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均逢
論文名稱: 問題導引式教學
指導教授: 陳文典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問題導引科學教學
英文關鍵詞: question guiding, science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0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問題導引式教學」對於學生的理化學習成效的影響。本試驗教學主要特色是將學習的主題透過解析後,形成許多小問題,讓學生透過這些問題與同學相互討論,經由解決這些小問題來習得概念。研究樣本採用桃園縣的某所國中,隨機抽取三個班為實驗組,兩個班為對照組。研究的資料來源,是對學生施以前測、概念認知測驗。並取前測成績當共變項,進行共變異數分析,考驗學生的學習成效。經過研究分析後,我們獲得以下幾點結論:運用導引式教學,可以使學習者注意力集中,知道正待處理的問題是什麼,思考方向明確,有利於學習動機的引發。且利用導引式教學可以具體呈現解決問題的思維歷程,對於學生解決問題時如何思考很有幫助。導引式教學因為是把整體問題作解析成小問題可以降低難度,及凸顯關鍵點,方便各種程度學生學習。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how “The Question Guiding Teaching Method” effects on students’ learning.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eaching method is to lead out questions of this learning topic. Then, students shall find out the concept through discussing these questions with fellows. The samples were from four classes of two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Taoyuan City. Five classe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school by random. The three class was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anothers was being control group.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the students’ pre-test and post-test. The experiment aimed at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The Question Guiding Teaching Method. After analyzing this research, we come to some conclusions : Using Guiding Teaching Method can make the learner concentrate on the the questions that he is dealing with. It will also be helpful to cause motivation if the learner deliberate on the correct direction. Additionally, to use ‘Guiding Teaching Method’ can express the learner’s thinking process which is a great help to students. Thus, we can say that ‘Guiding Teaching Method’ transforms the main point into easy and simple questions. Consequently, it will be much easier to learn for students at any level and proclaim the mainpoint as well.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4 一、講述式教學 ………………………………………………………… 4 二、問題導引式教學 …………………………………………………… 4 三、對學習科學的評價 ………………………………………………… 4 四、對學習科學的喜好 ………………………………………………… 4 五、對參與科學探討活動的意願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科學概念的學習理論 ……………………………………………… 6 一、由認知心理學看概念學習 ………………………………………… 6 二、由建構論看學習 …………………………………………………… 20 第二節 教學法的研究與討論 ……………………………………………… 25 一、建構式的教學法 …………………………………………………… 25 二、其他常見的教學法 ………………………………………………… 32 第三節 教學的行動研究 …………………………………………………… 39 一、行動研究的意義與內涵 …………………………………………… 39 二、行動研究的特性 …………………………………………………… 41 三、行動研究的歷程模式 ………………………………………………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6 第一節 研究工作設計 ……………………………………………………… 46 一、研究工作流程 ……………………………………………………… 46 二、研究對象 …………………………………………………………… 47 三、研究時間 …………………………………………………………… 47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49 一、試驗教學工具 ……………………………………………………… 49 二、評量工具 …………………………………………………………… 54 (一)概念綜合能力評測卷 ……………………………………………… 54 (二)段考成績 …………………………………………………………… 55 (三)課堂現場表現觀測 ………………………………………………… 55 (四)學習科學態度調查表 ……………………………………………… 5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58 第一節 實驗組與對照組背景程度分析 …………………………………… 59 第二節 學習科學態度調查表結果分析 …………………………………… 60 第三節 「概念認知綜合評測卷」結果分析 ……………………………… 61 第四節 課堂現場表現觀測 ………………………………………………… 70 第五節 「課堂現場表現」與「概念認知綜合評測卷結果」相關分析 … 72 第六節 結果 …………………………………………………………………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7 第一節 結論 ………………………………………………………………… 77 第二節 建議 ………………………………………………………………… 79 參考文獻 …………………………………………………………………… 80 附錄 附錄一 問題導引式教學學習單 …………………………………………… 82 附錄二 概念認知綜合評測卷與試題解析 ………………………………… 98 附錄三 學習科學態度調查表 …………………………………………… 112 附錄四 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成績 ……………………………………… 113 附錄五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習科學態度調查表施測結果 ……………… 115 附錄六 實驗組與對照組概念認知評測卷施測結果 …………………… 119 附錄七 實驗組學生在第一次評測與第二次評測的結果分析…………… 122 附錄八 高、中、低分組學生在第一次評測與第二次評測的結果分析… 128 附錄九 課堂現場表現觀測結果…………………………………………… 131 附錄十 「學生發言次數」與「概念認知綜合評測卷評測結果」 相關分析…………………………………………………………… 133 附錄十一 「學生發言次數增加量」與「概念綜合評測卷結果增加量」 相關分析………………………………………………………… 136 圖 次 圖2-1 有意義學習的歷程 ………………………………………………… 8 圖2-2 訊息處理過程模型 ………………………………………………… 9 圖3-1 研究流程圖 ………………………………………………………… 46 圖3-2 問題導引式學習單問題結構圖 …………………………………… 50 圖3-3 教學流程圖 ………………………………………………………… 53 表 次 表2-1 ARCS動機類別與思考問題………………………………………… 19 表3-1 問題導引式教學學習單說明 ……………………………………… 52 表3-2 學習科學態度調查表題目簡介 …………………………………… 57 表4-1 實驗組與對照組前側結果分析 …………………………………… 59 表4-2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習科學態度調查表」施測結果 …………… 60 表4-3 兩組學生在「知識類型問題」上的表現 ………………………… 62 表4-4 兩組學生在「應用類型問題」上的表現 ………………………… 63 表4-5 兩組學生在「理解類型問題」上的表現 ………………………… 63 表4-6 兩組學生前後測成績分析 ………………………………………… 65 表4-7 兩個階段中實驗組學生在「知識類型問題」上的表現 ………… 66 表4-8 兩個階段中實驗組學生在「應用類型問題」上的表現 ………… 67 表4-9 兩個階段中實驗組學生在「應用類型問題」上的表現 ………… 67 表4-10 兩組學生中各分數群組學生在兩次評測結果分析……………… 68 表4-11 兩階段中實驗組學生課堂表現…………………………………… 70 表4-12 「學生課堂表現」與「概念能力綜合評測卷結果」相關分析… 73 表4-13 「學生課堂表現增加」與「概念能力綜合評測卷結果差異」 相關分析…………………………………………………………… 74

