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美儀
論文名稱: 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及其參與學校之實施與成效探討
The evaluation of the energy education program with whole school approach in Taiwan
指導教授: 王順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6
中文關鍵詞: 全校式經營能源教育
英文關鍵詞: whole-school approach, energy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與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合作辦理,屬於企業型組織與民間團體的合作。輔導計畫主軸是以全校式經營模式來輔助學校推動能源教育,目的在於協助學校解決能源問題,進行能源教學,及建立學校節能文化。

    本研究利用方案邏輯模式來檢視輔導計畫及參與學校實施狀況與成果。研究對象為輔導團隊及四所參與學校-建安、大山、惠文是國小,南寧為完全中學。研究方法採用質性訪談、觀察、相關文件,以及量化問卷等方式著手進行討論。

    輔導計畫以客制化方式輔導參與學校推動全校式經營的能源教育。四所參與學校首先有能源團隊的建立,並透過環境的自我檢查以瞭解學校能源問題,以設定目標與方案內容的行動計畫訂定,付諸實際的行動。各校各有重點,包括:設計以學生為主角的能源課程;常態進行全校能源教學;以總量管制冷氣機使用,讓學生學習有效使用電器…等。四所參與學校依著這過程皆分別產生具體可見的成品或事實紀錄,例如:節電成效、能源教育教材、實驗數據、學生的新能源學習作品…等。而依據前後測問卷反應,各校師生前後改變的情形各不同,是與學校本身推動內容有滿大的關係。至於輔導計畫、參與學校面臨的困難為何?輔導計畫面臨學校的繁忙與人事異動、KEEP能源教材接受度低、有興趣有熱情的教師少、硬體取向的思維等限制;參與學校包括學校成員對於能源教育的支持不一、各處室合作問題、時間不足等阻礙。

    依照上述結論,針對想要推動能源教育的學校、教師提出建議如下:接洽能源相關機關並進行合作計畫,提供參與機會,獎勵,能源教學資源的分享,加強家長支持學校推動能源教育。對於未來研究建議進入單所參與學校進行長時間細膩的研究,繼續追蹤參與學校發展情形。

    Delta Electronics Foundation and Earth Passengers cooperate with “Whole School Energy Education”.To guide participant schools by whole school approach is the program’s main axle. To assist participant schools solve energy problems, carry on the energy instruction, and establish energy conservation culture are the program’s main targets.

    This study is written by logic model. The target groups of this study are program and four participant schools. The study methods combine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ools-interview, observation, related document, and questionnaire.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program guides participant schools by customization measure. They are “counsel”, “energy education materials”,“electronic newspaper and the blog”,“ workshops”,“funds” and so on.
    2. Although four participant schools have different focus, they have “team”, “check their environment”,“make purposes”,“take actions” by the same token.
    3. After impelling, four participant schools have specific contents, such as energy education material, empirical datum, student's works, energy education planning for action and so on.
    4. During the process, program and four participant schools have problems, they include “not many school members support the plan”, “cooperation problems”, “insufficient time” and so o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schools and teachers-“consult with the related institute”,“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on the program”,“reward”,“share resources or experiences”,“get support accepted by parents”.Beside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the future researches-“analyse single participant school how to impetus energy education and results deeply”, “continue to trace participant schools about future development”.

