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馬嶔 Ma, Chin |
---|---|
論文名稱: |
飲食書寫中採集與耕作經驗之研究 A study of gathering and farming experience in diet writings |
指導教授: |
須文蔚
Shiu, Wen-Wei |
口試委員: |
范宜如
Fan, Yi-Ju 佘佳燕 Shoi, Chia-En 須文蔚 Shiu, Wen-Wei |
口試日期: | 2022/04/12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飲食書寫 、採集 、耕作 、紀實文學 |
英文關鍵詞: | diet writing, gathering, farming, nonfiction writing |
研究方法: | 文獻分析法 、 深度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58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6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聚焦於臺灣現代飲食書寫中,參與採集與耕作經驗的六位作者,經歷食材的觀察、探究與採製烹調後,對於書寫主題、內容與表現手法所產生的影響。經研究得知,採集與耕作能豐富紀實文學,除了尊重在地與依循季節的飲食方式外,採集與耕作亦能換回童年記憶以及與親友的情誼。擴展飲食書寫在感官與抒情美學外,兼具自然、土地及生態永續等議題的知性軸線。
本文共分五章,綜述飲食書寫的整體脈絡,再分別探究具採集、耕作經驗者的作品特色。
第一章從現有研究資料中,梳理飲食書寫研究之發端與範疇,以及關於作家採集、耕作經驗的先行書寫研究。
第二章先綜觀臺灣整體的飲食書寫流變與特徵,再進入採集與耕作對飲食文學的影響。
第三章聚焦於具採集經驗的飲食書寫研究,以關注於野菜蔬果認識與採集的凌拂、劉克襄與方梓為主要研究對象。
第四章聚焦於具耕作經驗的飲食書寫研究,以實際投入耕種的蔡珠兒、丘彥明與張詠捷為主。
第五章為統整性總結,分別就採集與耕作的飲食書寫,探討其共同點與差異點。
Focusing on six contemporary Taiwanese diet writers with ingredient gathering and farming experienc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gredient observation, exploration and cooking on writing themes, contents and expression techniqu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athering and farming experience can enrich nonfiction writing: Apart from respecting local and seasonal dieting, the gathering and farming process can also recall one’s childhood memory and pursue close ties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In addition to sensory and lyrical aesthetics, the expanded diet writing is along the intellectual axis of nature, land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o firstly summarize the overall context of diet writing and then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riters with ingredient gathering and farming experience.
The first chapter sorts out the origin and scope of this study from existing research materials; and studies diet writers’ previous experience in ingredient gathering and farming.
The second chapter firstly summarizes the trends,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s diet writing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gredient gathering and farming on diet literature.
The third chapter lays the focus on diet writings related to ingredient gathering. Ling Fu, Liu Ke-shiang and Fang Tzu wh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knowing about and gathering vegetables and fruits are the primary study targets.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diet writings related to farming experience. Jewel Tsai, Chiu Yen-ming and Chang Yung-chieh who have farming experience are the primary study targets.
The fifth chapter makes some integral conclusions, which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ngredient gathering and farming related diet writings.
