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郁焄
論文名稱: 衛禮賢、衛德明父子 《易》學研究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8
中文關鍵詞: 易經西方易學衛禮賢衛德明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3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西方《易經》研究史從明清耶穌會傳教士算起,至今已有四百多年。這四百多年來西方《易》學的發展,無論是研究主體、目的和方法路徑都經歷了數次的變化。筆者認為衛禮賢的《易》學著作在西方《易》學的發展脈絡中,具有轉型的意義,一來與其兼具傳教士和漢學家的身分有關,二來處於時代之交,面臨時代巨變。衛禮賢以傳教士的身分入華,翻譯《易經》不同於過去傳教士以「真教唯一」在附儒的詞彙下以達佈教的目的,更多是對時代問題的呼應。衛禮賢處於德國威瑪共和時期,德國飽受戰後摧殘,軍事的失敗,不僅使政治體制上出現了反省、改革的聲浪,在藝術、文化和思想上也產生了巨變。衛禮賢《易》學孕育於此時代背景,因此《易》學思想具有現實意義,具時代問題的反思,甚至以心理學研究《易經》的方法,也孕育自對時代問題的焦慮和恐懼,以及一種命定覆滅的危機感。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開始出現檢討的聲浪,主要反省的是西方文化優越論的征服思維,認為這是引發戰爭的主因,也因為這股反省的聲音使得西方對待東方文化的態度產生了變化,從過去的歐洲中心主義轉為向東方學習,同樣地反映在漢學視角的變化。衛禮賢的《易》學思想正反映了西方《易》學的研究視角和問題意識從傳教士過渡到漢學家的過程,既有別於傳教士以宗教附會中國經典的作法,也不同於以考證、歷史研究的漢學家作法,而是以《易》為智慧之書回應時代問題。
    就此研究路徑的意義和貢獻,可分成對「中國現代《易》學研究」和「在西方《易》學研究史上」兩方面論述。首先,對「中國現代《易》學研究」的貢獻和意義,筆者認為有二:第一,深刻闡發中國《易經》智慧之書的義理。近代中國受西方科學精神的影響,儒家以實踐、致用為意義的經書學習,被西方的「求真、重知識、培養邏輯實證」的方法論取代。衛禮賢以《易》為智慧之書,對人行為的指引,重視人對道德的實踐,深刻闡發了中國經書的真義。第二,將《易經》帶往世界經典的意義。通過心理學、人類學和文化比較的方法,在西方語境和精神中重現中國文本,使《易經》得以向不同文化的讀者敞開,讓《易經》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經典,也是世界的經典。而就「在西方《易》學研究史上」的貢獻和意義而言,代表了西方《易》學從傳教士和漢學家時期的過渡,並且開啟了西方以「實用」為主的《易》學流派。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論題的形成 1 一、問題意識的形成 1 二、研究重點與目的 7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前人研究成果述評 10 一、研究範圍 10 二、前人研究成果述評 12 (一) 西方《易》學史研究述評 12 (二) 衛禮賢、衛德明父子《易》學相關研究述評 23 三、小結 3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37 第二章 衛禮賢、衛德明父子《易》學思想之產生背景與淵源 39 第一節 衛禮賢《易》學思想之產生背景與淵源 39 一、時代背景 39 二、生平背景 41 (一) 傳教活動 41 (二)漢學生涯 47 三、文化淵源與學術背景 51 (一)與基督教新教神學之關係 52 (二)與德國古典文化之關係 56 (三)與中國傳統學術之關係 58 (四)與榮格心理學之關係 59 第二節 衛德明《易》學思想之產生背景與生平 63 一、時代背景 63 二、生平背景 64 第三節 從傳教士到漢學家──衛禮賢到衛德明身分轉變在漢學史上的意義 68 第三章 衛禮賢、衛德明父子《易》學著作概述... 73 第一節 衛禮賢《易》學著作概述 73 一、成書原因 73 (一)翻譯《易經》的原因 73 (二)《永恆與變化》的成書原因 75 二、成書過程及版本 77 (一)《易經》翻譯的過程及版本 77 (二)《永恆與變化》的成書過程及版本 79 三、衛禮賢《易》學的基本立場 80 (一)傳承中國傳統《易》學,如實翻譯 80 (二)《易經》為積極的卜筮之書 81 (三)〈十翼〉為孔子所作,重視〈十翼〉對卦爻辭智慧的闡發… 82 第二節 衛德明《易》學著作概述 84 一、成書原因 84 (一)《變易:易經八講》的成書原因 84 (二)《易經中的天地人》的成書原因 85 二、成書過程及版本 86 (一)《變易:易經八講》的成書過程及版本 86 (二)《易經中的天地人》的成書過程及版本 87 三、衛德明《易》學的基本立場 88 (一)對《易經》感興趣的西方讀者而設 88 (二)以承襲父說為主,然具考證精神 89 (三)《易經》為智慧之書 90 第四章 衛禮賢翻譯《易經》對中國傳統《易》學的繼承與發揮 91 第一節 衛禮賢《易》譯本對中國傳統《易》學的繼承 92 一、衛禮賢《易》譯本的全書體例 92 二、衛禮賢《易》譯本的象數觀 95 (一)「爻象」說 95 (二)「卦象」說 107 (三)《易》數觀 110 第二節 衛禮賢《易》譯本選用的注本及意義 118 一、衛禮賢《易》譯本對於傳統《易》學注本的運用 118 二、衛禮賢《易》譯本選用注本的意義 