    章節目次 中文摘要……………………………………………………………………… I 章節目次……………………………………………………………………… II 表目次………………………………………………………………………… V 圖目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0 第一節 能源教育 ………………………………………………………… 11 第二節 全校式經營 ……………………………………………………… 19 第三節 方案評鑑 …………………………………………………………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 4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8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 ……………………………………………………… 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0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7 第一節 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之執行背景 …………………… 67 第二節 學校能源教育方案發展與推廣 ………………………………… 86 第三節 學校能源教育之產出結果分析 ………………………………… 123 第四節 學校能源教育之成果分析 ……………………………………… 137 第五節 輔導計畫與參與學校之推動阻礙 ……………………………… 1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73 參考文獻……………………………………………………………………… 181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學校能源團隊教師 ………………………………… 188 附錄二 訪談大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代表 ………………………… 191 附錄三 訪談大綱(大地旅人-計畫執行總監、經理 ………………… 193 附錄四 學校能源體檢表單 ……………………………………………… 195 附錄五 能源教育目標設定程表 ………………………………………… 201 附錄六 問卷內容審核專家名單 ………………………………………… 209 附錄七 正式調查問卷 …………………………………………………… 211 附錄八 參與學校能源教育活動照片 …………………………………… 222 表目次 表2-3-1 方案評鑑的資料來源比較……………………………………… 41 表2-3-2 質性與量化資料分析差異……………………………………… 43 表3-2-1 四所參與學校背景介紹………………………………………… 48 表3-4-1 各校深度訪談之受訪者背景與訪談日期……………………… 52 表3-4-2 輔導計畫主持人與計畫執行單位深度訪談之背景與訪談日期 52 表3-4-3 質性資料蒐集方式說明………………………………………… 53 表3-4-4 問卷施測對象說明……………………………………………… 56 表3-4-5 學校推動全校式能源教育評量問卷之問卷架構……………… 57 表3-4-6 教師能源認知、行為、教學及學校能源教育推動之問卷架構 58 表3-4-7 學生能源認知、態度、行為及學校能源教育推動之問卷架構 59 表3-4-8 問卷施測數量之說明…………………………………………… 61 表3-5-1 引用資料來源之編碼表………………………………………… 64 表4-1-1 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之分析………………………… 85 表4-2-1 建安國小教師對於學校能源教育推動前後之比較…………… 92 表4-2-2 建安國小學生對於學校能源教育推動前後之比較…………… 92 表4-2-3 建安國小能源教育方案之設計與執行………………………… 93 表4-2-4 大山國小教師對於學校能源教育推動前後之比較…………… 99 表4-2-5 大山國小學生對於學校能源教育推動前後之比較…………… 100 表4-2-6 大山國小能源教育方案之設計與執行………………………… 100 表4-2-7 惠文國小教師對於學校能源教育推動前後之比較…………… 108 表4-2-8 惠文國小學生對於學校能源教育推動前後之比較…………… 108 表4-2-9 惠文國小能源教育方案之設計與執行………………………… 109 表4-2-10 南寧中學教師對於學校能源教育推動前後之比較…………… 114 表4-2-11 南寧中學學生對於學校能源教育推動前後之比較…………… 115 表4-2-12 南寧中學能源教育方案之設計與執行………………………… 116 表4-2-13 學校能源教育的全校式經營狀況之比較……………………… 121 表4-3-1 建安國小能源教育方案之產出分析…………………………… 126 表4-3-2 大山國小能源教育方案之產出分析…………………………… 129 表4-3-3 惠文國小能源教育方案之產出分析…………………………… 133 表4-3-4 南寧中學能源教育方案之產出分析…………………………… 134 表4-4-1 建安國小教師能源認知前後測之比較………………………… 138 表4-4-2 建安國小教師能源行為前後測之比較………………………… 139 表4-4-3 建安國小教師能源教學前後測之比較………………………… 139 表4-4-4 建安國小學生能源認知前後測之比較………………………… 140 表4-4-5 建安國小學生能源態度前後測之比較………………………… 140 表4-4-6 建安國小學生能源行為前後測之比較………………………… 140 表4-4-7 大山國小教師能源認知前後測之比較………………………… 143 表4-4-8 大山國小教師能源行為前後測之比較………………………… 144 表4-4-9 大山國小教師能源教學前後測之比較………………………… 144 表4-4-10 大山國小學生能源認知前後測之比較………………………… 145 表4-4-11 大山國小學生能源態度前後測之比較………………………… 145 表4-4-12 大山國小學生能源行為前後測之比較………………………… 146 表4-4-13 惠文國小教師能源認知前後測之比較………………………… 149 表4-4-14 惠文國小教師能源行為前後測之比較………………………… 150 表4-4-15 惠文國小教師能源教學前後測之比較………………………… 150 表4-4-16 惠文國小學生能源認知前後測之比較………………………… 151 表4-4-17 惠文國小學生能源態度前後測之比較………………………… 151 表4-4-18 惠文國小學生能源行為前後測之比較………………………… 151 表4-4-19 南寧中學教師能源認知前後測之比較………………………… 154 表4-4-20 南寧中學教師能源行為前後測之比較………………………… 155 表4-4-21 南寧中學教師能源教學前後測之比較………………………… 155 表4-4-22 南寧中學學生能源認知前後測之比較………………………… 156 表4-4-23 南寧中學學生能源態度前後測之比較………………………… 156 表4-4-24 南寧中學學生能源行為前後測之比較………………………… 156 表4-4-25 四所參與學校教師能源認知、行為、教學前後測之平均值比較159 表4-4-26 四所參與學校學生能源認知、態度、行為前後測之顯著性比較160 表5-1-1 學校能源教育的全校式經營狀況之比較……………………… 174 表5-1-2 四所參與學校師生前後測問卷量化結果……………………… 176 表5-1-3 四所參與學校學生前後測問卷量化結果……………………… 176 圖目次 圖1-2-1 全校式經營的能源學校………………………………………… 4 圖2-3-1 方案邏輯模式…………………………………………………… 39 圖3-1-1 研究架構………………………………………………………… 46 圖3-1-2 研究流程………………………………………………………… 4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譯(2006a)。KEEP能源教育教材初稿。未出版能源教材。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2006b)。「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報告書。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2007)。「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報告書。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2008)。「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報告書。
