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智心
Yang, Chih-Hsin
論文名稱: 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關係建立之研究以臺北市萬華區曉劇場為例
The Relationship Building between Performing Arts Group and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f Shinehouse Theater
指導教授: 范聖韜
Fan, Sheng-T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社區總體營造社區劇場應用劇場劇團與社區關係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 developmen, community theater, applied theater, performing Arts Group -community connec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1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2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區除了是地域的名稱之外,同時包含了共同文化與生活樣貌的意涵。政府推動社區營造,企圖以藝術活動建立社區意識。然而文化應是真實的生活樣貌與習慣的延續,本研究探詢長時間的深耕與經營是否才能真實的展現社區樣貌?同時將研究問題聚焦在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互動的方式對其經營又帶來什麼樣的收穫與改變?
    本研究以臺北市萬華區曉劇場為例,運用訪談法深入探討曉劇場社區相關活動的主辦以及相關參與者,透過個案研究法,分析戲劇活動及展演對社區關係連結的影響。檢視表演團體與地方關係建立的方法。本研究主張透過戲劇有助於社區共識的建立,長期且多元的與社區互動也有利劇團與社區產生連結。
    本研究結論為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建立關係的六大層面,包括 : (一)、融入在地故事的作品風格;(二)、搭配社區族群特性的作品發展時間;(三)、尊重在地文化的作品呈現方式;(四)、規劃長期策略發展與公部門補助之間的關係;(五)、思考未來的挑戰與契機;(六)、順應在地化的世界趨勢。
    在現有對於表演藝術應用在社區之相關文獻稀少的情況下,本研究的貢獻在於-可作為公部門、表演藝術團體、社區文化組織等相關單位,於規劃社區營造措施、發展劇場社區推廣活動、研擬社區共識塑造方案之際,提供一個理論架構的基礎,以及具體可行的實務模型。並且在全球在地化的浪潮中,呈現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關係建立的鮮明臺灣經驗與模式。
    關鍵字:社區總體營造、社區劇場、應用劇場、劇團與社區關係

    Not only is community a geographic term, it also has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ctive culture and lifestyle. The government promotes community development with the objective of foster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artistic activities. However, culture should be the extension of authentic lifestyle and habit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whether the authentic picture of a community can only be presented through a long term engagement and effort, with its focus on the way in which the performing arts group interacts with the community and what kind of harvest and change will it bring to its operation.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Shinehouse Theater in Wanhua District of Taipei City as an example. By examining its community related events and interviewing event participants, and then through case study metho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rama activities and performance on the linkages of community relations. Evaluate how performing art groups can build up relationships with local communities. This thesis contends that performing arts can facilitate build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Furthermore, diversified and long-term interactions with community help to bring deep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ater groups' and the communit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is the six dimensions of form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forming art groups and the community, including: 1) creative style that integrates local stories; 2) development timeline that combines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3) presentation of art work that respects the local culture; 4) plan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long term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funding from the public sector; 5) deliberating futur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6) following the global trend of localization.
    In the current case where there is only a few literature discu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art in the community, this thesis contributes by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oretical structure and a viable practical model for the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art groups, community cultural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related administrations to design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grams, carry out local theater promotional events, and build solutions to foster a sense of community. Moreover, amid the movement of globaliz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present distinctive Taiwan experience and model of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between performance art groups and the community.

    Keywords: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theater, applied theater, performing Arts Group -community connection

    目錄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緣起 2 第二節、研究背景 5 第三節、研究問題與目的 10 第四節、名詞釋義 12 第貳章、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表演藝術團體、應用劇場與社區劇場 15 第二節、社區 32 第三節、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關係 37 第參章、研究方法與設計 46 第一節、研究方法 46 第二節、研究設計 53 第肆章、個案研究 62 第一節、曉劇場 63 第二節、萬華 78 第三節、曉劇場在萬華 101 第伍章、分析與討論 104 第一節、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關係建立之面向 105 第二節、萬華之於曉劇場 110 第三節、曉劇場之於萬華 115 第四節、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關係建立之發展模式 122 第陸章、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各章總整與回顧 129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建議 131 第三節、本章結論 132 第四節、研究總結 138 參考文獻 143   圖表目錄 圖表1、研究架構 54 圖表2、研究期程甘特圖 55 圖表3、表演藝術團體進行社區推廣獲得公部門補助的來源 76 圖表4、表演藝術團體與社區關係建立之模型-類型、面向、模式、要素 139

    Chang, H. (2008). Autoethnography as method. Walnut Creek, CA: Left Coast Press.

