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擁璠
WU,Yung-Fan
論文名稱: 詩意世界的追求──論王小波小說中的存在美學
The pursuit of a poetic world - A dissertation on the beauty of existence in Wang Xiaobo's novels
指導教授: 石曉楓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王小波小說存在美學生死知識分子文化大革命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1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1980年發表第一篇處女作至1997年過世,這段期間王小波在中國文壇甚少受到他人的關注。然而在近現代中國文學史上,他無疑是一個殊異的存在。長久以來,研究者多將注意力放在其作品中大膽的性愛書寫、有如S/M關係般的權力與刑罰扭結,或是以敘事學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的行文風格。然而,筆者卻認為應將關注核心聚焦於他這些「外顯特色」之下所欲傳達對人的「存在」理解。「存在」作為一哲學、形上的概念,背後有著極其複雜的思想脈絡;在西方甚至形成不同的「存在主義」學派,探討個體於世間的存有問題。但筆者以為,對王小波作品中的「存在」理解,應回歸至其生長背景與時代;特別是對於「知識分子」的思考與「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衝擊,都讓接受西方教育的王小波產生與其他中國作家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與表述。
    本文主要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由王小波對西方懷疑精神、自由主義及輕逸書寫的吸收與繼承,以及與中後期風格略有不同的早期作品,觀其對個體存在重要性的關注,進一步帶出其生命態度。而由近現代中國文學的性質流變,更能凸顯出其思想的獨特。
    第二部份則將討論「存在」的對象,聚焦於知識分子身上。王小波小說中的主人公通常以知識分子的面目出現,因為比起其他群體,他們在對「存在」的思考表述上更具代表性,也更容易從中看出時代社會的變化。這部份主要從1949年開始對知識分子的改造運動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進行對知識分子處境的梳理與比較。而後再透過張賢亮、張承志與王小波筆下知識分子所反映作家對「文革」的態度,從中洞悉在這個「極端」的時代氛圍裡,知識分子如何看待自身的存在意義?在其小說主人公均為男性的情況下,女性角色的設立又有何作用?而當文革結束後,他們又對這場經歷抱持怎樣的態度?透過相互穿插比較,從中瞭解王小波對個體存在的警醒,讓讀者能更深入瞭解其筆下知識分子思想、舉動背後的由來和意義。
    第三部份則討論王小波作品中「生」與「死」之於存在的意義。在「生」的方面,筆者主要透過空間進行對存在的討論。除了探討人在禁閉空間中被監視窺看的困境外,即便是在開放空間中,個體亦往往是被刑求、折磨的對象。然而王小波卻透過話語的戲謔、從容幽默的態度等精神反抗,確立個體的存在價值。在許多時候,遠離塵囂的自然空間或是無人的場域,亦是其能短暫遠離眾聲喧嘩的途徑。至於「死」的方面,本文先藉由非自主/自覺個人死亡的描寫,表現王小波對於「非自我意志抉擇」死亡的不認同;而後再透過雖對自我存在有所自覺,然卻不得不服膺於「群眾」規範之 「死亡儀式」的個體表現存在的不自由。最後則分析王小波在「生」與「死」之間的選擇,以觀其對存在終極的生命態度。

    第一章 緒論 1-19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內容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7 第二章 王小波對存在的詮釋 20-38 第一節 存在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 21 第二節 王小波對西方思想的接受與吸收 30 第三節 王小波早期作品裡的存在思索 35 第三章 知識分子的存在反思 39-65 第一節 文革中知識分子的存在樣貌 39 第二節 作家筆下知識分子的處境舉隅 47 第三節 文革之於知識分子的改造意義 59 第四章 生命的存在與空間 66-87 第一節 對知識與智慧的打壓 66 第二節 公眾空間的戲謔 74 第三節 隔離空間的自由 82 第五章 死亡所透顯的存在意義 88-106 第一節 非自主/自覺的個人死亡 88 第二節 被規範的死亡儀式 94 第三節 死亡/不存在的消解 100 第六章 結論 107-114 第一節 研究成果 107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12 附錄:王小波小說年表 115-118 參考書目 119-127

    此論文參考書目依「專書」、「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報刊及網路資料」四大類羅列,「專書」部份又分「王小波著作」與「近人著作」兩項。各類目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依筆劃多寡,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列,若同一作者,其作品在兩種以上,則據出版時間為序。

