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曉芬
Lee Shiau Fern
論文名稱: 聽種子說故事:特輔班學生知覺學校經驗之敘說研究-以馬來西亞尊孔華文獨立中學之特輔教育為例
A Narrative Study of Compensatory Education Students’ School Experiences in the Chinese Independent School at Malaysia: The Example of Confucian Private Secondary School
指導教授: 蔡順良
Tsai, Shung-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2
中文關鍵詞: 師生關係弱勢學生特輔教育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
英文關鍵詞: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disadvantaged student, compensatory education, Chinese Independent School at Malaysi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5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馬來西亞獨中特輔教育對學生學校經驗的影響。研究參與者為四位從高中畢業的「特輔班」學生。本研究採用Lieblich, Tuval-Mashiach 與 Zilber 的敘說分析為研究方法,並以「整體-內容」與「類別-內容」為分析方法,透過個別分析、跨案例分析與綜合討論的方式,來詮釋研究參與者所知覺的學校經驗內涵及其影響。
    研究透過四位研究參與者的故事敘說與分析歸納出特輔學生知覺的學校經驗與其影響為:(一)特輔老師是貫徹與落實特輔教育理念的最關鍵角色;(二)教師正向期望與學生自我效能對特輔學生之學業學習有正向影響;(三)正向師生關係經驗對特輔學生人格發展更顯重要;(四)特輔學生追求同儕認同,互助學習情感支持有助成長;(五)特輔學生成長與改變考驗老師接納包容力,須耐心等待陪伴。
    其次,從學生角度看特輔教育落實情形,讓教育者與學生對話,獲以下結論:(一)重要性與值得肯定及延續的部分:提供學習機會,造福弱勢群體;落實「因材施教」、鼓勵「多元發展」,有利特輔學生學習;接納關愛的師生關係幫助學生正向成長;(二)需省思或調整的部分:特輔教育實施模式缺乏參考他國模式、特輔學生高中適應情形缺乏追蹤、教師信念與態度須調整;華文小學發展不利,間接增加弱勢學生比例,迫切需要特輔教育;獨中發展特輔教育,受制於主流價值與菁英教育的框架,挑戰壓力不小。
    最後,研究者針對教師或助人者、特輔教育模式、實施措施、親師溝通與教育家長之工作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期能供獨中特輔教育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pensatory education to students’ school experiences in the Chinese Independent School at Malaysia. Four high school graduated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 adopts the narrative-analytic method developed by Lieblich, Tuval-Mashiach, and Zilber, with using “holistic-content” and “categorical-content” as analytic approach.
    As results, teachers were playing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to execute compensatory education measure and to influence students, students performed well while teachers had good expectation on them,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could contribute to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need to be caring, holding and patient. Besides, peer-relationships were important and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they gain the identity and support from peers.
    Furthermore, research has found out some positiv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nsatory education. The positive part were provide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o the disadvantaged students, compensatory education emphasized on teaching students due to their capability had improved the learning effective, and the car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had possitive influenced on students. For the improvement part, the school might try to refer to the compensatory education model from others country, the followed up of students adaptation situation at high school was needed, teachers’ negative attitude through the students should adjust, and the mainstream value of achievements had become the resista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nsatory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Independent School at Malaysia.