118 第三節 衛禮賢《易》譯本對傳統《易》學思想的發揮 122 一、衛禮賢《易》譯本在釋《易》體例上的發揮 122 (一)在經傳分合的問題上對〈大象傳〉的發揮 122 (二)對「卦主論」的發揮 124 (三)將〈雜卦〉分散,與〈序卦〉並列 130 (四)十二月卦說與卦變的運用 131 二、衛禮賢《易》譯本《易》學思想的特色 133 (一)《易》為變化的哲學 133 (二)六十四卦作為行動的指引 135 (三)《易》為智慧之書 136 第五章 衛德明《變易──易經八講》之《易》學思想 137 第一節 《易經八講》的內容介紹 137 一、〈《易經》的起源〉 138 二、〈變易的概念〉 138 三、〈《易經》二元基本原則〉 139 四、〈八卦與六十四卦〉 139 五、〈乾坤二卦〉 139 六、〈〈十翼〉〉 140 七、〈《易經》傳播研究史〉 140 八、〈占卜之書〉(The Oracle Book) 141 第二節 《易經八講》對《易》之基本問題的看法 144 一、《易經》的名義 144 二、《易經》的作者 145 (一)關於《易》卦、卦辭、爻辭的部分 145 (二)關於《易傳》的部分 146 三、經傳編排方式 147 第三節 衛德明《易經八講》之研究視角和思想特色 151 一、脫離以神學附《易》的研究目的 151 二、具考證和思辯的研究精神 152 三、著重《易經》智慧啟發的意義 152 第六章 衛禮賢《永恆與變化》之《易》學思想… 155 第一節 從對立到協同──衛禮賢《易》學思想的核心 155 一、對立與協同──《易經》的基本思想 155 (一)「對立」為認識的基礎,順應變化,以消融對立 156 (二)「太極」為存在之基,在運動之中 157 (三)陰陽──動態二元論 157 (四)八卦的心理學闡釋 158 二、從對立到協同──《易經》基本思想的現實意義 165 (一)〈否〉、〈无妄〉到〈睽〉,從無意識到意識的「對立」… 165 (二)〈睽〉到〈同人〉,以精神改變世界 168 第二節 從道到禮──衛禮賢《易》學的藝術思想 172 一、論中國藝術精神──以〈賁卦〉為例 172 (一)藝術創作過程為靈與魂的交融 172 (二)藝術以道為宗旨 174 (三)藝術的最高境界──白賁,无咎 176 二、論中國音樂精神──以〈豫卦〉為例 177 (一)情感為人類的聯結──釋「雷出地奮」 178 (二)理性對於情感的規範──釋「山上有水」 179 (三)對領袖的呼喚──釋「澤上於地」 180 三、論人生的藝術精神──以〈履卦〉為例 182 (一)以和悅態度面對命運 182 (二)宣揚〈履〉卦「以辨上下」之禮的精神 184 (三)以真誠延續精神遺產 186 第三節 生生之謂易──衛禮賢《易》學的生命思想 190 一、論生命的本質──以〈井卦〉為例 190 (一)論生命源源不絕之循環,對西方因果論的反省 190 (二)對生命源頭的徹底汲取 192 二、論個體生命的修煉──以〈小畜卦〉為例 193 (一)靜待以洞察生命的變化 193 (二)論個體意識的修煉──釋「君子以懿文德」 194 (三)論個體意識的形成──釋「密雲不雨」 196 (四)論無意識的誕生──釋「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197 第四節 死亡與復生──衛禮賢《易》學的死亡思想 200 一、論死亡的本質 200 (一)作為意識的「魂」(animus) 200 (二)作為無意識的「魄」(anima) 202 (三)魂魄聚合,靈魂的誕生 203 二、死亡的超脫 203 (一)「血液」為肉體與靈魂生命的基礎 203 (二)透過冥想修煉,使生命保持活躍 204 (三)超越生死,以達永恆 206 第五節 衛禮賢《永恆與變化》之《易》學思想特色 210 一、具現實意義的《易》學思想 210 二、以分析心理學為研究路徑 211 三、繼承歌德古典文化理想,溝通東方與西方 213 第七章 衛德明《易經中的天地人》之《易》學思想 215 第一節 論《易》的時間觀 215 一、《易》為變易之書 215 (一)《易》足以掌握「變易」的原因 216 (二)《易》「變易」的規律──先驗的數理規律 217 二、藉卜筮以掌握變易 219 (一)卜筮為同時性原則(Synchronicity) 219 (二)論卜筮的方法 220 三、《易》「時」之卦例列舉 221 (一)時間為具體感知 221 (二)時間具連續性 222 (三)時間永遠在場 222 (四)與時偕行 222 第二節 論《易》的創生原則 224 一、《易》以「象」洞悉宇宙生成變化 224 (一)《易》對創生的洞察,取代了神話記載創世的功能 224 (二)《易》「象」系統涵蓋宇宙生成變化 225 二、《易》的創生原則──釋〈乾卦〉 226 (一)在字義上,「乾」具「陽」、「陰」雙重涵義 226 (二)在《易》經傳上,「乾」為「創造」之義 227 (三)「乾」為「天」、為「神」 228 三、人的創造能力──釋〈乾卦〉卦、爻辭 228 (一)「元亨利貞」為君子四德 229 (二)人在創造的過程 229 第三節 論《易》中的事件及其意義 233 一、天、地、人的密切關係決定了事件 233 二、歷史事件化為「象」,提供個體行為指引 234 (一)《易》卦爻辭中蘊含的歷史事件 234 (二)歷史事件超越特定時期的意義,上升為人的行動準則…235 (三)歷史事件化為「象」,提供個體行為指引 236 (四)強調歷史事件中「人」的責任 236 三、「道」作為事件及其意義的準則 237 (一)「道」為事件及其意義的基礎 237 (二)實踐「道」以掌握事件意義和變化 238 (三)「道」、「義」二字,於「意義」之外的其他涵義 242 第四節 論《易》中的象及意義 244 一、中國「城邑」之象為通往「個體化」的道路 244 (一)中國「城邑」之象為「原型」的呈現 244 (二)中國「城邑」與「曼荼羅」之象 245 (三)中國「城邑」之象為通往「個體化」的道路 248 二、《易》中「城邑」之象與「原型」的連結 249 (一)《易》象掌握世界的變化 249 (二)《易》中「城邑」之象與「原型」的連結 249 三、在「圍城」中被形成及形成的方式 251 (一)《易》闡釋對立的三種方法 251 (二)當「原型」落為「形式」,個體的角色和責任──釋〈夬卦〉… 252 (三)透過個體實踐,承載世界命運──釋〈泰卦〉 255 第五節 衛德明《易經中的天地人》之易學思想特色 257 一、以分析心理學為研究路徑 257 二、以《易經》為智慧之書 258 第八章 結論 261 一、衛禮賢以《易》為智慧之書回應時代問題 261 二、衛禮賢、衛德明父子以《易》為智慧之書的研究路徑 261 三、衛禮賢、衛德明父子《易》學在中西《易》學研究史上的意義和貢獻 261 參考文獻 263

    一、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1.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臺北市:藝文出版社,1971年。
    2. 艾米爾‧路德維希:《德國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3. 弗里德利希‧席勒著,張玉能譯:《秀美與尊嚴──席勒藝術和美學文集》,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
    4. 弗爾布魯克:《德國史:1918~200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5. 米尚志編譯:《動盪中的繁榮──威瑪時期德國文化》,臺北市:淑馨,1993年。
    6.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7. 朱熹著,李一忻點校:《周易本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8.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近二千年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史綱》,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9.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
    10. 李光地修纂:《御纂周易折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9月。
    11. 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哲學篇》,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12.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13.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一冊,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14. 林忠軍:《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 2002年。
    15. 彼得‧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譯:《威瑪文化》,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2003年。
    16. 范勁:《衛禮賢之名:對一個邊際文化符號的考察》,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17. 京房:《京房易傳》三卷,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18. 計翔翔:《十七世紀中期漢學著作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9. 孫立新、蔣銳主編:《東西方之間──中外學者論衛禮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20. 馬漢茂等主編:《德國漢學:歷史、發展、人物與視角》,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11月。
    21. 馬丁‧基欽,Martin Kitchen著,趙輝、徐芳翻譯:《劍橋插圖德國史》,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5月1日。
    22. 曹順慶等著:《中國古代文論話語》,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7月。
    23.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
    24. 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臺北市:淑馨出版社,1998年。
