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郎咏恩 Lang Yung En |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期臺灣地方病的調查與防治--以肺吸蟲病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吳文星
Wu, Wen-Hs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6 |
中文關鍵詞: | 地方病 、人體寄生蟲學 、肺吸蟲病 、衛氏肺吸蟲 、衛生 、熱帶醫學 |
英文關鍵詞: | Endemic Disease, Human Helminthlogy, Paragonimiasis, Lung Fluke, Hygiene, Tropical Medicin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56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本明治維新後,受歐美近代化的影響甚深。在疾病的防治上,以預防和治療作為兩大核心。政府當局透過全面的調查來掌握疾病傳染的情形,再由學界投入研究、了解病因,最後由政府制定相關防治政策。官學互動密切,實為一大特色。同時,強調公共衛生的重要性,重視預防勝於治療,因此透過改善衛生,來降低疾病傳染的可能。為了有效落實衛生政策,而展開全面的衛生教育,透過各種方式影響民眾,以建立現代衛生觀念為主要目標。這樣的模式,成為日本醫療衛生近代化的主軸。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亦受到日本近代化的影響。在面對臺灣未知的風土疾病上,臺灣總督府極為倚重醫學研究者,透過各式的調查、實驗與研究,充分了解各疾病的病因、病源與傳染方式,以求快速地掌握病情,展開對策,遏止疫病的擴大傳染。
本論文以肺吸蟲病(Paragonimiasis)作為探討主題,以其作為代表來觀察臺灣地方病調查與防治的過程及其成效,藉以凸顯地方病防治對策上因地制宜之特性。由於肺吸蟲病是日治時期少數因確切掌握感染原因與傳染途徑而有明確防治對策之疾病,因此從肺吸蟲病罹患的消長進行分析,有助於瞭解官方、民間、醫學界在臺灣衛生改善與疾病防治事業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他們的互動關係。
在疾病防治上,總督府極重視基礎醫學的研究,並且與研究者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使雙方能夠針對不同疾病,有效率地展開行動,加以預防、治療及撲滅該疾病。在肺吸蟲病的調查上,研究者很早就指出新竹地區是肺吸蟲病的主要流行區,研究者以新竹為主要研究地點,積極地展開肺吸蟲的發育史及傳染途徑研究。在經過一連串的調查、假設、實驗與研究後,1915年中川幸庵終於解開謎團,找到肺吸蟲的第二中間宿主。由於寄生蟲病防治上,釐清傳染途徑是有效預防的關鍵要素,因此這項發現對於爾後的肺吸蟲防治實有莫大貢獻;此舉大大振奮臺灣研究群,因而展開臺灣肺吸蟲研究熱潮。在更加積極的調查與研究下,很快的肺吸蟲的發育史與感染途徑便被醫學界掌握。肺吸蟲病的預防對策就此被確立:禁止生食淡水蟹,同時禁止飲用生水。
台灣總督府除了用政府強制力來使民眾遵守相關對策外,亦透過各種方式來推廣衛生教育,強化民眾衛生觀念。《臺灣日日新報》積極的報導刊載各項肺吸蟲研究的新成果,使民眾對肺吸蟲病有相當的熟悉,並且能在第一時間掌握預防要點。而流行地中心的新竹,更是透過衛生講話或學校教師推廣,來強化當地民眾衛生概念。透過這些努力,肺吸蟲病的感染率有效地逐年下降,大部分地區的感染率都能控制到1%以下;少部分地區仍舊流行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徹底落實禁食生蟹的預防方法,其中又以住在新竹山地的原住民族感染較為嚴重。可見民眾衛生思想的與時俱進,是疾病能否有效防遏的主要關鍵。
在學術研究上,1920年代以後參與研究肺吸蟲的人數大幅增加。研究者紛紛以自身熟悉的學科背景切入,針對肺吸蟲所引起的各式症狀展開實驗,尋求治療方式;同時不同學科的攜手合作,也使這段時間的研究成果有更豐富的面貌。可以說,日治時期臺灣的肺吸蟲研究不管在基礎研究或應用上,都有其重要性。
此外,由教授指導學生共同完成論文,也是此一時期研究上的一個特色,顯見臺灣醫學界已有能力培育新生代研究者,並且發展出有影響力的學術社群,使相關研究得以蓬勃發展;而這些人才,恰恰成為戰後台灣寄生蟲學病防治上的生力軍。
Japan modernized very well after the Meiji Restoration, influenced by European and American systems. The Imperial Japanese focused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Comprehensive government programs sought to stop the spread of diseases through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etiology, and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prevention policies.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worked closely together. In order to improve public health, it was determined that preventative measures would best help reduce the spread of diseas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se policies,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means was us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odernizing medical and sanitary standards, this was the centerpiece of Japa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medical system.
