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宛妤
Tsai, Wan-Yu
論文名稱: 臺中國家歌劇院「音樂劇線上─新起之秀」人才培訓計畫之成效研究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s “A Musical Line: Rising Stars” Program
指導教授: 何康國
Ho, Kang- Kuo
口試委員: 何康國
Ho, Kang- Kuo
林采韻
Lin, Cai-Yun
葉向華
Ye, Xiang-Hua
口試日期: 2024/12/2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5
畢業學年度: 11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音樂劇人才培育臺中國家歌劇院新起之秀音樂劇產業
英文關鍵詞: Musical Theatre Cultivation,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A Musical Line: Rising Stars, Musical Theatre Industry
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文件分析法深度訪談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的音樂劇產業從1980年代開始就不斷地在持續成長中,隨著越來越多人陸續接觸音樂劇,這項產業對於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變大,除了要拓展更多廣大的觀眾群之外,培育音樂劇人才也變成相當重要的課題。然而,由於臺灣藝術市場頻頻缺少資源的困境,再加上政府對於藝術產業的不重視,臺灣到現在都還沒有什麼專門的學校科系去培訓音樂劇人才。因此,為了突破這樣的窘境,近幾年有許多藝術團體或機構也慢慢開始推出人才培育的相關計畫,期望能透過課程,培育出更多的音樂劇人才,為未來打造更優良的市場。
    本研究的主旨在探討臺灣對於音樂劇人才培育的方式及成效,以臺中國家歌劇院舉辦的「新起之秀」為例,從課程、師資、設備等等,進行多面向的分析討論,加上對授課教師、學員、主辦單位及音樂劇導演的訪談佐證,以及研究生自身的參與觀察,來探討培育音樂劇人才的要素條件、此計畫對於學員的影響效益以及對臺灣音樂劇產業的發展為何,期望能透過本研究為未來的音樂劇人才培訓課程提供建議及改善,並為臺灣的音樂劇產業給予回饋。

    Since the 1980s, Taiwan’s musical theater industry has been steadily growing, with more and more people being introduced to musical theater. This growth has led to an increased demand for talent within the industry. Beyond expanding the audience base, cultivating musical theater talent has become a crucial issue. However, due to limited resources in Taiwan’s arts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s lack of focus on the arts industry, Taiwan still lacks specialized academic programs to train musical theater professionals.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many arts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have recently begun introducing 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s, aiming to nurture more musical theater professionals and build a stronger industry for the fu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aiwan’s approaches to musical theater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initiative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Rising Stars" program hosted by the Taichung National Theater.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gram’s curriculum, faculty, facilities, and more, supported by interviews with instructors, participants, organizers, and musical directors along with observations from the researcher’s own participation. The study aims to identify essential factors in musical theater talent development, evaluate the program’s impact on participants, and assess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Taiwan’s musical theater industry. Through this research, the study offers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training programs in order to improv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musical theater industr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臺灣音樂劇現有消費市場探討 6 第二節 音樂劇人才養成系統之探討 13 第三節 臺中歌劇院作為音樂劇培訓之定位探討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工具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訪談綱要 3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6 第四節 研究倫理 3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3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39 第一節 培訓音樂劇人才的要素條件 39 第二節 中劇院新起之秀對學員的影響效益 52 第三節 中劇院新起之秀對於臺灣音樂劇產業的發展 58 第四節 本章小結 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2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86 參考文獻 90

    方瑞瑜(2015)。大台北地區音樂劇觀眾之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研究—以《向左走向右走》、《天堂邊緣》、《超完美彩排》與《回家的路》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方鈺婷(2011)。《耀演》劇團音樂劇之紀錄與研究─以原創中文音樂劇《DAYLIGHT》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臺北市。
    王姿懿(2022)。探討COVID-19對表演藝術場館的影響─以新北市藝文中心及新莊文化藝術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王家蓁(2019)。創作性戲劇應用於音樂劇課程設計與實習─以新北市某技術型高中參與藝術滿城香演出活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新北市。
    王雅嫺(2022)。綠光劇團《再會吧!北投》PLUS臺灣音樂劇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文學系,嘉義縣。
    江千慧(2014)。創新音樂表演團體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絲竹空爵士樂團、午後之樹爵士樂團、世界軌跡樂團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嘉義縣。
    余蔚萱(2021)。音樂劇元素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領域統整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何采霓(2024)。從新舞臺藝術節探討表演藝術團體的觀眾開發(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何康國(2010)。我國表演藝術團體組織定位與經營策略(第二版)。小雅音樂。
    吳岳霖(2022)。音樂劇在台灣的矛盾與可能。《PAR》雜誌,第346期,頁63。
    吳昱勳(2022)。劇場演員職涯早期核心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李哲豪(2022)。《假面遊戲》表演創作研究:歌唱與戲劇表演的交互應用(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位學程,臺中市。
    林采瑩(2023)。臺灣重製國外音樂劇之商業模式與行銷策略探討──以《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英文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邱㦤徵(2023)。韓國音樂劇發展現況探析-兼論疫情時代的影響與對策(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臺北市。
    胡芳慈(2022)。臺韓音樂劇產業比較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臺北市。
    孫御翔(2024)。從體驗行銷理論觀點探討臺南市表演藝術團體的行銷策略優化(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高雄市。
    徐千匀(2022)。Podcast應用於表演藝術展演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徐韶廷(2021)。「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對劇場營運之影響探討—以臺中國家歌劇院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張芸菁(2024)。臺灣「獨角音樂劇」研究:以《美味型男》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新北市。
    黃信穎(2020)。大學生對OTT影音平台付費意願之研究-以LINE TV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楊琬琳(2013)。韓國音樂劇發展現況─兼論「洗衣」一劇突顯的社會問題(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臺北市。
    鄧昱佑(2023)。顧客基礎觀點的品牌權益分析—以臺中國家歌劇院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鄭妘瑄(2018)。兩岸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之企業贊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蔡宇涵(2024)。從藝文補助機制論表演藝術的公共性(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蔡佩穎(2017)。臺灣表演藝術團體參與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之後續發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游郁萱(2023)。臺灣音樂劇邀演網紅及明星之跨領域製作管理與行銷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謝孟真(2019)。臺師大表演所華文音樂劇人才培育與中國大陸巡演途徑探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謝宗祐(2018)。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模式之分析:以台中國家歌劇院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研究所,嘉義縣。
    蕭羽廷(2020)。臺中國家歌劇院品牌策略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竇鳳芸(2018)。以行銷觀點探討臺中國家歌劇院運作(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臺中市。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