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智偉
論文名稱: 戰爭、回憶與政治-戰後台灣本省籍人士的戰爭書寫
指導教授: 張瑞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1
中文關鍵詞: 二次大戰台灣文學文本認同口述歷史台籍日本兵集體記憶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66下載:3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論文主要處理二次大戰後,台灣社會內本省籍人士-包括作家和實際參與二次大戰(以及國共內戰)的參戰人員,他們在戰後透過文學作品(小說)和口述歷史(訪談錄、回憶錄等)的方式傳達戰爭經驗時,其中所蘊含的對戰爭詮釋意義轉變以及包含文學、歷史文本與外在社會互動所產生內在、結構上變化的關係。因此,本論文處理的人、事、物可以簡明分為-人:戰後台灣三代的本省籍作家、台灣人原日本兵和外省人第一代與第二代;事:二次大戰的東南亞、華南戰場部分和國共內戰;物:戰後台灣本省籍作家的小說、自傳、傳記和台籍日本兵的口述歷史。在分析的主軸上,則分別以文學文本的小說和歷史文本的訪談錄、回憶錄等為對象,探討兩種文本在呈現戰爭經驗的書寫內容裡,有何不同的敘述方式與描述重點,並且試圖分析這些不同之處所代表的意義。
    在以小說為主的文學文本方面所傳達出來的戰爭經驗,在現階段台灣文學史的建構過程中普遍沒有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不過,沒有受到重視並不代表戰後台灣文學作品中的戰爭經驗不夠豐富。其實以目前文學界普遍接受的戰後台灣三代作家(以本省籍為主)分類方式來檢視,就會發現從戰後第一代至第三代作家小說中所描繪出來的戰爭經驗除了不少於一般認知外,也會發現戰後三代本省籍作家在描述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時,小說文本中戰爭書寫的特質有從第一代的偏重「經驗」逐漸走向二、三代的偏重「認同」,也就是說對於第一代台灣本省籍作家而言,他們在戰後書寫的戰爭經驗小說,其實是包含在以追憶日治時代生活為主題下的創作,所以親身經歷的戰爭只是時代背景的一部份,在小說書寫上也偏重經驗性的描寫。對於第二、三代作家而言,他們並不像第一代一樣完全親身經歷過二次大戰,加上戰後所受教育中歷史論述的影響,戰爭對他們來說是藉以追溯完全陌生的父執輩過往歷史的一種方式,所以在第二、三代書寫的戰爭記憶小說中,戰爭成了小說中真正的主題,而他們在透過重述父執輩戰爭經驗以從事創作的過程裡,父執輩口中的戰爭經驗成了他們筆下的戰爭記憶,也成了「歷史」。因此,成為歷史的戰爭,在第二、三代的小說也就成了可以詮釋的主體,而非用來襯托回憶的客體。
    在以訪談錄、回憶錄為主的歷史文本方面所傳達出來的戰爭經驗,本論文指出現階段的台籍日本兵口述歷史紀錄,其實並未發揮到完整記錄「戰爭經驗」的目的,這是因為受限於第一個因素是訪談人在未有足夠瞭解二次大戰的背景知識下,導致在採訪實際參戰者時,往往容易忽略了戰爭除了破壞、傷亡外的其他經驗層面,如戰時文化等;第二個因素是戰後台灣人原日本兵對日本索債求償運動的影響,也容易使得訪談錄、回憶錄在敘述戰爭經驗的過程中,偏重於某一種單一角度的回憶,遺忘了戰爭時期日常生活其他層面的事情。
    本論文結論指出:將文學作品與口述歷史放在同等地位比較,是因為這兩種書寫可以當成不同記錄戰爭經驗∕記憶的來源,相互補充,相互提示,而不是印證。而藉由這互相補充、提示的過程,加上透過對外省人認同研究的討論,得知戰爭經驗∕記憶在目前台灣社會已經被兩個主要族群-以閩南人為主的本省族群和外省族群,分別予以「認同化」,就是認為戰爭記憶形成族群認同的基礎,因此屬於什麼族群的人就被認為應該要有那一種戰爭記憶,所以戰爭記憶已經被吸納、建構成解嚴後台灣各別族群認同的一環。因此,反映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上,就會出現如被歸類為戰後第二代作家-陳映真的小說從〈歸鄉〉到〈忠孝公園〉中所呈現的不同族群的人物,他們在回憶戰爭經驗時無法溝通的書寫情境出現。

    摘要……………………………………………………………………………… 第一章: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研究背景……………………………………………………………………6 (一)題目說明……………………………………………………………………6 (二)有關戰爭經驗的研究………………………………………………………8 (三)有關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的研究………………………………………11 (四)有關文學作品與歷史記憶、族群認同的研究…………………………...13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略論……………………………………………………..19 第二章:台灣文學史與戰爭經驗………………………………………..23 一、台灣文學史的建構與意識型態…………………………………………..25 (一)寫實主義的台灣文學史…………………………………………………..25 (二)寫實主義與認同…………………………………………………………..31 (三)殖民經驗與祖國經驗……………………………………………………..37 二、戰爭經驗在文學批評中的定位…………………………………………..44 (一)鍾肇政與葉石濤小說中的兩種戰爭經驗……………………………….47 (二)期待戰爭經驗的文學批評………………………………………………..55 第三章:實際參戰者的口述歷史紀錄…………………………………..57 一、訪談錄的內容介紹與比較………………………………………………..61 二、訪談錄的分析……………………………………………………………..74 (一)訪談錄的外在社會影響…………………………………………………..75 (二)訪談錄的內在結構………………………………………………………..80 第四章:從回憶到文學(上)……………………………………………..90 一、小說與訪談錄的戰爭書寫………………………………………………..90 (一)訪談錄中遺忘的戰爭層面………………………………………………..92 (二)虛構與真實-陳千武的《活著回來》……………………………………100 二、陳映真的戰爭經驗小說…………………………………………………111 (一)從〈鄉村教師〉到〈忠孝公園〉……………………………………………114 (二)記憶:從交會又回到平行線?…………………………………………..123 第五章:從回憶到文學(下)……………………………………………125 一、戰爭記憶文學:由經驗到認同的演變…………………………………..125 二、由抗戰而來的民族認同…………………………………………………135 (一)想像我眷村的兄弟們……………………………………………………135 (二)外省人認同與戰爭記憶…………………………………………………143 三、兩種認同性質的戰爭……………………………………………………151 第六章:結論……………………………………………………………156 徵引書目………………………………………………………………..164

    一、中文部份(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一)一般史料
    1. 文學作品
    1. 宋澤萊,《宋澤萊作品集貳:等待燈籠花開時》,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2. 宋澤萊,《宋澤萊作品集參:蓬萊誌異》,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3.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2。
    4. 朱天心,《古都》,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2。
    5.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6.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出版公司,1995。
    7. 陳千武,《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
    8. 陳映真,《陳映真小說集3(1967-1979):上班族的一日》,台北:洪範書店,2001。
    9. 陳映真,《陳映真小說集6(1995-2001):忠孝公園》,台北:洪範書店,2001。
    10. 葉石濤,《台灣男子簡阿淘》,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
    11. 葉石濤,《異族的婚禮:葉石濤短篇小說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94。
