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淑貞
Ho, Shu-Chen
論文名稱: 獨舞.敘勢—何淑貞水墨創作論述
Arabesque Dancing-The Discourse on Ink Painting Artistic Creation by Shu-Chen Ho
指導教授: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口試委員: 孫翼華
Sun, Yi-Hua
吳恭瑞
WU, KUNG-JUI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口試日期: 2022/07/2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istic Cre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3
中文關鍵詞: 獨舞存有水墨創作動勢
英文關鍵詞: Solo Dance, Being, Ink Painting, Moment
研究方法: 文獻探討分析圖像分析形式研究材料研究文化研究存在研究創作實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17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9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舞蹈是一種「時空藝術」,在節拍與韻律表現的動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力」,力量在活動創造了空間美,打破身體的界線,讓流暢的動作傳達了點、線、面的影像,舞蹈利用身體傳達了充滿幻想的空間,與繪畫的視覺裝飾性相同,有著線條、塊面的空間佈局。獨舞姿態的凝結空間表現在「表情藝術」 中產生了動態的感染力,實現了圖案在平面上無法達到的運動趨勢,就像任何藝術一樣,透過感知表現著人類的種種情感特徵,也就是「內在聲音」,它傳達了一種概念 (conception),是感情、情緒還有其他屬於主觀藝術經驗的形成和消逝的概念,也是對於生存經驗與內在感受的表徵。
    本研究分為六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內容為研究動機、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自我觀想的身心關係,從生命觀注、身體自覺到意境的聯想。第三章從獨舞的生命動勢、舞蹈心理特質到視覺感染力的描寫。第四章創作與實踐,透過理念思維和形式技法說明。第五章作品解析,從整體創作到個別分析。第六章結論從回顧與展望來激發自我成長的方向。
    從《共存》、《存有.空間》《流放.泰詩》三個系列,由獨舞精神性出發,探討身體動勢與敘事的創作,總計完成37件作品,期許在創作實踐上有更多表現的存在價值。

    Dance is a kind of "art of time and space".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of movements in rhythm and rhythm is "force". Strength creates space beauty in activities, breaks the boundaries of the body, and allows smooth movements to convey points, lines and planes. The dancer uses the body to convey a space full of fantasy, which is the same as the visual decoration of painting, with a spatial layout of lines and blocks. The condensed space of the solo gesture has a dynamic appeal in the "Expression Art", realizing the movement trend that the pattern cannot achieve on the plane. Like any art, it expresses various human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perception, that is, " "Inner Voice", which conveys a conception of feelings, emotions, and other concepts of the formation and disappearance of subjective artistic experience, as well as a representation of living experience and inner feelings.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Chapter 1 is introduction, the content is research motivation,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Chapter 2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 and body in self-contemplation, from life contemplation, body consciousness to the associ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Chapter 3 describes the life momentum of solo danc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ance and the visual appeal. Chapter 4 is the creation and practice, which is explained through conceptual thinking and formal techniques. Chapter 5 is the analysis of works, from overall creation to individual analysis. Chapter 6 Conclusion From retrospect and outlook to stimulate the direction of self-growth.
    From "Coexistence" and "Existence. Space" "Exile. Poetry" start from the spirituality of solo dance and explore the creation of body dynamics and narrative. A total of 37 works have been completed, with a total size of 143 square feet. It is expected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existence value in the creative practi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自我觀想的身心關係 11 第一節 生命經驗關注 11 第二節 意境聯想狀態 14 第三節 感知的轉化世界 18 第三章 獨舞的生命動勢 25 第一節 舞蹈的精神 25 第二節 獨舞的心理特質 30 第三節 視覺感染力 34 第四章 創作與實踐 45 第一節 創作理念與構思 45 第二節 創作方法與模式 50 第三節 創作解析與步驟 58 第五章 作品解析 65 第一節 整體作品總覽 65 第二節 個別作品解析 69 第六章 結論 97 第一節 創作書寫記錄 97 第二節 展望 98 參考書目 101