古籍
魏・何晏注 ; 宋・邢昺疏 ; 李學勤主編 ; 朱漢民整理:《論語注疏》,臺北市 : 臺灣古籍,2001年。
晉・陶潛原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臺北市:里仁,2007年。
宋・歐陽脩:《歐陽文忠公集》,臺北:臺灣商務,1979年。
宋・蘇軾:《蘇東坡全集》,臺北:世界,1964年。
宋・朱熹集註:《詩經集註》(仿古字版),臺北市:萬卷樓發行,1991年。
明・朱橚著;倪根金校注;張翠君參注:《救荒本草校注》,台北市:宇和文化,2010年。
明・王象晉:《群芳譜》,收入任繼愈、范楚玉編:《中國典籍科學技術通彙》,鄭州市: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農學卷,第3冊。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高雄市:學海,2017年。
清・沈復:《浮生六記》,臺北:臺北書局,1951年。
專書
丁崇燕:《食物營養長壽法》,高雄市:大眾,1956年。
方梓:《第四個房間》,臺北市:健行文化,1999年。
方梓:《采采卷耳》,臺北市:麥田,2001年。
方梓:《采采卷耳》,臺北市:聯合文學,2008年。
方梓:《來去花蓮港》,臺北市:聯合文學,2012年。
方梓:《野有蔓草》,臺北市:二魚文化,2013年。
方梓:《時間之門》,臺北市:聯經,2016年。
方梓:《誰是葛里歐》,臺北市:聯經,2020年。
方梓專訪;向陽編輯:《人生金言:一百位當代名人心影錄》,臺北市:自立晚報,1983年。
王宣一:《國宴與家宴》,臺北市:新經典圖文傳播,2016年。
王浩一、劉克襄:《浩克慢遊》,臺北市:麥田,成邦文化,2015年。
王皖佳:《臺灣飲食文學簡史(1980-2020)》,新北市:索引數位,2020年。
丘彥明:《人情之美》,臺北市:允晨文化,1989年。
丘彥明:《民主女神號航海日誌》,臺北市:聯經,1990年。
丘彥明:《浮生悠悠:荷蘭田園散記》,臺北市:新新聞文化,2000年。
丘彥明:《家住聖・安哈塔村》,新北市:INK印刻,2004年。
丘彥明:《荷蘭牧歌》,新北市:INK印刻,2006年。
丘彥明:《踏尋梵谷的足跡》,臺北市:藝術家,2009年。
丘彥明:《翻開梵谷的時代》,臺北市:藝術家,2009年。
丘彥明:《在荷蘭過日子》,新北市:INK印刻,2012年。
丘彥明:《我的九個廚房》,新北市:INK印刻,2016年。
台灣植物同好會著;姚巧梅譯;劉克襄註解:《台灣野生食用植物圖錄》,臺北市:玉山社,2009年。
朱介凡:《閒話吃的藝術》,臺北市:華欣,1972年。
朱振藩:《典藏食家》,新北市中和區:INK印刻文學,2016年。
朱振藩:《點食成經:袁枚《隨園食單・須知單》新解》,臺北市:麥田,2012年(二版)。
吳明益:《臺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 1》,新北市:夏日,2012年。
吳明益:《臺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 2》,新北市:夏日,2012年。
吳明益:《自然之心—:從自然書寫到生態批評: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 3》,新北市:夏日,2012年。
吳雪月:《台灣新野菜主義》,臺北市:天下遠見,2006年。
宋芬玫等合著:《蔬果・野菜圖鑑》,臺中市:晨星,2010年。
李昂:《愛吃鬼》,臺北市:一方,2002年。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臺北市:文津,2000年。
亞榮隆・撒可努:《山豬・飛鼠・撒可努》,台北縣板橋市:思想生活屋國際文化,2003年。
周作人:《雨天的書》,台北:里仁,1982年。
林文月:《飲膳札記》,臺北:洪範,1999年。
林水福、焦桐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時報文化,1999年。
林海音:《中國豆腐》,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71年。
林淑馨:《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2010年。
阿寶:《女農討山誌》,臺北市:張老師,2004年。
洪淑苓主編:《那些美食教我的事:飲食文學選》,臺北市:三民,2018。
洪震宇:《風土餐桌小旅行:12個小地方的飲食人類學筆記》,臺北市:遠流,2014年。
凌拂:《木棉樹的噴嚏》,臺北市:皇冠,1993年。
凌拂:《食野之苹—臺灣野菜圖譜》,臺北市:時報文化,1995年。
凌拂:《與荒野相遇》,臺北市:聯合文學,1999年。
凌拂:《有一棵植物叫龍葵》,臺北市:遠流,2005年。
凌拂:《帶不走的小蝸牛》,臺北市:遠流,2005年。
凌拂:《山童歲月》,臺北市:天下雜誌,2006年。
凌拂:《山・城草木疏:綠活筆記》,臺北市:無限文化,2012年。
凌拂:《甲乙丙丁:十七個寬容等待的教學故事》,臺北市:遠流,2014年。
唐魯孫:《中國吃》,臺北市:景象,1976年。
唐魯孫:《中國吃》,臺北市:大地,2000年(第九版)。
徐仁修:《荒野有歌》,臺北市:遠流,2002年。
徐國能:《第九味》,臺北市 : 聯合文學,2003年。
