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振遠
Lo, Cheng-Yuan
論文名稱: 臺灣茶館空間魅力因子探討研究
Exploring the Attractive Attributes of Taiwan Tea House
指導教授: 廖偉民
Liao, Wei-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8
中文關鍵詞: 臺灣茶館魅力工學情感評價屬性KANO品質模式
英文關鍵詞: Taiwan tea house, Miryoku engineering, Evaluation grid method, Kano model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75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6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因為多山與位於副熱帶的環境條件,成為國際重要的茶葉產地之一。臺灣培育的好茶聲名遠播,使得茶葉成為拓展外銷市場的重要農產品之一,正因為茶產業文化與臺灣政經社會密不可分的關係,隨著這百年來的茶業發展,而產生獨樹一格的平民品茗文化,受到臺灣茶文化的影響,也創造出對應的品茗空間,這些品茗空間擁有豐富的文化特色,更可視為臺灣在地文化的縮影。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茶館關鍵的魅力因子,以作為茶空間設計的參考。
    本研究應用魅力工學之評價構造法,蒐集消費者對臺灣茶館空間中的魅力因素,透過問卷調查法的實施,針對搜集對象所得之結果,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對問卷項目進行分類,探討消費者情感屬性評價與滿意度之間的相關性,藉由Kano品質模式所提出之概念,探究消費者對茶館氛圍的需求差異,並透過這樣差異性,歸納出消費者對於茶館空間設計必要的條件,其中本研究整理出臺灣茶館13項魅力品質項目、9項一元品質項目與2項無差別品質項目,並以這些品質項目作為設計依據,適時將臺灣茶文化內涵帶入商業空間中,期能歸納出一個具備現代機能與歷史氛圍的茶館空間設計準則,為臺灣茶市場與文化間作更緊密的結合,讓消費者在空間人文氛圍的感染下,願意停下腳步,進入此空間,細細感受手中的那味茶。

    Because of the subtropical climatic and mountainous terrain conditions, Taiwan is a powerful producer of quality teas. And there are many famous teas still being produced, this makes Taiwanese tea an important crop to international markets. For the past few decad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y in Taiwan, domestic market of tea became promising, which led to a unique style of public tea-cultur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laces. Above all, I hope to integrate Taiwan tea market and culture by researches on Taiwan images, and help to design a tea house both have the sense of modern and historical style, by taking the culture of Taiwanese tea into the commercial space.
    In this study, We used Kano model to explore how design elements and styles in Taiwan tea houses affect custom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Evaluation grid method, the attractive factors of consumers can be collected, and u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Kano model that study the qu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sumer sentiment property evalua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Kano model, we can identify the different factors of consumer’s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 houses, and summed up som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would attract younger age groups. As a reference on tea house designs, We want to design a tea house that combines international and Taiwanese style commercial space, providing customers a memorable place where Taiwanese tea culture is vibrant and alive.

    i 謝誌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緣起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流程 4 1.4 研究範疇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2.1 臺灣茶業 7 2.1.1 臺灣茶定義 8 2.1.2 臺灣茶業歷史發展 10 2.1.3 臺灣茶文化 17 2.1.4 小結 19 2.2 臺灣茶館 20 2.2.1 臺灣茶館空間概念 21 2.2.2 臺灣飲茶場所的發展 24 2.2.3 餐飲商業空間機能 30 2.2.4 小結 32 2.3 KANO品質模式與魅力工學 33 2.3.1 Kano品質模式的概念 34 2.3.2 Kano品質屬性判定 36 2.3.3 魅力工學與評價構造法 38 2.3.4 小結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41 3.1 研究架構與假說 41 3.2 研究實施流程 42 3.3 測試樣本挑選 43 3.4 問卷設計 44 3.4.1 飲茶空間之情感評價項目設定 44 3.4.2 臺灣茶館體驗品質評價與滿意度調查 48 第四章 分析討論與案例試作 49 4.1 資料分析 49 4.1.1 受測民眾類別問卷結構分析 49 4.1.2 消費者情感屬性評價因子分析 51 4.2 應用Kano品質模式判定臺灣茶館的魅力因子 58 4.3 臺灣茶館案例實作 61 4.3.1 案例發想 61 4.3.2 設計構面介紹 64 4.3.3 一九三○大稻埕茶館 66 4.3.4 實作展出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0 5.1 研究結論 80 5.2 研究建議 81 5.2.1 茶館空間設計建議 82 5.2.2 Kano品質模式應用於空間設計之研究建議 83 參考文獻 84 附錄一 焦點團體訪談記錄表 87 附錄二 調查問卷 89 附錄三 展覽內容 92 附錄四 研討會參與證明 98

