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范純武 chun-wu Fan |
---|---|
論文名稱: |
雙忠崇祀與中國民間信仰 Chang-hsiung 、 hsiu-yuan and Chinese Folk religion |
指導教授: |
王爾敏
Wang, Erh-Mi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5 |
中文關鍵詞: | 雙忠 、保儀尊王 、保儀大夫 、尪公 、東嶽 、民間信仰 、張巡 、祭祀圈 |
英文關鍵詞: | pao-i-ta-fu, ang-kong, chang-hsiung, tai-sen, golk religion, pao-i-tsu-wang, tu-ten, taois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54 下載:36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摘要
自安史亂平,肅宗下詔於睢陽立雙廟祭祀,一般咸認是雙忠崇拜之始。此後雙忠信仰與時推進,故有夏鑾所謂「今則大江南北,幾於家祀戶禱」等語。張巡、許遠的忠義精神,做為歷朝宣揚教化的範例,自唐肅宗設雙廟後,歷代政府或民間屢有封祀。張巡於宋代被封為:「東平威烈昭濟顯慶靈祐王」,相傳宋宣和年間張、許為東岳押案、陰司都統使。至明代被稱為景祐真君廟,清乾嘉之時,丹徒張巡神都天元帥,亦是指張巡。宋代祠廟獲得發展,透過賜額,民間的神祇被編納在祀典之中而且有不同的稱呼。張巡的祠廟亦在此一時期獲得擴張。最直接而重要的是,張巡為厲鬼的說法,影響後世對其神明屬性的定位。張巡、許遠信仰在江淮一帶尤盛。北宋曾於汴京立廟,南宋時,其廟亦南渡。而相關的神跡之傳說也頗多,張巡死前曾誓曰「雖為鬼,誓與賊為厲」,民間遂以巡為驅鬼辟疫之神,甚或直指為瘟神,其形象則赤髮青面,吻出四牙,狀極獰惡,或稱為青魈菩薩。其信仰的發展與張巡為厲這樣的說法,有很大的關聯,過去方相氏逐疫鬼之儀式,乃被張巡這樣國家祀典中同類型的角色所吸收。而且要注意的是在正祀的外貌下,張巡信仰的擴張性是橫向的,在許多不同的地域社會之內,祂取代了原有地方的神祇。譬如說前述吳地原來是奉祀張士誠的,而後來是被張巡直接取代,此外還有丹徒的都天大帝,由此來看,此事並非是特例,張巡做為除疫神的特性,能夠驅疫,在中國東南方各省有相當盛行,也有許多地方原來供奉的地區性神明有被張巡取代的現象。而通常這樣的取代不是排除性的,而是融和性的。譬如張巡擁有了汪華或昭明太子的英濟王稱號,卻也可以同時具有聖王除疫的功能。
本論文討論的第二個層面則是張巡做為英靈信仰的部份。清代張巡、許遠和做為神明的諸將並沒有見到南宋末年那種抗抵異族,陰兵助戰的相關說法或傳說。似乎在歷經時代的洗禮和在地化的發展後,已變得不再那麼重要,綜觀來看,自宋、元、明、清以來,張巡信仰亦多有演化,更豐富的說法不斷出現,《歷代神仙通鑑》稱張巡的前身為張飛,後身為岳飛。張飛、張巡、岳飛三者是同一人在不同時代的輪迴在民間所流傳的說法,被寫入道教仙傳的史志中,吸納俗說而讓掌握儀式操作的道士、或者是欲究仙佛淵源者得有所本。道教與民間信仰的混同,所面對的社會環境是宋代以來經濟規模的擴大,開封、杭州等大城市的發展,伴生的是戲曲、平話等各種新的庶民娛樂型式的發展。從大的趨向來說,這些演變是和儒學和知識的世俗化、普及化有密切的關係。社會不同階層間的知識話語、認知與觀念,交換浸濡的更為快速。也正如此,在講史演義小說的盛行背景下,張巡、許遠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情節很自然地被做為小說和戲曲創作的體裁,或是出現在一些小說的篇章裏。明姚茂良所寫的《雙忠記》為其中的代表;該傳奇有一些段子,顯露出社會上民眾對於張巡、許遠忠義行為和史傳之間有著比較不一樣的認知與理解。
此外,小說中張巡被奉祀在東嶽廟內,乃是宋元之時,張巡這樣的神明出現了質變。而這個改變的動力是來自於宋元道教內道派發展的影響,而使祀典的內容也出現變化。宋代是道教發展的時期,在東岳自身的發展之外,更應該注意的應該是自宋代以後其信仰系統的不斷擴大的現象。內在的是冥府功能、職司的多樣化、完備化,而外在的則是對城隍信仰及各種民間祠神的陸續編納。東嶽職司的完備化,具體的代表是七十二司(或七十五司)的設立,忠臣烈士於東嶽任職者,其最著名的莫過於七十二司中的“速報司”的包拯和岳飛。而東嶽泰山、酆都信仰的發展,使得成為神將的張巡被編入在道教法術考召的系統中,變成重要的神將。不光是張巡、許遠等做為冥官,溫瓊、康保裔乃至關公均在東嶽神將之列,張、康的合祀,或是與溫瓊所出現的混淆均是在此背景下所導致的結果。此外,張天師的能力在東岳信仰中的展現,亦是道法上的改變,以及東岳信仰在民間普及的具體呈現。宋代以來各地陸續興建東嶽廟,並以東岳行宮的形式構成區域間東岳的信仰面。而將列位神明包納進來的結果,則是在地化之後有一些獨特的說法亦逐漸產生了。前述《夷堅志》中張巡是任職於東嶽第八司,而在福建的寧化一帶,在清初該地更是俗傳東岳廟所供奉的主神即是張巡。統觀道法上所出現的變化,民間祠神的被吸納在道法中被役使,也是此一階段道教發展的重要的轉變。而這樣的改變是在新神霄派。該派的朱將軍考附大法、地祇法亦多半宣稱他們的咒法是來自於張虛靖天師。這些道法所提及的神將,多半是宋末元初發展地祇法的新神霄派。而任職東岳冥府的職司神將多半具有忠義、正直、捨己為民乃至為厲的特性。例如溫元帥、康元帥、岳飛、關羽和張巡均屬之。而東岳冥府的特性似乎亦延伸到道法上《地祇溫元帥大法》、《東平張元帥鐵毒地雷祕法》、《馘魔關元帥祕法》所召役的主將多是這類人物,而不會是五道將軍。「以正黜邪」的原則在與東嶽相關的道法上很清楚地被運用。地祇法中溫瓊被認為是最為強悍。但「英武靈異,莫如巡應」可見在該法中張巡仍具一定的地位。地祇法所傳相當廣泛,江浙、閩、蜀、湖廣等地均有,並由蘇道濟派、溫州正派、玄靈續派的地方性的道派都有發展出屬於地祇法系道法。而這些地方將其地區較為顯赫的神靈編入道法之中是有相當可能的,溫瓊和張巡亦有可能是因此而被編入的。我們嘗試呈現了道教與民間信仰接合之處。
本論文的第三章討論了張巡、許遠信仰地域化的發展。如江南鎮江一帶的都天會,“都天”做為一個宗教上常使用的名詞,或者是概念,從南宋開始逐漸地普及,這可能是和宋徽宗有密切關係的林靈素及其神霄派的推動有關。《道藏》中關於神霄派的經卷也出現許多關於都天的詞彙,在地方上都天被認為是張士誠。做為鄞縣或蘇州一帶所供奉的神明,很可能即是這種地方性話語所造成的。在丹徒後來建有都天廟,而該地位於長江航運的重鎮,並連結江南廣大腹地,都天神也不再只具有逐疫的神職,而成為航運命脈的守護神。然而該地民眾對都天的認識是:其中有「若不立廟祀我,這地方上百姓,各家男女都遭瘟死。」可見都天行瘟的形象是深植於民眾的心理,這也可能是祂被認為是張巡的主要原因。
