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忠讓 |
---|---|
論文名稱: |
大專聽障生人際行為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 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
指導教授: | 林幸台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復健諮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3 |
中文關鍵詞: | 大專聽障生 、人際行為 、生活品質 |
英文關鍵詞: |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interpersonal behavior, quality of lif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04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想瞭解大專聽障生人際行為和生活品質的現況,並分析大專聽障生個人背景變項、人際行為和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探討這些變項對其生活品質的預測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其有助於聽障生、學校、家庭、社會福利行政單位或其他相關研究工作者對於大專聽障生的輔導或安置等,提供後續研究的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邀請台灣地區29所大專校院之資源教室,研究對象為大專聽障生採取方便取樣,共有159份有效問卷。研究工具為「基本資料」、「人際行為量表」和「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依據問卷回收資料與統計結果所得,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多元迴歸,將本研究的主要發現簡述如下:
一、目前大專聽障生在人際行為上,其關係量尺和肯定量尺平均數高於與一般生常模團體。
二、不同家庭經濟之大專聽障生在人際行為上有顯著差異,大專聽障生家庭經濟狀況較不佳,則其人際行為表現較不佳。
三、大專聽障生在生活品質因就讀地區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北部地區生活品質情形上比就讀南部地區感受較好。
四、大專聽障生在生活品質因就讀校制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就讀大學之生活品質低於技術學院之生活品質分數。
五、大專聽障生在生活品質因就讀溝通方式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使用單純口語之生活品質高於使用綜合溝通之生活品質分數。
六、大專聽障生的生活品質因其家庭互動程度、家庭經濟狀況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結果顯示,清寒以下之聽障生家庭其生活品質滿意度較不佳。
七、人際行為各層面與生活品質各層面的相關,皆達相關顯著。
八、就讀地區、家庭互動關係、家庭經濟狀況、人際行為之肯定量尺能有效預測其生活品質。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help counsel and arrange the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and relative school, families, social welfare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research workers’ future studies.
The study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hich invites 29 resource rooms of college in Taiwan. Research objects are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samples is 159.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Basic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Interpersonal Behavior Survey, WHOQOL-BREF. According to the data on questionnaires 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The collected responses of participants a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one 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etc. The main findings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1.Mean of the relationship scales and assertiveness scales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is higher than norm groups in interpersonal behavior.
2.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in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between family economy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The college students with poor family economy show poor performance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3.Ther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about school district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The mean of northern region is better than southern region in the quality of life.
4.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about university system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The mean of attended university is lower t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the quality of life.
5.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about communi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The mean of using simple spoken language is higher th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in the quality of life.
6.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about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family economy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Satisfacti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under the poor family is worse.
7.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8.School district, family interactions, family economy, and assertiveness scales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survey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中文文獻
丁秀雄(1992)。聽覺障礙兒童人格特質之探討。特教園丁,3,26-27。
內政部(2013)。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臺北市:內政部。
王天苗 (1993)。心智發展障礙兒童家庭需要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73-90。
王拔群、洪朝明、陳雅惠 ( 2007 )。混合性聽力障礙病人生活品質調查。輔仁醫學期刊,5(1),27-34。
王振德 (1997)。肢體殘障學生的心理適應與輔導策略。大專院校資源教室輔導手冊-邁向公元2001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石艾薇(2010)。使用行動短訊強化聽障大學生之學習成效與社會網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朱瑞嵐(2012)。運用敘事取向藝術心理治療增進聽覺障礙大學生人際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金針(2009)。弱勢學生的心理特質與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282,30-34。
何華國(2000)。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五南。
何慧玥(1993)。大專聽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佳珍、林秋菊 (1997)。生活品質的概念分析。榮總護理,14(1),102-106。