Taiwan under the rule of Imperial Japan benefited from this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face endemic diseases, Taiwan’s governing body relied heavily on medical professionals, who then went through all sorts of research and experiment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etiology of various diseases, pathogens, and mode of transmission. This would help quickly grasp the severity of health issues, and to come up with quick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curb infection. This thesis focuses Paragonimiasis to highlight Taiwan’s local endemic diseases and the process to control outbreaks and its outcome, so a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 accordingly.
In term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Governor of Taiwa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basic medical research and maintained good interaction with researchers, enabling both sides to work efficiently together to prevent, treat, and combat the disease. On the research of Paragonimiasis, researchers long noticed that the endemic centered around Hsinchu. They used Hsinchu as a main study site and in 1915 Nakagawa(中川幸庵)finally solved the secondary alternate life cycle of Paragonimus parasite which enabled a way to stop the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established; the eating of certain freshwater crabs became prohibited, and drinking unboiled water was banned.
The Governor of Taiwan not only used force to get the populace to follow the new rules, but also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mean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 awareness. Taiwan Nichinichi newspaper reported positive developments in Paragonimus and so the parasite became quite familiar to people, and for the first time helped prevent the growth of the disease.
Given that the Paragonimus disease centered in Hsinchu, announcements at schools and public spaces reinforced public health concepts in the area. Through these efforts, Paragonimus infection effectively decreased in most areas to below 1% of the populace. There was an excepti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 among Hsinchu Aborigines, where prevention methods, such as to not eat raw crab, was not fully implemented for various reasons. The system’s key was making the disease aware in the public mind and to have the public active in preventing the disease.
In the 1920’s, significant strides were made on the research of Paragonimus. Like its namesake, Paragonimus covered so many medical areas so medical researchers of various differentiating fields and disciplines collaborated to combat this disease. During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era, whether it was basic research to the application of cures, the entire process was treated importantly. Professors of the time would co-author their papers alongside the students who they trained, and this brought a lot more people into the fold of researching Paragonimus. The result was clear; it nurtured a new generation of local Taiwanese medical researchers, who after World War II, became the forefront of parasitological disease prevention in Taiwan.
一、一般史料
1. Epidemiology of Diseases of Naval Importance in Formosa - Bureau of Medicine and Surgery, Navy Department, Washington DC, 1944.
