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家銘
Hsü Chia Ming
論文名稱: 翰林學士與北宋政治關係之研究
指導教授: 廖隆盛
Liao, Lung-S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0
中文關鍵詞: 北宋翰林學士翰林學士北宋政治政治關係侍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6下載:1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除了「緒論」和「結論」以外,共分四章如下:
    第一章「北宋翰林學士的制度」,分為下列三節進行討論:一、北宋以前翰林學士的發展,說明唐代翰林學士的設置,以及翰林學士於五代十國的發展情況二、北宋翰林學士制度的建立與發展,討論翰林學士的相關制度,包括機構名稱、人員組成、任命方式、草制制度、宿直制度、保密制度、朝服班序、俸祿收入;三、翰林學士的職掌及其政治角色,包括起草皇帝詔令、充當皇帝顧問、選拔國家人才、奉派出使外國、編纂圖書典籍。

    第二章「北宋翰林學士的人事分析」,分為四節進行討論:從四個方面來討論北宋翰林學士的人事組成,即資歷的背景、地域的分布、遷轉與發展、北宋翰林學士的形象,藉由這些討論,有助於了解北宋翰林學士群體的基本情況。

    第三章「翰林學士與北宋前期政治」,分為下列三節進行討論:一、翰林學士與宋初政爭,北宋初年政壇上存在一批「前朝學士」,這批學士成為宋初的翰林學士的主體。此外,翰林學士介入多場政治紛爭。二、翰林學士與真仁之際的政爭,翰林學士在草擬詔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政治影響力,左右了皇帝對於於宰執官員的任命。三、翰林學士與慶曆改革,翰林學士針對西夏用兵,提出對應之道。對於慶曆改革,大多採取反對的態度。

    第四章「翰林學士與北宋後期改革及黨爭」,分為下列三節進行討論:一、翰林學士與王安石變法;二、翰林學士與元祐更化;三、翰林學士與哲、徽兩朝的黨爭。北宋中期以後,士大夫為了改革時弊,富國強兵,由范仲淹揭開了改革的序幕。經由王安石大刀闊斧的變法,導致保守派與改革派兩方的衝突,形成著名的新舊黨爭。宋哲宗朝以後,新舊黨爭由國家政策之爭轉為黨同伐異的黨派之爭,翰林學士牽涉其中,其政治影響力不容小覷。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10 第三節 史料運用與研究方法...............15 第一章 北宋翰林學士的制度.................19 第一節 北宋以前翰林學士的發展...........19 一、唐代翰林學士的設立................19 二、五代十國翰林學士的發展.............26 第二節 北宋翰林學士制度的建立與發展......37 一、機構名稱.........................38 二、人員組成.........................40 三、任命方式.........................50 四、草制制度.........................53 五、宿直制度.........................54 六、保密制度.........................54 七、朝服班序.........................56 八、俸祿收入.........................57 第三節 翰林學士的職掌及其政治角色........58 一、起草皇帝詔令......................58 二、充當皇帝顧問......................59 三、選拔國家人才......................60 四、奉派出使外國......................69 五、編纂圖書典籍......................72 第二章 北宋翰林學士的人事分析..............75 第一節 資歷的背景......................75 一、個人出身.........................76 二、家世背景.........................81 第二節 地域的分布......................88 第三節 遷轉與發展......................98 一、整體的官職遷轉....................98 二、特殊的官職遷轉...................101 第四節 北宋翰林學士的形象..............105 第三章 翰林學士與北宋前期政治.............111 第一節 翰林學士與宋初政爭..............111 一、前朝翰林學士與宋初政治............111 二、宋太宗繼位之爭...................121 三、翰林學士位列執政的先聲............131 第二節 翰林學士與真仁之際的政爭.........134 一、翰林學士與真宗朝後期的政爭.........134 二、劉太后聽政期間翰林學士的表現.......141 第三節 翰林學士與慶曆改革...............146 一、翰林學士與慶曆時期的對西夏戰爭......147 二、翰林學士與慶曆改革.................158 第四章 翰林學士與北宋後期改革及黨爭.........167 第一節 翰林學士與王安石變法..............167 一、翰林學士與神宗即位之初的政爭.........167 二、王安石從翰林學士到拜相期間的政爭.....171 三、翰林學士對變法的態度................179 第二節 翰林學士與元祐更化.................200 第三節 翰林學士與哲、徽兩朝的黨爭..........215 一、翰林學士與哲宗紹述..................215 二、翰林學士與建中初政..................226 結論......................................235 附錄......................................243 徵引書目...................................261

