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銘修 |
---|---|
論文名稱: |
國中學生「影像。詩」視覺藝術課程對視覺藝術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成效之探究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n How the Visual Art Cours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mage & Poetry” Activate Low Achievement Students’ Learning |
指導教授: | 林仁傑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 |
中文關鍵詞: | 「影像。詩」 、視覺藝術低成就學生 、思考練習 |
英文關鍵詞: | "Image & poetry", visual arts underachievers, thinking exercis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2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宗旨,在於探究視覺藝術低成就學生思考練習之成效。研究的對象以三位視覺藝術低成就學生為主,規劃「影像。詩」實作課程,課程設計以相機為教學媒材。先由學生自行拍攝攝影作品,接著將攝影作品經由學生個人詮釋,輔以心智圖的創意思考教學,最後將相片搭配文字書寫出小品文或詩歌體文章。將藝術創作的技巧性門檻降低,藉由學生自行拍攝的相片誘發學生思考影像的意義與內容的詮釋。引導學生對於自身所處環境的感受或內在情感的抒發。在研究過程當中,以個案研究來觀察這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思維。對視覺藝術學習低成就學生是否因為能夠掌握拍照技巧,以及攝影媒材操作的熟悉,對影像的後設敘述思維多了思考的主動性。利用學生對相片內容的詮釋過程,運用學習單所留下的文字與個案訪談紀錄,輔以全班的問卷調查等相關性資料,導引「影像。詩」實作課程對視覺藝術低成就學生的思考練習。本研究針對視覺藝術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成效深入分析與了解,讓視覺藝術教師在課程設計上,對視覺藝術低成就學生有深度資料可用於輔助課程設計,也期待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視低成就學生的學習需求。經過一年的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以攝影課程引起動機,促使三位個案喜愛「影像。詩」主題課程。
二、透過攝影構圖的學習,學生開始拓展觀看世界的視野。
三、經由心智圖教學引導,可以連結照片與三位個案學生的生命經驗。
四、「影像。詩」創作經驗,能夠提升學生對於影像的解讀能力。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n underachievers’ visual art practice thinking. The object of study in three main visual arts underachievers. Planning "images, Poem" implemented curriculum, camera as teaching media in this designed course. Photographs were first taken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Next, the photographic works were interpreted by students themselves, supplemented the students with creative mind mapping teaching. Finally, added with the writing article of essays or poems.
Lowering the threshold of the artistic skill induc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meaning and content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by the students’ own photos. Guid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 or inner emotions for their own environment.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bserve the design thought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n learning low achievement in Visual Art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photo tips, and be familiar with photographic media operations, after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mage thinking initiative.
Use of the student's interpretation process for photo content, the writing and case interview record, supplemented by the class questionnaires related information, guidance "Images & Poetry" practical course in the visual arts underachievers thinking exercises.
In this study, the visual arts underachievers' learning in-depth analysis and this helps the art teachers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low-achieving students in the visual arts have in-depth information can assist curriculum design, but also look forward to educators pay more attention on underachievers learning needs.
After a year of research,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Motivated students with photography, prompted three cases like 'image & poetry 'theme courses.
2.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photographic composition, students started to expand the vision of the world.
3. By the way of the mind mapping teaching guide, the three students can link the image with their life experiences.
4. 'Image & poetry” courses improve students ' reading capabilities for images.
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宏(譯)(2002)。B. R. Hergenhahn & Matthew H. Olson 著。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台北市:五南。
仇小屏(2002)。放歌星輝下─中學生新詩閱讀指引。台北市:三民。
甘錫安(譯)(2011)。Michael Freeman 著。攝影師之心。台北縣新店市:大家。
朱光潛(2003)。談美。台中市:晨星。
朱光潛(2003)。文藝心理學。台北縣:頂淵。
何英奇、毛國楠、張景媛、周文欽(2001)。學習輔導。台北市:心理。
余秋雨(2006)。藝術創造論。台北市:天下遠見。
李維倫(譯)(2004)。Robert Sokolowski 著。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李瑞騰(1997)。新詩學。板橋市:駱駝。
李建邦(2011)。以自我調整學習理論探討國中理化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困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莉君(譯)(2005)。John Berger 著。觀看的方式。台北市:麥田。
吳瑪俐(譯)(1998)。Kandinsky 著。藝術的精神性。台北市:藝術家。
吳靜吉(2009年1月)。創造力將成為新公民權。遠見雜誌,26-28。
吳武典(1985)。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吳烈文(2006)。圓一個閱讀教學與增能的夢-----我和三個閱讀低成就學生的故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阮義忠(1991)。當代攝影新銳─十七位影像新生代。臺北市:雄獅。
周何(2009)。國語活用辭典。臺北市:五南。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Robert K. Yin 著。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周淑卿(2009)。藝術與人文2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
林士民(2003)。攝影行為現象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pp. 239-262)。高雄:麗文文化。
尚榮安(譯)(2001)。Robert K. Yin 著。個案研究法。台北市:弘智。
柯錫杰(1999)。柯錫杰的鏡頭與生命之旅:臺灣在我心。臺北市:暢通。