    Finally, the research contributed some sugguesstion to teachers, helper and the compensatory educator.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弱勢學生與各國補救教育 9 第二節 馬來西亞華文獨中特輔教育發展 14 第三節 補救教育與學生學校經驗相關理論與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方法取向 37 第二節 研究工具 39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4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8 第六節 文本分析的判準 53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7 第一節 園丁護苗,種子成長 57 第二節 A 在學校裡的故事 75 第三節 B 在學校裡的故事 97 第四節 C 在學校裡的故事 110 第五節 D 在學校裡的故事 137 第六節 跨案例(故事)分析 158 第五章 綜合討論 181 第一節 特輔學生知覺的學校經驗與影響 181 第二節 教育者v.s 學生觀點:就特輔教育理念措施對話 190 第六章 結論建議與反思 197 第一節 結 論 19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99 第三節 反思與覺察 203 參考文獻 215 中文部分 215 英文部分 221 附 錄 225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 225 附錄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226 附錄三 保密同意書 227 附錄四 訪談大綱(學生版)228 附錄五 訪談大綱(師長版)230 附錄六 逐字稿謄寫保密同意書 231 附錄七 研究參與者效度檢核 232

    中文部分
    大馬華社研究編輯室(2006):我國華小師資問題。取自木馬城--大馬華社研究資料庫:http://myedu.hibiscusrealm.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
    task=view&id=53&Itemid=47&limit=1&limitstart=0,檢索日期:2011年4月20日。
    中國網(2011):開在記憶深處的花兒--品讀馬來西亞華教歷程。取自中國網網站: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news.china.com.cn/txt/2011-07/07/content_2
    2939939.htm,檢索日期:2011年7月12日。
    方 穎(2008):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的三語教學初探。中國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4,1-8。
    王世英、陳淑麗、熊同鑫、謝雅惠、林威志、張雲龍(2007):臺東地區弱勢國中學生課輔模式與需求之探究。國立教育資料館委託之研究報告。
    王桂芳、陳文進、王明忠(2007):師生衝突的原因及其因應策略之探討。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6,315-334。
    王韻涵(2010):弱勢青少年學習心理特徵之探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惠芳(2010):冏世代的弱勢學習初探。載於淡江大學師培中心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轉弱為強--弱勢學生教育的課程與教學(155-171)。台北:師大書苑。
    朱儀羚、吳芝儀、蔡欣志、康萃婷、柯嬉慧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Crossley, M. L. (2000). 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何金針(2009):弱勢學生的心理特質與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282,30-34。
    何英奇、毛國楠、張景媛、周文欽(2001):學習輔導。台北:心理。
    吳孟錞(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知覺父母期望、教師期望與行為困擾、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碩士論文。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濤石。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吳勁甫(2003):教育機會均等-概念分析與研究取向的探究。學校行政,26,35-53。
    吳建成、吳麗琪、張永慶、王增文、劉國寄、陸素芬、李瑋心、謝映紅、葉家強(2010):2010年華文獨中特輔教育研討會大會總結。取自尊孔獨立中學網站:http://www.confucian.edu.my/TFJY,檢索日期:2010年10月15日。
    李文瑄(1999):客體關係心理治療。台北:天馬。
    李平譯(1999):經營多元智慧-開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遠流。Armstrong, T. (199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李佩怡(2005):「師者」新詮--如何成為幫助學生成長的良師益友。教師天地,138,21-24。
    李珮瑄(2004):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及其人際互動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瑋心(2010):給孩子們一抹馨香,特輔班扮演特殊角色。2010尊孔校訊,1,49-50。
    李曉芬(2009):送給一群特別的孩子。取自facebook個人網誌: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485080427&sk=notes#!/note.php?note_id=179627503747,檢索日期:2010年9月28日。
    李麗君(2006):低成救學生逃避行為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91-104。
    李麗君(2010):弱勢低成就學生的教學與輔導:現況與省思。載於淡江大學師培中心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轉弱為強--弱勢學生教育的課程與教學(121-134)。台北:師大書苑。
    汪昭瑛(2002):國中復學女學生之中輟與復學歷程研究--由家庭與學校經驗詮釋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
    周正雄(2009):增進弱勢學生學習成效--台東縣海端國中教育經驗分享。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辦「第五屆教育理論與實務對話--增進弱勢學生學習成效研討會」宣讀之論文(台北)。
    定 熙(2006):馬來西亞教育概況。取自木馬城--大馬華社研究資料庫:http://myedu.hibiscusrealm.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3&Itemid=47,檢索日期:2010年10月25日。
    林民程(2010):互相許諾:偏遠學校支援弱勢學生學習的行動研究。載於淡江大學師培中心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轉弱為強--弱勢學生教育的課程與教學(155-171)。台北:師大書苑。
    林香君(1998):變的知識建構與建構知識的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
    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連玉基金(2010):不諳中文教師執教國語,恐降低華淡小國語水準。取自獨立新聞在線網站: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5489.html,檢索日期:2011年4月29日。