徐耀焜:《舌尖與筆尖的對話:臺灣當代飲食書寫研究(1949-2004)》,臺北市:萬卷樓,2007年。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工作室:《TAIWAN 368 新故鄉動員令:小野&吳念真帶路,看見最在地的台灣生命力,(1)離島・山線》,臺北市:遠流,2013年。
張詠捷:《食物戀》,臺北縣新店市:野人文化,2005年。
張詠捷:《澎湖縣文化資產資料手冊》,澎湖縣:澎湖縣文化局,2006年。
張詠捷:《頂山歲時》,澎湖縣白沙鄉:澎湖縣白沙鄉公所,2009年。
張詠捷:《船家寶:澎湖耆老海洋口述史》,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2010年。
梁實秋:《雅舍談吃》,臺北:九歌,1985年。
梁實秋:《雅舍談吃》,臺北市:九歌,2009年(增訂新版)。
莊祖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臺北市:大塊文化,2009年。
許喬木、邱年永:《原色野生食用植物圖鑑》,臺北市:南天,1980年。
陳木城、凌拂:《童詩開門》,臺北市:錦標出版,1983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市:志文,1972年。
陳志明:《日常食譜烹調法》,臺中市:昌文,1952年。
陳冠學:《田園之秋》,臺北市:前衛,1983年。
陳冠學:《田園之秋》,臺北市:前衛,2007年(三版一刷)。
陳惠雯:《幸福餐桌:飲食教育,從小開始》,臺北市:上旗文化,2009年。
喬艾爾(Joel):《北歐廚神》,新北市:一起來出版,2014年。
曾竫萌、劉興榮、黃安葳:《族人的廚房》,花蓮:農委會花蓮農改場,2017年。
游惠玲:《飲食是最美好的教養:給孩子的40篇美味情書》,臺北市:寫樂文化,2017年。
焦桐:《暴食江湖》,臺北市:二魚文化,2009年。
焦桐:《蔬果歲時記》,臺北市:二魚文化,2016年。
焦桐主編:《臺灣飲食文選》,臺北市:二魚文化,2003年。
焦桐主編:《味覺的土風舞「飲食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二魚文化,2009年。
焦桐主編:《山海戀:「原住民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二魚文化,2013年。
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臺北市:皇冠,2007年。
逯耀東:《衹剩下蛋炒飯》,臺北市:圓神,1987年。
逯耀東:《出門訪古早》,臺北市:東大,1998年。
馮德良編:《智永《真草千字文》》,南昌:江西美術,2007年。
黃啟瑞、董景生:《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9年。
黃媛珊:《媛珊食譜》,臺北市:今日婦女半月刋社,1954年。
塩見直紀:《半農半X的生活》(半農半Xという生き方),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06年。
楊子葆:《葡萄酒文化密碼》,臺北市:財訊,2007年。
楊子葆:《葡萄酒文化想像》,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2009年。
楊子葆:《微醺之後,味蕾之間》,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2011年。
楊子葆:《喫東西》,臺北市:二魚文化,2016年。
楊牧:《文學的源流》,臺北市:洪範,1981年。
楊鎮宇:《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臺北市:游擊文化,2018年。
葉怡蘭:《食・本味:葉怡蘭的飲食追尋錄》,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13年。
葉品妤:《不早不晚的耕廚生活,我在那山、那海、那田的悠活筆記》,宜蘭縣羅東鎮:上旗文化,2019年。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臺北市:二魚文化,2004年。
趙敏夙:《我的美味地圖:發現台灣好食材》,臺北市:旗林文化,2017年。
劉大任:《園林內外》,臺北市:時報文化,2006年。
劉伯樂:《野地食堂》,臺北市:遠流,2013年。
劉克襄:《旅鳥的驛站》,臺北市: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84年。
劉克襄:《自然旅情》,臺中市:晨星,1992年。
劉克襄:《山黃麻家書》,臺中市:晨星,1994年。
劉克襄:《小綠山之歌:台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臺北市:時報文化,1995年。
劉克襄:《小綠山之舞:台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臺北市:時報文化,1995年。
劉克襄:《小綠山之精靈:台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臺北市:時報文化,1995年。
劉克襄:《快樂綠背包》,臺中:晨星出版,1998年。
劉克襄:《迷路一天,在小鎮:劉克襄的漫遊地圖》,臺北市:皇冠,2002年。
