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佳真 Yang, Jia-Jane |
---|---|
論文名稱: |
文化資產的活化與再利用─ 以紅樓劇場為例 The Rehabilitation and Reuse of Culture Assets - A Case Study of Red Playhouse |
指導教授: |
黃東益
Huang, Tong-Y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1 |
中文關鍵詞: | 文化資產 、閒置空間再利用 、紅樓劇場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
英文關鍵詞: | Culture Assets, Reuse of Deserted Space, Red Playhouse, Paperwindmill Cultural Found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41 下載:1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化資產的活化與再利用受到公部門操作影響甚鉅,直至2002年行政院所訂定的「挑戰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劃」中,由文化創意產業的思維整合「文化」與「產業」為標的。
然而,當政府推動某向志業時會有其困難度,需要一個中介去經營管理與進行規劃,而非營利組織可以成為結合政府與文化創意產業之媒介。文化創意產業具多元、複雜等商業特質,當非營利組織經營文化創意產業時,是要堅守使命,還是要追隨市場?如何能夠追求市場的浪頭,卻不出賣靈魂,進而鞏固其永續發展。
因此,本文使用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探討紅樓的內部經營與對外關係,以提供未來發展之具體建議。經由個案檢證後發現,在文化與經濟的權衡下,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僅於能力範圍內追求理想,而溝通尊重以達更多合作與信任。從紅樓的活化與再利用的過程中,持續朝向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之道,卻使紅樓的未來有者不確定規劃方向,這當中則提醒主事者必須重新審視兩者之關係,並且對未來實際狀況作一審慎考量。
Abstract
The rehabilitation and reuse of culture assets were 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by the government. Since Executive Yuan started to promote the policy of “Challenging 2008: The Focal Poin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2002, the “Culture” and “Industry” has been combined in the thinking of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 as its target.
However, the government will have its difficulties while promoting some aspirations, and it will need an intermediary to go for management and carry on planning, the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an become the media of combining the government and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plural, complicated commercial specialties. As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operated b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ill they stand for the mission, or follow the market? How can they pursue the wave on the market, but don’t betray their soul, then strength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was focused on case stud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literature review and depth interview, discussing inner management and external relations in Red Playhouse, in order to offer the concrete sugges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case, Paperwindmill Cultural Foundation pursues its ideal in the scope of the capability,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could obtain the trust and cooperation. From the rehabilitation and reuse of Red Playhouse, it continues to move towards the road of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inuously, however, it will be no definite answer in the future. Thus, it will remind the front office to examine both relations carefully, and must to considerate the actual condition in the future
王志華 (2005),《歷史建築再利用方案優先順序評比之研究-以台中放送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惠君 (2001),〈萬種風情,再現生機:閒置空間再生的契機〉,《文化視窗》,第28 期:16-17。
丘昌泰 (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
尹怡君 (2004),〈發展行銷〉,江明修(審定)《非營利標竿管理》,台北:智勝,頁240。
池上惇等 (2002),《文化經濟學》,東京:有斐閣。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理查.考夫(Richard Caves)著:《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結合》。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江芳菁 (2005),《紅樓劇場營運管理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明修 (2003),《非營利產業》,台北:智聖。
江明修、鄭勝分(2003),〈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中國行政》,第73期,頁71-95。
江佩蓉 (2006),〈知識分享 讓高雄長庚技高一籌〉,《商業週刊》,第947期,頁80-82。
江岷欽 (1995),《組織分析》,台北:五南。
李永萍 (2004),〈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釐清〉,夏學理編《文化創意產業:向前看,向前看齊》,台北:藝術館,頁1-30。
李永豐 (2004),〈Enjoy it!輕鬆享受藝術吧!〉,鄒侑如 (編)《表演藝術:啟動創意新商業》,台北;典藏藝術家庭,頁73-81。
李永豐 (2004),《劇場開門 紅樓有夢--紅樓劇場古蹟再利用執行報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永豐 (2004),〈李永豐的創意藝術漫談〉,夏學理編《文化創意產業:向前看,向前看齊》,台北:藝術館,頁31-52。
吳政勳 (2005),〈善用民間資金,活化文化展演設施〉,《台灣經濟研究院》,第333期,頁14-19。
余佩姍譯 (1994),Peter Drucker著,《非營利組織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
林尚義 (1999),〈台灣社區環境之特性與未來展演設施之規劃方向〉,《藝術學報》,第65期,頁121-138。
花建 (2003),《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帝國文化。
花建 (2005),《文化魔界: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奧妙》,台北:帝國文化。
周雅菁、曾啟雄 (2005),〈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之研究〉,《設計研究》,第5期,頁132-140。
金觀濤、劉清峰 (2003),〈紳士公共空間在中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75 期,頁32-43。
洪久雅 (2003),《我國非營利產業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胡寶林 (2003),〈古蹟、歷史建築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脈絡—借屍還魂或是廢物再利用?利用軀殼或是脈絡延續〉,《建築Dialogue》,第69號,頁50-57。
徐木蘭 (1994),《共創企業淨土》,台北:天下。
高銘鴻 (2005),〈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行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33期,頁26-31。
夏鑄九 (1994),《公共空間》,台北:文建會。
孫煒 (2004),〈非營利管理的責任問題:政治經濟研究途徑〉,《政治科學論叢》第20期,頁141-166。
孫碧霞、廖秋芬、董國光等譯 (2001),《非營利組織策略管理》,台北:宏葉。