    一、專書:
    王家誠,《馬白水繪畫藝術之研究—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臺中市:省美術館,1993。
    加達默爾,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市:時報,1993,頁499。
    台灣創價學會文化總局,《融匯中西.彩墨巨擘:馬白水110年回顧》,創價文教基金會,2020。
    朱立人主編,《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舞蹈美學卷》,臺北市:洪葉,1994。
    朱立元主編,《美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2010。
    何政廣主編,曾玉萍撰文《超現實女性主義畫家:費妮》,臺北市:藝術家,2019。
    李可染,《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
    李曉、曾遂今,《玩美中國—圖解中國藝術史》,臺中市:好讀,2008。
    紅糖美學,《國之色 中國傳統色彩搭配圖鑑》,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9。
    胡賽爾 (Husserliana) 著;黃文宏譯注,《現象學的觀念》,新竹市:清大,2017。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臺灣學生,1966。
    席慕蓉,《彩墨.千山.馬白水》,臺北市:雄獅,2004。
    陳才崑,《飄瀟孤飛雁:陳朝寶藝術軌跡剖析》,臺北市:漢藝色研,1993。
    陳政彥,《臺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臺北市:萬卷樓,2011。
    陳榮華,《海德格 『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7。
    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著;呂澎譯,《論藝術裡的精神》,臺北市;丹青圖書,1987。
    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著;吳瑪俐譯,《藝術的精神性》,臺北市:藝術圖書,1985。
    曹諾,《美術構圖例釋》,臺南:大孚書局,1993。
    莊連東,《島嶼.臺灣.彰化情—2022莊連東彩墨創作展專輯》,臺中市:百佳,2022。
    彭吉象,《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臺北市:淑馨,1992。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臺北市:書林,2011。
    馮其庸,《中國藝術百科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鄭惠美,《一泉活水——陳其寬》,新北市:INK印刻,2006。
    潘襎,《臺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 陳其寬—東西美術交會的水墨畫先知》,臺北市:藝術家,2007。
    簡政珍,《放逐詩學:臺灣放逐文學初探》,臺北市:聯合,2003。
    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 (Rabindranath Tagore) 作;徐翰林譯,《泰戈爾的詩》,臺北市:海鴿,2019。
    騰守堯,《審美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6。
    Caws,Kuenzli.Raaberg 編;林明澤、羅秀芝譯,《超現實主義與女人》,臺北市:遠流,1995。
    Cathy A. Malchiodi 著;朱惠瓊譯,《藝術治療:自我工作手冊》,臺北市:麥格羅希爾,2012。
    Kathryn Woodward 編;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新北市:韋伯,2006。
    Lynda Nead 著;侯宜人譯,《女性裸體》,臺北市:遠流,1995。
    Oliver Sacks 著;孫秀惠譯,《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臺北市:天下文化,1996。
    Renato Poggioli 著;張心龍譯,《前衛藝術的理論》,臺北市:遠流,1992。
    Wolf-Dieter Dube著;吳介禎,吳介祥譯,《表現主義》,臺北市:遠流,1999。

    二、論文:
    邱文仕,《邱文仕人物畫空間構成創作論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7。
    洪美玲,《陳其寬藝術創作之線條與墨韻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2。
    鄭潔妤,《同化心境—鄭潔妤水墨創作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水墨組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1。
    盧瑞珽等編輯,《百年春風-臺灣近代書畫教育典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傅狷夫書畫學會,2021。

    三、網站連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站連結:https://iccie.tw/q/%E8%9E%8D%E6%B7%B7,2022-3-10閱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站連結:https://is.gd/2IK1Ah ,2022-3-10閱覽。
    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連結: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3364176/,2022-3-12閱覽。
    許芳宜舞作,《我心我行》,https://is.gd/B06P7a,2022-3-12閱覽。
    彩通色彩系統供應商,網站連結:https://www.pantone.com/hk/tc/,2022-3-17閱覽。
    易學網:易經中常見的占辭,https://is.gd/4IO14r,2022-3-19閱覽。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https://www.cwb.gov.tw/V8/C/,2022-3-19閱覽。
    維基百科:https://is.gd/cyKSbK,2022-4-18閱覽。
    久石讓網路訪談影片,網路連結:https://is.gd/01PnFo,2022-4-10閱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