劉克襄:《失落的蔬果》,臺北市:二魚文化,2006年。
劉克襄:《11元的鐵道旅行》,臺北市:遠流,2009年。
劉克襄:《嶺南本草新錄》,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年。
劉克襄:《男人的菜市場》,臺北市:遠流,2012年。
劉克襄:《裡臺灣》,臺北市:玉山社,2013年。
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臺北市:遠流,2014年。
劉枋:《烹調漫談》,臺北:立志,1968年。
劉崇鳳:《回家種田:一個返鄉女兒的家事、農事與心事》,臺北市:遠流,2018年。
劉慧君:《食物中毒預防及急救法》,臺北市:新亞,1952年。
蔡英俊主編:《抒情的境界》,臺北市:聯經,2011年。
蔡珠兒:《花叢腹語》,臺北市:聯合文學,1995年。
蔡珠兒:《南方絳雪》,臺北市:聯合文學,2002年。
蔡珠兒:《雲吞城市》,臺北市:聯合文學,2003年。
蔡珠兒:《紅燜廚娘》,臺北市:聯合文學,2005年。
蔡珠兒:《饕餮書》,臺北市:聯合文學,2006年。
蔡珠兒:《種地書》,臺北市:有鹿文化,2012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市:聯經,2012年。
鄧美玲:《蔬醒》,臺北市:有鹿文化,2014年。
鄭源春:《野菜(一)》,臺北:渡假,1985年。
鄭源春:《野菜(二)》,臺北:渡假,1987年。
盧非易:《飲食男・尋找杯底的秘密—咖啡》,臺北市:聯合文學,1996年。
賴青松:《青松ê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臺北市:心靈工坊,2007年。
謝忠道:《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臺北市:果實,2005年。
謝忠道:《慢食之後—現代飲食的31個省思》,臺北市:時報文化,2011年。
韓良憶:《好吃不過家常菜:韓良憶的廚房手帖》,臺北市:今周刊,2020年。
韓良憶:《羅西尼的音樂廚房》,臺北市:商業周刊,1997年。
簡錦玲:《野菜美食家:台灣四季野菜美食圖譜》,臺北:大樹文化,2004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市:唐山,2007年。
羅秀美:《從秋瑾到蔡珠兒—近現代知識女性的文學表現》,臺北市:臺灣學生,2010年。
邊利豐:《隱逸詩人的歷史影像—陶淵明經典化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14年。
Aldo Leopold(奧爾多・李奧帕德)著;李靜瀅譯:《沙郡年紀:像山一樣思考,荒野詩人寫給我們的自然之歌》,臺北市 : 果力文化,2015年。
Andrew F. Smith(安德魯・史密斯)作;許綺芬譯:《蕃茄》, 臺北市:藍鯨出版,2000年。
Carlo Petrini(卡羅・佩屈尼)著;林欣怡、陳裕鳳譯:《慢食新世界》,臺北市:商周出版,2009年。
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作;李政賢譯:《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臺北市:五南,2006年。
Della Thompson主編:《牛津詳解英漢雙解辭典》,臺北縣新店市:旺文社,2008年。
Dianne Jacob(黛安・雅各)作;王心宇譯:《飲食寫作:暢銷美食作家養成大全》,臺北市:常常生活文創出版,2016年。
Frank Browning(法蘭克・布諾寧)作;秦於理譯:《蘋果》,臺北市:藍鯨出版,2000年。
Henry David Thoreau(亨利・梭羅))著;石定樂譯:《野果:183種果實踏查,梭羅用最後十年光陰,獻給野果的小情歌》,新北市:自由之丘文創出版,2016年。
Iris Macfarlane(艾瑞絲・麥克法蘭)、 Alan Macfarlane(艾倫・麥克法蘭)著;楊淑玲、沈桂鳳譯:《綠色黃金:茶葉的故事》,臺北市:商周,2005年。
Karen Page(凱倫・佩吉)、Andrew Dornenburg(安德魯・唐納柏格)著;黎敏中、蕭秀姍譯:《風味聖經》,台北縣新店市:大家出版,2010年。
Kenneth J. Gergen(肯尼斯・格根)著;許婧譯:《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14年)。
Larry Zuckerman(賴瑞・查克曼)作;李以卿譯:《馬鈴薯》, 臺北市:藍鯨出版,2000年。
Mark Kurlansky(馬克・克朗斯基)著;彭優慧譯:《鱈魚之旅》,臺北縣三重市:新雨,1999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2003年。
Mort Rosenblum(蒙特・羅森朗)作;謝綺蓉譯:《橄欖》,臺北市:藍鯨出版,2000年。
Paul Greenberg(保羅・葛林伯格)著;陳雅雲譯:《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從餐桌的盛宴到海洋的盡頭,一位漁夫作家從魚市出發的溯源之旅》,臺北市:臉譜,城邦文化,2012年。
Peter Mayle(彼德・梅爾)著;尹萍譯:《山居歲月》,臺北市:季節風,1993年。
