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勝耀
TAN SENG YAU
論文名稱: 從傳統節慶活動 探討華人會館建構地方性之集體記憶 ——以烏魯音峇魯新村為例
The Discussion of Local Collective Memory Constructed by Chinese Associat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 case study of Ulu Yam Bharu New Village
指導教授: 吳龍雲
Goh, Leng-Hoo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華人新村華人會館傳統節慶集體記憶
英文關鍵詞: Malaysia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New Village, Chinese Associ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elebrations, Collective Memor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49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7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把馬來西亞的華人會館、華人新村和傳統節慶,環扣於一個樞紐中進行研究,探討華人會館組織及籌劃傳統節慶活動和村民們的參與,如何建構華人新村的集體記憶。

    海外華人文化研究,無論在中國、香港和臺灣,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各地的學術界中,皆是熱門的研究領域。有關馬來西亞的華人會館、華人新村和傳統節慶這三大主題的研究成果,亦相當豐碩。然,卻鮮少有學者,將這三大主題環扣於一,並聚焦於一個新村的定點研究。故此,本文將研究範圍,界定於一個華人新村——烏魯音峇魯新村,以及成立於新村中的華人會館。

    烏魯音峇魯新村村民,以華人會館名義,組織及籌劃華人傳統節慶活動,建構出地方性對傳統節慶活動的集體記憶。本文針對三個問題面向進行研究,並得出結論為:第
    一,因傳統節慶活動的儀式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村民對儀式的特殊性,􏰁有特別深刻的
    記憶。第二,這些特殊的集體記憶,視當地不同籍貫的村民或不同籍貫會館的會員,對同一傳統節慶活動的集體記憶,將有明顯的差異􏰁在。第三,集體記憶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演進、世紀的更迭,不同年代出生的村民之間,其記憶在某些部分會出現隔閡的情況,但在某些部分卻一脈相承,即使跨世代,卻擁有相同的集體記憶。

    本文透過原始材料的蒐集,以華人會館理事會的歷年會議記錄和會館紀念特刊,梳 理華人會館在烏魯音峇魯新村的歷年傳統節慶活動。其次,因考慮新村村民參與傳統節 慶活動的方式,故將其分成兩組,一組為傳統節慶活動組織與籌劃人員,另一組則是參 與的村民們,並採取訪談法進行研究,勾勒出兩組研究對象的集體記憶。另外,亦使用 馬來西亞華文報章的新聞,梳理馬來西亞華人民間的傳統藝術與文化的表徵——舞獅, 在 1980 年代至 2000 年代之間所遭遇的打壓與發展,並探討烏魯音峇魯華人會館所成立 的醒獅團,當年如何透過醒獅團建構地方性的集體記憶。

    This article is aiming to analyze and examine the local collective memory of people in Chinese New Village in Malaysia. Several factors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a whole, such as influence of Chinese Association, Chinese New Village, Chinese Traditional Celebrations, to show how these factors influent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in their traditional celebrations and how they strategize to celebrate those celebrations. By virtue of those participations, how theirs collective memory subsequently be formed.

    The research and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by taking into account Chinese Association, Chinese New Village, Chinese Traditional Celebration) is overwhelming around the world, such studies can be found in several territories, include China, Hong Kong, Taiwa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However, researchers usually take those factors in isolation when conducting their research towards a new villag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ose factors as a whole and how they influence a specific new village, called Ulu Yam Bharu and Chinese Association in Ulu Yam Bharu.

    The people in Ulu Yam Bharu had strategized and organized several traditional Chinese Celebrations in the name of Chinese Association. As a result, this gives rise to local collective memory of those people towards their celebration at their village. Three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from the finding of this article. First, the formalities of celebrat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s are peculiar, and the people have strong bonds and feelings to such uniqueness, which eventually form their local collective memory. Second, people in new village usually consist those from different native places in China, they may have different local collective memory due to their origins. Third, such local collective memory has been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s to generations, however they remain solid and unchanged.

    By collecting original data of Chinese Association years and years general meeting and minutes, compilation of those data has shown how people celebrate their Chinese Traditional Celebration in this new village. This article is through interviews to collecting the collective memory aiming two main groups such as general people from Ulu Yam Bharu and the members of Chinese Association in Ulu Yam Bharu. Also, collecting the news on newspaper about development of Lion Dance this symbo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uppressed by the government of Malaysia in between 1980 and 2000. How the group of Lion Dance set up in Chinese Association to build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people from Ulu Yam Bharu in the past, also analyze in this articl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主題與背景 0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8 第二章 會館、義山組織與普渡儀式的關聯 31 第一節 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的結構 33 第二節 烏魯音峇魯福建會館 35 第三節 烏魯音峇魯廣東會館 41 第四節 烏魯音峇魯廣西會 46 第五節 小結 50 第三章 地方性集體記憶的建構 52 第一節 集體記憶建構者之角色 54 第二節 新村傳統節慶活動的集體記憶 58 第三節 小結 65 第四章 會館醒獅團建構之集體記憶 67 第一節 舞獅在馬來西亞的搏鬥史 68 第二節 醒獅團的成立與集體記憶的建構 74 第三節 小結 83 第五章 結論 86 參考文獻 90 附錄 訪談逐字稿 98