    中文部分:
    于富雲(2001):從理論基礎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益。教育資料與研究38,頁22-28。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與「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5),頁31-40。
    李咏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臺北市:三民。
    朱則剛(1996)建構主意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 頁3-12。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公教資訊季刊,4(3),25-42。
    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11卷3期,頁157-164。
    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Mayer原著)。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林寶山(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邱美虹(1996):學習策略與科學學習。科學教育月刊191,頁2-15。
    邱美虹(1993):科學教科書與概念改改變。科學教育月刊 163,頁2-8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 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 第七期 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
    張靜嚳(1996):何謂建構主義? 第三期 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
    陳文典(2005a):行動研究。未出版。
    陳文典(2005b):行動研究及行動科學。未出版。
    陳伯璋(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行動研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臺北:揚智
    陳瓊森(2001):教學典範與合作學習。http://p1.ncue.edu.tw/cn/c1/bk2/ch11.htm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曾守恆(1997):「同儕科學家意像」對科學知識重建過程的影響分析。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學苑。
    詹志禹(1996):認識與知識:建構論VS.接受觀。教育研究雙月刊,49期,頁 25-38。
    楊榮祥(1983):科學教學方法─理論與實際(三):奧斯貝的前置組織因子模式。科學教育65,頁19-31
    楊文金(1999)。學生如何學習科學:學生與科學家的類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連祺(2000):中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策略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35,頁10-5
    蔡清田(2000a):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蔡清田(2000b):教師如何進行教育行動研究:「教師即研究者」的理想與實踐。國教之友52(3),頁3-18。
    鄭湧涇、楊坤原(1995):對生物學的態度量表之發展與效化。科學教育學刊43(2),頁189-211。

    西文部分:
    Anderson, J. R. (1985).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2nd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 Company
    Anderson, J. R. (1990).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3rd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 Company.
    Andrew T. L., & John R. S. (1995). Peer collaboration and concept development: learning about photosynthesi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2(1), 71-98.
    Ausubel, D. P.(1978).Indefense of advance organizers: A reply to cri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8, 251-257.
    Greenwood, D. J. & Levin, M.(1998). Introduction to action research :Social research for social change. California : SAGE.
    Keller, J.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M. Regality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pp.384-343). Hillsdale , NJ; Lawrence Erlbaum.
    Keller, J. M., & Koop, T.(1987) .An application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 design In C. Regality (Ed.), Instructional theories in action : Lessons illustrating selected theories and models . Hillsdale, SJ: Lawerence Erlbaum.
    Maslow, A. W.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cNiff, J. (1997).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 Routledge.
    Piaget, Jean. (197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Movement and Speed.(Holloway , G.E.T.& Mackenzie , M.J. Trans.).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Solomon,J.(1987).Social influen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pil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14,63-82.
    Visser, J., & Keller, J. M. (1990). The Clinical Use of Motivational Messages: An Inquiry into the Validity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 Instructional Science, 19(6), 467-500.
    Von Glasersfeld, E. (1989).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In T. Husen,& N. 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in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Supplementary. 1, 162-163. New York: Pergamon
    Von Glaserfeld, E. (1995).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eaching. In L. Steffe & J. Gale (Eds.),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16.
    Wheatley, G. H. (1991).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 Science Education, 75(1).
    Winn, W. D. (1993).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situated learning: Paradox or Partnership﹖Educational Technology, 33(3),16-2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