Pierre Franchomme(皮埃爾・法蘭貢)作;粘耿嘉、許雅雯、林宥晴、謝珮琪、李王瀚、林柏宇譯:《藥用精油學》(La science des huiles essentielles médicinales),臺北市:源流學堂國際有限公司,2020年。
René Wellek(韋勒克)、Austin Warren(華倫)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市:五南,2019年。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市:群學,2006年。
Uwe Flick 著;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2007年,頁147-148。
單篇論文
王志芳:〈從《詩經》看商周時期的採集習俗〉,《山東社會科學》第134期,2006年10月5日,頁68-71。
王國安:〈「漫遊者」蔡珠兒—論蔡珠兒散文〉,收錄於應鳳凰主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頁255-278。
王鈺婷:〈原鄉的菜蔬體驗—論方梓《采采卷耳》的花蓮地誌書寫與女性主體〉,收錄於吳冠宏主編:《花蓮學: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縣文化局,2007年,頁346-372。
向陽:〈全能的「鳥人」作家劉克襄〉,《文訊》第395期,2018年9月,頁102-107。
何寄澎、吳旻旻、何雅雯:〈散文的創作及活動〉,收錄於李瑞騰總編輯:《1999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頁30-39。
何寄澎:〈試論林文月、蔡珠兒的「飲食散文」—兼述臺灣當代散文體式與格調的轉變〉,《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期(2006年2月),頁191-206。
吳云代:〈走出低迴傷逝,戲嚐異國滋味—試論從林文月《飲膳札記》到蔡珠兒《紅燜廚娘》的飲食書寫〉,收錄於應鳳凰主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頁279-296。
吳孟昌:〈後現代之外:九○年代臺灣散文現象析論〉《東海中文學報》27期,2014年6月,頁191-217。
吳旻旻、何雅雯執筆;何寄澎審定:〈散文的創作現象〉,收錄於李瑞騰總編輯:《1998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頁23-31。
吳旻旻、蓋美鳳、黃景福編撰;何寄澎指導審定:〈散文創作現象〉,收錄於李瑞騰總編輯:《1997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年,頁25-33。
吳明益:〈造心景,抑或安天命?論劉大任《園林內外》中的園林觀與書寫特質〉,《台灣文學學報》第15期,2009年12月,頁199-232。
李亦園:〈中國飲食文化研究的理論圖像〉,收錄於王秋桂主編:《飲食文化綜論》,臺北市: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2009年,頁105-127。
李欣倫:〈味蕾、鄉愁及其他〉(「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之圓桌會議」摘要),收錄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硏討會論文集》,頁572-579。
林水福:〈從具象到抽象的飲食文學饗宴〉,收錄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硏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頁5-7。
林佩蓉:〈散文概述〉,收錄於李瑞騰總編輯:《2014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5年,頁17-21。
林宜陵:〈蘇軾惠州時期飲食重蔬食因素探論〉,《東吳中文學報》第19期,2010年5月,頁213-230。
林欣誼、張嘉顯:〈一人一攤・凌拂:自然的覺醒〉,《誠品好讀月報》第63期,2006年3月,頁10-11。
洪千媚:〈散文概述〉,收錄於蘇碩斌總編輯:《2017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8年,頁42-46。
凌拂:〈童年食解〉,《鄉間小路》40卷8期,2014年8月,頁52-53。
郝譽翔:〈婉轉附物,迢悵切情──論林文月《飲膳札記》〉,收錄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硏討會論文集》,頁513-542。
張詠捷:〈我的菜園子〉,《中國時報》E4,人間副刊,2012年3月29日。
張詠捷:〈島嶼的飲食文化〉,《澎湖研究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縣: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3年,頁15-22。
張瑞芬:〈台灣散文概述〉,收錄於彭瑞金總編輯:《2007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頁41-47。