在廣東,陳春聲認為清代以後,宗族組織在潮州地方社會的影響力日漸加強,許多鄉村廟宇祭祀組織的背後,都有宗族在發揮支配作用。潮陽則是以趙氏宗族為主,趙氏先祖趙嗣助興建東山靈威廟的故事,使趙氏族人得以一直把這種關係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顯示其優越地位。而我卻是強調這種論述的轉變,以及介紹它在該地發展後來的情況。
張巡在福建地區該信仰所產生的變異,除了在與東嶽有關,更重要的是在安溪大坪扮演了移民保護神的角色,台北尪公信仰的源頭亦是原自於此。福建因為開發的時間較晚,許多在移民過程有有功者亦多被供奉為神,如開閩聖王王審知在福州,開漳聖王陳元光在漳州沿海五縣如雲霄、漳浦一帶是為居民所奉祀,並視之為開基始祖。若從移民神的角度來理解,先不論尪公是否為名叫鄭保惠的押遷官或押渡官(輔順將軍也有類似的說法),移民者的守護神的這層意義則是很明顯的。
尪公是鄭保惠,許遠,或者是張巡,之所以會有爭議,其實是可以視之為地域性的神明里主或境主,被後來所援引的張巡所代替,這和其他地區原來是所供奉的張王或是都天神,被認為是張巡是一樣的道理。雖然不見得是因為要獲得國家祀典的蔽障,但是做為神明的張巡其傳說的流傳很可能會吸納同樣特性的地區神明,《安溪縣志》所說大坪集應廟相傳其神能驅疫逐亂,與張巡相似,亦有可能是被取代的原因。
在台灣,張巡和許遠信仰仍是具有許多種不同的面貌,概括著有「雙忠」信仰、王爺或元帥信仰、厲王信仰、以及在台北盆地相當興盛的保儀尊王和保儀大夫信仰等幾種不同的系統。而對於張巡、許遠的稱號則有尪王、尪公、尪元帥、汪公或紅公、翁公、武安尊王、尊王公,大使公、大使爺等許多不同的稱謂,倘若再包括演伸性被稱為騎虎王的雷萬春的信仰在內,則更形複雜。然而,做為同一個神明的信仰,所產生出的變異形像或著是有著不同的認知,從前面我們對張巡、許遠信仰的歷史分析與討論是可以理解的。康豹(Paul Katz)所提出的「回響」(reverberation)概念,即神明的不同形像,不會是孤立而隔絕的存在,而不斷地透過各種方式、途徑彼此相互的影響,亦在本例中是適用的。
大致來說,台灣張巡、許遠信仰的傳播和移民有關自是確然,但在上述所提到的幾個地區,祖籍上的認同或差異並不特別明顯。從同一主神信仰發展的歷史來看,這幾種不同類型的張巡、許遠信仰,其性質、來源、歷史各異。有許多是和張巡信仰的主要脈絡比較有關聯的,譬如說為厲、雲中助戰和雙忠的形貌,在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與地區都可以找到相似的部份,然而像是嘉義民雄保安宮的傳說則已經是完全的在地化了,神明開始有自己屬於台灣這個地方獨特的傳說和與過去歷史上的不同認知。在這幾種類型中,安西府的張府千歲則形成跨地域的崇祀以及許多的分香廟宇,其它的祭祀範圍都較具街庄的地緣性,或是構成該信仰的模式比較單純。而本論文後半的重點則是放在台北盆地尪公信仰發展的諸多問題上。我們討論景美高姓、木柵張姓、萬隆林姓三個血緣性宗族與三間集應廟不同的發展關係。台北尪公信仰的祭祀圈,以及尪公信仰的歷史變遷。尪公有除蟲的性格,所以在過去尚以農業為主的台北地區受到各地的崇奉。
同樣做為尪公信仰,又分成保儀尊王和保儀大夫兩個不同的系統。台北盆地凡奉祀保儀尊王的,除高家自己散佈於台北盆地內的各族親外,其他地區的地方年例如果有請保儀尊王,則主要是迎請高家集應廟的尪公為主。張姓因血緣宗族性的運作較強,其宗教和信仰活動被木柵地區定位為家廟的性質。林姓則因族親播遷至他處,又沒有適度的轉型吸引地方民眾的參與,因此規模上是最小的。此外,奉祀保儀大夫的是木柵和汐止的忠順廟,這兩間廟很早就已發展為公廟性質而為其他地方所奉祀。
三姓中大平高氏子孫來台的時間先後不一,在拓墾有成後,很快的就進行再聯宗的過程,各派在嘉、道之際即開始組織所屬房派祖祠。後來更集各房派之力買下學海書院做為合族的大宗祠。即是進行著同姓聯宗的過程。若再以下派長房積傳公此一支派來說,高全議先生對該支苗裔所進行的調查給我們相當重要的訊息。下派長房始祖為積傳公,其下又分七大房,分播在廈門禾山、海滄,大坪、同安里營等地。而從大坪遷至文山定居的,依世系調查其中有十六房創業先賢祖系不明待查的佔三分之一左右,有可能即是來自於其它非大坪地區,但卻是同歸為積傳公的後裔,所以在無法從大坪此房上溯。從小支派的發展已可知系譜的再建構和聯宗的意義既是血緣性,亦是地緣性的聚合。從這樣的脈絡,即能理解景美高尪公的同、萃記或是五甲何以要用地緣性來區劃,而非是嚴格意義的血緣房派來運作,各房派下抵台後均重為溯源,各房後裔居地又多交雜,連絡不易,若以房來做為區分,不是一個很好的空間區分方式,依地理區劃的五甲輪祀乃於焉而成。木柵張姓十一世所產生的天山長房、二房、三房之說應該也是源自聯宗後的結果。在台北盆地內的張姓並沒有合族的宗祠,因此在木柵、淡水張家老祖的過頭儀式上有老祖、老媽的金身、玉旨、香爐、印璽、五營旗,和完整的交接移式,地區性和房派的區隔明顯仍是存在的。這和已完成合族的高尪公過頭,只有老祖、老媽的迎請還是有著區別。
對於尪公在同一村庄和不同庄頭間的輪祀現象,必須提出一種解釋。尪公的輪祀方式可以分成兩種類型,其一是一庄過一庄的形式。從歷史資料與地方的口頭傳說中,我們已大體推知三條尪公輪祀的路線,一個是溫振華所說的舊擺接堡路,此外則是沿基隆河的沿岸聚落以及從現在的大安區到文山區的各庄頭。第二種則是區域內的角頭輪值。同一祭祀區的分角,多和祭典的費用攤派,聚落的形置和分佈方式有關。有許多是把已經存在的社會組織編納進來,像是樹林柑園分為四股,即是將該地十二股圳水利灌溉的組織重新編整;而跨庄頭的輪祀的現象則情況複雜許多。那麼,北台灣尪公信仰各地迎請甚多,沒有出現所謂的聯庄,則可從北台灣的聚落發展型態,有結構性上的問題是不適合聯庄式的發展;台灣北部村落多半是類於散村,南部則多為集村。這和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有關。而奉祀尪公保儀大夫的各庄之間,其關係就不是那麼的緊密,沒有強烈的組織性洏且有點鬆散。尪公村庄的過頭沒有強烈的組織性,台北盆地內松山十三庄媽祖的過頭有明確的輪值莊頭範圍,完整的交接程序,也沒有像關渡二媽或淡水、艋舺的清水祖師老祖等單一神明在各庄頭間的輪祀情況。因此,即便可能在歷史上雖曾有三條路線以上的一庄過一庄的現象出現過,但亦無法被用來做為村際間結合所用的信仰依憑。再者,台北盆地複數宗族支配型的村落型態,亦限制了這些廟宇能以宗族運作的方式在自己聚落進一步的發展。而相關討論的議題尚有許多,在此不再多議。