    一、中文書籍文獻:
    池宗憲(2002)。〈臺灣茶街〉。臺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吳德亮(2004)。〈台北找茶〉。臺北:民生報社。
    吳德亮(2005)。〈臺灣找茶〉。臺北:民生報社。
    范增平(2004)。〈臺灣茶藝觀〉。臺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張宏庸(2005)。〈臺灣茶廣告百年〉。臺灣:遠足文化。
    蔡榮章(1984)。〈現代茶藝〉。臺灣:中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論文文獻:
    吳淑娟(2007)。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李河逸(2006)。鄉土風格之店面設計研究-以茶藝館設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西畫組。
    林如玉(2011)。臺灣茶藝的現象觀察。碩士論文。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林宸嫻(2011)。從五感觀點探討消費者對下午茶空間之美感反應與滿意度關係。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
    林璟宏(2013)。商業空間差異化設計之個案研究-以連鎖咖啡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邱顯明(2004)。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徐禾潁(2013)。台中市獨棟星巴克空間設計手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徐幸君(2011)。戰後臺灣北部客家茶產業經營性格。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留佳敏(2005)。國內茶藝館的體驗營造。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管理研究所。
    莊伊君(2012)。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與品質機能展開於製鞋業品牌形象塑造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許馨文(2012)。複合式文創空間咖啡館之體驗行銷研究-以Okey Dokey Gallery & Cafe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
    郭美秀(2013)。嘉義市休閒生活空間之研究-以咖啡品嚐空間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文麗(2003)。空間印象、生活型態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星巴克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
    陳任厚(2013)。個性化風格商店之空間美感營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研究所。
    陳妍秀(2012)。食尚茶道:以文化、空間、物件創造風格美學競爭力。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陳宗瑩(2013)。臺灣文化創意於歷史街區空間運用之研究-以台北市迪化街複合店家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彭若雯(2009)。茶藝館之空間氛圍與消費者生活型態及再惠顧意願關係研究-以無為草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曾憲陽(2002)。集體空間營造的經驗研究:紫藤廬。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筱晴(2012)。從體驗行銷觀點探討品牌形象與空間印象關係-以Tory Burch為例。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
    劉濠陞(2014)。家具設計介入空間塑造創意氛圍。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學系。
    駱鴻捷(2007)。形塑茶藝-臺灣茶文化的展示建構與想像。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
    魏鈺珊(2014)。以創新觀點應用於老屋再造為旅店設計之魅力因子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三、期刊文獻:
    王翠華(2013)。〈我國咖啡市場分析〉,《農政與農情》,第257期。
    吳振鐸(1966)。〈臺灣之製茶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17卷第1期,頁40。
    施雅軒(2000)。〈清代茶葉生產分工與地域關係-以石碇為例〉,《北縣文化》,第64期,頁35-41。
    陳俊智,李依潔(2008)。〈應用 KANO 品質模式探討文化產品設計之魅力因子〉,《設計學報》,第13卷,第4期,第25-41頁。
    陳俊智,謝函潔(2013)。〈應用 Refined Kano Model 探討客家文化商品設計魅力因子〉,《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第三卷,第三期,第109-118頁。
    陳俊智、蘇玟綺(2012)。〈應用 Kano 品質模式探討藺草材質之創新設計〉,《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第2卷,第4期,頁383-402。
    陳慈玉(2004)。百年來的臺灣茶葉發展史。歷史月刊第二○一期產業篇。
    曾麗丹(2007)。〈台灣地方文化創意產業魅力評價-以宜蘭童玩節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2屆研討會論文集-前瞻設計:科技與人文的整合(光碟版論文集)》,No. 268。
    楊盛勳(2000)。〈臺灣茶業之產銷結構調整〉,《臺灣地區重要農產品產銷研討會專集》,頁187-199。
    蘇登照(2009)。〈臺灣茶葉生產現況與輔導措施〉,《農政與農情》,第201期。
    四、網路文獻:
    陳文華(2008)。茶藝、茶道、茶文化。新三才網訊。
    臺灣老茶網(2014)。取自http://www.oldtea.com.tw/history.php。
    臺灣農林(2014)。取自http://www.ttch.com.tw/index.php?categoryid=46。
    五、英文文獻
    Kano, N.(1984). 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 1984(April), 39-48.
    Matzler K. & Hinterhuber H. H.(1998). How to mak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more successful by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of customers at is faction int o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echnovation, 18(1), 25-3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