    12. 葉石濤,《紅鞋子》,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13. 楊牧,《山風海雨》,台北:洪範出版社,1987。
    14. 楊牧,《方向歸零》,台北:洪範出版社,1991。
    15. 楊牧,《昔我往矣》,台北:洪範出版社,1997。
    16. 龍瑛宗,《杜甫在長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17. 龍瑛宗,《紅塵》,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7。
    18. 鍾肇政,《大度山風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19. 鍾肇政,《八角塔下》,台北:草根出版公司,1998。
    20. 鍾理和著、鍾鐵民編,《鍾理和全集》,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
    2. 口述歷史、訪談錄、回憶錄與傳記
    1. 李昂、林梵、張恆豪訪問,羅和成記錄,〈靈魂的搏動-從廖偉竣到宋澤萊的變奏和迴響〉,收在黃武忠,《台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4),頁267-292。
    2. 林依潔,〈下一件差事-陳映真的再出發〉,收在黃武忠,《台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4),頁203-223。
    3.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宜蘭耆老談日治下的軍事與教育》,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6。
    4. 周婉窈主編,《台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5. 許南村(陳映真),〈後街-陳映真的創作歷程〉,收在陳映真,《陳映真小說集1(1959-1964):我的弟弟康雄》(台北:洪範書店,2001),頁xiii-xxix。
    6. 陳銘城、張國權等編著,《台灣兵影像故事》,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7. 黃秋芳,《鍾肇政的台灣塑像》,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0。
    8. 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0年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
    9. 葉石濤,《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台北:翰音文化事業公司,1999。
    10. 彭瑞金,《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
    11. 潘國正,《天皇陛下赤子—新竹人‧日本兵‧戰爭經驗》,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7。
    12. 鄭麗玲採訪撰述,《台灣人日本兵的「戰爭經驗」》,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13. 鄭麗玲,《國共戰爭下的悲劇:台灣軍人回憶錄》,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14. 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一)-徬徨與掙扎》,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
    15. 蔡慧玉編著、吳玲青整理,《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16. 濱崎紘一著、邱振瑞譯,《我啊!—一個台灣人日本兵簡茂松的人生》,台北:圓神出版社,2001。
    (二)專書
    1.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
    2.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
    3.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
    4.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1。
    5.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
    6.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係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7.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6。
    8.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
    9.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8。
    10. 何應欽,《八年抗戰與台灣光復》,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
    11.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3。
    12. 施正峰,《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
    13.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14.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
    15.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8。
    16.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3。
    17.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4。
    18.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
    19.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
    20.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
    21.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
    2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1。
    23.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
    24. 彭瑞金,《歷史迷路,文學引渡》,台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2000。
    25. 彭瑞金,《驅除迷霧,找回祖靈》,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26.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27.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28.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29. 廖炳惠,《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1。
    30.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89。
    31.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
    32. 羅宗濤、張雙英,《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1988-1996)》,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33. 薛宗明,《台灣音樂史綱》,高雄:高雄市國樂團,2000。
    (三)論文
