 33-38.
    Greenstein, F. I., 1968.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14, pp. 551.
    Hennessy, B., 1970. “A headnote on the existence and study of political attitude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pp. 463-476.
    Pettigrew T. F., 1998.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49, pp. 65-85.
    (四)媒體資料
    Lee Teng-hui, 2015/02/27 “Taiwan’s Hopes and the Duty of Its Youth Under Globalization,” Thinking Taiwan, <http://thinking-taiwan.com/taiwans-hopes-and-the-duty-of-its-youth-under-globaliz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