台北盆地內與尪公有關的地方年例,有各種的組合形式,同時它又是處於不斷的變遷過程,很難去做全面性的廓清;譬如說上埤頭地區在近幾年有了自己的尪公後,就已經沒有在與木柵忠順廟發生連繫,即很難去查其線索。其次,有的地方尪公信仰正逐漸沒落或被其他信仰所取代,如鶯歌地區,可能再過數年迎請的慣習就會消失。一些地區的尪公信仰在農業社會的轉型、媽祖信仰或一些其他地區神明的神格攀升後,則慢慢勢微,如鼓亭浦城街尪公年例祭典,就無法維持下去了。也有一些地區的尪公信仰卻又在地方意識的發展下獲得了進一步發展,樹林的柑園地區則和學校結合成為地方重要的活動。台灣各地後來因為化學肥料逐漸普遍、除蟲的技術也不斷提昇,這樣的儀式自然就沒有行使的必要了。再加上都市化的進行,尪公職能也要出現不同的變化,才能有所因應。這正是尪公信仰發展目前所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在觀察這些不同地區的尪公信仰,並結合歷史與文獻的研究後,初步地完成對尪公信仰歷史面貌的探討。
無
參考書目
史料
一般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後晉,劉昫,《舊唐書》,楊家駱主編,鼎文書局,1975-1981。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楊家駱主編,鼎文書局,1975-1981。
宋,王讜撰,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方 勺,《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李 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8。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中華書局,1979-1995。
宋,岳 珂,《桯史》,中華書局,1997。
宋,樂 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李 燾,清黃以周等輯補,《續資治通鑑長編》(附拾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宋,洪 邁,《容齋三筆》,上海古籍,1978。
宋,洪 邁,《夷堅志》,台北:明文書局,1994。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台北:新文豐,1984。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9。
宋,葉紹翁撰,沈錫麟、馮惠民點校,《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華世,1987。
宋,周 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
元,脫 脫等撰,《宋史》,楊家駱主編,鼎文書局,1975-1981。
元,吳志牧,《夢梁錄》,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
元,佚 名,《大宋宣和遺事》,《宋元平話五種》,台灣文化圖書,1993。
元,佚名編,《道法會元》,《正統道藏》48冊,台北:新文豐,1977。
元,無名氏,《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北京:中華書局,1986。
元,葉子奇,《草木子》,北京:中華書局,1997。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正統道藏》8冊,台北:新文豐,1977。
元,謝應芳,《辨惑篇》,四庫全書709冊,台灣商務,1986。
元,完顏納丹,《通制條格》,浙江古籍,1986。
明,陸人龍,《型世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2。
明,陸 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胡 侍,《真珠船》,台北:商務,《叢書集成簡編》第64冊,1966。
明,葉子奇,《草木子》,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黃仲昭修纂,《八閩通志》,福建人民,1991。
明,李昌祺,《剪燈餘話》,上海古籍,1981。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三民書局,1992。
明,笑笑生,《繡像金瓶梅詞話》,雪山圖書,出版年未載。
明,張 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三民書局,1992。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貫雅文化,1991。
明,姚茂良,《雙忠記》,北京:中華書局,1988。
明,顏 元,《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明,陸人龍,《型世言》,四川:巴蜀書社,1993。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張廷玉,《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1981。
清,蒲松齡,《醒世姻緣》,台北:聯經,1986。
清,石成金,《傳家寶》,天津社會科學,1992。
清,丁柔克,《柳弧》,北京:中華書局,2002。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里仁書局,1985。
清,李 斗,《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清,昭 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姚福均,《鑄鼎餘聞》,台灣學生書局版,1989。
清,呂 熊,《女仙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清,俞正燮,《癸已存稿》,台灣商務,1966。
清,袁 枚,《續子不語》,江蘇古籍,1993。
清,袁 枚,《子不語》,江蘇古籍,1993。
清,袁 枚,《新齊諧》,北京:人民文學,1996。
清,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南京:江蘇古籍,1998。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黃文暘,《曲海總目提要》,天津古籍,1992。
