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趙思晴 Zhao, Si-Qing |
---|---|
論文名稱: |
新北市高中生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關係探討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Engagem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鄭英傑
Jheng, Ying-Jie |
口試委員: |
鄭英傑
Jheng, Ying-Jie 陳盈宏 Chen, Yin-Hung 張宜君 Chang, Yi-Chun |
口試日期: | 2024/06/19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5 |
中文關鍵詞: | 社會資本 、公民參與 |
英文關鍵詞: | social capital, civil engagement |
研究方法: | 調查研究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93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9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高中生社會資本與其公民參與表現之現況,且比較不同背景與過往經驗之高中生對社會資本及公民參與之差異情形,並進一步分析個人背景變項、過往經驗變項與社會資本對公民參與是否具有預測力。
為達本研究之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透過修編後之「高中生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調查問卷」作為資料搜集工具,以就讀於新北市普通班高中生作為研究母群體,採立意取樣方式,進行問卷發放與填答。而本研究共回收402份有效正式問卷。除此,根據填答者之填答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結果,獲致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新北市高中生社會資本之整體現況屬於「中高」程度,其中以「規範」層面的表現最佳,意即當前高中生的社會資本表現情形普遍良好。
二、新北市高中生公民參與之整體現況屬於「中低」程度,其中以「班級參與」層面的表現最好;而高中生的公民參與在整體及分層面表上普遍低於理論平均值,意即當前高中生在公民參與情形較為低落。
三、不同背景變項(生理性別、就讀年級、家庭社經地位及學校類型)與過往經驗(家庭管教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幹部經驗、媒體使用動機)之新北市高中生在整體社會資本上皆具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學校類型、幹部經驗及媒體使用動機在新北市高中生的整體公民參與上皆具有顯著差異。
五、新北市高中生的背景變項、過往經驗、社會資本對其公民參與表現具有「中度」之預測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分別提出對學校及未來研究之建議,提供學校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engagement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participat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experiences, and to further analyze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individual background variables, past experiences, and social capital on civic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adopted. The revised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engagement Survey Questionnair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used as the data collection tool. The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regular class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and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for questionnaire distribution and completion. A total of 40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In additi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1. The overall social capital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was "medium-high", with the best performance at the "normative" level.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social capital at the overall level and at each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e theoretical average, meaning that the social capital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generally good nowadays.
2. The overall civic particip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is "medium-low", with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the "class participation" level. Civic particip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general is lower than the theoretical average in both the overall and stratified scales, meaning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civic participation is relatively low.
3. New Taipei City high school studen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overall social capital across background variables (biological sex, grade level,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school type) and past experiences (family parenting style, teacher teaching style, cadre experience, and use intention of media).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verall civic engagement of New Taipei City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school type, cadre experience, and use intention of media.
5. The respondents’ background variables, past experiences, and social capital of New Taipei City high school students predicted their civic engagement at a medium but significant level.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re provid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于若蓉、王千文、杜素豪、楊孟麗、廖培珊、蔡明璋、謝淑惠(2015)。國民幸福指數調查暨主觀幸福感研究。行政院主計總處。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概念、源起及現狀。問題與研究,42(5),139-164。
王中天、陳欽春(2008)。社會信任指標及其調查機制之建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王嵩音(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資訊社會研究,12,57-85。
王嵩音(2022)。臉書使用動機與行為對於社會資本的影響。資訊社會研究,42,123-150。
王雅菁(2002)。高中公民科服務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心理。
江明修(2007)。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93)064.123)。取自www.ndc.gov.tw/dn.aspx?uid=4319。
江美慧(2003)。國中生的公民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三學生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巫有鎰(2005)。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
呂中翔(2019)。社會資本與青少年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呂嘉薰(2013)。台灣研究生的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何政光、翁源燦、劉光元、簡文吉(2005)。公民。新文京。
何曼寧(2019)。高中公民教育對學生政治效能感與公民參與之影響:一項定群追蹤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臺東師院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
李宗勳(2002)。社會資本與社區安全之初探。中國行政評論,11(3),1-44。
李佳純(2003)。以社會資本理論探討網路健康資訊使用者之資訊使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李明軒、呂傑華 (2014)。 花蓮地區大學生網際網路溝通行為與社會資本網絡關係之研究.。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6,129-164。