    Ellis, C. (2004). The ethnographic I: 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nography.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Govan, E., Nicholson, H., & Normington, K. (2007) Making a performance: Devising and contemporary practic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于善祿 (2017年4月25日)。看戲筆記:《冷靜與熱情之間》、《感官旅程》、《饕餮》. 擷取自 LULUSHARP 劇場生態、劇場史料、戲劇評論、出版觀察、比較文學、文化研究、雜書亂評這一類的東東: 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12987289

    尹詩惠 (2000)。 艋舺、大稻埕、城內機能的轉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文化部 (2015)。 10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文化部單位預算。台北市: 文化部。

    文化部 (2017年5月6日)。106年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補助名單出爐。 擷取自 文化部: 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59658.html

    文化部 (2017年3月)。 2017全國文化會議分區論壇手冊。2017全國文化會議分區論壇手冊。臺北: 文化部。

    文化部 (2017年5月3日) 。文化部網路劇院-曉劇場。擷取自 http://cyberstage.moc.gov.tw/troupe/102

    文建會case網路學院 (2003)。文建會網路學院case智庫<<社區總體營造>>。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本壯 (2008年9月)。社區總體營造的回顧與展望。府際關係研究通訊,頁 18-21。

    王章凱 (2016年12月4日)。【專欄】淺釋「社區總體營造」。擷取自 為公智庫: http://www.wisdomshare.com.tw/msg_info.php?id=153

    王婉容 (2008)。應用戲劇的開創性與實踐初探。劇場事6, 頁48-54。

    王婉容、楊瑾雯 (2012)。台灣社區劇場創作流變之個案省思-以南風劇團為例。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 頁97-120。

    王鴻裕、吳偉銘 (2005)。臺北市:臺北市萬華區公所。

    台北市私立愛愛院 (2017年5月10日)。臺灣乞丐之父~施乾。擷取自 台北市私立愛愛院: https://aiai.org.tw/?FID=44

    台灣教會公報 (2017年5月10日)。史話544 馬偕談起艋舺設教。擷取自 教會史話: http://www.laijohn.com/book6/544.htm

    朱致賢 (2016年12月4日)。【空間記憶】凍結?活化? 萬華歷史空間的保存難題。擷取自 經典雜誌: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6338
    江大樹、張力亞 (2008年4月)。社區營造、政策類型與治理網絡之建構:六星計畫的比較分析。府際關係研究通訊,頁 4-9。

    吳綱立 (2007年6月)。永續社區理念之社區營造評估體系建構之研究。住宅學報,頁 21-55。

    呂昀濃 ,吳璠,施以德 (2016年12月4日)。這裡,盛滿了城市的故事──艋舺文化資產保存爭議。擷取自 台大意識報: http://cpaper-blog.blogspot.tw/2013/03/blog-post_14.html

    呂佩怡(2014)。轉向「藝術/社會」: 社會參與藝術實踐研究。國藝會獎助成果政策研究案。臺北市:國藝會。

    沈奐恩 (2016) 。表演藝術於主題樂園行銷之運用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行銷暨產業組碩士論文。
    沈玲玲 (2004)。台南人劇團經營、發展與作品評析之研究:1987-2004。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明華園 (2016年12月4日)。感謝支持及明華園糖部近日紛擾爭議澄清。擷取自 明華園愛用部落格:http://blog.twopera.com/mhy/read.php?194

    林乃文 (2017年4月25日)。不可能通向救贖的──在犯罪現場《燕子》。擷取自 表演藝術評論台: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4160

    林乃文 (2017年4月25日)。參與一場鬼影幢幢《夏日微涼夜話3-Stop!巴士》。擷取自 表演藝術評論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7789

    林佳瑋、洪冬力、徐瑩峰、陳俐君、陳政邦、陳琳、楊宜靜、蔡正芸、鍾翰 (2015)。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台北市: 公共冊所。

    侯信安 (2007)。臺北市萬華區居民居住環境品質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夏鑄九、成露茜 、陳幸均、戴伯芬 (2002年6月)。朝向市民城市-臺北大理街社區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頁 141-172。