張瑞芬:〈南方城市的腹語—讀蔡珠兒《雲吞城市》〉,《文訊》221期,2004年3月,頁30-31。
張瑞芬:〈春日遲遲四月天—曾麗華《旅途冰涼》、戴文采《我最深愛的人》、方梓《采采卷耳》三書評介〉《明道文藝》302期,2001年5月, 頁24-33。
張瑞芬:〈食神・花語—論蔡珠兒散文〉,《聯合文學》第254期,2005年12月,頁109-112。
張瑞芬:〈張愛玲的散文系譜〉,《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頁75-109。
張瑞芬:〈慾望味蕾—讀蔡珠兒《紅燜廚娘》〉,《文訊》242期,2005年12月,頁98-99。
許奎文:〈味覺地圖上的漫遊者:韓良露飲食書寫中的「家鄉味」〉,《台灣學誌》第17期,2018年4月,頁61-89。方梓主講,馬小姞整理:〈我的創作與自然書寫〉,《幼獅文藝》第640期,2007年4月,頁107-108。
陳玉箴:〈從溝通記憶到文化記憶:1960-1980年代台灣飲食文學中的北平懷鄉書寫〉,《臺灣文學學報》第25期,2014年12月1日,頁33-68。
陳玉箴:〈「家」的身體實踐:林海音飲食書寫中的烹與食〉,《成大中文學報》第53期,2016年6月,頁155-188。
陳芳明:〈從漂泊旅行到自我定位的女性散文〉,《文訊》311期,2011年9月,頁18-24。
陳思和:〈試論現代散文創作中的談「吃」傳統〉,收錄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硏討會論文集》,頁446-460。
陳健一:〈「啖食」山林–劉克襄的《失落的蔬果》〉,《文訊》第263期,2007年9月,頁79-81。
陳瑤玲:〈文化生態與地方感:方梓《野有蔓草》的野葉書寫〉《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0期,2014年10月,頁48-52。
陳瀅州:〈台灣散文概述〉,收錄於李瑞騰總編輯:《2013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4年,頁18-20。
鹿憶鹿:〈與滿山野菜談一場戀愛–讀凌拂《食野之苹》〉,《文訊》第127期,1996年5月,頁26-27。
曾美雲:〈自然與文學之間-試論劉克襄散文中的變與不變〉,《語文學報》第14期,2007年12月,頁263-320。
賀淑瑋:〈《完全壯陽食譜》之「幽默」策略〉,收錄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硏討會論文集》,頁545-568。
黃宗潔:〈劉克襄動物小說中的自然觀〉,《東華漢學》第10期,2009年12月,頁285-324
黃基銓:〈樂當味覺飲食的吃主兒—蔡珠兒〉,《野葡萄文學誌》第34期,2006年6月,頁35-39。
楊佳嫻:〈饕餮文化,煮食情味—專訪蔡珠兒〉,《文訊》315期,2012年10月,頁33-38。
楊翠:〈女聲與原味—論里慕伊・阿紀《山櫻花的故鄉》中的飲食書寫〉,收錄於焦桐主編:《山海戀:「原住民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二魚文化,2013年,頁100-119。
葉連鵬:〈將文化入菜,以情感調味—評介張詠捷《食物戀》〉,《文訊》第246期,2006年4月,頁84-85。
歐佩佩:〈蔡珠兒 V.S 張小虹:文字與身體感官的交會〉,《誠品好讀》第 60期,2005年11月,頁36-39。
蔡珠兒:〈香港愉景灣:畸人之書〉,《聯合文學》第248期,2005年6月,頁42-45。
鄭淑娟:〈臺灣飲食文學出版概況〉,《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02期,2007年月6,頁47-64。
賴佳琦:〈自然生活,自然創作—專訪凌拂〉,《文訊》第170期,1999年12月,頁81-83。
賴芳伶:〈台灣散文概述〉,收錄於李瑞騰總編輯:《2011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頁19-23。
駱亭伶:〈久別重逢的城市與一個新家〉,《小日子》第44期,2015年12月,頁46-49。
謝舒怡:〈蔡珠兒植物書寫研究〉《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31期,2015年9月,頁113-131。
鍾怡雯:〈台灣現代散文史縱論〉,《華文文學》第117期,2013年8月,頁 91-100。
鍾怡雯:〈台灣散文史的另一種讀法〉,《國文天地》第26卷第2期,2010年7月1日,頁63-66。
鍾怡雯:〈記憶的舌頭──美食在散文的出没方式〉收錄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硏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頁488-509。
顏崑陽:〈現代散文長河中的一段風景──寫在《九十二年散文選》之前〉,收錄於顏崑陽主編:《九十二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2004年,頁11-37。
魏淑娟:〈張詠捷—澎湖來的奇女子〉《中央月刊》,第28卷第10期,1995年10月,頁74-78。
羅秀美:〈蔡珠兒的食物書寫──兼論女性食物書寫在知性散文脈絡中的可能性〉,《臺灣文學研究學報》4期,2007年4月,頁139-165。
