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沛郎
論文名稱: 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思想之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 黃城
Huang, Ch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8
中文關鍵詞: 孫中山梁啟超民族民族思想民族主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5下載:8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之研究主題為「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思想之比較研究」,故主要研究之重點在於民族思想,而欲研究民族思想,則應先將民族之概念予以界定,並且進一步將民族思想及民族主義予以釐清。
    而在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思想的體系建立,主要分為三大方向:首先,一位思想家產生或提出某種思想,必有其思想淵源及提出之背景,故需首先加以研究;其次,既然產生民族思想,則其對於人類民族的形成甚且本國民族之形成必有說法與理論,故需加以分析;最後,因為民族思想的提出有其動機與背景,故其產生之後必有其目的,亦就是主張、策略及理想,此部份乃屬民族主義之研究,更可加以分為對內及對外兩部分,分別加以建立。
    因此,本文將孫中山與梁啟超的民族思想分為三大方向,五大部分,分別加以比較,最後得出結論。
    本研究共分八章,約二十四萬餘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突破、途徑、方法、架構及限制。第二章為概念分析與文獻探討,說明民族及民族思想之定義,並探討孫中山與梁啟超的相關原始文獻,以及與本研究有關之二手論著。第三章為民族思想背景,說明孫中山與梁啟超的生平與重要著述,民族思想的重大背景與立場主張,以及所受的中外歷史與學說的影響,最後並加以比較。第四章為民族形成理論,說明孫中山與梁啟超對於民族的形成,中華民族的組成,以及民族與國家關係的看法與理論,最後並加以比較。第五章為對內民族策略,孫中山的對內民族策略主要為理性排滿、解除人口壓迫、民族自決與進化、民族平等與團結;而梁啟超的對內民族策略主要為排滿保皇、新民強國、大民族主義及國家主義,最後再將二人之對內民族策略加以比較。第六章為對外民族策略,孫中山的對外民族策略主要為民族獨立解放、民族自決與濟弱扶傾、民族平等與國際合作;而梁啟超的對外民族策略主要為商戰思想、主權獨立、先內後外與溫和對外之策略,最後再將二人之對外民族策略加以比較。第七章為民族思想的最終理想,說明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思想的最終理想,最後並加以比較。第八章為結論,說明研究發現、建議及展望。

    第一章 緒 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7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13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限制 16 第二章 概念分析與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民族與民族思想 19 第二節 相關原始文獻探討 36 第三節 有關論著析評 51 第三章 民族思想背景 63 第一節 孫中山的民族思想背景 63 第二節 梁啟超的民族思想背景 79 第三節 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思想背景之比較 104 第四章 民族形成理論 111 第一節 孫中山的民族形成理論 111 第二節 梁啟超的民族形成理論 129 第三節 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形成理論之比較 140 第五章 對內民族策略 145 第一節 孫中山的對內民族策略 145 第二節 梁啟超的對內民族策略 177 第三節 孫中山與梁啟超對內民族策略之比較 201 第六章 對外民族策略 209 第一節 孫中山的對外民族策略 209 第二節 梁啟超的對外民族策略 234 第三節 孫中山與梁啟超對外民族策略之比較 250 第七章 民族思想的最終理想 257 第一節 孫中山民族思想的最終理想 257 第二節 梁啟超民族思想的最終理想 269 第三節 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思想最終理想之比較 276 第八章 結論 28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88 第三節 研究展望 292 參考書目 293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孫中山、梁啟超原始文獻、中文專書、論文、期刊
    (一)孫中山文獻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1989),《國父全集》第一至十二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合編(1981),《孫中山全集》,第一至十一卷。北京:中華書局
    陳旭麓、郝盛潮主編,王耿雄等編(1990),《孫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孫文,〈三民主義〉,《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三民主義之具體辦法〉,《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大亞洲主義〉,《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女子要明白三民主義〉,《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不特要從民權民生上作功夫並應發展民族自決能力團結奮鬥使中國在世界上成為獨立國家〉,《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中日須互相提攜〉,《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中日親善共享和平〉,《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中國人之天職在促進世界和平〉,《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中國工人所受不平等條約之害〉,《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中國之現狀與未來—革命黨籲請英國善持中立〉,《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中國之鐵路計畫與民生主義〉,《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政黨與政府之重要關係〉,《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中國內亂之因〉,《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中國同盟會本部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中國同盟會總章〉,《國父全集》,第九冊。
    孫文,〈中國存亡問題〉,《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中國革命史〉,《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中國問題的真解決(譯文)〉,《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中國國民黨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五族一家〉,《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五族協力以謀全世界人類之利益〉,《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支那保全分割合論〉,《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民生主義〉,《國父全集》,第一冊。
