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子芮
Wang, Tzu-Jui
論文名稱: 排灣族「雷聲家族獵人學校」學習經驗的探究與反思
Exploring and Reflecting on Learning Experience in the Ahronglong Family Hunter school of Paiwan People
指導教授: 周儒
Chou, Ju
陳永龍
Chen, Yong-L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獵人學校獵人哲學女獵人環境教育
英文關鍵詞: hunter school, hunter philosophy, female hunt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西元1977年國際環境教育會議發表的伯利西宣言中強調,環境教育應面向全世界各層面的人,然而澳洲生態女性主義者Annett Gough卻發現,國際上許多環境教育期刊甚至是聯合國在環境教育議題上,都出現偏向於主流族群與科學形態的情形。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一以東排灣原住民文化為發展脈絡之獵人學校,瞭解其整體之方案架構、學員之學習經驗,以及在課程方案中所欲傳達之內涵,以提供台灣之環境教育未來發展之參考。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徑,透過參與觀察、文件分析以及半結構式訪談取得第一手研究資料,並獲得13份有效之訪談內容以供本研究之資料歸納與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雷聲家族獵人學校」以東排灣文化為發展脈絡,建構出一「女獵人養成計畫」方案,其課程分為「正式課程」與「主題學習」兩大方案,前者又依據傳統排灣族之教學邏輯分為五大階段,以真實的原始山林為授課場域;後者則以傳統部落之歲時祭儀為學習重點,以真實的部落情境為授課場域。
    二、 「獵人哲學」之精髓貫穿在兩大方案中,旨在強調:「失望哲學、生態平衡、感受自我與萬物、謙卑/感恩的心、共享與分享」等五點,如同在學習如何成為一位真正的原住民。
    三、 「雷聲家族獵人學校」除了在課程中傳達「獵人哲學」外,亦試圖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架起溝通的橋樑,並傳達「多元族群」與「原始的覺知力量」將會是未來社會中,人類不可或缺的兩大重點。

    In 1977, the Tbilisi Declaration emphasis tha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hould face to every social dimension, however, an Australian feminist, Annette Gough, found that man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appear to tendencies towards mainstream culture and scientific approach, even the United Nations seldom gives their voice on minority group and female rights issues. This research trying to explore a curriculum program designed by the Ahronglong family hunter school, to draw the whole program framework, investigating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to figure out the main contents, hoping to be 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Qualitative approach as a methodolog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documentary research and depth interview are the three main method in this research. After analyzing and generalizing 13 interviews material and other on hand information,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hows as below:
    A. The main program of Ahronglong family hunter school is called ‘the female hunter program’ derived from eastern Paiwan culture, and the curriculum program of it has two part: one is ‘five stage program’ about traditional knowledge operate in forest, the other one is ‘theme program’ about traditional ceremony and activities operate in tribe circumstance.
    B. The hunters’ philosophy is the mainly content of the two curriculums program, it has five points: disappointment, ecological balance, the feeling of all things on earth, humble and grateful, share and co exposure.
    C. The Ahronglong family hunter school also try to set a bridge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in their program by using modern teaching method to teach the old wisdom, and try to express the importance of multi-group and primitive nature awareness in the future human life.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v 圖次 v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定義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原住民為主體之教育 12 第二節 自然學習理論與成人教育 24 第三節 女性主義與土地倫理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角色、限制與信效度 51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觀察歷程 53 第四章 獵人學校學習方案 61 第一節 方案架構 61 第二節 課程中的教學內涵與模式 71 第五章 獵人學校學習經驗分析 79 第一節 把體驗留給自己-未知的可貴 79 第二節 獵人的修養與生態平衡的道理 83 第三節 自然覺知的開啟 87 第四節 人文環境的啟蒙學習 91 第五節 女性集體學習課程的反思 92 第六章 雷聲家族的獵人哲學觀 97 第一節 跨越性別的傳承 98 第二節 你我本是一家人 105 第三節 喚起生態意識的儀式 10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學習方案架構與內涵 115 第二節 學習經驗之反思 117 第三節 雷聲家族的哲學觀 118 第四節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3 附錄一 訪談問題大綱(初稿) 131 附錄二 歷年獵人學校開課列表 133

    王增勇、蔡昇倍、廖貽得、鄭君萍(2012)。偏遠不該等於邊緣:長期照顧如何複製原和的不平等?。「2012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發表之論文,台北: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大樓。
    王嵩山(2010)。台灣原住民:人族的文化旅程。新北市:遠足文化。
    王進發(2010,11)。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談生態保育─以歲時祭儀及傳統慣習來說起。於「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治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載於浦忠成(主編),國立臺灣大學。
    巴代(2013)。卑南族的「巴拉冠」,妨害婦女的社會參與?。取自 http://www.pure-taiwan.info/2013/11/pinuyumayan-palakuan-and-feminism
    泥泥、子甦(2015,1月18日)。2015第二堂課 行前通知。王子芮 收藏。
