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祥和
Tey Siang Hua
論文名稱: 大學自我傷害個案合作輔導之研究
The Study of Cooperative Counseling in Self-Injured University Client
指導教授: 陳秉華
Chen, Ping-Wha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6
中文關鍵詞: 個案合作輔導大學輔導教師自我傷害個案個案合作輔導流程合作輔導關係角色知覺角色調整
英文關鍵詞: cooperative counseling, University Counselor, Self-injured Client, Procedure of cooperative counseling, relations of cooperative counseling, role perception, role regul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0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學自我傷害個案合作輔導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大學校園中自我傷害個案的合作輔導內涵,故本研究之主要問題為大學如何對自傷個案進行合作輔導?合作輔導人員的合作關係為何?合作輔導中,輔導教師的角色認知與角色調整為何?以及大學校園中的環境/文化對自傷個案合作輔導的影響因素為何?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之社會建構取向的研究方法,以半結構的深度訪談方式蒐集資料,並使用紮根理論的資料分析原則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自民國93年11月至94年12月間選取四所具有合作輔導自傷個案經驗之研究型公私立大學進行研究,共計有37研究參與者接受訪談,研究參與者包含輔導教師17位,實習輔導教師2位,教官6位,導師5位,助教1位,行政人員2位,主管4位,共計訪談43次。本研究首先以一首大學做為前導性研究,經訪談蒐集資料及分析之後,研究者已熟稔訪談及分析方式,方進行正式研究程序。本研究依據紮根理論的分析原則進逐字謄稿及編碼的資料分析程序,所獲得的結果分別為四所大學之分析結果摘述、自傷個案的合作輔導流程、大學校園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關鍵要素、以及輔導教師的個案合作輔導認知架構。其中大學校園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六個重要面向為本研究最主要的發現,分別為:
    重要面向一「多元化的問題與轉介」:自傷個案的問題共分兩個部分,一部份是個案自己本身帶來的問題,包括情緒問題、感情與人際衝突、人格問題、精神官能症等問題,另一部份是介入處理所衍生的問題,包括反覆行為、抗拒行為、分化行為、投機行為。
    重要面向二「互補式的合作與分工」:自傷個案的合作輔導中,包含輔導中心內與單位間的合作分工。輔導中心的合作人員包括主任、專兼任輔導教師、實習輔導教師及行政人員;合作的方式多透過個案會議、私下隨時討論、回報訊息及督導討論;其角色任務則包含統籌者角色、個管角色、諮商角色、督導角色、教育與諮詢角色、情感支持角色、以及行政支援角色。單位間的合作人員包括學務長、系所導師、助教、同學、教官及相關行政人員,其合作由輔導中心主導,其他人員配合輔助,合作的方式多採個案會議,以及由輔導中心和各單位工作人員的討論;單位間的角色任務則包含統等決策、心理專業、日常關懷、課業處理、危機處理及同儕輔導。
    重要面向三「角色認知與落差」:一為合作輔導人員對輔導教師角色的認知與落差,包括合作輔導人員對輔導專業的不了解與誤解、輔導教師的專業形象受到質疑、專業造成的束縛、輔導教師工作角色的認知落差、以及輔導教師的多重角色困境;另一為輔導教師對其他合作輔導人的角色認知與落差,包括主管、教官、導師、行政人員及同學等角色認知落差,其中對主管的角色認知與落差包括領導風格、行事風格、協調與決策能力、輔導專業能力及承擔責任的能力等認知上的落差,對教官角色的認知與落差則包括角色定位不清楚、危機處理的角色認知落差及對個案掌控性的認知落差,對導師的角色認知與落差包括自負主觀、具權力地位、導師無法兼顧學術與輔導角色、輔導專業能力不足、及家長式的關懷學生,對行政人員的角色認知與落差在於工作角色的混淆,對同學角色的認知與落差則包括無法負苛的角色任務、追蹤與回報的認知落差等。
    重要面向四「合作關係與挑戰」:單位內(輔導中心)不協調的關係有二,一為輔導教師彼此之間的不協調,包含競爭與對立、輔導教師的專業障礙、不良的溝通模式、以及輔導教師彼此之間會以分工逃避責任;二為輔導教師與主管不協調的合作關係,包含對個案專業與非專業處理觀點的差異、主管不了解輔導教師的需求、主管要求回報的方式、以及主管負太多責任。單位內的協調關係則包含兩部份,一為輔導教師形成合作團隊,會相互支持、具有交情、信任與默契等,二為主管能夠領導與協調,承擔責任,支持屬下。單位間的不協調關係包括輔導教師與教官、導師、學務長及行政人員的不協調關係,其不協調包含對保密限制的不滿、工作的消極態度、責任歸屬、對輔導專業的不信任、不了解與不滿意、不合宜的指示與不良的溝通等;單位間的協調關係包含輔導教師的帶動、及輔導教師與教官、學務長、導師和同學協調的合作關係,其中輔導教師的帶動是提供清楚具體的評估、投入與分工、聯合與流動,而輔導教師與教官的協調包含雙方具有默契及教官主動配合,與學務長的協調關係包含學務長支持輔導工作及整合資源,與導師協調的合作關係包含導師主動投入、導師信任與了解輔導教師的專業,與同學協調的合作關係包含同學主動與意願、同學的特質與能力。
    重要面向五「輔導教師的角色調整」:一為自我調整包含情緒調整、自省與察覺個人議題,二為專業角色調整包含調整專業與實務的落差、及調整專業表現與形象;三為工作角色的調整包含兼顧專業與行政、和導師建立真實的關係,調整面對權威的態度,以及溝通技態度與技巧。
    重要面向六「環境/文化」:包括華人社會取向文化、校園風氣及學校的次文化。華人社會取向文化包含順服權威、家人式的情感、重視人情與關係;校園風氣則包含校園文化與教育理念及重視導師工作;學校次文化包含行政文化、教授文化、諮商文化、教官文化及學生文化
    本研究亦根據上述結果,對大學輔導實務工作、大學輔導教師的培訓、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The Study of Cooperative Counseling in Self-Injured University Client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how cooperative counseling works in self-injured client at university campus. There are four questions to go into. First, in what way does a university, facing its self-injured client, practice cooperative counseling? Second, how i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operative counselors? Third, how does a counselor perceive and regulate his or her own role in cooperative counseling? Fourth, in what way does the environment or culture at campus affect cooperative counseling? To answer the four questions above, this study adopts the social constructive