李美玲(2009)。大學住宿生之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研究-以北部一所公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淑萍、吳宗立(2016)屏東縣大專院校學生的政治疏離感與政治參與關係之研究。載於曾光正、林育諄(編),變遷與整併:南臺灣的發展危機、轉型與重生(頁287-310),屏東大學。
李寶鳳(2011)。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及其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汪采潔(2007)。學習資本對學業成就之影響-以台北市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杜繐芬(2010)。台灣南部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對公民素養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 2(3),1-14。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出版社。
林火旺(2000)。自由主義可否包含多元文化論?。社教雙月刊,100,20-27。
林火旺(2000)。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省。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編印。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巨流。
林文韻(2017)。公民行動方案影響國中生公民參與行為及公民參與態度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南(2004)。教育制度與社會資本。教育研究集刊,50(4),1-16。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1-32。
林枝旺(2006)。以 Coleman 社會資本理論探討高職學生家庭背景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林信廷(2009)。Making Community Work: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亮雯(2004)。James S. Coleman 社會資本論及其教育應用-TEPS之檢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國明(2016)。審議造就積極民主?公民審議、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2),133-177。
林純雯(2010)。審議式公民教育的圖像:從教師審議素養之探究論起.。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4(3),132-160。
林暉月(2001)。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林聰吉、楊湘齡(2008)。台灣社會資本的分佈及基民主效果。東吳政治學報,26(2),39-83。
林瓊珠(2005)。台灣民眾的政治知識:1992~ 2000年的變動。選舉研究,12(1),147-171。
林瓊珠(2016)。公民意識與政治參與。民主與治理,2(3),1-21。
邱師儀(2017)。公民教育的知識效果: 一項定群追蹤的探索性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9(1),127-171。
周新富(2006)。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在台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14(4),1-28。
孫本初、賴維堯(2008)。行政學辭典。一品文化。
孫建文(2008)。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教育部(2023)。111學年度國民中學校數及學生數主題式互動統計圖表。https://stats.moe.gov.tw/statedu/chart.aspx?pvalue=12
莊文忠、趙䓵睿(2021)。台灣的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指南新政雙周刊,14,5-9。
莊玉琪(2013)。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學系領導學系。
張玉璽(2017)。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芳華(2016)。制度變遷、社會資本、政治參與-三者之間的關係。政大出版社。
張秀雄、李琪明(2002)。理想公民資質之探討-臺灣地區個案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2,1-32。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1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東華。
張庭瑜(2016)。線上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聯性之研究-以Facebook使用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張靜芬(2010)。國中生文化資本, 社會資本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張肇松、杜佩蘭、黃英忠(2012)。澳洲社會資本量表應用在台灣社區民眾之適用性。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6(4),17-37。
張卿卿(2006)。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6,45-90。
陳孝庭(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24,95-128。
陳素秋(2008)。性別化公民主體。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5),127-162。
陳欽春(2004)。民主治理與社會資本:台灣地區公民信任實證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
陳美虹(2014)。大學生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陳昭郎(1984)。促進民眾參與鄉村社區發展工作之途徑。社區發展季刊,25,28-35。
陳陸輝、黃信豪(2007)。社會化媒介,在學經驗與台灣大學生的政治功效意識和政治參與.。東亞研究,38(1),1-48。
陳韻如(2020)。桃園市國中童軍團學生公民態度與公民參與。元智大學。
許興國(2007)。台灣中部三縣市高中職進修學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許焜發(2008)。由“樂生事件”論教師公民參與之信念與實踐及其對教育工作的影響。教育實踐與研究,21(1), 1-31。
康筆舜(2006)。中部大學生社團參與活動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傅仰止(2014)。公民意識的社會參與效應:志願結社及日常接觸。臺灣社會學刊,55,179-226。
黃玉(2000)。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新教學法之一。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1-38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黃中一(2012)。大學社團經驗對個人社會資本累積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
黃春太(2009)。臺灣南部地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黃春太(2010)。臺灣南部地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政傑(2015)。評高中生反課綱微調事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8),33-44。
黃莉棋(2012)。國中學生家庭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
黃隆興(2022)。家庭社經背景、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對學生學習表現與教育抱負之影響:植基於PISA 2018臺灣學生的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黃學聖(2001)。當代自由主義公民資格關的轉變之研究-對於多元文化論挑戰之回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游惠婷(2019)。北區醫學生社團經驗對公民態度及公民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彭懷恩(2004)。政治傳播與溝通。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楊極東、林淑玲(1992)。社團活動與民主教育。訓育研究,31(1),1-6。
熊瑞梅(2014)。 社會資本與信任:東亞社會資本調查的反思。台灣社會學刊,54,1-30
廖健婷(2021)。社會資本對參與的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蔡必焜(2004)。社會資本、休閒參與與健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蔡家安、康贊清、洪新原(2011)。從社會資本的互惠規範觀點探討虛擬社群中知識品質的影響因素。電子商務學報,13(1),217-239。
鄭州宏(2012)。南臺灣國立大學研究生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鄭惠文(2009)。臺灣大學生社會資本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鄭慧蘭(2001)。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亞晉(2014)。青少年培力與公民參與行為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蕭揚基(2000)。台灣中部地區高中生公民意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Adler, R. P. & Goggin, J. (2005). What do we mean by civic engagement? Journal of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3(3), 236-253.
