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俊源
Chen, Chun Yuan
論文名稱: 運動訓練身心經驗之敘說探究
Narrative Inquiry of Soma Experiences in Sports Training
指導教授: 劉美珠
Liu, Mei-Chu
掌慶維
Chang, Ching-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身心學敘說探究身心動作教育運動傷害
英文關鍵詞: Somatics, narrative inquiry,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sports injuri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8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三位曾為運動選手的體育老師和運動教練,從成為選手一路接受運動訓練再到為人師表的過程,分成四階段在運動訓練或是體育教學中對自我身心狀態的覺察與生活歷程的改變。透過敘說的方式,返回各階段關注關鍵的身體經驗與體會,並在其中尋找與釐清影響身心經驗的因素。採質性研究方法,透過敘說描述、分析後整理。結果如下:(一)運動傷害不只影響選手專項成績表現,也間接牽動生涯規劃和自我認同;(二)選手接受身體教育的程度,會直接影響運動訓練與日常動作的使用情形;(三)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有助於運動傷害的減緩與專項運動的表現,同時也有助於維持身心在日常生活正向的狀態。建議:落實運動選手多元的身體教育,充實相關運動傷害的知識與處理;持續練習身心技法與覺察自我,以維持身心之健康平衡狀態;提升並培養運動選手主體性思考與自我覺醒知能。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three PE teachers and sport coaches who once been athletes to become a schoolteacher. The investig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explore about athletic training 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of self-awareness and changes of life course. With narrative organon,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key physical experiences and each phase, and from which search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soma experiences. This research is done with qualitative method and its result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Sport injures affect not only the performances, but also the career planning and self-identity of the athletes indirectly. (2) The level of athletes’ knowledge about physical body effect the operation of sports training and the movements of daily life. (3)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could mitigate the injuries from exercise, improve the sports performances, and maintain the athlete positive mental state in everyday life. Suggestions: (1) Implementing the diversity in education of athletes. (2)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knowledge and management of sports injuries. (3) Keep practicing the self-awareness and somatic movement techniques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somatic health. (4) Cultivating the sensation of athletes to enhance subjective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of self-awarenes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貳章 研究途徑 10 第一節 踏著敘事破浪而行 10 第二節 為什麼想說故事 12 第三節 天和地,就如靈魂和身體 16 第四節 經驗的結合 2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敘說故事的方法 28 第二節 經驗的詮釋與分析 29 第三節 協作者;我 32 第四節 研究倫理 33 第肆章 故事的敘說 35 第一節 Ryan的故事 36 第二節 Gaga的故事 46 第三節 Bell的故事 56 第伍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71 第一節 與運動的初相遇 71 第二節 運動2的生活 76 第三節 心身,活 81 第四節 新生活 93 第五節 研究者省思 99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0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2

    中文文獻
    尤瀅潔 (2007)。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柔道運動員身心狀況之效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王光輝 (2007)。台中縣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勇智、鄧明宇譯 (2010) 。敘說分析。 (原作者: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 。臺北市:五南。 (原著年:1993)
    王偲潔 (2007)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不同專項運動員運動能力及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成虹飛 (2005) 。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29,5-13。
    何粵東 (2005) 。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吳芝儀 (譯) (2008) 。敘事探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市:濤石文化。 (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 1998)
    吳美慧 (2006)。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 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之效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吳美慧 (2006)。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之效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吳泰榕 (2008)。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台東漁村社區國小高年級健康與體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呂耀宗、王鍵慰 (2000)。柔道運動傷害與得意技之探析。大專體育,51,122-128。
    宋文里 (譯) (2001) 。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臺北市:遠流。 (Jerome Bruner, 1996)
    李光哲 (2009)。以身心放鬆課程進行教師工作壓力抒解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諮商心理在職專班,臺東市。
    李佑峰 (2007) 。經驗.知識.記憶--一位高中籃球教練的敘說探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建平 (2001)。專網球優秀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卓子文 (2001) 。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英嬌 (2010)。身心動作教育提升跆拳道學童身體覺察及核心肌群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林大豐、劉美珠 (2001) 。身心學。體育理論經典叢書序論首冊,141-160。台北:教育部。
    林大豐、劉美珠 (2003) 。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研究。臺東大學體育學報,1,249-272。
    林子恩、劉照金、李晉豪、蔡鋒樺、陳志明、李森源 (2012)。運動員參與運動之社會化過程與動機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5,394-406。
    林志明 (譯) (1998) 。說故事的人。臺北市:臺灣攝影。(Walter Benjamin, 1936)
    林季福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開發學童覺察能力與改善脊柱側彎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林怡呈 (2009) 。敘說探究及其在教師研究的發展。研究資訊專論。25,135-142。
    林芳如 (2011)。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運用於合唱團歌唱暖身活動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運動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林淑婷 (2012)。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棒球運動員膝關節疼痛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林燕君 (2002)。國家運動選手運動傷害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高雄市。