學位論文
王汶惠:《台灣當代女性作家飲食散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王皖佳:《臺灣飲食文學的類體形構與演變(1980—2011)》,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2年。
甘芝如:《蔡珠兒散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國文學教學碩士論文,2012年。
江浩:《飲食文學範疇的建構:一個社會學式的考察》,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江梅綺:《蘇軾飲食觀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吳昭峰:《蘇軾飲食書寫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8年。
吳翠娟:《《紅燜廚娘》飲食散文藝術研究》,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7年。
林有仁:《蔡珠兒、林金城的飲食書寫及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林明霞:《蔡珠兒飲膳書寫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
林芳蘭:《品味人生—方梓《采采卷耳》析論》,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8年。
林雅瓊:《鄉情、國史、世界觀—論林文月、蔡珠兒及李昂的女性跨國飲食書寫》,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洪汶珀:《臺灣散文的飲食書寫探析:以林文月、蔡珠兒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碩士論文,2010年。
洪珮純:《臺灣當代飲食散文的地誌書寫:以蔡珠兒、焦桐、韓良憶為考察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
洪錦旋:《蔡珠兒紅燜廚娘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胡琝臻:《蔡珠兒散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
徐耀焜:《舌尖與筆尖的對話:台灣當代飲食書寫研究(1949-200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怡秀:《草木為知己—凌拂植物書寫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6年。
陳罄雯:《陳冠學及其散文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如珍:《阿寶與賴青松的新農民書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黃美鳳:《林文月散文飲膳經驗之探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楊育青:《香港與跨文化想像:以梁秉鈞、蔡珠兒的飲食文學為考察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楊惠琴:《台灣當代飲食散文的植物意象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萬金蓮:《詩經農事技術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葉桂君:《陳冠學自然書寫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劉美蘭:《飲食男女相對論:焦桐與蔡珠兒飲食書寫比較研究》,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6年。
劉書甫:《臺灣飲食散文的當代表現》,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蔡方瑜:《笑啗人間滋味── 蔡珠兒散文飲食書寫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0年。
鄭淑娟:《台灣飲食散文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鄭楣潔:《劉克襄糧食書寫研究》,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蕭屹:《關於食物,我們談論的是?:臺灣飲食書寫的文化(1996~2012)》,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賴孟潔:《唐魯孫飲食散文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2006年7月。