    孫文,〈民國政府成立後借債築路之利益〉,《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民族主義〉,《國父全集》,第一冊。
    孫文,〈民權主義〉,《國父全集》,第一冊。
    孫文,〈共和國家異於專制國家之要點〉,《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同盟會革命方略〉,《國父全集》,第一冊。
    孫文,〈合五族為一體建設共和〉,《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自傳〉,《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利用外資以振興中國工商業〉,《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呼籲世界弱小民族形成反帝聯合戰線〉,《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社會主義之派別及方法〉,《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建設時代要比迫害時代加倍犧牲〉,《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恢復主權永奠邦本〉,《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為中俄關係與越飛聯合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軍人精神教育〉,《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重訂致公堂新章要義〉,《國父全集》,第九冊。
    孫文,〈香港興中會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修改章程之說明〉,《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孫文學說〉,《國父全集》,第一冊。
    孫文,〈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國父全集》,第一冊。
    孫文,〈國民會議為解決中國內亂之法〉,《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國民黨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救國救民之責任在革命軍〉,《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欲改造新國家當實行三民主義〉,《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欲救中國必先推倒滿清〉,《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就大總統職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就大總統職後對外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提倡民生主義之真義〉,《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發揚民族主義精神建立共和政體〉,《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農民大聯合〉,《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漢公著太平天國戰史序〉,《國父全集》,第九冊。
    孫文,〈滿清不倒中國勢必再亡〉,《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與某日人的談話〉,《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論籌築鐵路事致宋教仁函〉,《國父全集》,第四冊。
    孫文,〈學生須以革命精神努力學問〉,《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聯合全國一致努力廢除不平等條約〉,《國父全集》,第三冊。
    孫文,〈臨時大總統布告友邦書〉,《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臨時大總統布告國民消融意見蠲除畛域文〉,《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國父全集》,第二冊。
    孫文,《孫文學說》,《國父全集》,第一冊。
    孫文,《實業計畫》,《國父全集》,第一冊。
    孫文,〈在香港與『南清早報』記者威路臣的談話〉,《孫中山全集》,第二卷。
    孫文,〈《國民黨懇親大會紀念冊》序〉,《孫中山集外集》。
    (二)梁啟超文獻
    梁啟超(1926),《梁任公近著第一輯》。上海:商務印書館。
    梁啟超(1983),《飲冰室文集》,第一至十六冊。臺北:中華書局。
    梁啟超(1987),《飲冰室專集》,第一至十冊。臺北:中華書局。
    梁啟超,〈三十自述〉,《飲冰室文集》之十一,第四冊。
    梁啟超,〈中國前途之希望與國民責任〉,《飲冰室文集》之二十六,第十冊。
    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飲冰室文集》之九,第四冊。
    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梁任公近著第一輯》下卷。
    梁啟超,〈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梁任公近著第一輯》下卷。
    梁啟超,〈日本國志後序〉,《飲冰室文集》之二,第二冊。
    梁啟超,〈史記貨殖列傳今義〉,《飲冰室文集》之二,第二冊。
    梁啟超,〈外交歟內政歟〉,《飲冰室文集》之三十七,第十三冊。
    梁啟超,〈外資平議〉,《飲冰室文集》之二十二,第八冊。
    梁啟超,〈外資輸入問題〉,《飲冰室文集》之十六,第六冊。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飲冰室文集》之十二,第五冊。
    梁啟超,〈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飲冰室文集》之十九,第七冊。
    梁啟超,〈利用外資與消費外資之辨〉,《飲冰室文集》之二十七,第十冊。
    梁啟超,〈南海先生七十壽言〉,《飲冰室文集》之四十四,第十五冊。
    梁啟超,〈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飲冰室文集》之十三,第五冊。
    梁啟超,〈政治學學理摭言〉,《飲冰室文集》之十,第四冊。
    梁啟超,〈春秋中國夷狄辨序〉,《飲冰室文集》之二,第二冊。
    梁啟超,〈為改約問題敬告友邦〉,《飲冰室文集》之四十一,第十四冊。
    梁啟超,〈時事雜感〉,《飲冰室文集》之二十七,第十冊。
    梁啟超,〈商會議〉,《飲冰室文集》之四,第二冊。
    梁啟超,〈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飲冰室文集》之六,第三冊。
    梁啟超,〈國產之保護及獎勵〉,《飲冰室文集》之四十三,第十五冊。
    梁啟超,〈清議報一百冊祝辭並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飲冰室文集》之六,第三冊。
    梁啟超,〈復張東蓀書論社會主義運動〉,《飲冰室文集》之三十六,第十三冊。
    梁啟超,〈答某報第四號對於新民叢報之駁論〉,《飲冰室文集》之十八,第六冊。
    梁啟超,〈愛國論〉,《飲冰室文集》之三,第二冊。
    梁啟超,〈新民議〉,《飲冰室文集》之七,第三冊。
    梁啟超,〈對外與對內〉,《飲冰室文集》之二十六,第十冊。
    梁啟超,〈與上海某某等報館主筆書〉,《飲冰室文集》之二十七,第十冊。