清,趙紹祖,《安徽金石略》,《石刻史料新編》,新文豐,1982。
清,趙慎畛,《榆巢雜識》,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錢 泳,《履園叢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顧 祿,王邁點校,《清嘉錄》,南京:江蘇古籍,1999。
清,顧震濤,《吳門表隱》,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清,藍鼎元,《鹿州全集》,廈門大學,1995。
清,朱彭壽,《舊典備徵》,中華書局,1997。
清,崑崗等撰,《清會典事例》,中華書局,1991。
清,紀 昀,《閱微草堂筆記》,台北:新興,1988。
清,歐陽兆熊,《水窗春囈》,北京:中華書局,1997。
不著撰人,《宋元平話五種》,台灣文化圖書公司,1993年出版
傅璇琮主編,《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鼎文書局,1975-1981。
寧希元點校,《元刊雜劇三十種》,蘭州大學,1988。
俞揚輯注,《泰州舊事摭拾》,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中華書局,1981。
邱秀堂編,《台灣北部碑文集成》,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
丁世良編,《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北京圖書,1997。
方志
宋,宋應時,《琴川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鄭 瑤,《景定嚴州續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史能文,《咸淳毗陵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趙與沐,《臨汀志》,福建人民,1990。
宋,羅 濬,《寶慶四明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元,單慶修,《至元嘉禾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元,俞希魯,《至順鎮江志》,江蘇古籍,1999。
明,不著撰人,《嘉靖吳江縣志》,台北:學生書局,1987。
明,王 鏊,《姑蘇志》,台北:台灣商務,1980。
明,何喬遠,《閩書》,福建人民,1995。
明,林有年,《嘉靖安溪縣志》,台北:漢鑫,1984。
明,丁紹軾,《萬曆池州府志》,台北:成文,1985。
清,施鴻保,《閩都記》,福建人民,1985。
清,李世熊,《康熙寧化縣志》,福建人民,1989。
清,周碩勛,《乾隆潮州府志》,台北:成文,1967。
清,莊 成,《乾隆安溪縣志》,台北:安溪同鄉會,1967。
清,周元文,《台灣府志》,台北:大通書局,1984。
清,陽思謙,《泉州府志》,台北,學生書局,1987。
清,曹秉仁,《寧波府志》,中華叢書,1957。
清,鄭祖庚纂修,《閩縣鄉土志》,成文出版社,1977
清,喬有豫,《道光清流縣志》,福建人民,1992。
清,夏 鑾,《道光徽州府志》,台北:成文,1984。
清,懷蔭布,《同治泉州府志》,台南:朱商羊自印,1964。
清,張其缯,《光緒潮陽縣志》,台北:成文,1967。
王國璠、方豪主修,《台北市志稿》,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5。
王國璠主修,《台北市志》,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74-1980。
李駒主纂,《長樂縣志》,福建人民,1993。
林熊祥等修,《台灣省通志稿》,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0-1951。
盛清沂主修,《台北縣志》,台北:台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
李汝和主修,《台灣省通志》,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71。
族譜
不著撰人,《重修清溪大平山前林姓族譜》,清刊本。
高烶深,《安平高氏族譜誌略》,自印本,1952。
高全議,《渤海台北高氏下派長房積傳公支族譜》,祭祀公業高積傳管理委員會,1992。
張天章,《木柵張氏族譜》,手抄本,1985。
張義隆,《清溪大坪張氏族譜》,張秀卿、張慶望祭祀公業,1996。
張霖華,《清河張氏義山族譜》,1982。
特殊史料
張義隆先生製,〈福建安溪儒林天山大坪張氏世系表〉
高銘吉編著,《文物重光盛典紀念冊》,大平宋史集應廟管理委員會編印,2003待印稿
高銘吉,〈鄭保惠與張巡、許遠背景見解〉,大坪集應廟籌備會,2001年編印。
高全議,〈景美集應廟簡介〉,作者自印。
高全議,《學海書院與萬華高氏大宗祠之歷史淵源》,萬華高氏大宗祠管理委員會印。
〈台北市木柵集應廟九十年度信徒大會會議紀錄〉,時間90年3月24日。
〈台北市木柵集應廟九十年度第一次委員會議紀錄〉,時間90年3月24日。
〈財團法人台北市木柵忠順廟簡介〉,刊印時間不詳。
《景美集應廟保儀尊王千秋出回駕紀錄(86-90年度)》,未刊印。
《木柵忠順廟八十九年度掛單冊》,未刊印。
《木柵忠順廟九十年度掛單冊》,未刊印。
《保儀尊王傳略》,木柵集應廟印,刊印時間不詳。
《深坑集順廟簡介》,深坑集順廟管理委員會,刊印時間不詳。
《渤海》,高氏宗親會特刊,1998。
報紙、雜誌
漢文版《台灣日日新報》(1898-1944)。
《民俗》第7期至第120期,(1928-1933)
專書
丁荷生、鄭振滿,《福建宗教碑銘彙編—興化府分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小林正美著,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小野四平著,張兵等譯,《中國近代白話短篇小說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王志文,《滄海桑田話社子》,台北:台北市社子文教基金會,2001。