謝佳琳:《蔡珠兒的飲食散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謝幸儒:《蔡珠兒及其散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謝舒怡:《蔡珠兒及其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
蘇鵲翹:《臺灣當代飲食文學研究:以後現代與後殖民為論述場域》,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網路資料
Taster 美食加:https://taster.life/
Tina Hsieh:〈永續飲食 X 地方創生:美食新定義〉,NOM Magazine,2019年12月20日,資料來源:https://nommagazine.com/。(2022年1月16日瀏覽)
Yilan美食生活玩家:https://www.yilan.com.tw/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sanchiaoyung.org.tw
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江佩蓉:〈找回故土文化樂當沒有名片的人—張詠捷:海島女兒的文化復興夢〉,《遠見雜誌》,2012年12月10日,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50091。(2021年2月20日瀏覽)
林務局自然保育網: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0429
花蓮縣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s://static.hl.gov.tw/Default.aspx
阿寶-寶蓮園網站:http://www.love-mountain.com/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http://www.selftaughtgourmet.com/
張詠捷:〈台灣風土誌-人情味〉,《中國時報》,2010年6月1日,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00601000836-260115?chdtv。(2021年2月20日瀏覽)
張詠捷:〈那一鍋還沒入口即聞簽香的粥糜〉,《上下游副刊》,2017年11月15日,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304。(2021年2月16日瀏覽)
郭華仁:〈綠色農業與農業的永續經營〉,資料來源: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2014Green%20agriculture.pdf
陳彥鈴:〈蔡珠兒:繆思女神要我耕她腳下那一塊地〉,《博客來閱讀生活誌》,2012年3月8日,資料來源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24。(2021年5月2日瀏覽)
游之穎、詹庭筑:〈臺灣原味―「情人的眼淚」,「鐵」定美味〉,《農政與農情》第301期,2017年7月,資料來源: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6569。(2022年1月2日瀏覽)
焦桐:〈飲食文學〉,引自「文化部臺灣文化工具箱」網站。https://toolkit.culture.tw/literaturetheme_151_21.html?themeId=21。
陽明山國家公園:https://www.ymsnp.gov.tw/
黃旭昇:〈假酸漿葉包小米粽 月桃傳香原民風〉,Central News Agency,2015年6月12日,資料來源: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2753294。(2022年1月18日瀏覽)
楊語芸:〈賴青松開餐廳,要把吃米變流行!「穗穗念」宜蘭深溝開幕,「非米不可」吃出穗穗幸福〉,《上下游副刊》,2020年11月25日,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42256/。(2021年3月21日瀏覽)
臺灣國家公園:https://np.cpami.gov.tw/
蔡佳敏譯;曾依璇核稿:〈全球最佳餐廳榜常客 Noma熬12年終摘米其林三星〉,《中央通訊社》,2021年9月14日,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9140204.aspx(2021年10月17瀏覽)
EL Bulli:https://elbullifoundation.com/
MATHILDE BOURGE:〈4 Chefs on Cooking Carte Blanche〉,13 December, 2017,《FDL+》,資料來源:https://www.finedininglovers.com/article/4-chefs-cooking-carte-blanche(2021年10月17瀏覽)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NOWLEDGE PLATFORM: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