    梁啟超,〈與嚴幼陵先生書〉,《飲冰室文集》之一,第一冊。
    梁啟超,〈說幼稚〉,《飲冰室文集》之三十,第十一冊。
    梁啟超,〈說群序〉,《飲冰室文集》之二,第二冊。
    梁啟超,〈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飲冰室文集》之十八,第六冊。
    梁啟超,〈談判與宣戰〉,《飲冰室文集》之四十二,第十五冊。
    梁啟超,〈論中國人種之將來〉,《飲冰室文集》之三,第二冊。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飲冰室文集》之七,第三冊。
    梁啟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飲冰室文集》之十,第四冊。
    梁啟超,〈論君政民政相嬗之理〉,《飲冰室文集》之二,第二冊。
    梁啟超,〈論學日本文之益〉,《飲冰室文集》之四,第二冊。
    梁啟超,〈憲政淺說〉,《飲冰室文集》之二十三,第八冊。
    梁啟超,〈歷史上中華國民事業之成敗及今後革進之機運〉,《飲冰室文集》之三十六,第十三冊。
    梁啟超,〈盧梭學案〉,《飲冰室文集》之六,第三冊。
    梁啟超,〈關稅權問題〉,《飲冰室文集》之十九,第七冊。
    梁啟超,〈讀孟子界說〉,《飲冰室文集》之三,第二冊。
    梁啟超,〈變法通議〉,《飲冰室文集》之一,第一冊。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飲冰室專集》,第三冊。
    梁啟超,《自由書》,《飲冰室專集》,第三冊。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飲冰室專集》,第六冊。
    梁啟超,《創辦時務報原委記》。
    梁啟超,《新大陸遊記節錄》,《飲冰室專集》,第七冊。
    梁啟超,《新小說月刊》第二號。
    梁啟超,《新民說》,《飲冰室專集》,第三冊。
    梁啟超,《歐遊心影錄節錄》,《飲冰室專集》,第七冊。
    (三)專書
    丁文江(1972),《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臺北:世界書局。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譯(1985)《晚清政治思想研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王勛敏、申一辛(1998),《梁啟超傳》。北京:團結出版社。
    王逸舟(1995),《當代國際政治析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曉波等編(1978),《現代中國思想家—康有為、梁啟超》。臺北:巨人出版社。
    亓冰峰(1980),《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9)。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1985),《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編(1965),《革命先烈先進闡揚國父思想論文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幼獅出版社編(1987),《三民主義大辭典》上、下冊。臺北:幼獅出版社。
    任卓宣(1962),《民族與歷史》。臺北:帕米爾書店。
    任卓宣(1969),《國父底大同思想》。臺北:帕米爾書店。
    朱浤源(1985),《同盟會的革命理論--「民報」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朱諶(1993),《孫中山與蔣中正的民族主義思想》。臺北:黎明書局。
    呂亞力(1987),《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
    宋文明(1973),《梁啟超的思想》。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李酉潭(1999),《自由、平等與民主—約翰彌勒與孫中山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編譯館。
    李康五(1967),《三民主義與禮運大同思想》。臺北:幼獅書店。
    李喜所、胡志剛(2001),《百年家族:梁啟超》。臺北:立緒文化。
    李華興、吳嘉勳編(1984)《梁啟超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雲漢(1990),《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
    李雲漢、王爾敏(1999),《中山先生民族主義正解》。臺北:台灣書店。
    李澤厚(1987),《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穀風出版社。
    李復甸編(1991)《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臺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周世輔(1982),《國父思想要義》。臺北:三民書局。
    周平(2001),《民族政治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周陽山、楊肅獻編,李國祁等著(1985),《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周陽山、楊肅獻編,張灝等著(1985),《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林佳龍等著(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林恩顯(1994),《國父民族主義與民國以來的民族政策》。臺北:國立編譯館。
    姜義華(1996),《大道之行--孫中山思想發微》。廣東人民出版社。
    施正鋒編(1994),《台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
    洪泉湖(1979),《國父民族自決論之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胡漢民(1977),《三民主義的連環性》。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胡適(1986),《胡適留學日記》。臺北:遠流出版社。
    胡適(1990),《四十自述》。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浦薛鳳(1976),《現代西洋政治思潮》。臺北:正中書局。
    秦孝儀(1980),《中山學術論叢》創刊號。臺北:國立台灣大學。
    耿雲志、崔志海(1994),《梁啟超》。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馬戎(2001),《民族與社會發展》。北京:民族出版社。
    馬起華(1989),《政治學原理》。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涂子麟(1987),《三民主義專題研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崔書琴(1987),《三民主義新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玉法(1988),《中國現代政治史論》。臺北:東華書局。
    張亞澐(1978),《比較主義》。臺北:三民書局。
    張其昀(1961),《三民主義的理論》。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
    張忠正(1988),《中山先生民族主義與世界新秩序之建立》。臺北:正中書局。
    張朋園(1975),《梁啟超與清季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朋園(1981),《梁啟超與民國政治》。臺北:食貨出版社。
    張品興編(1999),《梁啟超家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張益弘(1967),《孫學體系新論》。臺北:怡然書舍。