    王文科(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王仁宏(2003)。從教訓輔三合一,談學校輔導體系的建立。學生輔導,85,96-105。
    王全興(2005)。教育行政領導的意涵、理論與學校經營之運用。學校行政雙月刊,40,47-62。
    王順美(2004)。台灣地區國高中全校式經營環境教育現況之探討,師大學報,49(2),87-106。
    王順美(2005)。環境教育指標評量策略整合研究-全校性環境教育指標之內涵與評鑑。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王順美(2007)。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說明會手冊。台北: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說明會。
    王鑫譯(2000)。英國生態學校運作模式之規劃。台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精緻教育-台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田振榮(1991)。當前重要的教育課題-能源教育。技術職業雙月刊,6,27-32。
    田振榮(1993)。美國能源教育發展的經驗。能源季刊,23(2),10-21。
    田振榮(1994)。高中學生能源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
    江文雄(2001)。溝通。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台北:師大書苑。
    李玉惠((2001)。從團體動力談學校行政領導的革新。學校行政,11,51-65。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宗立(1997)。學校行政研究。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吳清山(1997)。有效能的學校。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清基(1996)。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范熾文(2001)。教育行政決定的模式之分析:從傳統到權變。學校行政,15, 48-59。
    周談輝、田振榮(1992)。台北市八十學年度自然科教學研討會手冊。台北市松山區三民國小。
    周儒(1998):環境教育的神話與迷思。現代教育論壇(三):環境教育國小階段的角色探討,18-21。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立教育資料館。
    周儒(1999)。環境教育的神話與迷思。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環境教育論壇(第四集)。台北:教育資料館。
    林金塗(1993)。我國能源教育現況與實施策略。台南家專學報,12,339-358。
    林哲雄(1984)。國中校長行政決定之實際運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平(1998)。國小能源教育推展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9,243-264。
    林進田(1993)。抽樣調查:理論與應用。台北:華泰書局。
    林鎮坤(2001)。決策。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台北:師大書苑。
    易洪庭 (1993)。全面落實推動能源教育。台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施明發(2001)。領導。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台北:師大書苑。
    徐菁伶(2006)。企業型基金會推動與贊助環境教育的個案研究-以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康國裕(1993)。能源教育點線面的推廣。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16,2-7。
    康國裕(2001)。落實能源教育的重要性。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2,2-4。
    許志義(1994)。論當前能源教育推展方向。能源季刊,24(1),1-7。
    張明輝(1999)。九○年代主要企業組織理論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3,10-137。
    張聖宗(2004)。國小高年級能源永續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文進、楊麗玲(2005)。教育行政溝通。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3,139-155。
    陳仕泓(2005)。關渡自然中心執行國小環境教育課程方案之評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志榮(2004)。台北市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能源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佩正(2007)。能源教育的重要性。國民教育,47(4),63-74。
    郭隆興(1996)。當前及未來學校經營問題面面觀。載於蔡培村主編。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葉子超(2000)。談如何做好學校行政領導-以落實「開放教育-澎湖縣海洋小學」教育活動。學校行政,10,41-49。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惠汝(2004)。學校行政溝通倫理之研究-以一所完全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惠雪(1998)。非正式能源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能源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廖芳玲、商育滿(2005)。人類生存的延續-體現能源教育本質。能源報導,9,8-10。
    鄭美俐(1984)。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鄭彩鳳(1998)。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鄭權鑫(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綠色學校推動歷程與阻礙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進雄(2001)。學校行政領導。台北:師大書苑。
    謝文全(2000)。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羅國英、張紉譯(2007)。Emil J. Posavac, Raymond G. Carey著。方案評估:方法及案例討論。台北:雙葉書廊。
    饒達欽(1990)。台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工科各類群環境教育現況調查-工藝群教材內容分析。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