吳怡禎(2004)。國中聽障生自我概念、家庭氣氛與其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武典、王天苗、Retish (1987)。殘障兒童與家庭交互影響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28。
吳武典、張正芬、盧台華、蔡崇建(1991)。殘障學生對「無障礙校園環境」之需求評估。特殊教育研究學刊,7,23-41。
巫宜靜(2007)。同儕教導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
李毓貞 ( 2006 )。聽覺障礙學生社會心理問題與介入。雄中學報,9,165-173。
邢敏華(1996)。聽覺障礙學生不良適應行為的輔導-理論與實際問題之探討。學生輔導,47,50-61。
邢敏華(2001)。融合教育趨勢下聽覺障礙學生的教育問題探討。特教園丁,16(4),46-50。
邢敏華(2005)。我對聽障生「最少限制環境」與「聾文化」的看法。特教園丁,9(4),35-38。
林宏熾(1998)。以生活素質為指標評估轉銜服務之探討。特教園丁,14 (3),17-21。
林宏熾(1999)。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臺北:五南。
林宏熾、黃湘儀 ( 2005 )。高中職聽覺障礙學生一般轉銜技能發展現況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學報,36(2),1-32。
林秀奇(2007)。聽覺障礙者心理社會適應。聽障教育,6:29-33。
林秀卿、于普華(2007)。聽力障礙者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澄清醫護 管理雜誌,3(1),18-26。
林坤燦、羅清水(2008)。臺灣地區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對資源教室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7,99-128。
林坤燦、羅清水、邱瀞瑩(2008)。臺灣地區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休退學現況調查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0,1-19。
林玟吟 (2008)。啟聰學校高職聽障生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林芝妘 (2013)。屏東縣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昱廷(2007)。淺談「心理諮商」對高中職聽障巡迴輔導的重要性。聲暉雙月刊,78(13),6-10。
林昱廷(2008)。探討中學階段聽障生的人格發展危機。聲暉雙月刊,80(14),10-15。
林真平、陳靜江(2003)。身心障礙大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之探討。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5,143-162。
林純惠(2008)。增進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人際關係之策略應用,東華大學教育學院特教通訊,40,27-31。
林敬修(2010)。一般與身心障礙大學生的個人、家庭及學校經驗因素對學習成果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寶貴(1994)。聽覺障礙教育與復健。臺北:五南。
林寶貴 (2002)。語言障礙與矯治。臺北:五南。
邵慧綺(2005)。聽障大學生的心理社會適應歷程。聽障教育年刊,4,33-37。
姚開屏 (2002)。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之發展與應用。臺灣醫學,6(3),193-200。
柯永河、林幸台、張小鳳(1997)。人際行為量表。臺北:心理
洪宜昀(2001)。大學聽覺及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洪贊發 (2013)。社群網站人際關係、社群認同、需求滿足對忠誠度之影響研究-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胡永崇 (2000)。聽覺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97-146。臺北:心理。
范幸玲、胡芳如、洪梅紅 (2011)。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生活品質之研究。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學報,135-160。
唐紀絮、林宏熾 、林金定 、陳英進、羅淑珍 、簡言軒 (2005)。特殊幼兒家庭生活品質測量工具之發展-臺灣經驗。身心障礙研究,3(1),33-53。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涂文秀(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耿仕榮(2007)。肢體障礙者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生活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美和技術學院,屏東縣。
張春興 (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英鵬(2000)。身心障礙大專學生之生活品質訪談分析。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篇印:e世代特殊教育。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233-249。
張統偉(2000)。由情緒輔導方案探討身心障礙大學生同儕關係情緒覺察、認知思考及行為因應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張蓓莉 (1999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張蓓莉(2000)。聽覺障礙學生輔導手冊。臺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張蓓莉(2003)。聽覺障礙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聽障教育,2,7-19。
張學善、林旻良、葉淑文 (2010)。大學生情緒智慧、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關係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2 (2),1-25。
張瓊文 (2001)。聽覺障礙者的社會適應現況與問題。教師之友,42(4),9-16。
教育部 (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及鑑定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13)。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招收及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14)。特殊教育通報網。(http://www.set.edu.tw/)。
教育部(2012)。特殊教育法。臺北:教育部。
許天威、蕭金土、吳訓生、林和姻、陳亭予(2002)。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59-198。
許雅惠(2009)。大專院校身心障礙學生依附內在運作模式與人際衝突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特殊教育學刊,34(2),27-46。
郭怡廷(2011)。聽覺障礙者大學生活中的同儕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郭俊弘(2007)。聽覺障礙學生在融合教育環境之探究。聲暉雙月刊,77(13),6-16。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英昭 (1992)。企業員工之自我概念、溝通憂懼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景圓、董旭英 (2006)。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181-201。
陳靜惠(1994)。國民中學聽覺障礙學生之自我概念與家庭因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騏龍 (2000)。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麗如 (2008b)。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生活困擾與資源運用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3),25-54。
陳麗如(2008a)。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轉銜生活與轉銜行為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報,28,57-96。
曾智敏 (2004)。聽障教育的「融合」問題。特教園丁,20(1),21-25。
游梓翔、劉文英、廖婉如譯(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雙葉。
黃文信(2004)。讀話併用國語口手標音法對國小聽障學生即時語言接受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黃志雄、楊在珍(2002)。身心障礙兒童家庭支持的實施與成效-以班級為本位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1-112。
黃招換(1997)。生活可以更有意義、生命可以更有尊嚴—談身心障礙成人的需求與服務策略。社會建設,97,32-40。
黃培文、吳孟珊 (2009)。自我效能、家庭支持、學校支持、職場支持對聽覺障礙者職業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婷婷(2005)。永不止息的自我征戰』聽障者/聾人求學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瑞珍、楊慧敏、林儒倪(1989)。臺北市高中(職)聽覺障礙學生自我觀念特質之分析與比較。特殊教育學報,4,305-326。