    徵引書目
    一、專書
    (一)古籍(先按成書時代先後,再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新校本)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新校本)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新校本)
    (梁)沈約撰,《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新校本)
    (梁)蕭子顯撰,《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新校本)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全五冊(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唐)元稹,《承旨學士院記》,收錄於(宋)洪遵,《翰苑群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唐)李肇,《翰林志》,收錄於(宋)洪遵,《翰苑群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唐)陸贄,《陸宣公翰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新校本)
    (宋)王溥,《唐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王溥,《五代會要》(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
    (宋)王珪,《華陽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王禹偁,《小畜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宋)王欽若,《冊府元龜》(香港:中華書局,1960年)
    (宋)王曾,《王文正公筆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正編)
    (宋)王安禮,《王魏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王君玉,《國老談苑》,收錄於《中國野史集成正編》6(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宋)王明清,《揮麈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宋)王應麟,《玉海》(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清光緒九年浙江書局刊本)
    (宋)王稱,《東都事略》,收錄於《二十五別史》(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宋)文瑩,《續湘山野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文瑩,《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不著撰人,《學士年表》,收錄於(宋)洪遵,《翰苑群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宋)田況,《儒林公議》,收錄於《中國野史集成正編》6(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宋)司馬光撰,鄧廣銘等點校,《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司馬光著,(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宋)司馬光,《傳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正編)
    (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四部叢刊正編)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前集》,收錄於《宋名臣言行錄五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何異撰,《宋中興百官題名》(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叢書集成續編)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江休復,《江鄰幾雜志》,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李廌,《濟南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李昉,《禁林宴會集》,收錄於(宋)洪遵,《翰苑群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宋)李心傳撰,崔文印點校,《舊聞證誤》(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標點本)
    (宋)李攸,《宋朝事實》(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
    (宋)李,《皇宋十朝綱要》(臺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宋)宋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標點本)
    (宋)呂祖謙撰,《宋文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呂中,《宋大事記講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宋)佚名撰,《道山清話》,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周必大,《玉堂雜記》,收錄於(宋)洪遵,《翰苑群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收錄於《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林駒,《古今源流至論‧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施宿撰,《嘉泰會稽志》,收錄於《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宋)洪遵,《翰苑遺事》,收錄於(宋)洪遵,《翰苑群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宋)洪遵,《翰苑群書》,收錄於傅璇琮編,《翰學三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宋)晁補之,《雞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袁文,《甕牖閒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杜大珪撰,《名臣碑傳琬琰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徐自明纂,《宋宰輔編年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徐度,《卻掃編》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孫覿,《鴻慶居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陳均,《宋本皇朝編年綱目備要》(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
    (宋)陶穀,《清異錄》,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張舜民,《畫墁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張端義,《貴耳集》,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陳師道,《後山談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陸游,《渭南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陸游,《南唐書》,收錄於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宋)崔敦詩,《玉堂類稿》(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叢書集成初編)
    (宋)章如愚,《群書考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收錄於《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曾鞏,《元豐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曾布,《曾公遺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宋)曾肇撰,(清)曾儼編,《曲阜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程顥,《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程大昌,《雍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統類》(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
    (宋)費袞,《梁溪漫志》,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葉適,《水心別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叢書集成續編)
    (宋)葉夢得撰,宇文紹奕考異,侯忠義點校,《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楊億,《楊文公談苑》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楊仲良,《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趙昇,《朝野類要》(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叢書集成初編)
    (宋)趙汝愚編,《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綦崇禮,《北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新校本)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新校本)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歐陽修,《歸田錄》,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蔡襄,《莆陽居士蔡公文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宋刻本)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收錄於《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錢若水撰,《宋太宗實錄》(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年,標點本)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新校本)
    (宋)謝采伯,《密齋筆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蘇軾,《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蘇轍,《欒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蘇轍,《龍川別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蘇舜欽,《蘇學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竇儀等著,《宋刑統》(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萬有文庫本)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標點本)
    (明)宋濂等撰,《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新校本)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薛應旂,《宋元通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景印岫廬現藏罕傳善本叢刊)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大化出版社,1977年)
    (清)王夫之,《宋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朱克敬,《暝庵二識》,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一編(臺北:新興出版社,1978年)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收錄於(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新校本)
    (清)周城撰,單遠慕點校,《宋東京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民國25年北平圖書館影印本)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新校本)
    (清)康有為,《康南海官制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標點本)
    (清)黃以周等輯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楊希閔,《曾文定公年譜》,收錄於《十五家年譜》(臺北:中國文獻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清)趙翼,欒保群等點校,《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清)潘永因編,《宋稗類鈔》(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據清康熙八年刊本影印)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戴錫章,《西夏紀》(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成都:巴蜀書社,1988-1994年)