    西文部分
    Bauman,P.C., & Petrock,E.M. (1981) . Energy education: why, what and how?
    Daniella Tilbury and David Wortman (2006) .‘Whole School’Approaches To Sustainability. In John Chi-Kin Lee & Michael Williams (Eds.) Environmental and Geographic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Cultural Contexts.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Diamond, J. (1999) . Practical Evaluation Guide: tools for museums & other informal educational setting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Book Series. U.S.: AltaMira Press.
    Educational Test Service. (1976) . Content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five regional hearings to determine the future needs in-school energy education. Washington, D C: Federal Energy Adiministration.
    Evelyn, R. K., & Emilo, S. R. (1993) . The minority honors program in energy-related curricula. C&U Feature, Spring/Summer 1993, 80-85.
    Fien, J. (1997) . A whole-school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Fien, J, Heck, D. and Ferreira, J. (Eds.)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Environment: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uide for Teacher Educators. Brisbane: UNESCO and Griffith University.
    Gough, A. (2005) . Sustainable Schools: Renovating Educational Process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4:339-351.
    Gould Institute staff (2004) . Sustainable School. p1-21.
    Ham. S. H, & Sewing, D. R. (1988) . Barriers to environment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19(2),17-24.
    Hawaii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80)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upplementary instructional guide, energy use and the environment.: concepts & activities for the classroom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module.
    Henderson, K. and Tilbury, D. (2004) . Whole-School Approaches to Sustainabilit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ustainable School Programmes. Report prepared by the Austr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ARIES).Canberra: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Heritage.
    Hinojosa, J. & Hramer, P. (1998) . Evaluation: Obtain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 .p218
    Houston, J. E. (1990) . Thesarus of ERIC descriptors (12 th ed.) Arizona:Oryx Press.
    Jensen, B. and Schnack, K. (1997) .The action competence approa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3(2): 163-178.
    King, J., Morris, L., & Fitz-Gibbon, C. (1987) . How to Assess Program Implementation. U.S.:Sage Publications, Inc.
    Lawrenz, F. P. (1984) .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lengths of inservice training on the teacher attitud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er,21(5), 497-506.
    Meredith, J., Cantrell, D., Conner, M., Evener, B., Hunn, D., & Spector, P. (2000) . Best Practice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uildline for Success. Columbus, Ohi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uncil of Ohio.
    North Carolina Stat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Health, and Natural Resources, Raleigh. (1990) . Final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to secretary cobey from the environment Team. North Carolina.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Sage.
    Petrock, E. M. (1981) . The rise and fall of energy education.
    Pederson, K., Dymont, J. and Tilbury, D. (2004) . Sustainable School Initiatives in Australia: Emerging Opportunities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unpublished paper.
    Richard A. Gorton (1987) . Schoo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Important Concepts, Case Studies, and Simulations.
    Stokking, K., van Aert, L., Meijberg, W., Kaskens, A. (1999) .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UCN,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Thomson, G., & Hoffman, J. (n.d.) . Measuring the Succes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 Canadian Parks and Wilderness Society (CPAWS) .
    U. S. Department of Energy (1982) .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nergy education. Washington D. C.: U. S. Department of Energy.
    UNESCO-UNEP (1976) . Belgrade Charter.Connect1(1).
    Worthen, B. R., Sanders, J. R., & Fitzpatrick, J. L. (1997)Program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2nd edition). NY: Longman Publishers USA.

    網路文獻部分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2008年6月10日取自http://earthpassengers.org/。
    王順美(2003)。環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發展-綠色學校。2007年8月23日取自http://www2.greenschool.org.tw/main2/2003/20030329.htm。
    王順美(2006)。綠色學校如何開始。2007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node/1106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2008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delta-foundation.org.tw/。
    台灣綠色學校,2008年8月23日取自http://www.greenschool.org.tw/。
    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之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k12eep。
    Enviroschools foundation (2004) .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Enviroschools. 2007年8月18日取自 http://www.enviroschools.org.nz
    Lawrenz, F., Stevens. F. & Sharp. L.(n.d.)USER-FRIENDLY HANDBOOK FOR PROJECT EVALUATION: Science,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Directorate for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EHR) . 2008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ehr.nsf.gov/rec/programs/evaluation/handbook/.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02) . Guidelines for excellence in nonform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andimplementation. 2008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naaee.org/programs-and-initiatives/guidelines-for-excellence/ .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