    耿一偉(譯)(2010)。劍橋劇場研究入門(原作者:Christopher Balme)。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徐宗國 (譯) (1997)。質性研究概論 (原作者:A.Struss& J.Corbin)。臺北市:巨流圖書。

    容淑華 (2014年9月)。以A/r/tography 藝術方法學省思劇場活動在社區文化發展的作用。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頁 57-82。

    桃園市政府 (2016年12月4日)。SHOW影劇團。擷取自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http://www.tyccc.gov.tw/W_Community/info3-2/upt.asp?pageno=&uid=&con=&cid=267&year=&month=&day=&key=&p0=235

    翁淑英 (2017年5月10日)。國藝會線上誌。擷取自 2015「燈燈鄉印‧照艋舺」,台北仁濟院在萬華的故事。
    :http://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227&id=231

    馬士比亞 (2017年4月25日)。[非專業評論]穢土天堂---曉劇場。擷取自 makespeare的劇場小窩: http://blog.xuite.net/newmakespeare/wretch/86491584-%5B%E9%9D%9E%E5%B0%88%E6%A5%AD%E8%A9%95%E8%AB%96%5D%E7%A9%A2%E5%9C%9F%E5%A4%A9%E5%A0%82---%E6%9B%89%E5%8A%87%E5%A0%B4

    張芷瑋 ( 2012)。是我的襲產嗎?—剝皮寮歷史街區造訪者動機、地方意象與襲產認同之關聯性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張堉樺 (2017)。基金會於表演藝術結合科技發展之策略聯盟。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行銷暨產業組碩士論文。

    張雅婷 (2011)。地方性表演團體客群在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大開劇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教育部 (2017年6月12日)。演藝事業暨演藝人員輔導管理規則。擷取自 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History.aspx?LawID=A040080090003100-0890630

    莊永明 (2012)。台北老街。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瑞芳 (2008年7月)。T-I-E在臺灣的發展與實踐─以台南人劇團教習劇場之經營為例,探討教習劇場的未來與展望。戲劇學刊,頁 113-136。

    郭月媚 (2016)。臺灣社區劇場發展歷程研究。臺北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系碩士在職專班。

    郭瑞坤 (2013年12月)。以社區劇場作為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實踐─高雄市推動社區劇場之經驗分享。 城市發展,頁 25-36。

    陳自昌 (1995)。遊民的社區生活與遊民服務:台北市萬華區的遊民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陳其南 (1998)。造人的永續工程-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陳其南、陳瑞樺(1998年1月)。臺灣社區營造運動之回顧。研考報導, 頁 21-37。

    陳亮全 (2000年2月)。近年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展開。住宅學報, 頁 61-77。

    陳雅文 (2017年6月)。個案研究。擷取自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1584/

    陳義翔,李美齡,尹仲敏,游文綺 (2011)。社區劇場的實踐之道。台北市: 新銳文創。

    陳德君 (2002)。危機與轉機:追蹤萬華大理街社區的空間實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馥瑋 (2003)。說一個剝皮寮的故事─分析崩解的都市保存論述。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陳韻文 (2012年6月)。應用戲劇理論初探。The Journal of Drama and Theatre Education in Asia,頁 7-26。

    童仲彥 (2016年12月4日)。古蹟裡開伙-明華園成文化流氓─童仲彥質詢文化局。擷取自 台北市議員台灣阿童: http://www.taiwanatung.com/2011/05/01/%E5%8F%A4%E8%B9%9F%E8%A3%A1%E9%96%8B%E4%BC%99-%E6%98%8E%E8%8F%AF%E5%9C%92%E6%88%90%E6%96%87%E5%8C%96%E6%B5%81%E6%B0%93%E2%94%80%E7%AB%A5%E4%BB%B2%E5%BD%A5%E8%B3%AA%E8%A9%A2%E6%96%87%E5%8C%96%E5%B1%80/

    黃美英 (2005年6月)。族群與區域發展:臺灣社區營造經驗的省思與拓展。環境與藝術學刊,頁 53-65。

    黃崇哲、許素鳳、周昭妤 (2001)。台北市萬華、大同地區特色產業調查研究。台灣經濟研究院。

    楊美英 (2017年4月25日)。曉劇場《夏日微涼夜話4:闇夜的小路上》。擷取自 ARTtalks: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ymy/2016050903