    壹、專書

    一、王小波著作
    王小波:《黃金時代》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9年2月。
    王小波:《白銀時代》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9年2月。
    王小波:《青銅時代》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9年2月。
    王小波:《王小波全集》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王小波:《王小波全集》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二、近人著作
    大東文化大學中國語大辭典編纂室編:《中國語大辭典》東京:角川書店,1994年。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力堅:《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臺北:國家圖書館,2008年。
    王小平:《我的兄弟王小波》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
    王西彥:《焚心煮骨的日子:文革回憶錄》香港:崑崙製作公司,1991年。
    王建綱:《狂歡詩學──巴赫金文學思想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王毅編:《不再沉默:人文學者論王小波》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年。
    石元健輯譯:《羅素精選集》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0年。
    石曉楓:《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
    任卓宣:《個人主義》臺北:帕米爾書店,1958年。
    艾曉明、李銀河編:《浪漫騎士──記憶王小波》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
    李天命:《存在主義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李銀河編:《王小波十年祭》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年。
    沈展雲:《中國知識分子悲歡錄》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
    周修睦編:《學習問題與解答》上海:上海國光書店,1953年。
    季羨林:《牛棚雜憶》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
    房偉:《文化悖論與文學創新──世紀末文化轉型中的王小波研究》上海:三聯書局,2010年。
    柯倩婷:《身體、創傷與性別──中國新時期小說的身體書寫》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夏忠憲:《巴赫金狂歡化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夏鑄九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
    祝勇:《反閱讀:革命時期的身體史》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
    高宣揚:《存在主義概說》香港:莊士敦道30號地庫,1986年。
    高宣揚:《羅素哲學概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
    啟良:《西方自由主義傳統——西方反自由至新自由主義學說追索》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張承志:《北方的河》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7年。
    張承志:《金牧場》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
    張承志:《張承志文學作品選‧小說卷》海南:海南出版社,1995年。
    張承志:《金草地》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年。
    張景蘭:《行走的歷史──新時期以來文革題材小說研究》臺北:秀威資訊,2008年。
    張賢亮:《感情的歷程》臺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張賢亮:《習慣死亡》臺北:圓神出版社,1989年。
    張賢亮:《靈與肉》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9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陳思和:《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陳美蘭:《文學思潮與當代小說》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陳漱瑜主編:《世紀之交的文化選擇》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5年。
    陶東風:《知識份子與社會轉型》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費正清:《美國與中國》臺北:左岸文化,2003年。
    馮崇義:《羅素與中國──西方思想在中國的一次經歷》臺北:稻禾出版社,1996年。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黃開發:《文學之用──從啟蒙到革命》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楊小濱著,愚人譯:《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
    葛濤編:《網絡王小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解志熙著:《生的執著──存在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裴毅然:《中國知識分子的選擇與探索》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魯迅:《吶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魯迅:《熱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魯迅:《野草》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謝泳:《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困境》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韓袁紅編:《王小波研究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魏承思:《中國知識份子的浮沉》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年。
    嚴家其、高皋合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蘇敏逸:《社會整體性觀念與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發生和形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顧肅:《自由主義基本理念》臺北:左岸文化,2006年。
    (日)今道友信(いまみちとものぶ)等著,黃鄂譯:《存在主義美學》臺北:結構群文化,1989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Bachelard Gaston)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義)伊塔羅‧卡爾維諾(Calvino Italo)著,吳潛誠校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法)涂爾幹(Durkheim Émile)原著、黃丘隆譯,《自殺論》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法)傅柯(Foucault Michel)著、尚衡譯,《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版,1990年。
    (法)米歇爾‧傅柯(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德)E‧佛洛姆(Fromm Erich)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
    (美)葛林(Grene Marjorie)著、何欣譯,《存在主義導論》臺北:水牛出版社。2006年。
    (德)馬丁‧海德格(Heidegger Martin)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聯合出版,1990年。
    (捷)米蘭‧昆德拉(Kundera Milan)著,尉遲秀譯:《小說的藝術》臺北:皇冠出版社,2004年。
    (美)詹姆斯‧米勒(Miller James)著,高毅譯,《福柯的生死愛欲》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喬治‧歐威爾(Orwell George)著,邱素慧、張靖之譯:《1984》(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義)奧維德(Ovidius Naso Publius)原著,呂健忠譯注:《變形記》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英)伯特蘭‧羅素(Russell Bertrand):《婚姻與道德》臺北:水牛出版社,1980年。
    (英)伯特蘭‧羅素(Russell Bertrand)著,鍾建閔譯:《西方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
    (英)阿蘭‧謝里登(Sheridan Alan)著,尚志英、許林譯:《求真意志──密歇爾‧福柯的心路歷程》上海:商務印書館,1997年。
    (法)圖尼埃(Tournier Michel)原著,陳樂譯:〈少女與死亡〉,《外國文藝》1979年第4期(總7),頁53-73。