    一、史料
    《中國報》,1982年至2005年。
    《光明日報》,1982年至2005年。
    《南洋日報》,1982年至2005年。
    《星洲日報》,1982年至2005年。
    《通報》
    《新明日報》
    《烏魯音峇魯福建會館40週年紀念特刊(1969-2009)》,雪蘭莪:烏魯音峇魯福建會館,2009年6月。
    《烏魯音峇魯廣東會館慶祝成立七週年紀念暨新會所開幕誌慶》,雪蘭莪:烏魯音峇魯廣東會館,1987年12月。
    《烏魯音峇魯廣東義山遂年爐主春秋兩祭記錄部》
    烏魯音峇魯福建會館「2018千人齊慶鬧元宵之我們的古早年味」邀請卡
    烏魯音峇魯福建會館「九二九,月皎潔,慶團圓」中秋節晚會宣傳海報
    烏魯音峇魯廣西會館「第五屆(2015/2016年)理事會成員名單」
    烏魯音峇魯廣東會館《會議記錄冊》,1995年至2002年。
    烏魯音峇魯廣東會館《慶祝34週年紀念聯歡宴會》手冊
    烏魯音峇魯廣東會館《慶祝38週年紀念聯歡宴會》手冊
    烏魯音峇魯廣東會館「廣東義山春秋二祭事宜」通告,2016年8月1日。

    二、專書
    丹斯里拿督吳德芳編著,《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史料彙編》,雪蘭莪:馬來西亞中華會堂聯合總會,2016年1月。
    文平強,《馬來西亞華人人口:趨勢與議題》,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出版,2004年11月。
    文平強,《馬來西亞華人與國族建構——從獨立前到獨立後五十年(上冊)》,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出版,2009年。
    文平強,《馬來西亞華人與國族建構——從獨立前到獨立後五十年(下冊)》,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出版,2010年4月。
    文平強編,《乘風破浪濟滄海——華社研究中心20週年紀念特刊》,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5年12月。 王佩璉,《華工的足跡》,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9月。
    王賡武,《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年7月。
    王賡武,《南洋華人簡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69年3月。
    王賡武,《移民與興起的中國》,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05年11月。
    王霄冰,〈文化記憶視角下的文字與儀式〉,王霄冰、迪木拉提·奧邁爾主編,《文字、儀式於文化記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
    白偉權,《柔佛新山華人社會的變遷與整合:1855-1942》,雪蘭莪:新紀元學院,2015年4月。
    伊恩·沃德、諾瑪·米拉佛洛爾,《峇冬加里大屠殺揭秘——英軍在馬來亞的歷史罪行》,雪蘭莪:愛國工委會,2009年12月。
    安煥然、劉莉晶編撰,《柔佛客家人的移植與拓墾》,柔佛:南方學院、新山客家公會聯合出版,2007年12月。
    朱國宏,《中國的海外移民——一項國際遷移的歷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何啟良、祝家華、安煥然主編,《馬來西亞、新加坡社會變遷四十年(1965-2005)》,柔佛:南方學院出版社、新山中華公會教育委員會、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聯合出版,2006年10月。
    何國忠,《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6年3月。
    何國忠編,《百年回眸——馬華文化與教育》,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5年4月。
    何國忠編,《社會變遷與文化詮釋》,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2年1月。
    吳文煥編,《華人的文化適應和文化改造——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一九九八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馬尼拉:菲律賓華裔青年聯合會,2000年6月。
    吳龍雲,《遭遇幫群:檳城華人社會的跨幫組織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創作室,2009年7月。
    宋燕鵬,《馬來西亞華人史:權威、社群與信仰》,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李永球,《魂氣歸天——馬來西亞華人喪禮考論》,霹靂:漫延書房,2012年6月。
    李明歡,《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1月。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周芳萍,《馬來西亞多元種族的文化與社會》,吉隆坡:Jabatan Kebudayaan dan Kesenian Negara,2011年。
    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共分三冊出版),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年2月。
    林水檺、何國忠主編,《中華文化之路》,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聯合會(堂聯),1995年1月。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 會1984年。
    林廷輝、方天養,《馬來西亞新村——邁向新旅程》,吉隆坡:策略分析與政策研究所,2005年。
    林廷輝、宋婉瑩,《馬來西亞華人新村50年》,雪蘭莪:華社研究中心,2000年6 月。
    林忠強、庄華興、潘永強、張炳祺、許德發、詹緣端編,《2012年第一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雙年會論文集》,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3年1月。
    林忠強、陳慶地、庄國土、聶德寧主編,《東南亞的福建人》,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林開忠,《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1999年7月。
    林遠輝、張應龍、《馬來西亞新加坡華僑史》,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
    阿萊達·阿斯曼,潘璐譯,《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阿萊達·阿斯曼、揚·阿斯曼,丁佳寧譯,〈昨日重現——媒介與社會記憶〉,阿斯特莉特·埃爾、馮亞玲主編,《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1月。
    洪祖秋,《浪拍笨珍:笨珍開埠史先賢里列傳與簡介》,柔佛:Tan Advertising And Management Service,2015年11月。
    孫和聲、唐南發合編,《風雲五十年——馬來西亞政黨政治》,吉隆坡:燧人氏事業,2007年10月。
    袁方主編,《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5月。馬進、王玲,《中華文化、馬華文化學術研究》,雪蘭莪:聯營出版有限公司,2003
    年11月。