王見川、李世偉《台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北:博揚文化出版公司,2000。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台北:學生書據,1989。
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北京:三聯出版社,1997
台北市民政局,《台北寺廟概覽》,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發行,1985。
李叔還,《道教大辭典》,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李劍國,《宋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7。
李修生主編,《古本戲曲劇目提要》,北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何培夫主編,《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台南市」,台北中央圖書館台北分館,1992。
阮昌銳,《台灣的都市化民間宗教信仰》,台北市,台灣省立博物館,1982。
尚 潔,《天津皇會》,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
林國平,《閩台民間信仰源流》,台北:幼獅,1996。
林耀華,《金翼》,北京:三聯書局,1989。
林耀華,《義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聯書局,2000。
柳存仁,《道教史探源》,北京:北京大學,2000。
柳存仁,《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1991。
周宗賢,《台灣的民間組織》,台北:幼獅,1983。
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河北:河北教育,2001。
茍 波,《道教與神魔小說》,四川:巴蜀書社,1999。
馬書田,《中國冥界諸神》,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
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組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師大地理系,1987。
施翠峰,《台北寺廟神祇源流》,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1985。
窪德忠著,巫凡哲編譯,《道教諸神說》,台北;益群書店,1998。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1988。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二卷,四川人民,1992。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三卷,四川人民,1993。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綱》第一卷,台北木鐸,1986。
徐曉望,《福建民間信仰》福州:福建教育,1993。
徐曉望,《閩國史》,台北:五南圖書,1997。
孫克寬,《元代道教之發展》,台灣:東海大學研究叢書,1968。
孫楷第,《小說旁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郭英德編著,《明清傳奇綜錄》,河北教育,1997。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江蘇古籍,1998。
康保成,《儺戲藝術源流》,廣東高等教育,1999。
康 豹(Paul Katz),《台灣王爺信仰》台北:商鼎文化,1998。
游子安,《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1999。
陳支平,《近五百年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上海:三聯書局,1991。
陳支平,《福建族譜》,福州:福建人民,1996。
陳支平主編,《福建宗教史》,福州:教育出版社,1996。
陳紹馨,《台灣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1979。
陳紹馨、傅瑞德,《台灣人口之姓氏分布》,台北:台大社會系,1968。
陳學霖,《劉伯溫與哪吒城—北京建城的傳說》,台北:東大,1996。
陳學霖,《史林漫識》,北京: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1。
楊彥杰,《閩西客家宗族社會研究》,法國遠東研究院,1996。
楊彥杰,《閩西的城鄉廟會和村落文化》,法國遠東研究院,1997。
楊彥杰,《汀州府的宗族廟會與經濟》,法國遠東研究院,1998。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江蘇古籍,2000。
魯 迅,《小說舊聞鈔》,〈三國志演義〉,齊魯書社,1996。
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2。
趙亮等著,《蘇州道教史略》,北京:華文,1994。
龍顯昭等編,《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四川大學,1997。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74。
劉仲宇,《道教法術》,上海文化,2002。
劉仲宇,《中國民間信仰與道教》,台北:東大,2003。
劉志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里甲賦役制度研究》,廣州:中山大學,1997。
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74。
劉錫誠主編,《妙峰山‧世紀之交的中國民俗流變》,北京:中國城市,1996。
劉 慧,《泰山宗教研究》,北京;文物,1994。
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長沙:湖南教育,1992。