    星洲日報(2011.3.18):國小過剩華小需增建,董總促檢討建校政策。取自星洲日報網站:http://www.sinchew.com.my/node/197128?tid=1,檢索日期:2011年4月20日。
    柯嘉遜(2002):馬來西亞華教奮鬥史。雪蘭莪州:董教總教育中心。
    洪世仰(1998):自我應驗預言作用的理論與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60,67-78。
    洪儷瑜(2001a):義務教育階段之弱勢學生的補救教育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6(1),46-65。
    洪儷瑜(2001b):英國的融合教育。台北:學富。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化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59-170)。台北:巨流。
    唐淑華(2010):從希望感模式論學業挫折之調適與因應:正向心理學提供「第三種選擇」。台北:心理。
    孫中欣(1999):學業失敗的社會學研究。台北:楊智。
    孫志麟(1991):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22,47-52。
    耿紅衛(2007):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史簡論。船山學刊,64,203-206。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性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張小芬、吳靖國(2010):弱勢低成就學童課輔學習影響因素之研究。載於淡江大學師培中心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轉弱為強--弱勢學生教育的課程與教學(135-153)。台北:師大書苑。
    張永慶、吳麗琪(2010):獨中特輔教育調查報告。巴生濱華中學與吉隆坡尊孔獨立中學聯辦「2010年華文獨中特輔教育研討會」調查報告(馬來西亞,吉隆坡)。
    張芬芬譯(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北:雙葉。Miles, M. B., Huberman, A.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1999):國中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高雄)。
    教育部(1995):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三年(1996至1998)計畫。台灣:教育部。
    陳玉玫(2001):我是問題學生--兩位中輟學生的學校經驗與自我認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玨君(1995):國民中學階段中途輟學學生的學校經驗與生活狀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登義譯(2006):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Gomez, L.(1997) An introduction to object relations. London, England:Cathy Miller.
    陳嘉成(2008):從多元智慧的觀點看教育:為學生點一盞明燈。藝術欣賞,4(4),57-63。
    陳德嫺(2009):青少年同儕影響力之理論探討。諮商與輔導,282,2-5。
    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2005):課輔方案之理念及運作架構、實施流程與特色。
    取自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網站:http://www.boyo.org.tw/about/about01.htm,
    檢索日期:2011年7月5日。
    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2011):2011年博幼基金會年報。取自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網站http://www.boyo.org.tw/server/2011annual_report.pdf,檢索日期:2011年7月5日。
    尊孔獨中(2010):2010年华文独中特辅教育研讨会缘起。取自尊孔獨中網站:
    http://www.confucian.edu.my/TFJY,檢索日期:2010年10月15日。
    曾信熹(2006):偶發事件對諮商心理師專業發展影響之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曾柏瑜(2008):低成就學童的有效補救教學原則。台東特教,27,25-29。
    游家政(2010):弱勢學生課後扶助學習方案的規劃與實施。載於淡江大學師培中心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轉弱為強--弱勢學生教育的課程與教學(3-24)。台北:師大書苑。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禎玉(2007):基于職業生涯發展需求的新手教師培訓工作_來自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的經驗。外國教育研究,34(1),21-24。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儒傑(2010):因應弱勢學生學習需要的教材設計初探。載於淡江大學師培中心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轉弱為強--弱勢學生教育的課程與教學(25-44)。台北:師大書苑。
    楊淑萍(1995):自我效能在認知技巧學習和生涯發展上的應用(上)。諮商與輔導,110,20-25。
    董總(2009):1991-2005年第6至第8大马计划下各源流小学的建校拨款和计划。董總50年特刊。吉隆坡:董總。
    董總資訊局(2009):2010年全國60所華文獨立中學基本資料統計。取自董總網站:http://www.djz.edu.my/resource/images/doc/DataAnalysis/2010%
    20MICSS%20ShuJu.pdf,檢索日期:2011年4月29日。
    賈紅鶯(2006):師生衝突的成因與輔導--客體關係理論取向。諮商與輔導,123,
    12-20。
    劉玉菁(2009):從人文教育論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與創新。歷史月刊,255,126-13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順良(2003):客體關係理論在學校輔導上的運用: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台中縣輔導教師第一次定期會報專題演講紀錄。
    鄭良樹(2005):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柔佛州:南方學院。
    鄭來長(2009):增進弱勢學生學習成效之政策評析。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辦「第五屆教育理論與實務對話--增進弱勢學生學習成效研討會」宣讀之論文(台北)。
    鄭博真(2000):多元智能論在補救教學的應用與實施模式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辦「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補救教學方案研習」宣讀之論文(高雄)。
    鄭寬亮(2006):合作學習對弱勢學生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
    獨立新聞在線(2010.5.3):董教總籲納資助學校入體制抨擊中央付款制未惠及華