    楊濬維 (2013)。臺北市萬華區文化旅遊之發展策略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萬文隆 (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頁 17。

    萬佩萱 (2007)。被壓迫者劇場初探。佛光大學。

    詹雨妮 (2007)。社區藝術對社區營造之活化。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

    管倖生 (2012)。設計研究方法(第三版)。新北市: 全華圖書。

    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行政中心 (2017年6月)。免審案。擷取自 https://www.ntuh.gov.tw/RECO/application/SitePages/%E5%85%8D%E5%AF%A9.aspx

    臺北市政府 (2017年6月12日)。臺北市演藝團體輔導規則。擷取自 植根法律網: 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B010310050000300-0940928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2017年5月6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擷取自 https://www.culture.gov.taipei/frontsite/outsource/venuesAction.do?method=doFindVenuesActivity&subMenuId=1030113&venuesId=25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2017年5月4日)。中心發佈:曉劇場「擺渡艋舺戲劇課」成果發表會,邀請作伙來看戲!。 擷取自 臺北市都市更新推動中心: http://www.turc.org.tw/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18&uid=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 (2016年12月4日)。歷史沿革。擷取自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 http://whdo.gov.taipei/ct.asp?xItem=24880&CtNode=3423&mp=124111

    劉立偉 (2008年8月)。社區營造的反思:城鄉差異的考量、都市發展的觀點、以及由下而上的理念探討。都市與 計劃, 頁 313-338.

    劉仲冬 (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於 胡幼慧,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 巨流。

    劉新圓 (2016年12月4日)。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應重新檢討。擷取自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www.npf.org.tw/1/11735

    蔡文川 (2009)。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和想像。高雄市: 麗文文化。

    蔡宏進 (2005)。社區原理。臺北市: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蔡依玲 (2014)。從社區到專業劇場-大開劇團創作展演分析。臺南市: 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蔣逸民 (2011)。自我民族誌:質性分析方法的新探索。浙江社會科學,頁11 - 18。

    曉劇場 (2016年12月4日)。曉劇場. 擷取自 曉劇場: http://shinehousetheatre.twlivingart.org.tw/%E7%92%B0%E5%A2%83%E4%BB%8B%E7%B4%B9/

    曉劇場 (2017年5月3日)。曉劇場-臉書粉絲專頁。擷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pg/shinehousetheatre/about/?ref=page_internal

    盧思岳 (2016年12月4日)。社造永續‧公民接力 ──社造二十年的回顧與展望-民間觀點. 擷取自 台灣社造聯盟: http://47go.org.tw/article/25866

    賴淑雅 (譯) (2000)。被壓迫者劇場 (原作者:Augusto Boal)。台北市:揚智文化。

    賴淑雅 (2009)。在劇場中看見自己與社會─我的社區劇場歷程。劇場事7,頁63-73

    賴淑雅 (2011年7月)。社區劇場浪潮中的推手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執行經驗。美育雙月刊, 頁 30-35。

    賴淑雅 (2012年7月)。是的,我們在從事被壓迫者劇場工作!。美育雙月刊, 頁 6-13。

    賴佩璇、夏亞凡(2014)。差事劇團 以戲劇反映社會異層面。取自https://vita.tw/%E5%B7%AE%E4%BA%8B%E5%8A%87%E5%9C%98-%E4%BB%A5%E6%88%B2%E5%8A%87%E5%8F%8D%E6%98%A0%E7%A4%BE%E6%9C%83%E7%95%B0%E5%B1%A4%E9%9D%A2-ed145378185

    鍾明德 (1995)。現代戲劇講座——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市: 書林.

    鍾喬 (2009)。蝸牛,不見得比鳥慢─當民眾劇場遇上成人教育。劇場事7, 頁44-55。

    鍾喬 (2017)。石岡媽媽變!變!變!。取自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91-1.htm

    鍾喬 (2017)。鍾喬/劇場,北京,新工人。取自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8/2423113

    羅中峰 (2002)。關於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若干省思—兼論文化產業政策的經濟思維。佛光大學。

    羅中峰 (2004)。共同體的追尋-解析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理路。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蘇昭英、蔡季勳 (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