    貳、期刊論文
    于思見:〈簡論王小波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1期,2008.01,頁58-60+76。
    王玉鐸:〈從「逃避」到「承擔」──對《黃金時代》中陳清揚形象的存在主義解讀〉,《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0卷第1期,頁80-83。
    王忠信:〈「文革」記憶與余華先鋒小說的暴力傾向〉,《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總113),頁21-22。
    王軍:〈愛‧反抗‧存在──王小波小說中「性」的三重意義〉,《當代文壇》2004年第4期,頁9-11。
    王福湘、梁桂平:〈王小波小說中的虐戀問題—兼及李銀河的《虐亞戀文化》〉,《國文天地》第22卷第6期(總254),2006.07,頁57-62。
    王慧:〈生存狀態的詩意敘述──《黃金時代》解讀〉,《台州師專學報》2000年第22卷第2期,頁58-62。
    王震:〈瑪格麗特‧杜拉斯與王小波──論〈情人〉對王小波小說創作的影響〉,《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頁39-41。
    王曉華:〈王小波雜文的思想淵源、意義與侷限〉,《文藝理論研究》2001年第6期,頁55-59。
    王鵬令:〈從英雄時代走向凡人時代──由陳寅恪到王小波熱看中國人文精神的蛻變〉,《明報月刊》第34卷3期(總399),1999.03,頁48-54。
    包中華:〈知識份子話語的「有趣」表達──論王小波雜文隨筆〉,《淮南詩梵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31-34。
    古佳峻:〈虐戀情境:論王小波〈東宮‧西宮〉與〈似水柔情〉之「情節」「時空」敘事〉,《高師大國文學報》第8期,2008.06,頁263-286。
    田紅霞:〈簡析王小波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年第3期,頁133-135。
    艾曉明:〈重說「黃金時代」〉,《二十一世紀》第30期,1995.08,頁89-93。
    吳介禎:〈言論自由、公共空間、塗鴉與收編〉,《藝術家》第66卷第2期(總393),2008.02,頁190-193。
    吳志峰:〈荒島上的黎明與黑夜──王小波論〉,《藝術廣角》2009年第2期,頁53-59+45。
    呂逸新、房偉:〈「自由主義的主體狂歡—論王小波小說敘述視角的「復古」與「創新」」,《蘭州學刊》第7期,2008.07,頁193-196。
    李石岑:〈缺陷論〉,《一般》1927年第3卷第3期,頁334-348。
    李建軍:〈王小波及王小波的誤讀〉,《文學自由談》2009年第6期,頁80-87。
    李娜:〈緣何奇葩放於斯──王小波狂歡化小說的背景和特徵〉,《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2卷第4期,2000.12,頁59-63。
    房偉:〈個人主義與群體否定──論魯迅、王小波文化邏輯之異同〉,《藝術廣角》2007年第5期,頁4-9。
    武躍速:〈論中國當代先鋒小說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接受〉,《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3期,2002.06,頁13-18。
    段金柱:〈在小說裡思考存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與《黃金時代》〉,《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2期,2002.03,頁62-65。
    修斌:〈梁啟超的尼采認知及其「功利的啟蒙」〉,《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頁68-73。
    徐璋本:〈徐璋本認為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會產生教條主義〉,《內部參考》1957年第2228期,頁20-21。
    馬東峰:〈論張承志知青小說的主體意識〉,《成才之路》2007年第11期,頁57-58。
    馬海燕:〈談王小波《黃金時代》獨特的精神觀照〉,《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8年第16卷5期,頁23-25。
    張川平:〈「真實」的荒誕和荒誕的真實──試論王小波小說中對權力話語生成方式的揭示及其批判〉,《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3期,2009.05,頁102-106。
    張川平:〈向死而生:論王小波小說的生死觀〉,《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頁5-12。
    張伯存:〈軀體、刑罰、權力、性──王小波小說一解〉,《二十一世紀》第49期,1998.10,頁102-106。
    張伯存:〈王小波:死刑遊戲、狂歡化詩學、笑謔藝術〉,《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總114),頁54-57。
    張宏:〈從「大寫的人」到「習慣死亡」──由張賢亮作品看「新時期」文學的歷史弔詭〉,《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第3期,頁50-56。
    張志忠:〈歷史之謎和青春之誤──從近年文藝作品中的紅衛兵談開去〉,《社會科學論壇》2000年第1期,頁18-24。
    張清華:〈作為表象的生存預言──重評新寫實思潮兼及90年代現實主義的命運〉,《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頁90-95+99。