郭紀舟 (2003),〈相信我,我的創意是一項生意〉,《文化視窗》,第50 期,頁36-38。
許世雨 (2000),〈非營利組織與公共行政〉。江明修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頁155-189。
許芳懿 (2003),〈學校經營之策略管理運用~以SWOT分析為例〉,《教育研究》,第11期,頁294-295。
許瑞妤等譯 (2004),Peter C. Brinckerhoff著,《非營利組織行銷:以使命為導向》(Mission-based marketing : positioning your not-for-profit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world),台北:揚智。
陳金貴 (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9期,頁39-51。
陳郁秀 (2006),〈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現況與交流平臺之建立〉,《美育》,第154期,頁4-11。
陳華志 (2004),《都市藝文空間發展研究-以台北市空間再利用為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在山 (1991),《非營利事業的策略性行銷》,台北:授學。
張永誠 (1991),《事件行銷100》,台北:遠流。
張賽青 (2003),〈挑戰2008: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芻議--以文化資產為產業價值核心的策略思考〉,《設計研究》,第3期,頁47-56。
曾柔鶯 (1998),《現代行銷學》,台北:華泰。
曾能汀 (2005),《閒置空間再利用為藝文用途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二十號倉庫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未出版。
曾梓峰 (2002),《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相關法令之探討與研擬》,台北:文建會。
黃昭瑾 (2005),〈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與特性〉,《臺灣休閒農業會訊》,第6期,頁8-13。
黃雅洳 (2004),《管理思維在文化創意產業中之深化與實踐─以劇場創作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未出版。
黃富娟 (2004),〈為地方文化館請命─地方文化館之發展定位暨經營管理之概念性思考〉,《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18期,頁101-107。
黃營衫、 楊景傅譯 (2004),Charles W. L. Hill & Gareth R. Jones箸,《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6e),台北:華泰。
馮久玲 (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臉譜。
傅朝卿 (2001),〈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台南成大, 頁1-10。
傅朝卿 (2002),《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 : 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台南:文資中心籌備處。
楊佳真、莊旻達 (2007),《試論非營利組織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與思辨─ 兼論西門紅樓的案例分析》,《師大政治論叢》,第7、8期,頁201-238。
鄭貞銘 (2003),《公共關係總論》,台北:五南。
鄭舜仁、林春財、賈譯真 (2003),〈非營利組織策略性行銷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高雄市: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館理學院研討會論文,十月份。
漢寶德 (2002),《城市文化的產業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研) 091-009號。
漢寶德 (2003),〈自記憶中尋求生命意義〉,《大地地理雜誌》,第178期,頁4。
漢寶德 (2003),《藝術教育救國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研) 092-011號。
劉美芝 (2004),《第三部門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中的角色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蔡軒軒 (2003),〈非營利之使命及其財源:非營利組織與其所依賴經濟之間日益增加的聯結〉,江明修(編),《非營利產業》,台北:智勝,頁2-29。
蔡軒軒 (2003),〈競爭、商業化,以及非營利組織結構的發展〉,江明修(編),《非營利產業》,台北:智勝,頁33-57。
滕人傑 (2004),〈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初探--以新興之音樂與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工藝產業為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18期,頁90-100。
鄭仲昇 (2001),《環境共生理念應用於歷史建築再生之研究─以台北市西門紅樓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霍鵬程 (2006),〈文化創意產業之認知與探討〉,《藝術欣賞》,第10期,頁42-47。
蕭新煌 (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現況與特色〉,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頁109-128。
蕭麗虹(2004)〈文化空間:創意產業生產鏈的要素〉,財團法人國家藝術基金會策劃,《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頁224-231。
蕭麗虹、黃瑞茂 (2002),《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
彙編》,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藍恭旭 (2004),〈文化產演設施產業〉,財團法人國家藝術基金會策劃,《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頁186-223。
潘東豫 (2003),《淨評估:全面掌握國家與企業優勢》,台北:經典傳訊。
鄒俼如 (2004),《表演藝術:啟動創意新商業》。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謝玉玲 (2003),《文化展演設施建設需求評估指標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藺德、邱上嘉 (2005),〈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回顧與展望〉,《設計研究》,第5期,頁141-147。
Anheier, Helmut K. & Jeremy Kendall(eds.), (2001), Third Sector Policy at the Crossroads: An international nonprofit analysi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ernd, H& Marc, J& Irvine, L(2004).Challenges in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 Research Overview: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15(2): 101-116.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2nd. ed.).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1.
Dees, J. Gregory and Peter Economy(2001). “Social Entrepreneurship,”in J. Gregory Dees , Jed Emerson, Peter Economy(eds.)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pp.1-18.
Huang, C., & Yu, C. (2002). Management competency of the senior public executives in Taiwan.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2), 137-148.
Helmig, B., Jegers, M., & Irvine Lapsley (2004). Challenges in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 research over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15(2), 101-116.
Philip Kotler & Alan R. Andreasen (2003).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Peter C. Brinckerhoff (2003).Mission-based marketing: positioning your not-for-profit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world (2nd. ed.).John Wiley& Sons, Inc.
Robbins, Stephen P. (2000). Managing Today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Smith, Bucklin & Associates(1994).The Complete Guide to Nonprofit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