    胡紹雯 (2007) 。找尋回家的路-重構女性主體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胡紹嘉 (2005) 。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范信賢 (2003) 。課程改革中的教師改變:敘說探究的取向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崔磊磊 (2010) 。淺述笛卡爾”三實體”學說極其現代意義。赤峰學院學報,31(10) ,36-37。
    張立成、張梅 (2011)。笛卡爾二元論哲學的宗教背景探析。濟南大學學報,21(1),73-76。
    張郁婷 (2009)。身心學(Somatics)身體教育觀之探討。中華體育,23(3),69-76。
    張聖杰 (2012)。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莊明貞 (2005) 。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02,14-29。
    莊明貞、阮凱利、吳臻幸、柴成瑋、蕭又齊、賴玫美、何怡君、陳靜宜、江慧娟、廖窕吟 (2010) 。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台北:心理。
    許建坤 (2009)。身心動作教育對基層員警工作壓力紓解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許語喬 (2009)。彼拉提斯課程對增進射箭選手專項技能與身體覺察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陳玉船 (2011)。身心動作教育對提升少棒選手擊球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陳向明 (2010)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建安 (2011)。體知身體美學-應用身心學理念融入藝用解剖學教學的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運動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陳昱甫 (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改善國小教師下背疼痛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陳素雲 (2010)。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公務人員肩頸疼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彭建翔、黃詩雲 (譯) (2007) 。Body Learning—達文西的身體智慧。桃園市:原笙國際。 (原作者:Michael Gelb, 2002)
    曾肇文 (2005) 。敘事探究對敘事教學的啟示─理念與實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75-109。
    程紅艷 (2007)。被遺忘的領域:身體與自我的關係。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6(4),37-41。
    馮朝霖、Rainer Kokemohr (2001) 。質性方法中的參照推論分析:傳記研究之案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2,25-48。
    黃師川 (2008)。台東縣國小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推廣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東市。
    黃晴淇 (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教師身心放鬆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廖月娟 (譯) (2009) 。異數。臺北:時報。 (Malcolm Gladwell, 2008)
    廖世德 (譯) (2001)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M. White & D. Epston, 1990)
    劉欣宜 (2009) 。流浪教師的夢與現實—師資培育變革後準教師的困境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俊佑 (2012)。身心適能課程對改善國小棒球選手身心適能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劉美珠 (2002) 。身心適能。中華體育,16 (4) ,134-141。
    劉美珠 (2002)。身心教育課程的實施對溜冰訓練之效果研究--以一位花式溜冰選手的個案研究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4,51-68。
    蔡敏玲、余曉雯 (譯) (2003) 。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蔡琇琪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鎮定、放鬆效果之行動研究-以呼吸覺察活動方案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鄭志成、許志賢、吳秀麗 (2008)。工作壓力對國小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1),88-103。
    謝文茹 (2006)。身心動作技法融入瑪莎葛蘭姆技巧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謝明珊、杜欣欣譯 (2009) 。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臺北縣:韋伯。(Chris Shiling, 2005)
    鍾佳慶 (2012)。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國小田徑選手60公尺快速跑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臺東市。
    蘇國正 (2008)。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身心適能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龔卓軍 (2006)。身體感與時間性:以梅洛龐蒂解讀柏格森為線索。思與言,44(1),49-100。
    英文文獻
    Anderson, M. B., & Williams, J. M. (1988). A model of stress and athletics injury: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10, 294-306.
    Chase, S. E. (2005). Narrative inquiry-Multiple lenses, approaches, voices. In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pp. 191-215) .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nle, C. (2000). Narrative inquiry: Research tool and medium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3(1) , 49-49.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8) .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NY: New York.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scartes R. (2003) . Treatise of man. New York: Prometheus.
    Huebner, M. (2010) .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Elsa Gindler. Rose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3, 17-21.
    Johnson, D. H. (1994) . The way of the flesh: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omatics movement. Noctic Science Review , Spring, 26-30.
    Marjorie Huebner (2010) . Book review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Elsa Gindler. Rosen Journal, 3(1), 17-21.
    Andrea Olsen (1991). Bodystories: A guide to experiential anatomy. New York: Station Hill Press.
    Peller, G. (1987) . Reason and the mob: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Tikkun, 2(3) , 28-95.
    Phillion, J. (2002) . Narrative inquiry in a multicultural landscape: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London: Ablex publishing.
    Roth, R. R. (1990). Recontextualizing 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 A somatic approac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 228 p.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docview/303889173?accountid=14228
    Verene, D. 1991. The new art of autobiograph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Westre, K. R., & Weiss, M. R.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and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footbal l team. Sport Psychologist, 5(1), 41-5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