    1.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台北,1993:11),頁6-19。
    2.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台北,1996:09)頁147-184。
    3. 王甫昌,〈光復後台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收在鄧憲卿編,《台灣族群變遷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9),頁213-236。
    4. 王學玲,〈日據時期「皇民論述」的身份認同策略-以陳火泉〈道〉為主的討論〉,《中外文學》,30:10(台北,2002:03),頁172-195。
    5. 江智浩,〈日治末期(1937-1945)台灣的戰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動員組織到到皇民奉公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6. 李國生,〈戰爭與台灣人:殖民政府對台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7. 李朝陽,〈戰爭其實不曾遠離台灣……〉,《新新聞週報》,841(台北,2003:04),頁35-37。
    8. 呂芳上,〈抗戰時期在大陸的台灣抗日團體及其活動〉,收在魏永竹編,《抗戰與台灣光復史料輯要》(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頁1-23。
    9. 呂正惠,〈七、八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政治、社會及思想背景的探討〉,收在邵玉銘、張寶琴、瘂弦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49-1993》(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頁147-161。
    10. 呂正惠,〈被歷史命運播弄的人們—論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收在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頁7-20。
    11. 余昭玟,〈戰後跨語一代小說家及其作品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12. 尚道明,〈眷村居民的生命歷程與國家認同-樂群新村的個案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13. 吳慧婷,〈記實與虛構-陳千武自傳性小說「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系列作品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14. 吳忻怡,〈「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理論社會學組碩士論文,1996。
    15. 吳錦勳,〈專訪東南亞研究學者,《想像的共同體》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明日報》,2000年4月25日。
    16.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7. 吳明季,〈失落的話語-花蓮外省老兵的流亡處境及其論述〉,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8. 周婉窈,〈歷史的記憶與遺忘:「台籍日本兵」之戰爭經驗的省思〉,《當代》,107(台北,1995:03),頁34-49。
    19. 周婉窈,〈曖昧的台灣人-日本殖民統治與近代民族國家之認同〉,收在施梅珠編,《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251-262。
    20. 邱貴芬,〈塗抹當代女性二二八撰述圖像〉,《中外文學》,21:1(台北,1998),頁7-25。
    21. 林志剛,〈人權的演繹—原台灣人日本兵戰後求償事件記要及展望 (上)〉,《律師通訊》,173(台北,1994:01),頁34-42。
    22. 林志剛,〈人權的演繹—原台灣人日本兵戰後求償事件記要及展望 (下)〉,《律師通訊》,174(台北,1994:02),頁25-37。
    23. 林鎮山,〈再會「淒慘的無言的嘴」-論陳映真《將軍族》〉,收在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頁121-152。
    24. 林博文,〈老尼米茲,中途島戰役名留青史〉,《中時電子報》,2002年1月16日。
    25. 思與言雜誌社,〈台灣政治共同體座談會〉,《思與言》,37:03(台北,1999:09),頁1-46。
    26.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27. 柴雅珍,〈戰後台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1945-1987)〉,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28. 孫芝君,〈從語言在時代的位階與功能變換淺說流行歌曲在台灣的發展〉,收在陳郁秀編著,《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8),頁67-71。
    29. 孫立梅,〈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30. 孫鴻業,〈污名、自我、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1. 陳傳興,〈種族論述與階級書寫(評論)〉,收在葉石濤,《異族的婚禮:葉石濤短篇小說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94),頁181-207。
    32. 陳建忠,〈宋澤萊小說(1972-1987)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33.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小說的歷史考察〉,收在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頁31-82。
    34. 陳恆嘉,〈夜寒星光冷-五0至六0年代省籍小說家的出現〉,收在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頁223-244。
    35. 陳芳明,〈台灣文學史分期的一個檢討〉,收在封德屏編,《台灣文學發展現象:50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頁13-34。
    36. 陳芳明,〈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收在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頁41-63。
    37. 陳映真,〈以意識型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6:09(台北,2000:07),頁138-160。
    38. 陳映真,〈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聯合文學》,16:11(台北,2000:09),頁138-161。
    39. 梅家玲,〈八、九0年代眷村小說(家)的家國想像與書寫政治〉,收在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頁385-410。
    40. 莊嘉玲,〈台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41. 莊嘉玲,〈戰後台灣作家小說中的戰爭經驗〉,《台灣人文》,06(台北,2001:12),頁73-94。
    42. 莊嘉玲,〈文學見證的傷痕-談戰後小說中台籍日本兵的戰爭經驗及其意義〉,《台灣人文》,07(台北,2002:12),頁1-22。
    43. 葉春榮,〈從文化的發展看台灣族群的融合〉,收在鄧憲卿編,《台灣族群變遷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9),頁239-256。