    25. 張西平:《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學交流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26. 張西平編:《他鄉有夫子──漢學研究導論》,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7. 張國剛:《德國的漢學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1994年。
    28. 麥葛福,Alister E. McGrath著,劉良淑、王瑞琦合譯:《基督教神學手冊》,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29. 馮川:《榮格的精神:一個英雄與聖人的神話》,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
    30. 葉海煙:〈臺灣士林哲學的儒學詮釋──兼論其與當代新儒學對話的可能〉,文章收於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哲學篇》,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31.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4月。
    32. 黃沛榮:〈易經〉,收於邱燮友、周何、田博元編著《國學導讀》,二,臺北市:三民書局,2004年。
    33.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增訂二版,臺北市:東大,2008年。
    34. 黃保羅:《儒家、基督宗教與救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11月。
    35. 楊宏聲:《本土與域外──超越的周易文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7月。
    36. 楊武能:〈衛禮賢與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文章收於《文化:中國世界》,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11月。
    37.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出版,2012年8月。
    38. 榮格著,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
    39. 歌德著,錢春綺譯:《歌德文集》第八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40. 歌德著,綠原譯:《歌德文集 第一輯:浮士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
    41. 蔣銳編譯,孫立新譯校:《東方之光──衛禮賢論中國文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7月。
    42. 廖名春等著:《周易研究史》,湖南:湖南出版社,1991年7月。
    43. 愛克曼,Eckermann輯錄,朱光潛譯:《歌德談話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44. 鄭吉雄、張寶三合編:《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45. 劉耘華:《詮釋的圓環──明末清初傳教士對儒家經典的解釋及其本土回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46.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市:中華書局,1976-1977年卷472。
    47. 劉正:《圖說漢學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48. 衛禮賢著,王宇潔、羅敏、朱晉平譯:《中國心靈》,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49. 閻純德主編:《漢學研究》第一輯,北京市:中國和平出版社。
    50. 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51. 濟暹:《兩部曼荼羅對辨抄》上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6冊,台北市:新文豐,1983年。
    52. 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和基督教──中國與歐洲文化之比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
    53. C. S. Hall & V.J. Nordby著,史德海、蔡春輝合譯:《榮格心理學入門》,臺北市:五洲出版社,1988年5月。

    (二) 論文
    1. 郭漢城:《衛禮賢易學思想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