    崔貴強,《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1945-1959》,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
    張啟雄編,《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2005年3月。
    張瓊惠、梁一平主編,《移動之民——海外華人研究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6年5月。
    曹雲華,《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1年5月。
    莊國土,《華僑華人與中國的關係》,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莫里斯·哈布瓦赫,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莫里斯·哈布瓦赫,丁佳寧譯,〈集體記憶與歷史記憶〉,阿斯特莉特·埃爾、馮亞玲主編,《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許德發,〈大局與獨立:華人社會在獨立運動中的反應〉,文平強編,《馬來西亞華人與國族建構》,吉隆坡: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2009年10月。
    陳平,《我方的歷史》,新加坡:Media Masters Pte. Ltd.,2004年10月。
    陳祖排編,《國家文化的理念——國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87年9月。
    陳嵩傑,《森美蘭州華人史話》,雪蘭莪:大將出版社、森美蘭中華大會堂聯合出版,2003年9月。
    陳耀泉、卡馬魯汀·嘉,《瓜拉登嘉樓唐人坡社會發展史》,吉隆坡:策略資訊研究中心,2015年4月。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5年9月。
    彭西康,《重拾歷史的記憶:務邊華人先賢的故事(1850-2000)》,霹靂:務邊文物館,2016年5月。
    揚·阿斯曼,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程道中編譯,〈葉亞來傳略〉,李業霖主編,《吉隆坡開拓者的足跡——甲必丹葉亞來的一生》,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1997年3月。
    黃文斌,〈從錢穆持守傳統文化的意義反思馬華文化之建設〉,何國忠編,《社會變遷與文化詮釋》,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2年1月。
    黃文斌、張曉威,《柔佛州華人地方誌——古來再也縣新村(第一冊)》,雪蘭莪:拉曼大學中華研究中心,2013年3月。

    黃昆章,《印尼華僑華人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黃厚銘,〈皮耶.布赫迪厄與反身社會學〉,朋尼維茲,《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2015年8月。
    黃滋生、何思兵,《菲律賓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雷子健主編,《愛新村——雪州華人新村的美麗與哀愁》,雪蘭莪:雪州政府新村發展委員會,2012年10月。
    廖文輝,《直涼華人誌暨資料彙編》,雪蘭莪:新紀元學院,2013年11月。
    赫伯特 · J.魯賓、艾琳 · S.魯賓,蘆暉臨、連佳佳、李丁譯,《質性訪談方法: 聆聽與提問的藝術》,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
    劉香倫,《吉蘭丹唐人坡甲必丹》,雪蘭莪:大將出版社(馬來西亞),2007年11 月。
    劉崇漢,《馬來西亞華人社團》,檳城:馬來西亞嘉應屬會聯合會,2016年4月。
    潘婉明,《一個新村,一種華人?重建馬來(西)亞華人新村集體回憶》,吉隆坡:大將出版社,2004年11月。
    龍登高,《跨越市場的障礙:海外華商在國家、制度與文化之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3月。
    顏清湟,《海外華人的傳統與現代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10年11月。
    顏清湟,《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1年10月。
    蘇慶華,《馬、新華人研究——蘇慶華論文選集(第二卷)》,雪蘭莪:聯營出版(馬)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蘇慶華,《馬、新華人研究——蘇慶華論文選集(第三卷)》,雪蘭莪:聯營出版(馬)有限公司,2010年10月。
    蘇慶華,《馬、新華人研究——蘇慶華論文選集》,吉隆坡:馬來西亞創價學會,2004年11月。
    饒尚東、田英成,《砂朥越華族研究論文集》,砂朥越:砂朥越華族文化協會,1992
    年6月。