    (二)今人著作(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毛蕾,《唐代翰林學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朱瑞熙,《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宋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下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岑仲勉,《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李福長,《唐代學士與文人政治》(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林瑞翰,《宋代政治史》(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78年)
    張其凡,《宋太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張復華,《北宋中期以後之官制改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張晉藩編,《中國官制通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希清等,《宋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1年)
    陳元鋒,《北宋館閣翰苑與詩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楊樹藩,《宋代中央政治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楊果,《中國翰林制度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
    鄭學檬,《五代十國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闞道明,《中國歷代翰林學士纂要》(新竹:三人出版社,1972年)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二、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碩士論文
    邵承芬,〈安史亂後唐代中央政權結構之變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刁忠民,〈北宋前三朝臺諫制度述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頁82-91。
    方豪,〈宋代之官制〉,《民主評論》第5卷第4期,1954年2月,頁29-32。
    毛元祐,〈論宋太宗的性格特徵及其影響〉,《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年第5期,頁75-80。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頁10-18。
    王雲海,〈宋太宗的“右文”政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1期,頁1-10。
    王永平,〈論翰林學士與中晚唐政治〉,《晉陽學刊》1990年第2期,頁29-34。
    王一鵬,〈翰林院演變初探〉,《內蒙古社會科學》1993年第6期,頁62-69。
    王德毅,〈司馬光〉,《中國歷代思想家》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頁161-184。
    王瑞來,〈代王言者─以宋真宗朝翰林學士為中心的考察〉,《漆俠先生紀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172-189。
    包弼德,〈政府、社會和國家─關於司馬光和王安石的政治觀點〉,《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111-183。
    朱瑞熙,〈官僚政治制度的產物─複雜多變的宋朝官制〉(一)~(六),分別載於《文史知識》1986年第1期,頁75-80、1986年第2期,頁68-72、1986年第3期,頁44-48、1986年第4期,頁79、80-84、1986年第7期,頁85-90、1986年第8期,頁65-69。
    朱瑞熙,〈宋仁宗朝“奏邸案”考述〉,《漆俠先生紀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頁277-291。
    朱錫光,〈宋代學士院翰林學士初探〉,《杭州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1988年6月,頁118-126、154。
    汪伯琴,〈宋初二帝傳位問題的剖析〉,《大陸雜誌》第32卷第10期,1966年5月,頁15-22。
    汪槐齡,〈論宋太宗〉,《學術月刊》1986年第3期,頁61-68。
    辰伯,〈宋官制雜釋〉,《宋遼金元史論集》(香港:崇文書店,1971年),頁159-164。
    李雪華,〈唐代翰林學士考述〉,《貴州大學學報》1987年第3期,頁79-84。
    谷川道雄等,〈戰後日本的中國史論爭〉,收錄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2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頁311-508。
    金毓黻,〈宋代官制與行政制度〉,《宋遼金元史論集》(香港:崇文書店,1971年),頁165-193。
    金中樞,〈北宋科舉制度研究續(下)〉,《宋史研究集》第14輯(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頁53-190。
    林瑞翰,〈宋代官制探微〉,《宋史研究集》第9輯(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7年),頁199-268。
    林天蔚,〈為王安石辨誣二事〉,《宋代史事質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頁90-98。
    邱添生,〈論唐代中葉為國史中世下限說〉,《師大歷史學報》第15期,1987年6月,頁63-93。
    季平,〈論宋太宗的政治思想〉,《社會科學研究》1990年第3期,頁83-89、123。
    柯昌基,〈宋代中樞的秘書制度〉,《中國史研究》1986年第4期,頁85-94。
    柳立言,〈北宋吳越錢家婚宦論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4分,1994年12月,頁903-955。
    范學輝,〈宋太祖朝的翰林學士〉,《文史》2005年第3輯,頁175-203。
    高明士,〈介紹戰後日本史學界對中國史時代區分的論戰─以「古代」下限的爭論為中心〉上、下,《大陸雜誌》第52卷第2期,1976年2月,頁26-46、第52卷第3期,1976年3月,頁36-50。
    袁剛,〈唐代的翰林學士〉,《文史》第33輯,1990年10月,頁111-116。
    徐茂明,〈唐代翰林和翰林學士設置時間考辨〉,《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3期,頁122-124、128。
    徐茂明,〈宋代翰林學士院諸制度述論〉,《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頁86、93-98。
    張其凡,〈論宋太宗〉,《歷史研究》1987年第2期,頁96-109。