    2. 喬宗方:《《周易折中》易學思想評析》,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20日。

    (三) 期刊
    1. 任運忠:〈理雅各、衛禮賢/貝恩斯《周易》譯本比較〉,《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4月第25卷第2期。
    2. 李貽蔭、王平:〈《易經》四種英譯的比較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3. 李貽蔭:〈《易經‧謙卦》的英譯〉,《淮陰師專學報》,1995年第4期。
    4. 李梅:〈《周易》豫、隨兩卦的四種英譯比較〉,《吳中學刊》,社會科學報,1996年第3期。
    5. 李學勤:〈作為專門學科的國際漢學研究〉,《國際漢學》,2003年5月第8輯。
    6. 林金水:〈《易經》傳入西方考略〉,《文史》第29輯,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1月。
    7. 吳素樂,Ursula Richter的”Richard Wilhelm-Founder of A Friendly China in Twentieth Century Germany”,見於《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6月。
    8. 吳素樂,Ursula Ballin著,任仲偉翻譯,〈衛禮賢─傳教士、翻譯家和文化詮釋者〉,見於《國際漢學》,2005年4月。
    9. 林麗玲譯、張善文校:〈歐洲研究《易經》簡史〉,上、,下、,下之一、,下之二,見《中華易學》,第17卷第6~9期,1996年8~11月。
    10. 孫立新:〈衛禮賢的傳教方法〉,收於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編:《漢學與神學─基督教文化月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17輯。
    11. 馬庚存:〈論「偉大的德意志中國人」衛禮賢〉,《濟南大學學報》,2002年第12卷第1期。
    12. 高尚榘:〈《周易》「元亨利貞」歧解辨正〉,收於《齊魯學刊》,2006年第3期。
    13. 徐梵澄的〈《周易》德文、英文校勘緒言〉載於《國際漢學》,2010年1月第19輯。
    14. 徐梵澄的〈《周易》西行──關於《周易》的德譯與英譯〉載於《國際漢學》,2004年9月第11輯。
    15. 郭漢城:〈衛禮賢論中國藝術精神──以《賁》卦為例〉,《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第30卷第3期。
    16. 張次冰、李貽蔭:〈比較《易經》三卦的四種英譯〉,《長沙水電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4期。
    17. 張光直,〈談王亥與伊尹的祭日並再論殷商王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5期,1973年春季號。
    18. 楊宏聲:〈易經與現代世界──本土域外易學史分期〉,《中華易學》第18卷第4期,1997年6月。
    19. 楊宏聲:〈易經與現代世界──本土域外易學史分期〉,續,《中華易學》第18卷第5期,1997年7月。
    20. 楊自平:〈李光地之卦主理論及卦主釋《易》論析〉,《漢學研究》第26卷第1期,2008年3月。
    21. 楊自平:〈《易經》「升降」與「反對」兩種卦變義例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七期,2000年9月。
    22. 趙娟:〈漢學視野中衛氏父子的《周易》譯介與研究〉,《周易研究》第4期,2010年。
    23. 趙娟:〈問題與視角:西方易學的三種研究路徑〉,《周易研究》第4期,2011年。
    24. 趙繼明:〈現代西方易學對話〉,《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25. 鄔昆如:〈衛理賢德譯《周易》中的宗教觀〉,《中華易學》第16:9期,1995年11月。
    26. 鄔昆如:〈衛理賢德譯《易經》「吉凶」概念之探討〉,《周易研究》第2期,2000年。
    27. 韓子奇:〈近年出土文物對歐美《易》學的影響〉,收於鄭吉雄編著《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市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28. 蔣銳:〈德國漢學家衛禮賢與儒學〉,《漢學研究通訊》29:2,2010年5月。
    29. 鄭天星:〈傳教士與中學西漸─以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為中心〉,《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2期。
    30. 劉瀚平:〈易學在西方〉,《國文學誌》第2期,1998年6月。
    31. 劉大鈞:〈讀《周易折中》〉,《周易研究》第2期,1997年。
    32. 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收於《燕京學報》第六期單行本,1929年12月。