    台邦‧撒沙勒(2004)。尋找部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史帝文·哈伯(2010)。荒野之道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 譯)。載於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主編),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頁 171-186)。台北市: 荒野保護協會。
    行政院(2010)。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5年1月)。 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0C3331F0EBD318C278D9843F4374D4E0
    朱侃如(譯)(1995)。女性主義(Feminism for beginners)(原作者:S. A. Watkins)。新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何小台(2010)。獵人學校之行銷推廣計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
    利錦鴻(2011)。當你、我成為「我們」–當代拉勞蘭部落青年會所(cakal)的認同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之多元文化教育碩士班。
    李莎莉(2004)。排灣族。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研究報告。
    吳芝嫻、林官蓓(2010)。獵人學校的文化傳承-一位原鄉校長創新領導之個案研究。「2010教育行政與管理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屏東縣。
    周儒(2001)。尋找一個環境教育的實踐場域-「環境學習中心」的需求與概念。「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
    周儒(2011)。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台北市:五南圖書。
    周德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周淑卿(2003)。課程。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導論。(頁235-258)。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芳枚(1996)。女性與媒體在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林芳誠(2012)。穿梭現代與過去:以都蘭部落為例談阿美族年令組織Pakalingay的文化重建。文資學報,7,頁1-45。
    林頌恩(2012)。從儀式、展演與文化認同看2011年拉勞蘭青年會會長交接儀式。東台灣研究,18,頁51-94。
    林頌恩(2013)。拉扯與共謀:從部落學校看國家視角與部落事實之教育角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暨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合作培訓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發表之論文,花蓮縣。
    柯亞璇(2009)。獵人學校─體驗式環境教育與族群文化發展的可能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紀駿傑(2003)。生態女性主義:連結性別壓迫與物種壓迫的女性主義觀點。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6,頁295-321。doi: 10.6255/JWGS.2003.16.295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枚(譯)(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原作者:P. Abbott與C. Wallace)。臺北市:巨流出版。(原著出版年:1990)
    邱子修(2010)。台灣女性主義批評三波論。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27,頁 251-273。
    金恆鑣(譯)(1997)。蓋婭,大地之母-地球是活的(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原作者:J. E. Lovelock)。台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奕蘭(譯)(2007)。印加巫士的智慧洞見-成為地球守護者的操練與挑戰(原作者:A. Villoldo)。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
    姚宏昌(譯)(2000)。少年小樹之歌(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原作者:C. Forrest)。台北市:小之堂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亞榮隆・撒可努(2003)。拉勞蘭部落青年會-獵人會所。原住民教育季刊,31,頁93-102。
    亞榮隆・撒可努(2011a)。撒可努・獵人學校 記事。台北縣:耶魯國際。
    亞榮隆・撒可努(2011b)。走風的人。新北市:耶魯國際文化。
    亞榮隆・撒可努(2014,1月28日)。校長寫給「帶著」課程結束的妹妹們。王子芮 收藏。
    亞榮隆・撒可努(2015a,3月23日)。致妹妹們。王子芮 收藏。
    亞榮隆・撒可努(2015b,3月19日)。致Siledao。王子芮 收藏。
    柴慈瑾、田青(2009)。全球環境教育的進展與趨勢。環境教育研究,6(2),頁1-18。
    高佩文(2007)。排灣族Vusam制度與性別角色變遷之研究:以紮蘭村女性Vusam為例。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高意淳(2007)。亞榮隆‧撒可努生命史中傳統生態知識的建構與傳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高有智(2012,1月16日)。重生的篇章-女忍者山林體驗,學習天地人關係,台灣368專題報導,中國時報。取自 http://www.taiwan368.com.tw/msg_detail.php?id=6
    高翊寧(2014)。走過獵人的路─自然環境中的女性身體經驗與認同:獵人學校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許慧卿(2010)。性別差異的到的論述初探:女性道德發展的確立。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17,頁1-20。
    郭實渝(2006)。環境教育的教學理論:從多元文化教育到生態正義教育。環境教育研究,3(2),頁 1-25。
    郭託有、廖淑惠、施慧怡(2009)。體驗教育理論與實施。台北市:華都文化。
    陳慧娟、郭丁熒(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刊, 41,頁 71-101。
    陳枝烈(2011)。推動原住民民族學校之論述。台灣教育評論月刊, 1:2,頁 36-37。
    陳枝烈(2013)。台灣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發展現況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6:4,頁 147-168。
    陳枝烈、謝雪紅(2004)。美國部落學院的發展對台灣原住民部落大學的啟示。原住民教育季刊,36,頁117-130。
    陳永龍、丘延亮(2014)。防天災 禦人禍:原住民抗爭與台灣出路。台北市:唐山。
    陳彥君(2015)。從溝通理論檢視形塑文化的歷程-以「得樂日卡」部落之獵人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生態科技與技術學系生態旅遊碩士班。
    陳向明(201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陸品妃(2010)。女性主義哲學:評介feminist theory: a pholosophical anthology。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6,頁219-233。
    張儷禛(2012)。排灣族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之作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張南星(譯)(1993)。女權主義(原作者:A. Michel)。台北市:遠流出版。(原著出版年:1979)
    張文哲(譯)(2005)。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7th ed)(原作者:R. E. Slavin)。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游美惠(2014)。第三波女性主義。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6,頁102-105。