approach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ll the data are collected by means of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s in depth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grounded theory. In addition, a pilot study is conducted beforehan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each of which centers around self-injured clients: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the cooperative counseling procedure, the key elements of cooperative counseling, and counselor’s perceptual framework of cooperative counseling. According to these findings, cooperative counseling in self-injured clients has six important aspects, which are the main discovery of this study. The first aspect is about self-injured client’s multiple problems, which include both the client’s own emotional troubles and the difficulties coming up during counseling. The second one discusses the cooperation and labor division between counselors and administration. The third aspect talks about differences of the role perception between counselors and administration. The fourth one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unsel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selors and executives. The fifth aspect explores the role adjustment of counselors, which includes self-adjustment, profession-adjustment, and work-adjustment. The last aspect goes into the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effects of campus on cooperative counsel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discoveries above, this study makes suggestions on counseling at university campus, the training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附表目錄 附圖目錄 第一章 諸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背景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外大學校園諮商中心工作模式的現況 9 第二節 國內大學輔導中心的概況及工作模式 16 第三節 國內外大學輔導工作的比較和啟示 24 第四節 校園危機處理與自傷(殺)個案合作輔導 30 第五節 發展個案合作輔導架構的可能性 34 第六節 個案合作輔導架構有待進一步研究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社會建構取向之質性研究 5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6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9 第六節 研究效度 75 第七節 研究限制 7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四所大學之分析結果摘述 81 第二節 自傷個案的合作輔導流程 95 第三節 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重要面向一: 「問題與轉介」 102 第四節 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重要面向二: 「合作與分工」 110 第五節 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重要面向三: 「角色認知與落差」 129 第六節 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重要面向四: 「合作關係與挑戰」 148 第七節 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重要面向五: 「輔導教師的角色調整」 183 第八節 自傷個案合作輔導之重要面向六: 「環境/文化」 194 第九節 輔導教師的個案合作輔導認知架構 2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215 第二節 建議 221 附錄 240 參考文獻 249

    參考文獻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大學法,http://law.moj.gov.tw/fl.asp。
    行政院衛生署(2000)。衛生統計:公務統計,http://www.doh.gov.tw/statstic/data,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4)。台灣地區主要死因分析,http://www.doh.gov.tw/statstic/data,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吳姿瑩(2005)。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與角色實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英璋、金樹人、許文耀(1992)。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處理手冊。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宋鴻燕(2004)。諮商室外的憂鬱大學生,,大學生精神疾病─憂鬱症與自我傷害因應策略探討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學生事務處諮商輔導組。
    李曉燕(2001)。心理輔導人員面臨危機處理的倫理與輔導行政之探究:以大學校園內自殺未遂為例,輔導季刊,37,4,45-50。台北:中國輔導學會。
    林賢春(2000)。台北市大學校院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姜定宇、鄭伯壎(2003)。組織忠誠、組織承諾、及組織公民行為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2003秋,175-209。台北:五南。