    許子東:〈張承志:守衛昨日之夢──從《金牧場》到《金草地》〉,《二十一世紀》第37期,1996.10,頁66-76。
    陳弘儒:〈私密的喧嘩:公共廁所塗鴉之分析〉,《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第3期,1996.12,頁72-89。
    陳漢軍、韋茂斌:〈論魯迅《野草》中的存在主義〉,《哈爾濱學院學報》第28卷第9期,2007.09,頁87-90。
    單曉雲、李文敏:〈權力的膨脹與自由的掙扎──福柯視角下的王小波〉,《社會科學論壇》2009年第5期,頁139-143。
    舒乙:〈父親最後的兩天〉,《收穫》1985年第4期,頁220-227。
    馮永玲:〈論王小波〈這是真的〉的敘事話語〉,《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75-78。
    黃書泉:〈王小波的道路──兼論人文知識份子在現代社會的存在方式〉,《小說評論》第6期,1998.06,頁35-42。
    楊明、丁穎:〈魯迅的存在感與哲學之思──以《野草》創作為中心〉,《石家莊學院學報》第12卷第2期,2010.03,頁73-76。
    楊金玉:〈只要還在走動,便超越了死亡──王小波死亡觀分析〉,《當代文學》2012年第2期,頁39-40。
    萬海洋:〈荒誕境遇下的存在狀態──劉震雲小說的存在主義解讀〉,《當代文學》2009年第10期,頁53-55。
    廖高惠:〈隱私的窺視及其「合法性」〉,《作家作品研究》2006年第2期,頁76-80。
    裴毅然:〈文革狂濤中的知識分子〉,《二十一世紀》第93期,2006.02,頁65-74。
    劉李雲:〈以理性為生命線──論王小波雜文中的理性哲學〉,《中山大學學報論叢》第22卷第2期,2002.04,頁193-195。
    劉莞信:〈現代烏托邦:王小波小說中的個體末世神話〉,《浙江學刊》2000年第1期,頁103-107。
    劉劍群:〈王小波自由主義新論〉,《前沿》2008年第8期,頁288。
    劉增城:〈王小波作品中的「自由主義」精神〉,《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第30卷第3期,頁52-57。
    劉曉麗:〈荒謬:存在的幽深之處──王小波對生命存在之謎的思考途徑〉,《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32卷第4期,頁86-69。
    歐陽文風:〈十年來王小波研究綜述〉,《雲夢學刊》2008年第2期,頁16-19。
    鄭謙林:〈論王小波與西方文化〉,《文史博覽》第9期,2009.09,頁22-24。
    戴錦華:〈智者戲謔—閱讀王小波〉,《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2期,頁21-34。
    薛毅:〈張承志論〉,《上海文學》1995年第2期,頁65-74。
    謝泳:〈1949年—1976年中國知識份子自殺狀況的初步考察〉,《天涯》1998年第4期,頁152-156。
    韓袁紅:〈在荒島上迎接黎明──王小波最初的文學宣言〉,《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9卷第46期,頁32-34。
    聶姍:〈存在主義與神秘主義──先鋒小說的兩個關鍵詞〉,《南方論刊》2008年第6期,頁87-88。
    譚琴:〈探尋人類真實的存在──王小波與米蘭‧昆德拉之比較〉,《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第9期,頁133。

    參、學位論文
    王東霞:《王小波的接受史和流傳史》,中國現代當文學專業,長春:吉林大學,2004年。
    李碧:《生死與異化──主題學視野下卡爾維諾和王小波小說創作》,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湖北: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李蘭:《存在主義的東方化表述──論村上春樹和王小波的小說》,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湖南:湖南師範大學,2009年。
    常凌:《知青文學視野中的王小波小說》,現當代文學專業,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張川平:《主體建構與困境救贖──王小波及其文學世界》,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09年。
    許嘉雯:《一場文學與歷史的辯證──論王小波「時代三部曲」》,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賀淑瑋:《黑色幽默在中國──毛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臺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博士論文,2001年。
    楊光:《王小波小說的生命意識》,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長春:東北師範大學,2008年。
    董述明:《大陸新時期(1979-1989)小說中知識份子的處境與抉擇》,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7年。
    樊曉武:《思想與權力的遭遇──王小波文學創作思維論》,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山西:山西大學,2007年。
    韓袁紅:《王小波小說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

    肆、報刊及網路資料
    臧文濤:〈《王小波全集》「終結版〉,《濟南時報》,2009年9月10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