    童春發(2001)。排灣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文一(2005)。排灣族原住民部落階級結構的演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黃國榮(1994)。成人教育理論與實務。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建榮(2000)。探索劉力學(Pierre Loisel)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黃政傑(2007)。教學原理(第六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郁倫(2013)。為選擇而教育:突破多元文化思潮的一種可能。於「有形連帶無情:台灣地區兒童養育及其相關物質文化 」發表之論文,載於林志興(主編),有形連帶無情:台灣地區兒童養育及其相關物質文化,台東市。
    瑪麗・鞏姆絲、艾倫・肯納(2010)。井神之辱-女性主義心理學與環境危機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 譯)。載於T. Roszak、M. E. Gomes與A. D. Kanner(主編), 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Ecopsychology: Restoring the Earth, Healing the Mind)。(頁105-115)。 台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2)。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台北市:臺原出版。
    楊克勤(1995)。男女之間-女性神學的與詮釋學。香港:建道神學院。
    楊冠政(2011)。環境倫理學概論。台北市:大開資訊。
    楊碧雲(1992)。今日婦女教育的目標及推展策略。成人教育,8,頁20-24。
    楊碧雲(1995)。女性的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館刊,6。
    楊程宇、胡人元(2014)。【田野報告】後山的狼群:Lalauran(拉勞蘭)青年會。載於陳永龍(主編),防天災 禦人禍:原住民抗爭與台灣出路。(頁 256-263)。台北市:唐山。
    廖培雁(2007)。日本「角尖的里山自然學校」促進社區居民終身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劉炯錫(2003)。臺灣原住民文化在環境教育之應用。原住民教育季刊, 31,頁 71-92。
    劉穎(2010)。女性與自然的本源同構:生態女性主義的思想「原型」。安徽師範大學學報,38:1,頁35-39。
    潘慧玲(2010)。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裡出版。
    潘淑蘭(2012)。關渡自然中心環境教育方案評估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蔡文婷(2006)。獵人學校答客問。台灣光華,2,頁 46-49。
    謝若蘭(2002)。原住民/族與認同政治(第32冊)。新北市:和平叢書。
    顏妙桂審議(2002)。休閒活動規劃與管理(Leisure Programming: A service-centered and benefits approach)(原作者:C. R. Edginton、C. R. Hanson、S. R. Edginton與S. D. Hudson)。台北市:桂魯。(原著出版年:1998)
    蘿拉・希渥(2010)。生態式知覺的技巧(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 譯)。載於T. Roszak、M. E. Gomes與A. D. Kanner(主編),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Ecopsychology: Restoring the Earth, Healing the Mind)。(頁 187-199)。 台北市: 荒野保護協會。
    ECI (2000). The Earth Charter. Hague: Earth Charter Commission。
    Leslie, H. (2014, Octobor 13). 8 reasons why women need to go to the mountains with other women-women in the mountains[Online Forums]. Retrieve from
    http://www.tetongravity.com/story/adventure/8-reasons-why-women-need-to-go-to-the-mountains-with-other-women
    Perry, W. G. (1970). Forms of intellectual and tehical development in the college years: a schem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Ruddle, K. & Chesterfield, R. (1977). Education for traditional food procurement in the Orinoco Delt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s, F. (1993). Traditioan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perspective. In J. T. inglis author (Ed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concept and case, p. 1-10. Canada: international program on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Berkes, F., Colding, J., Folke, C. (2000). Rediscovery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s adaptive management.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0(5), p 1251-1262.
    Brody, M. (2005). Learning in natur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1:5, p. 603-621. doi: 10.1080/135046205500169809
    Chiro, G. D. (2014). Applying a feminist critique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0, p.9-16. doi: 10.1017/aee.2014.17
    Gough, A. (1999). Recognising women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edagogy and research : toward and ecofeminist poststructuralist perspectiv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5(2), p.143-160.
    Grenier, L. (1998). Working with indigenous knowledge: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Canad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Lundholm, C., Rickinson, M. & Hopwood, N. (2009). Environmental learning: insights from research into the student experience. USA: Springer.
    Palmer, J. A. (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ory, practice and promise. USA: Routledge.
    Ruddle, K. & Chesterfield, R. (1997). Education for traditional food procurement in the orinono delt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ott, W. & Gough, S. (2003). Categorizing environmental learning. NAAEE Communicator, Spring, p.8.
    UNESCO (1978). The Tbilisi Declaration. Connect Unesco-UNEP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ewsletter, 3:1.
    Warren, K. J. (2000). Ecofeminist philosophy: a western perspective on what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 USA: Rowman & Littlefield.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