    柯彗貞等人(2002)。三級預防模式─校園自殺的防制。學生輔導,80,97-111。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胡幼彗、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修慧蘭(2005)。北區大學輔導諮商中心的人力與服務現況,94年度諮商輔導主任工作研討會議程及論文集。北區大學校院輔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
    夏 敏(1999)。大學生對諮商服務的知覺暨影響求助意願因素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葦枝(2002)。人際壓力源對組織承諾的影響:二元中介機制模式之探討。台灣大學心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金堂(1998)。大學院校學生輔導中心行政運作之研究,教育研究,6,41-52。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
    張雪梅(2002)。當前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職責,學生事務,14(2),9-16。台北:元照。
    教育部(2003)。大學法,台灣大學法規彙編目錄,http://host.cc.ntu.edu.tw/sec/lawindex.htm
    教育部訓委會(編)(2003)。學生事務危機處理。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許文耀(2004)。校園自我傷害防治。學生輔導,91,55-81。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許淑瑛、張素凰(2005)。大學生自殺歷程模式之驗證:生死態度與無望感為中介。教育心理與研究,28,4,721-744。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許韶玲(民92)。從全國大學校院輔導中心名稱的調查研究中檢視中心名稱的定位,輔導季刊,39(1),1-11。台北:中國輔導學會。
    許韶玲、許鶯珠、閔肖蔓(2001)。北區輔導中心概況與服務現況之調查研究,諮商心理與輔專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輔導學會。
    郭建志、章珮瑜、鄭伯壎(2002)。學校文化對教師效能的影響:以我國國民小學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17,67-103。台北: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陳秀蓉(2002)。自殺的預測因子與衡鑑。學生輔導,80,85-95。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陳秉華(2001)。華人「人我關係協調」之諮商工作架構。測驗與輔導,167,3511-3515。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麥麗蓉(2003)。為大學校園輔導工作找出路:一個強調輔導工作者專業主題性的大學校園輔導工作模式初探,輔導季刊,39(1),12-18。台北:中國輔導學會。
    麥麗蓉(2004a)。一個大學輔導工作者對心理師法的省思,2004行動研究社群發展論壇。台北:台灣行動研究學會。
    麥麗蓉(2004b)。大學諮商輔導工作的專業樣貌與發褽方向,94年度諮商輔導主任工作研討會議程及論文集。台北:北區大學校院輔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
    麥麗蓉、蔡秀玲(2004)。諮商員在大學校園中危機處理經驗之初探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5,97-120。台北:中國輔導學會。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台北:綠洲出版社重印。
    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心理出版。
    黃明慧(2004)。憂鬱症與自我傷害之因應策略探討─「個人」與「系統」:我的視野轉化,大學生精神疾病─憂鬱症與自我傷害因應策略探討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學生事務處諮商輔導組。
    楊中芳(2000)。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105-179。台北: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楊昌裕(2002)。新世紀學生事務工作的任務、角色與領導,學生事務,14(2),17-32。台北:元照。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見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319-439。台北:桂冠出版。
    楊國樞(1992)。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見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65-120。台北:桂冠出版。
    楊國樞(1998)。家族化歷程、泛家族主義及組織管理。見鄭伯壎、黃國隆、郭建志主編,海峽兩岸之組織管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楊國樞(2002)。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119-175,台北:桂冠。
    楊國樞(2002)。中國人對現代化的反應:心理學的觀點。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293-328。台北:桂冠。
    葉在庭(2001)。青少年情緒調適、焦慮、社會支持及生活事件與自殺意念的關係。中華輔導學報,10,151-178。台北:中國輔導學會。
    趙祥和、陳秉華(2004)。發展大學輔導教師在校園合作輔導個案的工作架構。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6,2,17-36。
    齊 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論。見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20。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劉安真(1992)。大學生生活事件、寂寞感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伯壎(1995)。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3,141-219。台北: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鄭伯壎(2002)。華人組織與管理科學:由移植到創新。從現代到本土─慶賀楊國樞教授七秩華誕論文集,137-153。台北:遠流。

    Archer Jr., & Cooper, S. (1998). Counseling and Mental Health on Campus: A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Practices and Challenges. SF: Jossey-Bass Publishers.