    二、 外文部分
    1. Arthur Waley:“Review of Changes: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he Listener, ,March 1961.
    2. Carsun Chang, “Richard Wilhelm, der Weltbürger”, Sinica,1930.
    3. David L. Hall:“Review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0:2,1983.
    4. David R. Knechtges, “Hellmut Wilhelm, Memories and Bibliography”, Oriens Extremus 35, 1992.
    5. David R. Knechtges, “The perils and Pleasures of translation: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6. Edward Hacker、Steve Moore、Lorraine Patsco, I Chi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2002.
    7. Faye Pye:“Review of Changes: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Analytical Psychology, 21,1976.
    8. Frederick W. Mote, “Hellmut Wilhelm Remembered”, Oriens Extremus 35, 1992.
    9. Herbert Franke, “Remarks by a Colleague and Friend”, Oriens Extremus 35, 1992.
    10. Hellmut Wilhelm, Die Wandlung:Acht Essays zum I-Ging ,Peking Vetch, 1944
    11. Hellmut Wilhelm,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12. Hellmut Wilhelm,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7.
    13. Hellmut Wilhelm, Sinn des I Ging,,M nchen, 1972.
    14. Iulian K. Shchutskii, translated from Russian to English by William L. MacDonald and Tsuyoshi Hasegawa with Hellmut Wilhelm, Researches on the I ching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1980.
    15. James Hart:“Review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0:3,1980.
    16. Kidder Smith:“Review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July, 1980.
    17. Kidder Smith,“Review of the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0,1981.
    18. Kidder Smith, “Review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by Hellmut Wilhelm,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39, No 4,Aug, 1980.
    19. Peter Collier:“Review of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May 18, 1969
    20. Richard Wilhelm, Hellmut Wilhelm, Understanding the I Ching:The Wilhelm’s Lectures on the Books of Chang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Mythos Series, 1995.
    21. Richard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Richard Wilhelm,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Th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 Richard Wilhelm, Wandlung und Dauer:Die Weisheit des I Ching,Jena1931, Dsseldorf/KLln,1956.
    23. Richard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I Ching:Constancy and Chang. Tans Irene Eber,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1986;U. K. Editio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24. Rudolf Ritsema and Stephen Karcher, I Ching-The first Complete Translation with Concordance-The Classical Chinese Oracle of Change,shaftesbury, dorset, England:Element Books Ltd, 1994; Rochport, Massachusetts,United States:Element Inc.1994; Milton Brisbane, Australis:Element Books Ltd, 1994.
    25. Stephen Karcher, The Yi Ching and the Ethic of the Image Reflaction at the 1992Eranos/Uehiro Round Table Session, in Eranos 1992 Jahrbuch-Yearbook Annales Vol. 61.
    26. Tze-Ki Hon,”Constancy in Change:A comparison of James’s and Richard Wilhelm’s Interpretation of the YiJing”, Monumenta Serica, 53,2005.
    27.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ellmut Wilhelm and I Ching”, UW Showcase Published 1997.參見http://www.washington.edu/research/showcase/1948d.html
    28. Wing-tsit Chan:“Review of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Pacific Affairs, 41,196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