    小。取自獨立新聞在線網站:http://www.merdekareview.com/wap2pg.php?id
    =13245,檢索日期:2011年5月10日。
    賴光真(2006):教育機會均等。東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育學導論」課程講義。取自東吳大學網站:http://ctl.scu.edu.tw/scutwebpub/website/DocUpload/
    CourseTeaching/kwangjen20061030195858_1.pdf,檢索日期:2011年5月20日。
    賴麗萍(2010):走在文化心靈之旅的道路上:三位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的生命歷
    程與文化認同之敘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謝映紅(2009):特輔班報告與重組建議書。2009尊孔校訊,2,29-37。
    謝映紅(2010):2009/2010特輔班重整及成立“初中特輔部”報告。2010尊孔校訊,1,41-48。
    謝映紅、李瑋心(2010):尊孔獨中特輔教育發展史。十年碩果‧傾情教育--教改總結報告。吉隆坡:尊孔獨立中學。
    羅寶鳳(2005):從自體心理學的理論分析師生關係及其對人格建構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8(2),325-352。

    英文部分
    Atkinson, R. (2007).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as a bridge in narrative inquiry. In D. J Clandinin (Ed.),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 Mapping a methodology (pp. 224-245). Thousand Oaks: Sage.
    Attree. P. (2004). Growing up in disadvantag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qualitive evidence.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30(6), 679-689.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ophy, J. E., & Good, T. L. (1970). Teacher’s communication of diffential ecpectations for children’s classroom performance: Some behavioral da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1(5), 365-374.
    Carr, M., Borkowski, J. G., & Maxwell, S. E. (1991). Motivational components of Underachivement.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7(1), 108-118.
    Cashdon, S. (1988). Object relations therapy--Using the relationship. Nothvale, NY: W. W. Norton & Company.
    Clair, M. St., & Wigren, J. (2004).Object relations psychotherapy: An introduction (2nd ed.). Pacific Grove, CA: Book/ Cole.
    Coleman, J. S. (199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Boulder, SF: Westview.
    Hamre, B., & Pianta, R. C. (2001). Early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trajectory of school outcomes through eighth grade. Child Development, 72, 625-638.
    Hartup, W.W. (1983). Peer relations. In E.M. Hetherington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 4th, pp.103-198).New York, NY:John Wiley & Sons.
    Hinshaw, S. P. (1992).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 and academic underachievement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ausal relationship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111, 127-15
    Pianta, R. C., Steinberg, M., & Rollin, K. (1995). The first two years of school: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deflection in children’s classroom adjustment.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7, 295-312.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92).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expectation and pupil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Irvington.
    Schiamberg, L.B. (1988).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 Macmillan.
    Sullivan, K. (2004). Education trauma and “at-risk”students. In M. Olssen (Ed.). Culture and learning: Access and opportunity in the classroom (pp.387-399).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Torgesen, J. K. (200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early interventions in reading: The lingering problems of treatment resist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s, 15(1), 55-64.
    Wigfield, A., & Harold, R. (1992). Teacher beliefs and children's achievement self-perception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D. H. Schunk & J. L Meece (Eds.), Student perceptions in the classroom (pp. 95-121). Hillsdale, NJ: Erlbaum.
    Yoon, J. S. (2002).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s s, predictors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Stress, negative affect, and self-efficacy. Schoo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0(5), 485-49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