Barber, Benjamin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imber, B. (1998).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Populism Community, and Accelerated Pluralism. Polity, 31(1) ,133-160.
Boase, J., & Kobayashi, T. (2008). Kie-Tying teens: Using mobile phone, email, bto bond bridge, and break with social ties-A study of Japanese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6(2), 930-943.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C.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 241-258). Greenwood Press.
Brehm, J., & Rahn, W. (1997). Individual-level evidence for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1, 999- 1023.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Burt, R. S. (2001). Structural holes versus network closure as social capital. In Lin. N., Cook, K., & Burt, R, S (Eds.),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pp.31-56). Walter de Gruyter.
Cary, L. J. (1970).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Coleman, J.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Dika, S. L., & Singh, K. (2002). Applic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in educational literature: A critical sy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2 (1), 31-60.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1143-1168.
Evans, P.(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rederickson, H. G.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ukuyama, F. (1995).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Furrer, C., & Skinner, E. (2003). Sense of relatedness as a factor in children's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1), 148.
Haghighat, E. (2005). School social capital and pupil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5(3), 213-235.
Halpern, D. (2005). Social capital.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enderson, A., & Berla, N. (1994). A new generation of evidence: The family is critical to student achievement. Columbia: MD: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itizens in education.
Jennings, M. K., & Zeitner, V. (2003). Internet use and civic engagement.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7(3), 311-334
Kobayashi, T., Ikeda, K. i., & Miyata, K. (2006). Social capital online: Colle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reciprocity as lubricants of democrac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9, 582-611.
Kozinets, R.V. (2012). Marketing netnography: Prom/ ot (Ulgat) ing a new research method.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s Online, 1(7), 37-45.
Lin, N. (2000). Inequality in social capital.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9(6), 785-795.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yland, R., Marvez, R., & Beck, J. (2007, February 23-24). MySpace: Social networking or social isolation? [ the midwinter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Reno, NV.
Park, H. M., & Perry, J. L. (2008). Does internet use really facilitate civic engagement?
Philips, G. H., & Long, R. L. (1978).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Putnam, R. D.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 6(1), 65-78.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Sandefur, L., & Laumann, O. (1998). A paradigm for social capital. Rationality and Science, 10(4), 481-501.
Sui-Chu, E. H., & Willms, J. D. (1996). 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eighth-grade achievemen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26-141.
Valenzuela, S., Park, N., & Kee, K. F. (2009). Is there social capital in a social network site?: Facebook use and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trust, and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4), 875-901.
Waterman, A. S. (1997). Service-learning: Applications from the research.
Wellman, B., Quan-Haase, A., Boase, J., Chen, W., Hampton, K., de Diaz, I.I., Miyata, K.(2003). The Social affordance of the internet for networked individualism.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8(3). http://jcmc.indiana.edu/vol8/issue3/wellman.html.
Wiledon, Arthur F. (1970).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dynamics of planned change.
Xie, W. (2014).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mobile personal talk and social capital among teenag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1, 22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