洪蘭、曾志朗(2006)。見仁見智: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台北市:天下遠見。
洪蘭(2009)。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台北市:信誼基金。
洪凌(譯)(1998)。Jean Baudrillard 著。擬仿物與擬像。台北市:時報。
徐振鋒(譯)(2012)。Pierre Assouline著。卡提耶─布列松:世紀一瞬間。新北市:木馬文化。
席慕蓉(2000)。七里香。臺北市:圓神。
秦凱(1998)。攝影創作手冊。臺北市:雄獅。
黃燦然(譯)(2010)。Susan Sontag著。論攝影。台北:麥田。
黃建宏(譯)(2011)。Jacques Rancie're 著。影像的宿命。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黃美虹(2010)。國小六年級實施心智繪圖溶入讀寫結合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為藩(1986)。特殊教育名詞彙編。台北:心理出版社。
莊人龍(2010)。由不同文本表徵對普通學生、低成就學生以及閱讀障礙學生之閱讀表現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彭盈真(譯)(2011)。荒木經惟 著。荒木經惟的攝影告白。新北市:木馬文化。
陳李綢(2005)。個案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陳東陞(1992)。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輔導。台灣省國校教師研習會:研習資訊,9(3),17-21。
陳迺臣(1997)。教育哲學導論:人文、民主與教育。台北市:心理。
陳耀成(譯)(2010)。Susan Sontag 著。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市:麥田。
陳萱鴻(2011)。利用探究教學提升國中自然科低成就學生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曉慧(2002)。國中學生美術課「自我調整學習」模式應用之多重個案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龍安(2005年12月)。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創造力教育,30,201-265。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市:如果。
章光和(2005)。攝影不是藝術。台北市:田園城市。
許綺玲(譯)(1997)。Roland Barthes 著。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
許綺玲(譯)(1998)。Walter Benjamin 著。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
許嘉真(2011)。運用『讀者劇場』作為國中低成就學生英語課後輔導工具之應用。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台南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臺灣東華。
張世忠(2000)。教學原理:統整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張世倫(譯)(2009)。John Berger & Jean Mohr 著。另一種影像敘事。台北市:臉譜。
張世慧(2011年6月)。創造力教學、學習與評量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1-22。
張勤道(2011)。「攝影不只是拍照!」視覺文化藝術教育概念融入國民中學攝影教學之行動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遊本寬(2003)。美術攝影論思。台北市:北市美術館。
楊大春(2003)。梅洛龐蒂。台北市:生智。
楊坤堂(1997)。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輔導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3(2),53-60。
蔡承志(譯)(2010)。Tony Buzan 著。超高效心智圖學習法。臺北市:商周。
趙雅博(1991)。藝術哲學散論。台中市:台中市文化中心。
劉思量(1992)。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市:藝術家。
黎煒(譯)(2000)。Kurt Koffka 著。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台北市:昭明。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鄭君仲(2006年3月)。創意的修煉。經理人月刊,16,40-52。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桂冠。
鄭宜芳(2007)。詩的動畫—以「詩想」過程導入手繪實驗動畫創作與探討。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文利、曹長青(1996)。詩的技巧。台北市:洪葉文化。
戴明德 (2010)。光影旅行:戴明德攝影作品集。臺南市:天晴文化。
簡秀娟(2008)。運用概念構圖教學輔導低成就學生閱讀理解學習之行動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韓承靜、洪蘭、蔡介立(2008)。心、眼與世界的連結─從認知神經科學看知覺與心像的關係。科學教育月刊,308, 16-22。
羅門 (1989)。詩眼看世界。台北市:師大書苑。
蘇俞安(2004)。台灣當代藝術中的攝影影像一個初步的探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龔卓軍(譯)(2007)。Maurice Meleau-Ponty 著。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龔卓軍(2007)。擬態與混搭:不可能的影像/美學。美術論叢,84, 81-110。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9).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Barthes, R. (1986).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Critical Essays on Music, Art, and Representa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Benjamin, Walter (1979). One-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 London: NLB.
Campany, D. (2003). Art and Photography. NEW York: Phaidon Press
Freedman, K. (2003).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curriculum, aesthetic, and the social life of art. New York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Sontag, S. (1977).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 Anchor Book.
Maurice Merleau-Ponty (2000).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Eye and Mind). trans. Carleton Daller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Yin, R.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Rev.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shing.
Erwin Panofsky(1939). Studies in Iconolog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電子資料
台灣網路詩人部落格聯盟【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roodo.com/taiwan_poem/archives/2005-06.html
李坤山 (民國100年1月5日)。影像構成的視覺心理探索。【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photo.org.tw/article-01.aspx?nid=23
李順興(民國102年05月15日)。歧路花園【網站】。取自http://benz.nchu.edu.tw/~garden/a-works.htm
highheels823(民國96年12月11日)。人為什麼會思考及如何思考。【討論群組】。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121110508
diego6578963(民國100年5月6日)。圤街二人組【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diego6578963/11000364
洪蘭 (2009)。講理就好3有聲書【CD】。新竹市:竹科廣播。
洪蘭 (2009)。講理就好4有聲書【CD】。新竹市:竹科廣播。
教育部 (2011)。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教育社群網】。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科技產業資訊室 (2011)。數位內容產業【網站】。取自http://iknow.stpi.narl.org.tw/
教育部 (2011)。100年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47648&KeyWordHL=&Style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