謝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論文
二階堂善弘,〈關於神明形象與《封神榜》之關係〉,楊振良、李世偉、黃連忠等編,《2001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2001。
二階堂善弘,〈有關天師張虛靜的形象〉,《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3期,2002.4。
丁荷生、鄭振滿,〈閩台道教與民間諸神崇拜〉,《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3期,1992。
王一剛,〈淡水河流域的變遷〉,《台北文物》第1卷第1期,1953。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歷史〉,《台灣文獻》第23卷第3期,1971。
王世慶,〈海山史話(上)〉,《台北文獻》直字第73期,1980。
王見川,〈法主公信仰及其傳說的考察〉,《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二期,2000。
王見川,〈唐宋關羽信仰初探—兼談其與佛教之因緣〉,《圓光佛學學報》第6期,2001。
王見川,〈軍神、協天大帝、關聖帝君:明中期關公信仰探索〉,《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四期,2002.10。
尹章義,〈台北平原墾拓史研究(1697~1772年),《台北文獻》直字第53、54期合刊,1980。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以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作的研究〉《臺北文獻》直字第74期,1985。
尹章義,〈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個問題〉《輔仁歷史學報》8:64-78,1990。
白長川,〈台灣人血緣地--安溪各鄉鎮之姓氏分佈〉,《台北文獻》直字第67期,1984。
白長川,〈安溪全縣各姓氏祖居發祥地之統計〉,《台北文獻》直字第68期,1984。
江近時,〈建寧縣里心的宗族與廟會〉,《閩西北的民俗宗教與社會》,國際客家學會、法國遠東學院等出版,2000。
李根源,〈艋舺寺廟記〉,《台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
李根源,〈大稻埕廟記〉,《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
李添春,〈台灣住民之家神及其對神之觀念〉,《台灣風物》第18卷第2期,1968。
科大衛(Faure David)與劉志偉,〈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歷史研究》2000.3(總265期),2000。
康 豹(Paul Katz)著,趙昕毅譯,〈道教與地方信仰—以溫元帥信仰為個案〉,《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四期,2002.10。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圈〉,《台北文物》9-4:14-29,1960。
邱彥貴,〈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粵東移民原居地文獻考察的檢討〉《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3期,1992。
邱彥貴,〈粵東三山國王信仰的分佈與信仰的族群?從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論起〉《東方宗教研究》新3期,1993。
論文頁數邱彥貴,〈嘉義廣寧宮二百年史(1752~1952)勾勒?一座三山國王廟的社會史面貌初探〉《臺灣史料研究》6號,1995。
車錫倫,〈八仙故事的傳播和“上、中、下”八仙〉,《俗文學叢考》,台北:學海出版社,1995。
林泗水,〈從台北文獻看安溪與台灣民族淵源〉,《安溪縣誌附編》,1967。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2期,1986。
林富士,〈中國六朝時期的蔣子文信仰〉,收於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林富士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中國聖者傳記與地域史的材料》,台北:允晨出版,2000。
林語堂,〈平閩十八洞所載的古跡〉,《民俗》第34期。
林萬傳,〈松山區地名沿革〉,《台北文獻》直字第86期,1983。
林萬傳,〈景美區地名沿革〉,《台北文獻》直字第72期,1984。
林萬傳,〈木柵區地名沿革〉,《台北文獻》直字第73期,1984。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
莊英章,〈台灣漢人宗教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
張小軍,〈儒學何在?--華南人類學田野考察〉,《二十一世紀》,1995.3(總29期),1995。
張小軍,〈家庭與宗族結構關係的再思考〉,漢學研究中心編,《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
張小軍,〈陽村的境社與宗族:一個文化場的觀點〉,《民俗曲藝》第138期,2002.12。
陳乃蘗,〈台灣各縣市日據時期社寺臺帳存留情形表〉,《台灣文獻》第1卷第4期,1958。
陳家瑞,〈楊文廣平閩與陳元光入閩〉,《民俗》,第34期,1928,。
陳春聲,〈社神崇拜與社區地域關係—樟林三山國王的研究〉,《中山大學史學集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第2輯,1994。
陳春聲,〈信仰空間與社區歷史的演變〉,《清史研究》,1999。
陳春聲,〈村落歷史與天后傳說的演變—樟林四個天后宮的研究〉,《潮學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第8輯,2000。