    Archer Jr., & Cooper, S. (1999). An Initiator-Catalyst Approach to College Counseling Outreach.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Vol. 2, 76-89.
    Bishop, J., Bauer, K., & Becker, E. (1998). A survey of counseling need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9, 205-210.
    Boyd et al. (2003)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University and 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vol. 81, 1, 168-177.
    Caleb, R. (2003). Beyond the individual: The Roles Offered by University Counseling Services. Head of University of Counseling Services. Http://www.ad.rhu..ac.uk/counseling/caleb.htm.
    Carbtree, B.F. & Miller, W.L.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 (2003)。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
    Coll, K.M. & Stewart, R.A. (2002). Collaboration Between Counseling Services and an Academic Program: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tudent Outcome.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Vol.5, 3, 161-174.
    Cooper, S. & Archer Jr. (2002).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 Contexts.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Vol. 5, 50-59.
    Evans, N.J., & Reason, R.D. (2001). Guiding Principles: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Student Affairs Philosophical Statem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2(4), 359-377.
    Freeman, A. & Reincke, M. (1993). Cognitive Therapy of Suicidal Behavior. NY: Springer.
    Gallagher, R. & Zhang, B. (2003). National Survey of Counseling Center Directors. Alexandria, V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unseling Services.
    Gallagher, R. (2005). National Survey of Counseling Center Directors. Alexandria, V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unseling Services.
    Gergen, M. & Gergen, K.J. (2003). Social Construction-A Reader. London: SAGE.
    Guba, E.G. & Lincoln, Y.S.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K. Denzin &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CA: Sage.
    Hernandez, T.J. & Fister, D.L. (2001). Dealing with Disruptive and Emo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 System Model.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Vol. 4, 49-63.
    Hsu, F.L.K. (許烺光) (1971). Psychological homeostasis and jen: Conceptual tools for advancing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3, 23-44.
    Kitzrow, M.A. (2003). The Mental Health Needs of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Challeges and Recommendations. NASPA Journal (Online), 41, No1, 165-179.
    Kvale, S. (1996). Interviews—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London:Sage.
    Lin, Y.N. (2002). Taiw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Helping. Counseling Quarterly, Vol.15, 1, 47-59.
    Lincoln, Y.S. & Guba, E.G. (2000). Criteria for assessing interpretive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K. Denzin &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CA: Sage.
    Lincoln, Y.S. (1995). Emerging Criteria for Quality in Qualitative and Interpre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Inquiry, 1(3), 275-289.
    Morrill, W.H., Oetting, E.R., & Hurst, J.C. (1974). Dimension of Counsoler Functioning.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2, 354-359.
    Pace, D., Stamler, V.L., Yarris, E., & June, L. (1996). Rounding Out the Cube: Evolution to a Global Model for Counseling Cente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vol.74, 1, 321-325.
    Shannon, H. (2001).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s at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oking Forward, Looking Back.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Vol.4, 2, 161-174.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London: SAGE.
    Young, K.A., Poland, S., & Griffin, L. (1996). Making Pyschology in the Schools Indispensable: Our Role in Crisis Interven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661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