2. Civil Affairs Handbook, Public Health in the Japanese Empire, War Department, November 1944.
3.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報》,1897-1942。
4.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藏。
5.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官報》,1942-1945。
6.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1902-1942。
7.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統計書明治30-昭和17》,臺北:該府,1897-1944。
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衛生調查書第十輯:實地調查の二疾病篇》,臺北:臺灣總督府,1931。
9.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昭和十年版臺灣の衛生》,臺北:該課,1935。
10.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昭和十二年版臺灣の衛生》,臺北:該課,1937。
11.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昭和十四年版臺灣の衛生》,臺北:該課,1939。
12.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衛生課,《臺灣衛生法規》,臺北:高橋利吉,1900。
13.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臺灣衛生要覽》,臺北:該課,1932。
14. 臺灣公醫會編,《臺灣の衛生狀態》,臺北:臺灣公醫會,1910。
15.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治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1945。
16. 臺灣醫學會,《臺灣衛生概要》,臺北:該會,1913。
17.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大正五年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
18. 臺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委員會編,《臺灣ニ於ケル地方病分布調査第一回報告》。
19. 臺中州警務部衛生課,《臺中州保健衛生調查書-第一回乃至第十二回綜合表》臺中:臺中州警務部衛生課,1933。
20. 〈體性及調查地別寄生蟲卵保有及非保有者〉,《新竹州保健衛生調查書綜合表》,新竹:新竹州,1934。
21.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印,《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
22. 內務省衛生局編,《人體寄生蟲病調查概況》,東京:內務省衛生局,1918。
23. 高雄州衛生課編,《高雄州衛生組合指導要項》,高雄:高雄州衛生課,1939。
24. 臺灣地方病與傳染病調查委員會編,《本島醫生ノ慣用スル疾病ノ稱呼ト普通病名トノ對照調查》,臺北:臺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委員會,1906。
25. 台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編,《蕃俗一斑》,臺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1916。