    三、學位論文
    張義君,《英屬馬來亞霹靂州怡保鎮華人社會的形成與發展(1888-194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1月。
    陳敏萱,《「新生」的17哩:砂拉越客家華人新村的地方感與集體記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6月。
    陳晶芬,《馬來西亞華人的年節習俗與神話傳說:以檳榔嶼華裔族群為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5月。
    陳雅芳,《民俗慶典活動與集體記憶的探討——以艋舺青山宮為例》,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7月。
    陸鴻毅,《社區文化慶典與集體記憶——以宜蘭縣礁溪鄉二龍競渡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6月。
    黃建芳,《馬來西亞「馬六甲年景嘉年華會」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7月。
    潘婉明,《一個新村,一種華人?重建馬來(西)亞華人新村集體回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四、期刊論文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臺北:臺祥總經銷,1993年11月,第91期。
    王鈳媃,〈文化繼承:從「儀式傳播」到「儀式化傳播」——以馬來西亞華人社群「閩南中元普渡」儀式為例〉,《世界民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16年第3期。
    王靜怡,〈二十世紀馬來西亞華人傳統音樂文化的主題變遷〉,《華僑華人歷史研究》,北京: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2006年12月,第4期(總第76期)。
    石滄金,〈保護、傳承與發揚——20世紀80年代以來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發展華人文化的舉措與動態分析〉,《東南亞研究》,廣東:廣東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
    所,2006年第2期。
    石滄金,〈華人教育的重要推動力量——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獎助貸學金分析〉,《比較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6年第3期(總第190期)。
    石滄金,〈試析二戰後馬來西亞華人社團與華文教育發展的關係〉,《南洋問題研究》,福建: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2005年第4期(總第124期)。
    石滄金,〈試析馬來西亞獨立以來華人社團與華人文化發展的關係〉,《世界民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05年第3期。
    安煥然,〈柔佛古廟及其遊神傳統的演變〉,李志賢主編,《南洋學報》,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第62卷,2008年10月。
    何塞,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臺北:臺祥總經銷,1993年11月,第91期。
    林奮之,〈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的新特點〉,《東南亞縱橫》,廣西: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2008年第3期。
    高偉濃、莫光木,〈馬來西亞華社當代發展起來的慶春活動〉,《東南亞縱橫》,廣西: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2010年第4期。
    梁英明,〈從東南亞華人看文化交流與融合〉,《華僑華人歷史研究》,北京: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2006年12月,第4期(總第76期) 。
    許德發,〈民間體制與集體記憶——國家權力邊緣下的馬華文化傳承〉,《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第九期,2006年。
    楊瑞松,〈「集體記憶」專題引言〉,《東亞觀念史集刊》,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年12月,第7期。
    駱莉,〈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社會中的華人文化〉,《世界民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02年第4期。

    五、英文文獻
    Astrid Erll, Ansgar Nunning edited (2008). Cultural Memory Studies: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Craig A. Lockard (1978).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Chinese Society in Sarawak 1870-1940. 崔貴強、魏維賢編,《南洋學報》,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第32卷,等1、2期。
    James D. Clarkson (1968). The Culture Ecology of a Chinese Village: Cameron Highland, Malaysi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John Weldon Humphrey (1971). Population Resettlement in Malaya, 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h.D., Geography.
    Judith Strauch (1981). Chinese Village Politics in the Malaysian State,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ernial Singh Sandhu (1964). Emergency Resettlement in Malaya. In Malaysia Soci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LTD..
    Laurence K.L. Siaw (1983). Chinese Society in Rural Malaysia: A Loc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Titi, Jelebu,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 Kam Hing, Tan Chee Beng edited,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urice Halbwachs, translate by J.Ditter, Jr. and Vida Yazdi Ditter (1980). The Collective Mem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Ray Nyce (1973). Chinese New Village in Malaya a Community Study, Singapore:Malaysia Soci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LTD..
    Sharon A. Carstens (2005). Histories, Culture, Identities: Studies in Malaysia Chinese Worlds,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Tan Chee Beng (2002). Chinese Monority in a Malay State:The Case of Terengganu in Malaysia. Singapore: Times Media Private Limited.
    Tan Teong Jin, Ho Wah Foon, Tan Joo Lan (2005). The Chinese Malaysia Contribution, Kuala Lumpur: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六、馬來文文獻
    Koleksi Cerita Asal Usul Dan Sejarah Daerah Hulu Selangor, Selangor: Unit Perancang Ekonomi Negeri Selangor, (200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