    張磊(1981),《孫中山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張磊(1986),《孫中山論》。廣東人民出版社。
    陳其泰(1997),《梁啟超評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陳金龍(1998),《繼承與超越:毛澤東與孫中山比較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陳錫祺主編(1991),《孫中山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華力進(1992),《政治學》。臺北:經世書局。
    費孝通(1988),《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費孝通主編(1999),《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楊逢泰(1976),《民族自決的理論和實際》。臺北:正中書局。
    鄒文海(1978),《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
    劉真編(1995),《中山先生行誼》。臺北:台灣書店。
    蔣中正(1966),《蔣總統思想言論集》。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蔣永敬(1972),《胡志明在中國》。臺北:傳記文學社。
    蔣廣學(1998),《梁啟超和中國古代的終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鄭永年(1998),《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民族國家向何處去》。香港:三聯書店。
    鄧明炎(1981),《梁啟超的生平及其政治思想》。臺北:天山出版社。
    蕭公權(1976),《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華岡出版公司。
    錢穆(2001),《民族與文化》。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
    龍冠海(1991),《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薩孟武(1977),《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
    魏鏞(1994),《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羅香林(1971),《國父之大學時代》。臺北:台灣商務書局。
    羅家倫(1968),《新民族觀》。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羅家倫、黃季陸主編,秦孝儀、李雲漢增訂(1994),《國父年譜》。臺北:國民黨黨史會。
    (四)論文、期刊
    王曉秋(1995),〈論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體系〉,《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輯要》。臺北: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頁196~206。
    伊原澤周(1995),〈論孫中山先生的泛亞主義〉,《近代中國》,第一○五期,頁63~84。
    朱浤源(1991),〈孫中山對內民族主義的轉折與困惑〉,《滿族文化》,第十五期,頁4~10。
    朱浤源(1992),〈「族國」與「國族」研究專號序〉,《思與言》,第三十卷第二期,頁1~6。
    朱浤源(1992),〈從族國到國族:清末民初革命派的民族主義〉,《思與言》,第三十卷第二期,頁7~38。
    朱浤源(1993),〈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概觀〉,中華民國民族主義學會編,楊逢泰等著《民族主義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頁103~132。
    朱浤源(1993),〈再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二期(上),頁325~356。
    朱浤源(1993),〈孫中山與胡志明民族主義之比較〉,《中山學術論叢》,第十一期,頁49~73。
    朱浤源(2001),〈從三民主義到三個關懷〉,《第三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頁99~126。
    吳國光(2001),〈中國民族主義的歷史變遷:五四時代與九十年代的對比〉,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頁317~334。
    李國祁(1985),〈中國近代民族思想〉,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9~43。
    李陳順妍(1985),〈晚清的重商主義〉,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331~351。
    李雲漢(1985),〈中山先生護法時期的對美交涉〉,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頁337~376。
    李煥(1991),〈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開幕式專題演講〉,李復甸編《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臺北:民主文教基金會,頁1~3。
    周正興(1995),〈論孫中山民族主義中的愛國精神〉,《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輯要》。臺北: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頁274~280。
    林家有(1995),〈論孫中山先生的「五族共和」民族平等思想〉,《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輯要》。臺北: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頁257~273。
    邵宗海(1995),〈民族主義與中山先生思想〉,《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輯要》。臺北: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頁147~170。
    金耀基(1993),〈對民族主義的一些考察與省思〉,中華民國民族主義學會編,楊逢泰等著《民族主義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頁71~80。
    胡漢民(1965),〈大亞細亞主義與抗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編,《革命先烈先進闡揚國父思想論文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第一冊,頁504~506。
    馬洪武(1995),〈中山先生對中華民族危機觀〉,《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輯要》。臺北: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頁227~237。
    張灝(1999),〈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第五十二期,頁29~39。
    郭正昭(1985),〈達爾文主義與中國〉,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669~686。
    陳少白(1995),〈孫先生最初之革命言論與上李鴻章書之經過〉,劉真編《中山先生行誼》上冊。臺北:台灣書店,頁309~317。