陳春聲,〈正統性、地方性與文化的創制—潮州民間信仰的象徵與歷史意義〉,《史學月刊》,2001.1(總240期),2001。
陳登武,〈唐代城隍爺信仰轉變的法制意義〉,《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四期,2002.10。
陳漢光,〈日據時代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第23卷第1期,1972。
曹仕邦,〈張巡、許遠死守睢陽的決心來源一個新探討〉,收於《嚴耕望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溫振華,〈台北高姓——一個台灣宗族組織形成之研究〉,《台灣風物》第30卷第4期,1980。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台北文獻》直字88,1989。
溫振華,〈清代後期台北盆地士人階層的成長〉,《台北文獻》直字90,1989。
勞格文,(Lagerwey John),〈福建省南部鄉村道教初探〉,《東方宗教研究》1993.3(總5期),1993。
楊彥杰,〈東坑陳氏的宗族組織與神明崇拜〉,載陳志明、張小軍、張展鴻編,《傳統與變遷—華南的認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
劉仲宇,〈兩宋新符籙道派社會文化分析〉,收於陳鼓應、馮達文主編,《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2001。
劉志偉,〈譜系的重構及其意義—珠江三角洲一個宗族的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2.4(總43期),1992。
劉志偉,〈神明的正統性與地方化:關於珠江三角洲北帝崇拜的一個解釋〉,《中山大學史學集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第2集,1994。
劉志偉,〈大族陰影下的民間神祭祀:沙灣的北帝崇拜〉,《寺廟與民間文化研究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5。
劉志偉,〈附會、傳說與歷史事實—祖先故事的結構及其意義〉,《中國族譜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劉志偉,〈族譜與文化認同—廣東族譜中的口述傳統〉,《中國譜牒研究:邁入新世紀中國祖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劉枝萬,〈台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台灣文獻》第11卷第2期,1960。
潘朝陽,〈台灣民俗宗教分佈的意義〉,《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2期,1960。
鄭振滿,〈神廟祭祀與社區發展模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證〉,《史林》1995.1(總39期),1995。
鄭振滿,〈莆田江口平原的里社與村廟〉,周天遊主編,《地域社會與傳統中國》,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
齊覺民,〈木柵鄉誌略〉,《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2期,1960。
鍾德盛,〈武平中山縣廟會勝概〉,楊彥杰主編,《汀州府的宗族廟會與經濟》,國際客家學會、法國遠東學院等出版,1998。
博碩士學位論文
王志文,《淡水河岸同安人祖公會角頭空間分布—以燕樓李、兌山李、西亭陳、郭子儀會為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0。
王志鴻,《光復前三峽庄的形成和發展》,中原建築所碩士論文,1989。
王見川,《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察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林渭州,《台灣地區清水祖師信仰研究—以台北、台南地區為中心》,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林偉盛,《清代台灣分類械鬥之研究》,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范純武,《清末民初民間慈善事業與鸞堂運動》,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6。
莊芳榮,《台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文化史學所碩士論文,1987。
陳亦榮,《清代漢人在台灣地區遷徙之研究》,文化史學所碩士論文,1986。
陳正明,《清季福建安溪大坪高、張林三姓族人移墾台北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
陳其南,《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台大考古人類所碩士論文,1975。
陳登武,《唐代法制研究—以庶民犯罪與訴訟制度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蔡相煇,《台灣寺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文化史學所碩士論文,1976。
蔡淵絜,《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高麗珍,《台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蔣竹山,《從打擊異端到塑造正統:清代國家與江南祠神信仰》,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劉光明,《景美家族聚落的形成與變遷》,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沈宗憲,《國家祀典與左道妖異:宋代信仰與政治關係之研究》,台北師大歷史所博士論文,2000年。