26. 羽鳥重郎,《十二指腸蟲病調查報告》,臺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01。
27. 《臺灣人口動態統計》,臺北:台灣總督府,1906-1915。
二、 報紙及雜誌
1. 《社會事業の友》,第1-160號,1928-1942。
2. 《臺灣醫學會雜誌》第1-481號,1902-1945。
3.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149號,1917-1929。
4. 《臺灣警察時報》第110-334號,1930-1943。
5. 《臺灣日日新報》第1-15776號,1898-1944。
6. 《臺灣民報》第1-305號,1923-1930。
7. 《臺灣時報》
三、時人著作
1. 國府小平,《臺灣衛生制度》,臺北:尾阪出版部,1911。
2. 臺灣軍軍醫部編纂,《熱帶衛生竝熱帶病提要》 ,臺北:臺灣軍軍醫部,1922。
3. 小田俊郎、富士貞吉、高橋信吉、森下薰,《熱帶醫學提要》,日本:日本一書出版株式會社,1944。
4. 湯淺洗身編,《醫制發布五十年紀念日本醫事大鑑》,東京:日本醫事大鑑刊行會,1927。
5. 藤井尚久編,《醫學文化年表》,東京:日新書院,1942。
6. 中野操編,《皇國醫事大年表》,東京:南江堂,1942。
7. 丸山芳登,《日本領時代に遺した臺灣の醫事衛生業績》,橫濱:丸山芳登,1957。
8. 大園市藏,《臺灣始政四十年史》,臺北:日本殖民地批判社,1935。
9. 大園市藏編纂,《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
10. 加藤卯吉,《臺灣豫防衛生概觀》,臺北:加藤卯吉,1935。
11. 水野遵,《臺灣征番記》,臺北:臺灣大路會,1930。
12. 愛德華 豪士,《征臺紀事:牡丹社事件始末》,臺北:臺灣書房,2008。
13. 落合泰藏,《明治七年征蠻醫誌》,日本軍醫部,1887。
14. 《臺灣事情 創刊版》,1916。
15. 長野純藏,《臺灣に於ける十年》,日本:長野純藏自發,1910。
16. 《黃旺成先生日記》
17. 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臺灣醫學五十年》,臺北:前衛,1995。
18. 橫川定、森下薰,《最新人體寄生蟲學提要》東京:吐鳳堂,1941。
19. 中川幸庵,《臺灣ニ於ケル肺二口蟲病調查報告》,《東京醫學會雜誌》第29卷第10號。東京:東京醫學會,1915。
20. 中川幸庵,《肺「ヂストマ」ノ研究》,日新醫學第五年第四號,1915。
21. 橫川定,《肺「チストマ」の研究》,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
22. 目黑五郎、江廷遠共著,《現行保甲制度叢書》,臺中:保假制度叢書普及所,1936。
23. 宮入慶之助,《寄生蟲病及地方病預防》,日本:內務省衛生局,1919。
24. 南溟會編,《橫川博士追悼誌》,日本:南溟會,1957。
25. 三甫島登,《臺灣小公學校最新理科講義 下》,臺灣:臺灣子供世界社,1930。
26. 丸山芳登,《台灣の衛生事情と其保健生活法》,臺北:杉田書店,1929。
四、近人專著
(一)專書
1. Grove, David I. “A History of Human Helminthology”. CAB International, Wallingford, United Kingdom, 1990.
2.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1992。
3. 陳勝崑,《中國疾病史》,臺北:橘井,1992。
4. 謝博生,《現代醫學在臺灣—臺灣醫學會百年見證》,臺北:臺大醫學院,2001。
5. 鄭志敏輯錄,《日治時期〈臺灣民報〉醫藥衛生史料輯錄》,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4。
6. 朱真一,《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7. 董宜秋,《帝國與便所—日治時期臺灣便所興建及污物處理》臺北:臺灣書房,2005年。
8. 王敏東,《影響臺灣醫學的日本人:日治時期各科之領導者》臺北:橘井文化,2011年。
9. 張秀蓉編著,《日治臺灣醫療公衛50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12年。
(二)學位論文
1.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1895-192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2. 賴郁雯,〈日治時期臺灣的衛生研究—以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3. 蘇芳玉,〈清末洋人在臺灣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4.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國力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
5. 中山善史,〈日治初期臺灣地方衛生行政—以衛生組合為中心探討〉,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2006。
6. 丁文惠,〈日治時期臺灣瘧疾防遏政策〉,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7. 黃姿維,〈植民地時代(1895∼1945)における臺湾食文化の変遷-日常生活の飲食衛生を中心に―〉,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8. 孫偉恩,〈日治前期臺灣主要防疫策略之統治意涵〉,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9. 張純芳,〈「內地人的恥辱」:日治時期臺灣傷寒之討論與防治〉,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10. 李佳卉,〈日治時期臺灣「污物」處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11. 林正倫,〈日治時期行政法規下的防疫工作—以法定傳染病為中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12. 魏嘉弘,〈日治時期臺灣「亞洲型霍亂」之研究(1895-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12。
13. 陳宜君,〈製作健康兒童—日治時期臺灣學校衛生事業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14. 鈴木哲造,〈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之研究―以醫師之培育與結構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14。
15.
(三)單篇論文
1. 呂明純,〈明治後期日本與臺灣之鼠疫與防治(1894-1911)〉,《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第44期,2006。
2. 村越一哲〈農村保健衛生實地調查の計画過程—部會と各部聯合主查會の役割を中心として〉
3. 沈佳姍,〈日治時期臺灣細菌性免疫醫學發展之研究—從中央研究機構的制度面考察〉,《臺灣學研究》第13期,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2。
4. 范燕秋,〈日治前期臺灣公共衛生之形成(1895─1920):一種制度面的觀察〉,《思與言》,33:2,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95。
5. 范燕秋,〈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臺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7:3,臺北,新史學雜誌社,1996。
6. 張素玢,〈蟲蟲戰爭:海人草與臺灣寄生蟲防治(1921-1945)〉,收於范燕秋主編,《多元鑲嵌與創造轉化—臺灣公共衛生百年史》,臺北:遠流,2011。
7. 許錫慶,〈日治時期在臺防疫工作之序幕戰—明治二十九年(1896)之鼠疫流行始末〉,《臺灣文獻》50:2,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99。
8. 郭文華,〈臺灣醫療史研究的回顧──以學術脈絡為中心的探討〉,《臺灣史料研究》,第八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6。
9. 鈴木哲造,〈日治初期臺灣衛生政策之展開—以「公醫報告」之分析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7期,臺北:臺師大歷史系,2007。
10. 劉士永,〈1930年代以前日治時期臺灣醫學的特質〉,《臺灣史研究》4:1,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11. 劉士永,〈「清潔」、「衛生」到「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1,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12. 劉士永,〈日本對臺灣的殖民醫學〉,《科學人》,21期,2003。
13. 劉士永,〈從血絲蟲到瘧原蟲:從風土病類型轉移看臺灣西部平原之開發〉,收於王利華編,《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衛生》,北京:三聯書店,2007。
14. 劉翠溶、劉士永,〈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臺灣史研究》4: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15. 劉翠溶、劉士永、顧雅文,〈以寄生蟲病做為二十世紀臺灣環境變遷的一項指標:初步探討〉,收於劉翠溶主編《自然與人為互動:環境史研究的視角》,臺北:聯經,2008。
16. 蔡素貞,〈鼠疫與臺灣中西醫的消長〉,《臺北文獻》直字第164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8。
17. 戴文鋒,〈《海關醫報》與清末臺灣開港地區的疾病〉,《思與言》33:2,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