    陳沛郎(2002),〈孫中山與梁啟超之民族形成理論〉,《研究與動態》,第七期。彰化:大葉大學共同教學中心,頁89~114。
    陳沛郎(2002),〈從地域觀念看「台灣意識」〉,《三民主義學報》,第二十四期。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頁61~71。
    賀凌虛(1995),〈孫中山民族主義的對內政策的演變-從排滿覆清而五族統一而中華民族〉,《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輯要》。臺北: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頁238~256。
    黃人傑(2002),〈論孫中山民族政策中的內外主張〉,《三民主義學報》,第二十四期。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頁1~12。
    黃彥(1995),〈孫中山先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輯要》。臺北: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頁207~226。
    楊逢泰(1995),〈孫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真諦〉,《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輯要》。臺北: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頁183~195。
    楊肅獻(1981),〈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民族主義----一八九六—一九○七〉,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09~129。
    詹哲裕(2001),〈孫中山「民族同化」理論的意涵及其時代性〉,《第三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頁127~145。
    熊錫元(1989),〈與劉克甫書再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問題〉,《民族研究》,第四期,頁14~18。
    樊中原(1992),〈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主義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家倫(1995),〈國父生平〉,劉真編《中山先生行誼》上冊。臺北:台灣書店,頁1~40。
    龔書鐸(1995),〈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輯要》。臺北: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頁171~182。
    二、西文部分:西文專書之中文譯本、西文專書
    (一)西文專書之中文譯本
    Chang, Hao(1971),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譯(1997),《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1985),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London:Polity Press, 胡宗澤等譯(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Harman, Chris , The Return of National Question , 白曉紅譯(2001),《民族問題的重返》。臺北:前衛出版社。
    Hobsbawm, Eric J. ,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me, myth, reality, 李金梅譯(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麥田出版。
    Marsh, David &Stoker, Gerry(1995),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陳菁雯、葉銘元、許文柏譯(1998),《政治學方法論》。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Schiffrin, Harold Z.(1968),邱權政、符致興譯(1988),《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臺北:穀風出版社。
    (二)西文專書
    Bagehot, Walter(1956), Physics and Politics:or, Though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natural selection” & “inheritance” to political society , Boston:Beacon Press.
    Breuitty, Jahn(1982), 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ng, Hao(1971),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ow, Tse-tsung(1960), The May Fourth Movement: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airbank, John K.(1987), 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1800~1985, New York:Harper & Row.
    Gellner, Ernest(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uld, Julius & Kolb, William L.(eds.)(1974), 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The Free Press.
    Greenfeld, Liah(1992), 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gue,R., Harrop, M. &Breslin S.(1992), 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London:Macmillan.
    Hertz, Frederick(1957), Nationality in History and Politics, London:Routledge & Paul Ltd.
    Huang, Philip C.(1972),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Renan, Ernest(1990),“What is a Nation?”, in Homi K. Bhabha(ed.), Nation and Narration , London:Routledge .
    Schwartz, Benjamin I.(1964),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alin, Joseph(1936), Marxism and the National and Colonial Question,London:Martin Lawrence Limited.
    Watkins, Frederick(1967), The Political Tradition of the West: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berali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