    44. 彭小妍,〈等待黑暗逝去,光明來臨的日子—論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收在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頁488-496。
    45. 彭瑞金,〈比較鍾肇政與葉石濤小說裡的殖民地經驗〉,收在江自得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頁195-217。
    46. 楊雅慧,〈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婦女(1937-1945):日本殖民政府的教化與動員為分析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47. 楊克隆,〈台灣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48. 張大春,〈一則老靈魂-朱天心小說裡的時間角力〉,收在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2),頁5-17。
    49. 張茂桂,〈談「身份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收在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出版社,1997),頁91-116。
    50. 張瑞德,〈紀念與政治—台海兩岸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比較〉,收在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頁149-206。
    51. 曾意晶,〈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阿、利玉芳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9。
    52. 曾萍萍,〈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53.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54. 蔡淑華,〈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55. 鄭麗玲,〈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社會(1937-1945)—治安、社會教化、軍事動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56. 鄭麗玲,〈不沈的航空母艦—台灣的軍事動員〉,《台灣風物》,44:3(台北,1994:04),頁51-89。
    57.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台北,1997:03),頁247-296。
    58.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03(台北,1999:08),頁1-51。
    59.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2(台北,2000:10),頁77-138。
    60. 蕭阿勤,〈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台灣史研究》,9:1(台北,2002:06),頁181-239。
    61. 鍾肇政,〈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七十年台灣文學發展縱橫談〉,收在《台灣作家全集‧賴和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頁1-38。
    62. 謝惠芳,〈論陳千武小說《活著回來》:一部台灣特別志願兵紀錄《獵女犯》的綜合考察〉,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63. 簡上仁,〈台灣創作流行歌曲〉,收在陳郁秀編,《台灣音樂閱覽》(台北:玉山社,1997),頁122-133。
    64. 藍建春,〈「台灣文學史」觀念的考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65. 羅尤莉,〈鍾理和文學中的原鄉與鄉土〉,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四)網路資料
    1. 宇文正訪問記錄,〈歸鄉-訪陳映真談新作〉,
    網址:http://udn.com/SPECIAL_ISSUE/CULTURE/GWAICHIAN/a1.htm。
    2. 南方朔,〈踽踽獨行的老靈魂—陳映真〉,
    網址:http://taiso.ccarchive.org/i_f_page.asp?repno=106。
    3. 「龍瑛宗作品線上閱讀」
    網址:http://cls.hs.yzu.edu.tw/hakka/author/long_ying_zong/onlin_main.htm。
    4. 「鍾理和作品閱讀」
    網址:http://cls.hs.yzu.edu.tw/hakka/author/zhong_li_he/art_read.htm。
    5. 「台灣客家文學館-鍾肇政生平大事年表」
    網址:http://literature.ihakka.net/hakka/year/zhongc_b1925e2002.html。
    二、西文部份(依作者姓名英文字母排列)
    1. 喬伊絲‧艾坡比(Joyce Appleby)、琳‧亨特(Lynn Hunt)、瑪格麗特‧傑考(Margaret Jacob)著、薛絢譯,《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書局,1996。
    2.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1991. 中譯本見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
    3. Burke, Peter ed., New Perspective on Historical Writing.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4. 柯賽(Lewis A. Coser)撰、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台北,1993:11),頁20-39。
    5. 安貝托‧艾柯(Umberto Eco)著、黃寤蘭譯,《悠遊小說林》,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0。
    6.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
    7. Halbwachs, Maurice. The Collective Mem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0.
    8. Halbwachs, Maurice; Coser, Lewis A. edited,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9. Hsiau, A-ch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0.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艾爾頓到羅逖與懷特》,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
    11. Norris, David; Flint, Carl. Joyce for beginners. Cambridge: Icon Books, 1994.
    12. 唐諾‧里齊(Donald A. Ritchie)著、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7。
    13. Said, Edward W.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 中譯本見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1。
    14. White, Hayden.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3. 中譯本見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像(上)》,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