張小軍,《再造宗族:福建陽村宗族「復興」的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1997。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78。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台北都市化》,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游子安,《清代善書與社會文化變遷》,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1994。
日文論文及專書
小島毅,〈正祠と淫祠—福建の地方志における記述と論理〉,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一百十四冊。
井上以智為〈關羽祠廟の由來に變遷〉(一),《史林》26卷1號,1941。
小柳司氣太,《白雲觀志—附東嶽廟志》收於《中國道觀志叢刊》,江蘇古籍出版社據昭和九年版編印,2000。
丸井圭治郎,《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小塚本店印行,1919。
片岡巖,《台灣風俗誌》,台北南天書局,1994年10月。
松本浩一,〈宋代の賜額賜號について—主として《宋會要輯稿》にみえる史料から〉,野口鐵郎編,《中國史中央政治地方社會》,1985年度科研費報告。
松本浩一,〈中國村落における祠廟とその變遷—中國の祠廟に關する研究動向と問題點1—〉,《社會文化史學》31號。
酒井忠夫,〈江戶前期日本における中國善書の流通〉,《東方宗教》第26號,1965。
酒井忠夫,〈近世日本文化に及ぼせる中國善書の影響並びに流通〉,收於多賀秋五郎編《近世アジア教育史研究》,東京,文理書院,1966。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60。
宮崎直勝,《寺廟神の昇天—台灣寺廟整理覺書》,台北,日本東都書籍株式會社發行,1942。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台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日本奈良,天理教道友社印行,1988 。
曾景來,《台北州下に於ける社寺教會要覽》,台北,台灣社寺宗教刊行會發行,1933。
曾景來,《台灣宗教と迷信陋習》,台北,小塚本店印行,1939。
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編譯,《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公司發行,1984再版。
增田福太郎,《台灣本島人の宗教》,日本東京,明治聖德紀念會,1935。
增田福太郎,《台灣の宗教》,日本東京,養賢堂發行,1939。
台灣總督府編,《台北廳社寺廟宇ニ關スル調查》,國家圖書館台灣分館原稿本,1915。
澤田瑞穗,《地獄變—中國の冥界說》,平河出版社,1991。
濱島敦俊,《總管信仰:近世江南農村社會と民間信仰》,東京研文出版,2001年。
英文論文及專書
Cynthia J.Brokaw,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Dean Kenneth, 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ure of Southeast China.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David Johnson,“ Communication、Class、and Consciousnes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ired by David Johnson & Evelyn S.Rawski,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aipei Taiwan S.M.C,1987.
Lagerwey John,“Dingguang Gufo:Oral and Written Sources in the Study of a Saint.”Cahiers d’Extreme-Asie 10:77-129,1998.
M Saso,The teachings of Taoisy Master Chuang TaipeiSMC,1978,
Naquin Susan,and Chün-fang Yü.“Introduction:Pilgrimage in China”Inidem,eds.,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pp.1-38.,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Paul Katz,Images of the Immortal—The cult of Lü Dongbin at the Palace of Eternal Joy.Univ Hawaií,1999.
Watson James,“Chinese Kinship Reconsidered: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Research. ”China Quaeterly 92:589-627,1982.
Watson James,“Standardizing the Gods: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960-1960. ”In D. Johnson, A. Nathan and E.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293-324,1985.
Watson James,“Anthropological Overview: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escent Groups.”In P. Ebrey and J.Watson ,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274-292,1986.
Yang C.K.,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