楊瑞文(2001)。國民中學教師對聽覺障礙學生融合教育的認知與支持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萬明美、張照明、陳麗君(1999)。大學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大學同儕對其適應度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2,1-40。
葉芃 (2008)。田徑聽障選手訓練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詹秀葉 (1999)。兒童人際經驗意義化研究-以被拒絕情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劉玉華(2004)。以全人教育觀來看大學生壓力源及壓力因應之模式。實踐大學通識論叢,2004(2),66-82。
劉殿楨(2004)。常見的聽力障礙-傳導型聽障。健康世界,222,93-95。
劉錫吾 (1994)。肢障學生社會技巧訓練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潘正德(1996)。大一新生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學業成績的關係暨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原學報,24(2),35-51。
蔡文標 (2001)。身心障礙者生活品質之涵意與評量。中等教育,52,156-70。
鄭佩芬(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揚智文化。
蕭金土(2000)。聽覺障礙。在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第八章)。臺北:五南。
謝欣惠(2010)。比較大專院校聽障生與聽生友誼經驗之對偶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鍾書得(1997)。臺北巿高職聽障學生休閒活動及其影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瑾瑜(2006)。成年聽覺障礙者休閒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韓福榮 (2013)。臺灣地區聽覺障礙社會參與因素之研究摘要報告。聲暉季刊,19(1),7-16。
顏柏霖(2010)。Facebook 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顏倩霞 (2004)。大學視障學生生活品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英文文獻
Blanton, R. L., & Nunnally, J. C. (1964). Evaluational language processes in the deaf. Psychological Reports, 15, 891-894.
Cowen, S., Vogel, S. A., & Adelman, P. B. (Eds.) (1993). Success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New York, NY: Slromger-Verlag.
Derlega, V. J., & Janda, L. H. (1981).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 adjustment.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Fox, L., Vaughn B. J., Wyatte, M. L., & Dunlap, G. (2002). We can’t expect other people to understand: Family perspectives on problem behavior. Exceptional Children, 68, 437-450.
Hindley, P. A. (2005).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deaf children. Current Paediatrics, 15, 114-119.
Holzinger, D., Sattel, H., Fellinger, J., & Laucht, M. (2008).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in deaf pupils. Europe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17, 414-423.
Kessler Poole, V. L. (1992). The social reference group as a correlate to selected dimensions of self-perception in a sample of deaf adolesc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Kluwin, T. N. (1999). Coteaching deaf and hearing students: Research on social integration.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4(4), 339-344.
Lin, H. C. (2000). Quality of life of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in Taiwan. In K. D. Keith & R. L. Schalock, (Eds.),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on quality of life (pp. 205-218).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Luetke-Stahlman, B. (1998). Providing the support services needs by students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3(5), 388-391.
Meeberg, G. A. (1993). Quality of life: A concept analysi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8(1), 32-38.
Newcomb, T. M. (1953).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acts. Psychological Review, 60, 393-404.
Oblowitz, N., Green, L. & Heyns, I. (1991). A self-concept scale for the hearing-impaired. Volta Review, 93(1), 19-29.
Ridgeway, S. (1998). A deaf personality? In S. Gregory, P. Knight, W. McCracken, S. Powers. & L. Watson, (Eds.), Issues in deaf education (pp. 12-19). London: David Fulton.
Schalock, R. L. (2004). The concept of quality of life: What we know and do not know.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48, 203-216.
Schlesinger, H., & Meadow, K. (1972). Sound and sign: Childhood deafness and mental health.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tacey, P. C., Fortnum, H. M., Barton, G. R., & Summerfield, A. Q. (2006).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in the United Kingdom, I: Auditory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Skills,Educational Achievem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Cochlear Implantation. Ear & Hearing, 27(2), 161-186.
Schoenwald-Oberbeck, B. (1984). A communication program for enhancing interaction in families with a hearing-inpare child.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29(4), 362-369.
Stehle, J. A. (1996). Attitudinal changes of the hearing toward the deaf. http:// www.psych.mwse.edu/research/ psy302. html
Tambs, K., Loeb, M., & Kvam, M. H., (2008). Self-esteem and satisfaction with life of deaf and hard-of-hearing people—a resource-oriented approach to identity work.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13(2), 278-300.
Timmons, V., & Brown, R. I. (1997). Quality of life: Issues for children with handicaps. In R. L. Schalock & G. N. Siperstein, (Eds.), Quality of life: volume Ⅱ application to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pp. 183-199).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