    張其凡,〈北宋“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略說〉,《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62-68。
    張其凡,〈宋初擇人用吏述論〉,《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93-108。
    張其凡,〈試論宋太祖朝的用人〉,《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109-126。
    張邦煒,〈兩宋無內朝論〉,《河北學刊》1994年第1期,頁88-95。
    張邦煒,〈宋徽宗初年的政爭─以蔡王府獄為中心〉,《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頁242-258。
    張邦煒,〈關於建中之政〉,《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頁259-286。
    孫國棟,〈宋代官制紊亂在唐制的根源〉,《唐宋史論叢》(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年),頁197-210。
    唐春生,〈翰林學士與北宋熙寧變法〉,《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90-95。
    唐春生,〈唐宋學士院及翰林學士別稱考〉,《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頁59-63。
    張東光,〈唐宋時期的中樞秘書官〉,《歷史研究》1995年第4期,頁135-150。
    陳振,〈關於宋代的知制誥和翰林學士〉,《宋史研究論文集:一九八七年年會編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頁36-48。
    陳學霖,〈宋代書禁與邊防之關係〉,《宋史論集》(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93年),頁175-210。
    梅原郁,〈宋初的寄祿官及其周圍〉,《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頁392-450。
    陶晉生,〈余靖與宋遼夏外交〉,《食貨月刊》第1卷第10期,1972年1月,頁534-539。
    陶晉生,〈北宋慶曆改革前後的外交政策〉,《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2002年),頁59-96。
    許家銘,〈近二十年來海峽兩岸唐代翰林學士研究回顧(1985-2004)〉,《史耘》第11期,2005年12月,頁81-96。
    程仰之,〈王安石與司馬光〉,《文史雜誌》第2卷第1期,1942年1月,頁1-17。
    傅璇琮,〈李白任翰林學士辨〉,《文學批評》2000年第5期,頁5-11。
    楊友庭 〈唐代翰林學士略論〉,《廈門大學學報》1985年第3期,頁104-109。
    楊果,〈宋翰林學士人員結構考述〉,《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6期,頁92-95。
    楊果,〈翰林學士與宋代政治初探〉,《宋史研究論文集:一九八七年年會編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頁49-76。
    楊果,〈宋代中樞秘書制度史研究述評〉,《宋代制度研究百年(1900-200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頁281-294。
    路育松,〈試論宋太祖時期的忠節觀建設〉,《中州學刊》2001年第6期,頁101-105。
    溫運娟,〈十國宰相制度考〉,《十國典制考》(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208-275。
    趙康,〈論唐代翰林學士院之沿革及其政治影響〉,《學術月刊》第209期,1986年10月,頁43、71-76。
    廖隆盛,〈德明時期(西元1004-1032)宋夏關係析論〉,《國策、貿易、戰爭─北宋與遼夏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2002年),頁95-116。
    趙小軍,〈宋代翰林學士承旨述論〉,《晉陽學刊》2003年第4期,頁63-67。
    鄭欽仁,〈帝國遺規兩千年─中國政治制度的特色〉,《中國文化新論‧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1982年),頁14-28。
    蔣復璁,〈宋太祖之崩不踰年而改元考〉,《珍帚齋文集》卷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頁43-49。
    蔣復璁,〈宋太宗晉邸幕府考〉,《珍帚齋文集》卷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頁60-81。
    蔣復璁,〈宋太祖時太宗與趙普的政爭〉,《珍帚齋文集》卷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頁242-266。
    劉健明,〈論唐代的翰林院〉,《食貨月刊》第15卷第7、8期,1986年1月,頁332-355。
    劉子健,〈王安石、曾布與北宋晚期官僚的類型〉,《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87年),頁117-142。
    聶崇歧,〈宋遼交聘考〉,《宋史叢考》下(臺北:華世出版社,1986年),頁283-375。
    魏良弢,〈忠節的歷史考察:秦漢至五代時期〉,《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頁119-130。
    (清)嚴復,〈嚴幾道與熊純如書札節鈔〉,《學衡》第13期(臺北:學生書局,1971年,據上海市清華園出版社影印),頁1779-1791。
    顧宏義,〈北宋學士院若干制度考辨〉,《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6期,頁50、56-58。
    龔延明,〈宋代學士院名物制度志略〉,《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頁52-60。
    龔延明,〈宋代學士院與翰林院、翰林司〉,《文史知識》1993年第11期,頁104-107。

    四、外文
    (一)日文
    1.專書
    山本隆義,《中國政治制度研究:內閣制度起原發展》東洋史研究叢刊之18(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1968年)
    和田清,《支那官制發達史─特中央集權地方分權消長中心》 (東京:汲古書院,1974年)
    竺沙雅章,《獨裁君主登場:宋太祖太宗》(京都:清水書院,1994年)
    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東洋史研究叢刊之37(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1985年)

    2.期刊論文
    山本隆義,〈唐宋時代於翰林學士〉,《東方學》第4期,1952年6月,頁28-39。
    宮崎市定,〈宋代官制序說─宋史職官志如何〉,收錄於佐伯富等編,《宮崎市定全集》10(京都:岩波書店,1992年),頁246-320。

    (二)英文
    Kracke, Edward A, Civil service in early Sung China, 960-1067: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led sponsorship to foster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